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日光明🌟
晴蓝琉璃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关注数: 49
粉丝数: 112
发帖数: 42,083
关注贴吧数: 63
什么是度自性众生 吧里终于有人悟到此处了。那么我也可以讲讲了。 真实的佛法远离你的想象,也就是说跟你的想象完全不一样,超乎你的理解,没办法用世俗的道理来判断对错,这称之为密。下面说的各位能接受就看,不能接受可以关掉贴吧出去玩玩疏散疏散接受不了的情绪。 没有外在的众生,一切众生和世界都只是心的显现,是自性功能妙用。你看看你眼球的工作原理就知道,你以为的真实存在的外境可能只是一堆信息,你自己意识和身体的功能把它加工成了“实际存在的人”。基于这,外在的一切苦,贪嗔痴慢疑五毒,其实就是自己心加工出来的成品,既然是成品,那么原本的样子就不该是这样。 修行止观就是要你去观照自己的心,没错,法向心内求,只要你会观照你就会知道自己烦恼的到底是什么。就如慧日光明和巴山吵架,幻海劝架,那么谁是慧日光明,谁是巴山,谁是幻海?其实这三个人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人,都不是“我”,它们是自己心内存在的法存在的现象,巴山相为障碍,慧光为观照之光,幻海为世间贴吧这个幻象,实际上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三个法,这就是自性众生,一切法。一切法如何不打架,就需要你用智慧之光觉照了。 当然我们定力有限不能时刻观照,没关系,烦恼来了你也不是必须修行,出去散散心转转心情也挺好,慢慢练习止观,慢慢有了习惯,习惯成了自然,自然就有力量了。 南无阿閦仏,愤怒的本来面目是喜乐。
你选择继续这样下去还是重新来过呢 巴山。 本来因为你诽谤三宝贡高我慢,我是不该再开口的,你骂祖师大德无数次,辱骂我也很多次了。 你并没有在修行,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视而不见,放任烦恼,邪见一堆却以为自己是当世圣贤。劝是劝不住你,劝你你以为别人在跟你比高低,你非要赢了你并且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最终的后果都是堕落,当世可能就去精神病院了,死后也只有地狱业火等着你。 现在就是一个坎,你的选择如何,是继续下去觉得自己天上地下第一,还是忏悔重新学起? 从你发帖就知道你对心以及科学的理解有误,但我现在不打算勘误了,我只想知道你对自己未来的人生选择是什么。
别想拯救他人,特别是傻呱 因为傻呱都是自愿成为傻呱的。为什么净土要发愿才能去,很重要也很简单的一点,你自愿,没有这个自愿为前提,你去不了。为什么,究其原理,净土是你如来藏上的清净种子显现的境界。同样,为什么菩萨不度众生实则众生自度,也是因为这个自愿(自力)的问题,能否实现愿望能否解脱能否成佛取决于众生自己的选择,自己是否愿意。究其轮回的根本,是自己错认了自心,自己给自己打结,所以这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从自己心处下手。但这里有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认识不到,自力与自由是两码事,因为我们众生面对业力的时候,是不自由的,没能力改变环境更没能力改变命运,甚至于连当下的念头都无法转变,比如我现在暂时转变不了看见吧里就想骂这群作茧自缚的傻13。不过问题出在哪,出在大众缺少定力,这种定力需要修行才有,止观的修行,简单来说就是观心。要改变大的问题你得从最细微的问题开始解决,也就是当下,当下的起心动念需要你去觉察,在起心动念的时候马上去觉察它,但不随着它跑,不去分别只观察,先把这练好了,才有能力说在无念时起善念/好念,由此显现善/境界,遏止坏的对境。方法都在这,方法一直在,不过吧里人一直在妄自分别对错,究其原因也是根本不想解脱,明知自己苦也不愿意离苦,所以说大家爱看不看,各取所需。再说一下吧里互相指责的问题,真正度化众生不需要互相指责对方的对错境界的高低,要想对方听进去自己的话首先得了解对方的意愿,再有相同的共识,比如都有三皈依,比如都想离苦都想解脱,再谈理论上和修行上不明了的地方。要有共识,否则你再是一片好心,那也成了恶缘。比如某些吧里连三皈依都不认,那连交流的基础都没有,谈个什么呢。[lbk]图片[rbk]
给吧里的虫春虫货和精神病们 当然,没有谁愿意承认自己是虫春虫货,不过越是不承认,你们就越没有办法超越自己的无明和业力,越逃避越抗拒,无明和恶业越纠缠你,精神病也一样,你不敢也不会承认自己得病,你害怕崩溃,害怕死亡,你害怕失去一切。 你疯狂抗拒一切的结果就是越来越疯狂,因为其实你本来没有毛病,或者只有一点点小毛病,都不要紧,但是你背离了自己的本心,选择了抗拒,选择了疯狂,所以结果才是这样的愚痴和病态。 想要回到健康的本来,你需要停下来,但停下来的前提是你想停下来,你不想停想继续疯那当然只能接受疯狂的后果——痛苦。 在你真正想停止痛苦的时候,你应该去拥抱你现有的一切,哪怕那是多么不堪,哪怕那得多么痛苦。不过只要你想停下来,这个痛苦再痛只是一小会儿。这说的是———接纳你自己的一切。你需要反复练习。 练习之后你的心没那么躁乱了,你就可以倒过去看看自己的念头,记住,只看,什么都不要做,不用去否定或者肯定念头,时刻提醒自己,反复去提醒。 心不随着念头走,慢慢就能看到念头的起处,在这里寻找光明,这里有你真正想要的。 至于这后面的境界,待你们做到了,自然有人告诉你们,你们会有新的真正的朋友。
无生无极,你病了 话不好听,但是你快跟一帆他们差不多了。你活在了自己的幻想里,把自己的无能当做了他人的无能,这个世界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这贴许是你最后点善缘,不然你和吧里不少人一样后半生的去处是精神病院。
巴山老头,继续考你 问题一:仏有所说不? 问题二:仏能说法不?
静心,才能净心 烦恼如泥水混浊,静止水与垢自然分离。吧友们缺乏静定的功夫,没有静定的功夫理论就会变成吵架的依据,身心应该常处寂静处,静处才能见法。
一切法无自性 但是自性不是法,如来藏也不是法。
不依教奉行的结果 就是早晚成为精神病,就是着魔的症状。
灭重罪陀罗尼 这是除重罪甚至谤法罪业的忏悔法,清净法。 《拔苦济难陀罗尼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无央数声闻菩萨摩诃萨俱。及诸天人阿素洛等。无量大众前后围绕。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不可说功德庄严。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白仏言。世尊今此世界无量有情。烦恼因缘造诸恶业。当堕地狱饿鬼傍生。或天人中受诸剧苦。唯愿哀愍方便拔济。 仏言善男子善哉善哉。汝能哀愍一切有情作如是请。谛听谛听。吾今为汝略说拔济众苦方便。善男子有仏世尊。名为不动如来应正等觉。为欲利乐诸有情故。说陀罗尼令众诵念。陀罗尼曰:羯羯尼 羯羯尼 鲁折尼 魯折尼 咄盧磔尼 咄盧磔尼 怛邏薩尼 怛羅薩尼 kakani kakani rocani rocani trotani trotani trasani traasani 般刺底喝那 般刺底喝那 薩縛 羯莫 般藍 般邏般 謎 莎訶 pratihana pratihana sarva karma praram pralapam me svāhā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诚敬礼不动如来应正等觉受持此呪。先所造作五无间业四重十恶。毁诸圣贤谤正法罪皆悉除灭。临命终时。彼不动仏与诸菩萨来现其前。赞叹慰喻令其欢喜。复告之言。今来迎汝应随我往所从仏国。彼命终已。决定往生不动如来清净仏土。善男子复有世尊。名灭恶趣王如来应正等觉。为欲利乐诸有情故。说陀罗尼令众诵念。陀罗尼曰: 輸達泥輸達尼 薩縛播波昆輸達泥 戍睇 毘戍睇 suddhani suddhani sarva papa visuddhani suddhe visuddhe 薩縛羯莫毘戍睇 莎訶 Sarva karma visuddhe svāhā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诚礼敬灭恶趣王如来应正等觉受持此呪。万四千劫常忆宿命。所在生处得丈夫身。具足诸根深信因果。善诸技术妙解诸论。好行惠施厌舍诸欲。不造恶业离诸危怖。具正命慧众所爱重。常近善友恒闻正法。求菩提心曾无暂舍。以诸功德而自庄严。具善律仪怖诸恶业。恒无匮乏调柔乐静。于天人中常受快乐。速证无上正等菩提。终不退于十到彼岸。常愿利乐一切有情。诸所修行非专自利。在所生处常得见仏。护持正法预贤圣众。 时薄伽梵说此经已。声闻菩萨及诸天人阿素洛等。闻仏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谈一谈热点现象背后的本质 地球其实没那么需要仏教的,仏教的兴盛是个双刃剑,太吃天时地利人和了,出家人其实也不需要那么多,就像老师这个职业,老师过多学生太少,那么老师就面临淘汰,老师福利好都跑去当老师,公务猿福利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结果是什么,社会养不起这么多老师和公务猿,自然这部分面临淘汰或者转行。僧人其实也一样。 至于贪官之类的肥羊嘛,或者垄断企业这种肥羊,等统治者需要的时候,他们就该上桌了。
巴山啊巴山 争胜负有什么用?你比我高明下地狱你下的层数比我多?还是说我比你高明下地狱的时候比你烤得更猛? 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我扒讲义扒经论是为了不信口开口,最大程度上不误导大众,减少负面因果,不像你信口开河什么话都敢讲不顾因果不顾他人死活。
不实修扯什么犊子 一群菜鸡不实修,就敢扯什么真经伪经……请问你们明心见性了吗?明心见性后继续向上圆满了吗? 仏法没有什么真经伪经,要论真伪释迦仏早说了他一个字也没说,你们着什么相? 仏法讲内外道区别,外道没有仏法中空性的内义,但是外道也有很高的境界,不管是基教还是印度教,他们的境界可以很高,最高证到幻(阿赖耶识),但他们还到不了空(如来藏),如果按楞严经的说法,哪怕十地八地没有成仏都算外道,而外道中也有很多十地八地的菩萨,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还在幻中。
看你们骂我其实挺有趣的,人嘛,就是形形色色,把我当成了魔鬼本鬼让我看看你们的下限,看看你们是否真的能攻击到我这个大魔
实执存在的意义 不是为了让某个事物永恒,而是为了单独观察某个法。为什么会有混沌,因为不明?是因为不会觉照不会观察,所有的法此时呈现一合相,这个一合相要理解起来非常的不容易,而各种烦恼的生起,不管是三细六粗,本质是自己心对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最终回归自己,这似乎是一个循环,轮回就是这么来的。
法身不是造物主 法身不动不变,不参与轮回不创造轮回,如你所见天空,云朵由空气聚集变化而来,这空气就是幻(阿赖耶识),法身是什么,法身是支持空气存在的天空(虚空),不管怎么风起云涌,天空不曾改变。 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尸弃仏传法偈
很多小白都在说天道天道的,很多修到一半的也以为有个什么天道要与天道融为一体,这其实只是人的妄想而已。 很多人观察到了生命是没有意义的,从而陷入颓废,但你的观察还不够彻底,如果你看见了真正的无,你会明白你拥有一切机会,你能掌握一切可能性………生命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但你可以赋予它任何意义,这就是意义。 从修行上来说,并没有个什么创世神大主宰,更不可能有什么天道,你觉得有个天道要融为一体这是梵我外道的表现,你以为有个大我而已,这不是大道,这是大坑。真正的我并没有我,所以你才可以玩大我小我的游戏。
吵了一天了吧,这位师兄说得就非常好。 吧里为什么能吵成这样,无非就是贪嗔痴慢疑没有得到转化,还在继续显现,即便要转化也需要过程,这个过程看起来就非常轰轰烈烈。贪嗔痴慢疑的习气越是重,越要用“破”,巴山,说的就是你。你的五毒要转化需要时间和过程,你留在贴吧也就是你的因缘,转化的因缘。其实玲子已经悟到了,本体并没有变化,就是认知的变化而已,这得修心修到非常细微处才能看到,玲子是在努力向上。 其实每个人在转化五毒的时候也许都会遇到非常激烈的对境,我也不例外,那是宿世的烦恼习气的积累,如果有修忏悔法之类的清净业力,遇到的对境就不会那么激烈,因为心清净细微,很容易就反应过来得到转化,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激烈的冲突。
认识一下“法执” 当然不是通过我说的文字去想象,而是去体会。 你有个很底层的认知,基本上众生都有:任何法,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还是水还是大米,它们的存在你改变不了,它们实有且不动不变,这就是法执的表现。 普贤行愿品中就说过可以变无量劫为一刹那,一刹那变为无量劫,这说明了什么,“无量”“无限”“时间”“念头”等等概念是可变的,为什么可变,因为它们本就不实有,为什么凡夫变不了,就因为这个法执在。 非常的有意思,法则和概念看似不可超越,实际上只是自己内在作用导致的,实则它们本就不实有。 没有法执之后你会看见什么:世间山河,星系空间,历史演变…均随你所愿变化。 仏经写的不是神话,而是人类能达到的上下限。
本无一切可安立,当下便是自在圆满 夜深了思考向内求索,常乐我净是什么?无我又是什么?这些都是什么样的境界?………在我望向佛像的时候,突然问题皆无,我想起来观音心经,本来,确实没有这一切境界,在此境界中无一切可安立,却有喜悦和圆满遍一切处,至于那个“我”到底是什么,是觉本身。 所谓常,即不变异,确实永恒不变,它也叫确定性,所以仏不会退转堕落,它即是法身;所谓我,即是此涅槃境界本身,存在的本身,无我,才能找到真正的“我”,找到涅槃之时,我法早已弃,无我法也可抛弃;所谓乐,是一切生命的本质,是生机,无处不在,可显现为世间,不显现时就是大乐,我们经常思考“我”这个生命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涅槃大乐,但乐也只是德性之一,真正的我即涅槃本身;所谓净,即是性相二者皆无,一切本无,因为一切皆无,一切本无,连无亦无,无有安立,所以本来圆满,空和有在此处真正合一,是空也是有,空有不二。 晚上泡椒方便面吃多了,写点胡话,吧友轻喷,别太当真。
为何你会在轮回中迷惑 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不管你代入庄周(人/我)的视角还是蝴蝶(它)的视角,都整不明白这里面的关系,你我他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无法用庄周去概括蝴蝶,也无法用蝴蝶去概括庄周,因为这些法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是,这些都只是相。 在你去用“我”或者“庄周”或者“蝴蝶”的视角去看去体会的时候,去体会自己的“体会”,从自己的功能下手,这样你才能找到解脱的路。
本来不想挂人,实在是这俩配不上稍微档次高一点点的法,没有悟性,没有慧根,连比喻都看不懂,估计从小到大语文不及格,还觉得不得了,这俩能玩到一起去就是一类人,尤其是这个灵台,虽然我不赞同巴山,但是巴山骂你我赞同。 这两个,连“花儿像火一样红”这样的比喻,都能理解为为花儿就是火,然后开始杠“你是错的,你为什么说花儿就是火,花儿不是火”……比喻都不懂。
认知的一个误区 为了彻底的脱离烦恼和苦难,为了追求真理的最高境界,为了追求绝对的清净… 问苦苦追求的吧友们一个问题;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之上是什么?
情绪价值是什么 新词嘛,总是时髦的,有人弃之如履,但是如果告诉你它的真名,你该认真对待,它叫精神食粮,是个人总会需要的,它没有那么不堪,正视你的需求,不要排斥它,更不要污名化它。 愿大众法喜充满
~开帖纯玩~ 哈哈哈哈哈
就知道你会需要梯子 午睡时闭眼安静休息,日轮自行显现在眼前,此时细微思量不断,然后集中观察此日轮,日轮消失不见。清净境界不会无缘无故现前,必有因缘。 方法是:休息,完全的休息,可以做日轮观,也可以完全休息,净相自然现前,但不要马上去观察,此时只需体会,安静休息时第七识仍不停活动,但是比较细微,此时去观察即是集此细微成粗大浅显的第六识,净相马上不现。
镜子如何才能照见自己 把镜子做成透明的,好像不行…把镜子做成完全的球体,还是不行,只能看到自己内侧看不到外侧。 昨晚出去逛街,看到一个饰品店有许多漂亮的夹子,但是我看不到戴上是什么样,店员给了我一面小镜子,让我站在镜子面前自己找角度,两面镜子转动互照,我才看到全貌 当你需要看到世界的全貌,你会需要他人的角度。
妖魔鬼怪横行 总结一下就俩字:丢人。 理论理论不行,行持行持不行,相好庄严没有,要什么没什么……这个吧的帖子会被推送出去,为了不误导小白,为了不在外道面前把老脸丢完,即便你装修行人,也请你照着佛菩萨做样子装像一点,如果你不学佛你起码也该懂得每日照照镜子梳理一下自己。 这里的每个人都如这图,虽然虚空中有云翳,但你当有自己的华彩
为什么你不能见到净土 很简单,因为你修行不到家,恶业太多,恶业>净业,你就见不到净土。 说人话:你不配。 你们是忘了自己谤法久了是吧,自己脸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指望自己胡作非为还能净相现前,做你嘛的春秋大梦去吧。 说的就是你,巴山。
关于清净和不清静,收集点因缘 本帖主题:心的清净与不清静。 起贴因缘:观察不清静的显现时,此时不清静的显现和此时的心全部是虚幻不实,清净时的心(如来藏)为真实,净土、佛菩萨则是心清净的显现,清净的显现具有的特点与不净的显现所具的特点完全相反,不净显现虚幻不实无常,清净的显现常乐我净…… 虽然如此,楼主本人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欢迎大家根据主题畅所欲言,楼主也好收集点大众的因缘
贴吧最近的吧友质量更加下降了,普遍根器还不如这个吧人少的时候,人少的时候大部分吧友还会点禅法,现在呢,连信根都不具备,更别说有没有菩提心和止观禅定能力。如此浅薄的因缘,你们是碰不到真正有用且甚深的智慧的。
五一结束啦 上班啦牛马们
如何战胜熵增 这是个难题,也是一个乐子师兄们都来乐一乐,因为生命的本质不就是快乐嘛~ 不管你动还是不动熵一直在增加,世界如此,其实在佛法来说,就是没有任何一法不坏,往深点说,法本来就是虚妄的,它会自解脱,自生自灭是它的本质,我们这个世界规律如此。 那么如何反其道而行之呢,你找一下它们的反义词嘛,例如增加的反义词是修行,自生自灭的反义词是不生不灭,虚妄的反义词是真实…这是要干嘛,就是修行嘛别人享乐我修行,别人散乱我入定,别人烦恼我安住其本性…… 这就是熵减的方法。好玩吗师兄们,修行是一辈子的事。
很难理解的东西,如此理解 一念不明生三细,有师兄很疑惑,究竟是谁一念不明,为什么会一念不明 你们可以这样理解啊: 没有主体来主导,所以才有一念不觉生三细,至少不可能是觉主导的,觉主导的只有觉,不会有什么不觉。你理解为真如自性自动生成就行,因为是自动的功能,所以没有觉在里头,这就是无始无明。
无我方名真菩萨 1.以为“我是什么”只是在障碍佛性而已。 2.自我的本名,本来的样子,本身,就是无我。
法身与自性的区别 其实就是体和性的区别。法身虚空如蓝天,自性生机如空气,妙用显现如云朵。 见自性还不是证法身。见自性不管你怎么折腾还是在自性中,你还没跳出自性,还在这0%—99%中遨游,而这正是幻化的根本,不跳出来你就始终在不确定性中,就像你打个金戒指,老是在最后的时候化成水,始终差那么一点点完全硬化成型。这些特性,即是成住坏空轮回现象的来源。 然后来说说这个100%:首先你得看到摸到能用到那1%—99%,也就是概率、可能性、生机,能观察到你应该会思考:0和1(100%)其实也是两种可能性,这两种可能性中0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但是1(100%)就很奇怪,很难靠近,哪怕0.99999999…也不是1。要去思考可能性中的“100%可能性”到底是什么,它是确定性,是支持0-99%的存在,想明白这一点,你的视角会由颠倒变端正,1(100%)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东西,世界之主,法身佛。 当你意识到你的视角的问题后,你再来观察这个视角,是不是很奇怪你能同时看到一切可能和不可能的存在,0、1-99%、1你都能观察到,那么你的视角在哪里?我们的视角其实一直在执着自性功能,一直盯着自性幻化的云朵(世间),从而忘记广大的一切,对,是忘记,不是看不见了,这跟看魔术表演一样,注意力都集中在魔术师的手上了,魔术师脚下有只猴子🐒走过去都没注意到,但是你说看没看见这只猴子,其实魔术师的手和猴子🐒都一起看见了,但是不会觉察。现在,就把视角解放开来,怎么解开,你意识到自己只是专注于魔术师的手而已,放松即可,就是不执着在幻术上了。 视角完全转移到1上后,你会体会到诸多,但这也还不是全部,你要体会到1的遍及一切,得发菩提心周遍法界。自己心就像太阳发光,先照最近的因缘,然后照远处的因缘,再由菩提心愿望周遍圆满,此时,你的视角当在一切处。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自性,看看这1%—99%,你是不是想起来了佛经中说的月亮比喻,先见少分法身如弦月,再依次渐增最后月亮圆满。法身即是满月,手指是什么,是自性,是法身自己少分作用。 菩萨不住生死,不爱涅槃。究竟不住即当下遍满。
时间本不存在 别相信自己肉眼所见,也别完全相信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在高于你的境界面前,你的一切都能被这个高境界的人改写,而你自己无从察觉。世尊早就告诉我们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我能深入於未來 盡一切劫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 所有一切人師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脫及威力———《华严经》
疑惑,它也是个东西 一般人认知里的“疑”是一项能力,生来就有,所以从未怀疑过“疑”。 疑嘛,它在法身境界是没有的,根本没有这玩意儿,如心经所说。如果说法身是虚空,那么无明和轮回就是云朵,云朵做成的老虎挺唬人的对不对,但云朵是有限的,虚空是无限的。而疑这一法,只在云朵里,不在虚空中。 不过得补充说明一下,这个云朵做成的老虎也不是立体的,它是电子屏幕里的老虎,看着逼真而已,而这电子屏幕多大,就云朵老虎那么大。 佛早就说过了,大海里的一浮泡,在你的视角没有出这个浮泡前,你是解决不了“疑”和无明妄动的问题,圆觉经就是讲这个问题。
嘿,幡动?风动?心动?无明妄动?全是假的 幡动风动心动无明妄动全是电子屏幕上的画面,“我”一直看着,“我”不是电子屏幕,“我”不在画面中。
嗯,收集一下证据 OK
我所立处,即为彼岸 自性大海遍满一切处,十方上下无所立。 而海中女神告诉我:我所立处,即为彼岸。
慈悲、业力、与我们所追求的终点 最近我在看泰国电诈园的新闻过于残忍,非常的愤怒与悲伤,人被当作畜牲对待,人就是猪仔可以买卖。当我怀着悲伤的心情走在集市的时候,突然看到卖猪肉的摊子上整齐摆放的猪舌与猪头猪腰子,突然被惊醒了,这就是业,释迦仏也避免不了自己的族人化为一摊血水。 我追溯业力的来源,就像层层织就的网络,它源于心,心动,或者说,心的作用。我想要一个所有众生都成佛的世界,那个世界我知道在哪里,就是如来藏,可是我们不能时时都在如来藏的境界,为什么,因为我们不需要,不想,不愿意。为什么,中阴的时候我们害怕强光喜欢弱光,弱光就是六道轮回。而我,想看到所有众生都成佛的世界,只有愿望成为业力,我才能看到所想见到的世界。 我遇见过很多想要不再入世间达到不生不灭的人,但他们大多停留在断灭见,好点的在单空。如果他们知道愿力,我想他们最终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并不是需要在六道轮回中生死度生,而是如弥陀所说摩尼珠内就有众生的一切,你始终在极乐世界。遍及一切的佛性并不会拘泥于某处,“我”自然不在轮回。
嗯……元旦快乐 吧里愣是看得我不知道说什么,元旦快乐,吉祥如意,就这样吧
不造作的修行方式————不修之修 各位冬至吉祥 由最近吧内因缘,来开此贴,犹如冬日之花朵,寂静处逢生机。
有没有可能是你自己废物,所以才会觉得多学点知识是个障碍。 从古至今博学多闻的很多,通达三藏的也很多,甚至这就是出家法师的基础要求,我们地大物博的祖国,有才之人很多,被知识淹死被仏法毒死的是少数,而孤陋寡闻不愿意进步不能接受他人勘验的是大多数,譬如你就是。 你的观点有问题,你境界不上去,所以你拒绝接受三藏十二部和禅净密律诸多宗派,只能呆在贴吧每况愈下。
你经常做什么? 你经常做的行为产生的惯性,你会发现你不得不做某事,哪天你不想做了,却还不由自主做这事,你会不会想哭。 所以,哪怕众生本来是佛,修行的必要性也就在这里,哪怕你是佛,你天天吃糖,养成习惯了牙齿烂掉了,你也会不由自主的吃,如果你天天修行时刻趋向解脱呢?
真的,趁早别玩 写给那些毁谤仏法经教,搞派系对立的人。 仏法是有一整个完整的体系理论的,要成仏带领大众最终你都得会,这就是大学专业,一门专业里会有很多课,每个课都很重要,构成必不可少。就像医学,医学是一个大类,这个大类底下会有很多细分,比如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伦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你不能只学病理学就不要药理学,不也不能都学就排斥内科学,任何一个你排斥了最后都不能成为医生。仏法也一样,作为业余爱好者你可以只看单独一小门,但你不能说其他经教论都是假的不用学,这很蠢,尤其对于有成佛意愿的人来说,你不愿意当医生不愿意成仏那是你的事,请不要随便教导他人或者发无知的言论。
金刚经都不会解,就因为我慢如山,看不见若以色见“我”,若以音声求“我”的“我”,“我”≠仏。 还教人学仏呢,下地狱的货。
巴山又发病了? 巴山真是带刺的小可爱啊,不符合自己想法的就是有问题的
你,分得清神与仏吗 一点私语。 故事的缘起在于这段时间自己又遇到了原来有过节的瑜伽士,但人家出家了得叫师父,怎么说呢,对方福报太好了自己只有羡慕嫉妒恨吧,毕竟人家没有钱的烦恼(家里相当有钱),又有闻思修,又有成就,但是论到一些问题还是那种爱理不搭的态度,因为人家在闻思的领域已经是专业老师了,自己还是业余爱好者。这种不被认真对待的态度在我看来是一种傲慢,与我见识过某些所谓的藏传佛教中人一个味,这对自我来讲相当难以接受,毕竟教内大德还是谦虚的多。 我想了很多,考虑了很久要不要怼回去。 最近看到一个小轶闻,大宝法王也抽烟,这对某些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南怀瑾也抽烟,但大德们说过,他们在示现不完美,不然过于清净过于完美某些众生就觉得不好接近,我看见这个轶闻,一笑了之。 拍苍蝇的时候,苍蝇死了,我给苍蝇布施了仏号,又处理了一堆虫子,我想像我这样杀生无数整天吃吃喝喝的大概死了只有下地狱吧,猛然间心里升起屠夫杀生布施仏号却升天的故事。 所以,我明白了生活与修行都是自己的,自己有自己的缘法与修行方式,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心中想着观想的仪轨,我突然明白了原来我们一直没有看到的内在,我们,对,不止是我,我们潜意识的烦恼,把“上师”看做了完美的神,我们的心一直没有正确对待那些光怪陆离的现象和神通,那些光怪陆离的现象和神通实际只是这个世界的显现的一部分,仏是什么,是觉,你警觉到这些烦恼和差别的就是仏。
半睡半醒时的感觉,简称幻觉。 参照物是清醒——自性/实相 的状态。 所以说世间的确是一场梦,但这个梦却不是“我”做的,更不是什么劳什子梵天。人盯着白茫茫的雪地会产生视觉疲劳导致雪盲,在实相境界也一样,盯着白茫茫的虚空也是会疲劳的,疲劳了就开始散乱,散乱就开始眼花,眼花就有了明暗……无明轮回实际就是自性睡大觉做梦的状态。
贫穷之因,耗泄之漏,这就是 还有脸指责他人呢
参不透这世间 人为何有感情,感情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纯想即飞,纯情则堕…道理说服不了我,我也想要解脱
叫嚣无我,可能相应你的是无明 你的“我”并没有作为,它不作为也就没有办法真正解脱。 因为“我”它本来就是无我的,但此“我”却恪守“无我”,于是它表现就是“我一直在”,它一直在却不了解自己,因为它“无为不动”。 楼主通过文殊十大愿,了解到这特殊的愿望,改变世间从发愿起,愿与我有缘无缘一切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注意这个特殊发愿,与“我”有关。 当你顺应菩萨心同发愿时,你便能触及此惰处,那个平时你触及不到的“无我”但是又没有成仏的地方。
转其名不转其体 今日与吧友俏宝宝交流所得。 引用: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六祖坛经.机缘品》 说一说近况因缘,巴山在秀禅定,其余吧友在互相恶心…怎么就没有吧友明白修身身心的转化怎么修的,怎么转不知道,在哪转也不知道。轮回只是假名,众生与仏是见识的不同,但是太多吧友以为日常见识改变了就能成仏,你们方向搞对了,但是地方搞错了,就如煮沙子永远也变不成饭。 见识或者说认识的改变,至少也要在第八识○的境界上,最好是直接见性,然后再见到这个○,世界和身体的改变都在这里,用不着整什么四禅八定,这才是真正即身成仏的方法,不懂得使用这个○的性能的,这辈子是成就不了了,下辈子吧,尤其巴山,你真不是整的外道法子吗
有关转化色身的不同观点 既有人说这事,那正巧续一续前贴,简单讲讲某些东西。 依金刚经所言,世间是幻化不实的存在,那么我们此肉身也是如此。认识幻象,这很重要。 其次,要明心见性,这是重点,不然你怎么去修脉轮修什么功法都没用,不要觉得困难就不去做,这才是正事。 因为清净的身体的建立离不开真如自性的功能,它就是在这个境界上建立的幻身,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鱼跃水面化成龙 复次大慧,欲超禅、无量、无色界者,当离自心现量。———《楞伽经》 刚好昨天我在思考四空天的境界,楞伽经这句“欲超禅、无量、无色界者,当离自心现量”,无色界四空天其实也是识境,它没有离开识,你所见所觉境界,是谁在觉在受,观察这个问题,你就可以转过身来看到自己背后,原来禅,无量,无色界四空天等全部都是自心现量,也就是你的心所见的,那么能见是谁呢,转过身去 你所见全是你心自己的演示,你真正要见的是那个心,但很奇妙的是观察是有角度的,这个角度一直在向前,所以仏经提到向内看内观,其实就是倒过去,向后看,其实也就是教你转身,看那个“能看的人”做这些的前提不单要明理,且止观的功夫要够,不够没有自己的经验,也只能仰望着他愚一个个化龙飞仙,作为一条鱼,应尽量练习禅定和止观,先学会游泳,再次找到水面,最后一跃而出。 但鱼跃出水面只是暂时的,因为还是鱼,鱼得化龙才能在空中出入自由,不然还得回水里,这是道理。做法呢,当你跃出水面见到能见的那个本来人的时候,用这里的能力把自己观为仏,你自然就能变成你想要的模样,鱼能化龙是因为鱼想成为龙。
请注意,这是有区别的 吧里人人都在说仏法呢,但你们其实说的不是仏法哦~~那是你们自己的感悟,不是仏法,没有离开“我”,就别谈讲什么仏法。所以,天天搬弄口舌炫耀自己那点子解悟可还行?外人看你们像神金,内行人看你们叫着魔。有空楞严多读一读,那是规范自己的标准。[图片]
动———的本质 本贴源于某群讨论的哲学内容带来的灵感
论如何超度自己 一楼献给蟑螂菩萨摩诃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