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军门麾下走卒 黄军门麾下走卒
关注数: 55 粉丝数: 255 发帖数: 13,327 关注贴吧数: 5
印度一家公司研发出一种新型电池15分钟内为电动汽车(EV)充满电 电动车充电慢是现在制约电动车普及的障碍之一,虽然有公司也推出了可高压快速充电的电动车,但造价不菲。日前印度一家初创公司研发了出一种新型电池,可在15分钟内为大部分电动车充满电,且电池成本和现在大部分锂电池成本相同,从而让电动车使用更加便捷。『上图为目前电动车搭载的三元锂电池组』   在锂离子电池中,能量是以电化学的形式存储,导致电池充电速度慢,电池的整体循环寿命短。印度孟买的Gegadyne Energy初创公司,研究人员设计了一款新型电池,结合静电学和电化学工艺存储能量,使得电池的循环寿命比传统电池长近50倍,充电时间更短,充电速度也更快,可以在15分钟内为市面上大部分电动车充满电。  Gegadyne Energy公司首席技术官Ameya Gadiwan表示,研究该电池的目的是取代现有的锂电池,并且新电池将以圆柱形、软包和方形的形式提供。该公司表示已经为该电池申请了专利,而且可能在2020年实现商业化。   Gadiwan表示:“目前,我们在研发经过第三方验证的电池原型和电池组,并将在未来12个月内在印度进行小批量生产。”同时还表示,该电池组的价格范围将与锂离子电池相当。该公司预计,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电池价格将进一步下降。(消息来源:盖世汽车资讯;编译/汽车之家 姜田双)
中车在美生产首批地铁车辆下线(转载) 新华社美国斯普林菲尔德12月18日电(记者高攀 朱东阳)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工厂生产的首批地铁车辆18日下线,这批车辆将被运往波士顿,交付给马萨诸塞湾运输局,这标志着中车在美本土化生产运营迈出重要一步。 中车斯普林菲尔德工厂位于波士顿西南斯普林菲尔德市。装配车间里,记者看到为波士顿橙线地铁生产的首批车辆已完成调试。来自华盛顿、纽约、洛杉矶等地的数百名政府官员、企业和媒体代表先后登上地铁车厢参观。 马萨诸塞州州长查理·贝克当天出席下线仪式时说,目前波士顿地铁红线和橙线列车已运营近50年,“是时候退休了”。今后几年,中车还将为费城、洛杉矶等美国城市生产新的地铁车辆。贝克表示,中车在马萨诸塞州投资建厂离不开美中各方长期建立起来的合作伙伴关系,两国人民都从中受益。 中车马萨诸塞州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贾波说:“我们很自豪能够准时交付。”他表示,中车为当地创造数百个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这证明双方相互合作和尊重,建立了良好伙伴关系。 贾波告诉新华社记者,中车在美生产的新一代地铁车辆在先进性、动力、智能控制、信息化、安全标准、乘客舒适度等方面均有大幅改善。他说,北美市场体量大、行业标准严格,对中车全球化运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设立北美区域性公司、在本地生产、实现本地化运营,中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国经营。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表示,中车在美投资建厂是中美合作互利共赢、造福两国人民的很好范例,希望今后两国能有更多这样成功务实的商业合作。 中车斯普林菲尔德工厂2018年正式投产,是中国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商首次在美建厂,产品已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责任编辑:赵雅芝)
“追梦者”定于两年内首飞,人类将再回航天飞机时代(转载) 搜狐新闻:2011 年 7 月 21 日美国东部时间 21 日晨 5 时 57 分,“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 为美国跨越 30 年、135 次飞行的航天飞机时代画上了终止符。不过,最早在 2020 年底,人们有望再次看到新一代航天飞机如鸟儿一般从太空徐徐降落回大地的场景。 12 月 18 日,美国内华达山脉公司(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SNC)宣布他们已经完成了其与 NASA 签订的商业补给服务合同-2(Commercial Resupply Services-2,CRS-2)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综合评测 4(Integrated Review 4),这意味着公司已经可以开始“追梦者”(Dream Chaser)航天飞机的组装工作了。目前,NASA 已经批准了追梦者的全面生产,预计将在两年内进行首次飞行,将货物运送到国际空间站。图丨“追梦者”(来源: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 CRS-2 项目主管 John Curry 在一份宣布这一里程碑的声明中说:“NASA 承认 SNC 已经跨过了这一关键的里程碑,并批准公司开始生产第一艘追梦者号,这表明我们正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内华达山脉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Fatih Ozmen 在一份声明中说:“综合评测 4 要完成一系列的审查、文档和数据交付,这是对公司多年来设计、分析和开发测试的一次全面考核。”图丨内华达山脉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Fatih Ozmen(来源: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
汉能利用太阳能技术使汽车中短途“不插电无限行驶”成为可能! 环球时报消息:太空和亚轨道空间成为近年各国日益重视的新领域。对于运行在这些补给不易但阳光充沛的空域中的飞行器而言,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必不可少。中国汉能公司14日透露,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国际空间站上对汉能旗下美国子公司阿尔塔的砷化镓薄膜太阳能技术展开为期一年的测试,以评估其未来是否可用于NASA低轨道飞行任务,包括为立方体卫星提供动力。 NASA科学家表示,“在测试期间,太阳能电池将暴露在太空环境中,以测试太空环境对它们的影响。测试结果对于探索太阳系所需的小型、高性能航天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据介绍,汉能阿尔塔提供的砷化镓电池是面向未来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在相同面积下,它产生的效能可以达到普通柔性太阳能电池的2-3倍,是目前全球转换率最高的薄膜太阳能技术。“随着我们日益迈向自动化机械时代,能不间断获得补充的能源变得愈发重要。”汉能阿尔塔公司首席营销官里克-卡普斯塔表示,随着自动化机械的趋势日益明显,人类将越来越需要太阳能电池这样的能量来源,它既可以不间断地产生电力,又几乎不会改变接收电力的物体的形态。 除了太空,这种先进电池技术还被用在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上。据美国《航空周刊》报道,波音公司旗下极光飞行科学公司设计了一架翼展243英尺(约74米)的太阳能无人机“奥德修斯”,它仅靠太阳提供动力,就能在约3万米的高空中连续飞行长达5年时间。据称,“奥德修斯”测试完成后,将在2019年2月下旬运往波多黎各开始飞行测试。 极光首席技术官和无人驾驶飞机系统副总裁汤姆-克兰西介绍说,“奥德修斯”能具备如此惊人的续航能力,得益于它采用了汉能阿尔塔研制的柔性砷化镓薄膜电池。“把太阳能电池集成到飞机的结构中,提供了相对较高的功率重量比。飞机在机翼上表面、尾翼边缘和垂直尾翼都覆盖了太阳能电池。汉能阿尔塔提供的砷化镓柔性电池阵列与复合表面板进行了整体固化以减轻重量,提高耐久性”。凭借先进的太阳能电池提供动力,“奥德修斯”可以承载比同类其他任何飞机更大的有效载荷。在对地观测时,它相当于一颗低轨道运行的卫星,但造价要比卫星便宜得多。此外,它还是气候和天气研究人员的理想选择,可以测量植被与地面河流分布。 据世界三大再生能源研究机构之一的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最新认证,汉能阿尔塔砷化镓薄膜单结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9.1%,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此前,单结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在2010年就是被汉能阿尔塔突破,并连续6次被其刷新。如今汉能在砷化镓电池领域,保持双结电池(31.6%)、单结电池(29.1%)、量产组件(25.1%)转换率等多项全球领先水平,进一步奠定其在高效太阳能薄膜电池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 据介绍,汉能砷化镓薄膜电池技术具有高转换效率,使薄膜太阳能芯片能够在不影响设计外观的情况下,广泛应用于汽车、无人机、无人驾驶系统、卫星、消费类电子产品、传感器、远程探测等各类应用领域。例如汉能利用砷化镓薄膜太阳能技术研发的全太阳能动力汽车,摆脱了传统电动汽车对充电桩的依赖,使汽车中短途“不插电无限行驶”成为可能。
SpaceX又从NASA偷黑科技,石锤了!(转载) TelsaRati新闻消息,以下为机翻: 根据SpaceX和美国宇航局艾姆斯(Ames)研究中心于2018年6月签署的空间法协议,这家私营公司已开始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通过热保护(隔热板)材料获取一些基本经验和经验教训,该材料对于SpaceX来说很新。(下面是协议正文截图)被称为TUFROC(增韧型单片纤维增强抗氧化复合材料的简称),NASA Ames开发的材料能够承受高达1700 C(~3100 F)的温度,显然是SpaceX的下一个感兴趣的项目 – BFR(Starship / Super Heavy)火箭计划,特别是Starship的热盾。TUFROC 据公众所知,SpaceX从未试图制造或使用像TUFROC这样的隔热技术。 TUFROC属于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的热保护材料领域,它基本上是一个涵盖任何热保护系统的术语,它结合了碳帽,硅胶基和固化玻璃涂层,以防止氧化。 近年来,波音公司秘密的X-37B太空飞机在轨道速度再入后成功证明了TUFROC的重复使用,证实了这种材料能够在经历极少甚至没有消融的情况下幸存下来。 就像SpaceX借用美国宇航局开发的PICA(酚醛浸渍碳纤维烧蚀体)隔热技术一样,并大大改进了它以便在Cargo(以及即将推出的)Dragon上经济有效地使用,TUFROC的隔热能力背后的基本概念可能在降低成本,易于制造,机械强度,热保护特性等方面的潜在改进。 与航天飞机上使用的致命脆弱的碳-碳隔热瓦不同,TUFROC同名的“纤维增强”方面也使它更能抵抗导致哥伦比亚灾难的撞击相关力量,同时仍保留复合材料令人印象深刻的耐热性。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将TUFROC归类为“低成本”TPS,进一步表明SpaceX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轻松降低生产成本。
略逊于纯电,远超氢能源!斯柯达天然气新车,百公里花费不到15元 日前,斯柯达官方在以色列正式发布了旗下全新两厢掀背车——斯柯达SCALA。该车可以看作是海外版昕锐(RAPID)的继任车型,在外观和内饰上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亮点,而其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新车未来将搭载1.0T天然气发动机,对于这种不烧汽油,也不烧柴油,只烧天然气的车型,相信许多国人是会比较好奇的。 [img pic_type=1 width=560 height=315]https://qnwww2.autoimg.cn/youchuang/g30/M02/A3/24/autohomecar__ChcCSVwKTCuASAGeAACJv6KY0E0301.png?imageView2/2/w/752|watermark/2/text/6L2m5aO55ZyIDQrmsb3ovabkuYvlrrY=/font/5b6u6L2v6ZuF6buR/fontsize/270/fill/d2hpdGU=/dissolve/100/gravity/SouthEast/dx/5/dy/5[/img] 至于天然气发动机,估计很多小伙伴们会想到大街小巷穿梭、加气站门口排长龙等待的CNG出租车。虽然烧的都是天然气,但是原理和构造大不相同,目前CNG出租车大部分都是加装了一个储气罐,直接通过汽油发动机燃烧,暂不说对发动机的破坏有多大,单功率就会比直接烧燃油下降10%~20%左右,也就是司机所说的爬坡没劲、加速响应慢等现象。 [img pic_type=1 width=539 height=358]https://qnwww2.autoimg.cn/youchuang/g30/M0B/A3/24/autohomecar__ChcCSVwKTCuAYfpLAACbaVgSYpU283.png?imageView2/2/w/752|watermark/2/text/6L2m5aO55ZyIDQrmsb3ovabkuYvlrrY=/font/5b6u6L2v6ZuF6buR/fontsize/270/fill/d2hpdGU=/dissolve/100/gravity/SouthEast/dx/5/dy/5[/img] 而斯柯达的这款1.0T天然气发动机,其实就是大众在38届维也纳国际汽车研讨会上带来的新一代1.0L 3缸天然气发动机。据《车壹圈》了解,该款发动机基于燃油发动机改造而来,不过为了使甲烷(天然气)充分燃烧,大众专门研发了一款Lambda分裂处理器,在实现低排放之余还弥补了天然气发动机动力不足的短板。据《车壹圈》了解,这款天然气发动机可产生66kW的最大功率和90匹的最大马力,相比同款1.0T汽油发动机仅减少5匹,在动力上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特斯拉电池将告别松下“独家供货” 中国企业机会来了?(转载) 参考消息网11月23日报道日媒称,松下和特斯拉围绕纯电动汽车(EV)电池的博弈正日益激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暗示在中国将从多家企业采购电池。另一方面,松下想要维持业务,借助把面向特斯拉的电池业务转移至美国等举措,希望展开密切合作。 据《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网11月21日报道,特斯拉“很可能在当地从包括松下在内的多家企业采购(电池)”。11月上旬,针对特斯拉计划在中国上海建设的纯电动汽车工厂,马斯克在推特上暗示可能从多家企业采购电池。现在,特斯拉面向纯电动汽车的全部电池均来自松下。对双方来说,特斯拉转为从多家企业采购电池在预料之中,但这对松下的影响不小。 报道称,松下社长津贺一宏在10月底的财报发布会上,针对与特斯拉共同运营的美国电池工厂强调称,“将在2018年度内使产能增至(相当于满负荷生产)35吉瓦时(GWh)”。其同时表示,今后“将与特斯拉保持步调一致,讨论在北美展开进一步投资”,显得干劲十足。 报道指出,松下正在进一步加强对特斯拉的应对,将于2019年4月把面向特斯拉的电池业务剥离出现在的车载业务公司,转移至同月新设的美国公司旗下。特斯拉的新款车型“Model 3”的量产正在走上轨道,为推进接下来的投资,松下正在加速加强关系。 关于马斯克的暗示,松下的车载业务公司社长伊藤好生表示,“不可能仅凭一家企业就满足庞大的汽车用电池需求。与特斯拉今后将展开磋商,但设想了各种选项”。 报道称,除了向特斯拉的纯电动汽车提供电池以外,松下还向混合动力车(HV)等电动车型广泛供应电池。但一位相关人士透露内情称,“车载电池能充分确保收益性的只有对特斯拉供货”。特斯拉生产高档车,每辆车使用的电池容量也大,对松下来说容易确保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据说在混合动力车等乘用车领域,难以确保电池盈利。 报道认为,如果特斯拉把在中国使用的电池改为从多家企业采购,松下有可能与其他企业发生价格竞争。 据报道,松下除了特斯拉以外,还在快速加强与丰田合作。双方已经在混合动力车电池等领域展开合作,2017年12月宣布以纯电动汽车大容量电池和新一代电池等为对象,讨论进一步合作。 不过,面向特斯拉的电池供货对松下来说是成长战略的支柱之一。根据特斯拉的动向,松下或将受到巨大影响。
屡遭“抛弃”的背后:氢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是硬伤(转载) 相比纯电动汽车的技术路线,为何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国际上引发了如此大的争议?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理解氢燃料电池在技术上的问题和挑战,还要了解各国政府在推动该技术背后的动因。 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何屡遭“抛弃”? 从技术角度来看,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装置。与一般电池不同的是,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和氧气结合起来产生电力、水和热的电化学装置。其反应产生的废料除了微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外,主要是水。燃料电池的做功比氢气单纯燃烧的效率要高2-3倍,且安静无污染。 但是,具有这么多优势的燃料电池汽车,为何还会连续被多家车企“抛弃”呢?这就要从氢能产业链谈起。 整个氢能产业链构成包括氢气制备、氢气储运及加注,和氢气应用。其中氢气制备是氢能应用的基础,氢气的储运及加注是氢能应用的核心保障,不同方向的应用是氢能实用化的主要途径和最佳表现形式。根据产业链所处位置不同,链条上的企业大致可细分为三个部分: 上游,主要包含氢资源的生产、运输等; 中游,为燃料电池系统,主要是电堆和氢气储存设备及配件; 下游,是应用板块,包括加氢站、新能源汽车应用等。 分清了这三个环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每个部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马斯克最新访谈:特斯拉现在没倒闭是奇迹(转载) 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接受了美国科技媒体Recode主编卡拉·斯维什尔长达80分钟的专访。 采访中,马斯克回顾了特斯拉和自己“苦不堪言”的2018年,包括马斯克乱发推文导致的危机、他与媒体的恩怨,以及特斯拉和SpaceX未来的发展。 马斯克还对特斯拉私有化事件、特斯拉的半导体,皮卡车和其他的新产品进行了详细阐述,还聊了聊地下隧道技术的发展、对特朗普的太空部队和殖民地外计划的看法、以及是否接受沙特阿拉伯资金。 回顾2018,马斯克的感受是:“这一年(的经历)让我感到老了五年。我职业生涯中最难熬的一年。特别痛苦。”为了提高Model 3产量,马斯克曾经有连着几个星期,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有些日子必须要坚持120个小时不睡,马斯克表示。 不过,马斯克表示,目前对特斯拉来说,一周生产5000辆Model 3并不是什么大事,而且他们正在努力提高到每周6000辆,然后是7000辆Model 3s,同时仍在控制成本。“我们现在可能每周生产6000辆或更多,也许是6500辆Model 3s,但这将迫使人们加班。” 关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汽车,马斯克指出,目前他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改善神经网络,以便识别来自八个摄像头的各类物体。马斯克表示,他们正在整合各种停车标志、红绿灯,让车可以自动(在红灯时)右转和U型转弯。 关于SpaceX,马斯克表示,Space X “成功发射了猎鹰中型火箭,这是世界上最强的火箭” ,能量是排名第二的两倍。今年他们将马斯克的私家车,特斯拉敞篷车Roadster射入了火星轨道,明年将第一次将宇航员带入太空站。 众所周知,“网瘾少年”马斯克使用Twitter非常频繁,甚至还因此遭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马斯克在采访中承认自己比较喜欢发推特:“有的人用头发表达自我,而我用推特。”但出人意料的是,马斯克表示,他大部分都是晚上在家里发布Twitter消息。而且,他每天使用Twitter的时间要比许多人想象得短,可能只有10分钟到15分钟左右。 以下为此次采访的内容,来源于新浪科技,略经钛媒体编辑:
马斯克承认在完全自动驾驶领域内,Waymo会是特斯拉的强劲对手! 昨天我们还在聊,特斯拉CEO马斯克口出狂言,预测福特汽车在下次经济危机时会破产。而很快他又“得罪人”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明年就能实现全自动驾驶,领先于任何汽车公司,如果有车企说在自动驾驶上能超过特斯拉,他会感到很惊讶,换句话说超越特斯拉是不可能的。马斯克说,完全自动驾驶要解决的是软件问题,而汽车企业们都不擅长软件。“虽然我不想听起来感觉过于自信,但是如果任何一家汽车公司说能在自动驾驶上超越特斯拉,我会非常非常惊讶的。2019年就我们就能实现全自动驾驶了,比任何车企都领先。”不过马斯克也承认,完全自动驾驶领域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会是特斯拉的对手,不过只能说是最接近它们的对手,而不可能超越。因为特斯拉的解决方案更实际一些。 “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路标,不同的交通行为,所以要实现万全自动驾驶,必须有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而这一点上还没人能做到。”最近特斯拉推出了最新版的Autopilot功能,它已经可以做到自动的超越慢车,而且把导航和自动驾驶融为一体,输入目的地后,导航会自动根据交通状况更换路径,寻找最有效的路线开往目的地。 不过,尽管特斯拉可能在明年就实现万全自动驾驶,但是能否上路还要看监管部门的意见,而不管美国还是其他地方,监管和法规对全自动驾驶的通过至少还要等上好几年。
两篇:特斯拉的机遇还是对手?更高效的新型快充了解一下!(转) 第一篇:《还在为充电等待而焦虑吗?更高效的新型快充了解一下!》 EV网最新消息显示,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50千瓦的快速充电器,他们说这种充电器的成本是传统直流快速充电器的一半,且效率更高,而且尺寸只有原来的1/16。新的50千瓦快速充电器可以安装在2级充电器的电极上,而不是安装在栅栏后带有变压器的混凝土板上。这款快充的价格为3.5万美元,而如今主流的快充的价格大约为7.5万美元,而且新快速充电器占用的空间很小,只是充电器所占空间的十分之一。 据EV网了解,新的快充可以直接连接到中压输电线路,它使用多个模块,输入采用串联连接,逐步降低大功率传输线的电压,同时它们的汽车直流输出并联,以获得最大功率。这款快速充电器全功率时效率为97.6%,高于当今快速充电器的94%。虽然充电器原型只有50千瓦,但开发人员表示他们下一步是建立一个更高功率的版本。 由于该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因此可以扩大规模用到如今正在开发的最新车型上。包括保时捷Taycan,奥迪e-tron GT和阿斯顿马丁Rapide E的800伏超快速充电。在相同占地面积的情况下,该快充可以处理四倍的功率和四倍于传统充电器的汽车。 一台可以在充电时间内为更多的汽车充电的快速充电器,可能正是扩展高速充电的必要条件。EV网认为,这对于电动汽车的快速推广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