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东尼奥小 圣安东尼奥小
关注数: 14 粉丝数: 116 发帖数: 6,666 关注贴吧数: 44
AI建造逻辑下的悲剧 AI选择建造因素有很重要的两条:一是资质够不够,AI不会在资质不够的地区盖需要缺少对应资质的建筑,二是利润。 —————————————————————— 如何理解以上原则,假定两座城市都有矿,资质都很OK,AI会选择在高利润的城市盖,而不是低利润的城市盖。 举个例子,山西和云南。 开始我在云南和山西分别造了5级铁矿,再没手动造过。而后山西铁矿到达96级的时候云南铁矿仅到达15级。钢铁厂也是山西远高于云南。 仅仅是因为山西人工便宜,长期有失业,而云南基本没有失业且有特货,工资比山西高很多。 于是在AI的逻辑的长期发展下。部分被遗忘的城市发生了惨剧。。。 公司总部所在的beijing生活水平接近30,而宁夏失业人口超过了1M,生活水平12。地区间贫富差距显著。 宁夏除了我给他主动统建的5级铁路外,AI什么都没给他造。。。 类似城市还有广西、广西西等。。 —————————————————————— 产生类似原因的还有资质问题,在开出学校前,我在重点城市挂促进交流,把一批地区的识字率拉上30就换一批地区,方便后续出工程师资质。出学校后就都不搞交流了。 很不幸,这些没发展起来的城市都是没挂过交流的,一步慢步步慢。 AI开始选址的时候这些地方没资质,没选到他们。 后面等他们有资质的时候,别的地方已经发展起来了 拼得是吞吐,而他们没吞吐。 可以预见到的是,最后别的地方自给农消灭完,美好年代一出,这些被遗忘的地区因为人工便宜,能等到的就只有500级艺术中心了。
研究了一段时间的带清附庸流的一点心得 这里主要讲下带清附庸流对比不列颠附庸流的优劣。 劣势:自身科技法律落后,无法像不列颠那样追求极限。 优势:劳动力极其充沛,制造业全部自产,无需像带英一样去有意识地提升殖民地资质问题。 自身长期生活水平低下,殖民地稳如泰山,分离基本不存在。 总体释放时点: 1. 自己最好改出寡头,否则放出来的附庸仍然是独裁可能面临合法性不足的问题。 2.自己已经改成比例税,否则殖民地容易经济崩溃。 3. 铁路科技必须研究出来,附庸必须要有铁路科技。 几个tip: 1. 怎么拉人,平时勤快点经常查看殖民地文化社区状态,一旦殖民地刷出汉社区(闽粤满也可以)就上青草运动,只要殖民地有工作岗位,大概率可以成功稳固社区,社区一旦形成固定下来,后面青草拉人就行。 (社区没刷出来你开青草也没用,刷出来后会停留一段时间,期间如果成功移民就会固定下来,如果没有移民时间到了就消失了,等下次刷新。 2. 不用考虑殖民地资质问题,拉过去的汉人必然是自带资质的,汉人当技工工程师,本土人当劳工,这很合理。 3.由于自身科技落后,不要追求不列颠的极限操作。主打种植园的附庸,有水泵就可以放,主打挖矿的,有黄炸就可以放。 4.为什么必须要铁路,因为你放出去的时候铁路是补贴状态那么附庸就会一直默认补贴铁路。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原始附庸毫无意义,不补贴铁路的附庸永远发展不起来。 5.什么状态下放附庸 资源和种植园都至少修建一级以上,且被本土公司/金融区收购,自给农厂给他冲满。不着急放就多建几级,建满肯定更好。 6.自身关闭边境。。。。。那些送出去的人就别回来了,好好接受改造,同化成异国人吧。 7.石油和北美耕地多的地块如果不是太晚还是自己吃了吧,毕竟本国人需要生存空间。 最后:重申一下附庸流的好处,秒整合秒收税,秒上贡,回血快,25权威。 另外带清开局建筑总量世界第一,非农建筑总量仅次于带英,自给农厂90%满员,投资池这块是具备先发优势的。 ww谷物法、滑跪赔款保平安、认可拉法鸡揍西班牙。
带清建设地区顺序问题 首先众所周知,在工资极低的情况下补行政中心去拉征税能力是亏损的。 其次这个游戏是有基础征税能力的,在主流国家里这个事实差不多是150,后续随着科技提升可以到200以上,意思就是一个地块0行政中心就有150点征税能力,其中吃满150征税能力的人口是1.5M。换言之,人口在1.5M以下,即使没有行政中心,也能收到100%的税收。 这也是为什么同为农业国,无论是人口还是建筑数量都远低于带清的法鸡在收入上能和带清基本持平,因为法鸡地块多,大多数地块差不多就是1.5M到2M人口。 ————————————————————— 带清的煤铁复合地块并不少,比如蒙古地区,东北地区。 很多地区都自带汉文化社区。而这些地区的人口大多都是几百K,没有吃满征税能力上限,征税能力溢出。 所以在出了浪漫主义,解锁青草运动后,与其发展人口爆炸税收浪费90%的大省,不如用青草把人拉到这些地区发展。 把这些地区凑到1.5M人口以后再去发展其他地区。 第二步发展的应该是云贵川地区,消灭失业和部分自给农后好种特货。 第三部具备较强的建造力和财力后再重点开发带河流和资源的几个大省,比如山西、山东、江西这些。直接堆到30/50级吃满吞吐。 以上指重工业(建造力),轻工业哪里失业多铺哪里。
这个伤亡比重正常么 这把还是常规围杀毛子,我只是前期把毛子首都围住了并转了波罗然后免除军事义务。 由于毛子天怒人怨,除了奥地利都想揍他,尤其是带英,不需要我去削弱他,他和带英打一架就会被烧商船好几年,基本就会破产一次,法鸡揍他是一样的效果。 但这狗毛子出了征服东方日志后就不停破坏我关系还把我外交官踢了,随意必须找借口揍他一顿让他放弃宣称。 ——————————————————————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兵种是一样的,都是散兵加少量骑兵,制度都是征兆农兵,补给都是满的,我全防御。靠北洋舰队去烧商船,我总兵力应该比他多个20%还,我自己出动了450个营队,毛子出了300个营队,他的小弟合计100个营队,其中教宗国70多个营队全上了,希瓦上了一大半。我的小弟一半在家挂机,还有一部分上了。 另外毛子有一部分兵力在守总部,他总部比较多,可能分了50个营去守了。而我全部投入战斗了。 为什么我的战损这么高,比他多了50% 另外为什么我的小弟康沃尔挂了这么多,他一共才20个营队,战斗损伤比我还高。 (康沃尔是我拿了不列颠两个省,西南诸郡和中英格兰)放的附庸,我把矿全开了后放的,外带中英格兰的初始工业,挖矿挖到世界gdp第五了。) ———————————————————— 这里是不是有一个机制问题? 虽然我全防御,但战线是优势,所以我的小弟就借我的兵发起进攻了?由于散兵对冲肯定吃亏,所以损伤大? 其中芬兰和康沃尔冲得最狠?所以他们战损比我还高? 另外个人觉得作为带清征兆农兵不比职业军队差吧,征兆农兵还能增加4%征兵率,还省钱。坏处是-10%的士气损失,一个补给的事情。
农业大国不列颠 自产谷物268K,价格-21%。 (谷物主产地是爱尔兰,爱尔兰四块地耕地大几百,也有溢出自给农厂的人口。)把耕地开完全部种上黑麦农场,失业的去本地食品厂),人口用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放附庸了,建筑产权全在我本土,爱尔兰还能提供150K以上的贡金。 出口总量达到了24K, 出口额在各市场占比如下: 法兰西:占比约50%(法兰西持有北非及本土完全体) 普鲁士:占比约60% (原始普鲁士外加北德诸国) 奥地利:占比30%(原始奥地利加巴伐利亚) 西班牙:占比约80%(原始西班牙+两个小弟) 带清:占比约20%(带清被我吃掉了一部分) 墨西哥:占比约90%(被老美吃完后的墨西哥) 以上是剩余主流市场,其他都在我自己市场内了。 由于除了带清外,我没有条约港,也没有签协议,如果都签上贸易协定,这个比例还能继续推高。 —————————————————————- 由于巨额贸易谷物贸易冲击,导致除了带清外,其他主流市场谷物均被我冲垮,自给农厂毫无利润可言,贵族势力都被冲到了10%以下。 带清由于还是农奴制,被我把价格冲到了-17%,可以继续冲,但代价太大,算了。 从交易列表里可以看出,谷物贸易的利润已经超过了薯片贸易,包括对带清。 我对带清卖工具主要是想帮带清自己发展发展,但带清传统主义实在难绷,帮不了一点。 换了改掉传统主义的本子,只要卖给他工具,很快他就能发展起来。 用到工具的产业太多了,只要工具价格打下来,能刺激各类产业发展。西班牙在我的贸易支持下基本上消灭了自给农。 —————————————— 以上仅展示了谷物贸易部分,谷物需求量是最大的,同时也是科技产值代差最大的,0级谷物纯亏,二级谷物勉强保本,三级谷物才开始能够实现产值超过20。 能冲垮别国某个产业的前提就是科技代差。 我能做到-25%的价格还能招到人而落后国家是做不到的。 此外市场需求主要看非自给农数量,法鸡的谷物消费达到了带清的70%,实际上总人口只是带清的1/7不到。 ——————————————————————- 最后,现实中靠压榨劳动力实现巨额出口在游戏里是没法实现的,因为游戏中pop不存钱,企业根据盈收涨工资,这些游戏规则就限制了这种玩法。实现倾销只能通过科技代差或者特有资源去完成。
个人非常看好贸易系统。 老规矩,999图长玩家勿讨论。 首先说一下当前贸易的问题。 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原因:成本太高! 其实贸易的收入还是不错的,同时可以大量缓解资源短缺问题,同时在有限建造力前做最优选择。 举个例子:以大不列颠为例,分多种商品考虑。 谷物;大不列颠市场开局由于高度工业化,切仅本土拥有少量一级肥农田,米产量主要来源于印度的自给农厂,开局默认设置为鼓励出口,印度本身谷物农场极少(可能没有) 谷物价格超过了10%。 如果放置不管,则价格很快在10年内超过15%。 那么问题来了:缺谷物怎么办?去种开谷物农场么? 一级肥谷物农场产出效率极低,利润感人,而且配套的一级化肥厂利润更感人,且需要较高建造力。在有限建造力的时候,建这个就是亏。 第二,去哪建? 本土老爷是种田的命么?显然不是。 殖民地有人么?殖民地人都不够看书挖矿的。 爱尔兰有人,但人太多了,自给农厂都溢出了。建了农场这些失业的人怎么解决。 答案是找带清进口谷物,带清谷物物美价廉,通过进口可以稳定把价格压在5%以内。同时可以获取大量贸易利润,且还可以有选择性的收点关税。 代价是需要耗费船。不列颠开局就是5K船只溢出,尽管进口。 同理:带清的丝绸茶叶同样物美价廉。 然而这些船不足以同时即进口大米、丝绸、茶叶、和出口薯片。 所以我只能选择进口大米、出口薯片。茶叶让ai自己找地方造,或者有富余建造力后去开普敦造一点,丝绸自己去东孟加拉造一点。 原因是满足这些船只需求我需要造更多的港口补船,这就是成本。 而这个成本实在太高,以至于与其补船不如自己去非洲造对应种植园,二级肥以后谷物农场利润产量上升,直接去爱尔兰开田更划算。 —————————————————————— 如果新系统出来后,ai会优先建造贸易中心且成本有所降低的话。 就能真正实现造不如买,各国发挥各国优势的特点。 ——————————————— 此外,对于小国而言,之所以后期经济愈发萎靡的原因正是因为市场过小而建筑积累导致利润越来越低,简单来说就是产品没销路,只能利用那一点点免费的陆路贸易做一点点小生意。 而一旦有了低成本贸易中心,买办兴邦也能得以实现。 ——————————————— 贸易在单纯版本看似蚊子腿,实际上是玩家懒得拉贸易路线以及成本问题。在新版本里只要成本下降,可以自动贸易,那么贸易绝对可以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
快速拉资质操作方式 很多人总想吸东大移民,吐槽为什么吸不动。 为什么不改变策略,就地建造呢,人口也是资源,无限的牛马不就是天然制造业产地么。况且河流最多的地方不就是东大。 然后发现资质各种不足。 —————————————————————— 首先ai资质不足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识字率过于低下,识字率本身就能加速资质成长,其次部分职业如工程师有20%的识字门槛。东大普遍识字率不足20%,工程师资质必然短缺。 2. 被培养群体受限,ai发育极其缓慢,大部分都是自给农,无法任何资质加成。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进而开展以下操作: 1. 给未整合地区打上促进流动,提升识字率,不需要提很高,大约25%即可,目的是让大多数群体达到门槛20。 同时造大学,增加资质获取速度。造多少大学取决于你需要提多快,这个是成本问题。 不用担心大学招不到老师,大学属于gov建筑,全国统一工资水平,伦敦大学和殖民地大学学者工资一致,不是殖民地庄园里的教士薪资可以达到的高度。 2.快速扩大培养池。 有资源的地块资源拉满,最低级的生产方式,吸纳巨量劳工群体。 自给农厂不满员后开田种植园,也是低级生产方式,吸纳农民+劳工群体。 建造二级生产方式的工业,食品+服装+造纸(吸纳技工和劳工群体) 建造少量三级生产方式的工业(需要工程师)并开启自动建造。 将庞大的自给农数量切割为巨量劳工+少量技工+微量工程师的群体。 这三个职业组成了工业所需职业的职业全部,同时升级速度受到成倍加成速度。 基本上3年左右的时间这块地就不会存在缺资质的情况了。 另外注意资质还缺很多的时候注意一个原则,产值高的用低级生产方式,产值高的用高级生产方式。 薯片种植园的技工工资是高于造纸厂工程师的,不这么反向操作无法实现人才流动效果。 等资质几乎不缺的,全开最高即可。 ————————————— 以上,如果你只挂个促进流动什么都不做,50年都达不到补全资质的效果。
说几个被吃掉的日志(列强) V3中开局隐藏日志处于未激活状态,大约在1936年1月7日前后全部激活。 激活的规则是达到激活条件,且不满足完成条件,如果已经达到了完成条件,这个日志就被吃掉了。 这些日志的奖励,别的不谈秒完成对应科技的科技值就非常值得完成。 以下常见被吃掉的日志及对应办法: 1. 赞助浪漫主义 完成条件是两级满编的艺术学院,英法开局已经达到这个条件,直接国有化掉并拆除一级。后续有空余建造力再补上,日志激活后持续时间9年,不慌。 2. 大气式蒸汽机 把煤矿切成手挖矿,等日志激活后再切回来即可完成。科技5巨头都适用。 3. 火车头日志 把火车头工厂国有化一级并拆除可触发。只有英国需要这么操作。 4. 档案馆日志 行政中心全切回低级生产方式,触发后切回来,科技五巨头都适用。 5. 5个子弹厂的日志,这个日志很容易就被关闭了。这个日志比较特殊,因为子弹厂的原材料开局都很短缺,子弹却大幅溢出,如果开局5年内准备大规模作战,可以考虑完成这个日志。 ————————— 还有一个枝繁叶茂日志不会被吃掉,但开局就能完成,把全部需要铁路的切铁轨生产方式,秒完成,然后再根据需要切回来,同样科技五强适用。这个日志加上火车头日志可以直接让钢制车厢日志获取进度两次。
这个游戏的奴隶制还是设计得不合理 或者说是配套机制不合理,任何法律只要存在都应该有其合理性,唯独奴隶制难绷。 首先说下轻量级的两个 奴隶贸易,根据观察几乎全部都是缺人国家首发,影响不大但收效很低,进口奴隶数量不值一提。 遗留奴隶制,美、西、巴西、秘鲁,对巴西影响很大,占比太多,本来人就少,不废奴资质直接崩。 对西班牙几乎0影响,就波多黎各那一丁点奴隶。 —————————————————————— 重头来了,债务奴隶制! 极其坑爹,随着时间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被拐带成奴隶。 奴隶制为什么落后?? 因为奴隶他不交税!! 他不交税! 他不交税! 他不交税! 奴隶作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生活水平不比劳工低,就因为没有自由就可以不交税么?难道不爱国么? 此外,在普遍低收入下,奴隶制甚至都没有有效降低劳务成本,奴隶维护费和员工工资几乎没有差别。 债务奴隶制随着时间推移,税基会越来越少,始终就是财政崩溃,说的就是印度。 ——————————————————————- 以东印度公司为例,大不列颠开局第一件事就是为不列颠印度制定禁止蓄奴。 禁止蓄奴及后续的其他人均税等法律制定后,不列颠印度能为大英无限输血,直到1900后印度事件爆发。 而什么法律都不改印度在1950年后基本上就开始累计债务恶性循环,成为一个超级累赘了。 印度是实业家主导,满意度buff是加法律推进速度,运气好能够在蓄奴运动爆之前就可以通过,不行大英天兵下场镇压也不是难事。
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驱动力是什么? 指得就是游戏中不列颠的日志内容,英国不仅在18世纪前期自己通过补偿方案废除了美洲殖民地的奴隶制,更是化身废奴急先锋,不让别国搞奴隶贸易,利用海军断了别国奴隶增长的根。 这个问题deepseek回答的语无伦次,自相矛盾。尽是些感情色彩强烈的回答。 神马工业革命,机器取代人力完全不符合逻辑,英国的纺织工业本身也不用使用奴隶,原材料棉花种植园照样要人去种、人去摘,那个年代机器也没能替代。(水泵科技在后面呢) —————————————————————— 首先启蒙思想废奴运动的影响肯定很大,为了保障国内稳定不让运动爆掉,这点毋庸置疑,但肯定不是全部原因,并且在此之前英国三角贸易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那么其他原因,个人觉得按照游戏里呈现出来的状况,大不列颠市场棉花、染料价格极低,保障了不列颠开局合计超过70级的纺织厂的高额利润,同时也保障了带英市场内服装价格平稳。 那么问题来了,英国当时已经有了印度这个超低价原料提供地,根本就不需要再靠奴隶贸易那点蝇头小利去赚钱,反而奴隶贸易是在帮巴西这种种植园降本增效,从而增加竞争对手。 另外击垮别国的种植业更能掐断别国工业崛起的可能,从而达到自身工业始终处于垄断级别。 个人猜想这才是处于经济考量的原因,不知道猜想得对不对。
君主制什么分配原则好点 这里说的好就是合法性,没合法性都是扯淡。 蓝房子君主肯定是最好的,稳健高合法性,但是不多,例如比利时二代君主。 风车君主开局可以,后面难绷保不住,合法性滑落。就不用举例了。 灯泡君主开局最拉垮,几乎没有合法性可言 例如西班牙、土鸡、比利时一代。 橙工厂君主也难绷,例如维多利亚、明治。 其他君主似乎没有开局存在的,其中教会君主合法性有保障,但是得看脸,不一定刷得出来。 ————————————————————- 君主制下合法性主要影响因素就是适配性和势力值。 地主不行是因为势力值后期大幅滑落,不采用非常规手段很难保住。 灯泡势力值比较相对稳定,但适配性极其不稳定,主要原因是灯泡可以有的ysxt极其“丰富多彩” 除了和教会最不对付意外,和谁都有可能搭班子,反过来讲一旦领袖下台和谁都有可能闹掰,温和状态下勉强和温和工会稍微切合点,和农民由于关注点完全不一样,切合度稍微高一点,但农民要不得。 橙工厂同理,但势力值可以做大。 ————————————————- 教会市民军队这三个则不一样,这三兄弟天然适配性非常高,只要市民和军队不刷出虚无,则非常稳定。 ————————————————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挽救橙工厂和灯泡君主的合法性呢。工厂寡头可以解决,灯泡好像有点难办。
美国佬果然是纸老虎啊 除了多瑙联邦、爱尔兰、伊拉克和南斯拉夫是放出来的,其他都是原生小弟。 除了菲律宾收入有是负的,所有小弟都可以自负盈亏。 北洋的收入一直压着美利坚。 北洋只有江西福建ww,外加宁夏以西的大西北。 (这个版图是因为带清爆了,这些地方是gm势力,先收带清当狗,然后走时间,一个月内带清会裂开,然后再跳到gm方,所以gm方的领土越多,带清裂出来的军阀就越少) 老美少五个省,其他全部齐全。另外老美有多元,人口大概是北洋的2/3。老美的优势是人口分布均匀,征税能力上赢麻。北洋的税收主要靠西北,江西福建这两个税收浪费超过80%。 老美科技吊打北洋,然而北洋有水管锅炉就足够了。我给西北有矿的省全部帮他上了青草,一次就修一级矿,人招满了再加一级。等级超过10以后自动就有公司去投了,所需要隔一段时间看下基建,补点铁路就行。 小弟里要说还是本子最牛,完全没管过就靠投资池自己去投。 塞拉利昂开局没多久给他改了个农本+人均税就再没管过了。才一块地科技还落后能上供24K不错了,从来没乱过。 奥斯曼也挺厉害的,不光没管过他,还拿走了他七块地,拿去成立南斯拉夫、伊拉克和多瑙联邦了。 以上改了几个数据,一是给傀儡改法律成功率+90%,二是撸走25独立以下傀儡的土地不加恶名和独立性。
美术家们,这个版图怎么分配好看,给点建议 已经开了夺取傀儡土地0.1恶名、0.1独立性增长。 所以无需操心分配方式问题。 前期已经通过各种手段附庸了奥斯曼和奥地利,红的部分都是傀儡,随便分配土地。 目前打算在这个图内建立三个国家,分别是南斯拉夫、多瑙联邦和波兰-立陶宛联邦。 由于我还没搞定俄罗斯,波兰-立陶宛联邦暂时不考虑。 剩下两个我只需要征服黑山就可以达成了。 莱茵联邦和南斯拉夫都可以缺2块地,当然也可以先成立再收回来二次分配,但我个人的原则是不允许持有非主流文化土地,因为不是主流ai不会整合。 —————————————————————— 这个莱茵联邦是用奥地利成立的,所以是南德意志主流,西里西亚下面那块南德/捷克本土的地我会留给莱茵联邦,因为那块地如果分给多瑙联邦则突出来了,太丑了。 总之:我是希望莱茵(南德)、南斯拉夫、多瑙联邦这三个国家必须保证全部领土处于整合状态,然后是国境线尽量圆润饱满一点。 各位美术家们,给点意见。 (莱茵目前全是整合状态,非南德本土一旦被拿走再还回去就不会整合了,所以过程不可逆) (北德德话我后续会拿走石勒苏益格交给大斯,汉诺威和易北已经被我拿走当本土整合掉了,剩余纯北德本土就留给北德了。目前他还是列强,留一个宿敌增加影响力)
看来还是有很多人不懂拉人,开帖讲下。 首先这里讲得是常规拉人,不含大规模移民那种概率性极强的。 拉人的必备条件: 1.不能是高动乱,我记得是60%,具体有代码写死了 2.不能是孤立地区(废话) 3. 市场内有人能被你拉,如果这块地的文化社区就只有这里有,那么你得等新的文化社区生成了再说。具体文化社区怎么生成以前帖子有讲,不废话了。 没有以上的必备条件,你就不可能拉到人。 针对第三点,如果你这块地吸引力又低又没有岗位,即使文化社区生成后也会消失,所以不明所以的人会觉得这里不可能拉到人。 那么如何拉人呢? 以苏尔古特为例,这块地初始人口只有20K,耕地低到令人发指的两块,应该是全游戏中独立地块中耕地最少的了。 首先第一步: 是在这里盖铁路,然后拉青草运动,青草运动会放大吸引力,同时铁路出现了工作岗位。如果你自己不是俄罗斯,且没有俄罗斯社区。那么你需要等待文化社区随机刷新,刷到可以被移民的人会移民过来,去铁路上上班,铁路需要补贴。 第二步: 等铁路上的人招满后,这时基建起来了,创造第二批岗位,建石油(前提是你石油有市场),10个一建。 第三步:等石油上的人招满后,这块地就活了。后面会有源源不断的人过来,投资池也会继续扩建这些石油。 ————————————————— 以上逻辑是先有岗位,后拉人,而不是光喊口号等人来。 西部要是有一堆高薪岗位,人早就去了,而不是喊喊西部大开发就ok了的。 ——————————————— 另外,人少的地区不用考虑资质问题,自然有人具备资质的人移民来填。
关于吸人的一个实验 实验前置条件: 1.禁用了40以下接纳度文化社区生成。 2.自己是文化排斥+无移民控制,小弟北洋为宅地法+移民控制。 背景:自己是不列颠,占领了山西并整合,正常发展,单地块gdp超过150M。 夺取了福建,建设了造纸、家具、工具、服装各20级,丝绸150级,铁路30级,行政中心50级、大学20级,其他若干。调整生产方式为北洋科技适用版本,并补贴铁路,授予领地给小弟北洋。 其中家具、工具、服装为2级生产方式,其他均为一级生产方式。 北洋拿到福建后在2年内陆续拆除了30级行政中心和10级大学。其他没变化。 北洋同样还持有江西,合计工业建筑不到10级,失业300K。 结果:福建以每周20K的速度向山西移民,江西几乎没有移民。经过观察,福建的服装伐木丝绸均为绿子人均产值,厂内员工均为满意。其他厂维持微利。 分析: 1.土地在移交后,当地平均工资发生了断崖式下降,原因是因为公务员工资标准是按不列颠算,移交给北洋后是按北洋的算,从而大幅拉低的平均工资标准。 2.土地移交后自给农等群体收入大幅提高,原因是接纳等级直接从倒数第二拉到了满级,而且北洋是宅地法。 3.是否移民的一个必要要素就是必须不满意现状。 4.失业人员似乎无法移民,必须先就业。 5.移民的应该全是有资质人口,在职业跳槽的过程中完成移民。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