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凤凰3
小凤凰3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关注数: 45
粉丝数: 62
发帖数: 34,629
关注贴吧数: 2
今天除夕,一起过年啦 脚步匆匆,又是一年。 城市空了,故乡近了,父母老了,农历年却始终是心底最柔软的时间刻度。 半个中国的大位移,只为一个绕不出去的文化年轮。 乡音未改,就是最好的团聚;近乡情怯,那就常回家看看。 无论生活多么千头万绪,我们也愿意为爱穿越那万水千山。 除夕;团圆,平安! 除夕,俗称“年三十儿”,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 守岁、年夜饭,压岁钱、包饺子…除夕夜年俗一个都不能少;健康、福气、喜气、财运…新的一年,祝福一样也不能缺! 过年啦,放下手机,多陪陪爸妈!
明天就是除夕夜啦!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九,民间称,二十九蒸馒头。 明天就是除夕了,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守岁、拜年。大人们还会向晚辈发压岁钱。 新年就!要!来!啦!转起迎接!
开眼界!43副史上最著名的千年绝对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 民谚说“二十八,贴花花”,指的就是贴春联等节庆物品。 你家开始贴春联了吗? 送你43副机智的千年绝对!难联、缺字联、戏答联、无情联……你能看懂几条? 一起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对联文化!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洗邋遢!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 “二十八,把面发”“年廿八,洗邋遢”。 家家户户进入备主食、扫屋子、迎新年的节奏了。 这天,广东人要打扫房子;河北人蒸枣花;老北京人在这天才“把面发”;人们还要贴春联、年画和窗花。你家呢
腊月二十七 春节开始倒数啦! 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二十七洗疚疾”,今天除了要宰杀家禽、洗衣洗澡,最重要的是购买年货。 吃的、穿的、玩的…… 年味越来越浓,你们家的年货备齐了吗? 超全年货选购攻略
腊月二十六,炖大肉! 民谚称,“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腊月二十六,炖大肉”。 要开始置办过年的肉食啦! 随着时代变迁,吃“年肉”可不只有红烧肉,还可以炖羊肉、炖牛肉、烤叉烧。
干干净净过大年,春节大扫除全攻略 民谚有云:“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春节扫除搞起来! 担心打扫太累太费劲?八大扫除神器助你一臂之力:牙膏擦瓷砖, 香灰擦锅底, 粗盐吸灰尘, 食醋去铝锈、 淘米水除污渍…… 快戳图学习,还有年底大扫除靠谱顺序推荐
送你18副鸡年对联! 小年到了,你家开始写春联了吗? 按传统习俗,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开始写春联,寄托对新年的美好心愿。 “鸡唱三春晓;梅开五福临”——春意盎然; “北斗回寅,万户金鸡争唱晓; 东风送暖,九霄玉兔喜迎春”——喜庆吉祥。
小年,是大年的序幕。 有人感觉城市的年味比农村淡,有人甚至对这个节日毫无察觉。对年味的追寻和讨论,是个体困惑,也是时代彷徨。 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承载赓续千年的情感,一旦失传,发展难免失去源头。 或许,是时候回望来路。现代化途中,请将传统安放。 盼中国年,红火如初。
今天5时24分,迎来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过后,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轮回。 人生的起伏就像四季轮转,总有那段天寒地坼的艰难旅程。然而,严寒褪尽才有大地回春,历经磨练方可破土重生。 今天大寒,也是小年,冬天就快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小寒逢腊八,最冷“三九天”来了! (1)1月5日11时55分,小寒; (2)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隆冬“三九天”就在小寒内; (3)做好防寒保暖,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 (4)多吃羊肉、萝卜、枸杞等,可益气补肾; (5)今年小寒恰逢腊八,重要民俗就是吃腊八粥。过了腊八就是年,就要回家过年了,期待吗
舌尖上的腊八 今天腊八,按照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喝。可你知道吗,过腊八可不光是喝粥哦!腊八饭、腊八蒜、腊八面、腊八豆腐…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辛苦了快一年,在寒冷的腊月,各种美食走起,犒赏一下自己吧!
你好2017 回想去年此时,你立志要好好看本书、去一个想去的地方…… 最后呢?世间没有后悔药,请记住,时间不会愧对每个珍惜它的人,梦想也不会欺骗对它不离不弃的努力。 以新的开始,成就更好的自己。 元旦快乐
2016年再见 过了今天,2016不再。 向过去这一年表达感谢: 感谢自己,始终努力,扮演独一无二的自己; 感谢迷茫,总有一天,它将把前路照亮: 感谢成长,今天比昨天好,就已经值得骄傲……2016,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不甘,来年再拼一番! 告别2016,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冬至,2016年最后一个节气 ①今日18时44分,冬至;②古代人们认为,冬至这天是个吉祥的日子,预示否极泰来,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③“数九寒天”开始,从冬至到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时段;④冬至是北半球全年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⑤北方有吃饺子习俗,南方则吃汤圆、米团、长线面。 今天冬至,2016年最后一个节气,新年不远啦
时间教给你的40个人生道理 ①不能理解的人或事,尝试谅解; ②做了错事,第一反应不要逃避和狡辩,学会承担; ③最平淡无奇的道理,往往是真理; ④最终使你脱颖而出的,不是天赋异禀,而是持之以恒; ⑤时间残忍,珍惜眼前人……时间终会教给我们的40个人生道理
老祖宗留下的28件宝贝 1、饱不洗头,饿不洗澡。冷水洗脸,美容保健。汗水没落,冷水莫浇。温水刷牙,防敏固齿。 2、吃米带糠,吃菜带帮。男不离韭,女不离藕。青红萝卜,生克熟补......居家生活,必备“良药”。
①今天0时41分,大雪节气到来。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②“冬天进补,开春打虎”,此时是进补的大好时节,适当多吃羊肉、山药等温热食物; ③大雪期间风多风大,室内干燥,应适度加湿; ④适宜早睡迟起,保证充足睡眠;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此时节脚部保暖尤应加强;大雪前后上火多,应少食辛辣、少熬夜,戒烟少酒、多喝水。 新年不远了,你开始盼着回家过年了吗
二十四节气申非遗成功 2016年11月30日下午,经第十一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①今天5时22分,迎来冬季第二个节气——小雪; ②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个节气,表示降雪的开始; ③中国广大地区东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逐渐降到0℃以下; ④“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小雪落雪,预示明年无大旱涝。 ⑤气温骤降,注意防寒保暖,宜吃牛羊肉等温补食品。你那里下雪了吗?
11月7日7时48分,立冬到。 ①“立,建始也”,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 ②“三日寒、四日暖”,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降温后又回暖; ③“立冬补冬,补嘴空”,北方吃饺子,南方吃鸡鸭鱼肉; ④宜适量多吃羊肉、栗子、大枣等温热食品; ⑤尽量早睡,不熬夜。 告别秋天,你好冬天!
①23日7时46分,将迎来今秋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霜降是秋向冬过渡的开始。 ②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后秋燥明显,宜平补,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 ③霜降时节,天高云淡,枫叶尽染,适合登高远眺。④这个时节,要注意防寒、防燥、防郁。秋将逝,冬将至,你感受到了吗?
重阳节,教你10个数字,关爱父母健康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 不要等到来不及,才想起父母的好。 今天重阳节,你要怎样表达对他们的爱?不妨打个电话,用10个数字教父母列一张健康计划,让你的关怀,成为他们最好的礼物。
国际老年人日 再忙,别忘了关心父母的健康! 曾经,他们呵护我们长大;现在,他们身体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国庆回家,除了陪父母聊天、逛街,也可以带他们做个体检,替他们把把健康关。 今天是国际老年人日,适合各年龄段父母的体检建议。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今天22时21分,秋分至,昼夜均而寒暑平,90天的秋天就过了一半。 秋分日,民间有竖蛋、吃秋菜、送秋牛等习俗。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秋分后,气温逐日下降,备好秋装,以防着凉。 奋斗春夏,收获金秋,努力生活,不负青春,不负自己!
中国“脑健康日”,22招练就最强大脑 你是否常忘记缴水电费? 刚放下的东西,一转身就找不到? 明明话在嘴边,可就是想不起来? 你开玩笑说是自己“老了”,其实这可能是大脑需要调养了! 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勤思考… 今天,中国脑健康日,你该了解的“头等大事”,让大脑永葆健康活力!
①今日12时51分,白露至,秋意渐浓; ②“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秋老虎将逝去,天气逐渐转凉; ③这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昼夜温差达10℃至15℃; ④白露的气候特点是干燥,要注意预防“秋燥”; ⑤白露时节可适当吃些胡萝卜、秋梨、甘蔗等清热生津的食物。秋天真的来啦!
秋天到了,在秋天肺是最脆弱的,一不小心就会引发咳嗽、哮喘等症状,分享八种白色食物帮你养肺
今天0时38分,处暑。 ①暑气渐去,凉意渐生,暑气至此而止矣”。 ②“一场秋雨一场寒”,每每风雨过后,气温逐渐下剑光,昼夜温差加大。 ③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天气变化无常,需警惕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 ④处暑习俗:出游迎秋,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转起迎接
①消化不良者:少用黄豆绿豆燕麦等,宜糙米、小米、山药。 ②胃酸过多者:少用大黄米糯米,适当放点豆类+白米糙米小米; ③减肥者和三高者:豆子少泡会儿,杂粮不浸泡,让粥不要太烂软; ④糖尿病、高血脂:必须用一半以上的杂豆原料……
七夕,又名乞巧节,我国最浪漫的传统节日。 山水间,美景邂逅爱,柔情想必更醉人…… 快来一览国内浪漫地标,你最想去哪里感受甜蜜?
7月22日17时30分,大暑至。 ①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 ②“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时节晴朗时酷热难耐,阴雨时闷得难受; ③这个时节,饮食要多咸少甜,不宜进补; ⑤养生的一大关键是养心,心态要平和,睡眠要充足。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①伏”即是“暑气潜伏于地”之意,标志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 ②今年三伏天共40天,7月17日交初伏,8月26日出伏; ③“头伏饺子二伏面”,明天很多地方有吃饺子的习俗; ④伏天开空调,26℃最合适,室内外温差过大容易头晕、精神不振。 备战桑拿天,你准备好了吗?
40首古诗词写尽夏天 烈日炎炎,古人是怎么过夏天的? 去纳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去山林:“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或干脆宅着:“尽日坐复卧,不离一室中”…… 夏天的古诗词,感受古人或热情,或清凉,或悠闲的夏天!
送你九道食方 助你安心过夏天 古人消夏吃什么: ①莲子: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②冰藕: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③冰镇水果:沈李浮瓜冰雪凉。 ④梅子:梅子留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⑤笋: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 ⑥西瓜:嫩瓤凉瓠,正红冰凝结。绀唾霞膏斗芳洁。
①今天6时34分迎来夏至,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 ②夏至起,江南、华南地区都将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晴热天气。 ③此时节,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宜晚睡早起;注意调节情绪。 ④“夏至不过不热”,烧烤模式开启。你准备好了吗?
8个瞬间,记录父亲一生 当你呱呱坠地,他成了你最坚实依靠,一声“爸爸”,他心甘情愿任你差遣。 第一次教你学步,第一次教你明辨是非,直到长大后,第一次送你离开...... 老爸,我这一生多么幸运,有你视我为掌上明珠,以后,换我来保护你。 父亲节,别忘说声:老爸我爱你!
粽子古称“角黍”,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食品。 由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种类也很多,全国最好吃的八种粽子,详解八大粽子“流派”
端午:习俗攻略 正宗的端午节是要这样过的: 按照传统习俗,今天人们要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进行多种纪念活动。 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仅仅记得端午要吃粽子,其它习俗和“老礼儿”正渐行渐远。 一起过个正宗端午节!
端午:菖蒲酒美清尊共 端午的端是端正,人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端,所以,端为始。午是正中,“一纵一横为午”,纵横交错才正中,交错为阴阳争。阴阳交错立正,是端午节的原意。 端午来了,九子粽,雄黄酒,艾叶菖蒲……
今天,”猴年马月”真的来啦 2016年6月5日,正式进入传说中的“猴年马月”! 根据中国历法,猴年,12年一个轮回;马月,就是农历5月,所以“猴年马月”12年才会等到一次。 今年是6月5日至7月3日,而下一次就要到2028年了! “猴年马月”都来了,拖延的事总该动手了吧! 努力,让期待已久的愿望成真
①今天13点48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 ②“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芒种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季节; ③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梅雨时节,天气潮湿闷热; ④芒种养生应晚睡早起,饮食清淡,注意预防中暑、空调病和肠胃炎。 盛夏将至,你准备好了吗
滋养女人一生的好食物 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如何通过饮食滋养是一生必做的功课。 推荐滋养女人一生的明星食物。 愿所有女人终其一生都由内而外健康美丽,如花般盛开。
①20日22时36分,小满; ②夏季第二个节气,标志着炎夏登场; ③物至于此,小得盈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饱满但未成熟,故称小满; ④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小满后,我国大多数地方平均气温高于22℃; ⑤雨水渐多,注意祛湿,多喝水,多吃蔬果。 盛夏来了,你有什么期待?
①今天9时42分,太阳到达黄经45度,立夏。 ②立,建始也;夏,假也。万物至此皆已长大,故名立夏。 ③自此,日照渐长,温度升高,雷雨增多。 ④立夏并不意味着“入夏”,东北和西北的一些地区才刚刚入春。 ⑤饮食宜以清淡少盐食品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
①19日23时29分,谷雨至; ②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源自“雨生百谷”之说; ③“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后气温回升加快,雨量增多; ④“谷雨三朝看牡丹”,此时节是牡丹花期; ⑤应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如茯苓、冬瓜、薏米等。 春天就要过去,继续努力,迎接夏天!
正确的家庭教育 孩子从小的教育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道路,而孩子的教育又要身系父母,那么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蔡元培给父母的8个关键教育指导,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请谨记蔡元培先生的话: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
今天16时28分,清明,是节气也是节日。 ①《历书》: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清明节”因此得名。 ②此时节桃花初绽,杨柳泛青,处处清新明朗 。 ③每年此时,扫墓、祭拜,寄托哀思;蹴鞠、插柳,踏青春游 。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快追随春姑娘的脚步吧!
清明,感恩生活,不负过往 没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去见真正想见的人,没有说出那句发自内心的话......与其等到失去了才开始后悔,不如让每一天都不留遗憾。 今日清明,告慰逝者最好的方式,就是珍惜现在,拥抱生活,不辜负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
40个习惯,让你“脱胎换骨“ “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 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所谓的假设的命运击败的。” 一个人之所以与众不同,不是看他读了多少书、在哪里工作,而是看他的性格、习惯和内在驱动力。 40个成就自己的习惯,改变,从今天开始。
用阳光的心态迎接4月的到来 无论失去什么,都不要失去好心情。把握住自己的心,让心境清净,洁白,安静。 过好今天,明天自然会来。 从容面对生活,珍惜人生每一天,别让将来的自己追悔莫及。 人生如戏,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我们能够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最好的珍惜。
今天12时30分,春分。 ①春分日,太阳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平分。 ②“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春分后太阳位置北移,昼长夜短。 ③春分时节,气候变化剧烈,忽冷忽热,体弱者需注意调养预防 。 ④春分要竖鸡蛋、吃春菜、喝春汤、吃太阳糕…桃红李白春来啦! 努力生活,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关于一棵树的64个数字 今天#植树节#,转起、科普,共同呵护生命的绿色。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认为这天理发会鸿运当头,便有了"二月二剃龙头"说法。为取吉利,还将美食以"龙"命名:吃猪头肉称"挑龙头"、吃面条是"扶龙须"、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是吃"龙子"、春饼又称"龙鳞饼"。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①今日11时44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②惊蛰时节正是“九九”艳阳天,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回升到零度以上;③早睡早起,多动多走,睡前泡脚,防止春困;④乍暖还寒,切记“春捂”以防“倒春寒”;春雷响,万物长,吃梨防外感咳嗽。春回大地,迎接春天!
岁月有着不动声色的力量,推动着时间交替,万物转换。忽然间,风不再凌冽,有了春的温柔,带着腊梅花的清甜,轻拂着等待被梳剪的枝条……正月晴和,静待【二月•春归】。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祝纬民哥和柳叶亲们上元佳节团圆幸福!
关于元宵和汤圆那些事儿 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快到啦!自古咱们就有“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的习俗,寓意新年团团圆圆。都是雪白球体,糯米包馅,它们有啥不同?年年都是煮着吃,今年有啥新吃法?寓意虽好,可你知道6个元宵=1碗米饭吗?……
2月19日13时34分,雨水至。①春雨贵如油:此时节,春风遍吹,冰雪融化,雨水增多;②春捂秋冻:气温虽然已开始回升,但昼夜温差大,仍要注意防寒保暖;③早睡早起:是对付春困最有效的办法;④多补水:雨水后风多物燥,应多喝水,多吃蔬果,防止春火伤身。听!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大年初七,据说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日 在民间,人们习惯把正月初七称为“人日”,也称作“人胜节”、“人七日”。在神话故事中,女娲创世造物,第七天造出人,所以把这一天作为人类的生日。为了表示纪念,人们会吃七宝羹,戴人胜,捞鱼生,赠花胜......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