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easd830
qweasd830
关注数: 67
粉丝数: 462
发帖数: 5,098
关注贴吧数: 37
看K70PRO 米 14pro IQOO 12PRO 小白续航测试,有个疑问。 这三个手机配置多差不多。为什么续航差距挺明显的。
A炮深入敌营归来,分享GDDR6X显存散热技巧。 这一年,玩了不少GDDR6X 显卡。也玩了很多 散热方案。有了一些关于GDDR6X 显存的散热新的心得。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真货镇楼!!!PS (水冷大战帖子,因为CPU烧毁,无限期拖更)
抵制歪风邪气,故弄玄虚。GDD6X显存散热技巧分享。 这一年,玩了不少GDDR6X 显卡。也玩了很多 散热方案。有了一些关于GDDR6X 显存的散热新的心得。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真货镇楼!!
抵制歪风邪气,故弄玄虚。GDD6X显存散热技巧分享。 这一年,玩了不少GDDR6X 显卡。也玩了很多 散热方案。有了一些关于GDDR6X 显存的散热新的心得。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 真货镇楼!
5600X 报废 ,今天AMD 完全YES 不起来。 事情是这样的。我筹备了一次 改水68XT 大战改水3080。我就想着我68XT 是从我一堆68XT 里面特挑的大雕。我3080 也该来个特挑。AMD 需要最强的对手来证明自己很YES!!! 于是我开始一个一个ROG 3080 开始拆。折腾了几个小时。正当我选出一个大雕。一边跑3D MARK的。一边还原别的卡的时候。只看旁边屏幕一闪 蓝了!!win 错误。再开机,主板灯闪黄灯,内存错误。然后再闪红灯。CPU错误。反复。。。换内存 。确认哦豁。5600x烧了。 我TM怎么就,这么黑。装机猿惨案我怎么也遇上了。心情不好今天A炮很受伤。
关于我是个A炮这件事之A卡驱动战未来。(求驱动) 从amd 68xt上市以来,在吧里面的特供驱动加持下。68xt从略输3080,到现在吊打3080ti。我估计过几天吧里面的特供驱动很快就能吊打3090。所以我作为中华传统A炮。讲究先买再喷。所以重金买了两张名人堂3090! 按照吧里面特供驱动的发展速度不出一个月肯定能吊打3090sli ,所以我买了两张。准备现在直播68xt单卡吊打 3090 SLI。什么都准备好了。哪位大佬给我发一下贴吧特供驱动,就是能让6800xt吊打3080ti那种。 我官网下那些还打不赢3080,我太难了!!!求求你们给我发一个驱动吧。AMD YES! A卡战未来!!
关于我是一个A炮这件事之 68XT 3080 改水大战,水贴预告片 最近闲的无聊又改了一张水冷。这次用的是OCOOL的3080 ROG 水冷套件。这样我就有6800xt 和3080 这两个本来性能对标的产品的改水产品了。 过几天抽空做一轮非A黑非N黑的4K屏幕对比测试。
ROG 高达 3080 改水,实际行动三流小作坊DISS 龙猫定制 最新闲得无聊,又想折腾下显卡。本来想买个ROG 3080TI 或者3090。结果一看售价 好家伙涨这么多了。算了算了,换个东西搞吧。 之前搞过一张6800XT 公版改水冷。买的是一家小作坊的产品。用着凑合。就想再去买一套,结果一问。1698? 当我傻还是你傻?你就一个铝型材CNC 弄一下。冷头都是批发别人的。360 版本要1698? 人家BY 240 一套也就1000不到。还全部是自己做的。 OCOOL 360 一套价格也这样,而且还经过了 代理 零售商。 显存散热水平自己发个视频80几度 和风冷差不多。别人说一句,直接拉黑购买过的客户?你龙猫定制脾气很大啊!! 对话截图在二楼。有兴趣可以去感受这人的自信。 就那散热水平。全球没有比他做得好的?真的被恶心到了。 DISS 就要有实际行动。 OCOOL 360 ROG 3080 水冷套件入手!开搞!让这个井底之蛙涨涨世面。
关于TUF 6800XT 的巨大散热器的一点想法。 我有两块TUF 68XT 。用也用了玩也玩了,拆也拆了。有那么一点体会。就写一写。今天写的主要集中在散热器上。 吸引我购买6800XT TUF 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这一块卡散热规模做得非常大。大于同门的ROG 3080 3090。拿在手上非常瓷实。绝大的尺寸,也是各种小机箱的噩梦。前面有巨大的三风扇散热,背板散热也用心做了。显存位置背板凹进去。加上导热贴。这一点别家68XT 做到的不多。最起码 红魔 蓝宝石 公版 盈通没有利用背板进行显存辅助散热。非常好评。 我的使用体验是AMD 6800XT 6900XT 的功耗其实不低。持平目前当红电炉3080 我拆解发现68xt的核心DIE 尺寸。比3080的DIE 尺寸小一些。但是实际功耗上68XT(默认功耗) 整卡和3080(320w bios)能持平。如果在驱动中拉满300w 实际烤鸡插线板功耗,只低于370w的 rog 3080 10w。而且3080用的是功耗更高的GDDR6X 显存。3080 在功耗更高的显存下能和68XT 功耗持平。那么说明68xt 的核心功耗其实不比3080低。那么就会面临一个7nm工艺带来的问题。核心功率密度大。那么就需要更大尺寸的散热规模,才能压住68XT 这个核心。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扣扣搜搜的华硕会给AMD 这边TUF 用上 NV 那边比ROG 都巨大的散热器。
A炮深入敌营,知己知彼。拆两张ROG 3080 ,探究显存温度差异之迷 本A炮为了黑N卡显存高温。所以买了一些3080 结果发现3080 显存温度其实并不高。顶多也就是8X°。非常失望。 这显存温度没法黑,不甘心的我就继续买3080,终于找到一张显存高温rog3080 如获至宝!!!!使劲黑N卡!!! 这一张ROG 3080 显存特别容易高温。比起我别的rog 3080 显存温度。一直高一大截。百思不得其解。算了拆了换莱尔德90000 。 结果一拆开惊了。。。这显存贴合!!!不热就怪了。硅片die 位置贴合非常差。但是为了对比我又开了一张3080。 证明的确是这个问题。之前也有遇到说rog 3080 高温。有得不高温。一直以为是官方换过导热垫。现在才知道是贴合问题。
拆两张ROG 3080 ,探究 显存温度差异之谜。 我有一张ROG 3080 显存特别容易高温。比起我别的rog 3080 显存温度。一直高一大截。百思不得其解。算了拆了换莱尔德90000 。 结果一拆开惊了。。。这显存贴合!!!不热就怪了。硅片die 位置贴合非常差。但是为了对比我又开了一张3080。 证明的确是这个问题。
关于AMD 显卡功耗作假这件事。 今天一A吹说什么A卡功耗低。我一想不对劲啊。我玩游戏的时候,功率计上可没显示A卡低什么。然后随便回了几句,然后被A吹恶心到了。 我一有卡的真实玩家还和你玩什么文字游戏?直接实测打脸!
分享贴子
新驱动更新了个寂寞。实测游戏无提升, 测试显卡公版68xt 改水。2750超频灰烬模式。 烤鸡实机稳定频率2666。显存 2120快时序。300w 显示功耗。烤鸡温度60. 状态很完美。 老驱动坦克世界 4k hd客户端,所有全高。同一台车打个2小时 帧数大部分再125到135之间,瞬间110以下。 新驱动打了一小时。帧数一模一样!!!一模一样!!!一模一样!!! 各位营销号吹得天花乱坠的新驱动。实测没有一丝丝改变。 累了,有空再把pubg 4k 全极致测试一下。
公版68xt逆天改命!勇斗rog 3080(oc) 昨天我深入敌营,搞了一张黄皮子的rog 3080,默认频率在坦克世界 m起码碾压公版手动超频 68xt 15帧。3080自己解锁功耗上22%功耗以上。显存拉1000,核心拉60。起码碾压68xt公版20帧以上。 怎嘛!!!作为A炮的我面子还要不要了?!事到如今没办法了!!! 逆!天!改!命! 变身水冷6800xt!
公版68xt逆天改命(水),怒干rog 3080(oc)! 昨天我深入敌营,搞了一张黄皮子的rog 3080,默认频率在坦克世界起码碾压公版手动超频 68xt 15帧。3080自己解锁功耗上22%功耗以上。显存拉1000,核心拉60。起码碾压68xt公版20帧以上。 怎嘛!!!作为A炮的我面子还要不要了?!事到如今没办法了!!! 逆!天!改!命! 变身水冷6800xt!
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 都是8系列怎么有个不对劲!!!
关于我是A炮这件事之『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 作为一个A炮,要对敌方阵营知己知彼。也要应对一些A黑游戏。所以这一次出了一个叛徒卡。
公版6800xt,改水前篇。 买的公版水冷套件到了。做工还行。一块铝型材上加工出来的散热器。结构上来讲供电和显存散热就是靠这么一块巨大的散热块。可以类比成蓝宝石超白金那个显存供电散热模块,不过这个体量大了非常多。供电和显存必然会有非常好的温度。至于核心我选的是240冷排。就不上图了。240冷排也算是rog lc级别的规模了。冷排陪的是冷酷至尊的也是挺好的东西。 送的导热垫,显存的目测是莱尔德h90000,挺好的。 目前看来,什么都挺好的。应该效果不会差。 安装视频b站上面有。这点也挺好。不过个人建议看他视频静音就好了。看个数据自己判断好坏(注意室温猫腻)。不要听声音。不要听声音。
公版6800xt,改水前篇。 买的公版水冷套件到了。做工还行。一块铝型材上加工出来的散热器。结构上来讲供电和显存散热就是靠这么一块巨大的散热块。可以类比成蓝宝石超白金那个显存供电散热模块,不过这个体量大了非常多。供电和显存必然会有非常好的温度。至于核心我选的是240冷排。就不上图了。240冷排也算是rog lc级别的规模了。冷排陪的是冷酷至尊的也是挺好的东西。 送的导热垫,显存的目测是莱尔德h90000,挺好的。 目前看来,什么都挺好的。应该效果不会差。 安装视频b站上面有。这点也挺好。不过个人建议看他视频静音就好了。看个数据自己判断好坏(注意室温猫腻)。不要听声音。不要听声音。
什么,公版6800xt还打不过x都不买? 我又又又又又买6800xt了,这一次是新出的黑色公版。之前也买过一次公版68xt 玩游戏解锁15%功耗。直接热到起飞。这次公版又出新的,算了再买一块。上手跑一局坦克世界 m,温度果然是还打不过盈通花嫁。算了反正也没有对公版有什么期待。过几天就拿去改水冷了。 尺寸如图公版真是的挺小巧。对机箱兼容性好。
什么?公版居然还居然还打不过x都不买? 我又又又又又买6800xt了,这一次是新出的黑色公版。之前也买过一次公版68xt 玩游戏解锁15%功耗。直接热到起飞。这次公版又出新的,算了再买一块。上手跑一局坦克世界,温度果然是还打不过盈通花嫁。算了反正也没有对公版有什么期待。过几天就拿去改水冷了。 尺寸如图公版真是的挺小巧。对机箱兼容性好。
关于我是一个A炮这档子事 之 6800XT 收集计划进展。 6800XT 收集计划又完成一个。到手测试了一下,凑活还行不算多好毕竟比顶级非公便宜一些。风扇小,转速主动拉高。显卡比较轻。散热还行吧,比公版强。吵也吵不到哪里去。虽然是比顶级非公声音大一点。打了3个多小时游戏,用起来和另外几个6800XT 也没感觉有什么区别。不看机箱我都不知道插的是哪一款(除了红魔,红魔散热片有瑕疵松动,风扇高转速吹得散热片滋滋滋金属摩擦)。 还算是满意的一次购物。
这次TFU 6800XT 真的很YES! 这次收集了三款68XT 。有说得很烂实际还行的 蓝宝石超白金,有吹得很yes 实际中庸水平的撼讯红魔,也有定位中端但是diao飞的华硕TUF。 先上图,我再说。蓝宝石 说是散热一般 供电一般。实际用起来还行 各方面做工都挺细致。无功无过,润物细无声。 红魔说是各种好,供电好,散热好。实际上做工很糙,散热片松动,滋滋滋响。风扇噪音也大。虽然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用但是没有的GPU 散热模块支架。 虽然我不是光污染爱好者,但是红魔的灯是真的丑,说得好听叫粗犷,说不好听就是粗暴。小问题也有一点。可能是体格问题,就不展开说了。反正就是用起来很不YES。 TUF 就真的没想到了,感觉像捡到宝了一样。很低调的小RGB灯。巨大的散热规模,同样负荷下。转速比红魔低500转,还能有更安静的声音。华硕老司机,细节把控得很好。用料到位,细节精细。做工扎实。散热给力。 简直就是ROG 换标。
做一个关于锁算力3060卡的价格算数题。 今天看见有人爆料说3060 锁算力卡。价格2XXX。算力21M 我算了一下每M 算力单价 如果是2499 每M算力119 元。如果是2999 每m 算力 142.8元。 这个每M 算力对应价格。我怎么看都觉得会被矿佬截胡啊。。。。 2499的话,直接就拉去上矿了。2999以上我觉得 才不容易被拉去上矿。
6系显卡比5700XT 省心太多了! AMD YES!!!!! 68XT到手两天,游戏也玩了,矿也挖了。各方面都比57XT 省心(驱动)太多了。 原来57XT 动不动就风扇不转,游戏卡死。莫名其妙锁低频。 或者是拉高转速后。自己莫名其妙又把风扇转速拉下去。游戏玩着玩着突然卡帧。 要不然就是黑屏。莫名其妙的bug。整体就是和驱动斗智斗勇。 对比起同期的N卡简直就是跑分神器,游戏垃圾,挖矿之子。 68XT这两天高强度各种测试。一点毛病都没有。一点毛病都没有。乖巧得像个N卡。 舒服了,满意了。丝般顺滑。 顺道说一句6系挖矿最好选GMINER内核。虽然比凤凰内核算力低了0.2 0.3M (还剩64.5M)。但是不会像凤凰内核那样全力挖矿,导致系统卡成PPT。 新老两代A卡镇楼!3A平台镇楼! AMD YES!!!!!!!!!!!
不知道大家那么反感虚拟币干什么,我们这些玩显卡这么多年的老玩家,谁手上没几张能挖矿的卡。现在用的事5700XT 之前用的是1070 。虚拟币涨起来的时候,我就开始挖ETH。现在用虚拟币挖的钱。直接买6800XT。没虚拟币的时候,买卡都要自己出钱。现在虚拟币涨起来了,买卡都不用自己出钱。看起来一张6800XT 要1w多很贵。但是这是我买过最便宜的显卡。因为全部钱都是1070 和5700XT 挂着挣来的。
感谢虚拟币暴涨,让我白嫖6800XT 辛辛苦苦挖矿,5700XT挖了半年。现在终于白嫖了6800XT了。AMD YES!!!
工业垃圾东芝tr200 7t写入彻底报废。愿每一块tr20 工业垃圾东芝tr200 7t写入彻底报废。愿每一块tr200 都能寿终正寝。
关于SN750 性能无法在中低端INTEL CPU上无法完全发挥问题。 我有一块SN750 1t 还有一块INTEL 的760P 512G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年初我买了个760P 配8400用得挺好。然后看见sn750 价格跌挺多的。就买了个1T的换上去了。SN750 重新装机后,怎么用都感觉和760P 差一点。没760P那么快。也没纠结那么多。就这么一直用了1年。 最近因为一些原因,就把那个SN750 拆到3700X CPU的机器上(没重装系统,直接换上)。然后用起来明显感觉有种回到了以前8400 配760P的感觉。然后我就跑了一下分。发现区别确实大。。。难不成INTEL CPU 对SN750 有什么不兼容问题吗?8400都这样,那些比8400差的intel cpu 会是什么情况?有朋友有同样的问题吗?
刚刚毒蝰mini刚刚到手,做工按键手感非常好。详细的先用一天再说
TR200 妥妥的翻车了。 写入了5T,寿命就只有78%了。做系统盘非常容易卡死,稍微有点写入读取系统就卡死。使用体验还不如机械盘呢。
有些小钱还是值得花的《12T正负齿导轮篇》 最近我6800导轮居然坏了。卡涩得不行。然后问群里小伙伴。说可以买淘宝上的便宜导轮试试。随便找了一家。一对加速邮费大约80来块钱。非常便宜。东西到手之后。感觉非常OK。陶瓷轴承,轻轻吹一口气导轮就转好一会。正负齿设计。在手上把玩都是很舒服的。还能勉强当下指尖陀螺。12T比原来的11t大一点。不过没有关系还是能正常使用。顺滑方面自然是有提高,阻力明显比涂了比较多油的金属轴承顺滑很多。不过顺滑这么一点点很难再实际使用中感觉出来。如果这么一点点功率增益都感觉得出来。那还要功率计干什么。直接靠感觉就好了。 那么我就来说说最最最明显的提升。 最最最明显的提升就是变速快了,真的是快了。原因就是正负齿设计。我们的用的链条都是一节缝隙宽一节缝隙窄。正负齿导轮正好可以填满链条缝隙的一宽一窄。 原配导轮和链条中间的间隙大。变速后拨上的导轮带动链条。由于导轮齿和链条直接有间隙(侧向),导致变速会稍微有一点延迟。而这个12T正负齿导轮,那个间隙非常小。变速响应更快。导轮和链条的间隙小了,变速也更加精确。非常好的设计。 80块钱能带来轴承顺滑和变速效果提升。真是非常超值。更何况很多后拨连轴承都没有,那升级带来的提升更大。
各位催更的第三段更新来了《浅谈轮组第三篇自编圈方法》 编轮调轮那点事 编圈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工作。车店里面编圈,调轮的小哥。大多不会对编圈有多深的认知。 一般来讲编轮,需要几样工具。调圈台。张力计,各种扳手。卡钢丝的塑料工具,还有正心弓。这几个是编圈最最最基本的工具。 我语文功底一般很难100%完全把编圈上的细节说得明明白白,我就先说个大概。
各位催更的第二段更新来了《浅谈轮组第一篇》 轮组那点事其实挺简单。如果陷入商家的花言巧语一下有怎么提升多少。一下又提升多少。不免陷入迷惑。究竟什么轮组好。我就不谈各家广告词,那只会陷入无尽的扯皮。轮组其实挺简单的。就三样东西,轮圈,条,和花鼓。附带一个隐藏属性编制工艺。
转载自己的文章《如何选购高性价比公路车》 图片镇楼
被功率计和爬坡碳轮粉碎的三观之《深圳坂银爬坡测试》 屌丝版C60镇楼同样是爬坡轮,差别会有多大。这个问题估计不好说。唯一一次有类似体验的时候。也就是我原来骑TCR ADV SL ISP的时候。R0换成 RS81 C24第一次上银湖的时候。那种轻快的脚感,比起R0有巨大的反差。不过当时没有功率计。不知道是自己输出高了还是怎么了,反正RS81 C24 爬坡就是要比R0要快。 正好这几天机缘巧合要测试一个新轮。花了两天时间。对两对都可以说是顶级水平爬坡轮进行了一次对比测试。 免得打口水仗,就不说品牌了。 第一对铝轮基本参数 :开口 1450g 内胎建大 外胎世文ONE 气压前105 后110. 第二对碳轮基本参数:开口 1290g 内胎 建大 外胎世文ONE 气压前105 后110 测试车辆。梅花C60 42s , red 牙盘 garmin vector 双腿功率计 UT 传动系统 测试人楼主本人 身高165 体重55 测试地点深圳坂田银湖绿道,岗亭到山顶。坡长3.2KM 额定平均输出功率223w上下 可以看出两次测试。唯一的变量就是轮子。其他东西都没有变化。楼主以往都认为器材对实际骑行中有太大的影响。更何况只是一个轮子的变化。其他的东西几乎是一样的,那就更不能变化多少了。更更更何况,之前那对铝轮在铝轮中性能已经非常好了。刚性,重量,顺滑,各方面都是顶尖水平。那这对碳爬坡轮能提升多少?测试之前楼主想,其实也就微乎其微吧。然后接下来的事,然楼主三观毁尽。几乎一致的输出,今天测试碳刀足足快了0.7KM/H的均速。今天骑完一看表,《恭喜你,突破自己最佳成绩》,顿时就懵了。我TM怎么会这么快!garmin排行榜上曾经遥不可及的前三名现在,在排行榜上和我只有一丁点差距。当时楼主三观直接就炸了。为什么会这样。虽然这对新轮子,刚刚从家里面骑出来的时候,就感觉到,硬得和R0一个德行。起步轻快远超SHIMANO DA 和RS81c24 。但是并不认为一对轮子能直接让我速度提升一个等级。骑完回家已经一个多小时现在楼主都还三观被毁的蒙蔽状态 . NEW RACING SCW COMING SOON
长篇系列第二篇,那些年我用过的链条油 长篇系列,第2篇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链条油。 骑车给链条上油,这个是每个骑车都需要做的事情。链条油用了一些品种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了解了。楼主平时骑车的环境是深圳沿海地区。夏季多雨,环境较为干净。 链条油作用是润滑传动系统。让链条各个关节减少摩擦。减少链条和齿轮直接的摩擦。给链条包裹的环境,减少生锈的。但是会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后果就是沾泥沙和灰尘。泥沙和灰尘是非常优秀的天然摩擦挤。一些不注意的车友。才起了5000km就已经磨得飞轮尖了。牙盘齿尖了。一只好的链条油不但要提供,良好的润滑。更要保证链条上不沾上那些天然研磨挤。 我用的第一支链条油。就是终点线金盖蓝标。这瓶润滑油楼主的感觉是,不是给骑车人用的。上完油在链条上会有一层灰色的物质。然后骑车大约骑个50KM上下。那些灰色物质就脱落得干干净净了。然后链条就开始响,那种缺油的响。稀里哗啦。50KM 就上一次油。一次周末骑行岂不是要中途下车加油3次?这油干净是干净。但是就是不耐用。润滑效果也一般。不过就是干净。 润滑2分 持久性1分 清洁程度5分 特殊能力50KM 距离提示 第二支润滑油,是终点线金盖绿标。这个链条油可以算是一个很标准的链条油了。加一次油的使用时间长。润滑效果好。但是就是有一个不好的。就是沾灰尘泥沙很问题比较严重。楼主对这个问题很是反感。用了几次就送车友了 润滑5分 持久性4分 清洁程度1分 第三种润滑油,也是楼主用得最多的一种润滑油。终点线红盖黑瓶。这个润滑油楼主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首先这个油不怎么沾泥沙。虽然比起金盖蓝标那种变态的清洁能力有差距。但是比起金盖绿标已经非常好了。单次加油使用距离也长,根据楼主的经验单次加油可以使用400公里到500km。这个油上到链条上是一层灰色的物质,一直骑到近400km。链条才开始有点露出金属光亮的本色。比起金盖蓝标50KM链条没油已经是10倍的差距了。 润滑3.5分 持久3.5分 清洁3.5分 第四种。今年年初。楼主链条油用完了。然后上网买链条油。无意间看见一家铺子的终点线绿盖链条油喷剂很便宜。楼主抠门的毛病又犯了。买了一瓶。开始了楼主骑车以来最恶心链条油使用历程。终点线绿盖子。润滑能力和金盖绿标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太沾沙子了。楼主骑了10几年的车。重来没有见过链条能如此的漆黑,还包裹着各种灰尘泥沙油泥混合物。楼主洁白的车架。被染得都是各种黑点。楼主实在是看得恶心了。用pearbike 的 那瓶干性链条油清洗顺便换油。结果洗出来一地的白色沙子。面对这种链条油楼主实在是无语了。 润滑5分 持久5分 清洁负分 特殊能力 地质沙石采集 第五种,楼主被终点线绿盖子折腾得怕了。买了一瓶自称是清洁能力一流的国产PEARBIKE 绿瓶干性润滑油。用来洗链条。顺便试用一下国内牌子链条油。这链条油清洁能力确实可以。我那一根宛如在沙地里面滚了一圈的链条。在PB 绿色干性的清洁下瞬间融化了很多黑泥。 因为价格不高。所有楼主用起来也不心疼。一番狂洗。居然洗出一地的沙子。这瓶润滑油清洁能力确实可以。然后下面的时间楼主骑了大约300KM 这瓶油润滑一次。使用时间对于干性润滑油来讲已经算是很长了。终点线金盖蓝标只有可怜的50KM就链条见金属光泽了。PB绿这瓶足足多了6倍的寿命。而且润滑能力也强于金盖蓝标。 润滑3分 持久3分 清洁4.5分 特殊能力:洗链条 第六种,在购买PB绿色的时候,我也购买了PB的红色链条油。在用了3次绿色链条油后。我处于好奇换用PB红色链条油。说实话,这瓶链条油确实挺优秀。润滑性能强于终点线红盖。寿命也强于终点线红盖。但是粘灰略微差于终点线红盖子。至于寿命到底有多长。目前看来是应该是400km+(不下雨)。不过最近LZ来了几趟雨骑,红色这个油不是很耐水。40KM雨骑下来。链条上的油已经损失挺多的了。 润滑4分 持久不下雨4分 下雨 2分 清洁3分
优酷看见烈风的软文视频笑喷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xMDY3NDk4NA%3D%3D.html%3Ffrom%3Ds1.8-1-1.2&urlrefer=62d4516a76023c501f90392910e59788 视频是这个,评测里面穿个普通运动鞋说。发力直接。曲柄扎实。。。。已经笑喷
香港winnertrack,fitting 《治病之旅》 为什么我们会去香港买奶粉?原因大家都知道,一个是便宜,一个是安全。在大陆买的,真不知道自己喝的是三聚氰胺还是尿素,还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所谓的奶粉。自然我也是抱着这个想法去香港fitting。为什么我会选winnertrack,其实原因有两点相对自己能够接受的价格。还有最重要一点就是我自己认为靠谱的fitting师傅,前香港队队员,具有RETUL fitting证书, 现在都有做训练教练。这样的人给自己fitting自然会认为靠谱。不是什么随便哪里来个阿猫阿狗无证书,无成绩,无资质。就有一推器材就来给你fitting。这样无证无成绩无资质的人给你fitting,那和喝三聚氰胺奶粉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我要去fitting?当然不是为了上贴吧发个帖子,说老子有钱玩fitting,搏一下虚荣心(事实上这个情况很普遍)。楼主骑车也是多年老油条了,自然早就掌握了自己的尺寸(通过不停的换器材尺寸)。fitting完了之后也证明了这点其实自己车的大致设置是没有问题的。我去fitting的原因一个主要是一个膝盖稳定性问题,还有一些肌肉适应性问题。去向专业人士寻求一些解决方案。今天得到了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和肌肉的训练计划,还有得到了一个相当激进的设定方案,我自己都不知道原来自己设定可以如此激进。 现在就来大致介绍一下,fitting的流程。 序章笔者先做一份问卷,让fitting师傅对自己的状况有个了解。自己到底是骑游推车党,还是骑车的,还是买车只为了装逼的。有没有一些受伤的历史。骑行风格如何,比较多骑什么路。多少岁。哪边是发力脚,然后查看了笔者车辆的各种器材选用等等一些对笔者基本情况了解的问题。 第一个调整锁片今天锁片调整,也可以说是对自己过去的调整方案是一个颠覆性的认识和过去自己的调整方式有非常大的不同。在骑行过程中明显感觉到肌肉的发力方式有很大变化。到底这个变化能不能让自己更快更持久,目前还不得而知。比较要给自己肌肉一个适应时间,还有一段强化时间。过一段时间后,再看看效果和反馈如何。 第二肌肉检查,这个就是做做深蹲,做做单腿深蹲,fitting师傅抬着自己的腿做做一些动作。检查一下各块肌肉的柔韧性。这个环节fitting师傅说出了困扰笔者很久的一个问题(笔者事前并没有提出这个问题,是被检查的时候被fitting师傅主动说出来),背部某块肌肉酸痛。其实并不只是因为背部肌肉不够强,而是因为自己臀部和大腿的几块肌肉,韧性不够好。拉扯到背部的肌肉。笔者突然感觉到自己之前的针对核心肌肉群训练,有点治标不治本。现在有了新训练针对性。实际效果,还是要等过一段时间后才知道。 第三就是上车(骑行台)骑。先反馈一下锁片的设定看合适不合适,需不需要再调整。 第四部就是用retul 的动态采集系统采集一些关节角度数据。先是15分钟热身。通过一些角度然后反复调整了一下坐高(笔者目前车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还有坐垫前后。通过不同骑功率的100w低功率150w中等功率,和200w以上中高功率不同。反馈的数据看看笔者的设定如何,总和考虑笔者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些设定改变。反复如此。实际情况还是要等反馈的时候再说。 大致就是这样了。
我给所有DIY碳纤维和半路出家想从事碳纤维修理和制造人士的建议 各位对复合材料制造加工的兴趣很深,但是我发现各位的基础常识欠缺实在是太严重。与各位沟通实在是太麻烦。各位对自己土法极其自信,不是我给各位泼冷水。诚然热情和自信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专业知识的欠缺是各位很关键的一个因素。 我数年前在加拿大接受过Transport Canada 审批过的AMT 214 Composite Structures课程。在这个课程中我使用了ASA Essentials of Advanced Composite Fabrication & Repair 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由浅到深对复合材料制造(当然包括大家喜爱碳纤维复合材料)和复合材料修理工法工艺,修复标准都很好的讲解。可以让学过的人更了解复合材料的本质。 只有了解了本质之后才能对知道什么行为可取什么行为不可取。自己知道标准底线在哪里,才能理性DIY。也可以从书中学到用什么工具正确加工不同复合材料,更重要的是加工复合材料如何进行人身保护。 这本书是不贵大约400多人民币,EBAY上可以找到。其他复合材料知道获取渠道我就不了解了。当然了这也是出于我自己角度的一点建议。
该来的迟早要来,续集篇。R0,RS81-C24,9000-C24轮组折腾。 几个月前乱写了一篇轮组评测文章,很多朋友都问我,啥是时候用用R0,瞎猫这些意大利铝轮。不知道是说者无心还是听着有意,机缘巧合。得到一对老R0,也算是领略了意大利高端铝轮的风采。好了开头写完了,大家开始插吧。
关于最近有门外汉,瞎(zuo)搞(si)做碳架的一点看法。 最近有个别门外汉,瞎干做所谓的碳架(包碳)。作为一个大学进修过复合材料制造和修补的现在从事航空器维修的半专业人士来看。完全是嗤之以鼻。本来不想趟这浑水,指出这些害人害己做法的危害性。比较自己对自己生命有控制权。哪知道越演越烈,竟然给他人进修维修。我的老天!这哪里看得下去,加上自己认识的一些朋友也在说这事情,也有就贴吧最近帖子向我咨询复合材料修补方面的事宜的朋友。我决定有必要说一说最近贴吧流行一些肤浅的复合材料加工修补的一些问题。
长篇系类 栏目 第一篇 那几年 我用过的轮组和垃圾 这两天没上班在家里无聊,天气冷又懒得出去骑车。也没事情干所以就写一点东西吧。骑公路车一转眼也3年多了。这三年骑得不多,有3万来公里了。这三年里面换得最多的就是轮组,也该来趁还没忘记,赶紧写点东西纪念一下我拥有过的那些轮组吧(用过不少,但是真正掏钱买下来的,就这一些) 先说一说评测标准,大家看下去会发现我对一些轮子评价给出了9分 甚至9.5分的评价(满分10)。但是这些轮子只是中端 或者中高端。不是最贵最贵的顶级。为啥呢?打个比喻,大家上学时候,考60分容易,加把力考80爷不难。再加把力考90爷不是太难。但是90分以上呢?90到99分需要付出的努力可能比自己60分到90分的努力都要大。考试如此,轮组亦如此。当到达一定级别之后差距真就那么一点,可是价钱差距,那就真不小了。
求助南宁公路车友 小弟坐飞机到南宁,找不到地方装车。求助当地车友推荐手艺不错的车行。
RS80 C24后轮 变身《DURA ACE C24》 前几个月,我购入了一对RS 80 C24轮组。最近打开花鼓检查一下预压和有没有进水。顿时对这颗UT级别花鼓的轴心大吃一惊。这简直简直简直就是狗屎啊! 虽然我早就知道UT级别的花鼓shimano肯定搞了不少低端东西在里面才把RS 80 C24 和da C24硬拉出接近2000的价位差。但是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挫的一根东西。实在是不能忍。于是。。。。于是。。。。我查阅了shimano的一些技术手册。对这颗花鼓的规格尺寸,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最后搞来了shimano最高水平级别的XTR 花鼓的钛塔基,钛轴心,珠档和珠子18颗。通过自己加工了加工轴心(截短)。折腾了一下。顺利换上了这一套顶级钛塔基,钛轴心一堆东西。
该来的迟早要来SHIMANO RS80 C24,ROTOR 椭圆小盘,老red牙盘评测 整车图片一张,手变角度别喷。有原因,懒得解释
TCR ISP坐管夹重量的一点帖子,顺便吐槽一下某些国内小牌子宣传 本来不想发这么一个帖子的了,但是发现其实吧里面(或者说网上舆论)对某国内小牌子的公关舆论宣传搞得对坐管夹重量有很大的错误认识《认为140g就是很不错的重量,其他牌子的都比这个重》这种可笑又滑稽的认识实在是让人捧腹大笑。 由于自己的职业性格,该真的东西就要真。TCR ISP坐管夹,我用自家的电子秤实测10X克。上贴吧本来就应该抱着一股欢乐的态度。那我就今天拿着这个坐管夹去到各家商铺区试试称吧。 首先我来到一家广式烧腊店,装模作样说要量一下这个小物件重量。老板娘不让我用平时卖烧腊的称而是带我去里面用自家量菜重量的大电子秤给我量。二两 100G整(大称量小部件估计有所误差)。然后我自己有偷偷摸摸去外面他们卖烧腊的小电子秤量。做生意的嘛对外和对内的称,必然有所差别。既然欢乐就要欢乐到底吧。于是本人就偷偷摸摸有拿烧腊铺子对外的称量了一下,130G这么重啊。。。。怪不得每次叫二两烧肉都少得和1两多一点。坑爹!介于这个是对外的称,我就不好拍照了,免得老板以为我是来查称的。 烧腊铺子对外秤130g 对内称100g 第二家来到一个药材铺子,装模作样说消化不好。要买点帮助消化药,结账的时候问一下。贵店有没有电子秤,能不能帮我量个东西。于是用药材铺子量卖药的称量了一下,117g还好这重量不算太差别大。为了做个参考我用我手机galaxy S2 国际版本官方说116g的(这手机我用各种电子秤量过113G 117G 116G等重量都出来过,基本就是官方重量上下一点点)。用药材铺子的一量124g,看来药材铺子重量还算厚道,没有缺斤少两太多。 药材铺重量117g,galaxy s2标准版重量 124g 至于后面的水果摊子,蛋糕店,小卖铺重量就不详细说明了,都在12xG多。怎么都没有烧腊铺子坑爹。。这一轮搞下来基本对楼下那条街的称心理有个普了。
之前发了个不正经的,今天来个正经的TCR ADV SL ISP评测 最近本人一直纠结换什么车架。由于身高问题(165),一直纠结该上什么车架好。考虑过KUNG,falco,tcr C1....等等车架不过最后还是难以定夺。机缘巧巧合之下最后够得一TCR ADV SL ISP车架(xs)。在买车架的时候也是做足了功课。如果对捷安特TCR系列车架有了解得话,都知道,TCR 最小的XS 水平上管是52cm,捷安特也推荐我这种身材的人使用XS号车架。但是之前试过朋友的MATRIX F35 51.8水平上管的,配合100mm把立却感觉车子大的不行。可是我还是抱着对捷安特的信任。购入的XS号车架。原配的90MM把立,78mm reach的弯把。结果。。。。。非常合适~~。不论是落差还是尺寸都非常完美。(把立估计还能用刀100mm,坐垫还能提高1cm左右) 看来还真是每个牌子的车架尺寸都是有细微差别的。不能用一个FIT的值来一概而论。现在想起来在广州某公路群,当初因为说“建议别人车架不能只看一个水平上管,每家都是不一样,最好参考每家的建议。”被群里面各路人马各种围攻乱骂。现在想起来只能呵呵了,还是实践出真章啊。 尺寸就不多说了现在来说说车架重量吧,这车架到手第一感觉就轻!切完坐管裸车架重量只有960g左右。要是按照非ISP车架标准岂不是重量这有8XXg?重量已经很满意了。重量上就说这么多了,毕竟贴吧不是77电子称论坛,还是多说说车架刚性和舒适度,操控吧。 稀里哗啦装了一晚上,终于完工了,配置如下 TCR ADV SL ISP 车架, sram RED半套 sram APEX半套, sram S27轮组, toupe 坐垫 , 马牌GP400 0捷安特OD2规格 90MM把立(特殊规格头管口径31.8MM和弯把口径相同) 不知名弯把 淘宝低端管线彦豪 R520夹器(一对360g,100块钱,自己换了刹车皮,刚性非常好。秒杀sram apex 夹器) shimano 5700脚踏装车出来重量7.05Kg, 这种重量我已经很满意了毕竟没有使用任何超级件。如果轮组适当升级,重量就可直逼6.7KG以下。如果后飞换red 一体后飞,脚踏换look blade ,换个轻量内胎,换碳板坐垫,换好点的管线,碳把立等等。。。。6.3KG也是可以达到的,不够这又是一条修罗路,不可取不可取。 说说骑行感觉吧,骑上去第一感觉就是相比之前使用的闪电 tarmac sl2 踩踏轻盈不少,看来五通刚性是有很大提升,我这种菜腿都感觉得出来。今天我试车特别选了一段爬坡路段,也就深圳银湖山绿道。特意使用了39小盘带22后飞硬爬一段坡度15%左右的坡。摇车起来相当给力,全程重齿比硬啃,就是为了测试车架刚性。 结果相当让我满意。持续13分钟多的爬升,平均心率99%(184) 最大106%(196)。看来是拿出我极限水平了。刚性对比之前的tarmac sl2,提升非常大。以前这种程度的摇车都可以感觉到一点点绵软。今天却感觉很硬朗。硬归硬,但是舒适性会不会有下降? 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下银湖山的时候故意过减速带。结果也是让人很满意的,没有因为为了硬朗的踩踏,放弃舒适性。 操控中规中矩。也就是不会很神经的灵活,也不会很迟钝。 总的来说这个车架真是超高性价比。只比闪电二线车架贵一点点性能却毫不含糊当之无愧的顶级车架之一。
贼安特山地车架装弯把~~~ 大家别叉。。。
感谢伟大的全歼党,给我一次单车9杀翻盘的机会。 北欧海湾,我打到最后一个人(家里面59挂机)。我偷偷摸摸去占家,然后一个征服者,猎虎,IS3 IS6 还有一门火炮。想围歼我。果断放弃了直接占我方棋子。 然后我全收了~~~伟大的全歼党,我爱你们。只可惜有个挂机59没有拿到临危不乱。
寻车友同爬深圳凤凰山的车友and梅龙路车友 最近爬了一趟感觉发射塔很给力。比我经常爬的银湖山绿道,银湖到坂田方向更给力。凤凰山绿道和发射塔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全程爬坡可以 维持一个比较高的速度。凤凰山这一带真是爬坡圣地。 顺便问问大家梅龙路这附近有什么路线好骑。
对于很多人黑我国护照。我想给大家看看真正的我国护照上写什么 什么要遵守,当地法律风俗习惯的。都是子虚乌有的捏造。只有简简单单不卑不亢的这一句话
那一天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骑回家的。 一楼祭天地
坐垫小升级,减重120g 。 一楼祭天地
sram S27AL配马牌GP4000 首骑测试篇
sram S27AL COMP 入门通勤轮入手 开箱外观篇 一楼祭天地
我在加拿大小镇很惬意的夏季和有点麻烦的冬季骑行 本来骑山地的我,在又一次路过本地闪电店。发现有打折的特价车,于是就给自己购置了一辆S码的公路车用作通勤从此就开始骑公路车了。加拿大的人说加拿大最美的时候就是夏天,夏天出去骑行自然是最美的。每天出去骑车上学都是很愉快的事情。大约骑了快个3个多月我这里就渐渐开始下雪了,今年还好雪量不大。一直让我骑公路骑到了12月圣诞节前后都还可以骑车。不过圣诞节后,就经常都是有雪了。不过这还是阻止不了我骑车。不过每次出去骑车回来都比较难打理就是了。其实光是雪还好,但是地上有很多化雪用的盐和沙,然后这些东西混合起来的那种像稀泥一样的东西最烦了。一骑快点,不出10分钟屁股就湿淋淋的,而且全是泥沙。每次骑车完了回去都要好好的给自己车清洁一下。比较麻烦。买车快半年了基本上每天骑单车,不知不觉就骑了3700KM。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公路车了。
specialized tarmac SL2 脚踏 ,前叉,轮组升级 最近给我的SL2换了几样东西,前叉换成swork系列的SL2前叉(店家闲置免费赠送),脚踏更换为time 的iclic自锁,轮组由于以前的原配轮组太软太重,故换了ZIPP404。 换的三样东西,感觉均不错。 swork系列SL2的前叉,更好的刚性和重量。 time iclic 如锁解锁均很容易,重量也很满意。 ZIPP404轮组提升极大(相对于,原先的原配轮组),高速巡航,启动,路感,刚性,外观(整车颜色很搭配)。均极其满意。唯一不满意就是花鼓声音太响。个人不喜欢太吵的花鼓,但愿用几百公里后声音会有所下降。
新入通勤车上图一张分享 新入手的通勤车,也算是第一次骑公路车,入个门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