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军门麾下走卒
黄军门麾下走卒
关注数: 55
粉丝数: 255
发帖数: 13,327
关注贴吧数: 5
卧薪尝胆刻苦攻关,历经七年誓破封锁,独立自主载人飞天(转载) 作者按语:北京时间2019年3月2日下午3:49,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使用旗下的猎鹰9火箭将同为该公司研发的第二代龙飞船(亦称“载人龙”,CrewDragon)首次送入太空,预计将于24小时后主动对接国际空间站。至此,在2011年航天飞机黯然退役后,经过8年的漫长空档期,曾将人类6次送上月球的美国终于恢复了将人类送入太空的能力。而这家公司创始人伊隆·马斯克吹了5年的牛终于成为了现实!
NASA警告SpaceX,波音公司设计风险将威胁美国重返太空计划(转) 路透社:NASA警告SpaceX,波音公司设计风险将威胁美国重返太空计划
微型卫星可以成为下一代大型太空望远镜的“制导星”(转载) 新浪新闻报道: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大型分段太空望远镜可能会发射升空,更近距离地观测遥远的系外行星及其大气层。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为了保持这些巨型望远镜的稳定,微型卫星可以跟在后面,充当“制导星”,通过将激光对准望远镜来校准这个系统,从而产生更好、更精确的图像。 在太阳系之外有超过3900颗被确认的行星。它们中的大多数被探测到是因为它们的“凌日现象”——例如一颗行星越过它的恒星,瞬间挡住了它的光线。星光的减弱可以告诉天文学家行星的大小和它与恒星的距离。但是,要想更多地了解这个星球,包括它是否含有氧气、水和其他生命迹象,需要强大得多的工具。理想情况下,这些望远镜应该是太空中更大的望远镜,就像最大的地面天文台那样宽的聚光镜。NASA的工程师们正在为下一代太空望远镜进行设计,包括带有多个小镜子的“分段”望远镜,一旦发射到太空,这些小镜子就可以组装或展开,形成一个非常大的望远镜。 NASA即将推出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就是一个分段望远镜,直径6.5米,由18个六角形镜面组成。下一代太空望远镜预计最大直径可达15米,由100多个镜面组成。分段太空望远镜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如何保持镜段稳定,并共同指向系外行星系统。这类望远镜将配备日冕仪——一种足够灵敏的仪器,能够区分恒星发出的光和轨道行星发出的弱得多的光。但是,望远镜任何一个部件的最微小的变化都可能会打乱日冕仪的测量结果,扰乱对氧气、水或其他行星特征的测量。 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建议,配备了简单激光器的微型卫星能够以一定距离伴飞大型太空望远镜,为其充当“制导星”,在望远镜附近提供稳定的、明亮的光线,使望远镜能够将其作为太空中的一个参考点来保持自己的稳定。发表在《天文学杂志》上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展示了这种激光制导星的设计在现有技术下是可行的。研究人员表示,使用微型卫星发出的激光来稳定太空望远镜系统,可以放宽对大型分段太空望远镜精度的要求,并允许更灵活的望远镜设计,这也是降低大型分段太空望远镜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次狼真的来了?特斯拉 2020 年要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转载) 一直以来,Elon Musk 都是一个抽最猛的“烟”,吹最大的“牛”的主。 最近,他再次对外表示,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功能今年年末就能完成。再给 Musk 一年时间(即 2020 年),他甚至敢让司机在驾驶席睡大觉,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需要车主动个指头。 “我认为特斯拉今年就能在功能端完善全自动驾驶,这就意味着车辆能在停车场找到你,然后拉上你直接奔向目的地,期间完全不需要车主干预。这次我非常肯定,大家不用再打问号了。”Musk 在接受资金管理公司 ARK Invest 采访时说道,这家公司也是特斯拉的股东之一。 不管能不能实现,Musk 的光环依然是“带货神器”,大多数用户选择无条件相信硅谷“钢铁侠”,他们购车时往往会多花 5000 美元解锁车辆的增强版 Autopilot 功能。当然,他们现在能用到的 Autopilot 依然只是套 ADAS 系统罢了,比 Musk 承诺的全自动驾驶要简单得多。 “增强版 Autopilot 能引导车辆从匝道驶上高速,此外还能建议车主或直接替车主完成并线工作。当然,引导车辆在立交桥通行或驶下匝道也不在话下。”特斯拉在驾驶员手册中写到。不过,无论 Musk 再怎么承诺,这样便利的体验在偏僻小路、停车场和城市中还是无法实现。 据雷锋网新智驾了解,关于全自动驾驶,Musk 立下的 Flag 可不少,了解他的人恐怕类似消息都听到耳朵长茧了。 2016 年 10 月到 2018 年 10 月间,特斯拉的宣传口一直对外声称,一旦全自动驾驶功能研发成功,用户花 3000 美元就能拿到软件升级包,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特斯拉称 2016 年 10 月后生产的车型都具备完整的全自动驾驶硬件)。 2017 年 1 月,Musk 还表示初步的全自动驾驶功能将在 3-6 个月内实现,可惜这次他食言了。当然,这可不是他唯一一次把牛皮吹破。 在后来的日子里,Musk 依然不断画大饼,声称全自动驾驶功能就快来了,但每次翘首企盼的用户都会以失望收场,他们用来升级全自动驾驶的资金只能躺在抽屉里吃灰。 虽然都快变成狼来了的故事了,但 Musk 这次重提全自动驾驶还是让车主和未来的车主们有了点信心,因为他这次说话谨慎多了。 Musk 指出,虽然 2019 年年末就能实现全自动驾驶,但特斯拉还是需要再花一年时间将这一功能打磨完美。
特斯拉Model Y或于上海车展首次亮相(转载) 近日,有海外媒体爆料称,特斯拉Model Y或将于2019年4月16日的上海车展首次亮相。目前该消息并未得到官方证实,但从CEO频频到访中国以及Model Y在中国排产的消息来看,特斯拉的确十分重视中国市场,所以爆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据悉,作为特斯拉产品序列中的第五款量产车型,Model Y定位于紧凑型跨界SUV,将使用与Model 3相同的平台。在车辆细节上,Model Y预计与Model X一样,拥有第三排座椅以及仪表盘,不过鹰翼门或将取消。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7座布局,将是Model Y车型设计的重点之一。 定价方面,预计该车的价格将介于Model 3与Model S之间,与旗舰级SUV车型Model X拉开一定差距。据此前爆料,特斯拉规划于2020年年底在美国内华达州的Gigafactory 1工厂实现每周生产7000辆的Model Y,此外2021年2月在中国Gigafactory 3工厂实现每周5000辆的产能。虽然这份数据被特斯拉回应为早期规划的版本,但依然有一定参考价值。(文:太平洋汽车网 范志成)
亚马逊/通用或投资初创电动车企RIVIAN(转载) 据外媒报道,亚马逊和通用汽车正在考虑共同投资美国电动车初创企业RIVIAN,通过共同投资获得RIVIAN的少数股权。交易或会在本月内宣布达成,RIVIAN的估值将有望达到10-20亿美元。据了解,RIVIAN总部设在底特律郊区,由RJ-斯卡林奇(Robert Joseph Scaringe)创立,主要投资方包括沙特汽车经销商Abdul Latif Jameel、美国住友公司和渣打银行。Rivian希望成为第一家正式推动电动皮卡车商用的车企,与即将进军纯电动皮卡领域的特斯拉形成直接较量。对于双方的竞争关系,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在近日表示,特斯拉在电动车市场的主导地位是“不可持续的”,将面临RIVIAN的挑战。“如今特斯拉在美国电动车市场的份额约为80%,占美国电动车总营收的90%。”
比尔盖茨谈论特斯拉:车很棒 但路还长(转载) 据外媒报道,在最近接受YouTube视频网站科技评论员马克斯-布朗利(Marques Brownlee)的简短采访时,亿万富翁、慈善家比尔-盖茨(Bill Gates)谈到了他对特斯拉等电动汽车和交通行业碳排放情况的看法。 在谈话中,这位微软联合创始人赞扬了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尽管他也承认,要使交通变得更加环保,人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盖茨对特斯拉的汽车并不陌生。早在2016年,这位科技巨头就被拍到与科幻小说《七夏娃》(Seveneves)的作者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一起驾驶特斯拉Model X汽车。 盖茨在采访中提到了这家总部位于硅谷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他指出,特斯拉的汽车“令人惊叹”,同时表示,该公司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位微软联合创始人还指出,购车者不久将会有更多电动汽车可以选择。 “特斯拉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产品,很受欢迎,但它仍然只占一个相当小的市场份额。这是一种价位较高的汽车,而且它们现在没有了联邦政府的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因此这让事情变得更加艰难。” “现在,一大堆其他汽车制造商将会加入进来,推出自己的电动汽车。这部分是因为加州的零碳排放计划,部分是因为人们看到这已成为一种趋势。未来将有许多了不起的电动汽车可供选择。”盖茨说。 但是,盖茨对电池应用于长途运输卡车的想法似乎仍保持谨慎态度。这位亿万富翁进一步补充说,在电网完全不用化石燃料之前,电动汽车不会真正实现零碳排放。 “乘用车所需的电力输出比卡车低。最终,电池可能会为卡车工作,但情况可能复杂得多,因为卡车的重量要大得多。” “即使是那些乘用车,也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是,除非发电厂已实现了零碳排放量,否则电动汽车仍然是一个碳排放者,因为它使用了电力,存在间接的碳排放。” “因此,只有当你把电动汽车的比例提到很高的百分比时,你才能得到实现了零碳排放量的电力。在这个时候,你的乘用车的碳排放量才可以说接近于零。”盖茨说。 尽管这位微软联合创始人对电动汽车的担忧有其正当的理由,但应该指出的是,电动汽车比化石燃料汽车更清洁,尽管它用来充电的电力主要来自煤炭。
上路测试为零 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纯属吹牛?(转载) [摘要]美国加州车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特斯拉在社会道路上进行完全自动驾驶测试的里程数为零,这让媒体对马斯克的承诺产生了质疑。
丰田意欲击败特斯拉,成为行业领军者!(zz) 【CNMO新闻】在自动驾驶汽车竞赛中,丰田可能会击败特斯拉,并且丰田承诺会在近期内向大众提供自动驾驶汽车。丰田研究院高级开发公司首席执行官称他们将需要储备大量人才来进行开发研究,这些人员不仅要开发必要的软件和硬件,还需要在最大程度上缩减成本。 TRI-AD的成立旨在帮助丰田能够更快地弥合理论与销售之间的差距。为了在2020年前达到目标,该团队开发了一款名为高速公路之友的系统。目前丰田已经接收到了来自Aisin Seiki公司和Denso公司的28亿美元的投资,所以在开发所需要的资金上他们是非常充足的。 目前基于雷克萨斯LS轿车的原型车辆已经变成了移动实验的对象。丰田集团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要找到最优秀的研究人员,这样才能在创造出足够先进的自动驾驶汽车。这也将带来一场激烈的竞争,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星链计划的最新对手——谷歌Loon“气球”项目进军卫星行业! [摘要]Loon已经成为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一家单独的公司,通过与电信行业密切合作,在境外为Loon气球网络提供互联网接入。
SpaceX测试火箭隔热罩 经受工业级火焰喷枪的1100℃高温考验(z) 网易新闻讯:喜欢折腾周边的伊隆·马斯克,曾经为旗下隧道钻探企业 Boring Company 推出过一款火焰喷射器。但是近日,他又在 Twitter 上分享了 SpaceX 的最新进展 —— 让火箭隔热罩接受来自工业级火焰喷枪的 1100 ℃ 高温考验。马斯克在接受 Popular Machanics 采访时称,它就像是一块“不锈钢三明治”。
与高盛对战——大摩大举增持特斯拉!(转载) 智通财经APP获悉,摩根士丹利去年四季度大举增持特斯拉(TSLA.US),持股数量从18.43万股增持至77.32万股。 大摩曾多次唱空特斯拉,但去年下半年总体上来说对特斯拉都是十分看好的。 2018年8月,大摩网站不再显示特斯拉的股票评级和目标价,有传闻称大摩成为继高盛之后,特斯拉私有化计划的第二个金融顾问。但此后私有化事件不了了之。 该行在去年9月,对特斯拉尚不存在的无人驾驶汽车共享服务估值177亿美元,这个估值约为无人驾驶汽车公司Waymo的十分之一,但是仍然高于通用Cruise。大摩预计,特斯拉将会成为市场领导者,至少在一开始是这样。但后期可能会被Waymo反超。 而去年12月中,两大投行大摩和高盛在同一天发布了对特斯拉的研究报告,堪称“多空对决”。高盛预计特斯拉2019年初将出现需求停滞,而大摩则表示特斯拉在年底前交付Model 3的非凡努力可能会大幅推高第四季度的现金流。 同月,大摩甚至放声“电动车将死,特斯拉永生!”。该行看空电动车发展前景,称汽车业开拓电动车领域远不及预期,但却仍看好特斯拉。
最新充电技术:充电15分钟狂飙200公里!(转载) 最近美国硅谷一家刚创立不久的科技公司GBatteries对外界宣布;已经研发出最新充电技术能在15分钟内将一台搭配60KWh的锂电池组的汽车充满电能(续航大约在192公里)。这项技术利用了最新人工智能AI算法和特殊电子技术系统,同时该公司这项技术还能结合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适配器快充功能使用,并且这项技术将在今年国际消费电子展参展。传统的充电技术充15分钟只能续航二十几公里这是很多人的痛处,而这项技术可以说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希望!虽然说这项技术还不能与传统加油相比那样来得快续航更久,但是我们相信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和那些伟大的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下会达到更理想的状态!
为了防止特斯拉被剐蹭,马斯克宣布:研发一套新功能!(转载) 马斯克今日在Twitter上表示,特斯拉将为所有配备增强版Autopilot的车型推出“哨兵模式”(Sentry Mode),这种模式就是在车主停好车离开后帮车主“看车”。
特斯拉Model 3帐篷工厂违规被罚三万美元(转载) [摘要]特斯拉负责环境、健康和安全的副总裁劳里·谢尔比在一份给科技媒体的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将对加州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的调查结果提出质疑。
RBC分析师将特斯拉目标股价从290美元下调至245美元(转载) 对待像特斯拉这样的公司,我们进行较长时期的预测并不容易!
“电子”小运载将发DARPA卫星,全年拟发12次(转载) “电子”火箭去年12月发射画面 航小宇处报道:火箭实验室公司首执贝克在接受采访时称,该公司将在2月份在新西兰发射场为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发射一颗实验性卫星,时间很可能是2月底。这将是该公司“电子”小运载今年的首射。该箭今年共拟进行12次发射。 这颗卫星称为“射频降风险展开验证”(R3D2),将试验展开式天线技术。卫星入轨后将展开一个卡普顿聚酰亚胺薄膜结构,以验证小卫星能够配备支持高带宽通信所需的大型展开式天线。薄膜展开后直径为2.25米。R3D2重150公斤,将占用火箭的全部运力,故将是这次发射的唯一有效载荷。卫星由诺格主承包,天线由MMA设计公司提供,平台则由蓝色峡谷技术公司提供。
蓝色起源2019年首发成功 向载人飞行迈进一步 腾讯科技讯:经过数次延误之后,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今日终于成功地完成了其2019年的首次火箭发射任务。 太平洋时间周三7点08分,这枚New Shepard火箭携带美国宇航局(NASA)资助的8个研究项目点火起飞。发射几分钟后,New Shepard携带的太空舱与氢燃料助推器分离,在到达66英里(约合106公里)的高度后,太空舱和助推器都安全降落在沙漠上。 106公里的高度超过了100公里的卡门线,后者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太空边界。此次,New Shepard火箭成功地将NASA资助的8个科学有效载荷送到太空边缘,并返回到New Shepard的亚轨道宇宙飞船上。此次成功也意味着,蓝色起源向载人飞行又迈出了一步。在发射直播期间,蓝色起源高管阿里安·康奈尔(Ariane Cornell)还表示,该公司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执行首次载人飞行。
日本的飞行汽车能成功吗?(转载) 1月24日消息,据蓬勃社报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群日本人打算押宝飞行汽车,希望率先进行推广。这会是个翻身的好机会吗? 以下是翻译内容:
载人龙飞船——并没有什么卵用的静态点火(转载) 执行载人龙首次试飞任务的猎鹰9火箭正在LC-39A发射台起竖,准备进行静态点火,编号1051.1,即使点火成功也并没有什么卵用,NASA不开门,这发就一直打不了。
SpaceX回收船再次曝光,不仅有机械手还有停机坪(转载) (原标题:Here’s how SpaceX’s Crew Dragon capsule will look motoring in from sea) 据TechCrunch报道,当载人飞船从太空高速返回地球时,通常来说在水上降落比在陆地上降落更安全。为此,美国火箭公司SpaceX的“载人龙飞船”(Crew Dragon)也会选择降落在水中,但它需要回收船的帮助。 日前,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港码头潜伏者,发现了SpaceX“GO Searcher”号回收船的身影。据推测,它可能此前在海上完成某些模拟作业后刚刚返航。目击者称:“SpaceX升级后的GO Searcher号回收船周三返回卡纳维拉尔港,此前它可能进行了海上试验,船上显然有个模拟的载人龙飞船太空舱,后者从太空回归后会溅落在海洋中。” “GO Searcher”号回收船上的物体看起来的确像是载人龙飞船的太空舱,但它可能只是全尺寸的模型或原型,以便回收人员练习把它从水里捞出来,然后轻轻地放在船上。这更像是训练结束后返回港口的样子,不过根据距离和任务的不同,宇航员和其他人员更有可能乘坐直升机加速返回。回收船上的停机坪将至关重要。如果有人受伤,它可以迅速将伤者送往医院。 这不是我们首次看到“GO Searcher”号回收船。2018年年底,它曾在海上进行了直升机降落测试,引起了多方关注。这艘回收船不只配备巨大的机械手用以捕获下落的整流罩,还要从水面上回收又大又重的太空舱,并且要为飞船上的任何人提供医疗救助。所以它更像是移动总部,而不是一艘多功能船。(小小)
波音的“火神”火箭进入最终设计评审阶段:此次可以如期交付吗? 本文转载自航天爱好者网站!
NASA发射小卫星,欲搭建更准更快的“小型GPS”系统(转载) 据电科小氙报道,美国航天局(NASA)正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F)合作,开发一种多系统时间传输卫星。该卫星可以在低轨道运行,增强定位精度。 2018年12月16日,一颗“多系统时间传输立方星”(CHOMPTT)已与12颗其它小卫星一起,作为NASA纳卫星教育发射项目(ELANa)的一部分发射升空。这颗由佛罗里达大学团队耗时五年半开发的“立方星”,提供了一种处理多个系统精确时间传递任务的能力,可以运行一种精确的时间与频率标准原子钟。 当前大多数GPS卫星的体量巨大,需要2000瓦左右的功率。而CHOMPTT系统仅为鞋盒大小,功耗只有5瓦。这种小卫星轨道高度约500千米,大约1.5小时绕地球一周,可以提高定位精度,降低甚至消除GPS重新路由所需要的等待时间。 佛罗里达大学开发的这颗卫星成本大约为100万美元左右,通过采用商业发射也降低了发射成本。此次发射采用“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开发的3D打印引擎驱动的低成本火箭,其成本大约是SpaceX Falcon 9发射成本的十分之一。 尽管GPS III已于2018年12月发射首颗卫星,但美国国会、国防部以及工业界都对寻找GPS的备份方案兴趣不减。美国国会2019年1月通过一笔预算,将一项名为“电子与电子设备”计划的预算由1000万美元提高到1500万美元,开展GPS系统的地面备份研究。
《马斯克最被忽视的才华,其实是融资能力》(转载)据外媒报道,众所周知,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是一个出色的创新者。但是,他的融资才能经常被忽视。 特斯拉抓住有利时机成功进行融资的例子有很多,其中一个可以追溯到2014年2月。当时,为了投资50亿美元建造电池厂,特斯拉通过可转换债券成功融资了20亿美元。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次可转换债券融资活动。而且,它发生的时间恰好在投资者可选择的新发行可转换债券相对较少的时候。除了融资规模外,它的融资条件也值得大书特书:这些债券的兑换溢价为42.5%,票面利率只有0.25%和1.25%。 特斯拉不仅在产品创新上大有作为,而且在融资活动方面的做法也值得关注。在看到特斯拉成功融资后,其他科技公司如Twitter、AOL和Priceline也纷纷效仿,发行了自己的可转换债券。 优秀的公司在发行证券的时候对于资本市场的环境总是具有敏锐的认识。事实上,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很多公司在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时候,往往会精心挑选时机。我们往往会认为,能够抓住有利时机进行融资的往往是那些现金和利润丰裕的公司。由于它们现在不差钱,因此它们可以等到市场环境有利于借贷或发行股票的时候进行。相对而言,那些现金不足的公司则没有优势来选择时机。有意思的是,特斯拉恰恰是一个相反的例子。因为它一直都需要现金。但是,它仍然会对资本市场进行把脉,然后选择恰当的时候进入。 在当今的资本市场上,特斯拉算得上是游刃有余。它总能够在股票、可转换债券和普通债券市场上自由切换,并准确把握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这值得其他公司学习和效仿。
《马斯克最被忽视的才华,其实是融资能力》(转载)据外媒报道,众所周知,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是一个出色的创新者。但是,他的融资才能经常被忽视。 特斯拉抓住有利时机成功进行融资的例子有很多,其中一个可以追溯到2014年2月。当时,为了投资50亿美元建造电池厂,特斯拉通过可转换债券成功融资了20亿美元。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次可转换债券融资活动。而且,它发生的时间恰好在投资者可选择的新发行可转换债券相对较少的时候。除了融资规模外,它的融资条件也值得大书特书:这些债券的兑换溢价为42.5%,票面利率只有0.25%和1.25%。 特斯拉不仅在产品创新上大有作为,而且在融资活动方面的做法也值得关注。在看到特斯拉成功融资后,其他科技公司如Twitter、AOL和Priceline也纷纷效仿,发行了自己的可转换债券。 优秀的公司在发行证券的时候对于资本市场的环境总是具有敏锐的认识。事实上,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很多公司在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时候,往往会精心挑选时机。我们往往会认为,能够抓住有利时机进行融资的往往是那些现金和利润丰裕的公司。由于它们现在不差钱,因此它们可以等到市场环境有利于借贷或发行股票的时候进行。相对而言,那些现金不足的公司则没有优势来选择时机。有意思的是,特斯拉恰恰是一个相反的例子。因为它一直都需要现金。但是,它仍然会对资本市场进行把脉,然后选择恰当的时候进入。 在当今的资本市场上,特斯拉算得上是游刃有余。它总能够在股票、可转换债券和普通债券市场上自由切换,并准确把握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这值得其他公司学习和效仿。
微型航天飞机“追梦者” 未来给空间站送“快递”(转载) 宇航员生活在国际空间站,生活用品和各项补给靠的是来自地球的“快递”。一架全新的微型航天飞机“追梦者”号日前通过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批准,将于今年投入生产,有望从2020年末开始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到2024年,“追梦者”号至少执行6次往返于空间站的货运任务。
平流层发射公司放弃运载自研项目(转载) 图中所示为平流层发射公司原打算提供的运载“家族”。该公司现在称将不再研制自己的运载系统,只利用诺格创新系统公司现有的飞马座XL火箭(图中左侧)
度过最艰难痛苦的一年,特斯拉的未来会好吗(转载) 2018年过去了。 Elon Musk说,这一年是他职业生涯里最艰难和痛苦的一年。 但尼采说,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所有杀不死你的,都将使你更强大) 特斯拉的未来会好吗? 产品魔咒:——
特斯拉宣布裁员后股价重挫13% 华尔街分析师却不为所动?(转载) 受宣布裁员及发出盈利预警的影响,特斯拉(NASDAQ:TSLA)股价周五下跌了13%,成为纳斯达克100指数中表现最差的股票。特斯拉CEO马斯克称,公司将裁减大约7%的全职员工,并警告称第四季度的利润将达不到三季度的水平。 对此,CFRA Research的汽车分析师加勒特.尼尔森说:“我们认为,去年特斯拉的员工规模增幅可能多于公司所需,因此正在解雇部分员工以降低成本。对于大多数汽车制造商来说,削减成本一般能得到市场积极的回应,但对于特斯拉,投资者则开始猜测裁减背后的真正问题是否在于需求的减少。” 尽管特斯拉的股价对这则新闻迅速作出反应,但华尔街大多数卖方分析师都坚持了对特斯拉的一贯预测。
请问这是谣言么? 最近看到非正规渠道的消息,说乌克兰击毙了俄传奇雇佣兵伊利亚·维克托罗维奇·库兹涅佐夫(据说此人曾消灭上百名乌士兵),不知真假。请问这里的大佬们,这个消息是谣言么?
率先抢占市场的戴姆勒半自动驾驶重卡是否是过渡性产物?(转载) 先说一句重要的事情:戴姆勒的Cascadia将会和特斯拉一样拥有 OTA 软件升级功能了!
马斯克隧道公司与SpaceX同时开除员工 回应:是巧合(转载) 北京时间1月21日下午消息,据美国科技媒体Recode报道,伊隆·马斯克的Boring Company在周五,与五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这五名员工中,至少有数名曾帮助修建了公司的第一条地下隧道——该条隧道于上月亮相。 一名发言人称,这五名员工因定期的绩效考核未达标而遭开除。 “Boring Company正在为十多个岗位招聘新人员,拟在全国推进项目,并预期在2019年实现重要增长,”这名发言人补充说,似乎在向外界保证,这些人员开除与节省成本的裁员无关。 就在同一天,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特斯拉也宣布裁去数千名员工以削减成本;对此,发言人表示,时间只是巧合。 而仅在一周前,马斯克的第三节公司SpaceX也宣布裁去10%员工——超500名员工受此影响——与特斯拉相同,也是为了节省成本。
马斯克隧道公司与特斯拉同时开除员工 回应:是巧合(转载) 北京时间1月21日下午消息,据美国科技媒体Recode报道,伊隆·马斯克的Boring Company在周五,与五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这五名员工中,至少有数名曾帮助修建了公司的第一条地下隧道——该条隧道于上月亮相。 一名发言人称,这五名员工因定期的绩效考核未达标而遭开除。 “Boring Company正在为十多个岗位招聘新人员,拟在全国推进项目,并预期在2019年实现重要增长,”这名发言人补充说,似乎在向外界保证,这些人员开除与节省成本的裁员无关。 就在同一天,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特斯拉也宣布裁去数千名员工以削减成本;对此,发言人表示,时间只是巧合。 而仅在一周前,马斯克的第三节公司SpaceX也宣布裁去10%员工——超500名员工受此影响——与特斯拉相同,也是为了节省成本。
一名特斯拉Model S司机被拍到在高速路上开车时睡着(转载) [摘要]特斯拉Autopilot自动驾驶仪是一种司机辅助系统,可以在高速公路上掌控方向和调节特斯拉汽车的速度,但它仍然要求司机时刻注意并随时准备进行手动控制。
特斯拉获准2月份在欧洲交付Model 3(转载) 据外媒报道,荷兰车辆管理局RDW称,特斯拉公司已获准在欧洲各地交付其Model 3电动汽车。根据特斯拉的说法,Model 3交付日期将从今年2月份开始,就像在美国那样,它在欧洲销售的第一批汽车将是远程电池版Model 3。启动Model 3在欧洲的交付活动是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 Musk)优先关注的事项。
特斯拉推出新款壁挂式充电连接器 售价500美元(转载) 1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TechCrunch报道,特斯拉推出了一款壁挂式连接器,这种充电器是该公司推出的首款家用充电解决方案。 新的壁挂式连接器的充电时间比第2代移动式充电接头(Gen 2 Mobile Connector)更快,它搭配有一款14-50插头。 这种充电器可以直接插入NEMA 14-50插头(美国最常见的高压插头),它允许房主在家中安装高压充电系统,而无需聘请电工。 新的壁挂式连接器为大多数特斯拉汽车提供高达40安培的电流,而第2代移动式充电接头的电流上限为32安培。 这款新的充电器配有24英尺长的电缆,售价500美元。
SpaceX刚宣布裁员10% 马斯克另一公司却在努力招人(转载) 据蓬勃社报道,就在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火箭公司SpaceX准备裁员的同一天,这位亿万富翁旗下隧道掘进初创企业Boring Co.在Twitter上发文,列出了许多空缺职位的招聘信息。 Boring Co正在为近12个职位招聘,其中包括隧道工程和软件开发。这家初创公司雇佣了大约80人。拥有6000多名员工的SpaceX上周对员工表示,该公司将裁员约10%,其中包括位于加州霍桑(Hawthorne)总部的577个职位。 虽然Boring Co可以为每份招聘清单中雇佣多名员工,但这些职位只相当于SpaceX裁员数量的一小部分。然而,几乎同时进行的人事调整表明,马斯克旗下这两家知名企业的命运正在发生变化。 SpaceX预计今年可能放缓发射频率的同时,Boring Co却在美国各地取得进展。上个月,该公司开放了洛杉矶附近的测试隧道,正与芝加哥进行独家谈判以建设类似地铁的运输系统,并正在对华盛顿特区建设隧道进行环境审查。 两年前,马斯克创立了Boring Co,目标是通过在城市下方挖隧道来缓解洛杉矶地面的交通拥堵问题。Boring Co代表了马斯克更异想天开的一面。 尽管SpaceX进行了裁员,但这家火箭公司可能会继续招聘。在6月份解雇了9%的员工后,马斯克经营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公司(Tesla)继续大举招聘。SpaceX仍列出了数十个职位空缺,包括受到上周裁员影响的部分领域。 马斯克的企业会周期性地重叠和共享资源,以应对任何引起首席执行官注意的事情。Boring Co的宣传视频中,可以看到特斯拉的汽车在隧道中飞驰,而Boring Co举行的活动往往部分由SpaceX和特斯拉志愿者负责承办。Boring Co的运营主管史蒂夫·戴维斯(Steve Davis)曾是SpaceX高级项目的负责人,也是该公司的早期员工。 在上个月的新闻发布会上,马斯克表示,他希望看到他旗下公司之间的这种跨界合作走向星际。马斯克说:“我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们也能在火星上建造隧道。那将是令人充满自豪的日子,意味着我们真的到了那里。”【责任编辑/邹琳】
德尔塔重型发射锁眼卫星终于发射成功了! 地面风超标,推迟到3点10分终于起飞,6分多钟后整流罩分离,这次总算发射成功了。另外,这应当是今年美国的第二次发射吧?第一次是铱星!
特斯拉再次刷新记录 推出NEMA插头新型壁挂式连接器(转载) 特斯拉推出的这款带有NEMA 14-50插头的新型墙壁连接器是该汽车制造商用于家用充电解决方案的首款非硬连线壁挂式连接器。虽然大多数家用充电站制造商都会同时销售硬连线产品和采用插入式NEMA14-50插座的产品,但是特斯拉却坚持只使用硬连线壁挂式连接器。对于那些在停车位旁边已经有NEMA14-50插座,或者不想安装硬连线充电站的人,特斯拉只会建议在NEMA14插座上使用移动连接器。 然而现在他们又提供了第二种选择:带有14-50插头的特斯拉壁挂式连接器。特斯拉在其网站上详细地描述了这款新产品:在配备了NEMA14-50的基础上,特斯拉14-50壁挂式连接器将会是你最好的选择。与Gen 2移动连接器相比,不但14-50壁挂式连接器的充电速度提高了25%,而且便于在家中或办公室安装。特斯拉表示,它可以以高达40安培(9.6kW)的速度为大多数车辆充电。 特斯拉提供了额外的选择,这很好,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如果你有一个NEMA 14-50插座或安装了一个插座,你就可以简单地使用汽车附带的移动连接器。使用壁挂式连接器,可能会比使用移动连接器更简单。对于那些准备新安装连接器的人来说,如果他们认为他们未来可能会搬家,并且想带上自己的壁挂式连接器一起走的话,可能仍然会觉得这个选择比硬连线的壁挂式连接器更好。
特斯拉取消收购通用工厂计划 因雇佣问题(转载) 作者:曾惠君 【太平洋汽车网 行业频道】据外媒报道,通用CEO Mary Barra称特斯拉将取消收购通用工厂的计划,因为特斯拉未同意雇佣前通用工厂的员工。对于此事,特斯拉官方尚未作出评论。据悉,通用于去年底宣布计划在2019年关闭北美几家工厂。随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有意收购。 2018年11月26日(底特律当地时间),通用汽车宣布启动自2009年破产以来最大的重组计划,将于2019年关闭位于北美的几家工厂,以及裁员多达1.48万人并在北美地区停产6款车型:凯迪拉克CT6、凯迪拉克XTS、别克君越、雪佛兰科鲁兹(美版,与国内版有区别)、雪佛兰Impala以及雪佛兰沃蓝达。通用目的在于适应消费者对乘用车需求的下降,同时大幅度缩减成本,并将投资重心转向“新四化”,即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方面。
马斯克玩票:为Model S和X推升级版生化防御模式(转载) [摘要]所谓的“生化武器防御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车主可以在车内通过一个按钮一键激活车载空气过滤装置,在车内产生一定的正气压压力来保护驾乘人员、防止外部空气入侵,并在几秒钟之内将车内空气过滤至安全级别。
特斯拉发布新冗余电池管理系统专利(转载)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最近发布一项电池技术。鉴于电池是电动车唯一的动力源,电池系统故障或导致电动车无法运行。为此,特斯拉觉得有必要打造一款强大、动态化的电池管理系统。 特斯拉的电池专利是一款冗余电池管理系统,有一款客户端及多信道、双向、菊链式(daisy-chained)通信回路构成,特斯拉还罗列了在电池管理系统中识别故障位置的方法。 该公司表示,电池管理系统可能包括一个主机端(例如:管控系统的微控制器)及客户端(管控系统内电池电芯的电池管理集成电路)。
特斯拉发布新冗余电池管理系统专利(转载)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最近发布一项电池技术。鉴于电池是电动车唯一的动力源,电池系统故障或导致电动车无法运行。为此,特斯拉觉得有必要打造一款强大、动态化的电池管理系统。 特斯拉的电池专利是一款冗余电池管理系统,有一款客户端及多信道、双向、菊链式(daisy-chained)通信回路构成,特斯拉还罗列了在电池管理系统中识别故障位置的方法。 该公司表示,电池管理系统可能包括一个主机端(例如:管控系统的微控制器)及客户端(管控系统内电池电芯的电池管理集成电路)。
马斯克玩票:为Model S和X推升级版生化防御模式(转载) [摘要]所谓的“生化武器防御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车主可以在车内通过一个按钮一键激活车载空气过滤装置,在车内产生一定的正气压压力来保护驾乘人员、防止外部空气入侵,并在几秒钟之内将车内空气过滤至安全级别。
马斯克宣布2月1日起停止特斯拉的车主引荐奖励计划(转载) 在近期特斯拉的一系列调整中,出于公司利润方面的考量马斯克于今天宣布将于2月1日停止“车主引荐奖励计划”。它或许并非一个受欢迎的决定,马斯克本周三发布推文称车主引荐奖励计划将于今年2月1日正式结束。在后续推文中马斯克表示这个计划明显提升了车辆的销售成本,尤其是Model 3。
继特斯拉以后 福特确定将推出F系列皮卡的电动版(转载) 此前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大方承认明年将推出特斯拉皮卡原型车,进一步丰富产品线的同时,用实践为皮卡未来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既经济又环保的道路。 日前福特也终于坐不住了,据媒体报道,福特全球市场总裁吉姆法利(Jim Farley)日前表示:“福特F系列除了混动车型外,还将推出纯电动的车型”。 近些年福特针对中国皮卡领域的布局动作频频,不仅在2017年引入了福特F系列及F-150车型,还在2018年带来了“小猛禽”Ranger系列,将福特进口皮卡的价格门槛压低至30.58万。 虽然皮卡这一细分领域逐渐的繁荣,但是面对大排量带来的油耗和政策限制,不少消费者仍旧只能望而却步。 不过国家目前也正在逐步放开一些列皮卡车型的限制政策,自今年1月1日起,已经正式取消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道路运输证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国内皮卡的解禁工作显然已经逐步开始落实,或许未来某天电动皮卡真的能进入国内寻常百姓家。 以野马为灵感的电动车被认为是福特第一款纯电动车,预计明年推出。
NASA修复哈勃望远镜的相机技术故障(转载) 网易新闻讯:哈勃望远镜似乎已恢复正常运转状态,计划在本周末恢复全面科学运营。“年迈”太空望远镜上的3号宽场相机(Wide Field Camera 3)在1月8日出现技术故障,不过现在NASA工程师相信他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像许多航天器一样,当哈勃仪器检测到机械故障时,它会自动暂停科学操作并进入安全模式,直到地面团队能够确定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1月8日运行哈勃望远镜上3号宽场相机的软件检测到仪器中的电压水平高于平时,相机被关闭以防止任何潜在的损坏。 仔细观察后,NASA团队发现电压水平正常。相反,问题似乎在于读取和报告值的遥测电路 – 工程数据中存在错误。该团队重置了遥测电路和相关电路板,发现这些值恢复正常。虽然事情似乎再次顺利进行,但校准和测试仍在进行中以确保不出现问题。NASA表示,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哈勃望远镜的3号宽场相机应该可以在本周末再次拍摄天体。 鉴于哈勃望远镜的年龄,这种错误并非完全出乎意料。该太空望远镜于1990年发射,最初预定的使用使命为15年,但自那以后任务已多次延期。2009年的升级标志着宇航员最后一次对哈勃望远镜进行维修,但是一些问题可以从地面修复,例如这个相机问题和10月份发生的陀螺仪故障。 NASA表示,哈勃望远镜的运营将至少持续到2021年。
体积庞大难以运送 SpaceX改在得州建造“星际飞船”原型(转载) 1月17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火箭公司SpaceX日前宣布,尽管该公司此前达成了在加州洛杉矶港建设火箭工厂的协议,但其最终将在南得克萨斯州建造和测试下一代“星际飞船”和超重型运载火箭助推器原型。 至少在有些人看来,这一转变对将洛杉矶港口建设为高科技“硅港”的努力是个重大挫折。此前,SpaceX计划在终端岛(Terminal Island)超过7公顷的地块作为建设中心。2018年5月,洛杉矶市议会批准了与SpaceX签订的免租金、为期20年的租赁协议。市议员乔·布斯凯诺(Joe Buscaino)在批准这项交易时称,这项交易“将改变我们这座城市的游戏规则”。 在SpaceX改变计划的消息传出后,布斯凯诺发推称:“虽然我对SpaceX将超重型火箭的建造和测试转移出洛杉矶港感到震惊,但我相信其他创新者将会看到他们在圣佩德罗蕴藏的巨大价值。 我们正在通往打造创新区和硅港的道路上,在那里你可以乘坐水上出租车或Bird、Lime的电动踏板车去上班。马斯克看到了这里的价值,其他人也会看到。”
装火箭发射器,可空中盘旋,特斯拉下一代电动车还能多炫酷(转) 作为电动车领域的弄潮儿,中国造车新势力竞相追逐的对象,特斯拉的传奇历史我们是有目共睹,而它(或者说是它的掌门人埃隆马斯克)也善于用自己的优势,营造出了很多博人眼球的噱头,早前零百1.9秒的新一代特斯拉Roadster,以及让自家的电动车随火箭升天等等操作,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近日,特斯拉又搞出了一波全新操作:不用火箭运载,我的汽车自己就能飞天。
装火箭发射器,可空中盘旋,特斯拉下一代电动车还能多炫酷(转) 作为电动车领域的弄潮儿,中国造车新势力竞相追逐的对象,特斯拉的传奇历史我们是有目共睹,而它(或者说是它的掌门人埃隆马斯克)也善于用自己的优势,营造出了很多博人眼球的噱头,早前零百1.9秒的新一代特斯拉Roadster,以及让自家的电动车随火箭升天等等操作,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近日,特斯拉又搞出了一波全新操作:不用火箭运载,我的汽车自己就能飞天。
“2019年将是一个慢节奏年份”——肖特维尔(转载) 凤凰网报道: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在上周宣布计划裁员10%。现在,新的裁员信息显示,SpaceX此轮裁员包含577个总部岗位。
本人原创:二代铱星全都成功入轨后的一点感受 说实话,自从当年猎鹰火箭顶着facebook那颗卫星加注燃料突然爆炸、其后经过长时间的被迫停顿终于重新恢复发射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在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关注着二代铱星的发射情况。时至今日,终于圆满成功,真是可喜可贺!作为当年曾经亲眼看着摩托罗拉第一代铱星系统从几乎全军覆没彻底溃败一直到在美国国防部的扶持下艰难地壮士断腕浴火重生的我,几年之前就在想,如果真到了二代铱星全都成功发射入轨的那一天,那我应当是何等的激动与兴奋!今天,这一美好的理想终于实现了,这一奇妙的时刻也终于来到了,我却发现,我远远没有之前想像的那样激动和兴奋。有的,其实只是长久等待之后的释然、轻松与如释重负。无论如何,恭喜马斯克,同时也祝福马斯克麾下的SpaceX(向火星发射火箭和航天器)、特斯拉(火星上稀薄而恶劣的大气环境导致地球上普遍使用的燃油车在火星上根本无法使用,但不需要空气的特斯拉电动车却完全没有问题)、Solarcity(充分利用火星上的太阳能提供电力)、Boring(在火星上建立发达的、安全性极高且四通八达的地下隧道网式交通体系,从而避开环境险恶的火星地表交通条件)、OpenAI(人类探索宇宙怎么可能缺少强大的人工智能)、Neutral Link(人机合一后可以极大提升火星上人类的智力和体能)、Star-Link(火星恶劣的地表环境无法大规模兴建基站,至少初期不可能。所以,围绕火星建立一个由数千颗卫星所组成的通信网络来实现火星地表任意两点之间的自由通信,就成为必不可少) 等一系列先锋公司,特别是其中的SpaceX !就紧迫程度而言,未来太空探索公司的重点将是载人航天发射与重型猎鹰火箭的第二次与第三次发射(窃以为,BFR的技术意义极其重大,但就紧迫程度而言最多只能排在第三位)。在这里,再次祝愿马斯克和太空探索公司能够安全而成功地完成今后每一次发射任务,最终实现初心——引领人类跨出地球摇篮,航向宇宙星辰!马斯克,一定不要骄傲和松懈,一定要继续努力!一定要继续加油啊!
2019年航天发射领域可能发生的里程碑事件(转载) 国防科技要闻:世界各主要国家在2018年末掀起了新一轮航天发射活动高峰,由于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德尔塔-IV”型火箭及其代号NROL-71的绝密侦察载荷发射任务因故推迟,全球全年航天发射次数最终定格在114次,为自1990以年来首次破百。而随着大国竞争转向太空、量子、人工智能和生物交叉等高技术领域,航天发射热潮也将延续至2019年。美国麻省理工技术评论网站1月3日发文,对今年航天发射领域可能发生的里程碑事件进行了预测。 美国SpaceX公司“龙”飞船载人舱首次飞行试验预计发射时间:1月17日 使用火箭:“猎鹰-9”型 代号“Demo-1”的此次发射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号发射台进行,为无人试验飞船,由此启动NASA在最终使用SpaceX公司系列火箭执行载人航天任务前的一系列测试。对于美国航天界而言,试验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自航天飞机时代结束之后从本土实施载人航天任务的未来前景。如果成功,将有助于美国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逐步摆脱对俄罗斯载人飞船的依赖。此次试验原定于1月7日进行,但由于国际空间站任务繁重,以及美国政府可能停摆,该任务可能继续推迟一段时间。
马斯克:载人版“龙飞船”首飞极其危险 高度紧张(转载) 新浪科技: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 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日前表示,即将到来的“龙飞船”(Crew Dragon)发射任务“非常危险”,他感到高度紧张。数周后,SpaceX将向国际空间站(ISS)发射一艘全新的“龙飞船”太空舱,这将是“载人版龙飞船”的一次非载人试验。 对于SpaceX而言,这将是一次极其重要的测试,也是该项目成败的关键时刻。对此,特斯拉CEO兼SpaceX CEO马斯克日前在Twitter表示,此次发射“特别危险”,“高度紧张”。 虽然该项目得到了美国宇航局(NASA)的大力支持,但载人版龙飞船的发射任务被数次推迟。计划中的下一次发射日期是1月17日,但由于美国政府部分停摆,相信届时将再次被推迟。据马斯克预计,载人版龙飞船有望在图一个月内发射。 载人版龙飞船是SpaceX帮助NASA的用于宇航员往返于国际空间站的飞船。它的内饰设计井然有序,整个乘员舱看起来就像是一辆豪华的轿车。 乘员舱提供了7个座椅,这些座椅采用碳纤维和Alcantara织物材料。座椅前方的将向宇航员提供飞船位置和舱内环境等信息。飞船还提供了环境控制系统,帮助宇航员去调节温度。 如果此次载人版龙飞船发射成功,则商业载人航天的成本将变得更低廉。载人版龙飞船配备了最先进的硬件和软件,驾驭起来要比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简单,毕竟后者已是20世纪60年代的产物。 在未来数月,SpaceX还有很多障碍需要克服。在SpaceX拥有足够的信心让人类走进太空船之前,还需要进行多次试飞。但如果SpaceX一旦成功,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外部空间将距离我们更近。
皮卡界的特斯拉——15分钟充电跑500km以上!(转载) Atlis Motor Vehicles是美国一家电动汽车创业公司,他们曾经声称生产的电动汽车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0-100%的充电,这一说法最初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和媒体的质疑与嘲笑:“多么不切实际的想法”,但现在Atlis交出了一份令最初嘲笑的人感到震惊的答卷,他们打造的Atlis XT皮卡可以在12分35秒内完成0-100%的充电,外界又纷纷预测Atlis将成为皮卡界的特斯拉。 皮卡在全世界拥有众多爱好者,这是一种比传统SUV更加全功能的车型,国内对皮卡还停留在工具车的观念,真正的皮卡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强劲的动力,而且还拥有轿车不具备的全路况能力和载货能力,美国是世界上最热爱皮卡的国家之一,如果有一款真正的纯电动皮卡出现并普及,或许也可以改变皮卡在我国的尴尬地位。 Atlis XT皮卡外观看起来非常怪异,前脸有着卡车般的气势,但看起来更像一个拥有未来感的机器人,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理念,他们没有选择去做一个足够安全并能够取悦大部分人的设计,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化设计,对于一家初创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纤薄的进气格栅与细长的LED头灯连接在一起,上面镶嵌着Atlis的Logo,日间行车灯的造型很普通,但与整体风格很搭。 车身侧面的线条非常流畅,整体线条非常平直,看起来很大气,硕大的轮胎与轮舱之间还有很大空间,代表着充足的车身高度和较长的悬挂行程。车身并未使用传统的后视镜,取而代之的是摄像头式电子后视镜,在仪表盘的左右两侧个配备了一块显示屏,用于显示电子后视镜传输的图像,科技感十足。 现在的汽车似乎都在淘汰车内的实体按键,尽管目前仍然不是很方便,但已经变成了一种趋势,Atlis XT皮卡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理念,中控台配备了一块硕大的液晶显示屏,几乎整合了车内一切功能,并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内饰的设计豪华感出众,乘坐空间的表现也非常出色。车后整体货舱的布局非常规整,内部有很多锚点,除此之外在前引擎盖内也有一个前备箱可供使用,装载能力没得说。 为了提供良好的舒适性和足够的牵引力,Atlis XT皮卡配备了四轮独立电机和空气悬架,0-100km/h加速仅需5秒。续航方面,该车配备了不同规格的电池组,在没有载货或牵引拖车的情况下,综合续航可达480-800km,使用“Atlis超级充电桩”(类似特斯拉超级充电桩)可在12分35秒内完成0-100%的充电,如果使用其他充电桩,则需要更长的时间。Atlis首席执行官Mark Hanchett表示:“这是我们最核心最关键的技术,因为充电时间仍然是影响电动汽车普及的最大障碍之一”。 Atlis官方声称“XT皮卡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测试,并将持续不断地完善,希望能够尽快推出,这将是一款物超所值的皮卡”,如果一切顺利,这款Atlis XT皮卡很有可能在2020年推出,而价格预估将会超过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2万)。电动汽车行业有很多初创企业都希望能像特斯拉那样做点大事,但真正有能力或有实力的却寥寥无几,Atlis想借助电动皮卡和核心充电技术切入市场,到底能否成功还要等待市场和时间的验证。 随着能源紧张及环保要求的严格,大排量或柴油皮卡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看起来电动化也成了皮卡的最好出路,一款舒适豪华、功能全面的电动皮卡听起来还不错,毕竟连特斯拉都有可能推出皮卡车型。如果未来国内的皮卡也能进入家庭乘用车范畴,你会考虑这样一款既有功能性又有舒适性的车型吗?
我来捧个场 我来捧个场!
特斯拉2018:一年超过十三年!销量24万辆的特斯拉,2019会怎样? 《特斯拉2018:一年超过十三年!2018销量24万辆的特斯拉,2019年会怎样?》(转载)1 月份,又是辞旧迎新的时候,而特斯拉最近,正好完成了辞旧+迎新这两个操作。 辞旧,指的是特斯拉公布了四季度销量数据;迎新,则是指刚刚进入2019年,特斯拉就在中国市场正式开放了 Model 3 长续航四驱版/长续航性能版的预定和选配,最快 3 月就能开始交付。 我们先说辞旧!
NASA批准“追梦者号”微型航天飞机全面生产(转载) 环球网讯:经过一系列测试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批准“追梦者号”(Dream Chaser)微型航天飞机全面生产。“追梦者号”航天飞机制造商内华达山脉公司(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SNC)的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Fatih Ozmen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批准‘追梦者号’航天飞机进入生产阶段,使我们能够尽快将作为一个关键空间站补给航天器的‘追梦者号’航天飞机推向市场。” 内华达山脉公司表示,“追梦者号”航天飞机的许多关键部件已经完成建造和测试。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CRS-2(Commercial Resupply Services-2)合同,“追梦者号”航天飞机将执行至少6次任务,向国际空间站提供货物补给、处置和返回服务。内华达山脉公司希望“追梦者号”航天飞机能从2020年底开始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追梦者号”航天飞机能够运送多达5500公斤的加压和未加压货物,并能以平稳的跑道着陆方式带回逾1850公斤的货物。此外,“追梦者号”航天飞机还能回收约3400公斤垃圾,然后在大气层中焚烧。
卧薪尝胆刻苦攻关,历经七年誓破封锁,独立自主载人飞天!(转) 正在进行起竖合练!
特斯拉四季度产量低于华尔街预期 股价盘前暴跌近8%(转载) 特斯拉四季度日产量近千创纪录 但低于华尔街预期 股价盘前暴跌近8% 1月2日周三,特斯拉宣布,公司在2018年四季度每天生产和交付近1000辆汽车,创下生产和交付的新纪录,并将在美国降价2000美元/辆。 但由于Model 3的交付数字不及分析师预期,周三美股盘前,特斯拉股价跌幅一路扩大,现已跌近8%。特斯拉声明指出,四季度共制造61394辆Model 3,符合公司预期,且比三季度增长15%;交付数量则为63150辆,较三季度增长13%。在此季度中,这一车型超过四分之三的订单来自新客户。 四季度,特斯拉汽车总交付量为90700辆,较三季度创下的纪录高位增长8%;四季度汽车总产量则为86555辆,也较三季度创下的纪录高位增长8%。 2018年全年,特斯拉共交付145846辆Model 3和99394辆Model S和Model X,几乎与公司此前历年交付的汽车数量总和相当。 此外,特斯拉还称,由于美国买家购买电动车的联邦税收返还已在元旦后自7500美元下调至3750美元,公司将自今日起将Model S、Model X和Model 3的在美单价下调2000美元。 华尔街见闻此前曾提到,截至12月30日周日,特斯拉在美国的Model 3库存超过3000辆。该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虽然预计该汽车制造商将在今年最后一天交付一些车辆,但特斯拉不可能清除整个库存。 12月22日,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表示,尽管"时间紧迫",但公司应该能在年底前交付所有Model 3的订单。 一直以来,特斯拉都在为达到Model 3产量目标而努力。马斯克在11月接受新媒体Axios采访时就承认,今年夏天,为达到目标时,特斯拉曾“像疯了一样失血”,“面临严重的死亡威胁”,就在达到产量目标前几周,公司还差点破产: “由于Model产量坡道,特斯拉几度面临死亡威胁。基本上,公司疯狂地花钱,血流如注,如果我们未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能就死了。而解决这些困难非常艰难。” 而今年6月产量终于达标,10月特斯拉更是实现了2016年以来的首次盈利。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为68.24亿美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9.85亿美元;净利润为2.55亿美元。在这之前,该公司一度面临着高达10亿美元的债务。 即便如此,马斯克也仍未放松提高Model 3产量。据美国商业Business Insider新闻网站此前报道,马斯克在发送的数封内部邮件中,鼓励员工感恩节“自愿加班”、冲刺特斯拉Model 3产量。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