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东尼奥小
圣安东尼奥小
关注数: 14
粉丝数: 116
发帖数: 6,687
关注贴吧数: 44
西班牙的奴隶制 西班牙开局是遗留奴隶制,点开人口查询器,所有奴隶都在波多黎各。 那么只要把波多黎各送了,就没有奴隶了,遗留奴隶制度不会产生新奴隶,那么从事实上就属于清除了奴隶了。 后续还会跳关于奴隶的相关负面事件么。 债务奴隶是怎么运作的?会把什么样的人变成奴隶呢? 是全体人固定比例,还是收入低于多少的人变成奴隶?比如去占俄罗斯、不列颠、美国的几块地,能把斯拉夫人、昂撒人变成奴隶么?
这个游戏是不是有军备竞赛的概念 举例: 我玩本子,为了对抗带英,会建造海军,我600海军的时候带英会搞到400海军。 我玩带英,从头到位除了凑整,不会多造一个海军,甚至会把爱尔兰和海外海军裁撤了,然而其他国家也都不会增加海军。全世界都没几个海军。 陆军方面一般会爆到1000个营,方便多线作战,1VN,这时候全世界列强军队数量都很多,甚至我的傀儡国都会爆大量陆军,有一次去挫败小弟队伍颜色gm,甚至触动了800个营队,因为小弟家叛军也有400,甚至全是堑壕,而我自己也只是榴弹炮。 也就是说,我不造兵,大家也不会疯狂爆,我一旦大爆兵,其他国也会争相效仿
fxs 名称具体是什么要求来着? 大后期刷了一个鼓动者,还是个历史人物fxs,于是操作了一下就改one party了,长刀之夜,四年计划,国家高于个人的日志也都过了,异议非法也改了。 但名称还是英王陛下zf,不是fxs zf。 一定要 mz国家才行么
无足轻重的抗议 在不列颠运作了94年之久的财产投票,常年100合法,人群争相效忠。 然而,派系领袖们各怀鬼胎,唯有老派的贵族和教会意识到了问题,选票的时代即将结束。 而在这一刻,左手与右手正相呼应,摇旗呐喊,迎接新时代,仿佛都认定了自己将是新时代的主人。 在各阶层群众维护选票的时刻,已没有ig为他们发声了,他们的抗议无足轻重。 对于正米字旗,财选即普选,往后一部分人将不在拥有发声的权力
AI的态度有时候莫名其妙 尼德兰本来对我是和善态度,我无常帮他平叛好多次了,就是怕他被别人收了狗,而我不想也要他。 然后他转红了,他对我的态度变成了,专横?关系还是中立呢。 他好像是唯一一个转红的,其他三个集团也不收他,他为何面对一个拥有42个成员国总gdp达到5B的巨型集团表示专横呢
布洛尼亚尔集团有人见过没 有什么典故么?
归化效果良好 5000万人的伦敦其中1600万迪克西,迪克西里有1000万是非新教成员,多半是印度教和逊尼派。 再看看我不列颠印度,整整十一个省,这么大的土地面积润得只剩这么点人了,已经没有必要给印度改多元了。。
资本家买不起车么? 100级满级铁路全是资本家在用?买不起车么?
教会流玩多了,想尝试下公知流看看效果 既然玩某个类别,就是要把这个类别做大做强。 那么以下猜想下公知流玩法,尚未实践,望指正。 首先参考教会逻辑,最简单提升自己的方式就是贬低别人。 异教徒加入不了教会,所以国教体系让异教徒受歧视,削弱其他力量。 灯泡需要认字,那么资格选举把不识字的人排除在外,也就是削弱其他力量。 第二对应的是学校,教会学校直接强化教会,加皈依扩大教会吸引人群。 公立学校加同化,扩大小市民人群。 私立学校则直接强化灯泡,同时更多的提升中上层教育,扩大灯泡人群,另外没有同化和皈依功能,外加灯泡吸引力buff,可以大量吸纳外国人,让国家变成主要由歪果仁组成的人口结构,这样属于变相消弱其他两个群体。 灯泡和教会最大的不同在于教会流无法完全废掉灯泡,而灯泡流可以完全废掉教会。 此外灯泡的ysxt可以极度灵活,相比教会,灯泡可以在除了信仰外任何法律上做到360%大转弯,比如威权灯泡,市场自由灯泡。而教会是做不到这点的,对比灯泡比较讲原则。 所以和教会的固定班子成员相比,灯泡理论上可以和任意ig搭班子,主要看灯泡自身领袖的ysxt。 初步设想准备在巴西、奥斯曼、比利时上做实验。 他们三个都是灯泡君主,巴西和奥斯曼天生存在大量非主流, 比利时教会孱弱,灯泡具备先发优势。 另外老美应该也可以,但是感觉最好放弃非裔美利坚主流,否则后期小市民基本盘有点大,最好就是只要迪克西,这样可以巨量弱化小市民。怎么减少文化本土怎么操作。
再次实践,关于放附庸。 以前为了防偷渡,总是拿下一块地修好行政部门急匆匆的就放附庸了,导致放出来的附庸非常不稳定,基本上都得平判一次。 自从解决了偷渡问题,不着急放附庸发现出奇的稳定,可以达到放出来立刻获取高收益。 具体如下: 首先是直接放会产生的问题 1. 财政大亏空,一个地区没有建设即没有gdp所带来的铸币税,pop也都是穷鬼收不上税,而附庸会继承宗主一堆机构,进入负债循环。需要长期的建设才能进入正收益,此外附庸的负债不到一定规模他不让你承接,反而背上了高利息。 2.大量激进没消除导致放出来的附庸里的ig支持度基本上都是负的,随便刷个运动员就容易造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旦gm,尤其是高人口区域,恭喜你行政部门秒拆导致这块地基本上废掉。 而建设好了再放可以很容易规避以上问题,除了避免财政问题和激进少外,把一个完成了全部资产收购的地方放出去,独立性的经济控制那里直接就是5.0,低独立度等于一个五级保障自由的效果,为后续长久稳定打下了基础。 此外持有这些地块并不是负收益,在200Mgdp前都可以给你带来铸币税收入,还可以提供市场和低廉的人力,让本土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以上有个前提,就是你本国的效忠要压得住这些地块的激进,如果自己本土都是水生火热,那么首先你自己就会被这些激进派带节奏了。 资质问题不用太担心,经过实践,劳工、技工池养成大法非常奏效,不会再因为缺工程师资质而烦恼了。
这次让她也过把瘾 每次改完女权都把她流放了,搞得都不好意思了,这次让她也过把瘾
工程师资质获取受限原因问题 工程师资质相比技工有两个门槛,一是识字率、二是财富等级。 这里做了一个测试。 1836年不列颠拿下山西和河北。 逐步在山西开了煤矿铁矿各五十级,采用手挖矿模式,劳工满员运作,起到初级资质培养作用。硫矿30级,采用水管锅炉,培养工程师。其他工业均采用最高生产方式并建造了10个大学,提升资质获取率150%,同时促进流动法令挂了30年。 然而工程师资质获取速度极其缓慢。 从财富角度来讲,虽然当地人口虽然受歧视但是免税,且法律不是剥削,没有剥削惩罚。放附庸后虽然不受歧视但将将会面临高税收(五级),总体财富水平并未显著提升,甚至有所下降。 当地工业品类齐全,生活水平不说跟本土,但和其他未整合地区比都是遥遥领先,甚至吸引了一批波兰人入住。 从识字率角度来讲,促进流动我不清楚能等效于多少级别的教育机构,但放附庸后教育机构仅一级。 然而在我研究出三级肥科技放附庸后,几十年来大量缺工程师的情况在三年不到的时间里得到了解决,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缺资质的情况了。 所以在同样是歧视的情况下,对比技工,工程师资质影响因素就只是财富等级和识字率么。 问题是不是出在识字率上,这个促进流动法令对识字率的影响完全比不上一级教育机构?
两个逆子就是不给爹省心啊 扬基佬三倍兵力看见迪克西还怕的要死,不知道怂个啥。
不列颠印度土改后的神奇景象 从农奴到宅地法,不列颠印度整体生活水平大幅降低。 产生以上的原因总结后如下: 从农奴到宅地法的利润分配变化为 农奴:庄园分100%利润 宅地法:庄园分50%利润,农民和自给农分剩下的50%,其中农民的分红是自给农的十倍。 产品结构的变化,粮食产量大幅降低,新增衣物及家具产出。 对市场价格的变化即粮食从5%激增到35%,普通衣服价格几乎无变化。 结果,自给农生活水平变化不增反降,农民生活水平巨量提升,劳工生活水平直接陷入挣扎。。。 总体生活水平极速下滑。 因为宅地法的是工农一起发起的,鼓动者是个工会。 很好奇工会支持宅地法的逻辑在哪,宅地法和工会有半毛钱的利益关系么? 我玩的不列颠,因为不列颠印度开出了塔塔集团,服装厂受吞吐加成,因此我在南北孟加拉和比哈儿各投资了50级服装厂,所以为了保障整体市场服装价格稳定,谁占有这三个省我支持谁,因此没有换边支持地主,粮食缺口只能让爱尔兰人来弥补了。
关于代码逻辑的问题 我的目的是不希望未整合地区出现金融区。 因此把最后一栏修改成了0。 然而运行了下,结果反而未整合地区迅速出现了金融区,这是怎么回事呢。 是不是修改成0反而变成了非干扰项。
不列颠教会流改法律详细套路以及部分关键点 首先以下不适合球长,球长请无脑转红。 不列颠教会的名称是 圣 工会,所以不需要再多一个工会话事了。 最终目标:改出国民生活水平最大化法律,文化排斥、养老金、劳动者保障、义务小学、妇女选举、累进税/消费税,同时从开局到结尾保障高合法性。 另外,宗教歧视不影响国际移民 开局改有产妇女为法定监护 1937年刷出狄更斯,如果老国王还在直接退位,如果是维多利亚,等她怀孕。 不列颠开局就是改良小市民,法定监护已经-5了,这时候把小市民和灯泡、工厂一起拉进内阁,其他拉出去,改保障自由,灯泡乐呵呵,小市民炸裂,很容易达成退位必要条件。 文化排斥:狄更斯发起的运动大概率就是文化排 斥,由此第一个法律修改即达成。 秘密JC:退位完后不列颠进入神权制,由于灯泡一个人在内阁里,小市民就此和灯泡分手,托利party直接合法100,此时满权威速通秘密jc,高速通过。 神权改君主:教会本身支持君主是大于神权的,此操作可让全部ig支持度大幅拉高至10以上。 济贫法改无福利:由于工厂在gm中落败,是完全打不过不受影响的地主的,且高支持度,不会有运动产生,轻松通过。 慈善医院到无医院/私立:这一步需要降一点税,因为把工厂拉进来会导致合法降低,可能需要适当sl。 此法律改完后工厂基本失去了改发的全部作用。 国教:大幅加强教会势力。 公立医院:秒过。 至此,一阶段法律修改完毕,大约可在1840年前后完成。 一阶段到二阶段之间 预估20年时间,注意积攒改良派教会、地主、工厂将军,多派出去打仗涨人气。 脸黑一个都没刷出来也不是完全不行。 二阶段开始为已经研究出人权和法团科技。 义务小学;人权科技研究出来后即可直接改义务小学,需要注意的是灯泡,不列颠很容易刷出市场自由灯泡,长期和黄老爷混一队,如果有就容易出现小市民1v3的局面,所以如果是市场自由灯泡,干掉即可。 如果成功刷出改良地主和工厂,改小学无压力,改良权重全ysxt最高权重。如果你又脸超级黑,没有也不是不行,小市民1v2,教会观战也不是什么问题。 劳动者保障和养老金,先出劳动者保障,加大法团黄老爷权重,你脸黑刷不出来?没关系,教会吊打黄老爷,只是保障和养老金不要连着改就行,等黄老爷消消气。 这里也是为什么前期要从济贫法改无保障,因为法团对济贫法和养老金是平级。 妇女选举权:最后一步是最关键的妇女选举权,从游戏开局到现在预估50年时间,一个改良教会将军都没有的几率是很低的,当然也可以是脸黑没有,不过还是没关系。 不列颠在1880-1895之间有一个历史改良教会。 只要有改良教会坐镇,等待妇女事件发起运动即可,教会主打一个不反对。 至此,第二阶段完成。 第三阶段的军事化jc,one party 异议,随便改。 累进税教会出社民的权重非常高,普选也一样,不过教会吸全员、市民吸中下,财选到普选也就是削弱一下灯泡和黄老爷,壮大一下工会。 以上,除了慈善改无医院均为高合法低反对下改法律。狄更斯挂了后,二代三代只要不是灯泡、工厂、村民、工会都能保证高合法,本身这四种刷出来的继承人也很少见,但不是没有,如果有,二退三或者退到神权或者议会都行。
四个原则已经点完了凝聚力还有用么 后期影响力不够,点个削弱附庸国能加影响力,但扣凝聚力
关于对恶名的使用和控制 恶名在游戏内完全可以看作一种资源,随时间衰减,受各种修正和各种事件的影响。 同时作为获取利益所付出的代价。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首先国际弃民不用多解释了,直奔图长去了就。 其次就是附庸的独立性暴增,每一个等级的恶名会让独立性增加1。恶名爆炸,附庸流就不用考虑了。 其他还有各种国际关系受限,比如换地,贸易等。 那么降低恶名增长的途径有哪些呢。 一是遏制恶名产生的源头。 1. 科技上,最终恶名降低科技是多边同盟和开花使命,前者可以降低所有恶名产生25%,后者降低对未受认可的25%。 2. 领袖的谨慎特质降低25% 3. 对不同的目标恶名产生也不一样,受认可的》未受认可的,整合的》未整合的。 4. 集团原则中的殖民部每级对未受认可的降低5% 举一个极端点的例子,在以上buff齐全的情况下,征服一块未受认可的未整合的地块仅要1.x的恶名,比如刚刚裂开的带清,全吃完都要不了多少恶名。 整合地块是4.9。 二是加快恶名的衰减。 1.保持较高的影响力盈余,最高可以加快25%衰减速度。 2. 领袖特质,文学家加快25%衰减速度。 三、通过事件直接减少恶名 1. 对你负有义务的国家出事件,成功后直接减少10点。 2. 其他国家购买你的武器出事件,减少10还是5点不记得了。 想增大几率就是多承担别国债务换取义务,要不了多少钱。 对武器设置鼓励出口,尽可能让小国多进口你的武器。 四、其他减少恶名消耗的一些技巧。 针对受认可的国家,征服所耗费的恶名是非常高的,那么我们可以想办法让你想征服的地块变成未受认可的地块。 举个例子,俄罗斯可以被放出的国家包括西伯利亚、哈萨克等未受认可的国家。 从毛子手上征服一块地就需要10点以上的恶名,人口多的地区甚至超过20,而未受认可国家的土地一块地封顶4.9。 可以先放出来再征服,提前布局,同理还有秘鲁玻利维亚那边。 以上内容不适用图长,换边,刀鱼玩家。
1895年君财分配下的主要ig吸引人数构成。 狄更斯开局,1890年前后他挂了,儿子是个灯泡,合法性掉没了,通过再次退位,传位给了一岁的教会孙子,合法性回到100,目前的法律基本定型。 通过图中可以看到,即使是财产投票,工会依然冲出了边缘,基本达到了工厂的一半,zz力量的来源并不靠数人头,而是实打实的财富。 如果改成普选,就是分掉实业家和灯泡的票,工会略微上涨罢了,没有太大的区别。 以下根据职业分ig吸引。 首先是下层阶级 1.劳工阶层,人数按人头排列,分别是工会吸纳了8.33M,小市民2M,教会3.39M,实业家几乎没有, 收入有明显区别的原因是工会的劳工主要是异教徒为主。 2. 职员阶层,分别是小市民1.7M,教会1.57M,工会1.17M,实业家几乎没有。同样劳工团体的生活水平最低,仅21.8生活水平,而小市民达到了24。 3.技工阶层,分别是工会4.18M,教会1.55M,小市民1M,实业家几乎没有。 以上可以看出,实业家是几乎不收下层。小市民、教会、工会的主力军都是下层,并没有所谓的小市民都是中层的情况。 然后是中层阶级。 1. 店主,分别是小市民2.11M,实业家1.03M,教会0.7K,工会几乎没有。从生活水平可以看出,实业家的店主是不如另两家的,也是因为异教徒歪果仁另两家不收的原因。 2.工程师,分别是小市民1.18M,实业家0.9M,教会0.8M,工会0.3M。 3.教士,教会以20倍以上的的绝对优势碾压了其他全阶层。 以上可以看出,在中层吸引力上,工会几乎没有吸引力,即使是工程师也只有0.3M。 最后是上层 1. 资本家,实业家的资本家0.56M,是教会的四倍,碾压其他ig。 2.贵族,教会有43K的贵族,碾压了其他全部ig。 以上即是主要四个ig的构成,军队中只有军队大元帅,没有其他ig大元帅,所以相对公允。 此外灯泡有高收入学者、官僚铁票仓,外加吸纳异教徒歪果仁识字人群,所以很难到边缘。 军队是靠大元帅撑着在。 贵族由于吸引力有限,只要托利party改组就会掉入边缘,乡村民众就没几个人。 教会可以吸阶层,这是在国教的情况下,如果是完全分离,则教会所吸收的人口将会分给其他ig。 同样,小市民是吸收全部中下层主流人口,如果99%全是非主流,外加多元,小市民的票也将分给其他ig。 所以有些人想问如何消灭教会、抑制小市民,很简单,完全分离加疯狂引进歪果仁还歧视他们,往白左的方向一路狂奔就好。
领袖太重要了 小市民皇帝意外挂了,逆子是个灯泡,120合法性(两个支持zq)直接变成35。 谨慎文学家变威风凛凛,最关键他还是没有子嗣,退位都没办法了。 大好局面直接毁了,这局感觉可以就到这了。
发现了一个bug。 首先我拥有全部中印度地块和那格浦尔地块。 释放显示本德尔肯德是收到中印度7个地块。 本德尔肯德是印度教,且德里和阿瓦德是他的文化本土。中印度和那格浦尔不是。所以如果他首都在中印度,则可以整合中印度、德里,阿瓦德。 然而实际放出来首都跑到那格浦尔去了。
忽然发现一个关于民族主义一个巧妙的设置 在没有研究出女权科技前,任何利益集团都会刷出改良ysxt,而且权重很高。 然而一旦研究出女权科技以后,改良ysxt就关闭了。 不会再刷出来了。 换言之,除了知识分子,和多元三形态和特殊的整合外,不会再有利益集团支持文化排斥,仅老农支持隔离,其他要么无所谓,要么都是往至上的路子走。 而族裔形态所有ig都可以刷出来的,包括灯泡。 感觉这个设置反应了19世纪末到二战期间民族主义在全ig的抬头。
很好奇,有绝嗣的情况发生么 这把通过sl跳过了选举挂掉高龄领袖事件,同时触发了治疗精神病事件去掉了狄更斯的寿命debuff,因此狄更斯90多岁才寿终正寝。 所以太子上位就70多了,然而我也没注意现在这个继承人是上位就带了还是后来有的,目前继承人仅3岁左右。。。 太子这么大年纪上位,会出现没有继承人而以外挂掉的情况么。 另外他的特性好像是在当太子期间就这么多了,很少见的6特性,谨慎肯定是后来学的,威风凛凛是成年后就自带了。
关于分离的几个问题 问题1. 有没有稳定认为制造分离的办法。 问题2. 分离领土是如何归属的 不存在国家的文化分离会爆出该文化国家比如非洲土著分离。已经存在国家的文化分离爆出来后会并入已存在国家领土,比如多米尼加起义。 但也有例外,比较典型的是瑞士起义会爆出两个瑞士出来。 问题3,有什么办法让别人爆分离么,这个别人包括其他ai或者自己小弟。
想玩得更加精细点,关于私有化和建造力的价格问题 假设建材都是平价, 国有去建设一个建筑需要花费多少钱,建好后私有化又会花费多少钱。 如果私有化价格是一样的,那么建造力花费则差很多。比如600建造力档和200建造力档。 那么把600建造力的建筑全部丢给私人去建造,自己只建造200多的会不会更划算。 又或者自己干脆什么都不建,全交给私人,钱多就直接拉大建造力规模。
再也不怕偷渡了 经过实验,这个数据改成0,被歧视人群的社区就不会生成了。 一改以前即使移民控制下各种偷渡情况发生。 这个修改后无移民控制也生效了,但是在无移民控制的情况下,已有歧视人口社区里的人是可以润走的,只要吸引力足够低,移民目标地点足够高,这些人可以全部润走并取消社区。 根据以上做了个实验,就是图2中的印家。我通过释放国,再附庸,再塞地等多重手段成立了这个印加傀儡。 给他改出文化排斥以及无移民控制后,原先考卡那块地里有3M人,全是哥伦比亚吸的欧洲人,拿下来后送给印加,没几年时间除了同样是本土的北安第斯,其他欧洲人全部润走了,连社区都消失了。 目前印加这4M人95%都是原住民,给他加了青草后能吸的包括阿根廷那边的和加拿大那边的都吸了不少。可惜这边生活条件太差了,美利坚原住民的吸不动,墨西哥那边还没削成傀儡,还是移民控制不放人。 有了这一改动后,再也不用怕偷渡急着放附庸了,先把基础建设搞好,再铺上需要的资产并完成收购后再放,放出来的附庸经济也会健康很多,而且直接就是5.0受控状态,低独立性加的buff内部也不容易乱。 另外原住民是真的太少了,把所有原住民集中起来都不够把印加文化本土的资源耕地开完。。
历史人物出场时间和挂掉的时间可以在哪看么 1885年 不列颠已经出了女权科技了,不可能再刷出改良非历史人物了,鼓动者登场已经开始鼓动。 因为是教会流,教会40%势力。 当时干掉教会领袖(传统历史人物),上来的都是非历史任务,不是改良没用。 然而到了1895年左右,出了丑闻事件,传统老登下台了,上来一个改良历史老登,已经75岁了。 我是法定监护改女权,改良派是不反对态度。 我这边运动势力已经通过各种事件加上十几年的宣传已经攒到48的支持度了,内阁里还有狄更斯代表的小市民大力支持,反对的声音只有5%的地主了。 可以说是这个局面已经是无伤改革了。 因此我也没sl,出了讨论事件都是选buff的,然而改一半教会改良老登突然去世了,教会直接炸出去了。 现在是千钧一发之际。 如果可以准确知道这个改良老登的出场时间和去世时间就好了
为什么未受认可的国家不能被羞辱。 葡萄牙被西班牙收了小弟,葡萄牙就东殖民一下西殖民一下搞出一堆碎地。 我去解放葡萄牙,过不了几年又被西班牙收了。 关键西班牙和带清共防,没事带清就要来戳一下, 怎么就不能把带清羞辱一下,让他别到处掺和事呢。
德意志问题搞晕了 到底领导权的资格是啥 我这把普鲁士拿了领导权,然后我把他收成小弟了。 奥地利因为gm了,所以前面领导权白打。 我第一时间解放了石头勒。 30年过去了,普鲁士就是不再次发起博弈领导权。我1000个营队在这,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后面我把奥地利也收了,按说掉次要了是不是就没资格了,怎么还是要博弈。 还是说我要把奥地利再削成自治领才能让他丧失领导权?
在哪能修改下被占领的荒废度增加速度? 一个土邦叛乱下 埃及这种货就敢来干预。 还不能提任何战争要求。 埃及还能混一个5年停战,一点代价都不付出了?
看来还是可以制造共主联邦的嘛
建筑招人是个什么原则 看两张图发现了一点问题。 人员是能招到谁算谁还是等比例招募 比如图一的煤矿,工程师的资质不够,但劳工的资质还是够的,为什么不继续招募劳工。 当地不是没人,还有自给农,当地佃农法律,市场粮食价格极低,自给农生活水平及其低下,非常不满意。 再看图二,图二的化肥厂人均产值只有13,属于去工业化的范围。由于极低的产值和极高的平均工资导致就不可能有劳工来这里就业。一个劳工技工都招募不到,为什么可以持续招募工程师? 但是,工程师愿意来,因为工程师定的薪酬就高,导致这个厂子只有工程师和车间主任,没有工人。 这是一级肥,不是三级肥,别看错了。 另外,这化肥厂是资本家建的,不是我建的,建好马上估计就要缩减规模了。最近投资的是本地金融区,应该是有一定地倾向性,本地金融区有一部分巴库油田股权,可能钱太多实在没地方投了。 另外吐槽下,原来我以为工程师需要识字率的,然而这一组79个工程师里仍然混进了15个文盲。识字率真的能阻碍文盲变成工程师么?
忽然发现以前在选择公司上一直有一个巨大的误区 第一就是光考虑吞吐和增益,忽视了公司的建造效率加成。 第二就是忽视了小弟家公司的价值。 以不列颠附庸流为例,以前开局第二年就会解散掉那个没铁路公司。 然而事实是整个游戏过程中,主动建造耗费最多的单个建筑就是铁路 -35%建造可以节省巨量建造力。 当然,那个公司本身不行,有什么可以5年整合的其他好铁路公司么。 第二就是小弟家的公司,这里点击小弟国家页面科技看。小弟家会开家具、玻璃、纺织、纸张公司。 根据小弟开的不同公司,去小弟家投资享受30%吞吐收益远大于没有加成和本地市场吃掉的利润。 而你自己是没有办法把公司开到全产业链的,所以根据小弟公司去建造可以更大的获取吞吐收益。
游戏中几个对生活水平产生巨大影响的科技 首当其冲的就是机械化工坊,对于附庸制造业来说直接就毕业了,此时通过爆铺纺织厂可以大幅降低普通衣物的价格并且持续保持盈利状态。 第二就是水泵,最直接影响的商品是染料和棉花,这两样科技做到-50%的价格,从而进一步降低衣服价格。 第三就是三级肥料,彻底解决粮食问题。 第四就是终极科技柴油泵,可以把把蒸汽机价格也拉到-10%,进而巨幅降低农产品价格。 与此相比,任何分配、税务改革都是浮云。 现实同样如此,现代大多数国家的人能吃饱饭和分配方式半毛钱关系没有,全是科技狠活。
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把这个数值改成0是不是就可以彻底杜绝偷渡现象了。 但是如果是无移民限制是不是也拦死了歧视人口移民问题。 有两全其美的办法么
代码里关于退让几率是咋描述的 阿曼剩了首都一块地,还有一个条约港瓜德尔。 他gm激进度90,和我的关系中立,他欠我义务,他还有和我亲善的利益集团。 我发起博弈要求征服首都并增加夺取条约港为主要目标。 区域内宣布利益的全是我小弟,没有其他国家了。 然后博弈进度条走到一半,他退让了,于是他灭了。。。 这种灭国战也可以退让的么。
V3的合法性差异感觉还是没有特别明显 除了变法、效忠和一点点支持度上其他似乎没啥体现。 但现实中,古今中外,一个国家真正强势的时候,无论是大发展还是开疆扩土,都是在统治阶级最为稳固的时候,换言之合法性最高。 这里的统治阶级可以是君王贵族比如汉武、太宗,也可以是mz国家比如拿破仑、小胡子。也可以是工农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比如某大。 如果合法性影响力加大,影响到到士气、科研、吞吐、税收效率等方方面面,哪怕影响力度小一点,会不会更合理一点呢。
想尝试一下洗白玩法,看看有没有搞头以及几个问题 结合现实世界英联邦56个,只有四个退群的,准确来说只有缅甸和爱尔兰退群了,津巴布韦被踢了,还有一个不能算。 打算到大后期,收缩建造部门,自身逐步降低税收,并逐步提高附庸地位,最终实现完全独立自主,但仍然保留在集团中,集团策略里最终把科研修改为共同市场保证市场统一,把殖民部修改为防御原则防止互殴。 如此游戏内将会产生N个列强并顶掉现有全部列强及主要政权。 那么问题来了。 1. 小弟独立后会不会被踢出集团?如果被踢还能邀请加入回来么。 之前试过把开普敦放独立了,踢了后他申请加入回来。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这里是集团一体化生产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全产业链,任何国家退群必完蛋包括我自己。 2. 部分小弟体量特别大,一旦独立他会不会自己要求退出集团。 3.独立后是不是会丧失掉对大体量小弟的投资权。 4.小弟独立但不退群的话,盈余会爆炸性增长,他们会拿这些钱干嘛呢,会给自己降税么。 5.如果独立了船还是我出对吧? 图里是目前存档现状,外交收入大概6M左右,建造力18000,还是钢框架,没上电焊,税制还是人均税,2档税,取消了全部消费税,国库是满的。应该是有能力完成以上操作的。 除了西班牙和普鲁士外,生活水平在12以上的都是我小弟,12以下的不是。
新人想尝试下钢丝一脸茫然 只玩过P社V3 和天际线。 钢丝和V3有什么区别,怎么上手。
工人阶级与地主大联合 将一切阻碍发展的势力一扫而空
AI关于行政中心的建造倾向有人有过研究么 举三个例子 1. 大后期的澳大利亚,我发现他把所有的机构全部拉满了,0税收浪费。 2. 自己放出来的达尔富尔,首都达尔富尔、授予他的领地是赤道苏丹以及科尔繁多。放出来之前在赤道苏丹造好了5个行政机构。放出来时卡住时间,直接收于他那两块地。 他拆除了赤道苏丹的五个行政中心,并同时在首都准备建设4个行政中心。 由于人少,也是0税收浪费,但赤道苏丹的人口是达尔富尔的五倍,税收能力基本拉满,达尔富尔严重溢出。 3. 自己放出来的福南,授予江西。 在福南预建设了25个行政部门,江西40个。 达到两个省约35%的税收浪费,因为我知道他会拆的。 然后授予完毕后他拆除了江西的30个行政部门,并在福南建设了15个行政部门。好几年过去了。最终税收浪费被他调整为福南10%,江西95%税收浪费。 那么问题来了,AI造和拆行政部门的逻辑是什么? 行政力不足肯定是会补的,根据观察他会在首都优先补。 但行政力足够的时候会在什么情况下继续造行政部门呢,机构是次要的,重点是征税能力。 江西单省100Mgdp,人均税,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什么行政机构越造越亏的情况。 江西单省的gdp和人口都超过任何不列颠尼日尔全境,但由于税收浪费,即使加上福南,收入也不到不列颠尼日尔的一半,就是因为税收全浪费掉了。 有什么办法阻止ai这种拆了建建了拆的行为呢。
关于禁止工业的五个问题 1. 首先禁止工业禁的具体是什么产业?服装、工具、家具、食品等产值相对较高的产业属于工业么? 2. 由于禁止工业增加50%的乡村民众势力,所以希望小弟禁止工业是为了壮大乡村民众好给小弟改出宅地法、关闭边境等优秀法律么? 3. 由于禁止工业增加贵族投资,所以希望小弟改出禁止工业是为了让小弟更多的投资农业,抢占耕地制造失业,同时与本国争夺产权么? 4. 禁止工业是说改就改的么? 5. 为什么有一部分人开口就是给小弟改出禁止工业?只从事“低产值”的资源开发就可以了?
中期生活水平对比,差距竟然能有10 时间1890年,对四类人的生活水平对比,分别是非法移民、合法移民和正米字旗。 非法移民总数3.39M,其中占比最高的是1.8M的粤,另外有部分人口需要被扣除,但不多。 首先统计有点问题,在筛选文化歧视的时候巴尔干的保加利亚等被加入进来了,这个肯定是有问题的。 其次,统计数据中排名第二的僧伽罗人是不应被统计在内的,因为我是开局第三年完成的移民控制改革,这批人是在窗口期合法移入的。 除此之外,微量的波斯人也是合法移民部分。 第三,巴库阿塞拜疆人和在条约港的满汉也不能算是非法移民。 其他均为非法移民,应该在3M以上。 这部分人的数量只会随时间越来越多,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军事化jc了。
法兰西公社又要进军凡尔赛了 法兰西全世界就剩我一个朋友了,可惜当局不接受我的援助,我们的差异实在太大了。 是他太进步了,还是我太保。。 切过去看了下,巴黎公社进度条走一半了,他也不镇压下,看来马上就要红了。
是不是同时只能存在三个运动? 教会这都不出去闹市?
这个投资是什么设计的,真是无语 未整合地区金融区可以直接投资本土,刚征服一块地,金融区立马开始在我本土投资了。 这个金融区有其他地块的产业,还铲不掉这个金融区。 我发现他开始投资了还不能取消,提前放出去了还是显示投资成功。 国有化顺序竟然是从头开始 要把外地金融区的投资铲了就要把所有金融区全部国有化搞毛啊。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大家来猜猜原因
看来是自卫反击战 必须遏制博尔古的威胁
通过修改文件让附庸流更爽 原版傀儡国改法律的原则是看成功率的,低于某个数值会拒绝修改,这就让人很老火。 我个人观点是,反对利益集团可以有意见甚至起义都没问题,你改都不让改那还是傀儡么,有这么独立自主的傀儡么。 贴吧大佬给分享了个方式,把宗主要求修改法律的成功率提高,可以实现让小弟制定你要改的法律。 当然你改逆天法律也必然会激起gm,这样也相对真实,但起码可以通过付出一定代价得到想要的法律。 比如给不列颠印度改无移民限制,把人口释放出来,给殖民zf改多元,实现殖民zf的价值。在小弟即将gm时改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折中法律,避免战争,平息矛盾。 这里具体说下殖民zf,放出来的时候直接要求改多元,100%必定引发gm,改完多元后改完全分离大概率会二次gm。再之后基本就成型了,后面会非常稳定。 特别要注意的是利益范围内是否有宿敌宣利益,如果有宿敌可能会插手。 具体修改方式放下图了。
奥地利统一的机制问题及相关背景过程 首先普鲁士是可以作为保护国统一北德最终成为德意志的,这个吧里很多大佬讲过,我自己也试过没有问题。 这里想问的是关于奥地利的,问题部分直接看最后,背景经过往下看。 事前背景: 这一把我通过分离bug把奥地利收成了保护国。 由于第一次普奥战争我忘记挂利益了所以没参与,于是我切到奥地利那边看了下,确认领导权是在奥地利那边的。 此外巴登和符腾堡没了,变成了大号的霍亨索伦,是普鲁士在第一次普奥打掉了送给霍亨索伦还是霍亨索伦反击拿的不太清楚。 总之南德地区就是奥地利、巴伐利亚、霍亨索伦三国,其中霍亨索伦还是普鲁士傀儡。 于是,我以征服丹麦尼日尔河三角洲为主要战争目标,附带解放石勒、赫尔加强制主要战争目标,发起博弈。 战斗前夕: 此刻非洲临海三国全部帮丹麦,西班牙、比利时帮丹麦。石勒直接以独立为战争目标站到了我这边。 此时战力对比300vs150,我这边不算附庸。 战斗打响的瞬间我就被巴伐利亚宣了,战争目标是对奥地利发起的领导权博弈。此时德意志诸国几乎全部下场,全部是帮巴伐利亚的,其中普鲁士提出了征服波西米亚的战争目标,我提出了普鲁士释放霍亨索伦以及赔款,奥地利提出了巴伐利亚放弃领导权。 此时战力对比是300vs400,对面还在征招。 我这边是英格兰岛八省一个省一个队伍。中英格兰60人队,苏格兰高地20人队伍,其他都是30人队伍。其中有两个队伍还分别在非洲和阿根廷打土著。 题外:战斗打响后没多久,瑞典也发起了统一博弈,我实在无力参与第三场博弈了,所以必须在瑞典打完之前结束丹麦战争,避免战争目标消失。 战线: 1.莱茵战线:因为芙兰利斯是我的,可以直通莱茵兰地区,这条战线是最终决定胜利的关键。 2.西班牙战线: 直布罗陀,这很显然。 3.丹麦战线,由石勒独立加入我方形成的两条战线。 4.非洲战线。 5.土著战线。 6.东普鲁士战线,是由我海军登陆开辟的战线,最后被拦在了勃兰登堡门口,转防守了。 7.波西米亚战线:主战场,最高达到了600vs600。 战斗经过: 两场博弈时间差为四个月,第二场博弈开始前,非洲战线和土著战线的战斗已经结束,非洲三国全部完蛋。 波西米亚主战线负60,西班牙战线正60,莱茵战线-10,勃兰登堡战线-20,丹麦两条+20,海军主要和西班牙在激战。 由于波西米亚负的太多,我抽调了全部西班牙战线部队增援波西米亚防守,集中权威,八省全部上鼓励征兵拉满了在中英格兰军团临时提拔了3个大元帅,征兆拉满。 西班牙战线由加澳东印度及各小弟联军填充,战线优势下降到+20。 战斗一阶段: 巴普联军攻势及其猛烈,奥地利的100个营队人力被瞬间打空,很快我的人力也被打空,波西米亚和首都奥地利相继沦陷。但战线劣势正在逐步下降。 战斗二阶段: 由于战斗僵持时间过长,比利时被强制执行,石勒成功独立并退出了战斗,丹麦战线消失。丹麦及赫尔施泰因三块地全部被小弟们抢登陆了。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我的海军开始挂机中。丹麦战线上的两只部队加入莱茵战线,开始战略反攻。 战斗三阶段: 随着莱茵战线的推进,北莱茵被攻陷。形成了东西向的莱茵-威斯特伐利亚方向和南北向莱茵-巴登方向。 东西向战线留了一队防守,南北向对方没有兵力,军力直插霍亨索伦的符腾堡和巴登,最终伸向巴伐利亚腹地。 战斗四阶段: 西班牙被强执并被羞辱,加澳印度联军全线支援波西米亚战线。巴伐利亚被莱茵方向部队直插后背被强制执行。波西米亚战线战局开始逆转,进入全面战略反攻阶段。 战斗结果:我方以-80支持度险胜,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战损达1.5:1。 战后: 巴伐利亚被直接并入奥地利。 那么问题来了。 1. 巴伐利亚为什么可以直接并入奥地利,是不是他和奥地利本来就是友善关系。霍亨索伦没并进去,看了下关系,很差。 还是说巴伐利亚在被强执的瞬间就并进去了,霍亨索伦强执晚了,导致没并进去? 但当时那个情况我不把巴伐利亚先冲掉估计我自己先绷了。 2. 奥地利为什么没有变身南德 3. 切到奥地利看了下,统一德意志日志无法激活,因为是附庸且非主要,那么在他研究出泛民后还会发起统一博弈么? 是不是中间我不能削他自治,并保证普鲁士不z变,保住奥地利的领导权?
关于pop的几个问题 问题1.pop是指同类人群么? 问题2.伐木场的劳工和伐木场的技工一定不属于同类人群么? 问题3,伐木场的儒家劳工和伐木场的佛教劳工也不属于同类人群么? 问题4.人口多的地块把每个品类的建筑都弄一级是不是可以起到最大化分解pop的作用? 问题5. pop被分解掉后是不是就能解决大pop不移民的问题了? 问题6.要组成pop群组的必要条件是不是同工种,同职位,同文化,同信仰这四个条件。
他们是同一群人吧。 这两股势力是同一批人吧。 也就是说支持和维护的都是他们?请愿改革的是他们,维护旧体制的也是他们。 换句话说,只要改革成功不打起来,就能够降低激进或者直接打起来? 另外如果打起来,这块地是会加入反抗方还是保留在zf方呢? 这块地正在整合中,激进很高。鼠标移动到gm上有分离风险的地块中没有这块地。
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战斗 三方都不接壤,都没船,于是战斗持续了半个世纪。 起义方征兆拉满了,反复破产,另外两方看戏。 马上一场消耗战即将打响,预估持续时间5年以上。 又是制定了不可能完成的战斗目标。。。
有时候真是搞不懂动乱的原因 人均并列世界第一,生活水平第七,产业就是采矿种薯片造玻璃,都是高净值产业。 动乱基本没断过,每天不是这个运动就是那个运动。 小市民和教会双大超过70%就看戏, 被几个臭老九牵着走。 别人带清生活水平7.0,百姓安居乐业,任劳任怨没见一个省份动乱的。
老美又被坑了。。 1898年,老美发起了第三次美墨战争。。终于准备收复天命之地。 结果我一看老墨国内,完犊子,又白打了
土鸡我忍你很久了 我干什么他都要无条件干涉一下。 以前我看毛子面子远离他。 现在加入带英市场了,还要干涉我,130博弈点用完不谢
毛子的战斗力是真心的拉 第二列强,带着包括埃及、奥斯曼、荷兰一帮小弟跑去打带清。 结果被带清爆揍到赔款。。 切过去一看,1894年的带清国库还是满的,脆弱统一进度还是100%,这肯定是不会裂开了。 两边都是散兵,带清虎的一批,禁了烟就是不一样啊,带清连枪都短缺了,子弹全是找法兰西他们买的。 可惜他把我禁运了,要不然枪炮管够
一个厂子满员度对利润和产出是怎么算的呢 比如一个场子只招募了10% 、50%或者100%,分别对利润和产出有什么影响,按比例还是? 另外比如劳工招满了,但其他的不够又怎么计算呢。 很多场子如果开最低级生产方式会很快招满人,全劳工,再改生产方式会裁掉多余的劳工,虽然剩下的招不满,但劳工是满的。 但是如果一开始就按最高生产方式来招人,结果就是劳工也招不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拉萨尔寿命是多少 狄更斯目前73,有执着属性,估计可以活到90,拉萨尔59岁,有个伤痕累累。 太子爷属性不行。
下版本偷渡的问题有日志说可以解决了么 全球的阿肯人 1/3 润去了伦敦,现在已经动乱了,一帮老黑开始零元购了。 伦敦是全球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领内唯一动乱地区。 真尼玛离谱。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