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东尼奥小 圣安东尼奥小
关注数: 14 粉丝数: 116 发帖数: 6,687 关注贴吧数: 44
这应该是最富的职员了吧 没见过更富的的职员了,这还是文化宗教双歧视,不歧视怕是要上60了。这比伦敦的庄园贵族还猛。 人均284.5的产值。 那么问题来了, 问题1. 为什么进口茶叶的点在伦敦,而这个在条约港上。条约港不收税啊,这帮人富的流油一毛税都不交。双歧视下0激进,全体效忠。 问题2. 这个级别只有35,能不能再高点,我的船肯定是够的,贸易线就只有两条,出口薯片进口茶叶。我这边价格—30%,那边+24%。 可以看到那边市场一半是自产的,贸易只占了一半。 贸易价差会有50%这么多么? 0关税了已经。 问题3.我继续扩大产量有没有可能把对面的自产薯片冲爆。 我知道冲到对面亏钱肯定是不可能,就是不知道把对面冲到0以下我需要把价格打到多少。 这里不考虑去把他产的那点地盘抢了,因为说实话带清的市场还是太小了,他的消费总量只有我自己市场消费的1/20,量上不去,交易中心还刷在免税区,也就是好玩而已。 顺便提提一嘴,农业的投资回报是真的夸张,中期早点把水泵冲出来,400%多的投资回报吊打一切工业,只有内燃机的石油钻井回报率能超过农业,同时利润方面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工业想在利润上超过农业必须上电上油,但是这版本砍了奢侈品需求后,工业根本达不到理论最高利润。 游戏中期想一波暴富就指着农业了。 薯片产地直接把其他得的全铲了,都给安排上。 结合放附庸节奏那篇,水泵科技研究好之时,就是进军东南半岛、巴基斯坦、西非沿岸的时候。进早了没水泵科技都是亏的。非洲种棉花,其他种薯片,给南美开圣多明哥挂上青草,失业人口直接润南美,东南亚有矿木人口就地消化,巴基斯坦的失业人口直接起工厂安排上。
关于放附庸节奏的一点小心得———牛马型附庸 写在前面,相比于直接收,放附庸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一个落后地区直接复制你的科技和法律。 为宗主服务的附庸分三类: 第一类:牛马型附庸,特点是人多且穷,利于发展占用人口多的制造业以及艺术学院。 首推某大,北印度这种人又多又自带河流buff的。 第二类:种植园附庸,主打薯片,茶叶以及染料、丝绸等原料。 第三类:挖矿型附庸,特点是有矿且多。 第四类:石油橡胶附庸。 后三类根据产地来。 结合以上特点,放附庸的节奏要从其特点考虑。以下以不列颠为例。开局自带的附庸除了印度外,其他附庸在前期除了增加权威和提供多地区利益宣告以外可以说不能给你带来收益。而印度的作用最主要的就是自给农厂提供粮食和抽取高额保护费。 针对牛马型附庸,首先印度是不适合担任牛马附庸的,因为印度的歧视问题导致资质严重缺失。 那么首选就是鸭战目标。 首先,牛马型附庸,最需要考虑的就是你自己的建造力问题,你自己建造力有限时多余的附庸就是累赘,因为没有济贫法会导致激进猛增,过多的失业会加重财政困难,所以针对牛马附庸最起码就是消除失业人口。 其次就是一定要保留一定的自给农数量,在自给农数量不足1M的时候就是去找下一个牛马附庸的最好时机。 再者就是考虑到科技节点问题,牛马型附庸的科技终点就是轮班工作、齐柏林飞艇、三级肥。 根据科技节奏在机械化工厂、轮班、飞艇和三级肥区间有序的去放,进而在建造力同步的同时,满足资本投资的需求。 其他附庸对应的科技分别是种植园的水泵,挖矿的水管锅炉以及柴油,油田附庸的内燃机。没有对应科技不要去放这三类附庸。 相关资源需求在非释放附庸处获得,比如波斯、埃塞俄比亚和西非即可在前期满足这类资源需求。 等科技到位后再去放也不迟。
为什么游戏前期四海生平,游戏后期遍地开花 聊到这个就绕不开生活水平是什么这个问题 首先来讲一个V3特有逻辑。 即游戏里的人不会存钱,而是会把钱花光,游戏内显示的结余会用来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后支出会增加最终会增加到结余无限趋近于0。 这里的人不分上中下层,所有人都会增加。 而生活水平增加的速度取决于结余的多少,结余的多,增加的快,结余的少增加慢,没有结余甚至是负的,就会降低。 以上不考虑事件修正,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合作社一开,下层分到钱收入爆增,产生巨量结余,会迅速增加生活水平,上层失去全部收入,生活水平直接开始光速下降。附庸家的贵族也是这个原理,收入来源主要来源于自给农厂分红,外国资本一进入,耕地被开完,直接完犊子。 另外游戏内不像现实,富人也不能一顿吃10碗饭,而游戏里的富人他真的吃十碗饭。 以上比较直观的总结:生活水平就是消费能力,不同生活水平消费的东西,比例不一样。 那么游戏内为什么前期四海生平,后期遍地开花呢。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科技扩散带来了各种思潮,以及生活水平最低预期随着社科科技提升而提升。 其次是ai建设的原因导致传统贵族势力越来越震不住场子。 ai改法律的逻辑是没有支持不会改,有支持但没有达到一定的初始成功率且反对声音过大不会改,一旦达到了预设的初始成功率,他就会开始改,于是引发gm。而想要达到这样的初始成功率需要运动的高支持率,而运动的产生需要激进,激进的产生最主要的来源是生活水平下降。 所以,三个因素导致了后期遍地gm的状态。 一是小国人口少,盲目扩建导致建筑抢人拉高工资需求,而小国科技落后导致建筑因为无法支付工资反复裁员,开始激进增长,最后你能发现每一个建筑都不满员,且不怎么盈利的局面。 二是国际贸易导致落后国经济崩盘,比如某原料-30%可以盈利,但由于涨工资导致-10%才能盈利,而玩家泵水机一出来-50%豆可以盈利,小国本来靠出口原料的生意也就断了。 三是社科的提高,工会的抬头。工会改法律本质上劫富济贫,并不能改变整体无法盈利的事实,而且ai长期改法律改一半,于是进入无限内战。 而通常很难陷入内乱的国家中,索科托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十把里至少9把全程稳定。 原因1是他科技足够落后,社科根本扩散不出来那些加工会的科技。二是关闭边境,人不会跑,乱七八糟的人也不会来。 三是孤立主义,完全不受市场冲击影响。最根本的是他耕地很多,人口增长率有限,到大后期耕地都仍然有岗位。 此外,如果玩家干涉鸭战,干涉天国等特定事件,带清也能稳如泰山,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最先炸的通常就是也门小国,P社一块耕地都没给他们。。
简单讲一下教会流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教会流不适合战狂。 最适合战狂的是多元分离康米。 原因很简单,教会改多元阻力太大,然后就是皈依速度很慢且必须要有“种子”。 另外,玩过游戏的都知道fxs更不适合战狂。。。 进入正题,首先是教会流是什么。 通过国教+教会学校做大教会。 治理原则方面正常教会是君》神》共和》康米。教会只反康米。所以采用哪种体制很灵活,取决于老大是否是个废物。 慈善医院由于有最高等级限制,可以用公立医院。 然后,教会流的优势是什么。 1. 教会是和小市民、工会,实业家一样,是可以轻松作大的的势力,对标村民,灯泡,没话语权就只能当搅屎棍。 2. 教会可以采用任何权力分配都可以做大,不同于实业家普选不行,工会财选不行,非选举灯泡不行。因为教会吸人不局限职业身份财富,只要你信教。 3. 教会可以支持很多有利法律,比如学校、医疗、监管、养老。特殊形态可以支持普选、累进、小学等。教会对于其他法律没有态度,由于其巨大的占比,可以给变法流出辩论空间,高概率触发“绝望的盟友”事件,比如土地、税等等。 4. 教会可以从头至尾保持高合法性,因为和教会严重不对付的只有灯泡,其次是工厂。其他比如市民、军队和教会组队可以拥有高的合法性。 教会流适用和不适用哪些国家。 这里特殊教会暂且不表,比如神道、东正。 首先适用于一切地主过大的落后国,因为落后,灯泡即不中用还激进,改革不如教会。 不适用用开局就是分离的比如美利坚、印度这种,一点基础没有强行搞就是瞎折腾,和非要把教会干没抬灯泡是一个逻辑。 还有一种就是土鸡这种一半东正一半逊尼,波斯那边还是什叶的。。也是属于瞎折腾。 当然教会还有一个劣势,就是爆事件降低异教关系,比如你玩不列颠会发现和法鸡的关系莫名其妙降低了,因为法鸡那边爆事件了,同时你这边也会爆事件降低和毛子关系。 当然这个也可以提同宗关系就是,昂撒荷兰北欧新教,毛子巴尔干东正,其他天主。 其他想到再说咯。
玩了把附庸流本子,一言难尽。 首先总结吧,对标带英,预想的优势完全没有,预想的劣势全部命中,后面西索。 根据各位的建议和个人的心得,开局是这样的。 法律还是开局职业+剥削。 然后我选择国教,国教完后,剥削+国教导致灯泡绿树大不爽,发起了隔离运动, 另外一鸭蹭了紫荆城,同时碎印度。改了隔离,同时佃农运动也来了,大家都很开心,激进也基本消除了。 然后一条船2个营去宣毛子,打完后裁军准备御一新。 结果火山爆发了,触发了谷物法。。就把自由贸易和经济干预改了先,然后改资格选举加踢将法御一新。不同的是我后面把资格选举取消了,换成了财产投票。 然后就进入了漫长的发展期。。。。。。直到1890年才把自给农消灭的七七八八。。。。。 期间收的小弟跟着我算是倒了大霉,我自己都贫困交加。。实在没能力帮他们建设了。。 1905年把柴油泵冲出来了,十年间建造力从800冲到了9000。。。。 很不幸,又陷入了不列颠的老坑,所谓的靠人力充足的小弟补充人口根本不存在。充裕的资金池秒杀小弟家的耕地,小弟海量失业,但大号pop不移民的bug导致我完全没有人口补充。。。润进来的都是些受歧视的非法移民和为数不多的棒子。 另外我以为我不吸欧传小弟他们就能发展起来,结果人很多都被阿根廷和老美吸走了。。老美反而发展起来了。。他们该没人还是没人。 没有先发优势,等我出山的时候西非都被瓜分完了,导致黑叔叔也不太够。 东南亚和中亚也被瓜分了。。。 总结:资金池启动得太慢了,直到拿下德里三块薯片地的附庸才真正有了质变,配合一笔柴油才真正起飞。 紫禁城就不该吃,严重拖慢了工业进程。 玩到1920不想玩了,同期带英生活水平30,可以消灭大部分劳工,gdp1B,外交收入6M。我这本子玩的gdp也1B,外交收入1M都不到,其中600K是阿瓦德,其他全部都是穷小弟。自己家里遍地打工人,生活水平勉强20。 后发国玩附庸流?附庸个锤子。。。。。。
小市民广受诟病的原因和对多元态度得设计 很多人对这个ig抱有很大的敌意,称之为地主之后的最大保守势力。 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小市民坚定不移反多元吧,而且不像可以被彻底边缘化的教会,除了殖民政府、和少数领导多数的特例外,永远无法边缘化的势力。而且他不会刷任何不反对多元的形态。 那么到底谁支持多元,谁反对,谁不在意呢。 首先,在不考虑ysxt的情况下,没有ig支持多元。 设计逻辑也非常容易理解,现实世界中经过二战后的独立浪潮,已经几乎不存在少数人为主流的国家。支持多元的白左,在某大是个贬义词。 谁反对多元,教会、小市民、村民。 教会个人觉得这里其实有点不合理,暂不做讨论。 小市民和村民就很好理解,小市民只收同文同种的,村民的设计就是排外(关闭边境)和老乡情怀(支持隔离大于排斥) 谁不在乎多元,军队、工会、地主、烟囱 军队,能并肩作战就是过命的交情,只要你能加入。 工会,都是打工人,不分彼此。 地主、烟囱:牛马不在乎身份 而支持多元的只有三个形态:开明保皇、安娜起、人道。 开明保皇具体设计是哪不是很清楚,盲猜巴西。 安娜起很好理解,已经进化到地球人概念了 人道,在某大更多被称为白左和圣母。 那小市民究竟是谁?你就算不反对广坎达,至少不会支持吧。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