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songe witsonge
关注数: 5 粉丝数: 51 发帖数: 1,942 关注贴吧数: 10
动辄以“汉奸”论罪撕裂社会 2012 年 11 月 01 日 08:05:3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几年前,“汉奸”这个已经退出公共舆论领域多年的词汇,突然以一种颇具滑稽感却令人警惕的方式出现。 2007年 3月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喻权域提交“惩治汉奸言论法”的提案。喻主张对“汉奸言论”作如下惩处:凡为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对华侵略行为辩护者,处 10年以下有期徒刑;凡为 1931年(***事变)以来外国对华侵略行为辩护者,处 20年以下有期徒刑;刊载汉奸言论的报章负责人要负连带责任,也要处三年以下监禁。   该提案的矛头所指,是学界对鸦片战争以来清朝后期历史的研究和反思。回顾一下提案出台前的学界热点和喻权域提案曝光后接受采访的表述就很清楚——引得他发难的是,有学者揭露了昏聩的满清统治者在导致外国入侵上的罪责。而这既是学术范畴的问题,也涉及对历史的态度,即:与他国发生的战争可不可以成为历史反思对象,研究被入侵的历史,可不可以触及本国统治者的罪责。   一个国家遭遇外国入侵,缘由不尽相同。日本对我国觊觎已久,趁我国积弱积贫、军阀割据、分裂战乱之际悍然发动侵华战争,这是有共识的。但清末被多国入侵,原因有别于日本侵华。统治者昏聩残暴、闭关锁国、外交失当、利用暴民挑起事端、扩大事态,给国家招致祸端,是反思清末历史必须正视的问题,对这种背景下遭遇的入侵,不能只谴责入侵者的罪责,而回避本国统治者的罪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提交“惩治汉奸言论法”之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周年纪念刚过去一年多。 60多年前那场胜利,是文明对野蛮的胜利。中国作为四大战胜国之一,百年来第一次扬眉吐气地挺立于世。然而,数十年按政治需要打扮历史,当时的荣光,后来竟鲜为人知。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胜利 60周年之际,我们这个战胜国却被自己刻意淡化,多少有些尴尬。
语言学家利用现代泰语破译千古之谜《越人歌》 转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s%2Fblog_4b41fa86010006k4.html&urlrefer=ee103dbdc536e825af5c345c50f1d4af   最近发现《越人歌》突然在网上红了起来,原来是电影《夜宴》拿《越人歌》作了插曲。周迅娓娓的唱腔打动了很多人: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夜宴》捧红了《越人歌》,但却又把《越人歌》安错了家门。《夜宴》的对外宣传都把《越人歌》说成是根据《诗经》填的词,这真是大错特错。不知道这是为了提高自己插曲的地位还是压根儿就真不知道《越人歌》的出处?《越人歌》其实著录于汉代刘向《说苑》卷十一《善说篇》,跟《诗经》完全没有关系,它是公元前528年,拿桨的越人为游湖的楚国王子鄂君子皙唱的歌。   《越人歌》虽然走红了,但知道《越人歌》隐藏了一个千古之谜的人还真不多。我们上面看到的只是楚人将《越人歌》翻译成楚辞形式的汉语翻译。《越人歌》是《越人拥楫歌》的简称,是古代越人所唱的歌,越人原来肯定不是这么唱的。《善说篇》中还用汉字记录了它的古越语发音:   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飠甚}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越人歌》原文用汉字记音有三十二字,而楚译人把它译成楚辞的形式后,用了五十四个字,竟多了二十二字;可见两者不是一种语言,所以不能字字对译。因为双方歌式也不同,楚译人为了使译文合于楚辞歌式,其中还包含有一些只为凑韵而添加的起兴式游辞。所以这一段如同天书的汉字记音也就成了一个千古之谜,很多人都在猜测它的原义。   破译《越人歌》实际上有几个难题。首先要解决的是用来记音的汉字在当时的发音,也是就汉字的上古音。其次是每个字的上古音对应古越语的什么意思。最后,串联成句的翻译应当与《善说篇》的楚辞翻译能对应得上。   由于民族学者推测古越族属南岛语族或侗台语族,1953年日本学者泉井久之助将《越人歌》试用占语进行对比,1981年韦庆稳教授提出与壮语比较,做了很多尝试,但都存在很多问题。   1991年,我的《越人歌的解读》以英文发表于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东方语言学报》(CLOA)22卷2号,后来经孙琳、石锋翻译成汉语发表于《语言研究论丛》(语文出版社1997)。我把汉字依古音用侗台语里文字形式较古的泰文为主进行译解,分原文为五句 (左栏为原文,右为泰文译意):     滥兮抃草滥         夜晚哎、欢乐相会的夜晚,     予昌枑泽、予昌州      我好害羞,我善摇船,     州{飠甚} 州焉乎、秦胥胥  摇船渡越、摇船悠悠啊,高兴喜欢!     缦予乎、昭澶秦逾      鄙陋的我啊、王子殿下竟高兴结识,     渗惿随河湖         隐藏心里在不断思恋哪!   这个译解用的是我的古音拟音系统,所对泰文是个内部统一的音韵系统,对音条例很规则,只在个别音类出现变异的例子才引证同语族语言中同样变异的语例。对原译四层意思尤其是“蒙羞被好”、“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自羞鄙陋而王子不以此见绝)的感激之情都有了相对应的交代。(只有“山有木兮木有枝”一句当是楚国译人为满足楚辞韵例凑足六句而添加的衬韵句,以“枝”谐“知”而已,故泉井氏、韦氏也都没有把此句考虑在内)。我的对译得到我国台语研究大师邢公畹先生及国外两位泰文专家的肯定,由此可以确定越人歌是用一种古台语写作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