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_行者
太极_行者
关注数: 177
粉丝数: 822
发帖数: 43,719
关注贴吧数: 114
邪慢 实无德,妄为有德,执着邪见,不礼塔庙,不敬三宝,不诵经典
佛经名词汇总 此贴记录一些经书中见到的.原先不理解的名称词汇.有些是摆渡,有些是自我添加理解.如果有不同的理解请跟在同一楼上.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十二因缘论 十二因缘论 一卷 净意菩萨造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归命牟尼尊妙法比丘僧 略作因缘论为义显现故 牟尼所演说十二胜上分 因缘所生法彼为三所摄 烦恼业及苦次说应当知 烦恼初八九业二及以十 余七说为苦三摄十二法 从三故生二从二故生七 从七复生三是故如轮转 一切世间法唯因果无人 但从诸空法唯生于空法 诵灯印镜响日珠种子水 诸阴转不转智者善思量 有弟子成就。随所闻法堪能受持。令不忘失于如来法。谓事非事及性相等。如是义中心怀疑惑。为得知故问言。尊者 牟尼所演说十二胜上分 因缘所生法彼为三所摄 如是等诸事今为知请问 愿为我解释除断我疑网 师见弟子意于法生渴仰 恭敬请示故即答言汝听 十二胜上分彼为三所摄 烦恼业及苦次说应当知 是中十及二故曰为十二 以彼不异分故名为胜分 如车舆分故说胜分应知
辟支佛因缘论 辟支佛因缘论 卷上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波罗[木*柰]国王悟辟支佛缘 辅相苏摩悟辟支佛缘 月爱大臣悟辟支佛缘 波罗[木*奈]国王悟辟支佛缘 归命一切智世尊了达三世大灯明 归命无上出要法并及应真诸胜僧 我闻寂静辟支佛悟解因缘之所行 心无瑕秽除烦恼善护禁戒常清净 譬如秋天无云翳淡泊自守林薮间 今我渴仰彼功德诚心敬顺生信乐 虽于彼所欲怀疑彼力感我强令信 孰闻快士清真行而不生于敬信心 我今将说辟支佛功德妙行之少分 昔从先师相传闻唯述正言无伪说 大象行道象子随是故我今开显示 问曰。辟支佛以何因缘。默然自守恒入舍心。住于山林幽谷河侧寂静之处。心行寂故。亦无言说。譬如犀角独一之行。何故如是 又问。辟支佛有何功德。答曰。宿旧诸师咸作是说 昔佛于三十三天宫殿说法。将欲来下还阎浮提 尔时帝释敕毗首羯磨。为佛作三道宝阶。还阎浮提。此三道阶下柱僧尸沙国。如来尔时从彼天宫乘阶而下。时释梵天王与其眷属。雨华供养。时莲华比丘尼见佛来下。即便化作转轮圣王威仪形像七宝导从。时众人等睹其如是。咸皆生疑。怪未曾有。各作是言。颇复有能神力超绝逾胜于彼比丘尼不
寻取真经 佛经很多卷,从数字的表述来说,有很多不同处.令人迷惑.是出现了假经文?还是翻译者偏差?不可而知.对比各经书,希望能寻取真经.
有人说俺是劳德诺 我说如果我是劳德诺,那么他是一条狗 水贴
find zero find truth 我们从零开始往回寻找,寻找真相.-----
find zero find truth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到哪里去?天空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这个天空有多大?一连串的问号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产生. 人类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生物,人类肩负着所有生物寻找真相的责任.
新年新祝福 祝福大家,事事顺心,大吉大利.
新年好 祝福吧友,新的一年,大吉大利.笑口常开,功夫越来越高.身体越来越好
鸠摩罗什:发菩提心经论 第一卷 第二卷 发菩提心经论 卷上 天亲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鸠摩罗什:成实论 第一卷(共16卷) 成实论 第一卷 诃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发聚中佛宝论初具足品第一 前礼所应礼 自然正智者 一切智应供 大师利世间 亦礼真净法 及圣弟子众 今欲解佛语 饶益于世间 论应修多罗 不违实法相 亦入善寂中 是名正智论 譬如天日月 其性本明净 烟云尘雾等 五翳则不见 邪论覆正经 其义不明照 正义不明故 邪智门则开 罪负恶名闻 心悔疲倦等 此衰恼乱心 皆由邪智起 若人欲除此 罪负等衰恼 为求正论故 当近深智者 亲近深智者 是正论根本 因此正论故 能生福胜等 虽有利智人 诵百千邪论 于众不能得 辩才名闻利 知佛法第一 说亦得乐果 欲令法久住 不为名闻故 广习诸异论 遍知智者意 欲造斯实论 唯一切智知 诸比丘异论 种种佛皆听 故我欲正论 三藏中实义
刚柔相济的理解 刚柔相济,是一种练武境界的表达.也就是合二为一. 从形意拳的练法上看,是先从明劲,暗劲,化劲.是从极刚练起,慢慢增加内劲.最后练到刚柔相济. 从太极拳的练法上看.是从极柔练起,慢慢增加内劲,达到极刚极柔合二为一的境界. 此境界,融合了极刚,极柔两大极点.大成就也
庐山东林寺 关联? 吧主与该寺有何因缘,又何因缘建立此帖吧.
鸠摩罗什: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第二卷(共四卷)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第二卷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尔时天冠菩萨白言。世尊。未曾有也。而是大树紧那罗王。成就如是不思议法。世尊。是紧那罗王。乃能成就如是胜妙神通之力。复能演说甚深法忍。世尊。紧那罗王。于几佛所种诸善根有如是辩。佛言。善男子。假使能数恒河沙等世界星宿。不能数是紧那罗王所事如来应正遍觉。善男子。是人已于尔许佛所修行梵行。集于无上正真之道。是故得有如是辩才。尔时天冠问紧那罗王。汝于尔许无量佛所。种殖无量无边善根。何故不成无上正道。尔时大树紧那罗王。语天冠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十二无满足法。何等十二。谓供养给事诸佛世尊无有满足。集诸善根无有满足。听集法宝无有满足。修禅解脱无有满足。修观寂法无有满足。流通显法无有满足。教化众生无有满足。守护正法无有满足。不舍阿练若处无有满足。诸波罗蜜庄严佛土无有满足。修习福慧无有满足。集助菩提法无有满足。善男子。是名菩萨十二无满足法。是故菩萨求善根庄严无有满足。尔时大树紧那罗王白言。世尊。我闻菩萨所有三昧。名曰宝住。若有菩萨得是三昧。一切法宝诸功德法自然而得。善哉世尊。唯愿如来。演说于是宝住三昧。菩萨闻已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随增长法。尔时佛告大树紧那罗王。如是紧那罗王。有于三昧名曰宝住。汝今善听善思念之。吾今当说如是菩萨宝住三昧。善哉世尊。愿乐欲闻受教而听。佛告大树紧那罗王。若有菩萨欲令佛宝种性不断。法宝种性僧宝种性不断绝者。修集起生八十种宝。
请朋友们谈谈虚实 脚上的虚实和手上的虚实有区别否,如果有,区别为何?
唐实叉难陀: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 卷上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 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蜜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蜜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狮子吼音、大狮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 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一切天众、龙众、鬼神等众,悉来集会。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苗稼神、昼神、夜神、空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来集会。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大鬼王,所谓恶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否?”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 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
说说日本电影 --乱 刚看完,时间不早了.睡觉,明天侃
熟招到懂劲 这句话---引起了练法上的偏差. (水贴)
非常认同太极鸣老师说的在不用力的问题上没有拙力巧力之分 原话是这个意思嘛
谦虚 立志贴 从现在起
没有不用意的拳. 我们随便做个动作就是用上了意,重点在不用力上面
打拳都要用意的 @南台上舞吧 说意和身形是相随的就行 没有不用意的拳.
形意拳才力越练越小,棉拳是不用力的 很多人说.练太极拳是力量越练越小的过程. 这话很新鲜
自己没有练好基础的.喜欢教别人基础的{水贴} 我这个毛病怎么改
专门练过开合桩嘛(水贴) @物宝风华 @一枚水
为什么懂个不用力这么难
吧务离职要讲个临别感言 感谢一年多来吧友的理解. 感谢吧友的教导,争辩技术问题. 对待吧友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临别建议其他吧务:我反对随意封禁,打错个字,先删除贴,动不动就封禁,黑名单.太极拳吧的吧务不是为自己服务的.
要用点力 根在脚.实脚要用力 不用力就练到了无根的境界.
请问 多长时间可以做到在打拳过程中全身不用力?
为什么心脏不好不能打坐? @逸湘居士
佛经提到的人神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中国文化需要传承 离不开你们的努力
假设 假设内外家有区别,那么外家是铁拳,内家是棉拳 假设上半身用意不用力,那么一个简单的开合需要练上个把月,简单套路,需要勤练一年以上. 假设下半身用意不用力,那么根劲很重要,至少需要勤练单重桩功才能进入下一步的修行. 假设全身用意不用力,那么要打好一个正常速度的套路.至少勤练3年. 假设全身都可以用意不用力打一套拳习练了,那么下一步的提高在于神意快速反应在形体上.这一步不知道多少年 假设可以已经习练到一意动手,瞬间到达的地步.那么下一步的修炼应该是飞起来
历史纪录
今天有个问题确实纠结 宰了一只狗,该不该吃 佛经看了不少,还没有戒荤.虽然不是我宰的.但是心里总有点杀生的想法,纠结
都是阴阳怪气
经文上提到的一些佛土世界的描述 南无释迦牟尼本师佛
一些名词 布施 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方便力
表明态度,反对不要练错了 打错个字,被封禁,怎么说也是吧务组的人.可以商量一下的.可以删除言论. 直接封禁我.莫名其妙.
转贴:延参法师—宽怀人生 宽怀 延参法师—宽怀人生 延参法师—宽怀人生 延参法师腾讯网专访 谈话 教育频道 转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k3vO8-ZIJdI%2F%3Fbid%3D03%26pid%3D24%26resourceId%3D0_03_05_24&urlrefer=794da13d524da4948507b41af8fdeecd
转贴:延参法师—宽怀人生 宽怀 延参法师—宽怀人生 延参法师—宽怀人生 延参法师腾讯网专访 谈话 教育频道 转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k3vO8-ZIJdI%2F%3Fbid%3D03%26pid%3D24%26resourceId%3D0_03_05_24&urlrefer=794da13d524da4948507b41af8fdeecd
防腰肌受损图解腰马合一 一楼谢@ HJNBLR 提供
本吧介绍 释迦牟尼本师佛与圣人老子的言论作为修行的体系. 进入本吧者,为自修者,不求他度,只求自性自度,我们的老师是佛祖和老子带我们入门,我们作为弟子自己修行.只求进步一点. 可以讨论不同的理解情况,但是不要争论对错,因为我们最多是相对正确的.真正对的东西无法用言语表达.文字只能表达一部分的境界,真正的境界是统一的,无法用单独的文字表述全的. 内心的思想,言语的表达,实际的行动.作为一个文字的场所,我们只是言语的表达而已,而言语的表达也是内心思想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影响的特定言论,也不是绝对的...而真正的修行在于我们的行动.所以言语上面的东西不要过于计较,自己的行动正确才是自己的修行目的.
李雅轩一篇珍贵谈太极拳的文章 太极拳的功夫是走轻灵虚无、稳静松软的劲,其它拳门多是讲神气活现、刚柔相济的劲,太极拳是神意内敛,外家拳是精神外露,内外功之区别也就在于此。 太极拳的练法,其最重要的是身势放松,稳静心性,修养脑力,清醒智慧,深长呼吸,气沈丹田等。这些规矩,每练时要想着这些,日久才能起到健康身体和治养疾病的作用。假如练时动作散慢,气意上浮,那就对身体无甚补益,所以太极拳的功夫,对气沈丹田这一规则是很重要的。然而太极之气沈丹田怎样可以作到呢?那就必须先松心,后松身,心身俱松之后,其意气便可自然的沈到丹田了,而不是使硬力将气意压到丹田去的。如是用硬力将气意压下去,那就会弄得周身不舒服,甚至身体发生疾病,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学者应当多加注意。此外,尚须平时注意精神上的修养,以作功夫的辅助则更好。 在练时,先将全身放松,尤其是两臂,要松得如绳拴在肩上的一样,不可稍有拘束之力。如此当稍待,以俟身心稳静下来而后出动。出动时,仍用一点点思想上的意思松松的将两臂棚挑起来,以腰脊之力牵动两臂,稳静地出动,将一趟拳演变出来,非四肢之自动也。每见练者,不知本此意思用功,混身扭扭娜娜,零零断断,浮浮漂漂的局部乱动,以为这是太极拳。这是大错,以致长时间练不出一点太极拳味来,未免可惜。 练拳时当细细体会,找它的要领。找着要领之后,经常练习,不数月便用两臂有松沈的感觉,两肩有些酸痛的情形,这到是很自然的,以后拳意就会达到手上来了。如再有明师指点,对太极拳的道理也就会一点一点的领悟,身上的灵觉也将会慢慢地充实,如此则不但在修身方面有显著的功效,即在应用方面也会有巧妙的动作,这全是由于在松软的基础上着手练功作出来的。如果只是散漫飘浮的练法是不行的。 太极拳在初练时,是感觉不出什么味道来的。但是只要有耐心,有恒心,细细地体会,时间久了,便会感觉趣味浓厚,使人百练不厌,愈研究愈有味道,愈体会愈有兴趣甚至形成一种癖好,一辈子离不开它,其终身健康也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了。 为了功夫的增进,要经常不断的思悟其中的道理。每练功进,如何虚无的气势,如何才有松软沈稳的情形,如何才有丹田之沈劲,如何才能有绵绵不断的味道,如何用意不用力,如何身势经常保持中正,如何有满身轻利顶头悬的意思,如何才有入里透内之劲道,如何打松净之劲,如何以心意之去,如何以神经之动,如何能来之不知,去之不觉,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如这样练下去,以后就有好的进步了。 平时要在出动时,心里应如何作想,如何形态,如何神气,如何出手若无所为而又有包罗万象无所不为之气势,这也是很要紧的。假若是出手有所为,心里先有一个主观的定见,那就恐顾此失彼,挂一漏万,流于外功之明劲,成了多着多法之硬功拳的情形了,此理不可不知。 在练时,稳静安舒,心神泰然,反听观内以审身心之合,这才是练太极拳功夫的态度,否则虽表面似太极拳,实则非太极拳功夫也。 太极拳功夫,不外乎是动静开合而已,但一切要在稳静的基础上作,不可有慌张冒失的现象。它虽是静,但静中藏动机。虽是动,但动中存静意,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此太极拳之道理也。 其健身方面,全凭呼吸深长,气血畅通,头脑安闲,心神稳静。其应用方面,全凭虚无的气势,沾粘跟随,在几跟几随之中,我之身势早已吃进彼身,一切的机会自送上手来,在这个时候,我的神气一动,早已如触电样将其打出矣。 在练功时,要以神走,以气化,以腰领,以意去,内外一体,心神合一,神气贯串,上下一致,久而久之,便会养出非常的灵觉来,以这种灵觉用之于推手,体会对方之来劲,是百无一疾的,既已知道对方之来劲,便可顺其来势,随其方向,而作跟随沾粘之动作,他身上之缺点,便会自然的发现出来,我趁势击之,则自无不中之理也。
南师讲故事不错 有故事叫认真. 孔子与徒弟众人出门在外,断了食粮,前面有户地主家,需要借粮. 子路先上,开门出一老翁,曰:我写一个字,认的出来就给你粮,不用还. 老翁写了一个"真"字.子路笑到,这个字简单,真.刚读完,老翁就把门关上了. 回问孔子,子曰:我们现在这个处境,你还认真干什么. 子贡复去,老翁开门,原套奉上,路曰:这个是假字.老翁随手关门, 贡回问孔,子曰:有时候还是需要认真的. 故事到这里讲完,南师没有讲有没有得到这个食粮,有没有回答对.也留下一个疑问,怎么样回到才是对的. 认真不行,不认真也不行.您能解开这个答案嘛?
练拳 天气凉了,懒了.每天一遍,希望能坚持下
不用拙力..拙力这个词是谁最早提出的? rt
电脑实现了从0到1的转换. 电脑开始阶段采取了2进制.只有0和1两个数字.0不是没有,而是一个基本构成元素. 电脑的数据演变符合易经的原则. 从0到1,后面的演化都是需要阴阳分开.采用2的次方的演变方式. 1个bit为电脑的基本单位,而一个bit需要8位.类似于八卦.而刚好是2的3次方.所谓三生万物. 从八卦(bit)开始演化成更加多的数据. 再后续开始采用10进制.这个10进制,是用次方的形式.2的10次方.1024b为一千.类似于佛家所谓的千. 1 MB(Megabyte 兆字节 简称“兆”)=1024KB, 1 GB(Gigabyte 吉字节 又称“千兆”)=1024MB, 1 TB(Trillionbyte 万亿字节 太字节)=1024GB, 1 PB(Petabyte 千万亿字节 拍字节)=1024TB, 1 EB(Exabyte 百亿亿字节 艾字节)=1024PB, 1 ZB(Zettabyte 十万亿亿字节 泽字节)= 1024 EB, 1 YB(Yottabyte 一亿亿亿字节 尧字节)= 1024 ZB, 1 BB(Brontobyte 一千亿亿亿字节)= 1024 YB (mib和mb的区别,暂时不区分,就当mib为正统,写成mb为表达方式) 采用10进制层层演化. 回过来我们说三千大千世界的概念. 一个太阳系作为最小的单位.8卦形式,为一个字节b,为一个世界 小千世界为1024个类似于太阳系生命圈组成 为kb 中千世界为1024个小千世界组成 为mb 大千世界为1024个中千世界组成. 为gb 三千大千世界为3072个大千世界组成 为3tb 佛祖说我们这个宇宙有3tb的太阳系生命圈.也就是有3221225472个生命圈.
预测:科学界永远找不到道在那里
古人研究科学的目的 火药,为了升天 造纸术,活字印刷术.为了更好的保存历史.研究古人 指南针,看风水,配合易经
预测:今年我打通任督二脉
对慢练的一个新观点 我现在觉得慢练,也许是因为基本功不足.基本功,一招一式没有练好是主要原因 慢练套路,我目前的观点是也许还是没有学对路子.
一切都在自然中 简单的往往是最难得到的 体会身体的自然 体会内心的自然 身心合一的自然.
李安:心中的卧虎
孙剑云前辈大实话反映中国武术现状 孙剑云前辈曾说:“我的父亲孙禄堂先生每天练功八个小时;我本人每天练功四个小时;到了我的弟子每天练功不足两个小时。现在一些传统拳师每天练习一两个小时套路,连个沙袋也不挂,还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简直是可笑之极。反观现代散打运动员,每天上千次的击打沙袋,练习体能,参加实战;泰拳手更是上万次的击打沙袋。。。。所以说普通的传统拳师肯本就无法与散打,泰拳手抗争。”从剑云前辈的言语中反映了现代传统武术的现状。
太极行功法 太极行功,功在调和阴阳,交合神气。打坐即为第一步下手功夫。行功之先,犹应治脏。使内脏清虚,不着渣滓,则神敛气聚,其息自调。进而吐纳,使阴阳交感,浑然成为太极之象,然后再行运各处功夫:冥心兀坐,息思虑,绝情欲,保守真元,此心功也。盘膝曲股,足跟紧抵命门,以固精气,此身功也。两手紧掩耳门,叠指弹耳根骨,以祛风池邪气,此首功也。两手擦面待其热,更用唾味偏摩之,以治外侵,此面功也。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以清其火,此耳功也。紧合其睫,眼珠内转,左右互行,以明神室,此目功也。大张其口,以舌搅口,以手鸣天鼓,以治其热,此口功也。叩齿卅六,闭紧齿关,可集元神,此齿功也。两手大指,擦热揩鼻,左右卅六,以镇其中,此鼻功也。既得此行功奥窍,还须正心诚意,冥心绝欲,从头做去,始能逐步升登,证吾大道。长生不老之基,即昭于此,若才得太极拳法,不知行功之奥妙,挈置不顾,此无异于炼丹不采药,采药不炼丹,莫道不能登长生大道,即外面功夫,亦决不能成就。必须功拳并练,盖功属柔而拳属刚,拳属动而功属静,刚柔互济,动静相因,始成为太极之象,相辅而行,方足致用。此练太极拳者,所以必先知行功之妙用。行功者,所以必先明太极之妙道也。”
祝贺 报道
孙禄堂论八卦掌入门九要 入门九要 九要者何?曰:塌、扣、提、顶、裹、松、垂、缩、起钻落翻分明。 塌者,腰往下塌劲,尾闾上提督脉之理; 扣者,开胸顺气,阴气下降任脉之理也; 提者,谷道内提也; 顶者,舌顶上腭,头顶,手顶是也; 裹者,两肘往里裹劲,如两手心向上托物,必得往里裹劲也; 松者,松开两肩如拉弓然,不使膀尖外露也; 垂者,两手往外翻之时,两肘极力往下垂劲也; 缩者,两肩与两胯里根,极力往回缩劲也; 起落钻翻者,起为钻,落为翻,起为横,落为顺,起钻是穿,落翻是打,起亦打,落亦打,打起落,如机轮之循环无间也。 以丹田为用根,以意气力为用,以九要为准则,遵而行之,虽不中不远矣。
程廷华论八卦拳 练八卦拳之道,先得明师传授,晓拳中之意义,并先后之次序,其实八卦,本是一气变化之分(一气者,即太极也),一气仍是八卦、四象、两仪之合。是故太极之外无八卦,八卦两仪四象之外亦无太极也。所以一气八卦为其体,六十四变,以及七十二暗足互为其用。体亦谓之用,用亦谓之体,体用一源,动静一道。远在六合以外,近在一合身中。一动一静,一言一默,莫不有卦象焉,莫不有体用焉,亦莫不有八卦之道焉。其道至大而无不包,其用至神而无不存。若是言练,先晓伸缩旋转圜研之理。先以伸缩而言之。缩者,是由高而缩于矮,由前而缩于后。从高而缩于矮之情形,身子如同缩至于深渊,从前而缩于后之意思,身体如同缩至于深窟。若是论身体伸长而言之,伸者自身体缩至极矮极微处,再往上伸去如同手扪于天,往远伸去又同手探于海角,此是拳中开合抽长之精意,古人云:“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所以八卦拳之道无内外也。研者身转如同几微的螺丝细轴一般,身体有研转之形,而内中之轴无离此地之意也。旋转之,是放开步法,迈足望着圆圈一旋转,如身体转九万里之地球一圈之意也。至于身体刚柔,如玲珑透体,活活泼泼,流行无滞,又内中规矩的的确确不易。胳膊百练之纯钢,化为绕指之柔;两足动作,皆勾股三角;两手之运用,又合弧切八线。所以数不离理,理不离数,理数兼该,乃得万全也。将此道得之于身心,可以独善其身,亦可以兼善天下。身之所行是孝弟忠信,无事口中可以常念阿弥陀佛,行动不离圣贤之道。心中亦不离仙佛之门。非知此,不足以言练八卦拳术也;亦非如此,不能得着八卦拳之妙道也。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