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咭咭猪猪
网络龙树app,依止大善知识。
关注数: 21
粉丝数: 149
发帖数: 4,442
关注贴吧数: 9
不要为别人的事而烦恼 悟道的人不寂寞 他一天到晚都有伴 他心就是佛 学聪明一点 我常常看到徒弟或者在家居士 我看他们活得很苦恼 我替他很难过 不晓得为谁在活 老是因为别人的事情而烦恼 他的生死跟我们了无关系嘛 了无痛痒 我们最重要的是处理心性的问题 哪有时间挂碍别人的是非善恶 怎么那么笨呢? 我们要把处理心性的问题 远远超过其它一切问题 那你是一个修行人。 慧律法师《传心法要》
不要为别人的事而烦恼 悟道的人不寂寞 他一天到晚都有伴 他心就是佛 学聪明一点 我常常看到徒弟或者在家居士 我看他们活得很苦恼 我替他很难过 不晓得为谁在活 老是因为别人的事情而烦恼 他的生死跟我们了无关系嘛 了无痛痒 我们最重要的是处理心性的问题 哪有时间挂碍别人的是非善恶 怎么那么笨呢? 我们要把处理心性的问题 远远超过其它一切问题 那你是一个修行人。 慧律法师《传心法要》
不要为别人的事而烦恼 悟道的人不寂寞 他一天到晚都有伴 他心就是佛 学聪明一点 我常常看到徒弟或者在家居士 我看他们活得很苦恼 我替他很难过 不晓得为谁在活 老是因为别人的事情而烦恼 他的生死跟我们了无关系嘛 了无痛痒 我们最重要的是处理心性的问题 哪有时间挂碍别人的是非善恶 怎么那么笨呢? 我们要把处理心性的问题 远远超过其它一切问题 那你是一个修行人。 慧律法师《传心法要》
无所求,无所得,无所惧。 众生他是处处贪著的,他不了解我们这个苦乐、善恶业报,是随著一切因缘来的,就算你求的话,你也离不开三界。所以我们如果了解说,有身皆苦,三界不得久居,那么对这个三界里面的一切贪欲心,马上全部都停止,心静如水,为什么要无所求?禅宗里面讲:求也没有用,求的东西一定会消失,只有从自性清静里面,发挥出来的这种自性的智慧,它是永恒的生命、永恒的生命。生命有两种:一个是色身的生命、肉体的生命,一个是法身的慧命啊。肉体的生命是无常的,你怎么求,它还是死亡,怎么求,它还是死亡、还是无常。那么只有怎么样?透过般若的智慧,了解毕竟空的道理,了解这个世间缘生缘灭的东西,不值得我们去求,当下就放下一切的贪,因为贪不到。嗔,对不对?贪、嗔就是来自于愚痴。所以我们无所求是大乘入道的根本,活在这个世间里面,我们要安分守己,我们于世间无所求,对不对?所以禅宗说:无所求、无所得、无所惧,这是禅学的九个字,入道的根本,无所求、无所得、无所惧。 ——慧律法师《达摩四行观、血脉论、悟性论、破相论》🙏🙏🙏
无所求,无所得,无所惧。 众生他是处处贪著的,他不了解我们这个苦乐、善恶业报,是随著一切因缘来的,就算你求的话,你也离不开三界。所以我们如果了解说,有身皆苦,三界不得久居,那么对这个三界里面的一切贪欲心,马上全部都停止,心静如水,为什么要无所求?禅宗里面讲:求也没有用,求的东西一定会消失,只有从自性清静里面,发挥出来的这种自性的智慧,它是永恒的生命、永恒的生命。生命有两种:一个是色身的生命、肉体的生命,一个是法身的慧命啊。肉体的生命是无常的,你怎么求,它还是死亡,怎么求,它还是死亡、还是无常。那么只有怎么样?透过般若的智慧,了解毕竟空的道理,了解这个世间缘生缘灭的东西,不值得我们去求,当下就放下一切的贪,因为贪不到。嗔,对不对?贪、嗔就是来自于愚痴。所以我们无所求是大乘入道的根本,活在这个世间里面,我们要安分守己,我们于世间无所求,对不对?所以禅宗说:无所求、无所得、无所惧,这是禅学的九个字,入道的根本,无所求、无所得、无所惧。 ——慧律法师《达摩四行观、血脉论、悟性论、破相论》🙏🙏🙏
修行就是改变自己 修行就是心地的历练 ,要改变习气 、改变烦恼、改变思想叫做修,修就是修改 ,每天都在修改 ,这个才是真正了不起的 !你没有烦恼你就成佛了 ,有烦恼是很正常的 ,对不对 ?修行就是修这个嘛 ,修了一年两年还有烦恼,你就这样痛苦 ,好像有点绝望 ,好像得不到什么消息很失望 ,其实这个不必这样子 ,本来就会这样子 ,你没有烦恼你修什么行?对不对 ?修行就是改变自己叫做修行 。 ——慧律法师《心地法门》
修行就是改变自己 修行就是心地的历练 ,要改变习气 、改变烦恼、改变思想叫做修,修就是修改 ,每天都在修改 ,这个才是真正了不起的 !你没有烦恼你就成佛了 ,有烦恼是很正常的 ,对不对 ?修行就是修这个嘛 ,修了一年两年还有烦恼,你就这样痛苦 ,好像有点绝望 ,好像得不到什么消息很失望 ,其实这个不必这样子 ,本来就会这样子 ,你没有烦恼你修什么行?对不对 ?修行就是改变自己叫做修行 。 ——慧律法师《心地法门》
修行就是改变自己 修行就是心地的历练 ,要改变习气 、改变烦恼、改变思想叫做修,修就是修改 ,每天都在修改 ,这个才是真正了不起的 !你没有烦恼你就成佛了 ,有烦恼是很正常的 ,对不对 ?修行就是修这个嘛 ,修了一年两年还有烦恼,你就这样痛苦 ,好像有点绝望 ,好像得不到什么消息很失望 ,其实这个不必这样子 ,本来就会这样子 ,你没有烦恼你修什么行?对不对 ?修行就是改变自己叫做修行 。 ——慧律法师《心地法门》
守口如瓶。 大家一定要发愿:从你嘴巴讲出来的,统统是好话,要知道,造口业的债是很难偿还的!只要一句话,就能遭来累劫万世的灾殃。一个了不起的人,是远离是非的,人的观念不是是就是非,起一念相对的是与非,就会扰乱破坏心的原态。如果你想往生极乐世界,就要做到:嘴巴要守口如瓶,一句恶口都不能讲,一辈子都要这样坚持! ——慧律法师慈悲开示
守口如瓶。 大家一定要发愿:从你嘴巴讲出来的,统统是好话,要知道,造口业的债是很难偿还的!只要一句话,就能遭来累劫万世的灾殃。一个了不起的人,是远离是非的,人的观念不是是就是非,起一念相对的是与非,就会扰乱破坏心的原态。如果你想往生极乐世界,就要做到:嘴巴要守口如瓶,一句恶口都不能讲,一辈子都要这样坚持! ——慧律法师慈悲开示
心净则囯土净 “庄严佛净土”,你心就转不过来,净土在哪里。?净土在回向啊!转凡成圣是净土;转识成智是净土;转有成无是净土;缘起性空是净土;三业清净、本无所得是净土!要不然净土从哪里现,心净则国土净,听不懂吗?心不净怎么能现净土?心证得我空、法空,真如心、清净心现前,净土就现前! 一一慧律法师《华严经义海百门述义-25》
四种快乐。 记得只要自己心安理得就好。 凡事尽力而为, 然后再张开一把心灵的保护伞, 躲开责难的雨滴, 不要被那些风言风雨把你淋湿了。 佛在阿含里面有讲 离欲乐,闻法乐,菩提乐,涅槃乐,有四种快乐。 第一个,离欲乐, 你摆脱五欲六尘的执著才是真正的快乐。 记住!我们男孩子、女孩子,要摆脱五欲六尘的束缚,就是五欲六尘对你已经完全丧失作用了,你是一个快乐的人,这个叫做离欲乐。 第二个叫做闻法乐,听闻佛法,那是最快乐的事情, 最快乐的事情,它单刀直入,针针见血的,道出人生、宇宙的真理闻法乐。 第三、叫做菩提乐, 菩提就是觉悟, 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觉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菩提就是般若的思想。 再来就是涅槃乐, 不生不灭的心境界, 这个不增不减的心境界,有多快乐!无相光中, 我们的清净自性,就在里面具足,你想想这个有多快乐! 离欲乐,闻法乐,菩提乐,涅槃乐, 这四种快乐,是修学佛道的人,必须要具足的。 —慧律法师开示
善待我们的身心 身心不能取代,身苦、心苦,统统是自己要承受,谁能够取代呢?学佛就是要学这一点智慧,就是要直下承担。既然不可取代,当然我就要善待我的身心,身体把它照顾健康,心灵也要把它照顾健康,身体照顾健康,那就是饮食、睡眠、运动。心灵要照顾健康,那就听经、闻法、多念佛、多持咒,尤其是多做一点善事。 ——慧律法师《楞伽经》
不看别人的过失 修行,你一定要掌握一个大原则,就是不准看别人的过失,密密的观照自己,自己的生死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今天别人好,也不能帮助你了生死;别人不好,也不能障碍你了生死。修学佛法的人,应该知道什么是佛法的外道,就是心外求法,于心外计有善恶、美好、顺逆、对立的东西。你把它摄归回来,唯心所造,处理你的内心,你就处理了一切天地万物,把你的内在里面调得很顺畅,外在的世界就平衡。 ——慧律法师开示
不看別人的过失 修行,你一定要掌握一个大原则,就是不准看别人的过失,密密的观照自己,自己的生死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今天别人好,也不能帮助你了生死;别人不好,也不能障碍你了生死。修学佛法的人,应该知道什么是佛法的外道,就是心外求法,于心外计有善恶、美好、顺逆、对立的东西。你把它摄归回来,唯心所造,处理你的内心,你就处理了一切天地万物,把你的内在里面调得很顺畅,外在的世界就平衡。 ——慧律法师开示
听经闻法很重要 诸位!为什么要听经闻法呢?心灵的净土越广阔 ,烦恼的地盘就越狭小 。心净则国土净 ,这个是整个佛教修行的重点跟核心 。有的人拜佛拜了一辈子 ,不懂得在心灵、心性下手。佛是什么 ?摸不着门 。 ——慧律法师《第一义谛》
听经闻法很重要 诸位!为什么要听经闻法呢?心灵的净土越广阔 ,烦恼的地盘就越狭小 。心净则国土净 ,这个是整个佛教修行的重点跟核心 。有的人拜佛拜了一辈子 ,不懂得在心灵、心性下手。佛是什么 ?摸不着门 。 ——慧律法师《第一义谛》
一切都是刹那间变化 人会变,事会变, 物也会变, 一切都在刹那当中变 都不是真有实有的 如幻如梦, 没有什么可靠, 这就是佛讲的缘起性空 这是自然规律, 很正常。 诸法的事实真相就是这样 所以不要执着所谓的好坏 无论对你是否有感情 是否有帮助, 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 能保持这样一个心态 叫如如不动。 变化是很正常的, 你的心不随他动 不随他变,这就是修行。 ~慧律法师《楞严经》🙏🙏🙏
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念佛的功德利益,大到你不可思议,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五台山法语 只要肯念“阿弥陀佛”什么罪业都能够忏得干净 念佛的功德利益,大到你不可思议,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这个世间修行人很多都有严重的自卑感,认为我这一生做了很多错事,造了很多罪业,就生起自卑,下劣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自卑感,怕不能往生。 这样的人来问我,能不能往生?我告诉他,你决定不能往生。 他说为什么?你自己没有信心,你怎么会往生!什么人能往生?坚定信心,造无量无边罪业,他坚定信心,他能往生,那个人很可能往生。 念佛就是灭罪,念佛就是忏悔,过去造无量无边罪业,现在天天念阿弥陀佛,这一句弥陀名号是一切善的总善,世出世间一切善法无过于阿弥陀佛。 所以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这经上常说,「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一句一句接着念,一心称念,这个功德还得了!什么罪业都能够忏得干净,只要你肯念。  念就是灭罪,念就是忏悔,多少人不懂这个道理! 要去发露忏悔,发露忏悔经上有,那个用意何在你要晓得,那是帮助一些迷惑颠倒的人,不知道回头,你这一忏悔,感动他,他回头了,用意在此地。 真正忏除业障的就是念佛,但是我们念佛他不懂,他没有感触;我们把自己所做错事一样一样说出来,他感动了,那是接引初机的方法,有功德,不能说没有功德,不能与念佛相比,念佛的功德太大太大了! 只有内行人,真正懂得的人他知道。外行人不知道,不晓得念佛功德之大,他也不会念佛。
随一切的因缘放下 不要在情绪化里面一直在打转,因为缘本身就是感应力,我们造善业得乐,我们也不要执著,我们造恶得到苦,这个缘起,我们也不要动它,动到这个念头。也简单讲,在缘起法里面,没有所谓的苦跟乐,没有所谓的忧跟喜,这些都是生灭无常法的东西,所以我们要随一切的因缘,放下、如如不动,这样子就合于真正的禅法,道就在里面,如果我们一直在情绪里面高低潮,在生灭的无常法里面拼命地执著,我们根本不了解道是什么,不了解。要与大乘之道相应,“随缘”两个字,要彻底地遵守。 一一慧律法师巜达摩大师血脉论》🙏🙏🙏
随一切的因缘放下 不要在情绪化里面一直在打转,因为缘本身就是感应力,我们造善业得乐,我们也不要执著,我们造恶得到苦,这个缘起,我们也不要动它,动到这个念头。也简单讲,在缘起法里面,没有所谓的苦跟乐,没有所谓的忧跟喜,这些都是生灭无常法的东西,所以我们要随一切的因缘,放下、如如不动,这样子就合于真正的禅法,道就在里面,如果我们一直在情绪里面高低潮,在生灭的无常法里面拼命地执著,我们根本不了解道是什么,不了解。要与大乘之道相应,“随缘”两个字,要彻底地遵守。 一一慧律法师巜达摩大师血脉论》🙏🙏🙏
勇于布施。 诸位 佛法不怕大用 不怕发心 越用你的智慧越高 世间 世间人不懂 认为布施别人少了自己 这刚好错 颠倒 正确的布施刚好提升自己的心灵 布施智慧 将拥有大智慧 诸位啊 师父上台四 五十年 从大学 从台大听法 一直到高一 二三十所大学 后来在大场面 演讲几万人 我这样一直布施智慧 你认为我现在两眼无神 变白痴吗 诸位 世间人不懂布施 怕布施 错 刚好相反 所以 你在公司行号 老板对你苛刻 欸 刚好磨练自己 我的工作为什么特别多 那没有什么关系 是不是 所以我们要了解 生命它是一种观念 如果懂得佛法的人 观念会翻转 钱越布施你就越多 丰富你的心灵 智慧越布施 你的智慧就越高 越强大 你越肯做事 你的理念 理念呐 就越成熟 诸位 学佛刚好跟世间人相反 世间人 哦 不敢布施 怕穷了自己 不要说法给别人听 怕别人学了以后 我没有地位 对不对 我变成边缘人 错 法越说你越有智慧 因为法界是从初发心 慢慢要累积的 到最后证得不增不减 但是不增不减是具足 善根 福德跟因缘的 ——慧律法师《华严经义海百门述义》
勇于布施。 诸位 佛法不怕大用 不怕发心 越用你的智慧越高 世间 世间人不懂 认为布施别人少了自己 这刚好错 颠倒 正确的布施刚好提升自己的心灵 布施智慧 将拥有大智慧 诸位啊 师父上台四 五十年 从大学 从台大听法 一直到高一 二三十所大学 后来在大场面 演讲几万人 我这样一直布施智慧 你认为我现在两眼无神 变白痴吗 诸位 世间人不懂布施 怕布施 错 刚好相反 所以 你在公司行号 老板对你苛刻 欸 刚好磨练自己 我的工作为什么特别多 那没有什么关系 是不是 所以我们要了解 生命它是一种观念 如果懂得佛法的人 观念会翻转 钱越布施你就越多 丰富你的心灵 智慧越布施 你的智慧就越高 越强大 你越肯做事 你的理念 理念呐 就越成熟 诸位 学佛刚好跟世间人相反 世间人 哦 不敢布施 怕穷了自己 不要说法给别人听 怕别人学了以后 我没有地位 对不对 我变成边缘人 错 法越说你越有智慧 因为法界是从初发心 慢慢要累积的 到最后证得不增不减 但是不增不减是具足 善根 福德跟因缘的 ——慧律法师《华严经义海百门述义》
守住口业。 有一个了不起的法师,叫开山老和尚。我是听人家讲的,这个开山老和尚住在凤山,有一次受到人家的毁谤,说他骗色。有一天,他拿锄头在种地,人家跑来骂他“你这个骗色的野和尚”。老和尚没有生气,也没有解释,他说:“对,我是骗色,你没有就好了”。开悟的人讲的话,就是一针见血!我骗色,我负因果,我下地狱,你没有骗就好了。我们真是要为老和尚鼓掌,真是了不起!我们现在的人,绝对做不到这么洒脱。所以我们要记住,一个人有没有修行,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你要亲近他才知道。我再奉劝诸位,不可以造口业,不可以传是非,千万不要这样做。你要是万一毁谤了圣人,麻烦大了。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已经证阿罗汉果的圣人,因为他是兔唇,在念经时声音不怎么清楚,他在念“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囯祇树给孤独园……”,小沙弥不知道就说,你念经像狗在叫一样,这样一句话而已,他就告诉小沙弥,我已经证阿罗汉果,你造口业毁谤圣人你会下地狱。这个小沙弥听到马上求忏悔,我错了,我真心求忏悔,结果地狱的果报没有受,做了500世的狗。一句话,一句话而已啊!菩萨们,这张嘴巴讲话虽然是免税的,但是如果你不想让自己下地狱,你就要管住这张嘴巴,你就是要持戒清净。我要诸位好,才告诉你是这样子的。 一一慧律法师巜觉悟人生》
守住口业。 有一个了不起的法师,叫开山老和尚。我是听人家讲的,这个开山老和尚住在凤山,有一次受到人家的毁谤,说他骗色。有一天,他拿锄头在种地,人家跑来骂他“你这个骗色的野和尚”。老和尚没有生气,也没有解释,他说:“对,我是骗色,你没有就好了”。开悟的人讲的话,就是一针见血!我骗色,我负因果,我下地狱,你没有骗就好了。我们真是要为老和尚鼓掌,真是了不起!我们现在的人,绝对做不到这么洒脱。所以我们要记住,一个人有没有修行,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你要亲近他才知道。我再奉劝诸位,不可以造口业,不可以传是非,千万不要这样做。你要是万一毁谤了圣人,麻烦大了。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已经证阿罗汉果的圣人,因为他是兔唇,在念经时声音不怎么清楚,他在念“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囯祇树给孤独园……”,小沙弥不知道就说,你念经像狗在叫一样,这样一句话而已,他就告诉小沙弥,我已经证阿罗汉果,你造口业毁谤圣人你会下地狱。这个小沙弥听到马上求忏悔,我错了,我真心求忏悔,结果地狱的果报没有受,做了500世的狗。一句话,一句话而已啊!菩萨们,这张嘴巴讲话虽然是免税的,但是如果你不想让自己下地狱,你就要管住这张嘴巴,你就是要持戒清净。我要诸位好,才告诉你是这样子的。 一一慧律法师巜觉悟人生》
莫修痴福。 了知身心皆为挂碍,了知身心皆为挂碍。身体会生病啊,心会起妄想啊!什么状况不会挂碍?就是放下,再放下,彻底放下。了解空、无住、毕竟空,一定要放下。了知身心皆为挂碍,因为了知幻化的身心都为挂碍,所以不取五蕴身、不取四大身、也不取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都不取,身心都是挂碍,都不可得。第一关,你才能看破我相。看破我相,名真实修行之人。不看破我相,名方便修福之人。修福。那修修福,还不是真福。修了福,如果没有般若智慧,就会制造下一辈子的另外一个阶层的生死。这句话,你一定要背起来,修福而不听经闻法,没有般若的智慧,就会制造下一次的生死轮回。为什么福跟慧要平等的进行?正是这个道理。这辈子对三宝的护持,可是,钱一供养,时间太忙了,不听经也不闻法,在经典里面讲了一个,叫做痴福。愚痴的痴,享尽痴福,就是因为没有智慧的布施,虽然有很大,几百个亿,几千个亿,也有,但是叫做痴福,愚痴的福报,愚痴的福报。 ——慧律法师《圆觉经》🙏🙏🙏
放下心中最难放下的 如何能够除业报呢?诸位,断攀缘心,了心外无法,放下爱、恨之心。有一个人问我,师父要怎么样才能知道修行得力?我说 很简单,你记得,最难放下的那一个缘起,你照样放下,道就成功。记得是最难,你心中一定有最难放下的。你照样放下业报就除,所谓最难放下的是放下贪嗔痴啊,放下爱恨呐!不是叫你放下如来的大智慧,不是叫你放下胜善知识,不是这个意思放掉恶啊 留有圣觉的善啊! —————慧律法师开示
放下心中最难放下的 如何能够除业报呢?诸位,断攀缘心,了心外无法,放下爱、恨之心。有一个人问我,师父要怎么样才能知道修行得力?我说 很简单,你记得,最难放下的那一个缘起,你照样放下,道就成功。记得是最难,你心中一定有最难放下的。你照样放下业报就除,所谓最难放下的是放下贪嗔痴啊,放下爱恨呐!不是叫你放下如来的大智慧,不是叫你放下胜善知识,不是这个意思放掉恶啊 留有圣觉的善啊! —————慧律法师开示
不修行轮回不止 人生因正法而芬芳 人生和宇宙不离缘起法, 什么是缘起法?缘起法就是死亡与重生的循环。 如果习气不断,再继续投胎, 死亡、重生一直循环,若不觉悟, 我们的轮回没有休歇。 如果有因缘碰到佛陀的正法, 好好地听经闻法,人生就因正法呼唤而芬芳。 若不学佛、不听经闻法, 无明烦恼会把人生丢进垃圾桶, 任烦恼的臭虫爬满全身。 人的生命当中,往往美丽都伴随着死亡 这个死亡是指幻想的破灭。 这好比看到一条很漂亮的蛇, 你想抓住它,稍不小心就反被咬死。 你今天长得不怎样,幸运嫁给老板, 麻雀变风凰,但是先生的事业破产了, 风凰又变麻雀。这个世间是刹那变化的,如果没有心理准备,你难以接受。 —-慧律法师开示
不修行轮回不止。 人生因正法而芬芳 人生和宇宙不离缘起法, 什么是缘起法?缘起法就是死亡与重生的循环。 如果习气不断,再继续投胎, 死亡、重生一直循环,若不觉悟, 我们的轮回没有休歇。 如果有因缘碰到佛陀的正法, 好好地听经闻法,人生就因正法呼唤而芬芳。 若不学佛、不听经闻法, 无明烦恼会把人生丢进垃圾桶, 任烦恼的臭虫爬满全身。 人的生命当中,往往美丽都伴随着死亡 这个死亡是指幻想的破灭。 这好比看到一条很漂亮的蛇, 你想抓住它,稍不小心就反被咬死。 你今天长得不怎样,幸运嫁给老板, 麻雀变风凰,但是先生的事业破产了, 风凰又变麻雀。这个世间是刹那变化的,如果没有心理准备,你难以接受。 —-慧律法师开示
对因果负责 世间人对法律负这个责任,出世间的修行人对这个因果负责任,对这个因果负责任。所以,我告诉诸位:你不要干预别人的生活,你不要管别人的是非,你要管你自己,你的心是不是平稳,当你的心产生一种心思动力,想要害人、嫉妒、恨、不满,你告诉自己,你已经离佛太远了,你已经离佛陀很远了。 ——《大专佛学十四讲表》慧律法师
对因果负责 世间人对法律负这个责任,出世间的修行人对这个因果负责任,对这个因果负责任。所以,我告诉诸位:你不要干预别人的生活,你不要管别人的是非,你要管你自己,你的心是不是平稳,当你的心产生一种心思动力,想要害人、嫉妒、恨、不满,你告诉自己,你已经离佛太远了,你已经离佛陀很远了。 ——《大专佛学十四讲表》慧律法师
对因果负责 世间人对法律负这个责任,出世间的修行人对这个因果负责任,对这个因果负责任。所以,我告诉诸位:你不要干预别人的生活,你不要管别人的是非,你要管你自己,你的心是不是平稳,当你的心产生一种心思动力,想要害人、嫉妒、恨、不满,你告诉自己,你已经离佛太远了,你已经离佛陀很远了。 ——《大专佛学十四讲表》慧律法师
善于观照。 二十四个小时,观照你的起心、你的动念,你就是一个真在修行的人,虽然你不在佛前拜佛,你不在佛前念佛,你也是一个入道之人,为什么?你善于观照,善于观照你的心,你想想看!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动念你都不放过它,叫它放下,当然贪、嗔、痴一起来,就没有作用,观照这个功夫太重要了。 慧律法师开示
善于观照。 二十四个小时,观照你的起心、你的动念,你就是一个真在修行的人,虽然你不在佛前拜佛,你不在佛前念佛,你也是一个入道之人,为什么?你善于观照,善于观照你的心,你想想看!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动念你都不放过它,叫它放下,当然贪、嗔、痴一起来,就没有作用,观照这个功夫太重要了。 慧律法师开示
佛法不是辩论 诸位!佛法不是辩,是解脱,常常有的学佛不深的,动不动要找人辩论,诸位!真正大悟的人,心是寂灭的,佛法不是靠辩论的。有的居士稍微懂一点点,到处都要找人辩论,他还举个例子,他说:玄奘大师,他以前也是辩论啊!我说:你弄错了!玄奘大师是找外道辩论,不是找佛教,不能弄错方向了!你是修顿教还是渐教,各人修各人的。渐教,譬如说:唯识学,它有修证的次第;顿教,它是最上乘的,不立任何知见的,不立一相、一知、一见,统统不立,一法不立,对不对?连一法都不立,怎么讨论呢?渐教可以慢慢讨论修证次第的断证,达到最究竟圆满。 ——恭录慧律法师《楞严经》
佛法不是辩论 诸位!佛法不是辩,是解脱,常常有的学佛不深的,动不动要找人辩论,诸位!真正大悟的人,心是寂灭的,佛法不是靠辩论的。有的居士稍微懂一点点,到处都要找人辩论,他还举个例子,他说:玄奘大师,他以前也是辩论啊!我说:你弄错了!玄奘大师是找外道辩论,不是找佛教,不能弄错方向了!你是修顿教还是渐教,各人修各人的。渐教,譬如说:唯识学,它有修证的次第;顿教,它是最上乘的,不立任何知见的,不立一相、一知、一见,统统不立,一法不立,对不对?连一法都不立,怎么讨论呢?渐教可以慢慢讨论修证次第的断证,达到最究竟圆满。 ——恭录慧律法师《楞严经》
心不随他动 一切都在刹那当中变化。 人会变,事会变,物也会变, 一切都在刹那当中变, 都不是真有实有的,如幻如梦, 没有什么可靠, 这就是佛讲的“缘起性空”。 这是自然规律,很正常。 诸法的事实真相就是这样, 所以不要执着所谓的好坏, 无论对你是否有感情, 是否有帮助,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 能保持这样一个心态,叫如如不动。 变化是很正常的,你的心不随他动, 不随他变,这就是修行。 学佛就是学佛的觉悟, 学佛的智慧, 懂得了诸法的事实真相, 这叫开悟、证悟。看破, 看破了才能放下, 才能在万法间了了分明, 在对境中如如不动。 ——慧律法师开示节选
心不随他动 一切都在刹那当中变化。 人会变,事会变,物也会变, 一切都在刹那当中变, 都不是真有实有的,如幻如梦, 没有什么可靠, 这就是佛讲的“缘起性空”。 这是自然规律,很正常。 诸法的事实真相就是这样, 所以不要执着所谓的好坏, 无论对你是否有感情, 是否有帮助,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 能保持这样一个心态,叫如如不动。 变化是很正常的,你的心不随他动, 不随他变,这就是修行。 学佛就是学佛的觉悟, 学佛的智慧, 懂得了诸法的事实真相, 这叫开悟、证悟。看破, 看破了才能放下, 才能在万法间了了分明, 在对境中如如不动。 ——慧律法师开示节选
保持清净心 一样的吃、一样的住、一样的睡;但是,我们很幸运听到佛法,诸位!我们活在什么?活在自己清净心,跟佛就同住;如果你是清净心,你的心就是佛,你与佛同住,不与众生同住,这个观念、非常重要的观念! ——慧律法师
保持清净心 一样的吃、一样的住、一样的睡;但是,我们很幸运听到佛法,诸位!我们活在什么?活在自己清净心,跟佛就同住;如果你是清净心,你的心就是佛,你与佛同住,不与众生同住,这个观念、非常重要的观念! ——慧律法师
念佛第一。 头等大事,念佛第一,生命到了最后,所有的富贵荣华都会离开,没有一件世间的宝可以永远跟随我们。就只有“南无阿弥陀佛”和我们形影不离,日夜相随,同入同出,同睡同起,这叫作“机法一体”,永远都不会分开。 ——慧律法师🙏 🙏 🙏
厚德载物。 你向宇宙这个大自然散发怎样的能量 你感召来的也是同样的能量 因为宇宙这个大空间当中 存在各种层次级别的能量 所以说,命运都是自己所造 心是一切的根源…… 为什么人一定要充满正能量? 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 自然界是有磁场的,一个人: 信念变了,德行就变了; 德行变了,气场就变了; 气场变了,磁场就变了; 磁场变了,风水就变了; 风水变了,运气就变了; 运气变了,命运就变了。 所以, 改变命运真正靠的是自己的正能量 厚德载物 内心善良、柔和、宽厚 那是多么昂贵的化妆品都装扮不出来的 相由心生,境由心转。 学会调整心态 是人生中最大的价值 善心,善语,善行,必善果! ——慧律法师🙏
厚德载物。 你向宇宙这个大自然散发怎样的能量 你感召来的也是同样的能量 因为宇宙这个大空间当中 存在各种层次级别的能量 所以说,命运都是自己所造 心是一切的根源…… 为什么人一定要充满正能量? 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 自然界是有磁场的,一个人: 信念变了,德行就变了; 德行变了,气场就变了; 气场变了,磁场就变了; 磁场变了,风水就变了; 风水变了,运气就变了; 运气变了,命运就变了。 所以, 改变命运真正靠的是自己的正能量 厚德载物 内心善良、柔和、宽厚 那是多么昂贵的化妆品都装扮不出来的 相由心生,境由心转。 学会调整心态 是人生中最大的价值 善心,善语,善行,必善果! ——慧律法师🙏
法本无生,因心而有: 我告诉诸位,当我们觉得对得起我们良心的时候,别人的看法不重要,别人纵然不原谅我们,我们也会活得心安理得;当我们做错事情,别人纵然原谅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会有罪恶感,因为我们确实错了,对不对?对不起人家嘛!是不是?所以诤与无诤,当下就是指宁静的心态,当下就是解脱,所以,诸位同学,你们一定要记住:法本无生,因心而有。法本来就是缘起的产物,它是在每一个生灭里面产生幻觉,你才有痛苦,如果你悟到无常,如果我们深入观照每一个动点上的刹那之间,就是无常法,都是不实在的幻相,你无所住,你长时间地无所住,对一切的六根、六尘、六识产生的分别心全部放下,你很快就见本性了,这就是你本来面目。 ——慧律法师开示节选
法本无生,因心而有。 我告诉诸位,当我们觉得对得起我们良心的时候,别人的看法不重要,别人纵然不原谅我们,我们也会活得心安理得;当我们做错事情,别人纵然原谅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会有罪恶感,因为我们确实错了,对不对?对不起人家嘛!是不是?所以诤与无诤,当下就是指宁静的心态,当下就是解脱,所以,诸位同学,你们一定要记住:法本无生,因心而有。法本来就是缘起的产物,它是在每一个生灭里面产生幻觉,你才有痛苦,如果你悟到无常,如果我们深入观照每一个动点上的刹那之间,就是无常法,都是不实在的幻相,你无所住,你长时间地无所住,对一切的六根、六尘、六识产生的分别心全部放下,你很快就见本性了,这就是你本来面目。 ——慧律法师开示节选
去贪则清凉 你只要记住这一句话,一辈子受用都 不得了: 不该你的,一毛都不要拿;不该拥有 的感情,很勉强,你也不需要,因为 那个是苦本。 因此,你想清凉吗?经典里面讲:去 贪则清凉。很简单,就是不要贪,就 这样子。 ——慧律法师法语🙏🙏🙏
相由心生,境由心转。 你向宇宙这个大自然散发怎样的能量,你感召来的也是同样的能量。因为宇宙这个大空间当中,存在各种层次级别的能量。所以说,命运都是自己所造。心是一切的根源……为什么人一定要充满正能量?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自然界是有磁场的,一个人,信念变了,德行就变了;德行变了,气场就变了;气场变了,磁场就变了;磁场变了,风水就变了;风水变了,运气就变了;运气变了,命运就变了。所以,改变命运真正靠的是自己的正能量,厚德载物。内心善良、柔和、宽厚,那是多么昂贵的化妆品都装扮不出来的。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学会调整心态是人生中最大的价值。善心,善语,善行,必善果! 一一慧律法师开示节选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 什么叫做前念不生?意思就是不要落入回忆,前念一生我们的痛苦、执著、爱念、执着就割舍不下;也不要去动到未来的妄想猜测的念头,未来不可知;所以,就安住在现在,现在又不可得。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前念不生就是不要 一直回忆以前痛苦的地方,回忆以前痛苦的地方,就会一直很悲哀;也不要对未来采取打妄想的角度,后念不灭的意思,就是你只要产生清净心,后念清净心起来你不必去灭它,因为前念既不生,后念就不需要去灭,如如不动的心性就显现出来。
自己的般若智慧最可靠 为什么?《阿含经》就讲得很清楚了,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自依止就是:要靠你自己的般若智慧,了悟缘起如幻的道理,你自己不放下,佛在你前面都没有用的!所以,禅宗有一句话,说:自己不解脱,千佛出世,亦难救拔,自己内心里面不解脱,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你。用直接了当的意思就是说:你自己放不下,任何人在你旁边说什么好听的话,都没有用!自依止。法依止,法依止就是:我们必须依据佛陀所讲的正法、正知正见,彻底的摧毁无明烦恼,叫做法依止,依法;莫异依止,千万不要依靠其他的东西,千万不可以依靠任何的东西。所以,我们要知道,世界上最可靠的,就是自己的般若智慧,当我们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我们的般若智慧现前,内心进入无诤,了解再好的男女朋友、再好的夫妻,都没有办法代替你死亡。 ——恭录慧律法师《楞严经》
自己的般若智慧最可靠 为什么?《阿含经》就讲得很清楚了,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自依止就是:要靠你自己的般若智慧,了悟缘起如幻的道理,你自己不放下,佛在你前面都没有用的!所以,禅宗有一句话,说:自己不解脱,千佛出世,亦难救拔,自己内心里面不解脱,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你。用直接了当的意思就是说:你自己放不下,任何人在你旁边说什么好听的话,都没有用!自依止。法依止,法依止就是:我们必须依据佛陀所讲的正法、正知正见,彻底的摧毁无明烦恼,叫做法依止,依法;莫异依止,千万不要依靠其他的东西,千万不可以依靠任何的东西。所以,我们要知道,世界上最可靠的,就是自己的般若智慧,当我们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我们的般若智慧现前,内心进入无诤,了解再好的男女朋友、再好的夫妻,都没有办法代替你死亡。 ——恭录慧律法师《楞严经》
缘起如幻。 佛陀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你看到了缘起,直下就是绝对的空,没有任何讨论,不能安一个空、假、中,若见诸相非相,就是绝对空,即见如来,就看到了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 所以,用真如自性修行,就是:见一切相,知道它是如幻的东西。所以,三藏十二部经典,统归重点,就是缘起如幻,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统三藏十二部经典、八大宗派,任何一个法师讲经说法,都不能离开这几个字: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缘起如幻,就是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统三藏十二部经典,不能离开这十个字,任何一个法师讲经说法,离开这十个字,就是外道,就不是正法! 恭录慧律法师《楞严经》🙏🙏🙏
逆境好修行 不要把苦当作苦,一定要把苦当作是一种增上缘,这是观念的问题。一个人没有经过痛苦的洗礼,我们本身就不会珍惜我们的生命,也不懂得该怎么样修行。所以吃苦在佛教来讲的话,不见得不好,逆境越多,成就它就会越大,是观念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的一生没有吃过苦,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来的。这是上苍给我们一个痛苦,但是它后面有很重要的礼物,那就是能够自觉,能够觉悟,能够成佛。 一一慧律法师
不要打卡式的修行 每天拜佛用功是做什么? 是拜给人家看的吗? 还是上班、打卡? 现在的修行就是这样 我早上起来做早课 下午起来做晚课, 像打卡、像上班一样的 我的烦恼除不除是其次 我只要把这本经诵完了 就对佛有个交代, 我们叫做交代式的修行 我们这个叫做上班式的修行, 我们这个叫做打卡式的修行, 不是真正的修行。 不管我们内心里面的烦恼存不存在, 都不去管它, 反正我在这里把这一部经诵完了, 我有一个交代了。 佛陀,你看… 你诵经是给佛陀高兴的? 还是要降伏自我的? 要得生死自在呢? ~慧律法师
不要打卡式的修行 每天拜佛用功是做什么? 是拜给人家看的吗? 还是上班、打卡? 现在的修行就是这样 我早上起来做早课 下午起来做晚课, 像打卡、像上班一样的 我的烦恼除不除是其次 我只要把这本经诵完了 就对佛有个交代, 我们叫做交代式的修行 我们这个叫做上班式的修行, 我们这个叫做打卡式的修行, 不是真正的修行。 不管我们内心里面的烦恼存不存在, 都不去管它, 反正我在这里把这一部经诵完了, 我有一个交代了。 佛陀,你看… 你诵经是给佛陀高兴的? 还是要降伏自我的? 要得生死自在呢? ~慧律法师
从心地里用功 菩提这一条道路是很长远的,很漫长,须要细嚼慢咽,须要慢慢去磨练,慢慢去磨掉习气,不是一蹴即成的,急不得的。 什么叫苦行?没有分别心叫做苦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心地上用功夫,才叫做真的苦行。 如果说我这样禅坐,彻夜不眠不休息,而白天脾气大得不得了,他修的是什么苦行呢?我们从经典里知道,万法唯心造,心是一切的主宰,不在心地上下功夫在哪里下功夫?有人不吃,蛇过冬眠可以好几个月不吃,你比蛇厉害吗?动物有动物的立场,人有人的立场。“万法唯心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而不说直指人脚,因此我们看一切佛经,看一切禅宗祖师大德,一切统统是要在心地上用功,这才是真的功夫。要好好地在心地上下一番功夫。这是讲苦行。 ——慧律法师开示🙏
从心地里用功 菩提这一条道路是很长远的,很漫长,须要细嚼慢咽,须要慢慢去磨练,慢慢去磨掉习气,不是一蹴即成的,急不得的。 什么叫苦行?没有分别心叫做苦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心地上用功夫,才叫做真的苦行。 如果说我这样禅坐,彻夜不眠不休息,而白天脾气大得不得了,他修的是什么苦行呢?我们从经典里知道,万法唯心造,心是一切的主宰,不在心地上下功夫在哪里下功夫?有人不吃,蛇过冬眠可以好几个月不吃,你比蛇厉害吗?动物有动物的立场,人有人的立场。“万法唯心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而不说直指人脚,因此我们看一切佛经,看一切禅宗祖师大德,一切统统是要在心地上用功,这才是真的功夫。要好好地在心地上下一番功夫。这是讲苦行。 ——慧律法师开示🙏
发菩提心和惭愧心 何谓菩提心?就是自利利他,具足大慈悲心。一个修行人朝夕都要以众生为念,想利益众生、帮助众生,烦恼会比较少。若整天只顾自己,烦恼会比较多。 惭愧心是菩提心。一,你要每天反省,有没有对不起别人,不要在意别人是否对不起你。二,你要每天观照,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不要责怪别人,没尽到责任,但求检讨自己。惭愧心是很重要的。 《华严经》里讲,有惭愧心的人就有觉悟的心。惭愧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愧对别人。当我们无愧于良心时,旁人说什么都不重要了。 慧律法师《一百个记住》🙏🙏🙏
发菩提心和惭愧心 何谓菩提心?就是自利利他,具足大慈悲心。一个修行人朝夕都要以众生为念,想利益众生、帮助众生,烦恼会比较少。若整天只顾自己,烦恼会比较多。 惭愧心是菩提心。一,你要每天反省,有没有对不起别人,不要在意别人是否对不起你。二,你要每天观照,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不要责怪别人,没尽到责任,但求检讨自己。惭愧心是很重要的。 《华严经》里讲,有惭愧心的人就有觉悟的心。惭愧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愧对别人。当我们无愧于良心时,旁人说什么都不重要了。 慧律法师《一百个记住》🙏🙏🙏
什么叫恒顺众生? 恒顺众生就是明心见性啊 不跟自己的动念对抗 叫做恒顺众生 要不然 你认为恒顺众生是什么呢 你认为恒顺众生 是顺一切其他的众生吗 错了 我们内心里面的念头一直生起来 叫做众生啊 为什么叫恒顺呢 就是喜悦的心 充满着喜悦的心 恒顺自己的起心动念 充满着慈悲喜舍 而不是去对抗 不是去对抗、跟众生对抗 就是跟自己过意不去 ———-慧律法师开示节选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