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正气😚 504118259
一个人的幸福,不在乎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付出了多少
关注数: 60 粉丝数: 286 发帖数: 5,791 关注贴吧数: 195
这才是真正的父慈子逆,许仲琳为何不这样写哪吒? 哪吒想出去玩,母亲不同意,于是,哪吒偷偷跑了出去。哪吒在海里洗澡,无意间让水晶宫晃动,夜叉前来理论,哪吒一听混天绫可以让水晶宫晃动,就故意晃。夜叉去阻止他,他一乾坤圈打死了夜叉。打死夜叉后,哪吒继续用混天绫晃水晶宫。 敖丙出来理论,哪吒用混天绫捆住敖丙,并抽了龙筋,敖丙被折磨而死。敖光去找李靖理论,李靖给敖光道歉,找哪吒对质,哪吒赶紧把龙筋藏起来,不承认他杀了敖丙和夜叉。直到李靖发现龙筋,哪吒才承认。 龙王去告哪吒,哪吒找太乙,太乙护犊子,亲自去南天门阻止龙王,把龙王揍得生活不能自理,在床上躺了3个月。 哪吒在城楼玩,发现碧云在山上,想试试箭法,一箭射死了碧云。石矶找李靖理论,李靖问哪吒是不是他干的,哪吒不承认,还说石矶诬陷他。后来,仆人告诉李靖看到哪吒在城楼射箭,李靖带着哪吒去找石矶,跪求石矶饶了哪吒,愿用他的命换哪吒的命。石矶心软答应了,但罚哪吒在洞中忏悔,石矶徒弟彩云不小心撞到了哪吒,哪吒一生气又打伤了彩云,哪吒害怕石矶再罚他,暗杀石矶,未果。 石矶追哪吒到乾元洞,太乙知道哪吒杀了人,但拒绝交出哪吒,并告诉石矶,想要哪吒就先和他打一架,打赢就把哪吒给她。太乙打不过石矶,骗石矶说他去洞里带哪吒出来,却是去拿神火罩,出来先下手为强就烧死了石矶。 敖光伤好了,四海龙王去告哪吒,玉帝派天兵包围了陈塘关。李靖和夫人哭着求饶过哪吒,李靖说子不教父之过,愿意用他的命换哪吒的命。龙王同意,李靖自杀。 金吒和木吒给李靖立庙,要让李靖复活,哪吒知道后,害怕李靖复活后管他太严,砸毁了神庙。燃灯真人看不过去了,教训了哪吒一顿,割下哪吒的肉复活了李靖,把哪吒灵魂收进了塔中。李靖爱子心切,求燃灯救救哪吒。燃灯同意,条件是李靖要拜他为师,并助周伐纣。李靖同意。燃灯让太乙复活哪吒,让李靖用宝塔震慑哪吒。重生后的哪吒变好,和李靖一起成了伐纣先锋。
鲁智深和武松的关系非同一般,已经超越了刘关张 【鲁智深叫道:“等俺们去山寨里叫得人来,史家兄弟性命不知那里去了!”武松道:“便杀太守,也怎地救得史大官人?”武松却断然不肯放鲁智深去。】鲁智深要去救史进,武松死谏。 【张清军马一齐呐喊,都抢将来。武松急挺两口戒刀,死去救回鲁智深,撇了粮车便走。】鲁智深被张清打伤,武松奋不顾身救鲁智深。 【且说城下宋军中,行者武松见鲁智深战宝光不下,恐有疏失,心中鳖躁,便舞起双戒刀,飞出阵来,直取宝光。】武松担心鲁智深,帮助鲁智深。 【包道乙便向鞘中掣出那口玄天混元剑来,从空飞下,正砍中武松左臂,血晕倒了。却得鲁智深一条禅杖,忿力打入去。救得武松时,已自左臂砍得伶仃将断,却夺得他那口混元剑。】武松被包道乙打伤,鲁智深奋不顾身救武松。 【且说鲁智深自与武松在寺中一处歇马听候,看见城外江山秀丽,景物非常,心中欢喜。是夜月白风清,水天同碧。二人正在僧房里睡,至半夜,忽听得江上潮声雷响。】两个人睡一个屋,不知道是否像刘关张一样睡一张床。【两个人正在僧房里睡】施耐庵也不怕产生歧义!! 鲁智深在六和寺圆寂后,武松也不愿为官,留在了六和寺中出家。鲁智深和武松上梁山后,出任务或者分兵都在一起,两个人的名字经常一起出现,只要出现鲁智深的名字,后面基本上会跟着武松的名字。鲁智深如果没圆寂,很可能会找个僻静的地方和武松一起终老。
历史上的征辽和《水浒传》中的征辽有何不同? 《水浒传》的征辽是真实历史事件,宋江是宣和四年夏出征,冬天班师,历史上同样是宣和四年夏出征,冬天结束战斗。小说中大辽投降了,历史中大辽同样投降了,不同的是历史中宋朝不接受大辽的投降。 历史中的征辽统帅是童贯,副帅蔡攸,也就是蔡京的儿子。两次征辽的主将一次是种师道,一次是刘延庆,就是小说中刘光世的父亲,当然刘光世也参加了。历史上宋朝前后出动25万兵力,两次都是大败,未攻下一座城池,只有易州和涿州是主动投降大宋的。剩下5州都是金人“送给”大宋的,因为金宋是联盟。而小说中则把打下的地盘全还给了大辽。小说的历史线正好是宋朝和金朝联盟的蜜月期,或许因此,作者不写抗金。宋金初次联盟是宣和七年底破裂的,也就是宋江去世后一年。 征辽可谓宋徽宗的“高光”时刻,基本上都记载在《宋史》宋徽宗本纪中,但是比较简略。 【三月丙子,辽人立燕王淳为帝。金人来约夹攻,命童贯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屯兵于边以应之,且招谕幽、燕。】 宣和四年3月13日,耶律淳继位,金人约大宋一起攻打辽国,4月,童贯带了10万兵巡边。 【五月乙亥,以蔡攸为河北、河东宣抚副使。童贯至雄州,令都统制种师道等分道进兵。癸未,辽人击败前军统制杨可世于兰沟甸。杨可世与辽将萧干战于白沟,败绩。丁亥,辛兴宗败于范村。】 5月的时候蔡攸也去了,是去监督童贯的,当然,徽宗还派的有小太监监督蔡攸,还单独给徽宗汇报消息。童贯到了雄州,就严格执行宋徽宗的指导方针,试图招安辽国,不战屈人之兵,但很不幸,童贯派出的工作人员全被耶律淳斩首了。真实历史的战争过程远比小说精彩的多。 种师道和辛兴宗分兵两路进军燕京,这个杨可世主动挑衅辽军多次战败。 【六月己丑,种师道退保雄州,辽人追击至城下。帝闻兵败,惧甚,遂诏班师。是月,辽燕王淳死,萧干等立其妻萧氏。】 种师道的溃败完全是因为执行童贯的招安政策造成的,因为要招安,要宣扬大宋的仁义之师,所以,种师道也畏首畏尾。因为,辛兴宗西路军战败,种师道决定撤退,萧干就追着种师道揍,种师道败的很惨,宋军死伤惨重。因为此败,宋徽宗大惧,让童贯撤军了,这就是第一次征辽。
同样是抢女人,董平和贺太守有何不同? 董平抢走了程小姐,杀了程太守全家。而贺太守抢走了玉娇枝,把王义刺配到了远恶军州。如果单纯对比岳父的结局,贺太守似乎比董平还善良,是标准的良善之人。但真的如此吗? 第一,程万里已经同意了和董平议亲,程小姐已经算是董平的未婚妻。议亲就是商议婚礼事项,从董平怕他日后不肯来看,当时程万里是同意婚事了。 【程太守回说:“我是文官,他是武官,相赘为婿,正当其理。只是如今贼寇临城,事在危急,若还便许,被人耻笑。待得退了贼兵,保护城池无事,那时议亲,未为晚矣。”那人把这话却回复董平,董平虽是口里应道:“说得是。”只是心中踌躇,不十分欢喜。恐怕他日后不肯。】 而贺太守并未和玉娇枝议亲,贺太守也提过亲,但王义并未同意。因此,董平是抢未婚妻,贺太守是抢民女。 【一日因来庙里行香,不想正见了玉娇枝有些颜色,累次着人来说,要娶他为妾。王义不从。太守将他女儿强夺了去为妾,又把王义刺配远恶军州。】 第二,董平是单身光棍,并未有老婆,他是想娶漂亮的程小姐,并不是贪图美色,喜欢漂亮女孩,属于正常的价值观。而贺太守有老婆,看上的就是玉娇枝的容貌,他是标准的贪图美色,只想纳妾。 第三,程万里是童贯门生,属于害民太守,董平弃暗投明,投奔梁山,该杀程万里,他不杀,梁山好汉也会杀,杀程万里属于替天行道,为民除害。而王义是普通百姓,并未犯罪。因为不同意贺太守的提亲,被贺太守以莫须有的罪名刺配原恶军州。 第四,董平弃暗投明属于正义之举,属于作者钦定的正义势力。而贺太守【是蔡太师门人,那厮为官贪滥,非理害民。】 第五,董平抢妻的背景发生在战争时期,梁山正在攻打东平府,程小姐无形中就有了战利品的标签。贺太守抢玉娇枝发生在和平时期,玉娇枝并未有战利品的标签,就是个良家女子。 第六,董平不抢走程小姐,程小姐大概率会被后面的梁山军杀掉,除非她能像梁夫人一样幸运。贺太守不抢走玉娇枝,玉娇枝并不会死掉。
孟州知府陷害武松,为何可以善终? 张都监陷害武松偷盗,把武松送到了府衙,孟州知府不容武松申辩,上去就揍了武松一顿,武松被屈打成招。 【那知府喝令左右把武松一索捆翻。牢子节级将一束问事狱具放在面前。武松却待开口分说,知府喝道:“这厮原是远流配军,如何不做贼?以定是一时见财起意。既是赃证明白,休听这厮胡说,只顾与我加力打这厮!”那牢子狱卒拿起批头竹片,雨点地打下来。武松情知不是话头,只得屈招。】 武松坐牢后,施恩多次出入大牢,设法营救武松,知府收了张都监贿赂,加强了戒备,施恩不敢再来探望武松。【那知府是个赃官,接受了贿赂,便差人常常下牢里来闸看,但见闲人便要拿问。】 知府要让武松死,幸亏叶孔目仗义,武松才没被判死刑。后来,知府知道武松被陷害是蒋门神等的策略,他埋怨张都监收钱,借刀杀人,因此就有点儿不想再管武松的事。知府也做了一件好事,武松刺配的时候,知道武松冤枉,断得棒轻。但这也和老官营,叶孔目有关。 孟州知府本质上是个脏官,他知道武松是被张都监陷害的,但他并不想替武松平反。可以说,张都监一家和蒋门神等人都是知府间接害死的。如果知府能够秉公办案,让武松沉冤昭雪,那么,武松必然不会去报仇杀人,也没动机上二龙山。 遗憾的是,这样一个滥官却活了下来,武松报仇的时候,甚至都没提过孟州知府。
龙吉公主为何那么爱偷听土行孙和邓婵玉聊天? 龙吉公主到了西歧后,就住在邓婵玉隔壁,她很喜欢偷听土行孙和邓婵玉聊天。邓婵玉和土行孙是夫妻,夫妻居所旁边怎么也不可能是静室! 【土行孙来到内里,对妻子邓蝉玉说:“平空殷郊伐西岐,费了许多的事。如今还少素色云界旗,不知那里有?”只见龙吉公主在静室中听见,忙起身来,问土行孙曰:“素色云界旗,是我母亲那里有。此旗一名云界,一名聚仙。但赴瑶池会,将此旗拽起,群仙俱知道,即来赴瑶池盛会,故曰聚仙旗。此旗别人去不得,须得南极仙翁方能借得来。”】 龙吉公主第一次偷听土行孙和邓婵玉聊天,给土行孙提供了素色云界旗的信息。 【二人正议论间,时有龙吉公主听见,忙出净室,问曰:“你二人说甚么?”土行孙对:“成汤有一大将洪锦,善用幻术,将皂旗一面化一旗门,殿下姬叔明赶进去,被他一刀送了性命。昨被婵玉会战,他又用皂旛,被他不赶,只一石往里面打去,打伤此贼。他今日定要婵玉出马,故此弟子分付他今日切不可赶他。如若不去,使他说吾西岐无人物。”龙吉公主笑曰:“此乃小术,叫做旗门遁,皂旛为内旗门,白旛为外旗门。既然如此,待吾收之。”土行孙上银安殿,对子牙把龙吉公主的事说了一遍。】 龙吉公主第二次偷听邓婵玉和土行孙聊天,给土行孙提供了破解洪锦的方法。 【道姑曰:“土行孙乃惧留孙门人,你请他师父下山,大事可定。你回西岐,多拜上姜子牙。你速回去。”】 姜子牙,申公豹等都不认识土行孙,龙吉公主能说出土行孙的师承,她似乎本就认识土行孙。
作者为何要写杨戬遇到龙吉公主? 龙吉公主的首次出场非常突兀,杨戬去夹龙山,莫名其妙就闯入了龙吉公主的青鸾斗阙。然后杨戬被龙吉公主的道童请去聊天,两个人巴拉巴拉聊了一大段话,杨戬说他是去找惧留孙抓土行孙的,龙吉公主则告诉了杨戬她的身世。 【杨戬曰:“因土行孙同邓九公伐西岐,他有地行之术,前日险些被他伤了武王与姜子牙。如今访其根由,觅其实迹,设法擒他。不知误落此山,失于迥避。”道姑曰:“土行孙乃惧留孙门人,你请他师父下山,大事可定。你回西岐,多拜上姜子牙。你速回去。”杨戬躬身问曰:“请娘娘尊姓大名,回西岐好言娘娘圣德。”道姑曰:“吾非别人,乃昊天上帝亲女,瑶池金母所生。只因那年蟠桃会该我奉酒,有失规矩,误犯清戒,将我谪贬凤凰山青鸾斗阙。吾乃龙吉公主是也。”杨戬躬身辞了公主,借土遁而行。未及盏茶时候,又落在低泽之傍。】 本以为接下来,两个人会有什么故事,或者说,杨戬能从龙吉公主这里获得重要的主线信息也行。结果全没有。两个人聊完天,杨戬连口水都没喝,就走了。后面杨戬收童子和三尖两刃刀是另一个独立的故事了,和这个又毫不相干。 这段一看就是照着《水浒传》宋江还道村遇九天玄女写的。但宋江得到了天书。杨戬得到的是你速回去。作者的用意究竟是什么?
王伦,晁盖,宋江他们三人的思想有何不同? 【这几个贼男女聚集了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抢掳来往客人。我们有一年多不去那里打鱼。】【夜来因见兄长所说众位杀死官兵一节,他便有些不然,就怀不肯相留的模样,以此请众豪杰来关下安歇。】王伦抢杀客商,不主动招惹官府,不主动和官府作对,是标准的强盗。 【自从火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全施仁德于民。】【晁盖恐三阮担负不下,又使刘唐点起一百馀人,教领了下山去接应;又分付道:“只可善取金帛财物,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晁盖不杀人,只抢客商财物,敢杀官兵,晁盖已经有了曜民思想,脱离了强盗。 【途次中若是客商车辆人马,任从经过;若是上任官员,箱里搜出金银来时,全家不留。所得之物,解送山寨,纳库公用;其余些小,就便分了。折莫便是百十里、三二百里,若有钱财广积,害民的大户,便引人去,公然搬取上山。谁敢阻当!但打听得有那欺压良善,暴富小人,积攒得些家私,不论远近,令人便去尽数收拾上山。】宋江不抢客商,抢官,杀官全家,害民的大户,欺压良善,暴富的小人。【宋江听了,便叫小校:“快送这伙人下山去,分毫不得侵犯。今后遇有往来烧香的人,休要惊吓他,任从过往。”】同时,不抢敬神的人。 他们三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待商人方面。对待百姓和官府方面,晁盖和宋江基本没有大的分歧,都是爱百姓,杀滥官为主。 王伦杀商人,抢商人。晁盖只抢商人,不杀商人。宋江,不抢不杀商人。三个人宋江时期的梁山最重视最尊重商人,而古代是重农抑商的。
脑补下,宋江若这样招安,是否可行? 宋江高举替天行道大旗,自封为梁公。大宋五次围剿,损兵折将,打不过梁山,被迫招安宋江为梁公,承认梁国合法。梁国是大宋的诸侯国,地盘以梁山为中心,包括山东一带。这样宋江就变成了曹操。 宋江牢记玄女娘娘的教诲,始终不忘替天行道,努力践行忠义双全,开启清君侧模式,先为林冲报仇,查明高俅和高衙内的犯罪事实,高俅和高衙内被流放到沧州。宿元景升为殿帅。 然后又查明太师蔡京和杨戬贪赃枉法,纵容宋徽宗享乐等罪行,蔡京和杨戬被革职。吴用代替蔡京吧! 童贯因为征辽兵败,并逃跑,被革职,赵枢密上位。 宋江把李师师和赵元奴嫁为良人妻。并让徽宗撤销道号。徽宗在宋江的辅佐下,从一个昏君变成了明君。宋江被封为梁王。 接下来,梁王征讨方腊,江南是因为花石纲起义的,所以宋江让徽宗下罪己诏,撤销朱勔官职,并凌迟处死朱勔父子,拆毁艮岳,撤销杭州造作局,减免江南税赋和徭役三年。历史上童贯征剿方腊就是这么搞的,以徽宗名义下罪己诏,承认错误,撤销造作局。 方腊手下将领见大宋已经弃恶从善,粉粉劝方腊招安,于是方腊主动投降,宋江保举方腊为圣公,方腊感激涕零,拜宋江为兄,但册封当天就病逝了。 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宋江和单身好汉纷纷娶妻生子。梁国享国祚150多年,元朝时候灭亡。
柴进确实没有忘本,他仍然是那个小旋风 柴进假意投降方腊,化名柯引,带兵出战宋江,上来就骂,“吾乃山东柯引,谁不闻我大名!量你这厮们是梁山泊一伙强徒草寇,何足道哉!偏俺不如你们手段!我直把你们杀尽,克复城池,是吾之愿。” 此时梁山好汉是官军,柴进却骂他们是草寇,柴进的演技太真实了,宋江生怕卢俊义误会,赶紧解释。 【宋江与卢俊义在马上听了,寻思:“柴进说的话,语言中必无背逆之心。他把‘柴’字改作‘柯’字,‘柴’即是‘柯’也;‘进’字改作‘引’字,‘引’即是‘进’也。”】 宋江的意思是柴进没有背逆。接下来吴用的回答就很耐人寻味。 【吴用道:“我想柴大官人未曾落草时,尚且专藏犯罪做私商之人,今日安肯忘本?”】 如果单纯看不会忘本,可以理解成柴进不会忘记他们兄弟感情。但是,加上柴进没落草时候就专藏罪犯,不会忘本就变了味,其实就是指柴进本质上就是一个和朝廷作对的人。吴用认为柴进或许真的会再次和朝廷作对。 柴进确实不是一个忘本的人,他忠于兄弟,并没有背叛兄弟,但他并不完全忠于朝廷,仍然和以前一样,保护罪犯。别人都去正宫找方腊抢功,而柴进却直杀入东宫家里,妻子已经自裁。【柴进见了,就连宫苑烧化。以下细人,放其各自逃生。众军将都入正宫,杀尽嫔妃彩女,亲军侍御】 当他发现妻子自杀后,并没有冷血的砍下妻子的头颅去领功,证明自己忠于朝廷,而是一把火烧掉了东宫和妻子的尸体。这实际是一种应急安葬,是对妻子的保护。因为若不烧掉,其他人看到必然会砍掉头颅去领功。 接下来柴进善心大发,让东宫下人全部逃生,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叛贼,是要被砍头的。柴进此举,无疑是在给自己找事。而正宫的下人,无一幸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样是招安,宋江和孙悟空有何不同? 宋江和孙悟空都走过招安路线,但两个人截然不同。 孙悟空和宋江都是强势的一方,但孙悟空是被动招安,孙悟空闹了龙宫和地府后,天庭担心劳师远征,主动招孙悟空上天当官。孙悟空第二次自封齐天大圣,天庭无法剿灭,只好再次主动招安。宋江是主动招安,宋江多次主动表达过招安的意愿,想方设法寻求朝廷的招安。 孙悟空招安后嫌官小,再次反下天庭。天庭战败后,第二次招安不得不满足孙悟空的要求,承认他为齐天大圣。宋江招安后官也小,但宋江选择了忍耐,依靠战功才获得官职提升,但提升较小。 孙悟空招安后没有去替天庭征剿妖怪,没招安前孙悟空和其他妖怪有冲突。但被招安后,没替天庭征剿过妖怪势力。成为白身,参加取经活动后,才和妖怪有冲突,但目的是为了取经。宋江招安后替朝廷去征剿贼寇,没招安前,宋江同样和其他贼寇有过冲突。 孙悟空没有死亡,宋江却死在了政斗中。孙悟空两次被招安。最终又反抗,被如来收伏,此后,成为白身,参与取经活动,再创人生。宋江招安后,为国出力,征剿贼寇,一直处于zz漩涡中,被毒死。 孙悟空招安后,留下了自己的势力。宋江招安后,带走了自己的势力。 孙悟空明确要反天庭,反玉帝,但失败了。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也失败了。
梁山好汉如果是靖康耻期间全部战死会如何评价? 《水浒传》虽然以历史为基准,但是虚构了很多历史,比如宋江征辽,比如宋江征方腊,辽国称臣压根没这事,其实征方腊是童贯的功劳,征辽也是童贯干的。施耐庵把童贯的功劳给了宋江。既然施耐庵可以虚构历史。为何不让梁山好汉晚死几年? 如果是我,我会这么改《水浒传》,梁山好汉大聚义后,继续替天行道,方腊因花石纲起义要诛杀朱勔,朱勔逃跑,宋江派人截杀朱勔,反正历史上朱勔也是被皇帝赐死的,早死几年也无妨。此后,征方腊仍旧由童贯进行,不过不写,只一笔带过。 征辽也不写,田虎,王庆没啥意义,一笔带过。接下来重点写金国入侵。 这个时候的宋朝是内忧外患,内有奸臣当道,外有金国入侵,1125年8月(宣和7年),金兵攻宋,郭药师等投降,宋军节节败退。宋江为了挽救国家主动归顺朝廷,主动提出抗金,在安阳一带挡住了金兵的进攻。宋江归顺后,四贼不顾大局,仍然想谋害宋江,故意不给宋江提供后勤,梁山好汉在恶劣的环境中继续抵抗金兵,最后除武松外全部战死。重伤昏迷的武松,被年仅12岁的岳飞救走,因武松相传是周侗徒弟,所以武松后来为报恩代师收徒。 宋江战死后,朝野震动,京师官民纷纷揭露高俅,蔡京、童贯集团的罪恶。微宗不得不退位,钦宗上位,流放蔡京,童贯,中途蔡京病死,童贯被杀,反正历史上这两货也是被流放死亡的。并追封梁山好汉。 至于高俅,历史上这货比蔡京,童贯结局稍好是病死的,改成赐毒酒死。
《水浒传》配角之张三和李四,好人还是坏人? 张三、李四是东京的泼皮破落户,和牛二是一类人,但他们没有交集。张三号称过街老鼠,李四号称青草蛇,都是人人喊打的外号,单纯看这名字,这两货就不是好东西。2个人不务正业,依靠赌博讨钱为生,没钱了就去抢夺大相国寺菜园子里的菜,典型的小流氓,黑恶团伙。但是,他们不杀人,不抢劫。 鲁智深看管菜园子后,张三和李四带着一群泼皮,假意参拜鲁智深,实则是为了给鲁智深一个下马威。但张三和李四技不如人,被鲁智深踢进了粪坑中,从此后,就对鲁智深服服帖帖了,成了鲁智深的铁杆小弟。 张三和李四每天都给鲁智深送酒肉,鲁智深则让他们观看自己演练武艺,鲁智深似乎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管住了张三和李四。张三和李四不再偷菜,天天看鲁智深演练武艺,估计也没时间赌博了。而鲁智深也并没有看不起这群泼皮无赖,而是礼尚往来,也请他们吃酒肉。就这样,张三和李四成了鲁智深最好的朋友。 鲁智深是好人,好人鲁智深和张三和李四交朋友,这个时候张三和李四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张三和李四比牛二幸运,他们遇到了鲁智深,当然,他们比牛二讲义气。他们虽然是泼皮,却有闪光点。 林冲的老婆被欺负的时候,鲁智深还带着张三和李四等一群泼皮去助阵。此外,张三和李四还救了鲁智深。 鲁智深救了林冲,高俅让官府捉拿鲁智深,张三和李四等众泼皮知道后,赶紧给鲁智深通风报信,鲁智深这才躲过一劫。后来,鲁智深去了二龙山,张三和李四再也没有出场。 张三和李四最后去了哪里? 鲁智深落草后,曾经多次邀请张青和孙二娘入伙。我想,鲁智深缺人,张三和李四又是他的嫡系兄弟,又无生计,或许二龙山才是他们的最终归宿。 张三和李四虽然是泼皮无赖,但他们讲义气,关键时刻,没有当领路人,而是帮助了鲁智深。不得不提一句,东京繁华之地,为何那么多破落户,这些破落户是因为好吃懒做选择了赌博,变成了破落户。还是因为找不到生计,变成了破落户,才不得不去赌博碰运气呢?
孙悟空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我们读《西游记》往往关注孙悟空的个人英雄主义,却忽略了他是一个优秀的治理人员。 相比其他皇帝,孙悟空非常仁义,他大闹天宫,不是要把玉帝杀了,要的是玉帝搬走,更不是要把神仙赶走,也没说要让猴子统治天宫。历史上的皇帝对待前任最仁义的算曹丕,给汉献帝划了一块地,其他多数要么杀了前任,要么把前朝任囚禁起来。 有些读者会怀疑孙悟空的治国能力,其实是没认真读原著,作者对孙悟空的治理能力是肯定的。 比如,孙悟空叫美猴王,这个美不是美丽的意思,是赞美,是一种褒称。又比如,作者称呼孙悟空为大圣,而且贯穿全篇,就算孙悟空闹了天宫,从五行山下爬出来后,作者仍然称呼他为大圣。圣人是什么意思?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圣人是儒家思想中理想的人。可见,作者对孙悟空评价之高。当然, 再看孙悟空的治理成绩。 剿灭了混世魔王,保证了花果山的安全,相当于抵抗秦略。历史上类似的皇帝有汉武帝,朱元璋,朱棣等。 武装花果山,统一72洞妖王,相当于结束内乱,统一国家。历史上类似的皇帝有秦始皇,杨坚,赵匡胤。 以民为本,处处为猴子们谋福利。孙悟空不但自己长生,他还不忘自己的猴子猴孙,帮猴孙们划掉了生死簿。他自己搅乱蟠桃会,还不忘把酒带回来,给猴子喝。也就说,他是一个以民为本的治理者,不是只考虑自己。这点儿了不得,纵观历史上的皇帝,考虑得都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至于百姓好不好。不是他们关注的。像朱元璋,甚至删孟子,不认可孟子以民为本的思想,所以明朝皇族,虽然出身农民,却并不以民为本。 孙悟空治理下的花果山,没有外敌入侵,猴子们丰衣足食,过了几百年无忧无虑快乐的生活,人口也越来越多。 在管理上孙悟空懂的放权,不揽权,把军政全交给四大健将。他信任外族,鬼王一投靠就给了先锋的重任。 孙悟空开始取经后,团队的管理者,名义上是唐僧,实际是孙悟空,每一次都是在孙悟空的带领下闯过了难关。这样的列子原作中很多,不再枚举。
微信骂人一时爽 判决担责后悔迟 重庆市巫溪县某镇某社区为宣传社区政策和与社区居民沟通问题,在微信平台创建了“某社区政策宣传群”微信群,该微信群的主要成员有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有300余名群成员,其中包含本案原告林某与被告陈某。2020年5月14日中午,被告陈某在“某社区政策宣传群”微信群中连续发布了两条微信信息,信息内容为:“林某是怎么会当村会计的”“一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之后,被告陈某退出“某社区政策宣传群”微信群。5月26日,原告林某以被告陈某侵害其名誉权为由向巫溪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陈某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20000元。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陈某在“某社区政策宣传群”微信群中称原告是“**”,具有明显的贬义,带有人身侮辱性,其行为侵害了原告的名誉,已经构成侵权。遂判决被告陈某在巫溪县某镇某社区的公告栏张贴向原告林某赔礼道歉的公告,为原告林某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目前,该案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并执行完毕。 法官说法: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信群等网络平台的使用日益频繁,由此导致的网络侵权行为也日益突出。但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一旦发生侵权行为,侵权人同样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为此,法官建议:一是各个网络平台的管理人员应加强管理和宣传,构建文明、有序、合法的网络空间,从源头上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二是一旦发生网络侵权行为,被侵权人应及时固定证据,核实侵权人身份,以便于之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三是侵权行为发生后,被侵权人应当首先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如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被侵权人就应当积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贴吧随便挂人?涉嫌侵权违法,直接上案例 以揭露批评为名网上“挂人”被判担责 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一起网络侵权案 认为对方存在抄袭行为,以揭露、批评为名将对方的姓名在互联网上进行披露,并冠以“***”,是否构成侵权?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汉服爱好引发的网络侵权案件,被告小兰(化名)因认为他人抄袭汉服设计而在网上“挂人”和辱骂他人,被判承担侵权责任。 “‘挂人’是网络用语,是指在网络上公开他人姓名等个人信息,通常目的是为了揭示某事件当事人的真实身份。”本案主审法官赵长新说,在网络上披露当事人真实姓名,使负面信息与他人真实身份形成关联,导致他人名誉权、隐私权、健康权遭受侵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小红(化名)与小兰均为某汉服交流平台的用户。2020年,小红发现小兰在汉服交流平台上多次发布信息,指责其设计的汉服抄袭他人作品。小兰不仅对小红进行语言侮辱,还将其名字挂在网上,引发其他网友对小红的围攻,小红因此精神抑郁。小红认为,小兰的言论侵害了自己的名誉权、隐私权、健康权。某汉服交流平台未及时删除侵权内容,构成共同侵权,故起诉小兰和某汉服交流平台,要求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小兰称,小红设计的汉服图样多次使用他人作品,小红本人已承认并道歉,为引起其他汉服爱好者关注和警惕,自己才在平台发帖“挂人”,获取小红姓名的途径是公开的信息,并不构成侵权。 某汉服交流平台称,其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小红未提交小兰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小红的真实身份信息,未通知平台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自身无需担责。 北京互联网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小兰提供的证据可以证实,小兰在平台指责小红抄袭他人汉服作品,是以作品之间客观对比为依据,且小红在和小兰交流过程中也承认了部分事实。因此,小兰的相关言论不存在捏造、虚构事实的情形,不构成诽谤。但小兰发表的言论中带有“***”等词汇,已超出正常揭露、批评的范畴,导致小红的社会评价度降低,侵害了小红的名誉权。 本案中,小兰擅自将小红的姓名在互联网上披露,侵扰了小红的私人生活安宁,侵犯了小红的隐私权。尽管小红的姓名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但并不一定引起在汉服交流平台的匿名信息被实名化的结果,小兰以披露小红自行公开的姓名作为免责事由,不能成立。在小红已公开发表声明表达对网络言论攻击的恐惧,甚至已表示心情严重抑郁、有轻生想法时,小兰仍对小红进行挖苦,并在此后言论中继续披露小红的姓名,持续对其精神进行刺激。现有证据证明,上述言论造成小红精神疾病加重,引发严重后果,侵害了小红的健康权。 另外,法院认为,小兰在平台所发表的侵权言论,并非属于某汉服交流平台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范畴,平台不具有主动审查的能力和责任。此外,小红在发现小兰利用平台发表侵权言论后,并未通知平台采取措施,而是径行提起诉讼,因此,某汉服交流平台对损害后果不承担民事责任。 最终,北京互联网法院判决小兰就侵害小红的名誉权、隐私权、健康权向小红赔礼道歉,并赔偿医疗费、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双方均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目前判决已经生效。 赵长新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出于追求公平正义的目的,促进公众知情而适度、合理使用个人信息,体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但如果毫无节制、非理性甚至恶意进行发泄,形成网络暴力,将会对个人隐私、社会秩序构成严重威胁。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九条规定,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姓名、名称、肖像、个人信息等;使用不合理侵害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因此,进行舆论监督也要具备手段、程度的合法、合理性。如果并非为社会公共利益,擅自将已获取的他人信息进行公开,导致他人隐私被侵害,则属于违法行为。 “本案中,小兰以侮辱性语言攻击小红的抄袭行为并公开小红的姓名,已经超过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必要限度。”赵长新说,汉服交流平台也应当进一步落实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对本平台有害信息的甄别、处置能力,加强平台内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