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咭咭猪猪
网络龙树app,依止大善知识。
关注数: 21 粉丝数: 149 发帖数: 4,442 关注贴吧数: 9
不停歇地发愿,不停歇地渡众。 听到哪里有难,你马上就回向,效果如何不要问(梦参老和尚) 应当发愿让世界消除灾难。 今天的雨很大,大家还是来了,就是一念心!这种道心,会有感应的。有些问题不要看得过深了,我们把它现实化,就是看成是我们现在的情况,把它融于现在的日常生活当中。经上教导我们的,都要求我们把它联系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中。 我们有什么具体困难、有什么苦难,都可以这样求,求的时候你要发愿。像光目女说要度一切众生,这只是个愿,她当时还是个女孩子,但是这个愿可以导致她行菩萨道,因为她今生发愿、来生发愿、生生发愿,永远不停歇地发愿,永远不停歇地度众生。 我们的眼光不要看得太浅近了,不要看一世、两世,更不要看我们现在当前的富贵、贫贱,不要注意这个。要注意什么呢?现在众生的灾难,我们时时地发愿,念经也好,念佛也好,希望这一切灾难不要发生,乃至于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有多少力量尽多少力量。 我们信佛的是这样,但是不信的就幸灾乐祸。如果哪里打架,看热闹的人多得很;听说哪儿发水火了,他就说“我早就知道它该遭殃”。他哪儿知道了?看人家地震了,他自己的没塌,他很高兴幸免了。现在很多人都幸灾乐祸,这也是愿,不过是恶愿。就冲这个愿,非下地狱不可,不管有没有做,这比你亲自杀一个人恶得多。 我希望我们的佛弟子,凡是听到《地藏经》,大家都发愿,愿这个世界消除灾难;听到哪里有灾难,你马上就回向。你念十声“地藏王菩萨”也好,念一部《心经》也好,就只要几分钟,效果如何你不要问。为什么呢?这个效果是你所看不到的,你周围的气氛也都不同了。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清明烧纸钱有用吗? 【清明祭祖】为祖先烧纸钱,有用吗?(梦参老和尚) 【 为**人。又复短命。寿年十三。更落恶道。汝有何计。令吾脱免。】 我原来是这个家的主人,但是现在生下来变成这家仆人的孩子;寿命又不长,年寿十三,更落恶道。你还有什么办法,使我能够脱离和免除再堕恶道的苦难? 从《地藏经》这一段经文,我们可以体会到,她女儿求佛,虽然使她免难了,但不是彻底的。她生到这家,从地狱苦中又得为人,但是当个**人,而且寿命很短,十三岁就会死。死了之后,还要堕恶道,还要受罪。那就是说,我们给亲人做佛事,或者一个七、两个七,只是临时的加持,他能脱离苦难,但这不是究竟的。 为什么要做七七四十九天?为什么我们要经常念经,经常地给六亲眷属、冤亲债主回向?为什么佛教的寺庙、塔院,初一、十五都要去念念经?就是希望不论他生到哪一道,都可以增加他的福慧、减少他的痛苦。 在过去我们中国人都有这么一个传统,经常地怀念祖先,经常地给他们祈祷。我们家里不是都有祖先牌位吗?现在是没有了,所以现在的苦难更加厉害,因为连这个都不信了。 为什么有祖先?我们中国人说敬神如神在,不管他投生哪道去,我们恭敬他,乃至于给他做功德,他会收到并得到好处的。 烧纸钱是没有用的,乃至于烧纸做的各种用具也是没有用的。我看大陆上做佛事,扎纸洋楼乃至汽车,还扎些佣人,是没有用的。
时常训练愿生极乐的愿 有发极乐世界的愿,平常怎么训练呢? 怎么训练愿生极乐的愿 -梦参老和尚 在这世缘当中,在生、老、病、死苦当中,特别在病当中,那病严重的时候、痛苦要厉害的时候,你早把佛忘了,光顾痛去了。你能相信佛给你除灾难吗? 若有这个信心,把一切交给佛菩萨,那你有这个信心,你的病不要管它。两种,一种寿命尽了,死,死了你得生善地,你不会堕三途的,绝不会堕三恶道。现在我们在座的佛弟子,受过三皈五戒的,死了绝不会堕三恶道。这个信不要疑惑,坚信不疑,生生世世向前进。 但是你如果有发极乐世界的愿,在你临终时候你发这个愿,但是你平常得训练。 怎么个训练方法呢?你晚上睡觉的时候,将要睡眠没入睡眠的时候,你要发愿:第一个,我把我今天所做的事情,合乎佛教的、增长我信心的、能对众生有利益的,我愿它增长;我今天做错了、心里想错的、说错话了,我向三宝忏悔。完了再入睡,你每天晚上一定要做到这个。 白天哪,不能说我们做的都如法,我们连信位还没入,还没证到初住。一天都不要拖延,当天忏悔,当天发愿,它渐渐就增长了。 你发愿长了,到时候要睡觉,似睡非睡、迷迷糊糊地就发了愿了。这个事我常有,但是不大清醒了,忘了,一下想起来了,赶紧发愿。但是以后就不忘了。 你说“这是假的”,这比什么都真,比你吃饭穿衣都真!到你临命终时候,你可得到大利益了。 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叫“善用其心”。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
侵吞常住,果报甚大。 在庙里千万不要做这件事,这个业是最大。 常住(指僧人所住的道场)的东西,就是最少最少那么多的东西,甚至于是一张纸,也不可以随便把它糟蹋,毁坏了,为什么呢? 虽是一张纸,但积少成多,由一张而变成多张。所以你即使把一张纸随便损坏了,这也就是破用常住。 还有一句话说:“一草一木,不得不予而取”,人家没给你,你就拿了,这就是偷盗。 即使是偷盗一根草、一根木头,没有得到主人的许可,你就拿走了,这就是偷。 一切一切,都不可以随便用他人的东西;你用他人东西,他不知道,这就是偷,犯盗戒了。 “一针一线,皆为布施”,即使是一根针、一条线,人家送给你的,这都叫布施。 所以不可随便破用常住,凡是常住的东西,即使是出家人,对庙上所有的东西,都不可以随便拿来送给人的。要是这东西是我私人的,这可以的。 譬如:我有一件衣服,不穿了,送给人,这可以。那么公共的东西,不怕最少的,连一条线,也不可以随便说:“这个我送给你。” 这叫私人买好,私人结交,令这个人对我有好感,他好护法我,好供养我,这是错误的,我们对于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所以破用常住,不是说很多的才是破用常住,就是一张纸、一条线,最小的,甚至一粒米,用我私人的感情私自送给人,这都叫“破用常住”,就是出家人也是不可以的。 私人的东西,我有权送给人;而公家的东西,就是一支香也不可以送给人的。 以前有位华聚菩萨,是个大菩萨,他发个愿,发什么愿呢? 他说:“若有人犯五逆、四重、十恶的罪,我都可以救他,唯独他偷常住的财物,乃至一草一木,我也救不了他,因为我没有法子救得了他。 或者这个人杀过八万四千那么多的父母,像这么重的罪孽,我也可以救他;我本着我的愿力,一定要把他救出来,出离地狱。 但如果他偷常住的饮食、财物,乃至于一粒米,我也救不了他,我也不会去救他。” 所以偷庙上的东西,业是最大;我们对于这一点要清楚。 凡是常住的财物、谷米、饮食,乃至于一个小小的东西,要是没有经庙上主人送给你,你不要自己去拿,这叫“不予而取”;要是这样子,应该堕落到无间地狱去,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学法要学得如理 晚上别念地藏经?其实就得晚上念。 -梦参老和尚 《地藏经》为什么有那么多鬼王呢?因为地藏菩萨有很多化身应在地狱,要不说鬼王,就没有意义了。 因此学法要学得如理,还得入世,我们不能离开现实的境界相和社会的背景。 有些人念《地藏经》,看那么多鬼,说我本来是不怕鬼的,这一念睡都睡不好了,晚上别念了。 其实《地藏经》就得晚上念,因为你要度鬼。有些人确实是人,不做人事!所以学法要得会学。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 怕鬼的人,你一念地藏经 鬼就怕你了,鬼见你就给你磕头。 梦参老和尚 因为一学《地藏经》,你念地藏王菩萨,你什么恐怖都没有了,没有恐怖感,没有害怕感,再也不恐怖了。什么道理?地藏王菩萨就是教化鬼的,怕鬼的人,你一念《地藏经》,鬼就怕你了,鬼见你就给你磕头。你肉眼看不到,当你一念地藏王菩萨,你一念“地藏三经”时,你周边有多少护法神护持你。 《地藏经》里头坚牢地神,大地都是坚牢地神,坚牢地神别的法他不护,文殊、普贤、观音他不护,他专护地藏菩萨,所以他叫“坚牢地”。如果大家念过《地藏经》的第十一品,坚牢地神他说遍地都是我的子孙,凡是有大地的地方就有我的子孙,我的子孙都在护持地藏菩萨。 因此深信佛法,就是我们“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不过我们没有开光,都没假修炼,开光开不成。因为你没修,怎么能开光?你经过修炼了,你这尊佛就该开光了,等你成就了就能开光了。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
学佛人可以吃鸡蛋吗? 学佛人可以吃鸡蛋吗?( 印光大师) 鸡卵之食否,聚讼已久。然明理之人,决不以食为是。好食者,巧为辩论,实则自彰其愚。 何以故?有谓有雄之卵,有生不可食。无雄之卵,不会生雏可食。 若如所说,则活物不可食,死物即可食,有是理乎?此种邪见,聪明人多会起,不知皆是为口腹而炫己智,致明理之人所怜悯也。 晋支道林博学善辩,与其师论鸡卵之可食否。彼以善辩,其师不能屈。其师没后,现形于前,手持鸡卵,掷地雏出。道林惭谢,师与卵雏俱灭。此晋时所决断者。(佛法初入中国,大小分弘。大乘一切肉均不食,小乘则食三净肉,五净肉。三净者,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杀。加自死,鸟残。鸟残者,鸟兽所食之余也,为五净也。至梁武帝时,悉依大乘,永废小乘。道林乃高僧,乃依小乘为论耳。) ──《文钞三编·复真净居士书》 蛋不可食。邪见人云“无雄之蛋可食”,此话切勿听信。又蛋有毒,以鸡常食毒虫故。 ──《文钞三编·复唐陶镕居士书》 鸡卵,吃素之人不可食,以有生机故。即无生机,亦不可食,以有毒质故也。 有谓无雄鸡之地,卵无生机,此地甚少。昔一人好食鸡蛋,久则腹中余毒,生许多鸡卵及小鸡。诸医不识其病,张仲景令煮蒜食之,则吐出许多鸡子,及已有毛并无毛之鸡。令一生勿再食,食则无法可治。可知鸡卵之祸大矣。 ──《文钞三编·复罗智声居士书二》
不吃肉就不要做肉想 吃这一类“素”,有荤食的罪过,问题可太大了! “相”由心生,不吃肉就不要做肉想。 梦参老和尚 财、色、名、食、睡,你一定要设法对治。皈依三宝了,你还很爱财、很好色——色,有深有浅,穿的衣服要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名牌的;总而言之,食,是包括一切食欲,吃的饮食要吃什么好饮食、要怎么样的。 虽然是现在吃素了,吃得很讲究,要吃这个那个的,还有什么素鸡、素鸭、素什么,全都上来了。现在这个素食铺,做得非常像形。我说你吃了,跟吃动物的身体是一样的罪,因为你心里在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好多的事儿,引导你走上错误的道路。“我在吃素啊”。吃素又如何?人家吃肉但是没吃肉,没吃肉的反而看着人家在吃肉。像济公禅师吃狗肉,你看他吃狗肉,他没有吃狗肉啊。 还有我们一个老和尚吃鹁鸽,他一天要吃一只鹁鸽。“你这个老和尚真造罪!”有一天他的徒弟把鹁鸽的一条腿拔了吃了。那师父怀疑:“这只鹁鸽怎么少一条腿啊?”他的徒弟说:“师父你天天吃啊,我吃条腿尝一尝嘛,不可以吗?”师父就没有多说什么,等一会儿,“我把骨头吐出来了。”这位师父也要求他的徒弟:“把腿吐出来,吐不出来你怎么吃呀?” 这虽然是个笑话,含义很深啊。我们既然是吃素,为什么要做素鱼、素虾?当然是有人愿点那个菜,素食馆才做。如果它的菜,每个弟子看了,从来不要这道菜,它就不会做了。 以前在北京有间功德林,还有香颐园,老板也是研究做素鱼、素虾。我说:“你研究了,你还不如拿荤的来吃,一样的嘛,素食还没有荤食营养,罪是一样的。何必呢?不要造那个业。” 大家想想看,像形的素食有荤食的罪过、没有荤食的营养,这个问题可太大了。大家想想看,说只是像形,不是荤食,当时你心里做何感想?为什么要像形?懂得就行了。 还有,现在很多的素食,添加许多致癌的东西,很不好消化。
修行人要利益一切众生 今日十五,广钦老和尚告诉你只顾自己念佛、拜佛,这样的修持,乃是执我相,一辈子无法解脱。 老和尚在客堂对香灯师与某某师开示:修行人绝对要利他,也唯有一切利他的苦行功德,才能脱出人我的限囿,离我相的一切颠倒想、贪想、愚痴想,以及因执私我相,所起的种种烦恼,也由是渐渐得解脱,自性中无量三昧渐现前。 也惟有如此,一切以利他功德为前提,一切以脱众生苦厄为怀,则自身无事,心胸渐宽。 我们打鼓时,念“公事办,公事办,公事办完办私事”,就是不可人劳我逸,只图自己念佛、拜佛、诵经,这些是属私人的事,若不发心于公事,一味地自私,只顾自己的念佛、拜佛,这样的修持,乃是执我相,心地只有越来越窄,一辈子无法解脱。 反之,将身心奉常住,为众人做一切功德,令他人得到利益,这样,虽然没时间拜佛、诵经,但一切的经藏已在其中,则智慧渐开,心胸渐广。 早晚两堂课诵若能专精,则身心渐定,智慧得开,能成就祖师,不可忽之。 观世音菩萨也是精熟课诵,再发心入厨房当饭头,知道如何将厨房的劳务化为功德之事,作为佛事之修持,否则,经咒不习,一味贪著自私,不能将厨房事化为佛事功德来修持,虽煮一辈子的饭,也难出头,因为因地上不正确,只会徒增烦恼。 出家人一切无事,住在自己的寺庙,安住自己的本份,随缘利益众生,否则即超越本份。 若与信众牵扯,虽名为度众,实为尘劳之事,这样的度众方法,不但永远度不完,且本身亦会被牵入尘劳烦恼中。 心若至诚,则念佛时,不但有异香华光的瑞相,即使在山中,以三根草为香柱,也会发出香味来,佛菩萨是遍满虚空的,不只在寺内,心至诚,就与佛相应。
欲渡众生,先戒众生肉。 读经不在多,在精!(梦参老和尚) 吃哪一类众生多,就容易跟它结为眷属。 度轮老和尚(转自地藏法门专弘平台) 众生乃众缘和合而成,从十二因缘演变而成人。蚂蚁乃至细菌皆是众生,我们不用往外找众生,人自性中已有无量众生。现在科学发达,已经证明人体内有很多细菌和微生物,我们的五脏六腑中都有无量的众生。 人吃的食物也是众生,譬如猪肉、牛肉、鱼类等,这些肉类中有很多细菌,人吃这些肉类,肚子里就有了这些细菌的种子。 吃哪一类众生较多,就和它成为眷属,与它的因缘就加深,乃至纠缠不清,不能分离。猪肉吃多了,就有机会生为猪;牛肉吃多了,就生为牛。那多吃米,是否也会变米呢?米是无情,而众生是有情。如果啖食有情众生,就会生为有情众生。 人若禁食哪一类众生,就是度那一类众生。“度”,就是度过苦海,登涅槃彼岸。人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不应该吃众生肉。 从前有一个吃肉的人,死后到阎罗王那里,他生前吃过的肉类众生,都要来跟他算账,这个吃肉的人还自我辩护: “我虽然吃肉,但罪不应该归我,应归咎于卖肉的人。” 于是阎罗王传召肉贩,这肉贩也自辩: “我所以卖肉,都是因为有人买肉。如果没人买肉,我又何必卖肉呢?” 肉贩和吃肉的就互相争论,后来两个人把责任推在屠夫身上。于是阎罗王又召见屠夫,屠夫也自辩说: “我确实是宰猪,但是因为有人买,有人吃肉,我才会屠宰;如果无人买,无人吃,我也不会宰了!” 就这么各说各的道理,所说的尽是造罪业的道理。结果,阎罗王仍然判吃肉的人偿还血债。 可见我们吃哪一类众生,就与那一类众生结下不解之冤,所谓“肉字里边两个人,里边罩着外边人,众生还吃众生肉,仔细思量人吃人。” 《楞严经》中也说:“羊死为人”,羊既然可以为人,猪牛也可为人,可是未得天眼通,不能观察其因缘,就以为猪是猪,羊是羊。 人多吃众生肉,把本有的自性都埋没了,失去了灵性,变得更愚痴。所以想要度众生,先应戒食众生肉。欲度众生,先度自性众生,但是度生还要离相,无所执着,方为真度。
佛有三不能。 劝人信佛,不要热心过头了丨佛有三不能(梦参老和尚) 我们的主观意见通常是很深的,以为自己都是对的。我说这话是不是说看到别人不对也不争,不是这个意思。 你得看因缘,你得有方便善巧、方便智慧,能帮助人得适当帮助,让别人能接受;不适当的帮助,更增加他的烦恼,还不如不帮。 我们有些佛教弟子自己信佛了,看到所有的人都想帮助他脱离,劝他信佛。不要热心过头了,如果他没有那个因缘,你怎么度他也度不了。 因缘得遇合,他先得有那个因,这样子你想要帮助他的缘才能成就。如果他根本没有那个因,就算信佛了,你又要怎么样帮助他,使他更进一步呢? 【佛有三不能】 -梦参老和尚 诸佛菩萨讲经的目的,就是度一切众生成佛,劝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度众生。但是,大家知道,佛有三不能。 一不能,无缘难度。没有缘度不了他。 二不能,众生度不尽。佛菩萨发大愿,众生度尽,这只是他的想法、他的愿力,事实是做不到的。但理上可以,理上他度众生而无众生相。当你没有修成就的时候,把一切事物作虚假观,但观想不上。因此大家一定要学会观,等到你会观时,修行就有了一定的程度了,但是你也不能够把众生都度尽。因为教给众生出离的方法,他不依照你的方法做,佛也没办法。他与你无缘,你说的法,他不会接受的。 三不能使众生业尽。佛不能代众生消业,只能告诉你方法,让你去消业,不能代替你把业障消了。佛怎么能代呢?当你念佛的名号求他,佛怎么做,你也怎么做,佛就代替了,因为你很听话。
修行次第。 修行次第。 第一层:深信因果。 第二层:涵养道德,做个君子。 第三层:可以学习佛经,佛法入门。 很多道友连第一层都没有毕业,就去学第二层做人。还有的甚至直接学第三层佛经佛法。效果可想而知。 什么是深信因果? 看他的行动就知道了!真正的深信因果之人,每天忙着布施,法布施财布施,帮助别人,而且,一切恶习惯全部改掉,不敢做一点儿恶事。 我自管发心去做,但对结果是在今生报还是来世报,我统统不去期待它。只管种因。 我只管拼命去做,我对今生缘分,境缘完全了无所求,我愿把所做一切功德回向极乐世界。 印光大师: 又修净土者,当提倡因果。在上智之人,固本乎伦常,了知其所当为,与其所不当为者。对中下之人,若不将因果之说,详细剖明,报应事迹,昭然揭示,何以警其操行,而束其身心。 故因果为入道之初门。且笃信因果,亦自不易。小乘初果,大乘初地,乃真能笃信因果者。初地以降,初果以还,一遇违缘,杀盗淫妄,且不可保,起惑造业随之。而聪明之士,犹或小视因果,以为此不过为中下人告。不知粗知其意, 不足称为信也。知而不能躬行实践,亦不足称为信也。惟初果初地预流圣人,乃能不受后有。不受后有,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之人,乃能称为笃信。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四净土法门说要
首先对家人布施 对父母、夫妇、子女,你要布施啊,拿什么布施呢? 【永远布施欢喜心】 -梦参老和尚 现在我讲施心,是能舍,舍什么呢?属于我自己拥有的、属于我自己的、让他人得快乐的都要舍。我前两天跟大家说,你家庭的关系、父母的关系、夫妇的关系、子女的关系,你要舍啊,要布施啊。拿什么布施呢?孝养、欢喜心,用欢喜心布施人家。 先生不要把外头的烦恼带回家,拿太太、孩子出气。我看见好多父母,比方吵架或者有什么不平和了,孩子在那儿玩呢,跟孩子毫不相干,他过去给孩子两巴掌,拿孩子出气,你说这孩子心理能平衡吗?这事儿我看见很多,我当时就说:“你还是佛弟子呢?你的烦恼怎么能出在孩子身上啊?” 先生回家来,对家庭欢欢喜喜,这一家人很欢乐。如果他一回来绷着脸,太太不晓得怎么回事,满头雾水,再一说就发脾气,再一碰就发脾气,这就不行。永远布施给人家欢喜,这是说家庭。 对任何人,你走路时难免有人碰你一下子,你给人家道个歉。过在他,你道个歉,使他更惭愧一点,没什么关系的。如果两个人一争——在美国经常有这个事,你认为是小事,就因为走路碰他一下子,两人吵起来了,吵起来掏枪,一枪就把他打死了。打死了,他也被捕了,判了好多年。我说,死的死了,他活着也是想不通的。就因为一念之间,如果布施一个欢喜心,又有什么不可以? 我说得很容易,自己还是做不到。一天笑脸给人家,人家骂你,你还给他笑脸,你越笑,他***,不麻烦了吗?你的心地一定要能平衡。
转化逆境为顺境 有一位居士问:“弟子皈依有几年了,做什么事都不顺利,一事无成,弟子常想这是诸佛菩萨在考验我,这是我的逆增上缘,可是总不顺利,这让我对佛法感到心灰意冷,请问法师弟子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你要明白,我们皈依三宝,学佛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圆成佛果,并不是为了求人天福报,妄想皈依以后,就得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挣大钱、当大官、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永远不得病,用这些来证明学佛的成效,这是你的知见有偏颇了。 虽然学佛是为了出世间的究竟解脱,也是能够获得世间利益的,然而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因果更是错综复杂,所以不能简单直线思维看待这些事情。对正信的佛弟子来说,对世间顺逆等事,应当做如理的观照。我们在世间无论是遭遇不顺的逆境,还是成功的顺境,本质上都是梦幻泡影,最终都是一场空。 正信的佛弟子应该随遇而安,随缘而过,顺境时感恩三宝,逆境时也感恩三宝。因为只有正确的面对逆增上缘,才能够增加我们的道心。我们这个世间众苦充满,犹如火宅,冤家对头,常常碰面,身心痛苦,所以我们一定要赶紧念佛,赶紧求出离,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不顺的事情,会成就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出离心。如果事事都如意,天天过的都很安逸,就会觉得我们这个世间太好了,还往生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呀,就不求往生了。我们对现实的福报不要过于贪恋,应当惜福培福、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这样就不至于在福报中迷惑颠倒了。 人在顺境中往往容易迷惑造业,在忧患中容易升起出离心,从三界苦海中解脱出来。修行人要以苦为师,求福求慧求生净土。我们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不要怨天尤人,要做还债想。逆来顺受,修德进业,以忏悔心惭愧心念佛,忏悔业障,这是转化逆境为顺境的良方。久而久之心地光明,念佛法喜充满,身心自在,必然成就往生大业。 广行法师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