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凤凰3
小凤凰3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关注数: 45
粉丝数: 62
发帖数: 34,626
关注贴吧数: 2
①今日0时30分,白露至。 ②“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这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 ③“一场秋雨一场寒”,自白露始,我国真正进入秋季,气温逐渐下降。 ④起居要注意保暖,夜晚睡觉时用薄被盖住腹部,以免着凉。 ⑤白露之际,正值仲秋,花木仍锦簇繁盛,秋色宜人。 准备好踏秋了吗?
处暑节气,秋意渐浓 ①今天12时09分,处暑至; ②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表示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 ③此时节昼夜温差大,北方降温明显,南方仍需小心“秋老虎”; ④处暑过后,秋意渐浓,是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⑤处暑养生要防燥、不贪凉,宜早睡早起,多吃蔬菜水果。秋天真的要来了!
9种养生茶怎么喝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饮用些养生茶,好喝又保健。 可是,养生茶怎么喝,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人体8大器官的“小爱好“ 我们的身体是个有机的整体,需要每个“零件”正常工作,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任何一个“零件”出了问题都可能危害健康。而人体中的器官都有一些“小爱好”,只有遵照“喜好”养生,我们才能有好身体。
全家适用的营养小贴士 营养全面,是健康的基础。 柳叶们,一起来提高一下自己对饮食营养的认识,为健康饮食生活做好规划
这样揉耳朵,等于给全身做了一套“养生操” 俗话说“看耳知寿命,摸耳治百病”。 我们小小的耳朵上, 着93个耳穴。 如何利用我们的耳朵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教你一套“揉耳保健操”,,动动手指就能调理脏腑、治疗疾病。
今天入伏,伏天实用养生指南 今天是入伏第一天,全国多地将开启 “蒸烤模式” 今年三伏天共40天: 7月17日交“初伏”,7月27日交“中伏”,8月16日交“末伏”,8月26日“出伏”。 伏天养生有什么禁忌?哪些症状适合贴三伏贴?中暑时如何急救?… 伏天养生必读,备战“桑拿天”,柳叶们看过来哟
明天11时42分,小暑至。 ①暑,热也,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热到极点 ②“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正值初伏前后,空气湿度逐步加大,天气由干热转为闷热 ③此时节,不宜赤膊,运动应避烈日,谨防“情绪中暑”。 明天小暑,风携热浪滚滚来,备战“桑拿天”,你准备好了吗
这一刻,一起感受古人的浪漫 元宵节,古时的“情人节”。 北宋文豪欧阳修曾留下名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此时笔触也变得纤细柔和,“凤箫声动,玉壶光转”喧闹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今天,一起感受古代元宵节的热闹与浪漫
《大白鲨》剧照 转自ATV吧pzwtyf5吧友的帖子。 1979年继天蚕变之后紧接着,伍卫国与刘纬民合作的经典长篇剧。 主演:伍卫国、刘纬民、李影、张玛莉、王宇凰、卢敦、苗金凤。
初五迎财神,狗年够有钱! ”正月初五迎财神,家家户户财源滚”。 民间传说,初五是财神生日,“迎财神”是重要习俗。 ①迎财神:过了初一,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 ②破五: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③开市:大年初一关门的大小店铺,会在今天开市,意在招财进宝… 新的一年,祝您财源广进,财运亨通!
今日1时18分,雨水节气到。 ①春捂秋冻:气温虽然已开始回升,但昼夜温差大,仍要注意防寒保暖; ②早睡早起:对付春困最有效; ③多补水:雨水后风多物燥,应多喝水,多吃蔬果,少食辛辣、油腻之物,防止春火伤身。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 #春天来了#,你的梦想生根发芽了吗?
这些春节“老礼儿”你知道吗? 正月初一不能动扫帚;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初三通常不外出拜年; 初四祭财神; 初五黎明打扫卫生、吃饺子…… 这些“老礼儿”你都知道么?
大年初一,给您拜年啦! 犬护祥和宅,人过幸福年。 狗年第一发,够(狗)喜庆!够(狗)甜蜜!够(狗)得意! 祝您“旺”事如意,“旺”事大吉, “旺”事亨通! 愿身边的人平安喜乐,愿许下的愿生根发芽,愿前行的人不被辜负,愿最美的梦都能实现! 新年旺!旺!旺!
32首经典诗词,带你领略千古中国年! 除夕守岁,是国人延续千年的传统。 辞旧迎新,最易引人感慨。 千百年来,春节或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气象,或是“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的思乡,或是“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的牵挂…32首除夕诗词↓领略千古中国年!
今天腊月二十四,大扫除攻略! 今天是南方“小年”,该准备过年啦!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要开始新春扫尘了。因 “尘”与“陈”谐音,意味着“除陈布新”。 你的屋子多久没打扫了? 这里有打扫卫生的知识点,赶紧学习行动起来,把灰尘扫出门,以一番新气象迎新年吧!
今天小年 ,春节模式正式开启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传统"小年"。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今天开始,春节拉开序幕,人们约定俗成地祭灶、扫尘、穿新衣、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年,大人们还会向晚辈发压岁钱。 期待吗?距离春节仅剩一周,年来啦,准备迎接!
你好,春天! 今日5时28分,立春。 东风解冻,蛰虫苏醒,草长莺飞。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让我们平整好土地,播种下所有的心愿与梦想! 你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将在秋天收获累累硕果。 春天的道路或许充满泥泞,请记住,唯有奋斗才能吹散阴霾,让青春的天空明净如初。 加油!莫负大好春光!
今天5时28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尽管严寒的日子并未离去,但温暖不会太远。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大自然万物复苏。 春争日,你许下了什么心愿?列下了怎样的计划? 一年之计在于春,愿你不负春光,不负梦想!
152年一次的天文奇观!昨晚天幕上演“超级蓝色血月”大戏 1月31日晚,夜空中上演了一场罕见的“超级蓝色血”奇观,中国乃至亚洲、大洋洲和北美洲等地都可观赏到。 一年之中,平均会发生4到6次超级月亮,但31日的超级月亮独特之处在于,它还将伴随着月全食;蓝月亮则指一种罕见现象,即一个公历中的第二个满月。 【#超级蓝血月全食# 全程纪录】 152年一遇的奇观,你看到了吗?想知道月亮变红的全过程吗?(摄影/陈耀文)
今天腊八,准备过年啦!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每逢腊八,家家户户都会做腊八粥、腌腊八蒜,合家分享,馈赠亲友。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从腊八开始,要扫房、祭灶、写春联、赶年集、买年画、备年货…… 今天,一起喝碗腊八粥,“蒜蒜”新年怎么过
今天11时9分,今年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至。 大寒后,神州大地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天气也开始渐渐回暖。 人生的起伏就像四季轮转,严寒褪尽才有大地回春,历经磨练方可破土重生,耐得冬日寂寞,终见三月繁华。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冬天快要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1月5日小寒节气,最冷模式启动! ①1月5日17时49分,小寒至; ②“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这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 ③小寒天冷,注意防寒保暖,加强体育锻炼; ④饮食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 ⑤小寒过后,年味渐浓,人们开始置办年货。 天气越来越冷,你那里下雪了吗?
2018加油!写给自己 有些路,走下去会很苦很累,但是不走会后悔。 没人心疼,也要坚强;没人鼓掌,也要飞翔。 人生贵在行动,努力了梦想就会实现。 好好去爱,去生活,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别辜负了美好时光。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你的新年小目标定好了吗? 与其说 2018 我求求你了!不如靠自己的行动来改变。 人为什么要有仪式感?因为有梦想,就要付出努力,做出改变。 2018,不如脚踏实地,从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做起……你的努力,生命不会辜负。 元旦快乐!
圣诞节快乐 送柳叶们一组圣诞节主题的圣诞狗狗
罕见盛景!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再现“金光穿洞” 每逢冬至前后,日落时分,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所有桥洞,都会被夕阳染上一抹金光,像是在桥洞里点燃了明灯。 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今年冬季天气晴好,故比往年早来了十余天。 希望见到的人都有好运!
①今天0时28分,冬至,“数九寒天”开始; ②冬至是北半球全年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 ③“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到,北方会吃水饺,南方有吃冬至米团、长线面的习惯; ④“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可吃羊肉等温补。 今天,2017年最后一个节气,问候家人和朋友!
①今天6时33分,大雪节气到来; ②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 ③“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大部分地区最低温度降到0℃或以下; ④“瑞雪兆丰年”:积雪可储存作物来年生长所需水分; ⑤“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应多喝水、食温补、常喝粥… 新年不远了,你期待吗?
今晚!超级月亮来啦! 今晚,“超级月亮”再现天空。 这次的超级月亮不仅是今年最大的满月,也是近80年来的第八大满月。 与一般满月相比,超级月亮看起来明显更大,亮度则会高出30%。 天文学家称,今晚的满月也将是2017年最后一次满月。 你想@ 谁一起赏月?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美国各州临时决定。 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 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1957 年1月31日,加拿大议会宣布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感恩节。 除了美国、加拿大,世界上还有埃及、希腊等国家有自己独特的感恩节,但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却与感恩节绝。 感恩节就其意义和庆祝方式来说,从1621年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在这一天,各个教派的教堂都开放,向上帝的慷慨恩赐表示感谢。 感恩节是个家庭节日,全国各地,丈夫和妻子、孩子和老人,从市到镇、从镇到乡、从乡到庄,都回到老家共度节日。回不了家的人也打长途电话和父母家人畅谈,分享感恩的事。 感恩节的正餐,全国上下实际上都一样。餐桌上总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食品。自然主要是火鸡。吃南瓜馅饼是让大家记得当年印第安人曾送给第一批定居者这样的礼物。 在大多数家庭里,饭后都会做一些传统的游戏。 感恩节是一项愉快的庆祝活动,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是重叙友情的时刻。在那一天,就是单身汉也总是被邀请到别人的家里,同大家一起分享感恩的欢乐,并且感谢上帝的恩惠。
①今天11时5分,迎来冬季第二个节气——小雪; ②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个节气,表示降雪的开始; ③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气温逐渐降到0℃以下; ④小雪前后是季节性感冒的高发期,加强运动锻炼可增强免疫力; ⑤气温骤降且干燥,宜多喝水多吃牛羊肉等温补性食品。你那里下雪了吗?
今天13时38分,立冬。 ①“立,建始也”,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 ②“三日寒、四日暖”,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降温后又回暖; ③“立冬补冬,补嘴空”,北方吃饺子,南方吃鸡鸭鱼肉; ④适量多吃羊肉、栗子、大枣等温热食品;⑤早卧晚起,不熬夜。
重阳节古诗词 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③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重阳节,重读古诗,传递中国传统文化。
九月初九话重阳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 《易经》中“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今日13时27分,迎来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 ②千树扫作一番黄。此时作物、草木开始泛黄、落叶; ③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期间注意防燥、防郁、防寒。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等柔润食物和高蛋白食物; ④霜降时节,天高云淡,枫叶尽染,适合登高望远。
连载一 春秋时期,齐国丞相晏婴有一位车夫,名叫吕成。吕成不仅驾车技术好,而且人长得高大威猛。因为是给丞相驾车,吕成的心里常常有一种优越感,这让吕成在别人面前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这天吕成回家,看到妻子正在收拾衣物,说要和他离婚。吕成非常奇怪,询问到底是为什么? 原来,吕成这天驾着马车从自己家门口经过。妻子看到丞相晏婴坐在车上,面部表情非常谦和深沉,一幅甘居人下的谦卑态度;而自己的丈夫吕成虽然只是一个车夫,却趾高气昂、不可一世。 妻子说:“晏婴贵为丞相,谦虚谨慎,就连平头百姓他也尊敬有加。而你只是一个为丞相驾车的车夫,却常常看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如果你不把你高傲的头低下来,估计你也不会有好下场。与其将来陪你上刑场,不如现在早点分手,还能保全卿家的性命!” 吕成一听,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向妻子保证,以后再也不敢了。 自此,吕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工作兢兢业业、谦虚谨慎,对人敬重有加,赶车时候头也不昂那么高了。晏婴很快发现了车夫吕成的变化,便询问其原由。晏婴得知实情后,便对吕成高看一眼。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晏婴觉得吕成的品质和才能能够独当一面,便推举吕成做了大夫。自此,吕成从一位驾车的人变成了坐车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低头并不是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而是一种不卑不亢的姿态。 也许我们很多人都非常出类拔萃,但不要忘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时时不忘低下自己高昂的头,保持谦卑的态度,踏踏实实做事,反而会让别人更高看你。 真正的成功者就算低着头也会有光芒,一样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敬佩。
关于过敏,你要了解的那些事
每天清晨10分钟,帮你活力一整天! 总是睡眠不足没精神?总是抱怨没时间锻炼?其实,抓住清晨起床前的“黄金10分钟”,通过几个简易动作,就可以让你全天精力充沛。 长期坚持,对健康大有好处!
【补血要多吃的食物】 ①龙眼肉 :适量食用具有很好的补血功效。 ②海藻:促进人体对铁质的吸收。 ③甘蔗:补血,滋补清热。 ④红糖:补血,解决很多女性痛经的烦恼。 ⑤乌鸡。 ⑥葡萄:补气血,强筋骨。 ⑦鸽肉:含丰富的血红蛋白,而脂肪含量很低。 ⑧红豆。
今日寒露,脚别再露了! ①今日10点22分,寒露至,“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标志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②“金秋之时,燥气当令”,应多食芝麻、蜂制品等柔润食物,少吃辛辣食品; ③“吃了寒露饭,不见单衣汉”,进入寒露后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脚部。 天气渐凉,照顾好自己哦
今年中秋比去年“晚”19天是怎么回事 “月到中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团圆日。”4日,将迎来象征合家团圆的中秋佳节。一些细心的网友发现,今年中秋比去年“晚”了19天。 同样是中秋节,为什么有早有晚?今年的月色又如何呢?
嘴里“五味杂陈”,那是健康警报 你是不是常常感到口苦?或者,偶尔还有口酸、口甜、甚至口咸……的感觉? 专家表示,嘴里的“五味杂陈”是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这些“味道”可能预示某些疾病哦,千万不要放松警惕!
月影摇晃着欣喜,愉悦洋溢着心底,花朵飘香着日子,月饼甜美着惦记,心愿徜徉着欢喜,祝福泛动着涟漪,心绪调剂着信息,只为送给所有的朋友。 衷心祝愿纬民哥和柳叶亲们阖家团圆、幸福安康,中秋如意!
30首望月怀远的古诗词,你会背几首?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②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④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古人月下吟诵的诗词,你知道几首?
关于月亮的知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位置的变化形成了月圆月缺,也就是月相。 了解朔月、弦月、凸月、望月…… 你的家乡是哪?今年打算怎么赏月?花好月圆夜将至,看看古人怎样称呼月亮。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假期大扫除攻略 国庆长假怕人多不敢出游? 在家也别闲着!赶紧趁着休息,给自己的小窝来一场彻彻底底的大扫除吧! 电器怎么清洁?怎样才能干净零死角? 记住!从厨房到厕所,从卧室到客厅,不同房间有不同的清洁技巧,让你打扫起来,省钱又省力!
成长,就是将哭声调成静音的过程 当你学会把目光从远处的天际收回,投向踏实的地面时,你就长大了。 真正的长大便是明白应该担当什么,付出什么。 35岁前该懂得的27件事,送给正在打拼的你,加油!
唯美心情语录 各位柳叶亲,早上好: 在这个网络时代 ,相信亲们时常会看到一些给人以启发的语句和文章 可否发到百度“刘纬民吧”,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讨论 下面我就抛砖引玉,还请柳叶们多多支持和参与,共同打造好我们美丽的家园
秋分:昼夜均,寒暑平 今天4点2分,秋分至。 ①太阳达到黄经180度,昼夜均分各12小时; ②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发明显,昼夜温差逐渐加大; ③秋分之后,应逐渐调整至早睡早起; ④“一场秋雨一场寒”,备好秋装,以防着凉; ⑤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多吃一些清润、温润的食物。
今天,教师节,祝老师节日快乐! 有多少人,多想再喊一次“老师好”。你想对哪位老师说什么?
白露,秋天,真的不远了 今天18时39分,白露。 ①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 ②“白露勿露身”,到了白露,夏天的清凉装就可以收起来了 ③“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时节,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气温下降速度加快,若不及时添加衣被,容易感冒。 白露将至天渐凉,注意保暖哦!
今日处暑,秋意渐浓 ①今天6时20分,处暑至;“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②处暑后,早晚温差加大,北方降温明显,南方仍需小心“秋老虎”; ③“七月八月看巧云”,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秋高气爽,是郊游的好时节; ④处暑养生要防燥,宜早睡早起,吃清热安神食物。 秋天真的要来了!
这十件事千万别懒,可能致癌!
24个养生的好习惯和小窍门 你有好好爱自己吗? 还认为养生只是老年人的事? 健康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①今天15时40分,太阳到达黄经135度,立秋至。 ②立秋三候:“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③“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收获的季节到了。 ④立秋不等于入秋,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最早迎来秋天。 ⑤立秋后应注意起居调养,预防秋燥。 暑去凉来,金秋时节,你期待吗?
大暑,全年最热的时候来了! 7月22日23时15分,大暑至。 ①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 ②“小暑连大暑,热得无处躲”,大暑时节晴朗时酷热难耐,阴雨时闷得难受; ③饮食要多咸少甜,不宜进补; ④养生以养“心”为主,心态要平和,睡眠要充足。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你准备好没?
怎样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从今天起,给你的“饭后养生”立个规矩,饭后不要急着做以下10件事: 饭后不要立即吃水果、饭后不急于散步等……并密切关注自己几个饭后症状。 你知道饭后如何保健?饭后半小时该怎么吗?不知道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
8种米的不同功效 爱吃米饭的你,是只爱吃东北大米呢还是也爱小米? 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米,功效也不一样,爱吃米更要会吃米。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