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东尼奥小
圣安东尼奥小
关注数: 14
粉丝数: 116
发帖数: 6,687
关注贴吧数: 44
当前版本最惨的应该是黄老爷了吧 当前版本ig怒了只会带着运动走,如果没有相关运动怒了白怒了。 当前版本几乎就没找出来向着黄老爷的运动。 以前版本人权两件套还要顾及黄老爷的感受,还要刷改良黄老爷各类操作,不敢操之过急。 现在从医院、学校、小学、养老、监管这几项没找到一个运动反对。直接改就完事了,顶多就是黄老爷消气前不研究生产类科技。。。 反倒是黄老爷唯一的最大助理法律无移民控制有点麻烦。
维多利亚人口分布及平衡计划 写在前面,假设我们游戏的目标是使全人类GDP最大化。 首先,GDP的产生可以看作对耕地及资源的一切增值行为。这个增值的过程人力作为增制品之一,使用越少的人力,增值效果越大,即产生更多的gdp。 那么结论及是开采完全部资源并以最少的人力,最高的生产方式去增值这些耕地及资源。同时最大化去除火星损耗。即尽可能将制造业生产在河流地区(100%)接入度。 之前有大佬发过,V3开局人口大约为1B。 从人口区域分布来看可以说是极不平衡。 欧传人口控制着海量资源,而人口本身不足以利用这些资源。 以不列颠为例,不列颠自身的人口根本无法实现利用完本岛的矿产资源。 同样还有持有巨量资源的毛子。美洲就不谈了。。 可能只有法鸡这种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有机会利用完全部资源。 比欧传更夸张的其实是中东传承,以波斯为例,波斯的人口即使仅开发完毕资源都够呛,更不用说利用了。 非洲大区则差异性很大,埃塞区人口是过剩的,尼日尔相对平衡,其他大区人口能采集完资源都够呛,尤其南非和刚果。 东南亚人口也仅仅是勉强能够完成资源采集工作。 而南亚传承和东亚传承本身仅控制非常少的资源却拥有巨量的人口,可以说是人口严重过剩。 由于人口移民速度受各种因素限制。如果需要达成gdp最大化的目标,则需要对连开采资源都人口不足的地区进行人口补充。把制造业尽可能多的搬到人口严重过剩的地区去。 由此,需要进行人口分布平衡计划,那么如何在原版游戏基本框架内不做大的修改,以游戏操作的手段去实现这个目标呢?
求助一个南美问题 自己玩的不列颠,想通过附庸的方式在南美建立附庸国,附庸国自然是越大越好。 那么美洲联邦肯定是最合适的。 目前除巴西外傀儡了全部南美国家,切过去看发现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立美洲联邦。 于是吞掉了一个再放出来发现,原来主流文化变了就不可以成立了。 那么问题来了,几乎每个小弟都变了主流,然后无一例外,他们的首都的文化本土也变了。 众所周知,ai只会整合文化本土领地,那么我给小弟成立了美洲联邦后,小弟还会去整合那些已经变了文化本土的领地么
德意志地区的变数真大。 这一局由于我一心一意整毛子,痛殴法兰西,导致欧陆乱象丛生。 如图所示。 故事还要从法兰西手欠开始说起,导火索是法兰西脑袋抽了跑去收巴登保护国,于是巴登要求征服阿尔萨斯洛林,比利时收了巴登当保护国,普鲁士傻乎乎的无条件支持巴登。 而我不列颠作为搅屎棍当然要支持法兰西,否则他退让了就不好了。 开战后我果断投降,直接痛打落水狗,直接爆恶名,一站定乾坤。 我这个档运气非常好,1839年出了枪口下的改革,狄更斯直接荣升总理,恶名不是问题。 最终法鸡丢失了北非领地,和接近50%的gdp,一蹶不振,其中阿萨的gdp就有20%多。 更重要的是法鸡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变,一夜之间工业人口全没了,正统派开始抬头,最终被我收狗。 ————————————————- 重点是比利时一战直接混进了普鲁士关税联盟,疯狂吸人,外加巴登吃掉了阿撒,阿萨目前的单城gdp是10M。而比利时两块地高达50M。直接顶掉了普鲁士盟主位置。一越为世界列强第二。 而2B普鲁士和他的好兄弟亲亲我我,50年过去了领导权愣是没打。 ——————————————————————- 于是我只能主动挑起战争了,由于奥地利收了一个德意志小国。于是我以解放附庸的名义发起战争,普鲁士果然加入了我一方,顺便解放意大利两国,伺机挑起意大利战火。 (目前奥地利退让了,我准备回档加解放伦巴第为主要目标) 于是局势如图所示,汉诺威和普鲁士关系不行,没吸进去,太坑了。。然后就是***比利时,他把巴登变成莱茵联邦了。如此一来,北德丧失了发起统一博弈的条件。其他德意志小国都成功吸进去了。 ———————————————— 那么问题来了,我如何才能以最小代价(主要是恶名)收狗北德并成立德意志帝国呢。 目前莱茵联邦有四块地,我去解放三块再征服恶名最小的一块地,然后送给德意志么? 另外德意志如果发起统一博弈会不会把我的波罗联省卷进去?波罗联省已经被我养肥了,是我的木材重要产地,两国不接壤,很显然德意志打不下波罗。 我还是应该先收狗再去考虑这些事情?否则真成立德意志了即使破产可能威望都掉不下来。 ————————————————————- 以上1.84版,所以奥地利稳如泰山,从来没有暴乱过,各地块都被洗成了南德意志人,意大利一滩死水,甚至我博弈奥地利,意大利除了萨丁全部跟着奥地利混。
有什么办法可以给部队排序 法鸡军团还是改了名字才排正的,这个保加利亚军团乱入搞得很难受。 有什么办法把第四个法鸡百营军团提到前面去。 军团是根据兵源地命名的,玩的1.84版本土可以同化的,但因为是文排,法兰西本土超过80了同化不了,法兰西人又多,所以是主力部队。 保加利亚有土耳其社区,可以无限吸人来当兵,同时同化好了后可以去本土工作。 罗马尼亚也是个不能同化的,人又多。 开局那个不列颠锡兰就是整合区域,所以吃掉马尔代夫吞掉锡兰直接就是整合领土不需要20年,而且开局有泰米尔社区,也是可以无限从印度吸人来同化。 不列颠兵员就是开局的兵剔除掉爱尔兰的部队,整合一起在家防守就行,免得吃损耗。 带清那边汉人太多了,不敢征兵,怕新征服的未整合地区带着花了20年的整合地区的兵一起反了。。。
ai带清打不过ai毛子 时间1960左右,我是不列颠,征服了beijing和山西。所以带清的首都去安徽南部了,深居内陆。 这时候毛子去打带清,除了几个有宣称的土地,他还要带清条约港。 本来是想帮带清的,毕竟征服一个未受认可的土地比征服列强土地要的恶名少多了。但是带清和我关系太差了,不接受我的帮助,无奈我只能帮俄罗斯了,开战后直接投降观战。 带清的薯片debuff已经消除了,为了支持带清,我免税向他出口武器和火炮。带清的营队数量是高于毛子的,而且是线列。但毛子有炮。 最终战线被推到西安的时候毛子的支持度归零了,但共同作战的还有一个希腊,这家伙在家挂机,支持度掉的很慢。 最后希腊只差最后5点支持度的时候,毛子推到安徽了。。。可惜了。打了好几年。 打完后,希腊对土鸡发起了博弈,为了报复希腊,我无条件站了土鸡,由于我有毛子义务,希腊傻眼了,就这样灭国了。 ————————————————- 经过观察由于带清人数比毛子多,开始都是带清发起攻势,最后把人冲没了,然后就一路溃败,人一直就没补满过。。。。 AI带清如果人数上略少于毛子,恐怕都不会输吧。
普拉塔主流 普拉塔主流好像就阿根廷一个吧。 由于这版本殖民太慢了,导致阿根廷无法在民族主义之前殖民完查科和门多萨。 由于ai默认不整合非主流地块,导致阿根廷主流由普拉塔变成阿根廷后就不会再整合普拉塔地块了。 这两块地就没有ai能整合了,看着难受。 P社就不能把地块文化本土跟着变成阿根廷么
看来徒步进出城的人还不少 看到不少刁民横穿高速公路,给他们弄了个桥。 taxi也进城就下客,赶紧去拉下一趟别进城了。 后期在这个点弄个公交,把人拉到地铁站去。
再谈移民———到底哪些人移民了。 写在前面,玩得1.84本土可以同化的版本。 首先抛出一个问题,移民是无脑移过去先再找工作,还是先锁定了岗位,过去直接工作。 以下举几个实例。 1. 发生在汉地的移民潮。 不列颠开局拿了山西和beijing,开始整合并挂上促进交流开始建设。建设了几年后触发了移民潮,大量汉人移民到韩国去了。 在游戏初期我的建造力其实跟不上这两个省的人口增长速度的,毕竟还要顾及其他地区,有人走是个好事。 然而仔细一看,走的全是这几年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技工、工程师,场子开始缺员,开始缩减规模。无奈只能在有大量失业的情况下开青草运动拉英格兰人来填补高资质岗位。 2. 中后期移民。 当山西已经建设完毕后,人力已经用完,拿下广西,起初广西几乎没有什么移民,随着建设进度提升,在存在失业的情况下,移民开始增多。 最终放附庸后,广西会固定向山西移民。 3.本子移民 玩本子对外移民从来就没怎么出过问题,和不列颠差不多。 ———————— 结论猜想, 1.移民本身必须满足对现状不满的条件,如果对当前现状满意,则不移民。 2.汉人低识字率导致最低预期特别低,翻看pop不难发现低端岗位的满意度基本都是正的。而本子高识字率,预期高,大部分岗位满意度都是负的。 3.失业人口不会移民,是本身产业人口移民后,失业人口再去填充产业人口,所以看起来移民导致失业人口减少。 ———————- 汉pop过大不移民的问题不用考虑,已经用建筑切割法把他们变成了小pop了。另外我禁了45等人社区生成概率,其他汉只移民到山西,再由山西同化后移民到世界其他地方。另外是商品农。
皇家海军会出手 众所周知波罗的海三国对于北约有多重要。 想削弱毛子,什么解放波兰、西伯利亚这些没吊用,解放乌克兰,顿河哥萨克有点用,但用处不大。 众所周知内战最喜欢干的一件事情就是拆行政中心,越拆越弱,越弱越拆,究其原因就是没纸了,导致行政吞吐没了,进而导致行政力没了,行政力没了就开始亏欠,亏欠就开始拆行政中心减少损失。。。。 打毛子登陆波罗的海肯定能登的上去。征兆一波一发狠,割掉毛子三块地外加波罗的总督区。 后面再打毛子只需要派100队散兵去站岗,皇家海军会出手。这100队兵总部设在那块地上就行,连运输船都不吃。 此外,这三块地其实并不是没用的土地,这里有大几十颗树,造五棵树送给波罗总督区,他自己会开木材公司,木材在低等级科技的时候投资回报率很高的,外加公司吞吐加持,波罗养活自己完全没问题,还能上贡个几十K。给波罗免除军事义务,剩下一块没人的地自己拿着,这样就只有一条战线了。
国际贸易其实还是有点用的 贸易这个东西一定要有大量差价,如果贸易的人均产值连10都不到,那不如不做,浪费船。 陆路贸易在一定货量上不废船,只要你的市场和对方市场陆路接壤即可。所以尤其是前期,出口小国高档副产品可以赚一点,毕竟没什么成本。 ——————————————— 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大清市场和德意志市场。 以不列颠为例,前期最重要的就是大清市场,中后期则是德意志。 而带清市场最重要的是供给端,而不是需求端。带清看着人多,大部分都是自给农,工业人口都穷得一匹,跟德意志市场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但由于够穷,外加满负荷农奴制自给农棉花和谷物价格非常低,可以完全满足不列颠市场的前期需求。 在有限的船内可以选择0关税进口丝绸、谷物、棉花、30%关税进口茶叶、出口薯片。0关税出口三高档。 如此前期商船基本饱和,这里我缺基建是优先造港口,而不是铁路,800建造力的铁路前期伤不起。 ——————————————— 理由如下: 首先是印度问题,印度是土地税农奴开局,印度前期最重要的任务是保住耕地提供自给农场产出,以及土地税收上来的钱。 而不是消耗耕地,损失税基,制造失业去增大印度的投资池来和不列颠抢产业。 所以降低农业利润能有效缓解印度投资农业的倾向,让他去多砍树和开矿。注意印度是盘剥开局,不是农本或者传统,没有投资农业倾向加成。盘剥经济下资源产业同样有吞吐加成。 ——————————————————— 其次是薯片问题,不列颠在印度开局拥有产权的薯片只有一半,剩余都是印度的,而且薯片自己本身有需求。 ——————————————————— 第三是谷物问题,三级肥之前谷物农场的利润实在是太低了,自己去种真的不划算,造不如买。带清的谷物供给至少可以持续到接近三级肥研究好的时候。进口带清谷物可以一直保持谷物价格在5%以内,中期带清谷物进口甚至可以占到25%左右。 ——————————————————— 第四是棉花问题,带清棉花-75%,买到就是赚到。 ——————————————————— 带清市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带清市场和不列颠市场一样,非常稳定,带清发展个几十年产业结构都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带清的建造力会一直用来扩军。
如何打破土邦怪圈 首先,排除自己主动拆碎印度和吞掉印度。 那么消除土邦的办法就只剩让他独立后征服他和让印度吞掉他。 ——————————————————— 当前版本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逻辑问题:即如果宗主国被第三方征服或者吞并,其小弟将自动变成第三方名下。 在印度兵变事件中,土邦会变成印度斯坦的小弟,然而印度斯坦被强制执行后,英属印度吞并要求失效,从而导致小弟留存而不被吞并。 ——————————————- 这些小弟会相互保独,甚至拉拢外界势力,比如我这里带清甚至来保独了一个土邦。 导致每一个土邦的独立性都拉满了,带来严重的debuff,然而印度不去吞他们,他们也不发起独立博弈,于是陷入死循环。 这里我已经把印度升级为自治领,但经过观察印度只会吞并低独立的小弟。 在不开mod的情况下,有没有办法实现消灭这些土邦的目的。
枪口下的改革有点意思哈, 我刚改完秘密jc,隔月就爆了人民之春,结果激进运动直冲100%,中间忽然除了个枪口下的改革。。。。可以直接议会共和或者普选。 本来计划是走法团的,这直接议会共和了,加了一堆效忠不说,关键是这个不触发制定法律的负面效果,保皇派的支持度都没动。。。 要是再出一个无伤过普选就好了,可惜没出了。
我要收稻谷衣物税啦! 200权威扶持了几十年小市民就是不紧迫,可急死我了。 狄更斯加劳工运动真坑,还不如去加反动运动。。
玩到这个版本才理解负面选项的意义。 开局不列颠改文化排斥。 乘着小市民支持度高,直接改无移民控制,然后反动运动爆了,一看爆的地区都是爱尔兰农村,心想无所谓,结果由于改得太慢,小市民支持度掉下来了,小市民也爆出去了。 直接就是全境爆,被迫取消修改。 爆的原因是近期修改文排和正在制定无移民控制,这两项加起来就超过100了。 于是等了几年,近期制定文排的活跃加成没了,直接无视小市民,改无移民控制,活跃度显示是90%,感觉自己能改过,后面还是改得很慢,活跃度还在往上涨。 没办法,取消一切消费税,税率拉最低,非常惊险的过了,结果过得前面一个月巧不巧出了人民之春,反动运动直奔100去了。 —————————————————————— 于是乎,选了一圈法律,最终决定用文排改种族隔离来忽悠。 这里说下原因,想在短时间内降低反动运动的活跃度有两个方法: 1. 拉高支持派系5支持度以上。 2. 拉低运动本身的活跃度,即改运动认可的法律。 目前运动已经是全ig紧迫。其中小市民和教会势力差不多。 方式1:改限制童工可以把工会拉出来,但工会没卵用。 2.改公民权和审查或者宗教相关可以把小市民或者教会拉回来,但会把灯泡爆出去,依然没用。 3.老农民已经是-20了,不做考虑。 4.地主势力只有10不到,成不了大事。 方式2. 降低运动本身的活跃,改mz至上由于我征服了两块汉地还没消化建设,至上会把mzzy运动引爆。 改zz隔离可以降低反动运动活跃度到75%以下。 于是所有事件辩论能降低成功率的,加事件的全部优先选,即不能通过也不能失败。 过了3年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竟然快过了。。。最后实在拦不住我取消了,好在反动运动关于近期制定的活跃度已经降下来了。。。不至于本着100去了。 又过了1年多人民之春5年时间结束,大溃败事件触发,给加了10%人群效忠,运动彻底结束。 和旧版本不一样,法律过了运动依然有可能继续爆,而且活跃降得很慢
有没有v3mod制作教程视频呀 自己改了很多数据,每次更新版本改数据都是大工作,自己弄个mod是不是可以每次都可以方便很多?
印度这里ai的逻辑是啥 玩了差不多10把,每把都不一样。 最好的一把是印度吞掉了所有小弟。 有时候是部分小弟 这一把实际上打完后这些目标里的小弟都没有吞掉。 有一些被吞掉的可能是满了?
关于养资质的一点心得。 1.首先,在哪里看资质够不够? 在建筑的左下角资质那里,鼠标移上去,可以现实各类资质现有数量,以及每周(可能是月)的增长情况。打勾说明这个地区不缺任何资质,所有建筑都不会因为资质问题招满人,打叉说明缺某种资质。 缺什么看一下就清楚,很多时候打叉是缺贵族和教士,这种情况不影响建设,只有行政,城镇中心,庄园宅邸这种需要贵族和教士。 ————————————— 2.哪些职业没有门槛? 劳工和自给农,这两类人是不显示在资质栏里的,因为这两个职业即是最基础的职业,是个人就行。 —————————————— 3.搞建设最重要的职业是什么? 建筑里通常有以下几个职业:劳工、技工、职员、店主、工程师。 除了劳工外,其他都有识字率门槛,但只有工程师最高,是20门槛。因此一个地区识字率不到20,工程师资质是很难长的。而技工只有10的要求,游戏里识字率低于10的地方还真不多。 —————————————— 4.长资质和什么有关? 识字率、接纳度、职业工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职业工种,因为对应工种可以获得巨大资质提升加成,比如劳工获得技工资质的速度是其他资质的5倍。 —————————————— 5.什么情况下需要养资质? 在资质不够的情况下,经常玩列强的朋友都知道,在本土建设资质是不用考虑的问题,不仅仅是识字率高,更重要的是工业基础。 比如不列颠,开局就有三级生产方式,劳工-技工-工程师这个梯次群体有着相当庞大的数量。从你打开游戏时这些群体就在不断的增长,增长速度远高于你的建造速度。 经常玩带清、土鸡的玩家都很清楚铺法令非常重要,不仅提升识字率,更重要的是加速资质培养。当你开矿用大气式蒸汽时会发现缺资质严重,因为大气式蒸汽蒸汽阀即需要工程师也需要技工,因此想把人招满,必须等工程师培养到位,需要经历一个劳工到技工,再到工程师的过程。 ——————————————- 5.是不是只要识字率高,自给农就可以直接变工程师,不需要所谓的循序渐进? 自给农可以直接变工程师,但是慢。 比如本子,正常玩起来因为高识字率也不怎么缺资质,那是因为本子开局穷,建造力追不上资质提升速度。 如果你后期征服本子,一万建造力打下去照样资质缺得不行。 因为ai本子发展慢,并没有庞大的技工基数给你升级工程师,而从自给农直升工程师的速度赶不上你的建造速度。 ————————————————— 7.那么如何在才能快速提升资质呢? 答案是增大可快速提升人口的基数。即大量劳工加快技工的获取,大量的技工加快工程师的获取。 如果你在一个没有资质的地方造了一堆都要工程师的建筑,那么因为没有足够的工程师,建筑同样不会招满劳工,因为建筑是按比例招人的。 —————————————————- 8.正确的建造方式 选取1到2种建筑专门把自给农拉出来做劳工,比如挖矿和种植园,这里选择最低级的生产方式,尽管赚得很少,但可以最大化劳工就业。 选取1到2种建筑只需要技工即可得建筑,比如水泵种植园,二级生产方式的造纸和食品厂。 建造其他需要工程师的高级生产方式,根据资质缺口情况慢慢增加。 养资质的建筑产值越低越好,需要工程师的建筑产值越高越好,丝绸种植园和纺织厂就是绝配。 —————————————————— 9.产值倒挂会发生什么情况? 举个最近实践的例子,我同时拿下重庆和四川,同时开始建设。 首先铺铁路拉基建,然后用最低级的生产方式把矿全开了,重庆主打纺织,四川主打炸药,两个省都铺上和本地消费均衡的机械厂,同时配上钢铁工具厂。 农业方面重庆主打丝绸、配上牧场、茶叶和水稻,四川很显然,只种薯片。 5年过去,重庆所有建筑都切到了最高级生产方式,自给农消灭到1M以下,所有建筑都被不列颠本土金融区/公司/庄园收购,达到放附庸的条件了。 而四川缺一大堆工程师资质,工业建筑别说卖出去,甚至连人都没招到1/5。 原因就是产值倒挂,四川最大的技工池子就是薯片,其次才是50级二级生产方式的造纸厂。 而薯片园的技工收入比工业工程师高多了,满意度直接拉满,倒是技工池远不如重庆。 ————————————————- 10.什么时候是放附庸的最佳时间? (1)除了留给AI开公司的建筑,其余建筑全部售出。最适合AI开公司的就是纸张、木材、食品这种加buff的,留五个建筑就行,他自己必然会开这几个公司。 (2)为什么我前面提到留1M的自给农,四川、重庆这种级别的留1M,人口少的看比例留,其中500K左右是给行政中心留的,省下500K当蓄水池。 (3)一定要等人招满才可以放么,其实不需要,招工比例大于5、60%,只要不出现人员不足会减少等级的提示就可以放了,放了等他慢慢涨也没问题。 (4)如果不到5、60%就放会怎么样。 那就别怪AI改生产方式,直接改成最低级的,确保招人优先。
法兰西和太平天国有什么故事么 太平天国爆内乱,本来不想管,也不想收,他已经内战很多次了,行政部门都已经被暴民拆干净了,每个地区都是99动乱。连地我都不想要。 但是他会主动拉法鸡当大哥。 为了不扩大法鸡势力,我试过自己收他,但他还是会去拉法鸡。 我部队人数是叛军的几十倍,尽管这样,即使无条件支持他都会去拉法鸡。 这个由于和太平天国的历史关系是怎么回事? 按道理来说我才是新教正宗啊,历史上不列颠帮带清,法兰西帮过太平天国? 就跟不列颠帮萨长,法兰西帮幕府那种? ps:我0恶名,和太平的关系是0没发生过冲突,法鸡
紫风车的没落 游戏中大多数国家的紫风车被命名为“地主” 实际上是P社的一种比较粗暴做法,随着游戏的更新,更多紫风车有了自己合适的称呼。 1. 紫风车可以说完全不等于地主,按照老欧洲的说法,更应该等于领主。 而本子的幕府则更符合紫风车这个称呼。 2. 紫风车吸收的人群并不是只有贵族,还包括一批更符合地主称呼的“农民”,贵族也不只被紫风车吸引。 3.增加紫风车势力的法律有很多,但加起来也没有超过200%,换言之一个紫风车50%势力的国家,没有这些法律紫风车依然是25%以上。 除开各类buff加成,决定势力基数最重要的还是总体财富。 4.任何形式的投票都是以财产多少来投票,区别只是在于普选取消了财富门槛,打个简单的比方,财产投票下财富低于25的工人不计算选票。普选下的工人大概100张票顶资本家一张票,当然越到后期这个比例越低,而技工更低,但人数倍率上完全反超。 5.为什么农业国普选开早了绿树一家独大,因为“农民”这种中层小地主才是核心力量外加数量茫茫多的自给农。 6.贵族没落真正的原因在于游戏机制如此,只要不是农本,传统,庄园几乎无法获取除农业外的任何产业产权。而真正重创庄园的就是商品化农业,金融区连农业都开始抢,而且份额很大。 (集体化农业是直接抹除) 7.资金池是混用,确定了投资标的后再划分产权,实际上落后国就是用庄园的钱投资,然后把产权分给了金融区。 并不会因为实业家势力大而会发展工业,而是因为发展了工业,实业家获取了更多产权而变大。 8.三个国家对比,不列颠开局紫风车势力不到20,庄园收益里自给农厂几乎就是亏损状态,全靠持有海外的种植园产权撑着。法鸡贵族30%多,主要收入来源是本土各种种植园农场以及基本上满负荷运转的庄园宅邸。 带清。。。茫茫多的满负荷运转的庄园宅地,大量种植园,而且带清因为无比廉价的牛马和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失业人口在外等着,庄园宅邸的收益直接世界第一。
破鼓万人锤哎。。。 其实拿三还有个比利时盟友,可惜瞬间被推平了。。。 波旁自己就有130+350,全征召出来了。 毛子只来了30个营,西班牙自己没上,派了古巴十几个营。 我负责封锁海岸线。。。 还在博弈的时候跳了个时间给我跟波旁加了50好感,竟然是国际无产阶级事件,正统派起义里有个威权工会,刚好我工会在宪章party里。 而拿三和我只是友善。。没办法。。 法鸡激进其实不高,甚至都没欠债,脑袋抽了跑去改地产投票直接炸了,估计是被灯泡忽悠瘸了。 直接被1000营队的劳保大军锤爆了。
分票机制是怎么回事 不列颠开局,普选+法团,市民和工会组party,本来是市民一家独大40%的,结果忽然他两散伙了,工会一下拿到了35%的势力,紧接着选举把我的狄更斯给选掉了。。。。。 然后没多久市民和灯泡组了party,工会掉成了10%了,市民重回30%,心想着亏五年恶名衰减损失也不大。。。 结果五年过后,狄更斯不见了。。。换人了。。。 这才1870年,正常如果当君主可以活到1900年的。 所以这个party换组分票是个什么机制,什么时间节点会派系分裂,分出去的派系为什么可以分走那么多的票。 如何解释工会从10%暴涨到35%又迅速跌落回10%。 下次法团完直接再倒车倒回君主算了,这总统太不稳定了。
永夜打完是不是就算通关了 打了2个2周目,6个一周目,玩腻了。不知道玩啥了。
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下 1.如何阻止他国支持我的小弟独立。 一个保独就是0.5,我傀儡了葡萄牙,由于前期关系不好,刷出了国民大会,大会是地主势力30%多,又加了1.8的独立性。外加两个保独直接给干到了2.8。 直接就压不住了,他还在破坏关系。 于是我去他家造了几十个农场把地主干爆了,又资助50万好多年终于刷出来一个效忠协会。 后来他和尼德兰打起来了,他主动宣战,西班牙站他,普鲁士站尼德兰,我没管。战争打了好几年,我还是靠接他的债才把关系刷到100。 降个独立性付出巨大成本,前前后后耗费了几十年。究其原因还是那两个保独的1.0独立性太伤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阻止别人保独。 2. 如何挑拨敌人之间的关系 中期以后本来可以5年吃一口带清他有大概率退让的,结果带清被毛子保独了。 毛子前期吃了好几口带清这都能被保独,只能说跟我关系更差。。 有没有办法让他们之间翻脸。 每次一次性打两个经济上有点伤,如果单打一个我1000个营压上去半年内就结束战斗了。1v2他加起来也有800个营而且他们还会征召,至少要打个一年多。 这版本信贷额度过高,想把这两位打破产基本上没太大可能。 这种情况还是好的,可以先羞辱毛子再打带清,有时候他两直接结盟,这招都不灵了。
兄弟之国不一般 开局看了眼普鲁士,国策统一德意志,准备照常干涉普奥。 1872年普奥战争一点动静都没有,倒是普鲁士和毛子互殴了两场,但两场都是因为波罗乱了普鲁士想去插一脚,没怎么损害关系。 仔细一看,双方互相关系50,共同宿敌法兰西。。。 普鲁士起了运动,奥皇无条件鼎立支持。 切过去再次确认了下,领导权之战一直没打。 世界上被外力阻止而不能合并的国家恐怕只有他两了吧。
很多人忽略了一点,投资回报率和降成本的重要性 还是老前提,不考虑东大和印度,这两个先把灵活就业人员问题解决了再说,自己本身就是低收入人群洼地。 首先普及几个知识点 1.建筑需要的建造力分四个档次,分别是 200、400、600、800。 2.如果200建造力建筑的利润和800建造力建筑的利润相当,那么200建造力建筑的投资回报率就是800建造力建筑的四倍。这还是忽略了时间成本的情况下,建造力不高的情况下,200建造力的建筑可能已经盈利了大半年了,800的还没造好。 3.当前版本,公司去造建筑有高达50%以上的建造效率加成,你自己去造,没有这个加成,相当于投资回报率大幅降低。 4.种植园只有两种生产方式,第一种只需要劳工,劳工无需任何资质,第二种是水泵,仅需要技工,劳工升级技工的系属是5.0,识字率门槛只有10。 5.大多数种植园在第一种生产方式下-75%的价格仍然可以保证微利。 所以,如果你不是大量资金溢出,以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方式去建设才是最佳选择,不要去大量建设公司产业。 举个例子,如何让服装产业变得更有利润,去东非征服一块地,种上棉花和染料,服装产业当时就会起飞。 而事实上-40%的棉花种植园也可以赚到0.3k,而四倍建造力的钢铁厂未必能赚到1.2k。 如果公司去建造钢铁厂就是400建造力,省下的400建造力去种棉花又是0.6k。 同理,棉花差不多了可以种树,当然最值得种的还是薯片,如果有的话。
这游戏还是有点粗糙啊 本来准备顺手点第一个让扬基佬接受命运的,仔细一看不是英格兰老爷,是所谓的苏格兰精英,嗯99个人。 我大英帝国领内扬基佬有六百万之多,为了这99个所谓的苏格兰精英怎么可能让150万扬基佬激进。 于是查了下这99个人是什么样的精英。 一查不知道,除了3个工程师6个教士外全是穷diao。。。 其中大部分还都是包括润人异教徒。。。 这就是所谓的精英?
这什么时候改版成15个地块了 以前这个tag一直是完整地块的,P社有毛病?bug不修还热衷于搞分属地块?
给小弟流一线,大家共同富裕 阿萨姆是从印度手上弄下来的,主要是因为那个地区马上就要参与gm了。后面到放出来这里生活水平算建设和完成收购时间大约2年多从5到接近20翻了四倍,大家都笑嘻嘻几乎没有激进了。 新版本这里是个宝地,有各种buff还多了几十桶油。 —————————————— 目前放出去后生活水平第二,人均gdp第四,因为我给他预留了500k自给农,第一是爱尔兰,另外两个是南非和埃塞殖民地,那三个自给农已经用完了。这个过一会儿肯定能上第一。 —————————— 这次要说的是放小弟要合理利用公司机制,我自己公司能涉及到的产业肯定不会留给他。中等利润的制造业也不会留给他。 ————————————————— 注意:这里仅仅说的是产权,建筑当然要造在小弟家,自家都是老爷,哪来那么多牛马。 ————————————————— 而低产值的,或者量不大的,没必要贪那一点点利润,产权留给小弟开公司加buff,是很不错的选择。 注意看这里他开了三家公司,是棉花公司、木材橡胶公司和食品公司,第四家公司再等下他就会开出来,是造纸公司。 木材公司能给他加基建,造纸公司可以加行政力,食品公司加出生率,棉花公司虽然已经算中等产值了,但棉花公司还绑定了牧场,同时增加纺织厂吞吐,这个吞吐是加他国内的,我投资的也会加,所以牛马多的小弟必开棉花公司的。 如果是临海的一般可以再给他开一个捕鱼公司。 因为我自己是普选,所以放出来的附庸头几年没投票合法性是0,需要等待投票完毕,投票完毕后会给他改成盘剥经济。 大家不要对盘剥经济有什么误解,盘剥经济字面上好像不怎么样,实际上对小弟没有任何负面效果,增加的吞吐反而能提升资源开采利润从而提升小弟pop的收入,增加的私人建造刚好去造我给他设计好的公司涉及产业。 最后,可以看到的我造了五个家具公司,但一方面还是自己太抠,家具公司的利润算中等利润了,虽然我持有几百家家具公司的产权,但还是舍不得这五家。 另外我怕家具公司本身产值中等,万一他开了跑去无脑造把当地我投资的种植园工人都挖走搞得我种植园倒闭就不好了。 此外,这个版本依然延续了之前单地块暴乱吞产权的bug,但当前版本只要生活好了各种运动都很难有活跃度,除非破产。所以这个单地块富裕小弟基本上是爆不了的。
大吃饱纯属谣言 这下没人再说不列颠缺大德让爱尔兰大吃饱了吧。 爱尔兰人均gdp世界第一,生活水平世界第一,gdp总量仅次于不列颠、印度、和带清。 而且是扁平型社会,上下层生活水平差距仅8点差距,中层和上层完全一样。 基本消灭了贵族 阿尔斯特黑麦农场农场里的劳工甚至生活水平都高于城市庄园宅地里的贵族。 粮食产量达到不列颠市场36% 加工食品产量达到不列颠市场的72% 这就是农业国的骄傲。 可惜坏处是乡村民众占比太高了,过会儿他给改个关闭边界就完犊子了。 改盘剥经济应该会进一步增加吞吐,但开始忘记了,在阿尔斯特投资了10个重工,有点犹豫。
实在是离谱。。 又不是没有本土不好好呆着乱跑,暴力对抗的满人都没叫,法国佬叫个毛线
研究了下换元首的曲折路线 由于实在不知道怎么像上版本一样退位换元首。 —————————— 于是尝试了一下不列颠复辟流,时间有点长就是,可能也不是100%稳定。 开局每次必踢的工会鼓动者留着,狄更斯出来也继续留着不动。 等人民之春日志出来, 有很高概率让一个激进主义夺权。 这里需要sl下,最好夺权的是小市民,其次是黄老爷,其他的要么夺不了,要么夺了也没用。 只要两个有一个能夺权,直接改普选,普选过程中可以遇见《不列颠宪法》事件,直接判定改完,可以sl,也可以靠创意立法2硬改。 普选改完后会出自由之路事件,能再让一个ig变激进。 此时如果工厂是激进的,直接改议会共和,如果只有市民是激进的可以等下次投票完。 整个过程中军队只要不是保皇就行。 改议会共和还是一样,可以sl也可以硬改,sl的话会出事件直接成功,女皇被嘎掉。 重点来了,改完后无论当前ig是什么形态,只需要两个操作,刺杀掉激进工厂,扶狄更斯上位。普选结束后小市民基本上就是最大,如果不够就加几个将军。 直接改回君主制。 这时工厂不会反对,而在市民的带领下,君主制拥有绝对的支持度。 _———————————— 以前版本狄更斯可以在1837年准时上位,这套搞法狄更斯上位时间可能要推迟个20年左右。 正常情况下狄更斯会在1890年左右会出事件嘎掉,如果规避掉这些事件能撑到1905年左右。 他挂后主要看儿子ig,只要还是市民或者教会就问题不大,如果刷出灯泡、工厂或者地主直接完犊子,所以生得时候一定要注意,出现灯泡、地主、教会可以sl下。 —————————————- 狄更斯的好处: 1. 谨慎+文学家:这个不用多说约等于减500恶名。 2. 市民ig:搭配能力强,可以长期保持高合法且属于强势ig。 3. 改良特质,在改义务小学和女性选举权上能大力出奇迹。
系统设定让后期ai小国必然崩溃。 1. 建筑倒闭有下限,倒闭到1级的时候就不会再倒闭了,于是你可以看见很多小国后期各类建筑一样一个,那些建筑的雇员都不超过10%,除了贸易中心和金融区人是满的。 2.人口保护设置太低,200k才开始有保护,绝对保护才100K,200k人口几乎很难把建筑填满。 3.大后期玩家出了柴油泵和水泵后,可以把种植业价格全部拉到-40%一以下,而小国从游戏最开始的盈利模式最终被玩家的超低价格冲垮。玩一把不列颠看贸易路线就会发现,几乎所有接壤小国都和不列颠有被动贸易。 最明显的就是开局北德小邦各个生活水平靠前,尾盘只要普鲁士大哥散架,他们各个都是1的生活水平。 拯救小国只需要把人口保护改高到500-800,倒闭的小国至少减少80%。
有需求,自然有市场 法鸡友好度80还在资助我,结果莫名其妙去把东印度公司宣了,没办法,征兵法令一开,爱尔兰人上战场。 由于船不够了,只能把40多利润的薯片贸易停了。 结果。。。带清自己派船来进货了。。。这不得收点出口关税,免得好东西都被买走了。。。
地区差异显著,税收到底是怎么收上来的。 首先普及几个知识点: 1. 征税能力 以法属低地为例,每10K人口需要1点征税能力,每个地区都自带100点基础征税能力,在拥有中央档案馆的情况下,可以加到150点征税能力。换言之,一个地区如果低于1.5M人口,即可全额征税,无需任何行政机构。 2. 征税成本 即通过修行政中心所带来的额外征税能力,生产方式不同带来的征税能力一样。主要是行政中心消耗的物品如纸张以及人员工资。 3. 行政中心的工资 由于行政中心属于zf部门,由全国基础工资计算,即全国公务员收入均等(下等人除外)。从图中可以看见,工资水平相差15倍的约克郡和beijing,公务员的工资是一样的,beijing的官僚收入是要高于贵族的,而约克郡官僚收入低于公司的职员。 ————————————— 接下来看一个地区是否通过收税实现了盈利。 简单来说就是税收-行政中心支出。 还是以约克郡,山西和法属低地为例。 1.这三个地区都已经整合,其中约克郡有行政中心,满征税能力,山西有海量行政中心,30%税收浪费,法属低地也是满征税能力,没有行政中心,税收使用量接近150。 2.gdp方面,山西38.5M,约克郡15M,法属低地5.5M,这里想说的是gdp并不于盈利相关,gdp超过200M后不产生额外的铸币税。 3.可以看到,约克郡的行政支出是39.3K,实现了接近210k的净盈利,是全国首屈一指的财政来源。而山西行政支出是104K,收入却只有84.4K。法属低地由于没有行政支出,所以这15K的收入就是净收入了。 可以看到,其他城市不列颠本土基本都是盈利状态,海外领土除了法属低地其他地区基本属于平衡状态。 红字部分支出包括了补贴各项支出,所以结果是扣除后仅计算行政部门支出。 (西马里不是领土,是后续要放出去的,因为薯片种植园没卖出去,所以这个收入是国有分红收入,另外beijing没整合完,其他都是整合领土) 可以得出结论,人口超过1.5M的(后期是2M)如果工资水平达不到一定水平,单从征税来看,征得的税收是不足以覆盖征税成本的。 这就是为什么德国看起来很强,因为德国每块地都在1.5M-2M之间,且多为工业人口,收入高且几乎不怎么花费征税成本。 —————————— 当然一块地的价值并不全是税收价值,比如法美的五块地我建立了500个营队,一般水平的工业化+相对够用的人口基数再加上二等公民的身份就特别最适合上战场。 而山西的资源,够用的人口,文化抹除级别的薪资更适合发展重工和粮食供给,beijing的紫荆城无需多言。 此外由于后期总是要开机构的,而行政力是全国性的,所以其实山西看似高额的行政开支也不光是为了本地征税,而是也提供了大量的行政力。 —————————— 另外很多人问如何削弱带英,为什么放了苏威爱康带英都掉不下列强,苏威爱康8块地加起来的净收入可能都不到约克郡的1/5。
如何干掉小弟的小弟 RT,这两只小弟是我傀儡国的小弟,如何干掉他们。 当然前提不能是把我的大弟放独立或者吞了
这次我带头绥靖 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机制。 北德和我70友好,还欠我义务,竟然可以以我为目标发起统一博弈。 我手上有个汉诺威,波罗联省也是我小弟。连带着被宣的还有法鸡、丹麦、外加南德几国,没有奥皇。 我虚胖没兵,法鸡跟奥皇互殴已经残废了,连君士坦丁都没拿下。 于是我直接退让,没想到大家全退让了,直接成立了中德。 还是说宣得是我,只要我退让其他人必然退让?按道理说法鸡有100多部队,阿尔萨斯罗琳有5Mgdp,是他最大的城市了,他不应该退让才对。 我汉诺威才整合一半,哎,丢就丢了。
怎么打拿枪的
有没有高手大佬up主的视频推荐下 玩得无法自拔,但有些机制还是很迷糊。 比如有时候把人击倒后摸一下敌人就爬起来了,有时候好像又爬不起来。 爬不起来的那种可以上一个饭落,但爬起来后好像就不行了。 最近在熟悉各类武器套路,比较稳定的是处决流,依靠石火(打出动摇)+饭落(抽血)+朱茵(打动摇)+炸弹(清空精力)+血洲(制造伤害+抽血)+朱茵(动摇压起身)+生死八破(打掉精力+再次击倒)+石火 循环。 还有没有什么不依靠太刀的好的打法。 感觉太刀有点太imba了。
盘剥经济不要瞎开 盘剥经济是自带禁止工业功能的。 之前在东北南部修了很多钢铁厂和机械厂,完成收购后然后放附庸,给他改了个盘剥经济,结果这些厂子直接都被拆掉了,损失惨重。 另外因为尼日利亚有铁有铅,人也够,建了50级电子厂,结果点成立特许公司自带盘剥经济,电子厂也给我拆掉了,直接给我电话干短缺了。 电子厂竟然也是重工。 牛马少的比如非洲,南美可以弄个盘剥,采资源就可以了,其实美国、俄罗斯也可以弄个盘剥。牛马多的东亚搞个农本、经济干预就可以了。印度造纸搞艺术,东亚大炼钢铁,做化肥,炸药。刚好把这些重污染、低利润的产业都外包出去。
无意中发现一个玩法———援建流。 众所周知,阿拉伯地块的石油产区可谓是除了石油神马资源都没有且基础人口极少,那么如何最大化获取石油资源并最大化获取当地利益呢。 以特鲁西尔这块地为例,这块地有80桶油,仅次于巴库、苏尔古特、萨马拉,储量排名世界第四。 如果你让原特鲁西尔持有,那么资质不足等各种问题都会让你根本拿不到这里的石油。 石油作为一个后期资源,非中东去整合这块地,等你整合好游戏差不多也快结束了,那么如下操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 1.同样一块地放在弱小国家手上,没有任何吸引力加成,且穷。而作为一块未整合土地放在列强手上,将享受50%殖民安置+20%列强吸引力加成。所以,吞掉原小弟不要犹豫。 2.一个建筑的招人逻辑是按照一定比例招人,比如只能招募到20%的工程师,就不会招90%的劳工。所以通常意义上而言缺资质缺的更多的是工程师资质,技工的资质相对很好获取,劳工不需要资质。 3.给当地有序建造油井+铁路,再打开青草运动,不列颠本土有大量识字率80%的劳工会疯狂冲入这块领地,占领工程师职位,从而将油井雇员填满,其他贝都因人也会被吸引来当劳工。油井由于超高产值,会很快被公司收购,进一步放大吞吐。 4.当这个地区的80口油井全部被收购后,这里就可以成立国家了。 5.释放新特鲁西尔诸国,地块变成秒整合,同时继承我的机构5级教育和科技,贝都因人作为主流人,在高薪行业就业,配合五级教育政策,资质不会再成为问题,同时还能吸引其他超级贫困的中东人来打工。 油井资源可以供应市场内其他企业使用,油井的利润全部归属远在不列颠的公司,油井从业人员产生差距,税收由特鲁西尔收取,30%上交给不列颠。此外在超过20的生活水平下,特鲁西尔的任何运动活跃度都是极其低下,毕竟没有人再想回到10以下的生活水平了。 6.滞留在特鲁西尔的英格兰人一下由一等公民变成暴力对抗,这群人随着时间流动会缓慢的回流回不列颠本土,他们的职位将由新获取资质的中东人填上。 可以很明确看见这个地块人口同时大量流入和流出。 ——————————————————— 以上援建流方式适用于建设人口不多,大面积缺资质的资源型附庸,比如中亚、中东、包括波斯、蒙古等。 非洲并不需要,非洲以种植园为主,种植园不需要工程师,技工资质培养起来很容易。 ————————————————- 以上需要无移民限制法律,否则无法实现人口回流。 另外我修改了最下等的两种文化社区生成概率为0(原版是0.1),所以本土不会产生非欧传文化社区,实际上实现无移民限制有条件进入,无条件移出,更符合现实绝大多数国家的移民政策。
激进运动是怎么操作的 以前版本玩不列颠都是等狄更斯刷出来直接逼反小市民退位让狄更斯上位走教会流,可以长期保证合法100。 原因就是小市民和教会适配性足够强。 然而新版本这个退位机制实在是没玩明白,也没大佬说道说道。 实业家除非寡头,否则适配性太差了,维多利亚必须下台。 —————- 那么问题来了,人民之春到底怎么玩的。 我有一把狄更斯变激进了,然后就直接共和了,狄更斯当了几十年总理,和老版本效果差不多。 但又玩了一把五年过去了狄更斯就是不激进,激进运动我扶持了5年也没啥反应,最后时间耗尽,运动溃散了。。 这个让人变激进的事件到底是怎么刷的。 我总结了下,前面那一把我没动教会,后面那一把我把学校和医院都改掉了,是不是就是因为先把学校医院改了导致激进运动活跃度不够?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运动了 大后期了,手上的条约港终于暴动了,于是我把他还回去了,然后他继续暴动。。不愿意回归非要独立是吧
确实是经济决定一切。 图一是威尔士矿上的技工,一等公民,正米字旗。生产方式是满级柴油泵。 图二是滞留在特鲁西尔的石油技工,我是先搞建设,再放附庸。所以他们滞留在那里成了最下等人。 两边都是无移民限制,但是他们好像不愿意回来了。 特鲁西尔上层就是庄园的几个贵族,跟下层没太大区别,威尔士表面上是本土,实际上金融区才几十级,老板们都在英格兰,实际上还不如特鲁西尔。。
P社就不能把这种无厘头的生产方式删除了么 这种生产方式的数值是有什么大病么,讲道理我的油和发动机都在0价以下,但只要开了这种生产方式必然亏本。 还别说,ai还特别喜欢开
这个事件怎么没效果啊 印度叛军领地内80%都是英格兰人啊,怎么都没撤回来啊,我非洲五个殖民领、加拿大、澳新、美利坚、南美诸国很需要这些人回来支援建设啊。
挖矿+种田,顶半个法鸡 援建队伍工作完成,有序撤离。。
关于mzzy运动的暴动问题 先说结论,保持基础物资低价格,文化抹除级别稳稳当当不会暴动。 1.8以后玩过几次本子和带清。 先说本子,玩法上依然是打算最终附庸流,由于是东亚传承,所以非东亚地区是一块地都不会拿,最终会全部放出去。东亚地区在国教和mzzs上可以保证二等公民,所以一直是国教+mzzs。 然而其他地区等不到我放出去mzzy运动就会此起彼伏,其中mzzs和暴力对抗加的活跃度很多,当然最多的还是激进派。 然后是带英,带英用的是zz隔离和信仰自由。最低也就是文化抹除级别,zz隔离增加的活跃度比前者低很多,激进派虽然有,但是达不到80%的武斗阈值。 另外玩本子由于本身落后,市场体量小,服装,粮食的价格波动很大。而带英市场体量足够大,服装粮食价格稳定在0%以下。 结果就是玩带英一场mzzy都没爆过,而本子爆得此起彼伏。。 通过实践得出,只要保持低生活物价,新征服领地进入市场后,工资减少可以被支出降低抵充,非暴力对抗可以让运动活跃度根本达不到武斗阈值。
原来,想要幸福就要往下看 1.84原地同化版本,我指望着印度给我不列颠慢慢提供香蕉人,然而计划几乎就是破产了 可以看到我筛选出来的英格兰,苏格兰异教徒里,50年才吸了3.8M逊尼派+印度教,可能一部分皈依了,但应该不多,我没有教会学校,也没开过赢麻法令。 ———————————————— 印度几个大城市我不是没有建设过,各类建筑5-30级都有,就是为了分化pop,方便移民。 表面上看兰开夏的下层平均生活水平已经超过西孟加拉的中层,都快赶上西孟加拉的上层了。 然而具体到个人,情况大不一样。 —————————————- 兰开夏的煤矿和西孟加拉的煤矿差距不大,都是冷凝,我这边是黄炸,那边是普炸,我这边规模吞吐多一点点,但差距不大。 然而兰开夏的老新教正米字旗的煤炭工人生活水平只有18,而西孟加拉的印度教归化人却达到了19。 生活水平竟然倒挂了,不仅如此,满意度倒挂了6倍之多。 兰开夏煤炭人均产值39,仅次于当地的汽车厂和五个油井。产权建筑不算的话。 西孟加拉煤矿产值27,基本上就是遥遥领先了,其他产业大多不到20。 幸福指数里加成最多的就是和国内平均工资比较了。。。 兰开夏煤矿工人只+了7,这还是我有大量没放出去的殖民地的情况,表面上基本持平,实际上等我放出去那些殖民地他就是妥妥的人下人了。 而西孟加拉竟然加了139之多。 兰开夏纸醉金迷,即使是新教正米字旗在高产值行业工作,身边大多都是认同平等,但阶级行业差距巨大的人。 兰开夏有两家公司,1000级金融区,公司的职员都超过40了,金融区的职员也有30多,和这些人一比,何谈幸福。 ——————————- 而西孟加拉就不一样了,在城市里并没有那么多老板,贵族们过得也不怎么样,老板们远在欧洲,眼不见为净。 自己在最好的行业里上班,同事一半都是受歧视的,自己加工资,别人减工资,一来一去好几倍。 然而这只是普通同事,同工不同酬的竟然还有。。。奴隶。。。 如此一看,归化人只要有一份工作,真的不比在兰开夏过得差,而且还会有6倍的幸福。。 我本土都吸不动他们,还指望他们去澳大利亚、加拿大、南美小弟家去支援建设。。。 看来我是想多了。
都1.8版本这么久了,还有人对投资附庸没概念 这里说的是工业化后的附庸 这里拿开普敦和印度举例, 印度200M人口,完全体,一半领土未整合。土邦在兵变事件后全被剿灭了。 收入和开普敦不相上下,但支持远大于开普敦,基本上是靠我定期接债稳着在,要不然早爆炸了。 开普敦是重组后的开普敦,具体就是我把南非四傻征服了又把原来的开普敦吞掉了。 再点建立殖民出来的开普敦。 科技有水泵和水管锅炉。 产业就是种植园和挖矿,自给农没了。 还有三块地还没zm完。 这就是挖矿的含金量。 ————————- 老美情况特殊点,故事有点曲折。因为开局被我吃了纽约+滨州,所以一蹶不振。后面爆了专制起义我无偿支持反对派把原zf推翻了。 然后经历了轮番破产,最后爆了联盟国,dc没港口,他变成了弱小zq,就被我收了。 收了后我养了他几十年,终于让他鼓起勇气打老墨,完成日志后整合了西海岸全部领土。 由于本身农民多又是比利税,所以收入和本子差不多了。另外我在塞内加尔和东非种了很多棉花。。还是水泵棉花,美国南部自带的那点棉花已经被市场冲击的渣都不剩了。 本子是原生本子,没专门建设他。 波罗的联省是和毛子打起来了抢的,顺便征服了一块地送给他了,所以他看起来还行。
投资池太穷了可咋办啊 东非20级茶叶种植园产权卖不出去可咋办啊, 东非12个地块所有98%得资产都卖出去了,就等着成立特许公司了。 偏偏这20个茶叶种植园卖不出去。。。拖了快5年了。 东非几百级茶叶种植园+橡胶,成立公司就有大几十的gdp,比奥地利和法鸡高。自给农都快消灭了,至少150k的贡金是有的。 这可如何是好,太拖节奏了。 要是不管的话这茶叶园产权就会落到殖民zf手上了,他肯定直接成立茶叶公司,到时候就跟我抢生意了。 不行我拆了算了吧,搞不明白15人均产值的茶叶为啥卖不出去。
新版本由于公司太逆天,科技研究顺序发生了变化。 以前版本由于是附庸流,公司开一个铁路公司省运力就完事了,都是先钢框架,水泵,硫化快速捞钱。 现在直奔企业治理把公司开到四个再说。 公司能自己造煤铁工具这种直接把价格干到负30,由于没有炸药公司,自己看着补一点炸药公司挂牌卖了就好。 等把硫化和水泵补好,不列颠在1880年就可以实现3000建造力了。。。 就是前期没有水泵经济比较困难,500建造力从1840一直维持到1865年左右,资金从满国库几乎到几乎破产。由于没钱接印度的债务,只能让印度也破产了一次。还苦了苦军队和公务员,把薪酬都拉最低了。 后面水泵硫化一出迅速回血,建造力从500直冲3000,自身脱离负债,也再没让印度破产过了。
突发奇想,弄个特色经济mod不知可行否 法律: 前置条件one party 特色经济—制定后自动制定集体化农业。 取消庄园宅地,变为特色经济区(guoziwei)。 原金融区限制为仅可收购低产值建筑, 资源建筑只能由特色经济区收购。 高产值建筑特色经济区权重加大,低产值建筑缩小。 降低各阶层再投资效率。 集体化农业不进行再投资,全部进行分红。 禁止无偿国有化,国有化资金-80%。 国有化增加实业家激进,等额增加小市民、灯泡效忠 这个政策谁都可以支持,但需要特定的ysxt,温和状态下仅灯泡支持,对其他经济法律均不在意。 特色经济区只能在主流文化领土上生成,加大gdp乘数权重,实现强者恒强。 金融区人员结构不变,特色经济区人员变为官僚+职员,工资为收入的80%,官僚工资系数为员工的20倍,员工数量参考其他zf建筑,利润全部进入投资池,不分红。 公司同特色经济区。 联动的是世袭+人口乘数30%-吞吐10%,任命的-人口乘数30%+投资吞吐10%。 选举禁用。 由于没有新增区域,可以直接在庄园宅邸上改,会不会简单点。 强度上大幅削弱资本家但不是一杆子全打死,也不像纯国有-50%吞吐。特色经济区利润100%再投资弥补了pop投资效率降低和集体化农业不投资。
补给线是怎么算的? 距离驻扎总部?市场中心?还是兵源地的距离? 如果只是总部距离,那么临时改总部岂不是可以省下很多船
不列颠处理爱尔兰 首先爱尔兰资源是相对匮乏的,那里有的资源英格兰多的是且量大管饱,中前期根本用不上。 爱尔兰什么多,人多,但那些人几乎都是文盲且还都是异教徒。 —————————————- 这里说一下如何有效吸人。 所谓吸人其实是点对点的吸,俗称吸某一个pop。 为什么汉吸不动,是因为某个汉pop人口过多,比如自给农,儒家,汉组成的一个pop高达几M,根据游戏内吸人原则没有地区可以达到吸纳如此大pop的条件。 那么应对方式是如何呢,把大pop分解成小pop,比如伐木场的儒家,汉,劳工pop就是一个小pop。这群人就很容易被吸。 ————————— 所以根据以上原则,有空闲的时候就在爱尔兰把各类建筑造一级,把pop分散。 如此贫穷的爱尔兰人就会被吸到英格兰本土。 而爱尔兰的自给农会补上这些被吸走人群的缺。 久而久之爱尔兰的人口就会慢慢下降,当人口降低到自给农厂不满员的时候就可以在爱尔兰造黑麦农场,有计划的圈掉耕地。 等二级肥或者三级肥科技出来后直接放附庸即可。这样的爱尔兰承担了提供资质人口和粮食的功能,此外由于产业丰富,自身gdp不会太低,还可以提供可观的供金。 放之前记得产业挂牌等本土金融区完成收购产权后再放,这样放出去直接就是经济控制5.0的附庸,毕竟爱尔兰人打工就行了,利润都得是英格兰人的。 ———————————— 说下整合爱尔兰的坏处。 首先一帮农民收上来的税还抵不上花费的行政力。 其次爱尔兰一帮文盲异教徒尤其是农民多,一旦整合农民力量大加强,正常大不列颠乡村民众可以一直保持在边缘的。 第三,即使是大不列颠也很难在50年内达到把本岛的硫铁煤铅用完,更何况金融区和公司还会去澳大利亚这种去投资,根本用不上爱尔兰的资源。 行政力比如补一补补上1000早点把苏伊士修了,勘测完了开两级机构比去整合爱尔兰有用多了。苏伊士对于不列颠的作用可太大了。 另外有些人问怎么把苏威爱都释放了不列颠怎么还掉不下列强。你可以把鼠标移上去看看,这三个地区加起来gdp有没有约克郡一块地多。 约克郡开局自带20级煤,18级工具,8级钢铁,3级机械厂、8个服装厂还有各种其他。落后国这些东西造齐都得花个几20年,先发优势不是盖的。
做了一下关于承担债务的改动,让世界不再混乱 起因是因为老美是我的附庸,但他对我是叛逆,他已经债务违约,上次一破产的debuff还剩5年。 然而叛逆导致他让我接他债务的意愿是-1000。 一旦再次破产,老美这种国家民兵的将永世不得翻身。 于是我把这个敌视-1000的数据改成了-100。 债务比重从60%开始往上的接受债务的意愿全部扩大10倍。 这样打开承担债务列表一排就可以看到谁马上就快破产了。 不像之前小弟疯狂内战,疯狂破产。 其实只要不破产,不脱离市场,不粮价短时间内飞涨,小弟并没有那么容易崩掉。 另外像印度这种大弟,可以在他负债30%左右的时候就可以给他接住,真到100%了我大英接起来也够呛。 之前版本负债池子只有现在的1/5,1870左右印度的债务就是带英把金库搬空,负债拉满也接不住,现在版本带英总算有了卖血帮印度还债的能力了。
是不是没有办法干掉小弟的小弟? 新版本殖民领作为最低级别附庸是可以拥有小弟的,玩不列颠在印度大暴乱完毕后印度吞掉了自己全部的小弟。。然而还有一个小弟藏在克什米尔那里,一点点小开始我都没发现。 那么问题来了,我要组建巴基斯坦,有了这个小不点在,克什米尔变成了分属,就不满足条件了。 我似乎没有办法干掉小弟的小弟? ———————————
这是什么情况,什么提示都没? 我的土地怎么被印度给分走了还变成了小附庸?
终究是低估了生育力。。 玩的1.84版本,由于本土可以同化,所以玩不列颠开局即使是附庸流也有点馋紫禁城。 紫荆城开局大概不到100k的失业。 打下来后,农奴转佃农一批,行政部门开除一大批,失业大概增加到500K左右。 自身大概200建造力,开始建设紫禁城。 前期目的就是一个,吸引一批英国佬去行政部门上班,主要是去紫禁城上班,没人上班是没合法性和权威加成的。 ——————————————- 这里普及下移民知识。 1.首先要移民必须生成文化社区。 2.文化社区根据权重周期性按地区权重随机刷,主流权重最大,后面按接纳度排。社区越少出现几率越高,社区超过15个后面生成几率是一样的。 3.文化社区生成后开始按照移民政策判定是否移民,如果无法移民,几个星期后这个社区就取消了,等待下一次刷新。 4. 移民控制只锁国外不锁国内,佃农/农奴只锁自给农不锁其他阶层。 5.无法移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动乱超过60%,失业超过一定比例等等。 ———————————- 书接上文,200建造力建设了peking 10年,因为我市场大,所以什么最能解决失业我就造什么,没基建就造铁路给补贴,开着镇压加养护,大概吃到10%的效率惩罚。 失业人口终于下降了200k。。。。还有200K。。。期间无数社区生成后又消失了。。。 因为这块地每年人口增长就100多K。。。。 ———————————— 如此让我认清了一个事实。。。没有个500以上钢框架建造力,还是不要碰这块神圣的土地。。。
移民控制下,吸人+同化可以兼得么 同化门槛是20-75,吸人门槛是60-100。 也就是说接纳度在60-75之间的人可以即被吸又被同化。 非同传承好像根本卡不进这个区间。 另外吸人这个60门槛算不算宗教呢。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