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日光明🌟 晴蓝琉璃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关注数: 49 粉丝数: 112 发帖数: 42,083 关注贴吧数: 63
什么是度自性众生 吧里终于有人悟到此处了。那么我也可以讲讲了。 真实的佛法远离你的想象,也就是说跟你的想象完全不一样,超乎你的理解,没办法用世俗的道理来判断对错,这称之为密。下面说的各位能接受就看,不能接受可以关掉贴吧出去玩玩疏散疏散接受不了的情绪。 没有外在的众生,一切众生和世界都只是心的显现,是自性功能妙用。你看看你眼球的工作原理就知道,你以为的真实存在的外境可能只是一堆信息,你自己意识和身体的功能把它加工成了“实际存在的人”。基于这,外在的一切苦,贪嗔痴慢疑五毒,其实就是自己心加工出来的成品,既然是成品,那么原本的样子就不该是这样。 修行止观就是要你去观照自己的心,没错,法向心内求,只要你会观照你就会知道自己烦恼的到底是什么。就如慧日光明和巴山吵架,幻海劝架,那么谁是慧日光明,谁是巴山,谁是幻海?其实这三个人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人,都不是“我”,它们是自己心内存在的法存在的现象,巴山相为障碍,慧光为观照之光,幻海为世间贴吧这个幻象,实际上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三个法,这就是自性众生,一切法。一切法如何不打架,就需要你用智慧之光觉照了。 当然我们定力有限不能时刻观照,没关系,烦恼来了你也不是必须修行,出去散散心转转心情也挺好,慢慢练习止观,慢慢有了习惯,习惯成了自然,自然就有力量了。 南无阿閦仏,愤怒的本来面目是喜乐。
别想拯救他人,特别是傻呱 因为傻呱都是自愿成为傻呱的。为什么净土要发愿才能去,很重要也很简单的一点,你自愿,没有这个自愿为前提,你去不了。为什么,究其原理,净土是你如来藏上的清净种子显现的境界。同样,为什么菩萨不度众生实则众生自度,也是因为这个自愿(自力)的问题,能否实现愿望能否解脱能否成佛取决于众生自己的选择,自己是否愿意。究其轮回的根本,是自己错认了自心,自己给自己打结,所以这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从自己心处下手。但这里有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认识不到,自力与自由是两码事,因为我们众生面对业力的时候,是不自由的,没能力改变环境更没能力改变命运,甚至于连当下的念头都无法转变,比如我现在暂时转变不了看见吧里就想骂这群作茧自缚的傻13。不过问题出在哪,出在大众缺少定力,这种定力需要修行才有,止观的修行,简单来说就是观心。要改变大的问题你得从最细微的问题开始解决,也就是当下,当下的起心动念需要你去觉察,在起心动念的时候马上去觉察它,但不随着它跑,不去分别只观察,先把这练好了,才有能力说在无念时起善念/好念,由此显现善/境界,遏止坏的对境。方法都在这,方法一直在,不过吧里人一直在妄自分别对错,究其原因也是根本不想解脱,明知自己苦也不愿意离苦,所以说大家爱看不看,各取所需。再说一下吧里互相指责的问题,真正度化众生不需要互相指责对方的对错境界的高低,要想对方听进去自己的话首先得了解对方的意愿,再有相同的共识,比如都有三皈依,比如都想离苦都想解脱,再谈理论上和修行上不明了的地方。要有共识,否则你再是一片好心,那也成了恶缘。比如某些吧里连三皈依都不认,那连交流的基础都没有,谈个什么呢。[lbk]图片[rbk]
灭重罪陀罗尼 这是除重罪甚至谤法罪业的忏悔法,清净法。 《拔苦济难陀罗尼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无央数声闻菩萨摩诃萨俱。及诸天人阿素洛等。无量大众前后围绕。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不可说功德庄严。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白仏言。世尊今此世界无量有情。烦恼因缘造诸恶业。当堕地狱饿鬼傍生。或天人中受诸剧苦。唯愿哀愍方便拔济。 仏言善男子善哉善哉。汝能哀愍一切有情作如是请。谛听谛听。吾今为汝略说拔济众苦方便。善男子有仏世尊。名为不动如来应正等觉。为欲利乐诸有情故。说陀罗尼令众诵念。陀罗尼曰:羯羯尼 羯羯尼 鲁折尼 魯折尼 咄盧磔尼 咄盧磔尼 怛邏薩尼 怛羅薩尼 kakani kakani rocani rocani trotani trotani trasani traasani 般刺底喝那 般刺底喝那 薩縛 羯莫 般藍 般邏般 謎 莎訶 pratihana pratihana sarva karma praram pralapam me svāhā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诚敬礼不动如来应正等觉受持此呪。先所造作五无间业四重十恶。毁诸圣贤谤正法罪皆悉除灭。临命终时。彼不动仏与诸菩萨来现其前。赞叹慰喻令其欢喜。复告之言。今来迎汝应随我往所从仏国。彼命终已。决定往生不动如来清净仏土。善男子复有世尊。名灭恶趣王如来应正等觉。为欲利乐诸有情故。说陀罗尼令众诵念。陀罗尼曰: 輸達泥輸達尼 薩縛播波昆輸達泥 戍睇 毘戍睇 suddhani suddhani sarva papa visuddhani suddhe visuddhe 薩縛羯莫毘戍睇 莎訶 Sarva karma visuddhe svāhā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诚礼敬灭恶趣王如来应正等觉受持此呪。万四千劫常忆宿命。所在生处得丈夫身。具足诸根深信因果。善诸技术妙解诸论。好行惠施厌舍诸欲。不造恶业离诸危怖。具正命慧众所爱重。常近善友恒闻正法。求菩提心曾无暂舍。以诸功德而自庄严。具善律仪怖诸恶业。恒无匮乏调柔乐静。于天人中常受快乐。速证无上正等菩提。终不退于十到彼岸。常愿利乐一切有情。诸所修行非专自利。在所生处常得见仏。护持正法预贤圣众。 时薄伽梵说此经已。声闻菩萨及诸天人阿素洛等。闻仏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法身与自性的区别 其实就是体和性的区别。法身虚空如蓝天,自性生机如空气,妙用显现如云朵。 见自性还不是证法身。见自性不管你怎么折腾还是在自性中,你还没跳出自性,还在这0%—99%中遨游,而这正是幻化的根本,不跳出来你就始终在不确定性中,就像你打个金戒指,老是在最后的时候化成水,始终差那么一点点完全硬化成型。这些特性,即是成住坏空轮回现象的来源。 然后来说说这个100%:首先你得看到摸到能用到那1%—99%,也就是概率、可能性、生机,能观察到你应该会思考:0和1(100%)其实也是两种可能性,这两种可能性中0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但是1(100%)就很奇怪,很难靠近,哪怕0.99999999…也不是1。要去思考可能性中的“100%可能性”到底是什么,它是确定性,是支持0-99%的存在,想明白这一点,你的视角会由颠倒变端正,1(100%)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东西,世界之主,法身佛。 当你意识到你的视角的问题后,你再来观察这个视角,是不是很奇怪你能同时看到一切可能和不可能的存在,0、1-99%、1你都能观察到,那么你的视角在哪里?我们的视角其实一直在执着自性功能,一直盯着自性幻化的云朵(世间),从而忘记广大的一切,对,是忘记,不是看不见了,这跟看魔术表演一样,注意力都集中在魔术师的手上了,魔术师脚下有只猴子🐒走过去都没注意到,但是你说看没看见这只猴子,其实魔术师的手和猴子🐒都一起看见了,但是不会觉察。现在,就把视角解放开来,怎么解开,你意识到自己只是专注于魔术师的手而已,放松即可,就是不执着在幻术上了。 视角完全转移到1上后,你会体会到诸多,但这也还不是全部,你要体会到1的遍及一切,得发菩提心周遍法界。自己心就像太阳发光,先照最近的因缘,然后照远处的因缘,再由菩提心愿望周遍圆满,此时,你的视角当在一切处。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自性,看看这1%—99%,你是不是想起来了佛经中说的月亮比喻,先见少分法身如弦月,再依次渐增最后月亮圆满。法身即是满月,手指是什么,是自性,是法身自己少分作用。 菩萨不住生死,不爱涅槃。究竟不住即当下遍满。
你,分得清神与仏吗 一点私语。 故事的缘起在于这段时间自己又遇到了原来有过节的瑜伽士,但人家出家了得叫师父,怎么说呢,对方福报太好了自己只有羡慕嫉妒恨吧,毕竟人家没有钱的烦恼(家里相当有钱),又有闻思修,又有成就,但是论到一些问题还是那种爱理不搭的态度,因为人家在闻思的领域已经是专业老师了,自己还是业余爱好者。这种不被认真对待的态度在我看来是一种傲慢,与我见识过某些所谓的藏传佛教中人一个味,这对自我来讲相当难以接受,毕竟教内大德还是谦虚的多。 我想了很多,考虑了很久要不要怼回去。 最近看到一个小轶闻,大宝法王也抽烟,这对某些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南怀瑾也抽烟,但大德们说过,他们在示现不完美,不然过于清净过于完美某些众生就觉得不好接近,我看见这个轶闻,一笑了之。 拍苍蝇的时候,苍蝇死了,我给苍蝇布施了仏号,又处理了一堆虫子,我想像我这样杀生无数整天吃吃喝喝的大概死了只有下地狱吧,猛然间心里升起屠夫杀生布施仏号却升天的故事。 所以,我明白了生活与修行都是自己的,自己有自己的缘法与修行方式,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心中想着观想的仪轨,我突然明白了原来我们一直没有看到的内在,我们,对,不止是我,我们潜意识的烦恼,把“上师”看做了完美的神,我们的心一直没有正确对待那些光怪陆离的现象和神通,那些光怪陆离的现象和神通实际只是这个世界的显现的一部分,仏是什么,是觉,你警觉到这些烦恼和差别的就是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