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杆
瓦杆
快乐是我乡
关注数: 4
粉丝数: 1,415
发帖数: 26,298
关注贴吧数: 7
接发球五点秘籍,不怕吃发球 旋转是乒乓球运动中五大要素之一,通过胶皮与球体之间的摩擦产生,它的作用是给对手制造困难,造成对手回球失误,从而为自己创造得分机会。专业选手通过专项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对球的旋转比较容易判断,经常看专业队员比赛的朋友都会发现,专业队员之间直接吃发球很少,但是在业余界内吃发球确是普遍存在的,大家普遍对此感觉头痛。下面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如何克服旋转? (转帖自乒乓网)
抓住乒乓旋转三大轴心 破解旋转制造的秘密机制 乒乓球本身是一个球体,它没有固定的旋转轴心,但是当球旋转起来就会自然产生出一个轴心来。究竟乒乓球的旋转轴心有几个呢?下面围绕乒乓球不同的旋转轴心产生的不同旋转类别来进行分析。转帖于搜狐体育
乒乓球如何应对铁搓党? 乒乓球的打法因人而异,尤其是在业余界,打法更是百花齐放,铁搓党也是其中的一种,能被称为铁搓党的,球技一般不会太低,问题中提到的能搓半出台球,说明应该是一位老铁搓党,有深厚的控球能力。 (转帖于乒乓网)
不用时期过度打球的不同肌肉酸累 如果一天打球太多,过量运动,发现不同技术和肌肉酸累不太一样。 多年前初学球阶断,打多了是皮鼓后面、臀大肌酸累,腿不怎么酸; 前几年着重右腿拉球,正手拉为主,那时两条大腿酸楚,大腿前面后面都会酸,小腿不会。 现在用两条腿拉球,两面拉,重心比以前低,两条大腿都酸,主要是后面,但两小腿比大腿更酸,是小腿肚,但皮鼓没感觉。 或许酸累不一定全是拉球的原因,老降着降心、经常跑动也是原因。
大家第二天会继续打球吗? 如果昨天打球很多小时,今天腿肌肉有一点点累、酸,但不严重,大家今天会继续打球吗?
对号入座!使用长胶乒乓球爱好者看看你是属于哪一类的长胶选手 长胶由于与反胶完全不同的胶皮特性,使对其性能不了解的乒乓球爱好者很难适应,往往成为比赛中获胜的利器。特别是在业余乒乓球爱好者中使用长胶的大有人在。 乒乓球是世界上唯一允许使用不同性能器材进行比赛的运动,对头脑的反映和适应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说乒乓球是聪明人的运动。这是乒乓球的独特魅力之一,同时也是推广乒乓球困难的一个重要方面。 (转帖于东方体育)
在社会上打球一定记住这12个“不要”,免得被人 球品见人品,出来社会打球记住这些条条,否则闹起来就不好玩了。 (转帖)搜狐网
(趣味)最顶尖的乒乓球男女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大吗? (转帖:知乎)对于绝大多数运动来说,最顶尖的男女运动员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艺术体操等运动除外。)虽然乒乓球的运动量比不上羽毛球和网球,但是顶尖男女运动员之间的先天差距几乎不可弥补。 即使在国际象棋这种项目,过去几十年,女选手除了小波尔加,很难有人可以与一流的男选手相提并论。 巅峰时期的张怡宁很难打得过巅峰时期的王励勤。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女一队和男二队曾经有过一次性别大战,不过张怡宁没有参加这次比赛:性别大战中国女乒落败 王楠连负仅李晓霞拿一分。 作者:GENG Mingmeng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学证明,乒乓球是最好的运动! (转帖:新浪网) 全世界有多少国家和地区的人在打乒乓球? 知道有多少致力于人体健康的科学家,在研究乒乓球的奥秘吗? 如果有人说乒乓球一定会将成为21世纪的第一运动,你一定不要觉得奇怪。能够提高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无疑是一件乐事。
正手拉球的特殊情况---右腿没踩实 正手拉球,力量由腿部而来,蹬地发力,从腿部向上向腰、手传递力量,一般都提到右腿应该踩住地面,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右脚底踩住地面,才能有支撑蹬地,右脚踩不实,则难以发出很大力量。 但也存在一种右腿(右脚)没踩实的情况,似乎和上述不符,其动作结构和发力方式,是否不同、是什么情况和原理,欢迎大家讨论。
运动员正手拉球的右大腿横轴转动 右手运动员正手拉球时,常见全身包括腰、大腿、挥拍作逆时针方向转动,所谓的“转腰”也包含在这个整体动作里面。这种转动是沿垂直轴,即沿纵轴方向的转动。
简单谈谈对基本功和发力的个人看法 对基本功的个人回顾总结:1.基本功是什么?2.发力是什么?
(转载)行有行规 你不可不知的35个乒乓术语 每个领域都有自己比较成型的术语,乒乓球也一样。我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发现乒乓球术语的含义非常丰富,经常搞错,也一直被其困扰。这段时间看了自己以前收集的术语问题,发现自己对于大部分术语已经有所体会,故此按自己的理解写了一些对乒乓球术语的理解,不是专业的解释而是业余的通俗的理解,不一定全对,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视频】 老瓦、佩尔森、苹果打2017中乒联赛 瑞典前国手三大主力瓦尔德内尔、佩尔森、阿佩依仑2017年在中国打乒协联赛。
对于国际乒联新规则“发球擦网不重法”的个人看法 有消息说,国际乒联将要推行两项新规则,1是该球为彩色双色球,2是发球擦网不重发。不知是否属实?
【视频】反手拉冲最佳发力方式 以前吧里讨论了很多反手拉球方式,比起正手来,业余爱好者的反手拉存在更多的不同动作结构和发力方式,并不统一,不像正手拉球大家有一种大同小异的较为统一的方式。今天看到这种据说最先进是最好的方式,看来的确不错。
关于削球和攻球拉球在动作结构方面的一个不同点 乒乓球技术资料、教练员们都会提到一点:乒乓球技术动作,不管引拍和击球,身体各部分都要往同一个方向运动或转动,动作才协调和顺。这意味着身体、腰腿、手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大家都攻球、拉球,相信都知道这点的。
关于削球和攻球拉球在动作结构方面的一个不同点 乒乓球技术资料、教练员们都会提到一点:乒乓球技术动作,不管引拍和击球,身体各部分都要往同一个方向运动或转动,动作才协调和顺。这意味着身体、腰腿、手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大家都攻球、拉球,相信都知道这点的。
(讨论)对削球感兴趣的请进,关于削球的异常情况。 乒乓球技术资料、教练员们都会提到一点:乒乓球技术动作,不管引拍和击球,身体各部分都要往同一个方向运动或转动,动作才协调和顺。这意味着身体、腰腿、手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大家都攻球、拉球,相信都知道这点的。
(讨论)对削球感兴趣的请进,关于削球的异常情况。 乒乓球技术资料、教练员们都会提到一点:乒乓球技术动作,不管引拍和击球,身体个部分都要往同一个方向运动或转动,动作才协调和顺。这意味着身体、腰腿、手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大家都攻球、拉球,相信都知道这点的。
(讨论)反手拨球和反手拉球的重心交换路线 反手拨球由于动作小,人们普遍不怎么提到其重心交换路线,如果有提到的,一般说是由左到右交换;对于反手拉球重心交换的描述,大多也是说从左脚往右脚交换(右手握拍),个人认为如果光听这句话,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转贴)乒乓七戒,你能戒几条? 打乒乓没有金科玉律,尤其对于业余球迷来说,一般全凭兴趣,为的是出汗。但是,如果想成为受人追捧的乒坛高手,一些戒律的约束也是必须的。转贴快乐乒乓网
(讨论)学习各名将反手拉球的个人看法和体会 练习反手拉,模仿名将们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但众多名将的手法区别很大,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哪些适合学习、容易学习、实用于业余比赛呢?这个贴子不是讨论名将们的技术优劣或对比,实际上名将的技术都很好,而是讨论名将的技术对于业余爱好者的学习适合性。以下谈及一点个人看法,也欢迎大家谈自己个人体会、谈谈喜欢模仿哪个名将等。
您打比赛都拿过哪些成绩呢? 拿成绩、取夺奖状奖杯奖牌,是乒乓球爱好者一件乐事。大家都取得过什么战绩?包括大、小、学校、公司团体等等各类业余比赛,专业成绩就更牛了,或者取得运动员等级资格。请说说,如果展示奖品就更好了!
【视频】张继科反手拉球 多次重复、慢动作展示张继科反手拉球、拧拉。
【视频】2017年波尔 vs 萨姆索诺夫 今年波尔和老萨的比赛,两人非常漂亮的对冲对拉很过瘾,虽然老萨40多岁了,但仍然保持很高水平!祝贺他刚刚在澳大利亚公开赛获得冠军!
【视频】老瓦和荷兰金的比赛 11:2 谁把老瓦打得这么惨!老瓦还有抵抗力吗?
砍左侧(内侧)的砍式发球
【视频】专业队员讲解正手攻球 对于正手攻球的解释比较现代化,把正手攻球和正手弧圈拉上下旋视为同一个架构来讲。
【视频】很不错的正手冲下旋技术讲解 讲得比较细致和到位,推荐一下。
【视频】滑稽的乒乓球技巧集合 有趣的乒乓搞笑视频!
【视频】10岁樊振东正手攻球、拉球 樊振东小时候练球视频
【视频】88年瓦尔德内尔 vs 金琦泽 及“老瓦怕正胶”的讨论 金琦泽,韩国球手,直拍生胶近台快攻打法,曾取得1988年汉城奥运会男子单打银牌。这是当年老瓦和金的单打比赛。
【视频】陈静指导业余爱好者拉球 陈静:1988年乒乓球第一次纳入奥运会,她就夺得冠军,是中国女子第一个奥运乒乓球金牌获得者。
【视频】前世界冠军江嘉良和一个不错的小朋友比赛 80年代两届世乒赛单打世界冠军江嘉良,当年美誉“乒坛王子”,近台直拍快攻打法,曾多次连胜瓦尔德内尔,是传统快攻的顶尖人物。虽然现在不如以前了,但技术还在,另一位顶尖快攻国手陈龙灿曾吊打车轮战的一众业余高手。和江嘉良对阵的是一位受专业训练的小朋友,直拍弧圈+横打打法,江嘉良的传统打法和新式横打相遇究竟会怎么样呢?
(讨论)重心交换是一种什么感觉? 瓦吧吧友们打球日久了,对技术理解很深亦各有见解,那么,您认为打球时,身体的重心交换、重心转移的感觉像什么其他日常我们熟悉的动作或现象?请举例、谈谈个人体会和理解,或由此展开涉及重心交换的有关话题。
练攻球是学动作学放松,练拉球是学发力 对学习攻球和拉球不同侧点的个人看法。 学习攻球(含拨球)是学球的开始阶段,属于撞击类技术,主要学习如何放松做动作、如何做好重心交换和用重心带出动作、如何用身体打球、用重心带腿移动和带手引拍及打球。重点是掌握重心交换和学会放松打球,理解撞击的发力大小源于挥拍速度和加速度而不是肌肉紧张。 拉球是提高阶段,是摩擦类技术,拉球是撞击与摩擦的结合。学习拉球是在已经建立了重心交换和放松技术后,如何使用身体各部分来控制动作、如何收紧各部分的肌肉来合成力量、形成最后的合力,体会哪些部位紧张、哪些部位放松、收紧的次序、收紧和放松交替、体会身体的内部肌肉感觉和动力结构等等。所以,练习拉球不但学习动作外形、包括如何降重心如何转动身体如何引拍,更重要是学习如何收紧身体肌肉来发力,理解发力不但源于速度和加速度,更源于身体各部肌肉力量的合成和协调。
谈谈专业和业余发球的一种不常谈到的区别 比赛时,业余爱好者吃很多专业队员的发球,他们发球旋转强、变化多、隐蔽性好,这几点是众所周知的,但据观测,除了这几点外,还有一个不太明显和受注意现象,即使是一个简单的下旋或侧上旋,令业余人士屡发屡吃。
大家认为施拉格是昙花一现的人物吗? 名将里人们对施拉格的技术评价不太理想,动作不规范、正手抬肘、速度慢、发挥不稳定等等,似乎专业圈里有些运动员轻视他,不知道这种轻视是否在国乒里比较普遍,如果是的话,05年巴黎世乒如果加强重视,施拉格是否仍然可以拿到冠军?例如某著名国手曾说施拉格只能是昙花一现的人物,那么大家觉得他真的是昙花一现的人物吗?
【视频】老瓦2014年的一场联赛 老瓦对一个年轻队员,少见的左后方角度,清晰度较好的视频。看看50岁的老瓦和年轻人打成怎样?
【趣味】搞笑的乒乓球
【视频】老瓦神奇攻击欣赏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nwOmN7BNu94%2F&urlrefer=2091988eb4d233a801dfa0580feb89c7
【趣味】运动员老喊"chou-li"是什么意思啊?
【视频】1997年美国吉尔伯特杯清晰资料 97年美国洛杉矶吉尔伯特杯,有老瓦、佩尔森、孔令辉、金泽洙、普里、松下等多位世界乒坛高手参加,精彩比赛视频质量很清晰,值得欣赏!
【视频】2017年元老传奇赛:佩尔森 VS 江嘉良 今年国际乒联传奇赛老瓦没来,瑞典只有佩尔森来了,还有江嘉良、罗斯科夫、塞弗、勒古、希腊的佳尼斯。
【视频】2017年元老传奇赛:佩尔森 VS 江嘉良 今年国际乒联传奇赛老瓦没来,瑞典只有佩尔森来了,还有江嘉良、罗斯科夫、塞弗、勒古、希腊的佳尼斯。
【视频】MM美眉教反手拉球 讲解很清楚啊,英文字幕。
【视频】1997年美国吉尔伯特杯老瓦VS 普里莫拉茨 1. 金泽洙 VS 松下浩二 2.孔令辉 VS 金泽洙 3. 普里莫拉茨 VS 瓦尔德内尔
【视频】1997年美国吉尔伯特杯多名将 97年美国洛杉矶吉尔伯特杯,有老瓦、佩尔森、孔令辉、金泽洙、普里、松下等多位世界乒坛高手参加,精彩比赛视频质量很清晰,值得欣赏!
【视频】老瓦在1996欧锦赛的精彩发挥 相信看过96欧锦赛的朋友不多,印象里老瓦的精彩比赛是87、89、92、97、04等几个大赛,近日偶然看到96欧锦团体赛,原来老瓦这次的发挥也是十分出色,比赛非常专注、发球质量很高、果断积极抢攻,个人觉得可媲美92或97的精彩度。
长胶更主要是欺负反胶的反手 无论直拍横拍,打球多年有点技术的反帖爱好者,正手都有一定进攻能力,即使对长胶来球,大多能拉冲或攻。所以长胶会经常压制反帖的反手,形成很多反手相持的情况。如果反手不好(实际上爱好者的反手进攻威力和稳定性往往低于正手),容易搓高或推、拉不住或不稳定,甚至吃长胶,就会处于下风,给长胶很多进攻机会,如果对上水平更高一点的长胶手,光是能相持还是不够,他们对一般的搓推拉很适应,也能进攻这种质量的来球,所以对这种水平的长胶,反帖必须要有威力大而且较稳定的拉、冲、弹的进攻能力,才能打开局面。 但对于爱好者来说,一般质量的反手拉球已经不容易练,但长胶不怕,威力大稳定性好的撕或冲就更难了,发力有时打上一拍,感觉是运气,失误的时候更多,自己越发虚了,而长胶却越来越心定,比赛就难免要输。所以长胶赢反帖重点是盯住对方反手弱点,反帖反手不好,对长胶就很难打,要摆脱困局,必须提高反手相持和进攻能力。反手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视频】老瓦2014瑞典联赛对小将
大家有觉得长㬵过来的球更好冲吗? 长胶过来的虽飘球但慢、跳得比反胶球高,旋转受自己控制,只有自己上一拍拉强上旋回来才会重下旋,其他大多情况要么不转要么弱转,都很好冲;但反贴搓来的球相对长胶的快、旋转强而低,必须发力吃着磨擦拉或冲,难度比冲长胶要大;生胶来球急、低、甚至重,往往不易有充裕时间充分引拍拉冲,也是比冲长胶难度大。
关于打比赛如何发挥平时水平的体会 打比赛时,四周观众很多,同时受胜负心理影响,很容易出现精神不集中、精神过度紧张、肌肉僵硬、或手软动作变型等问题,导致发挥大打折扣,个人觉得注意某些方面可避免这些问题,好的话甚至可以比平时发挥更好些。
【视频】瑞典力量--瑞典名将好球集合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zJnSPol0Y3M%2F&urlrefer=2a5c3ae96ecb46eda4458312d34fcd2b
【视频】乒坛鬼才克兰帕尔练球视频 克兰帕尔简介: 匈牙利乒乓球队主力;欧洲横拍弧圈球技术的先驱;20世纪70年代世界乒乓球主要强手之一,与瑞典的本格森、约翰森,塞尔维亚的舒尔贝克,匈牙利的约尼尔,前南斯拉夫的斯蒂潘契奇等,是当时中国队面临的主要强敌,有“乒乓鬼才”之称。 虽然年纪大了,但他热爱乒乓球,保持经常打球,这是他近来的练球视频。
【视频】佩尔森 vs 奥恰诺夫 2015比赛 2015年台湾桌球名人赛,老将佩尔森对奥恰诺夫的比赛,厉害了,居然把球打爆,没看过这么猛的!
【视频】佩尔森 vs 奥恰诺夫 2015比赛 2015年台湾桌球名人赛,老将佩尔森对奥恰诺夫的比赛,厉害了,居然把球打爆,没看过这么猛的!
关于两种发力方式的个人看法——鞭式发力和绷式发力 乒乓球发力的方式,以前吧里曾用 “速度力量”和 “静力性力量”来讨论过,觉得那偏向学术化了,不够通俗。现在想用更贴近日常的用词尽量简短地说说个人对此的看法。
【视频】佩尔森 vs 阿佩依伦 的比赛 老佩和老瓦、苹果和老瓦的比赛我们看过不少,但老佩和苹果的比赛看过的人不多吧?他们打起来会怎样?谁更上风?这里刚好有一个视频,和大家分享。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