海风双刀🌀 jmhhr
关注数: 25 粉丝数: 292 发帖数: 4,581 关注贴吧数: 54
学球一段时间了,总结了自己正手经历的几个阶段。1.摩擦球阶段 学球一段时间了,总结了自己正手经历的几个阶段。 1.摩擦球阶段。 被一位有中国网协中级证的教练朋友忽悠好几年,终于跟他学打网球了。学打网球前几个月只学正手技术,东方式握拍。由于本人原来乒乓球打得不错,以为网球正手也是象乒乓球那样通过摩擦拉上旋。这个阶段打出的球有旋转,但速度慢。教练说我用打乒乓球的动作去打网球。在这个阶段确定了我以后都喜欢打上旋的打法。 2.推挡球阶段。 摩擦球打球打不实,当然是打不好球的,大量的练习后,学会推挡球,知道打网球拍面要吃住球,把球打实才能把球打快。在这个阶段觉得东方式正手不好用,然后改为半西式正手,好象花了超过一年时间才适应使用半西式正手。 3.错用手腕刷球阶段。 推挡球是打不出速度的,看了尼克教学视频,说要拍柄象手电筒对着来球,拍头绕拍尾快速度转动就能打出速度,试着球拍与手臂形成L型,击球时快速甩手腕,果然能打出不错的速度。在这个阶段击球速度大大提高,旋转大大加强,也曾经赢过教练朋友的学员(曾获省高中组前八,二级运动员)。打了一两年后,发现手腕受不了,开始有痛感。这时候知道自己错了。凡是容易引起伤病的动作都是错的。所以只能再摸索改动作了。 4.蹬地转身甩拍头阶段。 经过N年漫长的练球,突然有了新的认识和练出相对满意的正手。 (1)正手转身引拍,曲膝是基础,腿和身体的力量是最大的,要充分利用,通过动力链传递到挥拍动作。 (2)手臂要离开身体往后拉。如果大臂夹在身体上手肘没抬起来,打球就象霸王龙正手,即不美观,也没有充分利用转体的角速度。手肘抬起来,打开胸肌,会充分利用臂膀的力量。 (3)把拍头甩出去,手臂关节放松,手腕不要主动发力,找好击球节奏和击球点,通过蹬地转身挥拍甩拍头,以极快的拍头速度击打球,就会制造出鞭打球的效果。这时候击球声音是很响的。
聊聊换握拍 关于正手的握拍,之前有位吧友因为观点不同,觉得很气愤,说了一大堆道理,让我感觉有些吧友对网球运动的认识还是不够充分的。由于工作关系,我的球友圈是相对专业,有两位球友是网球专业的硕士,分别在两所大学里工作,平时一起每周打一两次球的几位球友也是网球专业毕业的教练。我的师傅有中国网协中级教练证书,单反打法,超过20年的教学经验。跟着这些球友混了很多年,总算能学会一些理论上的知识。网上的知识总是碎片化的,有些对,有些错,尤其是有些吧友认定死道理,认为自己是对的,拼命在坚持自己可能是错的观点去误导一些初学者。在这里我聊聊换握拍,个人观点,不接受就算了。 1.正手切换球拍的握拍的方法:转身引拍的同时,非持拍手握拍喉辅助下,持拍手迅速切换成东方、半西或西方式。 2.双反切换球拍的握拍的方法:转身引拍的同时,非持拍手握拍喉辅助下,持拍手迅速切换成大陆式,同时非持拍手迅速下握,握成东方或半西方式,两只手尽量靠拢。 3.单反切换球拍的握拍的方法:转身引拍的同时,非持拍手握拍喉辅助下,持拍手迅速切换成反东方式。 4.切削、截击、高压也需要在非持拍手握拍喉辅助下,持拍手迅速切换成大陆式。 5.换握拍是需要专门去练习的,一定要练习到不经大脑思考就完成换握拍。当然,平时大量的的多球练习,自然也可以形成换握拍的肌肉记忆。当你换握拍能流畅、准确,完全不经大脑思考,你会发现你打球的水平提高很多。 6.每个人打球都应有一种习惯的准备姿势和握拍,在底线每次切换握拍击打球后,要迅速还原成准备姿势和握拍。在网前基本是大陆式握拍。 7.很多人打球的准备姿势,非持手不是握在拍喉上,而是握在拍柄上的,这也是对的,切换握拍时非持拍手握在拍柄上辅助就可以了。 8.某一时期内正手不应因高球而需要采用西方式,遇到低球换用东方式。对一个人来说,在一段时期内正手握拍方式不应随意改变。
不买房变得越来越穷的原因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穷?深层次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是劳动的回报永远跑不过资本的回报。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其著作《21世纪资本论》当中有一个核心观点,即:西方社会资本回报率远高于劳动回报率以及平均的实际经济增长率,除了世界大战等非常规影响因素缩小不平等差距外,财富分配一直以来都是向少数富人阶层聚集,50%的国民收入都来自于前10%的收入者。 需要厘清的是,皮凯蒂所说的资本,不仅仅包括那些企业家和资本玩家掌握的巨额资本,也包括掌握有闲余资金的普通人。如果按照年龄阶段划分,掌握资本的往往是那些年纪更大的人,而非年轻人。 举一个更为直观的例子,买房。如果你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每月拿着几千块钱的收入,然后租了一套公寓当中的一个单间,而这套公寓可能价值上百万,你是否会有一种挫败感——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房? 住房以及租金就是资本回报的一种表现形式。你工资的增幅(绝对数额,而非百分比),恐怕很难赶上房价的增幅。仅此一种财富分配上的差异,就足以拉开代际之间的收入。这样的难题,并非中国独有,全世界皆是这样。 比如,此前一位澳洲华裔女学生就写了一封公开信,表达了对于前途的迷茫:“我们家10年前买的房只有40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180万元),如今它的市场价值已经翻倍至80万新西兰元,这样的涨幅超过了我父母薪水的涨幅,而我对自己大学毕业后的薪水预期,也就我父母当前的收入水平。曾经看似可以通过勤奋工作就能实现的梦想,如今变得遥不可及。”
不要因为担心崩盘而不去买房 以下内容是转发的。 在房地产的历史发展中,那种房价暴跌50%、80%的大崩盘、大萧条,没几回。 20世纪到现在100多年,大崩盘俩手掌就能数过来。像大萧条、日本楼市崩盘、金融风暴,这些在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来那么一回的。像日本那样一下子来个失去的20年,更是比较罕见的个案了。即使泡沫破裂,那么在破灭来临之前房价也会连涨很多年。 地球上还没有永远只涨不跌的房价,美国、日本、香港这些更成熟的房地产市场,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他们都无一例外的经历了大崩盘。中国可以例外吗?这还有待时间与市场规律去检验。 但这些年来,总是过于强调崩盘的可怕性,过于片面。看看那些国家和地区在崩盘之前,房价连续上涨了多少年?美国楼市的三次大牛市每次的跨度都是10年以上,日本是30个年头,香港是17个年头,中国从房改之后,除了2008年,也基本是一路上涨。 因此,预测泡沫是徒劳的。中国楼市从2002年起,就不断有专家告诫我们:楼市要崩盘了,不要买房。结果房价涨了十几年,崩盘还是没有等来,倒是自己离房子越来越远了。 长期看,因为害怕泡沫而不去买房,个人所承担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躲过泡沫的收益。因为一个大泡沫的形成和破裂,有可能横跨你的一生。 美国两次大崩盘 ,横跨了接近一个世纪。日本在大崩盘之前房价涨了30年。回头看,中国房改以来,也有18年了。你的人生,有几个18年?有几个30年?为了等一个到现在都还没来的大崩盘,可能你要错过好几次买房改善自己和家庭居住条件的机会。比如:2005年之前,2008年,2010年。 总之,中国的房价,一线城市的房价,不要指望它没有泡沫,对这一点笔者从来没有怀疑过。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崩盘,所以才会相信房价永远上涨的神话。但市场就是市场,不存在特殊,还是把泡沫交给市场和时间去检验吧。
把房卖了租房住 讨论楼市是否崩盘已经没有意义了,不如说说是买房好呢还是租房好呢? 以下是转发的,可以讨论一下文章的观点。 去年底,我就把自住的房子卖了,本想着在更好的地段换一套大一点的, 这样调整位置,主要还是为了防范房地产的暴跌风险。一旦楼市出现下跌,唯一抗风险的利器,只有地段。 但后来,让我改变了想法,这个楼盘总价并不高,属于那种400多万就能买100多平米的,而且对外租金很高,基本上400万的房子,月租金能上万。租售比能达到3%左右,我如果新买了这套房,把他租出去,再在偏远一点的地方租房住,每个月我是赚钱的。这就引出一个巨大的问题,为什么?我的判断原因有几个方面。 第一,这种好地段的房子,和一般地段的房子,价格差不多,说明了如今市场是一个普涨局面,涨的已经不分地段了,只要是房子都会涨,只要有人卖,什么高价都敢买。 第二,这栋楼的建筑质量还是很好的,但卖不上价的一个原因就是出货量很大,经常30-40套房在出售,可选空间很大。绝大多数都是不满2也不唯一,这说明了当初买这房子的投机客正在离场。而且持有房产的时间大多都不长,是资金出现问题,还是他们嗅到了什么东西,暂时不得而知。 另外,楼里还有很多是抵押房,和公司持有的房产,这更印证了我的判断,这种地段的房产,当时一定是被用来炒作的。而我不愿意当接盘侠。 其实,如果我选择换房,并不用额外多拿出钱来,只需要把卖房的钱扔进去,在把公积金拿出来还贷款就可以了。所以不但没有压力,反而每月都能有房租差可以收入好几千,所以这只是个选择问题,并没有任何买得起还是买不起的问题。不买房了,我可以把资金投入到其他的投资品种当中去(比如股票和债权,货币基金也好)一年的收益跑过租金,一点问题都没有。 甚至如果做得稳一点,一年10%的收益率也不是什么太大问题。那么按照这个比例算下来,完全可以7年翻一倍,而楼市还能再翻倍吗?恐怕很难了吧?(如今的房价收入比已经接近40,一对夫妻不吃不喝40年才能买的起房子,要再涨一倍,恐怕就要80年才能买的起了,到时候恐怕爹都不够坑了吧!) 再来说说,我为什么租房?一开始我也觉得租房很不好,感觉很漂泊,但后来细算算帐发现,租房完全是赚钱的。因为现在租售比普遍都在2%左右,换句话说你把买房的钱存在银行吃定期,一年的利息足以支付房租了。 而如果你去买房,每月贷款的利息大约在5%左右,相当于支出2倍的房租。再说的细一点,你买一套房,每月付出的钱,可以租一套2-3倍面积的同样的房子。所以这个帐算下来,很显然租房是十分划算的。 但是租房有两个痛点,第一是周期短,房东可能会赶你走,第二是不断涨租。那么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克服的。比如我,选择岛内租一套130平米的房子(没有家具家电),租金6000元。因为我按年付,而且跟房东讲,我长租十年,给你刷墙给你配家电家具,房东很高兴。我自己住着也很舒服,毕竟东西都是自己的。 这样算下来,一共也就支出10万块钱左右。如果我要反悔,年付的房租不要了,家电家具也不要了。如果他要反悔,则赔偿我的房租和家电家具支出。双方就这么谈妥了。所以我觉得10年的租约还是有保证的,即使真的走到毁约那天,损失也并不大。而且一套装修和家具的周期也就是7-8年,所以10年之后家具家电基本也就都该换了。 至于涨房租,你可以跟房租商量不涨价。如果要真的涨,其实也不要紧。按照每年涨租5%计算,到第10个年头的时候大概房租是现在的1.55倍,算下来也就9300块钱而已。现在你觉得挺多,但其实完全可以接受。 因为你的购房款总数也同样以每年5%的速度在增加,假如是400万的购房款,10年后已经变成了600万。而600万即使按照定期存款利息2%计算,至少有12000元。利息付房租完全是没有问题的。至于10年以后怎么办,可以找地方再租十年,越是高档住宅,租金越贵的住宅,房东越爱长租。反而是那些低端的或者合租房,这么谈长租很难。 所以算明白了这些,你就会发现,租房已经越来越合适了,甚至完全不用出钱,可以白住。有些人心里担心的其实是,未来房价越来越高,那不就亏了。但房地产已经暴涨了15年,还能再继续暴涨十年吗? 其实算算账就明白了,房地产已经没有任何内生价值,你买房只是希望有个傻子从你手上以更高的价格接走而已。这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博傻阶段。既然是博傻,8赔1平1赚,就变成了必然,那么到底谁会赚呢?反正我已经把房子卖了,不再买了,这赚钱的里面,肯定有我一个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