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_行者 太极_行者
关注数: 177 粉丝数: 796 发帖数: 43,640 关注贴吧数: 114
申请吧务管理的情况说明和吧规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大概有30多位吧友参加申请吧务管理。列出的这些吧友和还有没有列出的吧友,我一并感谢您们 1@dahao1919 2@僮话传说 3@素岚听风 4@strongsnr 陈杨 5@国术教育 6@铉木_ 7@太极老四李保庆 8@湾湾美客 9@太极真善人 10@步小点容易扯蛋 11@郭靖他师父 12@青霜令使简 13@dahao1919 15@克利蒙特 16@白马探花陈 17@素岚听风 18@信为本100 19@风雨会河东 20@yronghua2010 陈氏搏击 21@Celidonius 22@平心看待武术 23@kongfu_c 24@真武人生 25@金石之韵 感谢你们积极申请参与吧务。都是想要为贴吧出一份力。 非常不好意思没有快速的通过,有些都是好朋友 我目前做的还是比较谨慎。也是为了贴吧着想。 目前参与管理的除了我之外 还有无极索道吧友。。杨氏太极 多年来为吧友讲解技术,功夫和人品都是大家认可的 无可无为吧友。。孙氏太极 孙氏太极拳的正宗传人,很荣幸能邀请过来参与分享技术。 籓立1969吧友。。陈氏太极 做事公道,中立,几乎没有矛盾,热爱太极拳吧,难得的好脾气。 为了贴吧管理考虑,我会逐步增加管理人数。 目前根据吧友意见定选择的标准。 1,尽量选择不同的门派。 不管是哪一氏的太极我们都要团结。 2,选择不以教拳为业的老师。这是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3,尽量选择心态平和,不参与吧友矛盾的吧友。为了贴吧的和谐,需要化解矛盾,选择中立的吧务也是吧友的最主要的要求。 关于吧规。目前的吧规相对比较宽容,不随意封禁和删除也是吧友的建议。 请吧友们参考吧规,今天又吧友@我 很多次,说为什么不封禁,删除等。这个封禁删除根据吧规来的,不是根据你我主观来的,吧规也不是是我的吧规。我是听了很多吧友的建议才定的临时吧规,是准对所有的吧友。不是准对个别的吧友。希望能理解支持。如果觉得目前相对自由,宽容的吧规有意见,可以在临时吧规的帖子里面提出来。如果觉得可以,后续吧务组会更改吧规。 有些骂人或者攻击的需要吧友自己约束。每个人都有脾气,尽量和谐讨论。文明交流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传武现状和太极拳吧及小吧安排的一些想法 现在传武现状肯定是不乐观的,相比较古代来说爱好者众多,但横向比较也是不算多的,隔壁跑步吧就有50万。在古代可能传承会比较严格,不是谁都能学的,现在网络发达,秘籍都公开了,商业化量化教学,习练者肯定是比古代多的多,但是练出真功夫的几乎没有。这不是危言耸听,随便一个练拳击散打的都可以挑战传武,这成了现代搏击的笑话,不笑不足以为道。 没有练出真功夫的原因很多,1,传武练习者基本上都不是专业的练习(为表演而准备的训练不算)。 2,观念变化了,有的东西传武练习者自己也理解不了了,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上不去了。 3,神功泛滥,自我吹嘘也是影响传承的很大的原因。 如果是来招徒弟为目的进入贴吧的老师,希望能够摆正心态。如果您真的打一个专业的现代搏击选手,很难赢。 如果您说自己神功无敌了,肯定是与传统武学理解上脱节了。这也会影响功夫的提升。如果您说几天能教会什么神功,那是骗。功夫是要下苦功的。不管是精神还是肉体都是需要经过磨练的。 我们太极拳吧与其他的武术类贴吧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太极拳国家是作为健身运动推广的。很大一部分是健身的。中老年学习者占了很大的比例,也有一些朋友是因为身体不好才来练习的。激烈的运动做不了,打打太极养生是不错的选择。也有一些朋友是喜欢传统文化来贴吧灌水聊聊天的。虽然有一些吧友是真正在刻苦练习的。为了传承而努力的。但是大部分不是。 所以个人觉得太极拳贴吧要求实战之类是不现实的。能够开开心心聊聊天交交朋友,回味思考下传统文化,提升下文化修养也是很好的。当然能研究传武的练习方法和传承是贴吧需要重视的。 我申请当吧主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选择脾气好的能让大家开心聊天交友的吧友当吧主,我自己其实能力时间都是不行的。百度贴吧管理组选择我做吧主肯定也是看了不少言行,相对来说觉得还算凑活,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才选的临时吧主。 贴吧管理组肯定也是为吧友考虑的。希望上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吧主。 我的想法也是如此,我选择小吧主也是希望能够让吧友们都能接受的,是能作为大吧主储备的。 一个月后如果通过审核不是临时吧主了,那么我可以任命大家都能接受的小吧主为大吧主,我自己就可以退下来。能力强的应该有很多的。 所以在选择小吧主的人选上,我会很谨慎的。希望朋友们不要见怪,因为申请的朋友很多,都是想要为贴吧管理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这里我先谢谢申请小吧主的朋友们。我会逐步逐步的增加小吧,而不是一下子的添加。 这两天的回复实在太多了。一下子几百条信息,很多私信,还有扣我的。有的真的没有顾及到,我回复确实是没有照顾到很多朋友。真的不好意思。不是有意的。是忙不过来了,吧主确实难当啊,需要机器手。
太极拳论 张三丰太极论: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盼、顾、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王宗岳太极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府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大悲咒全文及注音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Na mo he la dan nuo duo la ye ye 南無 、喝 囉 怛 那、哆 囉夜耶. na mo a li ye Po lu Jie Di Shuo Bo la Ye 南無 阿 唎 耶. 婆盧 羯 帝、爍 缽 囉耶. Pu Ti Sa Duo Po Ye Mo He Sa Duo Po Ye 菩提 薩 埵 婆耶, 摩訶 薩埵 婆 耶. Mo He Jia Lu Ni Jia Ye An Sa po la Fa Yi 摩訶、迦 盧尼 迦 耶. 唵,薩皤囉罰曳, Suo duo Na Da Xia 數 怛 那 怛寫. Na Mo Xi Ji Lie Duo Yi Meng A Li Ye 南無、悉 吉慄 埵、伊 蒙 阿 唎 耶. Po Lu Jie Di Shi Fo la Leng Tuo Po 婆 盧 吉 帝、室 佛囉 愣 馱 婆. Na Mo No la Jin Chi 南 無、那囉 謹 墀. xi Li Mo He po Duo Sha Mie 醯 利 摩訶、皤 哆 沙 咩. Sa Po A Ta Dou Shu Peng 薩婆阿他、豆 輸 朋、 A Shi Yun Sa Po Sa Duo Na Mo Po Sa Duo 阿 逝 孕. 薩婆薩 哆、 那 摩 婆 薩哆, Na Mo Po Qie Mo Fa Te Dou 那摩婆 伽,摩罰特豆. Da Zhi Tuo An A Po Lu Xi 怛姪 他, 唵,阿婆盧醯. Lu Jia Di Jia La Di Yi Xi Li 盧 迦 帝, 迦 羅帝.夷醯唎. Mo He Pu Ti Sa Duo Sa Po Sa Po 摩訶菩提薩埵. 薩婆薩婆, mo la mo la mo Xi mo Xi li tuo yun 摩 囉 摩囉, 摩醯摩醯、唎 馱 孕. ju lu ju lu Jie mong 俱 盧俱盧、 羯 蒙. Du Lu Du Lu Fa She Ye Di Mo He Fa She Ye Di 度盧度盧、罰闍 耶帝. 摩訶、罰闍 耶帝. Tuo la Tuo la Di Li Ni Shi Fu Na Ye 陀 囉 陀囉, 地 唎 尼, 室 佛囉 耶. Zhe la Zhe la Mo Mo Fa Mo la Mu Di Li 遮 囉 遮囉, 摩 麼 罰 摩囉, 穆帝 隸. Yi Xi Yi Xi Shi NuoShi Nuo 伊 醯 伊 醯, 室 那 室 那, a Na Sen Fo la She Li 阿囉 參、 佛囉舍 利. Fa Suo Fa Shen Fo la She Ye 罰 沙罰 罰 參. 佛 囉 舍耶. Hu Lu Hu Lu Mo la Hu Lu Hu Lu Xi Li 呼嚧 呼 嚧 摩 囉, 呼 嚧 呼 嚧醯利. Suo la Suo laXi Li Xi Li Su Lu Su Lu 娑 囉 娑 囉,悉唎 悉 唎, 蘇嚧蘇嚧. Pu Ti Ye Pu Ti Ye Pu Tuo Ye Pu Tuo Ye 菩提夜、菩提夜.菩 馱 夜、菩 馱 夜. Mi Di Li Ye Nuo la Jin Chi 彌 帝 唎 夜, 那 囉 謹 墀. Di Li Se Ni Nuo Po Ye Mo Na Suo Po He 地 利 瑟 尼 那, 婆夜摩 那, 娑 婆訶. Xi Tuo Ye Suo Po He 悉陀 夜, 娑 婆訶. Mo He Xi Tuo Ye Suo Po He 摩訶悉陀 夜,娑 婆訶. Xi Tuo Yu Yi Shi Bo la Ye Suo Po He 悉 陀 喻藝, 室 皤囉 耶, 娑 婆訶. Nuo la Jin Chi Suo Po He 那 囉 謹 墀, 娑 婆訶. Mo la Nuo la Suo Po He 摩囉那 囉, 娑 婆訶. Xi la Sen A Mu Que Ye Suo Po He 悉 囉僧 阿穆 佉 耶, 娑 婆訶. Suo Po Mo He A Xi Tuo Ye Suo Po He 娑 婆摩訶、阿悉 陀 夜, 娑 婆 訶. Zhe Ji la A Xi Tuo Ye Suo Po he 者 吉囉、阿悉 陀夜, 娑 婆訶. Bo Tuo Mo Ji Xi Tuo Ye Suo Po He 波 陀摩、羯悉 陀夜, 娑 婆訶. Nuo la Jin Chi pu Qie la Ye Suo Po He 那 囉 謹墀、 皤 伽 囉 耶,娑 婆訶. Mo Po Li Shen Ji la Ye Suo Po He 摩 婆 利、勝 羯 囉 夜,娑 婆訶. Na Mo He Na Dan Na Duo la Ye Ye 南無喝囉怛那、哆 囉夜耶. Na Mo A Li Ye Po Lu Jie Di 南 無 阿唎耶. 婆 嚧 吉帝, Suo Bo la Ye Suo Po He An Xi Dian Du 爍 皤囉夜, 娑 婆訶. 唵,悉 殿 都, Man Duo la Ba Tuo Ye Suo Po He 漫 多 囉, 跋 陀耶, 娑 婆訶. jin gang sheng zhuang yan suo po he 金 刚 胜 庄 严 娑 婆 诃 mo jie sheng zhuang yan suo po he 摩 羯 胜 庄 严 娑 婆诃 sheng wen sheng zhuang yan suo po he 声 闻 胜 庄 严 娑 婆诃 an ba she la shi li ye suo po he 唵跋 阇 曪室 利 耶 娑 婆诃
薛颠先生的锻炼筋骨论---杨海 内家拳到底是练什么?是否是一味的以“练气“为主?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到底是要先着眼于“动“还是“静“?此类问题,乃是内家拳、特别是形意拳的关键问题,如果失之偏隅,则对整体修炼大有阻碍。正确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而错误的理论只能阻碍事物的发展。没有解决好入门的基本概念,舍动而求静、略形体而求顽空,这可能是好多形意拳爱好者虽修炼多年,但仍不得门径的原因吧。 关于此问题,薛颠先生在其著作《象形拳法真诠》一书中明确指出了筋骨锻炼的重要性,今天读来,更有感触,今特抄录如下,以飨同好。 本人当初在学习象形术的时候,遵祖父之命,因当时没有多余版本,所以,为了学习之方便,曾对原书曾逐字抄录并对关键要点进行了笔录,同时,还为了理解之方便,对原文重新进行了标点。 欲求身体之健康,首要锻炼筋骨。 骨者,生于精气,而与筋连。筋之伸缩,则增力;骨之重者,则髓满(髓是人之静也)。 筋之伸缩,骨之灵活,全系锻炼。 头为五阳之首,尾闾为督脉之门;头宜上顶,尾闾中正则精气透三关入泥丸(脑海); 背胸(指背筋胸筋言)圆满,气自沉下归丹田(小腹); 两肱抱撑,肩窝吐气,开合伸缩,力达指心(指手指心是指手心属筋)。 象其形:龙蹲目之精,爪之威;虎坐,摇首怒目,跨坐挺膝腰。 腰似车轮转,身有平准线。 两足心含虚,抓地如钻钻,两股形似弓,进退要连环,骨灵河车转(如机器之轮轴也),。 筋络伸缩如弓弦,身劲动发若弦满,手出如放箭,运动如抽丝,两手如撕绵。 手足(手足四腕力也)挺劲力,扣齿骨自坚(齿属骨)。 形其意摇首搅尾闾,动如飞龙升天,践似猛虎出林,纵跳凌空似猴猿,步法轻妙如猫行,得此要素神乎技矣。
练太极拳的朋友必须先了解如何避免膝盖受伤的问题。 长时间的强度运动都可能伤膝,比如跑步。有专门的词叫跑步膝(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典型症状是膝盖附近疼痛。平时走路基本没有任何不适,但上下楼梯时疼痛会明显加重,下楼比上楼更甚。因为在上下楼,特别是下楼梯过程中,膝关节压力增加,从而引发疼痛。打羽毛球,篮球等运动,快速急停,转向,突然启动等都极容易损伤膝盖。负重深蹲也容易受伤,膝盖的股骨和胫骨在深蹲的蹲起运动中,没有保持正确的角度。经常有左右晃动。所以不单单是太极拳,只要是运动都有膝盖损伤的可能。但是太极拳伤膝盖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如果年纪大了练练太极拳,拳没有练好,膝盖坏了,得不偿失。所以这个问题需要严肃对待。 膝盖如果觉得有点酸痛,就应该休息休息。还可以辅助锻炼膝盖, 1,由于肌肉紧张容易导致膝关节压力增加,所以足够的牵拉对于膝康复是非常重要的。热身拉拉韧带非常重要。 2,站桩,靠墙静蹲,曲腿静蹲(电视上看到国家举重队采用曲腿静蹲),只要肌肉放松,对膝盖就有帮助。 练习太极拳哪些情况下会伤膝盖。我觉得贴吧里面的老师最清楚了。我说的不对不全,吧友老师可以补充说明。 让自学的或初学太极朋友有个大致的了解。 我从两个角度分析。一个就是腿部肌肉紧张引起膝盖承压。第二,膝盖晃动摩擦引起的损伤。 1,腿部力量不大,勉强蹲低姿势练习太极。 2,膝关节与脚尖方向不一致,转身时负重扭转不要过度,脚尖与膝尖不要形成夹角,要始终保持在一个方向上。 3,膝盖超过脚尖导致关节受压过度 4,重心过偏,步幅过大,这个要量力而行。 5,动作转换时不能虚实分明 6,已经酸痛要注意休息。
太极功----林南琛(发动逆腹式呼吸) 老中医林南琛先生生于1900年,1983年在老大夫83岁高龄时将自己五十多年练太极功保健的经验结晶整理修订出来,论说精辟,简要易行,以期利益大众。今从《气功精选续编》将基本养生保健功法整理出来(省略配套练习部分,因其涉及太极拳,避免复杂),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 一、行功前准备:请大小便,吐浊痰,松开领头纽扣,适当调节腰带宽紧(腹肌紧张者宜略宽,弛张者宜略紧)。 二、预备姿势——太极式(见图) 口 诀:两足分立先收心,双手阴阳奠一身。1、两足分开直立,宽与肩齐。 2、张目缄口,静心松身。 3、双手阴阳掌上下相印(即两掌相合),五指平伸出掌外,两拇指靠拢两食指,两手中指落在两腕内关穴(距腕横纹约两寸正中处)上。 4、双掌端正在胸前,距膻中穴(位于两乳正中)约两寸。 说 明:祖国医学的阴阳学说在理论上代表很多相对的东西,认为阴阳平衡失调了就是疾病。这里双掌上下相合,下为阴,上为阳,成阴阳掌,取太极式,端正在胸前,首先成为体态健康的象征。 三、肩 息 口 诀:心平气和肩息始,双掌阴阳左右圈。1、由上面的准备姿势继续,左手侧上举,手心向下,同时右手侧下举,手心向上,两手心斜相对如抱球状。 2、两手同时交叉画圆圈,手高不过头,低不过膻中穴,反复进行。这就叫做太极圈,左右交叉划一次圆是一回合,一次可做50至100回合。 3、太极圈就是两手划圆,也像两掌心夹有一球,揉来揉去。 4、所谓肩息,也可以叫做膈息,就是通过肩臼转动,促进内部膈肌运动。古人所说“气由两肩(臼)收入脊骨,贯于腰间(命门,与肚脐相对,背后第二腰椎下。)”,就是指肩息而言的。 ***古人所谓下丹田、后丹田、命门等,实际上所指似为腹腔;所谓膻中、中丹田等,则似为胸腔,还把胸腔、腹腔比作风箱(“橐籥”),认为用肩臼转动就能使风箱充气(“抽添“)。所以肩息练得好,可以带动肩胛骨,内部膈肌与肋间肌运动便都被激化起来,使胸腔、腹腔阴压增高,从而推动四肢不由自主地动作起来,引起手舞足蹈现象。 5、肩息要在心平气和情况下,两手匀缓地交叉划圈。圈应是立体扁圆形,不可偏前。 四、胸 息 口 诀:肩息式微增胸息,起势无疑有百益。1、接着前面肩息的最后一回合,左掌落定时,两脚尖稍内扣,成内八字形;两臂屈肘环抱于胸前,两手心向下,五指平伸,两手指尖相距约5厘米,也略成内八字形,故称此势“四掌内八字桩”,简称“四八桩”。 2、与“四八桩“形成的同时,随即沉腰坐胯,两膝微屈。此姿势称为”太极功起势“,胸式动作即由此式做起。 3、在“太极功起势“基础上,两臂一面翻腕、使两手心相对,一面微屈肘缓缓稍前伸,直到高与肩齐,与此同时两膝也随之微微升起,但不要伸直,上体随之缓缓升起。 4、伸举完成,随即徐徐缩降,恢复原来的姿势。但在缩降时两臂必须适当将两侧胸膛夹住徐徐放松,放宽而下。夹紧程度视胸膛丰满程度而定。 5、如上述反复进行,一起一落为一回合,每次可练50回合左右。 6、两臂前伸,身体升起时,两手心相对,缩降时两手心则向下,指根着力,这也是不同于一般太极拳起势的地方。 7、胸息就是抑掌的动作,像抑着有弹性的肋弓一样(但要注意:身体饱满者就不必夹着胸膛缩降,只是收工必要时用它一下)。 8、肩息乃是初步功,练若干日(一般两星期为一单元,下同),如果得法,顺利转入“四八桩”沉腰坐胯的时候就会略觉有气贴背,上肢已可微动,但比较微弱。此时还必须接着练胸息。因为胸息既能在初期起发动动功的作用,又能在后期起平复收功的作用。 五、腹 息 口 诀:四掌上下内八字,沉腰坐胯若有是。 若有若无且莫亟,站桩运手起腹息。1、腹息动作及太极拳的定步云手,两腿不离原地做云手动作。 2、接前式两脚分立如肩宽,脚尖改为向前,恢复原来的太极势桩步,详见本文二的准备姿势。 3、左脚向右脚靠拢一些,靠拢后两脚相距约半市尺,同时两腕十字交叉与胸前。 4、右臂转向侧后方,左臂平举于胸前,手心向胸,开始做这样的太极拳云手动作,即用腰腹带动头肩背臂手左右运转,头肩背臂手本身都不动,保持笔直;两臂微屈前举,左转时左掌在下,右转时右掌在下,臀部尽量保持稳定。这样运转“绞腹”,灸容易触动神经,激化腹肌运动。 5、两足直立如肩宽,成为桩步。不及肩宽(约为肩宽的三分之二),称为便桩步。云手以便桩步定位进行,也可以移步进行。 6、本来膈肌运动就能举动腹壁,但幅度不大,强度不足。站桩与定步云手则能充分锻炼腹肌。如能把肩息、胸息、腹息、坚持下去,不久就会感到腹壁发生颤动,四肢摇战。因为胸腔腹腔的阴压增高,好像风箱打开一样边抽边添,使呼吸发生变化,成为逆腹式呼吸了。 7、肩息、胸息可以在平坐时进行,而腹息则必须以“四八桩”姿势进行。两臂一左一右运送一次为一回合,每次可做50—100回合。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