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_行者 太极_行者
关注数: 178 粉丝数: 812 发帖数: 43,699 关注贴吧数: 114
无着菩萨的故事 无着菩萨到「鸡爪山」洞,专修弥勒法。 修了三年,未见成绩,心生厌倦而出山,路上遇到一位老妇,欲将铁杵磨成针,菩萨就问道:「这怎能磨成针?」老妇答:「具足坚志力,有志者竟成,虽难仍坚忍,高山亦能摧。」听了这番启发的话,菩萨深感汗颜又回山修行。 再过三年仍无消息,于是倦意复萌而欲出山门,途中遇雨,见雨水竟能滴水穿石,心生惭愧又入山修行。 又经三年仍无动静,再出山时,鸟的羽毛已遍满山谷,深深感叹,再发心四度专研,又经过三年,前后共计十二年之久,仍毫无进展而心灰意冷。 出山时,途中见一只将死的母狗,狗的上半身,已全被蛆虫咬食而腐烂,母狗现出疼痛难忍即将死去的惨状,菩萨生起怜悯的悲心,想除去狗身上的蛆虫,又怕虫因此而死,若不除蛆,狗亦将会死。 于是割下自身的肉,用舌头舐取蛆虫,如此虫和狗皆得以存活。再舔时,母狗已不见,只见光明庄严的弥勒菩萨呈在眼前。 菩萨感动又略带抱怨的说:「噫嘻!唯一救怙尊,虽经千苦不获见,何故甘露雪海中,万苦煎熬始降霖。」弥勒菩萨说道:犹如焦芽与败种,天虽降雨不生芽,若无贤善与福德,诸佛虽临有何益。 自始至终我都在你面前,因你有业障阻碍,所以看不见我,现在你生起大悲心,因此业障得以清净,才能见到我,你如果不信,把我背在肩上去市集绕一下,看大众见到我否? 无着于是背着弥勒菩萨前往市集,并请人们证明,问了好多人,“你看到我肩膀上的菩萨么?”大家都奇怪的看他。好久啊,只有一个老妇说:“你肩膀上扛着一只母狗”
齐公博的功夫掠影--童旭东 老师说:"齐公博的手臂象棉裹铁,与人搭手,使对方的手臂酸的受不了,非常的松沉又非常地坚实,他的手往你的身前缓缓一伸,很少有人能够化解的了,挡不住,拨不开,化不掉.感觉象挖土机的铁臂伸过来."   这并非夸张其艺,而是有许多实例的.只不过又要把一些别派的名家扯进来,所以我只好省略不说.   老师说:"齐公博为人厚重,平时看上去就是一个朴实的老农民,谁也无法想象他有什么威势.但他一旦发动真功夫,就动如风雷,使对手无法抵抗.他在国术馆一年多,一些人来找他比试,一般他刚一发动,还没有触到对手,对手就已经认输.这不是瞪眼睛能瞪出来的神气,这是周身全体爆发出来的气势,吴心谷先生形容齐公博的拳是海泻山飞.齐公博动起来确实就是这种气势.他不动的时候,同样有威势.他站那里让对方随便进身,对方一碰到他,对方自己就摔出去一丈多远.这就叫静如山岳.这些是模仿不了的,是功夫上身后的体现."   有一次师兄刘树林让我打个劈拳给他看,我就想象着齐公博的气势去打,果然也有点地动山摇的意思,但被师兄刘树林批评道:"功夫本来没到,又想成名立腕的人就是你这种打法."功夫是骗不了人的,没有下够功夫,怎么模仿也出不来真实的效果.   看着动作简单平淡,可就是难以破解.这才是功夫的作用.用不着怎么弹呀震呀抖呀,这种东西不是说完全没有用,那也是练出来的功夫,多少有些用,但并不是实在的功夫.遇到实在的功夫,这些东西就没有用了.实际上真正伤人的功夫,动作都是平淡自然的.所以练实在的功夫都很枯燥,没有任何讨巧处.真正的技巧也很平实,没有实在的功夫,技巧也发挥不了.舒舒服服地练拳,自然难以改变不了气质.可现在的人不就是图个即舒服又有得到好处吗,那就是练拳锻炼身体的好.在技击上,我定多算半个票友.我二哥是职业.我能教给你们的就是修养身体.   老师讲:总有人说要来练技击,其实现在的人一般练不了技击,练技击,即苦又枯燥.当年的一些所谓的技击名家,他们其实练的都不是技击的功夫.那还是民国初年呢.现在的人一般更受不了这个.舒服地练,还未必能够坚持呢,你们现在练拳主要是锻炼身体,能够知道一点技击的味道就不错了.当年先父在上海时,有个人说齐公博能站三年的三体式,我也站三年.那人本来就练过多年的形意,也打过杭州的擂台,还取得了名次.结果按照先父的要求一站,三个月都坚持不了,人就跑了.说练我们家的拳,如同天天给自己上回大刑.练技击有岁数上的要求,有些功夫,35岁以后,就不能练了.先父讲练拳变化气质,不是仅仅指表面气质,而是骨筋气血髓都要发生改变.先父晚年骨瘦嶙峋,可是身体光滑柔软如同婴儿,手臂伸出来,皮肤光华细密,在皮包骨之间有一层厚厚的膜,与肌肉完全不同.先父的两只手臂象两条游动的鱼一样,这毫不夸张.
王芗斋 论桩功之境界 持桩需经三种境界,体认有得,方为功夫。所谓境界,即持桩时所有之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也。盖心理作用于生理,生理作用于心理,交相辉映也。  清末学者王国维先生尝谓:凡成事者皆须经历三种境界,一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二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习拳亦应如是。  桩功之第一境界,从心理上讲,谓之不悔。学者需坚信不疑,有百牛挽之不动决心。从生理上讲,坚持百日即有感觉。坚持三、四年,即觉四肢膨胀,手足发热,有灌铅之感。四肢阴面有感觉较易且快,其阳面有感觉则较难且慢。四肢之阴阳面皆须有灌铅膨胀之感。方为有得,臻此境界始可学功。  桩功之第二境界,从心理上讲谓之望尽天涯路。此际须信天下拳道之妙,唯我自尔独尊,而他家所无也。从生理上讲持桩至五、六年即觉两耳膨胀,眉宇鼻梁觉如有物在内鼓动,颈项挺拔犹如顶上有大绳吊引,头皮发胀,须发飞涨,觉有大石压顶之感。此即持桩时头直顶竖之功也。同时上肢之感觉渐渐蔓延至臀部及小腹。至此四肢之感有日增焉。臻此境界,即觉天趣盎然矣。然所发之力还非源自腰脊,而是梢节之机械之力也。  桩功之第三境界,从心理上讲谓之回首。此明本能活力如蛇,神庄意静,弹指挥手,无非天籁。回过头来再看,十年来所操各法,皆如敝屣,理应弃之沟壑而不惜,初步所练即为正果。从生理上讲,坚持十年左右即觉腰脊有膨胀之感。此种感觉直达各谷道臊根,却觉体整如铸,身如铅灌,肌肉如一,行走步似趟泥,?手锋棱起,身动如挟浪,腰脊板似牛。臻此境界,动则自有奇趣横生之感,所发之力始能均整。至此,技击之资备矣。 以上所谈之年限,皆系我自身体识所得,在於学者或可略长,或可略短,均在於个人天赋与功力然耳。曾文正公曾谓:“成就事业,天资仅作三分,而勤奋则占七分”,此非虚语也,学者勉之。 持桩日久,但见效不着,须求之於己身,不是姿势不正确,或即是心理起副作用于生理,或即生理起作用于心理,总之必有问题,当求证于高明,莫自以为是,切要!切要!
纵鹤拳练习二月体会 二个月有缘认识纵鹤,现在基本上从自己瞎捣腾的太极摸索,进入纵鹤的身体锻炼中.因身体素质本身不是很好,相对来说,我的锻炼不算努力,每天大约1个半小时时间. 下面我的体会仅个人观点,有些也许是错误的,请列位看官明辨. 纵鹤开始练习时围绕着松肩展开,从摇身,水手,游手,站马,都是先松肩开始的.这些基本功的练习难度相对于我来说都很大,摇身还能拉韧带,辅助的可能还能摇松整个身体.开始练习时,摇完身后,几乎不能站立.目前只坚持10分钟.以后慢慢像信看齐. 水手,属于基本功和练劲结合的训练方法.这个难度相当大, 这两个月基本上还处于琢磨阶段.个人体会,先紧着来,一开始如果太过于放松,反而软了.型定不住,双手发飘.手指经常打架.关节处常常能看到瘀青.明劲的阶段没有过,直接进入暗劲是不可能达到的. 游手,是目前练的最少的.听老师们说,这是需要对练才能出效果的 .可能也有明.暗过程. 重点站马,桩功是所有内家拳的核心部分.我虽然坚信桩功练成,其他一切都能水到渠成.但是站马的难度实在太大了.到现在还是只能坚持几分钟.这个桩功的难度远远大于浑圆桩.虽然几分钟,但是已经有骨头,肌肉长出来.相信坚持下去,效果会更大. 纵鹤拳绝对是真宗的内家拳,少有的传承下来的好东西.对养生,健身,修身,练身效果都非常大.希望能坚持练习,以后有新的进步.
禅定的境界 禅定的境界可分为六种,即空定、气定、火定、光定、法身定和大涅盘定。 (1) 空定   禅定的最初境界为空定,没有空定进入不了气定、火定的境界,更不能进入光定、法身定和大涅盘定的高深境界。 空定既是基础,也是进入一切禅定境界之门,为不同禅定境界所依。 空定也可以说是一种清静定,感到很宁静。通过调息的练习,慢慢从五彩缤纷的杂念中解脱,而进入一的境界,然后再把一也慢慢松开,使其消失而入空定的境界。 (2) 气定   气定也可称为融融乐乐定。   气定与单纯的空定不一样,它在空定的基础上修练内气,当内气充足时,气会沿着经脉走,并充满全身上下,身体有微胀的感觉,有轻松的感觉,有暖流流动的感觉,有如痴如醉的感觉等。 在气定中,你的感觉是身体与大自然合一,内气也像与大气化为一体,融融乐乐,舒舒服服,生气勃勃,神气相抱,人们喜欢把此感觉称为天人合一。而单纯的空定就只有感到寂静,感觉有如死灰枯木,缺少了一点生气。 (3) 火定 火定可以称为大乐定。 其大乐的感觉不是气定可比的,火定可以烧尽烦恼,火至顶轮有如长夜消去,烦恼尽除,生命重生。 火定是继气定之后之定,没有充足的内气,就不可能有火产生。火从丹田产生,引其火沿中脉直上至顶轮,然后折回至海底轮,然后又上升至顶轮,如此来回三数次,必能印证四喜四空之大乐境界,烦恼尽除。进一步,在此境界中,观空中脉,然后入于甚深之三摩地火定中,定中会现不可思议境界,但切莫执着。此即为拙火定,也称为拙火瑜伽,属密教无上瑜伽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大法。 火的另一个行走的路线是沿督脉而行,至顶轮而把千叶莲花激活,一样的烦恼尽除,大乐境界虽不及行走中脉者,但它却是成就实相法身至为关健的修链路线。 (4) 光定 光定可以说是坚固定,是继火定之后的一个定。 火产生大乐,而光却产生坚固感。入于光定,除了有极轻微的电麻的感觉外,全身的感觉有如盘石般坚固,法乐与火定不一样,是更深一层的修链。 火定主要是拙火,即元阳的运作。 而光则必须靠拙火与菩提心月液,也即元阳与元阴的充分交媾才能产生。 金丹的修链过程,就是由光的产生向著成就实相法身转化的过程。 在链光过程中,实相法身未成,而又随机入于禅定者,即为光定。 (5) 法身定 实相法身修成后,于禅定中,法身即现于虚空中,成真空妙有,法身不断放光惠泽三界众生,无为而为,如大日之光辉。 『法身定』与『光定』的最大不同处在于法身本身像太阳一样会源源不绝地产生光明,其法身之光会无碍地穿越一切有情及无情之物,超越一切时空,遍及三界六道,三千大千世界,及遍虚空界,所谓百千万亿化身也只是一个比喻,而实际上它是遍一切处,无处不在,而太阳光辉之德虽然伟大,但也只能及于事物的表面,与法身之德不能相提并论。 所以,法身定也称作无为而为定,普渡众生,展现无为大爱,一切无为却有所作为。 (6) 大涅盘定 大涅盘定也称为空空定,无无定,为第一义空之定。 中道实相亦化空,实相法身隐去,即入此定。 入于此定,六大皆化空,而入于虚空未生前的最原始之源头,一切无为也无所作为。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