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_行者
太极_行者
关注数: 177
粉丝数: 803
发帖数: 43,663
关注贴吧数: 114
意守 前几天跟观风聊起意守,在这里谈点自己的看法. 这里的意是什么...守的是什么... 我理解这里的意是注意力.守就是集中,专注..守的是自然放松状态.. 例如意守丹田..就是集中注意力在丹田的自然上.. 意守全身..就是集中注意力在全身姿势的自然放松上.. 任何一个桩功..都有特定的身体姿势形态...初学者都不可能在保持全身姿势不变的情况下放松. 初学者要练的就是能够在这个特定姿势不变的情况下能自然放松下来. 1,如果姿势变化求放松,相当于懈怠.降低了练习的难度.效果就会差很多. 2,姿体自动变化,如果基本要领也不管了.有可能会失去对身体本身的控制,意气散乱. 3,一开始站定的姿势,本身就有一个意在里面.就是这个特定动作的意.一旦这个动作改变,也就是原先这个特定动作的意没有守护住. 记得以前练过无极自发,手往两侧飘,后面还能前后拉...这个自发是由于自己本身气血不平衡造成,当然也不排除,治疗身体的效果,身体潜意识本能自己治疗身体也有这个可能..不过如果完全放弃自己对身体的关注,让气血支配身体,注意力就会分散..,注意力分散,就会胡思乱想,更有可能出现身体完全不受控制的状态.这种状态我觉得是比较危险的. 不管怎么说,我认为这种方式不如规规矩矩的保持姿势不变的情况下练自然放松的好.. 也是杂七杂八说一通,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
武道之路 好比是高架 1,先打水泥桩,插上钢筋....打桩好比气沉脚底,...钢筋好比敛气入骨.. 2,浇灌水泥...好比易筋,全身通透 3,前面这两步都是为了下一步,架上高架路...有了路就有了道..不过这时候还是虚的,还不能上路. 4,有了路还不够,还得分来去,用虚实线分明,还得加路面提示..这条路才算建好了,道路可以行了. 5,道路好了之后,得有车辆行驶,没有车辆,道路白造了,造了后浪费,不起作用也不行..
对于健康来说,放松心情很重要 也许比锻炼还重要. 逻辑上不要过于执著,做事情不要患得患失,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接人待物心胸宽大点. 笑一笑,十年少.
功夫思考 单独开一贴,写功夫练习的疑惑和个人感受.
灵修少年 灵修少年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56.com%2Fu44%2Fv_NTk1NTIxODU.html&urlrefer=9db55c1ada069fa40dfd8618e2ab368b
练武的目的首先在于强身健体 身体不好的人.就是恢复身体,身体轻灵,精力充沛.五脏六腑调理通顺.
往生咒-西方极乐 南无阿弥多婆夜 ná mó ā mí duō pó yè 哆他伽多夜 duō tuō qíe duō yè 哆地夜他 duō dì yè tuō 阿弥利都婆毗 ā mí lì dū pó pí 阿弥利哆 ā mí lì duō 悉耽婆毗 xī dān pó pí 阿弥唎哆 ā mí lì duō 毗迦兰帝 pí jiā lán dì 阿弥唎哆 ā mí lì duō 毗迦兰多 pí jiā lán duō 伽弥腻 qíe mí ní 伽伽那 qíe qíe nuó 枳多迦利 zhǐ duō jiā lì 娑婆诃 suō pó hē
任来福老先生的定步劈拳 由于没在我的视频空间里,所以又传了一边!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56.com%2Fu80%2Fv_MzU4OTAxNjU.html&urlrefer=6e37f2a9e65ed8cfb632c7a4c1e0db8f
沉肩坠肘,松肩坠肘这两者应该如何区分. rt
拜吧 孙禄堂前辈对武学的贡献很大,品德高尚,近代少有的武圣大德,在我心里是武圣.前辈融合三家之长,以武合道,达到武术之巅峰. 现今社会没有当时的环境险恶,不用以技击斗狠为首要,孙禄堂前辈的思想指明了练武人所追求的目的.对于现在热衷传统爱好者如明灯也. 前辈深谙武学之道,晚年曾登报收徒,后因环境改变所致而了了,甚为可惜.故知其道,能悟通者甚难,真希望有慧根之人能从著书中寻得真谛,继承先辈绝学.
玄奘译:解深密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玄奘译无著菩萨造摄大乘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叶曼做客央视奋斗 节目视频 上 叶曼做客央视奋斗 节目视频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i7oNQE4GoDQ%2F%3Fbid%3D03%26pid%3D24%26resourceId%3D0_03_05_24&urlrefer=8207a382fccc008130dda1e1d2f5074f
言语莫攻于人心 以此施之于君子,则坏德. 以此施之于小人,则坏身.
叶曼做客央视奋斗 节目视频下 叶曼做客央视奋斗 节目视频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btYLsYugsXQ%2F%3Fbid%3D03%26pid%3D24%26resourceId%3D0_03_05_24&urlrefer=82159e8c78feec682554c9e74f884e4c
形一样,内在的东西不一样. 形意拳整劲分两步走.练出来的东西比较纯.所以明,暗分明 太极拳如果是套路的练法应该直接练暗劲.前面如何练习还不是很清楚.或许要求练习的时间比形意的长很多.
玄奘译:成唯识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昨天去了淄博 给荷花上了香,也带去吧友的心声. 家人也很感谢这么多吧友的帮助. 谢谢大家.
凯西传奇 睡眠预言 凯西传奇_凯西中国_新浪播客 来自:
佛经经典解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未曾有因缘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恭喜发财
马年到.祝福朋友们 一只玉马奔人间,两眼迷离拜新年,三生有幸做朋友,四季平安快乐出行,五谷丰登农家乐,六畜兴旺民幸福,七老八十怡然乐,八面威风喜迎春,马年大吉!
大年29在家的习俗是小年 全国北方地区.23是小年...也有24小年的比如湖南.. 23在我老家的习俗是送灶神..这个可能全国都一样..29我们是小年.而这天是迎接神灵的.
冻顶乌龙中极品 上海,量少,欢迎朋友介绍认识高档买家年后品茶来茶道会,私信联系.
境界需要悟,技术是熟练而已. 学任何的手艺与练拳一样.都有一个熟练的过程..比如学习一些乐器.基本的要领老师教..教了后,也就是领进门..进门后就是练.练到熟练为止..熟练是个必经的过程.熟练之后,进入更高的层次才需要有一定的悟性.也就是达到所谓的境界修行..一个超脱的风格.一种另人产生共鸣的气场.一种专注.悟到那个境界后,才能进入真正的修行中.
现在吧里还有人认识"武当山武学"的吧友嘛 好像2年多时间没有上来了
我来也 呵呵.臭美的很丫,建吧有点晚了.俺都不怎么玩吧了,才建吧. 兄弟来光顾一下....蓬荜生辉
这是风卷荷花的银行帐号. 朋友问过他家人,目前还能用的.经过一些吧友的讨论,还是觉得用他原先这个帐号比较好,谢谢大家的支持. 6222802168101676509,张健锐,中国建设银行淄川支行 风卷荷花,原名 张健锐 山东淄博淄川. 希望我们的举动,能给荷花带来一些安慰.
行者修行记录9 继续记录
人不真,你能学到好拳? 你们的真假和俺不一样,俺收获些真情已经很知足..------风卷荷花 拳真,人不真,你能学到好拳?------风卷荷花 什么叫一条道走到黑,那是你自己选的.------风卷荷花 故人已去,此言语当为生者警记. 不要先求拳的真假.人真诚实在,不虚不狂比论拳之真假更重要. 先求人真,再求拳真
风卷荷花 七星跨虎意气扬, 白鹤亮翅腿暗藏。 风卷荷花隐叶底, 推窗望月偏身长。 左右顾盼两分张, 玉女穿梭应八方。 狮子盘球向前滚, 开山巨蟒转身行。 左右高低蝶恋花, 转身履撩如风车。 二起腿来打虎式, 鸳鸯腿发半身斜。 顺水推舟鞭作篙, 翻身分手龙门跳。 力劈华山抱刀式, 六和携石凤还巢
带脉 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带脉能约束纵行之脉,足三阴 、三阳以及阴阳二蹻脉皆受带脉之约束,以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带脉还有固护胎儿和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带脉循行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少腹。带脉病候主要表现为“带脉不引”,即约束无力所致各种弛缓、痿废诸证。 。《奇经八脉考·带脉篇》:“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带脉起于足少阴之正脉,出于舟骨粗隆下方之然谷穴。带脉与肾脏神经系统有关,故带脉强健可以固精、强肾、壮阳。由于带脉总束腰以下诸脉,下焦是奇经汇集之所在,张从正(1217-1222)《儒门事亲》曰:“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
2014新的一年 还是老老实实练基本功.能落胯就已经很高兴.身体更加健康. 也祝愿常在此吧的朋友有新的领悟,新的进步 练身,练心.修善修身.性命双修.
新年祝愿 祝愿荷花早日康复,新年新气象. 祝愿吧友开开心心.啥事都不要放在心上.没事找事不就是那点事. 祝愿大家拳艺进步,新的一年身体更加健康.
对孙氏太极拳的一点看法 孙拳的动作设计以开合贯穿,体现了孙老的拳道合一的思想.不以技击为要
关于盛极而衰的一点看法 我觉得练功夫进阶过程中本身不存在这个问题. 如果把至刚至柔作为盛,那么这个盛是很难达到的. 气宜直养而无害, 首先要做到不要努气,努气出力,对身体会造成伤害. 其次,意在蓄神不在气,如果专著于气就不会达到蓄神的效果,反而神散,可能还会对身体有很大的害处, 居士,准对我上面的观点,觉得如何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urlrefer=b0ec55f8375d9749e4e1c8a6dc83c5a9 @逸湘居士
转贴:《功夫印象》第8集 rt 功夫印象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56.com%2Fu81%2Fv_NjEwMzI5OTg.html&urlrefer=4706dc33d12853b3087196a4a0a2da12
建议道道更换头像 来点正能量.你看鸣师的多好.观福于量,观德于忍.大家都值得学习丫
脚上生根 没有松,就没有沉,没有沉就没有根,没有根就没有轻灵. 没有轻灵就是僵,身体僵容易拔根,拔了根就飞出去了变超人.
所谓方便法 方便法门,是一个宗教用语,应该类似所谓的借假修真.方便就是借用一个载体.比如内家拳功夫的招式,每个招式都是方便法,桩功也是如此..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招式,不同的桩功,选择一种作为练习的方便.强化练习. 功夫是一种信仰,没有信仰就落到招式的拆解误区中,功夫练的不是招式,而是通过招式的方便法门修炼神识.所谓的重意不重形,意在蓄神不在气.都是讲明了重要性的对比. 功夫的进阶与佛道的进阶层次没有差别.道划分相对简单.就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等等...佛教划分大家可以参考瑜伽师地论,这本经书是玄奘法师取经回来最重要的经书..对功地的划分很细致.功夫水平高低也可以参考此书.
招式是方便法 重意不重形,意在蓄神不在气... 不重形不代表可以乱形..内三合是不重形的先决条件. 不在气不代表就不用练精化气..直养是身体机能健康的重要保障.
济公 - 活佛圣训 一生都是修来的――求什么 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 不礼爹娘礼世尊――敬什么 兄弟姐妹皆同气――争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忧什么 岂可人无得运时――急什么 人世难逢开口笑――苦什么 补破遮寒暖即休――摆什么 食过三寸成何物――馋什么 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 前人田地后人收――占什么 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 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 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 他家富贵前生定――妒什么 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 赌博之人无下梢――耍什么 治家勤俭胜求人――奢什么 冤冤相报几时休――结什么 世事如同棋一局――算什么 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 虚言折尽平生福――谎什么 是非到底见分明――辩什么 谁能保得常无事――诮什么 穴在人心不在山――谋什么 欺人是祸饶人福――卜什么 寿自护生爱物增――杀什么 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
练习整劲最有效的方式应该就是站桩 但凡三大内家武学,无不从站桩始 功态成为常态是各家明劲的要求.在肢体运动过程中保持这个形态是基本功..八卦走圈应该练的就是此.太极拳用慢来保持这个功态,形意拳用借力传劲来练习。至于后面的层次,三回九转是一式,只要不断的专著于这个功态形体,神就能不断强化,量变引起质变。
肌肉里面的筋练强是功夫练筋的基本功 看很多文章讲筋.大多讲的是大筋..不过我觉得练大筋之前,先需要强壮肌肉里面的筋.这个基本功达到要求后,才能练到大筋.
松肩真不容易 手臂沉重后,才能看到松肩的希望.感觉松了没用.
五行生克中对应需补的脏腑和部位 五行:木 - 火 - 土 - 金 - 水 五脏:肝 - 心 - 脾 - 肺 - 肾 五行与五脏之间关系为:依次相生、隔一为克 ,比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 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筋骨和四肢。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肝, 胆,头, 颈, 四肢, 关节, 筋脉, 眼, 神经等方面的疾病。火: 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小肠, 心脏, 肩, 血液, 经血, 脸部, 牙齿, 腹部, 舌部等方面的疾病。土: 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脾, 胃, 肋, 背, 胸, 肺, 肚等方面的疾病。金: 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大肠, 肺, 脐, 咳痰, 肝, 皮肤, 痔疮, 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水: 肾与膀胱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脑与泌尿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肾,膀胱, 胫, 足, 头, 肝, 泌尿, 阴部, 腰部, 耳, 子宫, 疝气等方面的疾病。
关于提肛的体会 一般练功之人都要求提肛.. 以前也知道提肛,但是总归不知道该如何提,也有说只要意念提,也有说轻提. 最近在练功中体会.实际上,提肛需要松胯后,才能感觉出来需要如何提...松胯后,整个腰部放松,臀部放松.这个时候会松肛..此时体会提肛,就能知道如何提了..
祝大家中秋快乐 学识智慧无止境,修养生性真圆满.
三界,五行 所谓因果循坏.
对赵道新先生的访谈 第一天 黄:(在简短的问候之后)现在,社会上的一些声音很刺武术家的耳朵。比如问:李连杰是不是“花架子”?依霍元甲当时的功夫真能打败现代的拳王或搏击冠军吗?等等,你怎么看? 赵:我早就没有精力和兴致去验证或判断某个人的格斗实力了。其实,几百年来,偌大个中国拳界就已经无力对拳手的技击本领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与比较了,宣传已代替了较量。但问题是,李连杰先生是学院武星的典范,霍元甲先生是民间拳师的象征,对这两位人物的议论可以引申为目前社会对学院武术和传统拳术所包含技击性的不信任。或者说,对现存的中国功夫的现代社会价值的怀疑。正因为我们的武士和武术界久已习惯于只能听到一种声音,故而,异己的观点便习以为常地觉得“刺耳”而不假思索地一律抵制和压制了。 黄:可是,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乃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瑰宝。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已经得到了中国人民及全世界人民的公认。 赵;这一观点,你可能是从书上看来的,也可能是从别人那儿听来的。而你看的那本书也是从其它的书上抄来的,告诉你的那个人也是从另一个别人那儿听来的。对于这些诸如此类长期人云亦云的说法,有的人觉得天经地义,有的人因畏惧某种无形的恶势力而“难得糊涂”,但是,真理却不一定在多数人手中。如果你没有在世界范围进行过普查或民意测验,怎么能说“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公认”了呢?在你那个“不容质疑”讲出来以前,怎么能够肯定我不会说出完全相反的例证呢? 黄:难道中国的武艺不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吗?不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承脉吗? 赵:这要看历史上的武艺与现实的武术到底是不是一回事。让我们考察一下十三世纪以前中国流行的手搏、角抵、相扑等技,再来观察一下现今大陆时兴的少林、武当、长拳等术。可以看出,中国拳术的名称未改,承载她的土地未动,传袭她的人种未变。但是,整个拳术体系的模式、内容、观念和方法,除了那套传抄的阴阳五行八卦说,早已背离了自我,面目全非了。说她发展了也好,退化了也罢。原始的祖国格斗文化遗产与其说被她的后裔所继承,倒不如说与今天国外盛行的各种搏击术很近似。那么,谁更有资格追本穷源号称“源远流长”呢?再者,格斗是人类原始生存的本能。中国嘉峪关黑山湖附近春秋战国时期的石刻上画有30人练武的场面,而公元前两千年埃及墓穴的墙壁上同样画着扭打的情景。就是说,“历史悠久”也不是唯有中华武术才能炫耀的专利。可是,武术为什么总爱炫耀她的历史呢? 一个二五眼的拳徒总爱把“当年我师傅怎样”挂在嘴边;国际市场上的“力巴头”也爱不厌其烦地向洋人讲解“我们古代的四大发明”。实际上,昨天的贡献代表不了今天的优越。年幼的计算机是古老的算盘所不能匹敌的。然而,这似乎显露出一种心态。以昔日的荣耀来掩盖今日的空虚,以过去的强盛来弥补现在的缺陷。一位衰微、垂死的老人会频频想恋和絮叨着他或往日美好的时光,中华武术多年来的怀旧、寻根又说明了什么? 黄:中国历代都有数不清的人从事武术,人才济济。而且中国有成百上千十拳种,各具特色。您总不能说中华武术的内含不够“博大”吧? 赵:古时鲁国人举国都穿儒服,可只有一个儒者。现代的中国有千百万人各自拜倒在如林的门墙之下,可谓详洋大现,可有多少人能够学以致用、在一生的事业上获得了成功?世界上绝大多数运动,尤其是像足球那样达到全盛的运动,参与者是由比例很小的运动员和比例极大的球迷所构成的,而中华武术人员倒挂,习武者多而观众少,可习武者的一般水平又够不上运动员。那些家中摆放着刀枪剑戟的人;那些在公园里一边转着腰一边海阔天空的人;那些在武馆或操场闻教头的口令而起舞的人,他们究竟算是拳手还是拳迷?他们有多少人能划入你的那个“博大”圈子之内呢?值得忧虑的是,这个圈子内的人数正在急剧地减少,因为现在的社会能使青年人发泄活力的方式明显增多了。好了,我别无所求,只请你在每次“博大之梦”醒来时清点一下人数,看一看青年人在武馆的多还是在舞厅的多?是观看套路表演的多还是看足球的多?另外,中国千百个拳派都宣称自己是独特的,有效的,但有几十拳种及其拳技能够称得上在人体格斗运动领域内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的创造? 有几种训练能够革命性地改善人体搏斗本能的发挥?由于中国的版图远大于拳术交流的范围,况且拳士多祟尚保守、隐居,以闭塞信息的流通来维持神秘感。长此以往,拳术中同一种概念、原理和方法就会有许多让人记忆不住的叫法,就会有许多被生搬硬套上的哲学道理,就会有许多与攻防无关的门派内稀奇古怪的仪式动作。假如能刨除这些固封闭、宗派等因素所孳生出来的“重复发明”,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归纳,中国的武术就立刻不显得那么宏大了。而“不那么宏大了”的国术的修持者们,一旦遇强敌决战,便千篇一律地变成了“拳击+侧踹+抱摔”,甚至变成了村夫打野架。此时此刻,中华民族上千种拳术哪里去了?这虽不敢说我们的“ 瑰宝盒”内装殓着“空虚”,但起码不该说是如此的“博大”了吧?
多谢迈克
习武之人要懂 能摸到你身,,你已经输了..功夫无止境..做人要谦虚.
说比练容易多了 那就说吧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悲华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无量义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宋元嘉年昙无蜜多: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罗列佛经中以十为计的理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