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索道
无极索道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艰且难兮,一往无前!
关注数: 304
粉丝数: 681
发帖数: 37,576
关注贴吧数: 27
皮囊之力 皮囊之力
给自己留个纪念。 给自己留个纪念。
轻松了,来一段。 轻松了,来一段。
杜老师的拳。 杜老师的拳。
忙里偷闲来一段。
推荐一些文章给大家。屙风先生的文章除去陈杨论述,其他的内容, 推荐一些文章给大家。屙风先生的文章除去陈杨论述,其他的内容,是有益大众的。
日记 今天开始写日记了,留给以后的自己。 一路走来,总在不断解决问题。希望下午能把这一切问题做个总结。
太极**流群问答交流 一、平时是不是要压腿啊拉筋之类的? 这个压腿拉筋,这个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要去做这个,你像我们的话就不讲究这个。因为韧带这个的话把它拉开。所以有可能会造成一个结果,就是该用劲的时候用不上。就像柔术运动员,他所有的地方都很开,那么这个时候我要紧的时候怎么办,这个紧啊,不是松紧的结。而是我要韧带发出力量的时候。好多人有一种误解,这个认为韧带拉松了,就会形成我们说的这个比较柔的这种情况出来。 但是我们说太极拳的柔跟这个身体的这个柔是两个概念,就是我们说的关节的柔,它是两个概念,太极拳的柔是什么,敏锐的这个反应力和身体内部的这个。大关节,这是跨、肋、肩、腰,这些大关节的这个内在运动,外面是看不出来的,为什么要做到这种样子呢,这个就是给人一种这个出其不意的结果啊。 这个内家拳说是犯者立匍啊,为什么会犯者立匍,是因为对方打到他身上的时候,他以最小的动作,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再说那个点儿的话就是什么呢,以零空间、零时间的反应,来让对方要么就出去,要么就匍地。那么,这个不是以手脚的这个招式去作为这个攻击的源头的。而是以自己身体内在的。关节进行运动,来进行这个反击的。 要做到这一点,这咱们这个群里面有好多朋友,也见过我做的那个动作,所以说你的胯,肋,这都要能够自己在内部横向打得开,在这个时候我们说,即便你人不动对方的这个进攻过来以后打到身上,他也可以有这个柔化,也可以有这个反弹的这个能力,这些跟我们说的这个打篮球一样,你把一个篮球扔到墙上,篮球会弹回来。那如果说扔的不是个篮球,是铁球的话怎么弹呢?
哈哈,自己给自己当吧主。 在这里,可以写一点自己想写的东西了。
共同进步 立这个贴子,督促自己每天记录站桩的心得,以便与大家分享。
屙风老哥的杂谈 杨露蝉的拳,传自陈长兴,陈传自蒋发,蒋传自王宗岳,王宗岳师传无可考。王著有《太极拳论》,至今仍是太极拳之最高经典,其拳名为“十三势长拳”,因其所著而后有“太极拳”之名。此拳与陈家的拳(现在叫陈式太极拳,以前叫炮锤)不是一回事!后人以为陈长兴是陈家沟人就误以为其术是陈式太极拳,大谬矣。后杨至北京扬名立万,陈家亦有到北京传拳者,众人见两家之术差异甚大,殊不同类,甚惑不解,遂传杨氏改拳之说,又谬矣!杨氏之拳术本来有一整套循序渐进的分类练法,即从开展到紧凑,由松展到刚柔,由招熟到懂劲。大概是中架到大架最后是小架,其中还有提腿架、加手等等,无非侧重某方面技法的练习而已。最后,小架才是杨氏太极拳的终极功夫。现在流行的杨澄浦85式杨氏太极拳,其实是杨澄浦为了全民健身而作为拳操推广的以杨氏入门练习架——中架改编的,其中最主要的改动是取消了练气的因素,改成了完全依靠姿体的平衡行拳的练法,经过这么一改,就使得没有练过任何基本功的人,也可以直接学习和练习套路,达到健身的目的,这套拳架也因此广为流传。外行不明就里,以为练好这个就是杨家的真功夫了,以讹传讹,以太极操为太极拳者,由此而始!从推广太极拳和全民健身的角度看杨澄浦功在千秋,但是对于真太极拳的传承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撇开85氏不说,以它的原型传统杨氏太极拳中架作为杨氏太极拳的代表来讲,杨氏太极拳与武氏太极拳同出一源,内功、身法、手法都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拳架看起来也有较大区别呢?两个原因,一个是对基本功的要求不同,武氏太极拳要求桩功基本要达到太极拳入门的程度才可习练的,练拳架纯粹是为了增长功力和熟悉技法,是功成架。杨氏太极拳中架,是杨家的入门拳架,是练习架,本身就有打基础的性质,因此对基本桩功的要求不太高,特别是对松腰、开胯、松肩和气功的要求相对低一些,而是通过拳架的练习来提高这些基本功。也由此而有了第二个原因,武氏太极拳的拳架,讲究“腰为纛、气如轮”,“腰为车轴、气如车轮”,气存命门,每一势都是从“气由脊发”开始到气敛入骨结束,腰轴是行拳的核心,全身围绕它来运动,所以拳架看起来中正大方、平稳有致。杨氏中架,因为初学者腰胯功夫有限,虽然也是以腰胯的松紧开合来引动拳势,但是周身协调一致运动的所围绕的中心点不是腰,也不是只有一个,杨氏太极拳称为“力点”!这个力点,在进退顾盼转换虚实的步法时是实腿的脚跟,中定时是手法的终点,就是接打的哪个点。每一个招式全身各部位都分别协调一致的依次围绕这两个点转太极圈,叫做“乱环”!看起来很复杂,也很优雅。 但是杨氏的终极功夫——杨氏太极拳小架又不同,那个是高手的功夫架,我不好评价,简单说,高手周身一气,已经不需要运气行气了,拳架走的是纯正的内劲,是内气的鼓荡。 吴氏太极拳,其实就是杨氏太极拳小架!是小架慢打。也经过改编,以尽量降低进入的门槛。但是基于它的出身,吴氏太极拳实际上是最难学,对基本功要求最高的太极拳!目前练吴氏太极拳之所以也大多数都是太极操,并不是像杨氏那样因为改拳,而是因为绝大多数练习者其实都没有真正认识它的出身意味着什么,都过于小看这套拳了!吴氏的基本内功与杨氏、武氏没有区别,但是它的打法、身法对内功的要求更高一些。从“气分阴阳”这个角度来区别的话,武氏四六分,杨氏三七分,吴氏二八分。更核心的区分,杨氏大开大合侧重于伸筋拔骨、练肌肉骨膜里面的卫气,吴氏松柔圆活,侧重于练经络营气,武氏取于二者之间。从养身角度讲,吴氏氏最好的,事实上吴太极拳名家多长寿者。 陈氏太极拳:讲究气沉丹田、劲气合一,劲、气皆发于小腹丹田,以“缠丝”手法发劲形于手指,以丹田内转带动全身整体圆转运动,势势皆可发劲。丹田内转,称为“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这是陈氏独家练法,不可仿效。功夫低的,用腹式呼吸;功夫高点的,腰胯够松了,练逆腹式呼吸,转前、后丹田小小周天。陈氏太极拳无论内功、身法、手法、拳架和技法均与其余各家有本质区别,将陈氏拳法与其余各家混为一谈的始作俑者是唐豪、顾留馨。
哈哈,欢迎各路朋友来玩。 这里没有封禁,没有乱删贴,没有不文明,没有恶意打压。 @太极沧海杨 @沧海笑8 @太极豆丁 @潘立1969 @水王阿斯兰 @本来如此1 @流星雨之旅
李顺波师爷快式表演
李顺波师爷视频
刘云龙先生演示太极拳小功架
太极拳论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有不得机、不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有上则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 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周身节节贯穿,无令丝毫间断耳。
天水交流二
友好交流,真心朋友!
站桩 站桩
太极健身与饮食养生 练与养的结合,对于现今的太极拳爱好者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条件下,如何能够养的好,养的合理,是大家要注意的问题。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饮食方面的食方: 一、四神汤: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食方,其中“四神”是指茯苓,淮山,莲子和芡实(或薏仁),汇集在一起后互相补遗,制成的汤水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降燥等诸多益处,几乎发挥出了“无敌”的功效,四神之名当之无愧。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随伺在旁的四位爱臣、由于日夜操劳,加上舟车奔波、水土不服,因此相继病倒。面对此种情况连御医也是束手无策。于是乾隆皇帝命当地知府张榜求医,不久,有一僧人前来揭榜,在把过脉之后开出“莲子、芡实、淮山、茯苓等量炖猪肚”的药方后,宣告“四臣,事成!”。四位大臣服下这药方之后,果然立即痊愈。此后,每有官员南巡,皆以此方炖煮食物养身,久而久之,此方便以‘四臣汤’为名在民间广为流传。当这药方传到台湾之后,由于不清楚‘四臣汤’的由来,并且 ‘臣’和‘神’的台语发音相同,因此以讹传讹而成为‘四神汤’。 原料: 猪小肠250g,薏仁30g,莲子30g(或党参),芡实20g,茯苓10g,盐5g,面粉100g,米酒15ml。 做法: 1.将猪小肠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筷子穿入猪小肠中,将四神汤猪小肠翻面,把猪小肠内壁冲洗干净,去除上面多余的油脂,再放入面粉中反复抓洗,去除表面的黏液。 2.用清水将猪小肠反复冲洗数次,直至将猪小肠完全清洗干净,再放入沸水中氽煮2分钟去除腥气,随后捞出用流动的冷水冲洗干净去掉杂沫。 3.锅中重新放入清水,大火烧沸后将猪小肠再次放入煮制10分钟,随后熄火加盖焖15分钟,再取出稍稍放凉,用剪刀剪成3cm长的斜段。 4.将薏仁、莲子(或党参)、芡实和茯苓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约1000ml),大火烧沸后放入猪小肠段,继续用小火烧煮30分钟。 5.最后调入盐和米酒即可。
偷闲一刻。 大家练太极拳,不宜神化迷信,但也不必妄自菲薄。太极拳本就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从哪一个方向上进行探索都可以。 一、太极拳功法的重要性。 太极拳,是一系列修身,修心的功法的组合。每个阶段都有其修习的重点和贯穿始终的要旨。 但这并不代表功法学会了,就能把别人怎么怎么样了。只是说,具备了基本的太极拳进阶基础。 就如同我们掌握了数理化的知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去造出原子弹一样。而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听原子弹,就跟听天书一样了。 二、太极拳的实战性。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即便是刚刚开始没没学步的小孩子,都会打架了,但有谁说我学了哪一门的技术,就天下无敌了?但凡有这种想法的,不是小说看多了,就是电影电视看多了。 作为一种技术,掌握没掌握是一回事,掌握的好不好,灵不灵又是一回事。一个手把件,要玩出包浆来,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机械抛光的不算,都是死光。 三、全民健身 做为全民健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的推广,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让广大人民群众多了一项锻炼身体的方法,身心得到愉悦,这不是很好吗?也只有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才会有更多的爱好者,向太极拳的更高层级去探索。 开放,包容,进取,这是我们这个贴吧存在的根本。希望大家少一些争执,多一些交流。 好了,就到这里吧。
开吧第一篇,记念老友屙风! 春去秋来,又一年。屙风老哥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视线,但在我心里,他依然鲜活的在那里。 感谢他的无私,让我明白了学习太极拳的另一层意义。 今天的这第一篇文章,送给这位已经远去的老朋友。
正身堂吧吧主竞选:NO.0001号候选人
无极索道吧吧主竞选:NO.0001号候选人
偷闲一刻 终于可以休整两天了,大家练太极拳,不宜神化迷信,但也不必妄自菲薄。太极拳本就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从哪一个方向上进行探索都可以。 一、太极拳功法的重要性。 太极拳,是一系列修身,修心的功法的组合。每个阶段都有其修习的重点和贯穿始终的要旨。 但这并不代表功法学会了,就能把别人怎么怎么样了。只是说,具备了基本的太极拳进阶基础。 就如同我们掌握了数理化的知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去造出原子弹一样。而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听原子弹,就跟听天书一样了。 二、太极拳的实战性。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即便是刚刚开始没没学步的小孩子,都会打架了,但有谁说我学了哪一门的技术,就天下无敌了?但凡有这种想法的,不是小说看多了,就是电影电视看多了。 作为一种技术,掌握没掌握是一回事,掌握的好不好,灵不灵又是一回事。一个手把件,要玩出包浆来,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机械抛光的不算,都是死光。 三、全民健身 做为全民健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的推广,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让广大人民群众多了一项锻炼身体的方法,身心得到愉悦,这不是很好吗?也只有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才会有更多的爱好者,向太极拳的更高层级去探索。 开放,包容,进取,这是我们这个贴吧存在的根本。希望大家少一些争执,多一些交流。 好了,就到这里吧。
大家好。首先,谢谢老哥的关心。都在求道的路上,相互关照,是为 大家好。首先,谢谢老哥的关心。都在求道的路上,相互关照,是为道本。在这里,也提一些建议,太极拳是为小道,以武入道,亦非大道。大道无方,小道有形。何况太极拳支系众多,法门无数。如果可以,还是请大家多上视频,以平和之心态与外界交流。 我观注诸位已久,大家即为说法而来,应知现身说法的重要性,现在科技发达了,传道的方法也应与时俱进。期待诸位的佳作。
友好交流其二,整与不整,发人效果是不同的。
应吧友要求,上些视频。同好交流,相互促进。
求同存异有多难? 小东西睡觉不老实,把我挤醒了。 这段时间终于忙的有结果,可以开工了。十年辛苦,换来一个新的局面,也算有始有终了吧。 水王说我们的群越来越火了,我倒是没有那个喜悦。反而说明了一个问题,要让大家在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里,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相互理解,求同存异有多难。 理念不一致,并不影响相互的尊重。只要不是冷嘲热讽的对话,往往可以对双方有所增益。 方向的不同,有时可以给对方开启一扇新的窗口。 通过交流,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交流,体会他人的长处,这才是进步的动力。回头把这段时间来的交流心得贴与众家朋友。
哈哈,写点东西吧,以谢水王。
回杭州与王老师及刘总的交流体会。
一些建议 这几天,在站桩吧里给一些朋友做解答,发现一个问题。 在那个吧里,大家都在谈自己的问题,自己身上的感受。 不管是对与不对,大家都在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而努力着。 而我们太极拳吧呢,放眼望去,都是在谈论别人的是非。 很少的贴子是在展示自己的,真正展示的,反而受冷落。 太极拳,发展到今天,大家多讨论研究养生健身不好吗? 一定要谈什么谁把谁打败了? 希望大家把注意力多放到自己身上来吧。 给太极拳吧多一些正能量。 谢谢各位了。
转发一一讣告 讣 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璞玉,恣意妄损; 自然无情,斩生命以衰骤,情何以堪! 扎西大师,系青海互助县人氏,她是赵斌宗师的得意弟子,是杨氏赵门太极拳的重要传承人,推广人。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著名太极拳大师,2019年 1 月3日上午10:42分于陕西中医医学附属二院因病医治无效而仙逝,享年88岁。 噩耗传来,门下弟子及拳友们无不能自己,情不自禁失声恸哭。扎老的远去是中国太极拳界的一大损失。 遵照遗愿,丧事从简,吊唁地址:陕西咸阳永年杨式太极拳培训中心北训练厅。联系人:李海水、宋长平 兹定于2019年 1月6 日上午8:15在咸阳殡仪馆中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望有意参加遗体告别的生前好友,弟子,拳友于1月6日上午7 点在咸阳太极拳培训中心集中,扶棺拽靈,乘大巴前往咸阳殡仪馆。 扎老满载着育人功德、灵魂储存着济世感恩而仙逝,愿祥云为您铺路,白鹤与您为伴,祝您在驾鹤西游的天界一路走好! 扎老的一生历经坎坷,谦虚豁达,厚德育人,胸怀日月,大德永存! 扎老的一生: 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 扎老生平美德堪称典范,教拳育人遗传嘉风。 扎老的品格是前世典范,后人楷模,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不孝男多吉携师门众弟子合十叩首默哀,泣血告之。 扎老治丧委员会 2019年 1月 3 日
新年快乐! 祝大家二零一九年,掤出精神,捋顺心情,挤出时间,按稳节奏,採万物之灵,挒山海之势,肘托十方土,靠住八面风,进退顾盼随人转,定从己身天地宽。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新年快乐! 祝大家二零一九年,掤出精神,捋顺心情,挤出时间,按稳节奏,採万物之灵,挒山海之势,肘托十方土,靠住八面风,进退顾盼随人转,定从己身天地宽。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正身堂吧友前来拜吧。 大家好,正身堂贴吧是由太极拳爱好者组织的,以无极桩正形为主的公益教学为手段,旨在帮助广大亚健康人群及太极拳爱好者调整身形,以恢复正常脊椎形态为目标。 如果吧务允许,我们可以把相关内容,资料与贵吧共享。
坐而论道,不如践而行道!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思考和众多吧友的验证,正身堂太极拳公益交流群正式上线了,同时,正身堂贴吧现在也已经建立。 我们将向大众无偿提供关于立身正形的相关知识点与要则。旨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知道,理解,学习脊柱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保护与锻炼。 这个谈不上什么太极拳入门,但起码能给因为脊柱不正的朋友,带来一些帮助。 也欢迎有疑问,有不同看法的朋友来交流,提出宝贵意见。
坐而论道,不如践而行道!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思考和众多吧友的验证,正身堂太极拳公益交流群正式上线了,同时,正身堂贴吧现在也已经建立。 我们将向大众无偿提供关于立身正形的相关知识点与要则。旨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知道,理解,学习脊柱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保护与锻炼。 这个谈不上什么太极拳入门,但起码能给因为脊柱不正的朋友,带来一些帮助。 也欢迎有疑问,有不同看法的朋友来交流,提出宝贵意见。
立身中正篇 立身中正,首先要形正。从头顶到脚下,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名为正形。此阶段,无需考虑心神意气,唯体认身识。
热烈祝贺正身堂吧成立! 正身堂的宗旨是为了给无数网络学习太极拳的爱好者提供一个方便、安全、量身定制的学习环境。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它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
开胯开肋开肩 开胯开肋开肩
开胯开肋开肩 开胯开肋开肩
是该做些什么了。 近日,和门里汪老先生一系的师弟会了一个面,相谈甚欢。 但也聊及了一些太极拳普及的问题,比如说,门内拳在当地受排挤的问题,受众的局限性问题,以及功法教学上的取舍问题。 从前,我是没想过门内拳传播还有这么多困难的,大概是自己一直在追求这个,以为别人和自己一样吧。 经过这段时间,在线上对一些爱好者的教学指导,发现网上教学,是可行的。特别是在基本功的教学上,能够起到与实地教学相同的效果。这也坚定了我对网络化教学的信心。 今天,我们就来演示一下,什么是开胯,开肋,开肩。但请大家记住,这是结果,不是练功的方法,不要自行强行拉扯,轻则容易伤及骨膜,骨头,重则引起神经压迫或是错位,给自己带来痛苦,则非我所愿。
现在的情况下,需要团结! 这段时间以来,太极拳吧的发贴质量和数量都有明显的下滑。在此,希望大家都能放下己见,团结起来,为太极拳吧的发展,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太极拳,能不能实战,能不能打? 太极拳不能斗强悍,我学它何用! 这句话是祖师爷留下的。 那么放到今天,还适应现在的社会需要吗? 很显然是不需要了,现在的社会安定,人民富足,有法律来保护大家。 现么,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能就得以体现出来了,而国家所做的,也正是向这个方向发展。 但是总是来了,本身做为一个全民健身的运动,在商品大潮的影响下,成为了一种炒作的商品,为了招揽财源,太极拳再一次被贴上了天下第一拳的标签。最能打,最厉害,最高级等等词汇,出现在了太极拳的光环中。 以致于很多爱好者,以此为精神寄托,终身执着。 我们说,一个拳种能不能打,是一个悖论,为什么呢?拳的好坏是由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能不能打来决定的吗? 显然不是,做为全民健身在标志性运动,太极拳的认知,学习,演示就已经不再是那个斗强悍的东西了。 那么,从前的,能打的太极拳就没有传承的吗?也不是,做为一项技艺,太极拳总是会有人在传续,只不过,因为传统的学习方法不适合大众的需要,也就没有了广泛传播空间。同时,门中的规定,又进一步限制了太极拳术的流传。 然而从这两年的太极拳比赛风波以来,公众对太极拳的质疑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尖锐。其实,这对于太极拳运动长远的发展来说,是极其有益的。公众需要理性的去面对太极拳运动,太极拳运动的教学方,也要清醒的认知自己的定位。 做为一名太极拳爱好者转变成一名传承者,我经历了小三十年的时间,其间走过的弯路、回头路甚至是歧路不知凡几,这篇文章,我希望能做为一个介绍太极拳,少侯支的专用贴。来向大家展示我所知道的少侯支武学的真正面目。由于贴吧一个主贴只能贴一个视频,不方便,我会将视频放到哔哩哔哩上去,做引用链接。 因为在哔哩哔哩上,我能看完整版的中华好诗词,所以爱屋及乌吧。 同时,也希望跟贴的朋友,不要在主贴下方直接跟贴,这样不利于我发贴的连续性,可以在每一层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有朋友在主贴下跟贴,我会做删除处理。谢谢合作。 如果有朋友感兴趣,也可以加入微信来交流。
话题太少了,营养缺乏。 这几天,家里有事,上来的少了。 如果说前一段时间,由于封禁的比较多,大家没有发言的积极性,这也是情有可原。 但现在,真正在吧里说东西的人少了,不要说长期在吧里的老吧友得不到什么有益的信息,就连新进入的吧友,也无从得到什么好的启示。不得不说是太极拳吧的一大悲哀。 有感于此,希望吧里有所成就的朋友,能尽弃前嫌,把一些有益的内容,有价值的东西放上来,给初学们一个进阶的帮助。同时,也为太极拳吧的成长,提供动力。 从即日起,我会在这个贴子里把一些有益的文章归纳后,张贴出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妨一起来做。
斯人已去,武侠未终。 记得有一年,老爸买了一套金庸先生的全集,一个暑假,什么也没干,全本读完。这才知道班里同学们聊的那么Hi,是为什么。 我那个时候,每天只知道练基本功,对武侠可以说没有什么概念,那年我十七岁。看完了全书,除了对里面的武功很羡慕外,更多的是看到了金庸先生对人性和社会的态度。从书里,学到宽容和怜悯,体会不断改正自我的缺点。 等到十九岁那年,遇到了第一位师父,开始学习传统武术,也一直不把什么神功奇技的放在心上了。现实就是这样,当我们活在当下的时候,才是最真实的。但金庸先生对人性的理解和描述,对我在面对人生道路的起伏时,保持那颗初心,是有很大帮助的。 生命的可贵,不是从他人那里得到了多少,而是在你的生命终结时,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多少。再次感谢金庸先生。 一路走好。是否我也应该拿起笔,写点什么了?不管是什么,总是有益的……
说点东西吧。 这几天吧里比较热闹,一是因为老王的视频,一是因为与人的谈话被搬到了网上。 本想说几句让此事过去,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今天有点时间,把事情说清楚一些,也算回了小胖吧友的一些疑问。 一、老王的视频为什么是这样子的。 吧里有些人,很有意思,总是见不得自己没见过的东西,说长道短。而对于本身就有嫌隙的吧友,更是不论是非,一盖打击。所以见了老王的视频,打击贬低之辞也就迎面而来了。 在这里,我想请僮话吧主说明一下,他与老王交流的时候,见到过老王行动不便,身体有恙吗?当时在场的,在吧里也不乏其人,有人能站出来,说明一下吗? 老王的视频,是应我的邀请,给群里大家录一段慢视频,用来演示他对太极拳的理解的。老王的动作很少见,因为不管是陈式,还是杨式,很少有用三角步的。大多是马步或是弓步。这些都是标准的拳架里的。但老王的这个动作,是把弓步隐了起来,很多人认为这样是不对的。这有什么呢,我的那个视频,也有朋友说我没有做到头,为什么呢?是因为不需要,能做到头而不做,能形成弓步也不形成,都只是把下一步变化的可能保留下来而已。 而他的上步,是让很多人不理解的,有人说是僵尸步,这更是无稽之谈。老王只是把自己对抽丝的理解表现了出来而已,运劲如抽丝,不知道有几个人见过抽丝的,或是抽过丝的。我的婶娘就是丝织厂的缫丝工,她曾经对我说过的,要把蚕丝头挑出来,力量大了不行,易断,力量小了不行,挑不出来。而且一旦头挑出来,抽丝的力量是不能变化的,用我婶娘的话,就是匀称。 这对我是有很大影响的。杨拳强调运劲如抽丝,也正是强调任何动作都要用到最小的刚刚好够的力,不能多加一分,也不能少了一分。多一分,就会形成僵力,拙力。少一分,则使自己要做的动作无法完成。所以说,运劲如抽丝,不是求其形,而是求其心。老王的视频,就是用自己最小的力完成自己想要的完成的动作。 我也与老王沟通了,既然有的人喜欢好看的,那就请他老人家来一段大家能看懂的。老人家也同意了。 二、我与人的聊天记录被放到了网上。 我之所以会建一个群,就是因为吧里现在的一个现象让我感到压抑,那就是封禁与删除的太多了。我们说,这里是一个公众平台,吧务的工作更多的应该放在是否有利于吧友们的积极参与,是否有利于言路畅通。而自从新的一届吧务团队成立以来,这个愿望显然是没有达到。 首先,不允许有别人的置疑,一旦有之,不是封了,就是删了。有的甚至一连封数十日的,是问,既然不允许别人说话,那贴出来干什么? 其次,言语粗俗,做为吧务,没有一定的功夫基础是可以的。但是动不动就冷嘲热讽,甚至是辱及人身,则是不可取了。 再次,大吧们的不作为,虽然吧友们都有不足之处,但人无完人,做为吧务,自我约束的要求总是要比普通吧友高一点的,总不能把自己和普通吧友靠齐,甚至更低。 最后,给自己对眼的吧友提供一个聊天的空间,不分陈杨武吴孙,只要大家文明发言,尊重对方,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答。 我与贴我们聊天记录的吧友,一共聊了两个多小时,但我很奇怪,他却只发了这一段,而且还没有发全,错字连篇。我想问一下,你的选择性张贴,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而且我在前面的那个贴子里,已经说过了,未经聊天对方的允许,不要把东西放到公众场合,是你没有看到,还是根本就没有尊重别人的习惯? 三、既然已经说了,就再说一点吧,很多人,把整劲和棚劲分不清楚(提手旁的五笔里没有)。整劲是什么,一辆车,一个铁球,都是整。但是一辆车,一个铁球,在静态下,是伤不了人的,除非人自己撞上去。所以整劲打人,必须要有位移,要有动量。而棚劲是什么,是气球充气后的状态。是有弹性的。棚劲打人,就如同气球爆炸一样,是没有位移的。有人用手雷来比喻,是一个道理。很多人说,怎么可能,是的,棚劲之所以难练,也正在于此。这个棚劲与很多吧友所认识的棚可能是有所差别的,但是在我们的传承里,它就是这个样子的。 好了,先到这里吧,这个贴子我会做为在贴吧的答疑贴,有疑问的朋友,可以在这里给我留言,想加群的朋友,也不要急着加入,经过这次事情,我们的团队已经有了应对的方案。不经过一定时期的了解,是不会再加新人进来了。这是一个交流群,大家出于共同的爱好在一起。不在乎人多,但求公平,公开,公正(针对群友)。
大家还是一起上视频玩吧。
吴式太极拳推广 @理念价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ps.tv%2Fw_19rsfeyinx.html&urlrefer=6c087419beca2276eecde6ae5e5a3de9 这个是吴式太极拳推广的一个老视频了。拳架视频从二分多钟开始的。 里面的拳架你可以和自己的对比一下。
国学教育和太极拳。今天翻了一下从前的回复文章,其中有一条,觉 国学教育和太极拳。 今天翻了一下从前的回复文章,其中有一条,觉得要拿出来说说的。 国学教育,什么是国学?是背几篇文章,学几首诗词吗?显然不是的。国学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孩子做人。从三字经到弟子规,都是教孩童的行为规范。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生活中,去执行了没有,言传不如身教。 而我对孩子的要求和引导,则是在此基础上,更注重家国天下的思想培养。因为在我的理念里,国学的根,是爱国。所以我选择了离骚。从刚开始贯耳音,到一句句的背讼记忆,再到混淆混乱,再到清淅明了。一直到他可以通过对文章的理解,知道了屈原是什么人,他做了什么,为什么投江。三年过去了,我在他身上,种下对古诗文爱好的种子,对爱国的初浅认知。 那么,太极拳呢?太极拳的根又是什么呢?是招式?是推手?是散手?都不是。太极拳的根,是源自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沉淀一一顺天应人,随机应变。招式的学习是为了知道自己,推手的训练是为了明白别人,散手的交流是在给实战做准备。而把这一切融入到生活中,坐卧立行都包涵进来,才是学习太极拳的根本。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一个自自然然的太极拳人就产生了。 其实,不仅仅是国学还是太极拳,就是一碗葱油面,怎么做有味道,有营养,也是有讲究的。是谓之用心一也。
文化有的时候真的很重要。 等乡上领导来上班,有点时间,写点与太极拳无关的东西。但这好像又很重要,不得不说一说。 这几日,关于意淫大王的问题,占据了本吧很大的版面。 在这里,我提出一些典故,权当这充斥着怪力的气氛中的一丝清凉吧。 意淫二字,出自哪里?出自《红楼梦》!、 本意是什么? 意淫,是《红楼梦》原创的词汇,但后来演变成一个多义词,其词义、词性、用法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红楼梦》原著里面,意淫是小说的最高主题,是女儿尊贵论的实践理念,就是像贾宝玉那样对女儿美及天地间一切美好、清净、圣洁事物怀抱一颗普遍无私的爱戴、关怀、体贴、赞美、呵护、崇敬之心,以此节制肉体情欲,美化生活,美化心灵。 到了现代社会,意淫变成一个贬义词,指性幻想。在较早的网络中,是骂人、侮辱性的词句,通常骂于对人于不满。淫秽的语言,是不礼貌、不文明用语,一般网络上缩写为YY。 随着时间的推移,意淫的侮辱性明显弱化,甚至趋向中性,语气也变得和缓。如今的意淫一般指不切实际的幻想,常用于朋友间的调侃。 好了,介绍完这个词后,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没见过意淫大王,刚开始对她的映像是一个对道文化充满幻想的小朋友。整天说些不切实际,似是而非的道家语录。当时我认为这两个字很适合她。 后来通过网络交流,发现她对生活的质量要求很高,特别是对女性地位以及人情世故的理解,是超出一般人的认识的,所以这两个字更适合她了。 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其他的不想多说,大家心里都明白。 希望这场风波能早日过去。有时间,大家多上上视频吧,总好过天天看你怼来,他怼去的。 好了,就到这里吧。
大家还是来上视频玩吧。
忙里偷闲录一段。https://v.youku.com/v_ 忙里偷闲录一段。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c1NTI4MTk3Mg%3D%3D.html%3Fx%26sharefrom%3Dandroid%26sharekey%3D89a37fea6915b279c697d2fbe36836805&urlrefer=6d08af43c645e60794c3c05995ea8787
大学第二季开篇的感想 今天有点时间,静下心来,可以看点自己喜欢的节目了。 刚刚打开大学第二季的视频,扑面而来的是各种豪华气息,用词造句,就跟是做珠宝首饰的一样。 诗词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 气节、精神、经历、向往。 希望传媒公司能把回归自然放在首位,返璞归真始是真。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这段时间,天天在路上,终于有时间,上来看看。 在这里,希望吧务也好,吧友也罢,大家能本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原则,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刚才在后台看到一些情况,我来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吧务是服务大家的,个人认为,除了贴吧总规及本吧吧规外,其他的言语应当适当放开一点。不要因为认知不同,或是观点不一,导致的语言的冲突,就封禁。 其次,吧友在发表文章或是发言时,也应当考虑到这里是公众平台,恰当的用语也是对自身修养的培养。 最后,希望大家能用一颗颗平常心来这里交流。
上一个吧,忙里偷闲。
太极老人应化发于无形去山东大学找他,他躲了。
有谁知道松沉老人电话的? 有谁知道松沉老人电话的? 一个老人在外,不知道到家了没有。 我在微信上联系他,没有回应。 广大吧友,在看热闹的同时,请多关心一下出门在外的人的安全。 @松沉老人,到家请回个信。报个平安。
强烈要求上视频! 强烈要求上视频!
首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