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杆
瓦杆
快乐是我乡
关注数: 4
粉丝数: 1,415
发帖数: 26,302
关注贴吧数: 7
{视频}新材料球试打感受,欢迎大家聊聊~!~ 日前看到有新材料球卖,很好奇买了几个。想起一年前试打无缝球的难受感觉,这次的新 材料(塑料球)到底怎么样?前几天拿来打了,有点体验,欢迎大家聊聊新球的感受吧!左为旧球,右面是新材料球
[自拍视频] 2014年3、4月练球, 请继续指导啊╮(~▽~)╭ 上次1、2月发的视频,反手拉有很多问题,得到朋友们很多有益的意见,主要有收腹蹬腿不够、大臂锁住、发力节奏不利索等原因。综合广意,这两月不断思考和修理反手拉球,动作改了又改多次,再拍视频还请大家多多指点,看哪些地方有否改善,哪些需要加强?先谢过啦! 3月份改动作后的反手拉:加强收腹压胯转体。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jjVGHfjeO9E%2F&urlrefer=f1f44e60f8136392908993ddea8cf9f6
【乒史资料】《乒乓世界》选存:91年第1/2/3/4期
恭喜水滴兄荣任佩吧吧主! 前几天看到这里大吧和小吧都被撤销了,正发愁呢!想发帖诚征吧主,水滴兄动作真迅速啊!这下好了,佩吧有能人来管理,水滴兄对瑞典队的热爱,最近在瓦吧和佩吧的努力有目共睹,水滴兄确实是吧主的理想人选!非常相信水滴兄能吧佩吧管理得更加出彩! 恭喜水滴兄!祝佩尔森吧继续精彩!
【乒史资料】《乒乓世界》选存:90年第1、2、3、4期
请问您打球准备姿势时,脚趾头是什么状态呢?
[自拍视频] 2014年2月练球视频 请多多指导啊\(^o^)/ 上个月发的视频,非常感谢大家给出了很多中肯、有益的意见,真的很好呢! 瓦吧真是藏龙卧虎啊,能收到这么多指导意见非常幸福呢!综合大家的意见,主要有蹬地不够、收腹不够、手腕松、不协调等问题。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改正,动作结构大概改了十次左右,都不理想,最近几天尝试采用加强压腰、减少髋角度的方法,好像有点改善。昨天练的又发视频请大家找问题、给意见啊!先谢过朋友们了啊! 首先还是按上次的顺序:正手攻、反手拨、正手拉(对方挡球),同样的角度拍。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_o0M39RIGFI%2F%3FresourceId%3D105841688_06_02_99&urlrefer=49ade644e15c9b10f1545b05d51c699f
[自拍视频] 2014年1月练球视频 请指导 视频检验确实有效,能看到很多缺点和需要加强的地方。前几天和朋友练球,练了几个内容,欢迎大家指导、欢迎猛喷。 正手攻、反手攻:(密码 ppq520) @转啊转啊转卡 兄弟提示的侧面拍摄视角很好,先谢谢!我也试试拍这个角度。果然发现这个角度看到最后几个拉球的动作很难看,手离了腰不够弯,需加强弯腰压腰,希望下次改正啦。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jYzNDEyODU2.html&urlrefer=b35e8f66318bee987ff2733666758aee
【乒技·乒史·长篇连载】※※ 闯与创--庄则栋 ※※ 庄老和钮老先生合力所作《闯与创》,包含庄老乒技精华、哲理、个人传奇经历、国乒前期历史、兵法等共冶一炉,极有可读性,今天开始连载!
【我的的爱】百度瓦尔德内尔吧祝福圣诞快乐!元旦快乐! 冬至、平安夜、圣诞节、元旦,本月的节日特别多,节日多,聚餐多:冬至的饺子和汤圆,圣诞节的烛光晚餐,新年的欢乐宴;欢乐多,收获多:冬至收获快乐和温暖;平安夜收获健康和平安;圣诞节收获温馨和浪漫;元旦收获祝福和愿望;朋友多,祝福多:祝您冬至、平安夜、圣诞节、元旦都快乐!
〔转帖〕球路相克及新秀墙心理现象分析 乒乓球技术文章难得的专业水平分析 球路相克及新秀墙心理现象分析----以第52届单项世乒赛为例 作者:熊志超
何智丽“让球风波”及余波 来源:《国球的秘密:队医眼中的世界冠军》
【转帖】粗略讲解一下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易犯的几点错误 本文转帖自乒乓球吧 ↘叶随风飘↘兄 粗略讲解一下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易犯的几点错误: 1:重心过高: 这点几乎是业余选手的通病,往往认为自己已经降低重心,其实重心的降低并不仅仅是将身体往下压,而是收腹,含胸,抬头,双腿膝盖下压,在重心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使自己更容易进行快速的移动以及重心的转换和击球时的发力,所谓收腹也就是俗称的“吸肚子”腹部不能过于前顶,但也不要过于后拉,不然那样臀部就会撅起,不利于重心保持稳定,含胸指的是胸口微含,胸口与腹部呈一个自然的角度,向前倾斜,打球的时候切记,不要把胸口挺起来,抬头应该都可以理解,为了看清对方来球的角度与高度,所以盯球是必须的,双腿膝盖下压,注意,压膝盖的时候一定要两脚站开的距离与肩膀同宽或者略宽于肩膀,但一定不要比肩膀窄,两膝盖微微向外,而不是向内,两脚尖向前,左脚微前于右脚半个脚掌的距离,打球时切记不要后脚跟发力,而是前脚掌点地,并且发力,移动时一定要保证自己的重心不会紊乱,始终让自己有着力点,步伐要合理,有条件可以多看看视频,不同的来球有不同的步伐配合以及不同的处理方式。
【转帖】防止肌肉拉伤 打乒乓球前要热身需注意 打乒乓球过程中为了避免受伤,之前一般都要做一些热身练习活动。打乒乓球时几乎全身的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所以热身活动尽量做到全身参与。
【转帖】一个顶级乒乓球教练的教学语句 本文转自:精英乒乓网瑞典队镇楼:他们都是谁?(几年前的瓦吧问答题)
【转帖】从打到拉的必由之路、打磨之说评论 转自: 博乒网湖南站站长/技术版版主 戴临中 从打到拉的必由之路 对弧圈和快攻的关系问题,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 弧圈是开路先锋, 快攻是决胜基础。 不一定很准确,但至少是表述了我对这两种技术的重视程度。目前,世界乒坛的主流打法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快攻结合弧圈的打法,一类是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前者以中国为代表,后者以欧洲为主体。从打法的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核心技术都是快攻和弧圈,弧圈与快攻。因此,作为我们业余球迷来说,要使自己的技术有模有样,或者从追求乒乓快乐出发,来从事健身锻炼,都希望能拥有快攻和弧圈技术,这是无庸置疑的。 关于是先学快攻技术还是先学弧圈技术的问题,从我的观点和我执教的经验来说,倾向于先学快攻技术后学弧圈技术,至于为什么这样考虑,我在《谈学习弧圈的两种途径》一文中都有说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切入主题。 由快攻转入弧圈练习的途径和方法,我认为可以用“六先六后”来概括, 即:先挂后摩,先小后大,先远后近,先慢后快, 先吊后冲,先轻后重。 一、 先挂后摩。 弧圈是摩擦产生的,但学会摩擦会有一个过程。从打到摩这个过程中,挂的技术是中间媒介。它既区别于打,又区别于摩,但由打到挂容易,从挂到摩也顺当。因此,挂的技术学习,就很自然的成为由打到摩的过渡和桥梁。那么,什么叫挂,挂与摩有什么联系?实际上挂也是一种摩擦的技术,但动作没有弧圈动作大,前臂的加速也没有弧圈那么明显,吃球的程度没有弧圈那样要求高,挂的技术向上的成分要大,类似于在中远台带点摩擦的放高球的手上情形,只是动作的幅度小点而已,也与快攻技术中提拉的技术相近,但球拍的前倾角度稍大,比前冲弧圈球拍的前倾角度要小。挂主要是解决球拍“吃”得住球的问题,因此,练习挂的技术时,可以对动作不作更多的考虑和要求,但要注意击球时间和掌握击球的节奏。 等到挂得住球,有了对摩擦初步的感觉,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按照弧圈技术进行要求了,重点放在对球的摩擦上,并注意前臂的加速动作。 对于快攻基础扎实,身体协调性好的球手,从挂到摩也许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专门训练的少年儿童由挂到摩的学习过程很短,一般就是一两天,成人球手只要方法得当,我想这个过程应当也不会很长。至于要掌握整个拉球的动作可能花费的时间就要长一些,时间长短完全取决于你的技术与身体状况。 二、 先小后大。 主要指动作的幅度。学习弧圈,不能一开始就按照整个动作的要求来做,这样将反而会使自己得不到动作要领,掌握不住关键的技术细节。有些朋友最后弧圈的质量不高,恐怕与练习一开始没有把重点放在主要技术环节的学习上不无关系。 开始练习时,只要领会手腕摩擦球的感觉和动作,由挂到摩,逐步深入,在打的基础上向挂靠拢,在挂的同时向摩过渡,由打到挂注意手腕的变化,把向前击球改为向上挂球,动作仍然可以保留快攻的架势,但要注意把击球时间调整为下降期。 先小后大所遵循的原则是:先手腕,后前臂;先前臂后上臂;先上肢后上体,先上体后躯干,先躯干后下肢这样一个动作的改进顺序。最好是不要错位,比如前臂的加速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去学习转腰去了,上肢的问题没有练到位,就强调蹬地的动作去了等,这样的做,最后的结果是动作不能从整体上得到改进,出现拉球动作顾此失彼的现象。 先小后大的另一个含义是:身体各个部分的动作幅度,在学习弧圈的过程中,都要遵循先小后大、从小到大的原则。不要一开始就以实际的动作幅度来从事练习,要循序渐进。如引拍的动作幅度,前臂的加速的动作幅度,腰髋的转动幅度等,要知道,技术越正确、越熟练,才能更有效的动员身体各部分的肌肉投入运动,初学时,你根本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或许你的动作还带有某种缺陷,在这样的情形下你如果盲目的去追求动作的整体性,那么,错误的局部动作将会把你的整个动作拖入泥潭而不能自拔。
【乒坛往事】不幸的国手——韩玉珍外传(纪实小说,转帖) 国乒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见惯了他们的成功、鲜花和掌声。但在光鲜的背后,多少人为此为付出、作出牺牲;更多的不幸、失败不为人所知。一代国手——韩玉珍,命运多舛,其不幸的遭遇和惨淡的结局,令人感慨、痛惜! 诚如 @小猫不理 推荐《女人花》一曲,其悲凉的格调烘托了文章的气氛,读来令人动容。此文适宜开着此曲为背景,夜阑人静之际与清茶一杯,细细品读。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ODvi6c5oIow%2F&urlrefer=73b6daed6245ecf149f6c915661d8887
【乒史·长篇连载】※ 国球的“秘密”:队医眼中的世界冠军※ 承蒙各位对国乒历史的喜爱,今天11月1日,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正是开始的好日子,又有新书看啦!
【我们的爱】瓦尔德内尔吧朋友们祝小爱生日快乐! 热烈祝贺小爱生日快乐!笑口常开,幸福快乐! ——瓦尔德内尔吧瓦迷敬贺
【原创】多年前老瓦等一些名将的技术山寨手绘草图 刚学打球时,那个年代没有电脑、VCD等,乒乓技术动作图片很难找。学习乒技只好在新华书店买本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乒乓球》,里面有珍贵的技术图,如下图。但通过和书里对比,觉得老瓦的技术动作和教材里差别很大,那时很迷惑,就干脆自己画了,再慢慢对比、学习……
【视频】老瓦 VS 朱世赫 比赛片段 吧里朋友们很想看的老瓦对朱世赫视频,网上很难找。现在有啦!非常感谢朱世赫吧主 @591757131 兄提供视频。虽然只是两分钟的片段,但拍摄角度好、清晰,能看到老瓦打削球的技战术运用情况,以及两个人的精彩表演。 2分28秒至4分34秒是老瓦对朱世赫,后面是法国左手名将希拉对另一个削球手。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jE3NzM5NDk2.html&urlrefer=95e96a874f65b8406e099974c3ba3c08
加速制动——个人对此技术原理的简单化理解 庄则栋老前辈提出的加速制动原理,本人多年前听到后,对此理解不深。查找资料,有从力学 方面论述此原理的,但我物理学不好,觉得很难理解和运用。怎样把加速制动运用到技术去? 经过学习乒乓技术和在打球中的体会,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实际情况,从简单方面对此的一点个 人理解。 下面是庄老前辈的教学视频,节选其中庄老介绍加速制动的一段。视频12分钟,如果有时间的 朋友可以看看。没时间也可以略过直接看下文。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jA5MzUxODY0.html&urlrefer=3c9703ffd9d1672415fce4ee7954b3cb
【视频】两个欧洲人的训练视频,各种技术都有,非常精彩! 来自乒吧 @民间菜手 兄发的视频。打得精彩、镜头位置好,位置很近,看起来很舒服很清楚,便于学习技术。特转发瓦吧。 大家训练视频看得多了,欧洲人的比赛也看得很多,但欧洲人的训练视频很少见。视频里,他们练了各种技术、正反手拉球、拨球、摆短、反冲、步法、综合组合练习……他们动作漂亮,确实值得学习、收藏。
转佩尔森微博:3 swedish Champs(老瓦,老佩,苹果最新合照) 看老佩最近的照片,还是觉得很年轻的,不像快五十的人。希望再能在赛场上看到老佩!
〔开心练球视频〕--响应号召,正手攻球反手拨、反手拉、正手拉 最近吧里大家发视频交流很热烈,大伙儿共同交流互相进步好好啊!响应号召,也把前段时间的练球视频发来凑凑热闹。欢迎指导!
【视频】请大家分析一下这两个小孩动作,怎样提高拉球水平? 这两个小孩都练球多年了,不是专业队的。小学时都得过区赛的单打冠军和团体名次。水平在普通校队里不错,但打体校小孩难度较大,还需要再提高。请大家指导和分析一下他们的动作,优点和不足之处。
【乒史·长篇连载】※※ 我与乒乓球--徐寅生自传 ※※ 老国手徐寅生自传,可了解60到80年代中国和世界乒乓球运动的状况、名将。书后附录有徐老对如果打好乒乓球、技术创新等的一些论述。 今天起开始手打或扫描或摄影上传,全书共25万字,可能时费颇巨。本人将利用闲暇不定时更新。
大家说佩尔森吧也弄个吧徽好不好? 如题
您认为观赏性最强的乒乓球运动员都有哪些?
【吧内交流】小狮子弧圈球对瓦杆削球 今天很荣幸和高兴到小狮子学校拜访,并一起练习了基本功、小球、前三板等,打得太高兴了,顾不上拍摄,临走的时候觉得不拍点什么太可惜了,对不住大家,就拍了一点小狮子拉削球的视频,小狮子拉球动作很优美,旋转强,有高吊有前冲,角度打得开。我是半吊子削球,左右奔跑根本削不住啊! 虽然只有一个视频本想放个人视频贴里,但觉得如果这样,可能大家看不到,就老个脸开个新帖啦,大家看过后再删除也不迟,呵呵!
【视频】2005年老瓦表演赛现场(第二天) 经过昨晚老瓦和球迷们过节般的欢乐,意犹未尽啊!幸亏活动连续二天,而且大会还宣布老瓦将会和球迷签名、合影并继续接受挑战。(第一天的介绍页面:http://tieba.baidu.com/p/1440093024) 一大早(2005年11月18日)又再呼朋唤友来到永实俱乐部,大概九点或十点多,众多热情的爱好者和瓦迷聚集在球场等待老瓦到来。万众期待中,老瓦笑眯眯的再次出现在我们眼前啦!今天老瓦穿着浅蓝色的多尼克球衫,显得很精神而清爽。
【视频】现场看比赛拍的市长杯比赛,很精彩! 昨天去看比赛了,市长杯是广州每年举办的百姓和谐系列赛,今年是第五届了,在天河国际乒乓球培训中心举办。每区决出冠军队最后各区冠军总决赛决出全市冠军。昨天是天河区决赛,到现场看了,比赛很精彩,拍了几个视频大家分享。
【自爆视频】吧友练球视频集中引导贴 自爆视频是瓦吧重要的一块,既可以视觉检验自己的练球效果,更让大家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 由于贴子沉得快,为方便自己和大家查找观看,特设立此贴。每位吧友一层,如果您不想再继续自爆,可以回复楼主进行删除。
请教直拍背面是否必须贴胶皮?用的什么漆? 请教各位裁判或知情高手:现在乒乓球国际比赛规则是否规定直拍背面必须贴胶皮,光板行不行?如果光板可以,需要涂漆的话,是用什么漆和颜色?
本吧没有投票功能?佩尔森的反手差吗? 看到有朋友说佩尔森的反手差,真是不敢相信自己眼睛。想搞个投票看看大家的看法,但佩吧好象没有投票功能? 那就有请大家回帖谈谈吧:随便说说,头脑风暴,无需拘束…… 正方:佩尔森的反手好 反方:佩尔森的反方差 中立:佩尔森的反手一般,不好不坏
【技术】学习国际水准的发球技术(转帖) 转帖:乒乓球开心论坛不错的发球一文
【视频】您见过央视的李武军打球吗? 日前,中央电视台CCTV-5著名体育记者李武军莅临羊城,与乒乓球爱好者和高手快乐打乒乓。
【陪枣走过】★☆瓦尔德内尔吧全体瓦迷送上生日祝福☆★ 每一年是诗句泼洒的画卷,美丽的容颜,每一天是旋律书写的笑靥,开开心心的一天,祝小枣生日快乐,分分秒秒都有平安幸福陪伴!祝小枣乒坛再创佳绩!
〔快乐练球视频〕--直拍横打、正手拉球、乱打 最近讨论关于正手拉冲时右腿翻脚和左腿凌空的问题,觉得重心压下去确实需要很好的体力,拉了几分钟已经很累人了。动作没有小狮子舒展,球也没有小狮子那么爆。有些动作没有控制好,需要继续改进。
作为瓦迷 您是直拍还是横拍呢?
【视频】很清晰的拉-削球:业余高手VS朱世赫 听说这是韩国业余顶级高手,拉球动作协调稳定,正反手都可以拉,动作漂亮值得一看。
您是乒乓天才型球手还是勤奋型球手?
莫笑痴情太痴狂---乒乓球迷心曲---技术狂与器材痴 (转帖)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拥有五十余年长盛不衰的辉煌,堪称世界体育的奇迹。在探究诞生这种奇迹的原因时,受“金牌战略”的影响,人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教练员、运动员、决策者、科研人员乃至医疗后勤等人员,却很少注意到中国乒乓球运动庞大的基础与坚实的脊梁----乒乓球迷,与“来则潮涌天地青,去则树倒猢狲散”的足球迷相比,乒乓球迷不仅是全民健身运动积极的身体力行者,也是对所迷项目无怨无悔、痴心不改的忠实追随者,他们一般不会“在**的低潮时跑到右翼去”,具备较强的成熟化、理性化倾向。所以,乒乓球迷称得上是中国球类运动中最稳定、最执着的球迷群体。 我辈球迷,大多是业余乒乓球运动的爱好者,很多人都有一个“专业梦”。我曾和众多球友交流过,我辈今生限于资质境遇,跻身专业已无可能,要是我们的下一代有志于此,相信我辈不会横加阻拦,而会鼎力支持。中国民间有数不清的少年经历过长短不一、条件各异的乒乓球训练,构成了国家队选材取之不尽的渊薮,即得益于上述一片赤诚的球迷心态。 最近几年,民间乒乓球运动开展的愈加红火。这首先源自国家队在国际大赛上取得的辉煌成绩的巨大影响,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运动、我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而乒乓球在中国具有较高的普及率,同时场地、器材、人员要求相对简单,因此可操作性极强。 在民间,初具规模的乒乓球迷活动多以团队形式出现,算得上是简单的初始化俱乐部。他们基本上以球迷自发组织为主,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选择某固定场地,大家交会员费作为活动经费,有固定的活动时间,以内部对抗为主要娱乐形式。第二,由某企业出资赞助,形成一个比较规范的企业俱乐部,而资方往往是超级球迷,经常参与各种比赛,以达到娱乐与宣传双赢的目的,可称之谓超联的民间迷你版。第三,依附于某机关或事业单位,具备比较理想的活动场所,该单位的领导是铁杆球迷,视乒乓球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在他周围,聚拢了一群年龄、身份相当的球迷,并随着朋友介绍的方式滚雪球似的扩大,经常与其它单位搞交流比赛,相对比较活跃。 业余乒乓球活动的核心问题是场地和经费,上述三种民间俱乐部形式中的第二种由于有企业赞助,问题迎刃而解,但第二种所占比例并不高,主要存在于大城市。北京颇有名气的万泉乒乓俱乐部属于第一种,其会员多达百人,每人年度会员费仅60元,他们每周六和周日在万泉小学乒乓馆活动,常组织内部比赛,并且不定期组织会员免费观摩像奥运会预选赛、超联等高水平赛事,在球迷中影响较大。近日,以他们为主体攒了一个非赢利性质的网站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alltt.com&urlrefer=7de231636885da8a594237cf62d676f1(全乒乓),堪称乒乓网站的头牌,尤其是给全国各地的球迷按地域设置BBS,为球迷就近约球交流提供平台,绝对是个善莫大焉的创举。 解决活动经费的手段千奇百怪,像第三种形式就总是伴随着公款吃喝消费,而且其兴衰往往受领导的好恶与更迭所左右。球迷自发组织的活动,常常有一些奇思妙想。哈尔滨有一民间俱乐部,每次活动把会员按球技水平分成三档,分别搭配组队,彼此实力相当,团体赛火花四溅、对抗性极强,打完排定座次,第一名每人出10元,第二名每人出20元,第三名每人出30元……,以此类推,用这种方法解决了活动经费,会员既觉得刺激,又没有异议,竞技多点压力,博彩权当交费,很值得推广。 上述之五花八门、林林总总只是球迷集体活动的状况,具体到球迷个体,对乒乓球痴迷的方式更是光怪陆离、花样繁多。中国乒乓球迷,大致可分为四类:追星的、看球的、打球的、玩器材的。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乒乓世界》人物、赛事、技术、器材四大版块的设置,正是针对四类球迷对号入座、有的放失。痴情于乒乓球的任何一类球迷中,都不乏真性情的痴狂之辈。
网易对佩尔森加盟乒超的采访 -网易体育:什么样的原因让您来到中国、加盟天津队?或者说什么地方最吸引您? -佩尔森:我觉得我还可以打球,而且我也想继续打球,所以就找一个地方继续打下去。我跟马文革是很好的朋友,我们很多年前就认识了,现在他在这里做主教练,在他跟我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就已经做好了加盟天津队的打算。 -网易体育:今年您46岁,这算是一个“高龄”了。与比自己年轻20多岁的年轻人同场竞技,您认为自己有什么优势或者劣势呢?来中国打球,意味着您将长时间远离家人,这对您来说会是一个困难吗? -佩尔森:虽然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年龄问题,但不得不承认我在体能方面跟年轻人还是有差距。在技术上或者经验上,我可能要比他们好一点,但整体还是不能跟年轻人相比。作为一名运动员你总会有一些取舍。当然,我会尽可能的保持通话,几乎每天我都会和妻子通话,有时候电话有时候通过聊天工具。她跟我说她非常期望来中国看我比赛,所以今后也有这个可能,但一切要看这个赛季结束之后的情况。 -网易体育: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您经历了中国好几代乒乓球人。这其中,蔡振华已经是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而奥运冠军王涛、刘国梁、孔令辉都已经成为教练,20多年来您绝对中国运动员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佩尔森:确实,我跟很多人都是非常好的朋友。蔡振华,我就跟他打过一次,当然我赢了,真的。这次我来到天津,他们中很多人也都跟我联系了,很感谢他们提出的帮助。我在中国有不少朋友,比如这次过来蔡振华也跟我取得了联系,很感谢他们。还有好多人,可能他们没有我的电话号码,王涛等等。 要说变化,他们进步了。以前他们大部分只会用球拍的一面打球,那现在他们两面都可以,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所以你就可以看到,马琳是奥运冠军、王皓世界冠军而且三次打进奥运决赛等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现在中国这一代球员,他们更具有力量,要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要好,现在规则变动很多,比如大球等等,但是他们这代人更具有力量一些,所以他们是最出色的。 -网易体育:10多年前,许多中国优秀选手远赴欧洲俱乐部打比赛,除了延长运动生命之外,他们去欧洲打球也被称作“淘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球员来参加中超联赛,也是来淘金吗? -佩尔森:当然不是,在过去他们来到欧洲打球是因为中国还没有乒超联赛。现在我们来中国肯定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而不是其他事情,这里有最好的联赛,最好的技术,最好的球员,要想保持竞争,他们必须来到这里比赛和训练。 -网易体育:您觉得现在瑞典乒乓球还能继续对中国造成威胁吗?或者说什么时候有可能超过中国? -佩尔森:80、90年代,瑞典还拿过三次世锦赛冠军,我跟瓦尔德内尔一起。现在瑞典实力不行了,确实,因为我们国家不像你们这里有这么多天才,你知道瑞典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而且我们在大球上好像更有天赋一些(暗指网球、足球)。像我和瓦尔德内尔这样的球员出现,这种事情在瑞典并不会很经常的发生。当然,我们也在这方面想过办法,我们肯定也会找到一条回去的路,比如让一些非常出名的选手转做教练等等。
两面转换,直拍容易还是横拍容易? 两个人正反手两面结合的练习,目前主要有三种打法: 1.直拍左推右攻,即反手推挡、正手攻球 2.直拍横打两面打,即反手用横打、正手攻球 3.横拍左拨右攻,即反手快拨、正手攻球 求问:这三打法,哪一种两面转换最快?最容易?直拍横打是否比左推右攻的转换容易?横拍和左推右攻比较哪一种快?和直拍横打比较呢?不是问运动员的转换,专业运动员的转换都很快的,是问吧里朋友们的自我感受,可能直横拍都得好的朋友,对此会有体会。 本人打横拍为主,偶尔打直拍,所以觉得横拍两面转换比直拍左推右攻快,而且容易。直拍的转换,拍型角度不容易控制好,手指需要很灵活,但不易固定,推挡和攻球对手指运用差别大,互相影响,如果只打一面就容易固定拍型,两面变就不易控制了。 吧里有直拍高手吗?求问直拍左推右攻两面转换的要领是哪些?
【视频】柳承敏暴冲弧圈及高吊弧圈训练 天下直拍第一爆:霸气十足的柳承敏正手弧圈 高吊弧圈 柳承敏打削球 反手攻球
怎样才算是乒乓专业队的?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发现对于“乒乓球专业队员”这个概念,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认识:有人认为水平高,打法和动作专业,就是专业队了;有人说经过专业训练的就是专业队;有的说体校、体院、省市队国家对训练的就是专业队;有的现役专业训练的就是专业队;有的说进省队训练,有工资拿的才是专业队。 那么,大家认为怎样才算是专业队呢?
【瓦吧喜事】吧主要过生日了,祝小猫生日快乐~!~ 新春喜庆还没过,元宵又快到,喜上加喜!我们亲爱的小猫吧主要过生日了,哈哈,真会挑时间,多喜临门哦。 预祝小猫生日快乐!学业进步!万事如意……好说话我不多占,留给大家祝福吧!蛋糕虽小,略表心意!
【图文】乒乓球步法练习 乒乓球技术,手法和步法各占50%,所以练好步法也是很重要的。相比手法,步法技术较为简单,容易练习。 练步法前,身体站好准备姿势,以右手为例:重心稍下降,上体稍前倾,重心置于两脚之间稍偏右,两脚间距略比肩宽,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脚后跟稍浮,膝关节稍弯曲,右手置于身体右前方,眼望前方,下巴稍抬平,下颌后收。 练习步法,先从最简单的单步开始,左脚不动,右脚向来球方向稍向前、向右移动。然后正手攻球时练习打两点,向右跨步、并步,复位还原,熟练左右自如移动。再练习侧身步法,然后可以练习左、中、右的三点全台正手攻球。
收集各种有趣的乒乓怪拍 古怪的乒乓球拍,一起乐乐! 首先是乒乓球发明时候的羊皮纸球拍:
【自曝】2013.2.2练球视频:拉球起下旋转攻 上次发的练球视频,非常感谢吧里各位高手指导,综合大家的宝贵意见,最近不断改正和调整拉球动作和发力结构,现在重心比以前降低了一点,前天练球拍了几个视频,再请吧里各位高手有空给予指导,十分感谢!上次练球视频:http://tieba.baidu.com/p/2020196763
您思考钻研得最多的技术是什么?
恭喜,瓦吧很快要破500了! 国庆才破400,这么快,马上要破500了,小猫要筹备述职报告啦,哈哈!
【视频】挺好的小孩练球视频、示范正手拉球等 不错的视频,里面有教练和小孩示范拉球、蹬地和交叉步跑动拉球。
[趣味]用烟灰缸和王皓打乒乓球比赛——揭秘烟灰缸 2006年7月,世界乒乓球龙争霸赛在哈尔滨举行。广州乒坛“八怪”之一的奇人橡胶生和王皓进行了一场有趣的比赛。作为业余怪球手挑战世界冠军王皓,双方以烟灰缸对阵,江湖游侠橡胶生面对王皓毫不手软,不断使出快闸短球、海底捞月、烟灰缸滑球等招牌招式,最终以2:7取胜。2007年3月,广州电视台奇人奇招栏目听说了他的故事,不仅做了一个关于他的专题片,还播出了他与王皓对阵的录像。
让着打,还是认真打?怎么和女生打乒乓球? 男同学之间打球或比赛总是往最难受的地方打,狡猾加暴力,毫不客气往死里打,甚至各种虐……赢的开心,输的虽然郁闷,但不会往心里去,再想办法和练习技术赢回去。 但和女生打球情况就不同了,有些男生让着打,不会拿出真本领,甚至给舒服球,让女生打得高高兴兴的。如果和女生比赛,全力打会不会觉得怪怪的?如果女生水平高于自己呢?呵呵,大家是怎样和女生或阿姨打球的呢?
大家喜欢打发球机吗? 觉得打发球机和人打感觉很不一样,机器冷冰冰的,每个球都要等它吐出来,有时还乱吐,没有和人打时候的判断过程和乐趣,感觉很怪。 如果调得不好,有些球软绵绵的,到台后弹不起来,有时快得反应不了。下旋球没力的,旋转又很强,要拼命向上拉才拉得起,人搓的球没有那么死转,学校的小孩拉了发球机后和人打,再拉球都会飞上天,这样会练坏动作。 打发球机也很闷,打一会就不打了,所以有些人人买了发球机后打几次就没有兴趣了。
再发练球视频 今天早上练球,两面拉球对推挡变线,两点对一点练习。 以前发的视频的都是防守,今天发进攻的。天气有点冷,没有热身就拍了,手硬脚硬的。
目前的观赛方式和场馆 很影响乒乓球运动发展 日前和一个乒友讨论乒乓球的衰落问题。他提到一个不错的建议:很多运动项目都有自己的运动场馆,如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桌球场、棒球场等等,这些场馆都是为适应自身项目而设计的,所以观众看比赛时能得到较好的视觉欣赏效果,看得清楚。唯乒乓球没有专门设计的场馆,一般都是在体育馆或篮球馆举办,场地里放很多桌子。乒乓球小、桌小、场地小,观众距离运动员太远,根本看不清比赛,也看不清运动员的样子,更看不到细致的发球和技术手法,严重影响观众的观赛热情,还不如回家看电视去,球场在和电视的竞争中绝对下风。 现在的乒超也是在大场馆打,场地大观众少,显得冷冷清清,长此以往就流失大量观众,对发展很不利。这个朋友表示,目前这样遥远的观赛方式,离运动员几十米,什么也看不清,即使20元也不想看,但如果能够近距离的观看比赛,能够清运动员的脸部表情、技术细节,即使球票贵几倍,很多人也是愿意花钱去现场看的,如能连续看到很多名将比赛,就更吸引了。 我觉得很有道理,乒乓球比赛确实要近距离看才好看,如果能有专门的小场馆举办乒乓球赛,即使席位少,但门票可以贵些,观众可能会比现在多,争取了观众就有利乒乓球发展。 受到启发,画了两个场地草图,想法还很不成熟。希望吧友们大力提供宝贵意见。 以前在这种小场馆看过乒乓球赛,中间是场地,四面是高的观众席围着场地,运动员的一举一动、发球的小动作、脸部表情可以看得很清楚。(点击图片可以放大)世乒赛这类的大型比赛,要在大场馆举办,如果能够每个小场地用观众席围着,场地之间有通道相连,观众可以在指引下走动,选择喜欢的运动员和比赛,观众就有福了。比现在的四面冷漠的大包围,运动员看起来小如蚊子好多了。
目前的观赛方式和场馆很影响乒乓球运动发展 日前和一个乒友讨论乒乓球的衰落问题。他提到一个不错的建议:很多运动项目都有自己的运动场馆,如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桌球场、棒球场等等,这些场馆都是为适应自身项目而设计的,所以观众看比赛时能得到较好的视觉欣赏效果,看得清楚。唯乒乓球没有专门设计的场馆,一般都是在体育馆或篮球馆举办,场地里放很多桌子。乒乓球小、桌小、场地小,观众距离运动员太远,根本看不清比赛,也看不清运动员的样子,更看不到细致的发球和技术手法,严重影响观众的观赛热情,还不如回家看电视去,球场在和电视的竞争中绝对下风。 现在的乒超也是在大场馆打,场地大观众少,显得冷冷清清,长此以往就流失大量观众,对发展很不利。这个朋友表示,目前这样遥远的观赛方式,离运动员几十米,什么也看不清,即使20元也不想看,但如果能够近距离的观看比赛,能够清运动员的脸部表情、技术细节,即使球票贵几倍,很多人也是愿意花钱去现场看的,如能连续看到很多名将比赛,就更吸引了。 我觉得很有道理,乒乓球比赛确实要近距离看才好看,如果能有专门的小场馆举办乒乓球赛,即使席位少,但门票可以贵些,观众可能会比现在多,争取了观众就有利乒乓球发展。
首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