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x20061112
wjx20061112
关注数: 0
粉丝数: 5
发帖数: 4,543
关注贴吧数: 76
谈内地剧对经典的糟蹋 06版神雕最不该的是把黄容拍成一个叼妇 我想黄容在大家心中的美好形象不容破坏应该是大家的一个共识.但这个美好的形象正在被张纪中无情的糟蹋. 我心中的黄容是一个聪明伶俐,通情达理,更重要的她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但看了张版的我对她的的认识完全改变. 选其中一个片段来说,在召开英雄大会之前的那段黄容的表现完全是一个叼妇的做法.大家有同感吗?
06版神雕最不该的是把黄容拍成一个叼妇
06版神雕最不该的是把黄容拍成一个叼妇 我想黄容在大家心中的美好形象不容破坏应该是大家的一个共识.但这个美好的形象正在被张纪中无情的糟蹋. 我心中的黄容是一个聪明伶俐,通情达理,更重要的她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但看了张版的我对她的的认识完全改变. 选其中一个片段来说,在召开英雄大会之前的那段黄容的表现完全是一个叼妇的做法.大家有同感吗?
对这些博士们的评价也应坚持科学的态度 他们所做的我们不把责任都归咎在他们这几个人身上 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他们所代表的思想也是有很多人要说的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当代的知识分子没有承担起宏扬科学的基本的社会责任 这个责任是社会全体知识分子的责任,不能进盯着这几个人 他们只是一念之差而已 只是因为我们的知识分子没有帮助他们对事物的正确的看待的方法 没有帮助他们去理解做人的道理 把这些责任都推在这几个人身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这也会对他们造成巨大的伤害也不应该完全由他们为全社会的知识分子来承担这个责任
我们是应该振兴传统文化还是取其精华建设现代的文化
道德评判也需要"程序正义" http://hi.baidu.com/wujunxi1983/blog/item/27af5efb8bb25e64024f5664.html 现在的舆论关于法律上的程序正义进行了有效的宣传,我觉得道德评判也应该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在我们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的过程中可能结果并不是十分的显而易见的,恐怕多数情况下都会是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不能掌握充分的资料的情况下对一些事进行评价就应该遵循科学的原则,不能有半点马虎.如果我们坚持了科学的对一个人的行为的评价.那么即使这件我们是错的我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孔丘曾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呼.但是如果我们对一个的判断是草率的我们即使是对的我们能心安理得吗?每个人都扪心自问你们对一件事进行判断时是否遵循了科学的原则. 当你听关于一个人的某些行为时,你是如何处理的.你能否理性的去看待这些事科学的去分析各种与此相关的东西.如果你没有做到这些就对一个人的道德做出决断这对这个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如果你是一个法官的话你这样的处理方法会出现什么结果,在道德评判上我们每个对其进行评判的人可以说都是一个法官.对于道德法官这个神圣的身份,我们是否对自己的这个身份有足够的尊重呢?你们知不知到你们的所做会给这个人带来多大的伤害.你们扪心自问你们有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当我们对一个人所做的事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这个事本身还是这个人.基于对一个人的不科学的评价基础的对与这个人有关的一切进行评价.你们觉得对这个人来说公平吗?在前些天我看电视的时候看到这么一个节目,一个由于先天相貌比较仇的人因为她的相貌而遭到歧视.她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在这件事被公布后很多人对她的评价很另人气愤.竟会有人说她这是为了作秀而做这些的,因为这个原因竟有很多人对她冷言冷语.我想她是否遭到了相貌的歧视,她是否有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的自由.难道一个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的行为也是错.她是否是作秀她做这件事的心理动机似乎与我们对此事的评价没有任何关系.而我们有什么理由来指责她,对于一个这样的热爱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尊严而去抗争的人我们不去帮助她,而是去这样的对待她.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极其残忍的.
致所有反于丹的人 你的思想与正常人的思想有着根本的不同 在你的价值观里你认为人的的终极意义就是获得名利 但这种获得名利的方法需要合乎一个先验的道德秩序的要求 在你的思想中你犯了两个错误 你先验的做了两个假设一是人生存在的意义就是去追求名和利另一个是假设里一个先验的道德秩序 这是你的所有错误思想的根源 如果你不认识到这两个错误的话 我们怎么和你说也是说不明白的 如果把你们对人性的认识改变不是先验的去假设人性是什么样的而是对它进行科学的认识你们就会发现你们的人性假设是错误的你们的所有理论的基础是错误的在科学的人性的基础上根据科学的对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研究就可以得出能够最大的保障人的尊严的道德与法律的秩序而不孔丘所说的先验的存在的道德秩序
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 为什么我们是如此的智慧,而我们的后人却是如此的迂腐? 为什么我们的智慧他们半点也没有学去? 早知道这样就不写什么破书了.
让我们的先人在天之灵能够安心我们该怎么做? 庄子写书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完全读懂他,还是为了人们能从他的书中得到启发? 如果他在天之灵看到的是人们在对他的一本破书虔诚倍致,却没有能从中得到启迪,我相信他的在天之灵也会摇头的.如果他看到他的书不仅没有给人们带来启迪反而给后人带来无谓的争执,误导了人们的思想,我相信他的在天之灵也会深深的自责的.为了让我们所尊敬的先人的在天之灵能够安心,请我们不要再为这些争执了,好吗?
于教授唤起了一代人对真理对人生的兴趣和研究、讨论 篡改自一个网友的发言:"学术的研究是允许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的,百家争鸣就是其精髓,错与对在与社会的认同,如果没有错又和谈对呢,于教授毕竟做了一个学者应该做的,唤起了一代人对人生对社会对知识的兴趣和研究、讨论,这就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 原文:"学术的研究是允许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的,百家争鸣就是其精髓,错与对在与社会的认同,如果没有错又和谈对呢,于教授毕竟做了一个学者应该做的,唤起了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研究、讨论,这就是对弘扬民族文化的贡献。"
什么是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简单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具体说来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实与创新。不求实就不是科学,不创新新科学就不会发展。怀疑精神与宽容精神是派生出来的,而且两者不可偏废。单纯怀疑和单纯宽容都是不足取的,而且容易引向邪门歪道。”(《科学与无神论》2000年3期,写于1997年)
对香港艺术和内地艺术的比较 内地艺术家重形式 而香港艺术家中内容 可以说艺术家欣赏的不是艺术 而是那个比较完整的结构 而香港艺术家则与此相反他们注重在艺术欣赏角度给人们带来新的审美体验 这一点我可以从黄永玉不喜欢香港歌曲的原因 可以看出 他说香港的歌曲总是东扯一句西扯一句 而对与注重结构形式的他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 而他喜欢王朔和崔键 认为两个人给内地文化开拓了新的内容 疏不直两个人其实只是在形式上带来了新的形式 催建的可以说只是把国外的摇滚乐带到中国 而黄沾则把中国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开拓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他的眼里只能看到形式而看不到起艺术本质 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欣赏水平也只是如此 是在徒有其名 而这样竟还有人尊他为大师 我对他的作品欣赏不多 只是看过他的那个猴画的邮票 觉得一般 我觉得从艺术创作水准及艺术理论方面他不值得我们尊他为大师注:在我的空间里 有关于香港文化内地文化比较的内容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http://hi.baidu.com/wujunxi1983/blog/item/7b7cc400f55d2a11738b65f9.html
我对央视版西游记的一点看法 没有大话西游等这些的存在 现在西游记会有这么受人关注吗现在西游记文化的繁荣方面 央视版几乎没有做什么贡献 却是最大的受益者 借助原著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力而被人们推崇 借助各版西游记的创新所带来的对西游记的关注而被人翻起
搜狐投票所代表的民意的本质 现在的网络上所谓的草根是真正的草根吗 这里的民意是大多数人的意愿吗 现在的所谓的草根不过是把这个作为一种时髦一种时尚 他们只是通过这种追逐时尚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他们实现这种价值的是要在表现他们的优越感的前提下 这种心理仍然是要踩在人民头上的心理 他们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我们也不会承认这种民意 他们所持有的价值形态仍然是精英意识 他们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正愿望
对学术问题的争执不能以多压少抵制搜狐 号召大家一起来抵制搜狐的这种行为.学术的争论可以通过自由辩论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通过这种投票的方式.
于丹对我们底层人民的意义 平常人如果没有对自身的清醒的认识的话就会不明白自己要去做什么 就会走入误区,就会陷入痛苦之中 就会有社会的不和谐 而一旦人们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的话 他 就会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和该怎样去实现它 精神上的富有将会带来物质上的富足和应该属于他的社会地位 而庸俗的唯物质主义思想对他们来说是有害的 他带来了拜物教却无法使人们真正的追求到幸福 我们需要于丹我们需要觉醒我们需要精神上自立我们需要用我们的行动去获得我们应该得到的东西请那些对底层人民生活不了解的精英们不要再无视我们的感受我们不需要假惺惺的悲悯,我们也不欢迎他们我们需要真正了解我们所需,真正能发出我们的心声的学者我们需要我们自己的精神领袖
文化人的一大责任(余秋雨) http://blog.sina.com.cn/u/46e94efe010008i9余秋雨 当代文化人的一大责任,就是明确告诉自己的学生和读者,文化必须被取舍,何处应取,何处应舍。 如果哪个文化人把知识说成是越多越好,把不重要的东西说成重要,把简单的问题说成复杂,这或多或少是一种文化欺骗。 在电脑贮存量无限,互联网信息畅通的时代,这一点尤其重要,要不然,不知道会有多少无辜的生命埋没在由文化垃圾堆积成的精神荒原里边。 这也是我去年担任央视“青歌赛”评委的原因。真正看仔细了的朋友会发现,我面对全国观众,在做“文化减法”,而不是“文化加法”。我说,这个不重要的,那个重要;这个已经没有活力,那个还有活力;这个可记住,那个不该记………都是希望广大民众不要被文化垃圾堵塞得喘不过气来。 以一个读书网站的立场来说“文化减法”,看似矛盾,实质在呼唤一种文化良知,我想读者能听懂。
所有对于丹干兴趣的来于丹吧聊聊吧 http://post.baidu.com/f?kw=%D3%DA%B5%A4
回复<驳于丹之“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先说,一个国家不能不得去羡慕他国,因为“落后就会挨打”,这个就不需要讨论了,历史已经证明。再说,个人。子曰:见贤思齐。当你看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修为有了一种很高的层次时,就希望心向往之,即使一时达不到,也要“身虽不至,心向往之”。--------------------------------------------------------------------------------摘录你的这两点分别是就物质角度和精神角度来反驳于丹的“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从你所说的这些来看你还没有于丹所说的真正含义所谓“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是指人的价值不需要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实现.蝼蚁有蝼蚁的活法,骏马有骏马的活法.这只是人们内心的一种价值的判断.对任何一个人来说不管他的身份地位如何他与其他的人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说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活的好.对于井里的青蛙和海里鳖这个故事我们如果用来说明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井里之蛙虽然所见只是区区一小片天空,但对他自身来说就是全部.海鳖虽然见过大海但这也和井底之蛙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我们没有必要去说蛙的一生不如海鳖的一生. 上边所说的是证明“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至于你所说的见贤思齐和“落后就会挨打”可以用于丹所说到的外化对世界的顺应来解释,如果把与他人的比较作为所追求的最终目标那就是错了,那是因为没有"认识你自己"的原因.通过对自身的认识,确定自己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后依据世界的客观规律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它.而通过与其他人的比较来来实现自己最终所要追求的.在一种“落后就会挨打”的条件下,如果自己所追求的自由快乐的生活.那就要保证自己不落后.这种比较强调的是他是否是与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很多人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去准备过程却忘了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这也要求我们在做一件事时一定要考虑他是否是实现自己的所应该做的.需要去自信考虑这到底值不值.这就可以避免无意义的比较. 于丹的这些思想的一个特点就是思考问题一定要追本溯源.这个思想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爱因斯坦曾说过:他不过是喜欢刨根问底罢了.我们对问题的认识也应该有这种精神.善于提出问题.马克思说:要怀疑一切.这都是我们所需要掌握的方法.
三纲五常是儒家的逻辑的必然结果 如果不跳出儒家所提供框架就必然会导致三纲五常,这是儒家逻辑的必然结果. 在先秦人们对孔丘的学说不是那么虔诚,除了颜回.因此这个时候的思想是活跃的,也为今天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秦以后后至唐,儒家思想也都没有被推崇至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能够保持起生机与活力.当儒家思想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而被发扬光大的时候.确实中国逐渐走向衰落的时候.这两者之间也不能说没有任何的关系. 这是人们对儒家的虔诚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从儒家经义出发来四开问题.并遵循其所提供的逻辑深入的探索.这是人们对孔丘的虔诚决定了这是人们.对其研究的严肃.决不会有一点的曲解其愿意.其实这是的程朱理学也是孔丘思想发展的必然的结果.这一切都是孔丘所种下的.我们现代没有必要先薛涌所说的那样"向历史要回我们的孔子"(http://post.baidu.com/f?kz=169089264)对孔丘的思想我们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认识这一传统的思想.
皇权思想是在于丹背后还是别的人的背后 曾有人批评于丹背叛了孔丘的思想,而那些人要尽力了去维护孔丘思想的不被玷污. 但这种说法的错误显而易见,这个问题似乎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讨论了. 现在这种论调偃旗息鼓了,怎么反过来于丹有的背后有出现了皇权思想.这是在她的背后吗?还是在那些曾竟指责其对传统的背叛的人的背后.
<“历史通俗化”是民族的灾难>还在宣扬这种陈词滥调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驳流沙河批于丹的谬论 研究庄子近50年的流沙河先生表示,庄子的文章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作品,希望它对现实生活有多大的帮助,是不太可能的,“我研究庄子,是因为庄子的文章写得太漂亮了,而要把他书中每一句、每一字读懂是非常困难的,我就是想弄清楚它里面的词汇是什么意思。至于说要在文章中总结出对现在有什么作用之类的东西,那都是空话。”小万 --------------------------------------------------------------------------------流沙河,你以一种消遣娱乐的心态来研究庄子当然无法发现其中的思想了 这只能说明你与于丹的不同 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汗姆雷特 从一件事物中感悟到什么除了与事物本身有关外还与这个人有关 帕瓦落地从婴儿的啼哭声中感悟到他所需要的道理 难道这些道理是哪个婴儿所要说的吗 能否理解婴儿的语言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发现对我们有意义的事 于丹是一个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人 而你是一个以诗文字娱自乐的人 你有什么理由来批评于丹
揭露绝大多数批于者的本质---思想味不等于真正的思想 因此论语集中阐述的是孔子的思想,而不是什么人生感悟。 《论语》中讲了一些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但不能因此而把它的思想性淡化。 -------------------------------------------------------------------------------- 你心里思想的概念是什么? 空洞的"思想"概念,这就代表着现在批评于丹者一个重要的群体 根本不知思想为何物, 是凭嗅觉来评价别人的文章的 有思想味不一定就有思想 就向有哲学味不能说是哲学一样 你不人为于丹的人生感悟是思想说明你看书只是看重其中的思想味而不是真正的思想 当于丹屏弃浮华把思想以一种最为朴素的语言表述出来时 很多人大多为具有一定学历的但却不是真正的思想者的人 可以说是一个中产阶级的群体的思想的反映 这部分人嫌其没有哲学味思想味而拒绝接受 这篇文章我觉得大家应该好好读读 http://hi.baidu.com/pfqckl/blog/item/48aba900348da687e850cd75.html(剥下了中产阶级的皮) “因为扮演了中产阶级之魂,所以憨豆常去画廊等一些高雅文化场所,结果总是丑态百出。虽然中产阶级经济独立了,但本质上还是文化的侏儒。所以他们对文学艺术惟一的姿态就是诚惶诚恐、恭而敬之。他们谦卑,外行,对“传统”顶礼膜拜,却又妄自菲薄。他们知道不了解艺术是粗俗的,但试图去了解时,又会被看作可笑的。他们拼命地伪装成精通文化的样子,疲于奔命地追求着并不属于他们的格调。他们为维持体面与地位,拒绝与质朴、粗砺的底层文化为伍。他们拼命攀附时尚,顽固地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好像惟有自己的风格才叫独特。他们讲究情调,满嘴希区柯克、村上春树、毕加索,但永远摆脱不了伪文学艺术表演者的身份。”
揭露绝大多数批于者的本质 因此论语集中阐述的是孔子的思想,而不是什么人生感悟。 《论语》中讲了一些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但不能因此而把它的思想性淡化。 -------------------------------------------------------------------------------- 你心里思想的概念是什么? 空洞的"思想"概念,这就代表着现在批评于丹者一个重要的群体 根本不知思想为何物, 是凭嗅觉来评价别人的文章的 有思想味不一定就有思想 就向有哲学味不能说是哲学一样 你不人为于丹的人生感悟是思想说明你看书只是看重其中的思想味而不是真正的思想 当于丹屏弃浮华把思想以一种最为朴素的语言表述出来时 很多人大多为具有一定学历的但却不是真正的思想者的人 可以说是一个中产阶级的群体的思想的反映 这部分人嫌其没有哲学味思想味而拒绝接受 这篇文章我觉得大家应该好好读读 http://hi.baidu.com/pfqckl/blog/item/48aba900348da687e850cd75.html(剥下了中产阶级的皮) “因为扮演了中产阶级之魂,所以憨豆常去画廊等一些高雅文化场所,结果总是丑态百出。虽然中产阶级经济独立了,但本质上还是文化的侏儒。所以他们对文学艺术惟一的姿态就是诚惶诚恐、恭而敬之。他们谦卑,外行,对“传统”顶礼膜拜,却又妄自菲薄。他们知道不了解艺术是粗俗的,但试图去了解时,又会被看作可笑的。他们拼命地伪装成精通文化的样子,疲于奔命地追求着并不属于他们的格调。他们为维持体面与地位,拒绝与质朴、粗砺的底层文化为伍。他们拼命攀附时尚,顽固地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好像惟有自己的风格才叫独特。他们讲究情调,满嘴希区柯克、村上春树、毕加索,但永远摆脱不了伪文学艺术表演者的身份。”
一种批于者的比较普遍的类型---思想味不等于思想 因此论语集中阐述的是孔子的思想,而不是什么人生感悟。《论语》中讲了一些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但不能因此而把它的思想性淡化。--------------------------------------------------------------------------------你心里思想的概念是什么?空洞的"思想"概念,这就代表着现在批评于丹者一个重要的群体根本不知思想为何物,是凭嗅觉来评价别人的文章的有思想味不一定就有思想就向有哲学味不能说是哲学一样你不人为于丹的人生感悟是思想说明你看书只是看重其中的思想味而不是真正的思想
讲三国历史不必提三国演义 这部历史小说对历史任务的刻画以现在科学的角度可以说是相当的失败 他只是迎合当时统治者所宣扬的价值观而得以广泛传播 三国的文化现在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里 其在现代的跗负面作用是阻碍科学,阻碍对历史人物的科学的评价,甚至是影响人们的价值观的科学化 他阻碍中国走向更高的文明现在是应该清楚这种影响的时候了 现在是应该对这种影响进行全面的清算的时候了
讲三国历史不必提三国演义
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分析人性 http://hi.baidu.com/wujunxi1983/blog/item/4b35c443d9f13b1372f05d3f.html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分析人性2007-03-01 18:47 对人性的本质的探索首先明白人的本质,关于这些问题我现在脑子有点乱向导哪就说哪.作为一生存在这个社会上的个体来说,他的一切行为的依据有其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人性可以理解为一种离开社会的限制因素,这是人会怎么做,当有外在条件限制的条件下人的各种需求如何取舍. 人的行为的内在依据是有人的生物特性所决定的,作为人来说他有那些生物特性呢?由于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的复杂性使这个问题难以去很好的认识它.这样我们可以从对动物的行为的研究中来研究人性的基本的内在因素.人的内在因素的人的行为的影响,可以表现为一种人的审美的意识对外在行为的影响以及动物本能对外在行为的影响.动物本能是容易理解,但动物本能是指在没有理性思考的前提下的.而人通过理性思考以后其会变的更复杂.而人有偏偏是理性的动物.当人的理性把这种本能错误的理解为人生存的目的所在,对人的行为就会产生个人主义的倾向.而这种思想的无限放大 从社会学角度来解释人性确实非常的复杂还是用下边的方法吧 人的物质存在决定人的行为,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一个特性就是保持自身存在的特性.比如一块石头要靠内部的作用力来保持其不被崩解.但也不是这件事物的一些运动都会使自己存在.那样的话某一事物就会永远存在.因为外因需要内因才能发挥作用.而一件事物没有自我毁灭的内在机制那么他就会永远存在.从这个角度讲人也是这样的.人的自身特性在保持自身存在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导致自己的灭亡.这都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因此说人性绝对的追求安全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抛开社会和人的理性,把人完全做动物去研究这样的研究方法更容易揭示出人性的本质. 人的内在特性可以是人的心理也包括其他的特点,心理决定人的行为,我们现在所要谈论的人性显然是仅仅指人的行为的心理驱动力,马克思主义中人的自然属性中谈到人的几点人的基本的需求.马斯洛所谈到的人的需求理论.这种需求理论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两个层次,一种是维持人的自身存在的需求,因为没有人自身的存在也人生的意义也无从谈起,这种存在是人具有意义的前提. 今天类了以后在说吧.
回"从于丹谈起而已" 65 回复:这帖有必要20分钟内删除两次吗——从于丹谈起而已,请解释! 仁就是孔子从伦理学角度对人的本性的一个概括性认识。孔子认为,人的其他一切伦理上的准则都是从“仁”衍生出来的。孔子认为内修要回归到“仁”,这样外在接物就能做到“中庸” -------------------------------------------------------------------------------- 你这只不过是在用现代对人性的认识来解释孔丘的学说 你所做的不是于丹做的一样 论语中所说的内容现代集中截然相反的方法都说得通 但孔丘本人要说的什么意思 我想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我们现代对人性的认识 于丹用与此类似的思想来解释庄子有什么不对呢 相对来说于丹对人性的认识要比你的更完备更科学 作者: wjx20061112 2007-3-1 17:45 回复此发言67 回复:这帖有必要20分钟内删除两次吗——从于丹谈起而已,请解释! 孔子认为内修要回归到“仁”,这样外在接物就能做到“中庸”,中在先秦文学中就有内心的意思,中庸就是从内心出发,达到一种不偏不倚的“平常”的境界。孔子强调的“礼”就是规则的意思,讲的就是任何人相处要遵循的规则,实质上就是“仁”的用。 -------------------------------------------------------------------------------- 你的思想比于丹在庄子心得中体现的思想要落后 你所说的内化是人,这与于丹所说相比要片面,于丹所说的是人的本性,这里边包含人 对于外化你讲的更不清楚,内在的仁如何外化为规则的,是否因此就可以得出三纲五常,于丹所说的外化是内在本性通过对客观规律的顺应来实现外化 显然于丹的思想比孔丘的思想更完备,更科学. 作者: wjx20061112 2007-3-1 17:52 回复此发言 68 回复:这帖有必要20分钟内删除两次吗——从于丹谈起而已,请解释! 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每次变化都决定了法学的变化,也可以说同时也决定了其他学科的变化。比如,西方人认为人性恶,注重强调外在的规范。孔子认为,人性善,注重教化的作用。法家认为人怕死,乱世要用重典。老子又提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俱之?不同的人对人的本性认识的不同,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说。 -------------------------------------------------------------------------------- 这些都是片面的,相对老庄对人性的认识应该是最为科学的.但是他所表述的却不是很全.没有把自己对人性的认识完整的表述出来 作者: wjx20061112 2007-3-1 17:55 回复此发言
过去的常识性的解释一定是正确的吗? http://post.baidu.com/f?kz=176352144央视版西游记好在哪里? 很多人说老版本经典的却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他经典在哪里为什么经典 很多人对某些事物做评价之前都没有很好的思考 举一个例子 季羡林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并不是国学 但不知是谁给了他一个国学大师的称号 然后人们以讹传讹就有了一个人们公认的国学大师 我想季羡林先生听到这个称号一定会是感到哭笑不得这些根本不了解他的人给他如此高的评价是该高兴呢还是应该悲哀 最后他还是站出来指正了这个错误 但为什么非得要他自己站出来才能够指正这个错误 如果他自己不站出来是不是这个错误就会一直这么错下去 最终把季先生被成为国学大师成为笑谈 我门是应该怪哪个最先说出他是国学大师的人呢还是应该怪那些以讹传讹的人 我觉得那些以讹传讹的人应该负主要责任 因为各种各样的观点都会出现每个都认识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他们没有考虑提出季先生是国学大师的人是否对他有足够的了解,也没有自己对这个问题进行仔细的研究就传播下去最终出现了这种现象 我想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仔细分辨
“批于言论”的三种类型 一种是对古文咬文嚼字的批评,我建议这种批评应该与对其思想的批评相分别,我建议大家去中学语文论坛讨论这些问题。在这里出现的话建议大家不要去理。第二种是对其思想的批评,能够对其想能够提出中肯的有建设性的批评我们欢迎,希望这些能多一些。古人一字千金求指出一处错误,在我们这里虽然不会给钱。但我们在精神是鼓励大家这么做。第三种不是对其内容的批评,这些的类型很多。总之是没有任何对其内容进行批判的文字,却也在那里批,对这种建议大家不要去理。
回复东城慕花批于丹 于丹的心得是什么?有人说是孔子的真善美,有人说是心灵鸡汤,有人说是和谐…… --------------------------------------------------------------------------------纵贯全文他所说的有意义的话只有这一句,也就是他反对人性的真善美。这个吧里有许多关于人性的讨论建议看一下。
老庄思想在现代的意义 http://hi.baidu.com/wujunxi1983/blog/item/b9532f870ebddc2ac75cc3eb.html老庄思想在现代的意义2007-03-01 12:31 老庄的思想的价值可能要远超过过去所认为的那样。他可以为现代文化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老聃的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过去儒家对这个思想进行僵化的理解,把他称为一种消极的思想。现在更有人歪曲这个思想把之引申为一种违反自然的思想。比如现代人们倡导回归自然所说的自然是指那些原始的东西。这是老聃的本意吗?现代人们以此为依据而反对现代科技反对现代建筑......这些其实根本上是对老聃思想的重大歪曲.转基因食品很传统食品那个更合乎自然规律,那个更顺应自然呢?可能有人会说转基因食品不安全,但这现在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如果说现在的研究还不是很全面,那么我们使用了几千年的那些食品,我们能保证他们对我们的健康没有害处吗?我们有没有科学依据证明传统的食品对我们的健康真的没有害处.人们吃饭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命活动所需,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在满足这些需求上以及在安全上没什么两样,但在生产上转基因食品却有明显的优势,可以节约土地,可以节约劳力.而那些伪自然主义者却打着崇尚自然的旗号来反对科学.难道你们不知道崇尚自然就是崇尚科学吗?至少老聃所说的顺应自然是指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要反对人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老聃强调无为是如儒批判道家是所说的那样是消极的吗?我觉得不是.清静无为所说的无为是指对自然规律的无为.人不能试图去改变自然规律,也不能违反自然规律.这所提倡的是一种科学的原则.这是古代人对崇尚科学这一理念的表述.而对与科学我们则要用马克斯主义的认识论来认识它了. 庄周根据这个原则所强调的是对生命本性的尊重,强调了个体的价值.从反对儒家的违反自然,以先验的秩序来约束人的自由,而忽略了个体的价值.庄周在没有否定秩序的前提前提下倡导的对个体价值的尊重,其所倡导的秩序与儒家的秩序本质的不同是:庄周的要求秩序合乎人性,以保障人的自由和尊严为目的.而儒家是人要合乎天道,从而忽略了生命个体的价值.这里庄周倡导了另一个我们的新道德建设所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与老聃所倡导的科学想结合成为其建立新秩序的两大基石.
"挺于"是否会演变为个人崇拜 这个我想是不会的,现在挺于者基本上是理性的而非狂热的 相反那些批于者似乎有些狂热 似乎对批于上了瘾 而且很少有中肯的批判他思想的言论 现在需要降温的批于的风气 希望你们能拿出一些另人信服的东西
为什么不喜欢看港版的(转自张纪中吧) 1 为什么喜欢看港版的 我是没什么水平 但我就是认为港版老有一种很假的感觉 大陆的比起港版的还是好一些 作者: field流浪飞 2007-2-28 13:52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为什么喜欢看港版的 我也是这个感觉...... 作者: 121.31.20.* 2007-2-28 15:38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为什么喜欢看港版的 这是因为大陆文艺界给你灌输了人性丑恶的观念 而香港对人性的刻画是科学的严肃的 由于不符合内地人性丑恶的理论而遭到内地文艺界的批判 对于人性究竟如何大家可以来这里看看 http://post.baidu.com/f?kw=%D3%DA%B5%A4 作者: wjx20061112 2007-2-28 16:49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为什么喜欢看港版的 这就像内地的文艺界认为大众文化的特点是低俗下流低级趣味的 当他们拍的足够低级趣味足够下流了但大家还不喜欢 这时候他们就抱怨人民群众欣赏水平低不懂得欣赏大众文化,不了解大众的需求. 作者: wjx20061112 2007-2-28 16:52 回复此发言
CCTV10电影过年所体现的儒家思想 2007年垃圾电视节目之最——CCTV10电影过年 对于央视的这个电影过年我从去年就开始还了,包括很多这个频道的电影节目。那时侯是因为央视在这个节目中谈论香港电影我才看他的。当时看了以后总有一种说不出来感觉。觉得不对劲。今年有看了今天的节目,由于我对香港影视文化有较深入的思考。比去年来说大有进步,对问题的认识更敏锐了。 央视的这个节目现在看来纯粹是个垃圾的节目,但因为在央视的科教频道,又有着一股高雅味。因此对他的负面影响决不能低估,他极与可能对内地的电影评论和创作带来严重的腹面影响。或者也可能这仅仅是他反映了现在人们评论事物的一种流行的方式。 这主要是他用一种八股文的方式在进行创作,过于追求评论文章的结构上的严整,而忽略了客观的事实。这是违反实事求是的原则的。这也可能与儒家的审美观有一定关系,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讲述北京城市布局的美学特点的。这位先生用了儒家的一个“致中和,天地位焉”他认为这种城市的布局才合乎自然。但事实相反过于追求严正的结构并不是顺应自然而是与自然相悖。 儒家所强调的是一个僵化的秩序,这个是被我们早已抛弃的东西。电影过年—天下江湖就用这样一种创作方法,预先设定一个严整的叙述结构在把电影中的内容生拉硬拽到他的这个文章结构中去,不近在思想内容上毫无心意,而且可以说把这些东西评得伤痕累累。就想古人为了符合人们的需要而制造病梅一样。他为了完成自己的文章的创作而不顾事物的本来特性。 另一个问题是他予设观念,然后就去这些材料中去找东西来证明他自己,在他的牵强附会下竟也说得通。但是这之中歪曲了多数事物的本来面目呀?为了自己论述的需要不惜夸大某些东西,而强行的贬低某些东西。这样的思维方式更是违反了马克斯主义的认识论。这些节目制作者相信都上过中学吧。在中学里我们就学过马克斯主义的哲学原理,而现在看这些便道却是如此的无知。追求形式的漂亮而无视事物的本来。 还有一点这只是整个节目中的一部分,不过这一点却很另人气氛。一个这样的央视的节目竟用如此的手段去诋毁一部影片。这在最后一集“悟”里边出现。在对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的评价中,他用了这样的一种方法。把屏幕定格然后放大到人们看到模糊为止,这时他得出在这个时候还能看出什么内涵吗?进而对这部电影大家诋毁。这样的欣赏方法还是第一次看到。我们可以试着用这种方法去欣赏蒙那里莎。由于电影是视频,而且是有像素限制的。把他放大到模糊相当于把一幅油画定位一个点。这时显而易见所谓的传世经典之作不过是一点染料。这有何美可言。原来蒙那里莎在他的眼里也不过是垃圾呀?见到这种欣赏方法实在另人汗颜。
为什么把我的那个关于<电影过年>的帖子删了
2007年垃圾电视节目之最——CCTV10电影过年 2007年垃圾电视节目之最——CCTV10电影过年 对于央视的这个电影过年我从去年就开始看了,包括很多这个频道的电影节目。那时侯是因为央视在这个节目中谈论香港电影我才看他的。当时看了以后总有一种说不出来感觉。觉得不对劲。今年有看了今天的节目,由于我对香港影视文化有较深入的思考。比去年来说大有进步,对问题的认识更敏锐了。 央视的这个节目现在看来纯粹是个垃圾的节目,但因为在央视的科教频道,又有着一股高雅味。因此对他的负面影响决不能低估,他极与可能对内地的电影评论和创作带来严重的腹面影响。或者也可能这仅仅是他反映了现在人们评论事物的一种流行的方式。 这主要是他用一种八股文的方式在进行创作,过于追求评论文章的结构上的严整,而忽略了客观的事实。这是违反实事求是的原则的。这也可能与儒家的审美观有一定关系,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讲述北京城市布局的美学特点的。这位先生用了儒家的一个“致中和,天地位焉”他认为这种城市的布局才合乎自然。但事实相反过于追求严正的结构并不是顺应自然而是与自然相悖。 儒家所强调的是一个僵化的秩序,这个是被我们早已抛弃的东西。电影过年—天下江湖就用这样一种创作方法,预先设定一个严整的叙述结构在把电影中的内容生拉硬拽到他的这个文章结构中去,不近在思想内容上毫无心意,而且可以说把这些东西评得伤痕累累。就想古人为了符合人们的需要而制造病梅一样。他为了完成自己的文章的创作而不顾事物的本来特性。 另一个问题是他予设观念,然后就去这些材料中去找东西来证明他自己,在他的牵强附会下竟也说得通。但是这之中歪曲了多数事物的本来面目呀?为了自己论述的需要不惜夸大某些东西,而强行的贬低某些东西。这样的思维方式更是违反了马克斯主义的认识论。这些节目制作者相信都上过中学吧。在中学里我们就学过马克斯主义的哲学原理,而现在看这些便道却是如此的无知。追求形式的漂亮而无视事物的本来。还有一点这只是整个节目中的一部分,不过这一点却很另人气氛。一个这样的央视的节目竟用如此的手段去诋毁一部影片。这在最后一集“悟”里边出现。在对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的评价中,他用了这样的一种方法。把屏幕定格然后放大到人们看到模糊为止,这时他得出在这个时候还能看出什么内涵吗?进而对这部电影大家诋毁。这样的欣赏方法还是第一次看到。我们可以试着用这种方法去欣赏蒙那里莎。由于电影是视频,而且是有像素限制的。把他放大到模糊相当于把一幅油画定位一个点。这时显而易见所谓的传世经典之作不过是一点染料。这有何美可言。原来蒙那里莎在他的眼里也不过是垃圾呀?见到这种欣赏方法实在另人汗颜。
2007年垃圾电视节目之最——CCTV10电影过年 2007年垃圾电视节目之最——CCTV10电影过年 对于央视的这个电影过年我从去年就开始还了,包括很多这个频道的电影节目。那时侯是因为央视在这个节目中谈论香港电影我才看他的。当时看了以后总有一种说不出来感觉。觉得不对劲。今年有看了今天的节目,由于我对香港影视文化有较深入的思考。比去年来说大有进步,对问题的认识更敏锐了。 央视的这个节目现在看来纯粹是个垃圾的节目,但因为在央视的科教频道,又有着一股高雅味。因此对他的负面影响决不能低估,他极与可能对内地的电影评论和创作带来严重的腹面影响。或者也可能这仅仅是他反映了现在人们评论事物的一种流行的方式。 这主要是他用一种八股文的方式在进行创作,过于追求评论文章的结构上的严整,而忽略了客观的事实。这是违反实事求是的原则的。这也可能与儒家的审美观有一定关系,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讲述北京城市布局的美学特点的。这位先生用了儒家的一个“致中和,天地位焉”他认为这种城市的布局才合乎自然。但事实相反过于追求严正的结构并不是顺应自然而是与自然相悖。 儒家所强调的是一个僵化的秩序,这个是被我们早已抛弃的东西。电影过年—天下江湖就用这样一种创作方法,预先设定一个严整的叙述结构在把电影中的内容生拉硬拽到他的这个文章结构中去,不近在思想内容上毫无心意,而且可以说把这些东西评得伤痕累累。就想古人为了符合人们的需要而制造病梅一样。他为了完成自己的文章的创作而不顾事物的本来特性。 另一个问题是他予设观念,然后就去这些材料中去找东西来证明他自己,在他的牵强附会下竟也说得通。但是这之中歪曲了多数事物的本来面目呀?为了自己论述的需要不惜夸大某些东西,而强行的贬低某些东西。这样的思维方式更是违反了马克斯主义的认识论。这些节目制作者相信都上过中学吧。在中学里我们就学过马克斯主义的哲学原理,而现在看这些便道却是如此的无知。追求形式的漂亮而无视事物的本来。 还有一点这只是整个节目中的一部分,不过这一点却很另人气氛。一个这样的央视的节目竟用如此的手段去诋毁一部影片。这在最后一集“悟”里边出现。在对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的评价中,他用了这样的一种方法。把屏幕定格然后放大到人们看到模糊为止,这时他得出在这个时候还能看出什么内涵吗?进而对这部电影大家诋毁。这样的欣赏方法还是第一次看到。我们可以试着用这种方法去欣赏蒙那里莎。由于电影是视频,而且是有像素限制的。把他放大到模糊相当于把一幅油画定位一个点。这时显而易见所谓的传世经典之作不过是一点染料。这有何美可言。原来蒙那里莎在他的眼里也不过是垃圾呀?见到这种欣赏方法实在另人汗颜。
2007年垃圾电视节目之最——CCTV10电影过年 2007年垃圾电视节目之最——CCTV10电影过年 对于央视的这个电影过年我从去年就开始还了,包括很多这个频道的电影节目。那时侯是因为央视在这个节目中谈论香港电影我才看他的。当时看了以后总有一种说不出来感觉。觉得不对劲。今年有看了今天的节目,由于我对香港影视文化有较深入的思考。比去年来说大有进步,对问题的认识更敏锐了。 央视的这个节目现在看来纯粹是个垃圾的节目,但因为在央视的科教频道,又有着一股高雅味。因此对他的负面影响决不能低估,他极与可能对内地的电影评论和创作带来严重的腹面影响。或者也可能这仅仅是他反映了现在人们评论事物的一种流行的方式。 这主要是他用一种八股文的方式在进行创作,过于追求评论文章的结构上的严整,而忽略了客观的事实。这是违反实事求是的原则的。这也可能与儒家的审美观有一定关系,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讲述北京城市布局的美学特点的。这位先生用了儒家的一个“致中和,天地位焉”他认为这种城市的布局才合乎自然。但事实相反过于追求严正的结构并不是顺应自然而是与自然相悖。 儒家所强调的是一个僵化的秩序,这个是被我们早已抛弃的东西。电影过年—天下江湖就用这样一种创作方法,预先设定一个严整的叙述结构在把电影中的内容生拉硬拽到他的这个文章结构中去,不近在思想内容上毫无心意,而且可以说把这些东西评得伤痕累累。就想古人为了符合人们的需要而制造病梅一样。他为了完成自己的文章的创作而不顾事物的本来特性。 另一个问题是他予设观念,然后就去这些材料中去找东西来证明他自己,在他的牵强附会下竟也说得通。但是这之中歪曲了多数事物的本来面目呀?为了自己论述的需要不惜夸大某些东西,而强行的贬低某些东西。这样的思维方式更是违反了马克斯主义的认识论。这些节目制作者相信都上过中学吧。在中学里我们就学过马克斯主义的哲学原理,而现在看这些便道却是如此的无知。追求形式的漂亮而无视事物的本来。还有一点这只是整个节目中的一部分,不过这一点却很另人气氛。一个这样的央视的节目竟用如此的手段去诋毁一部影片。这在最后一集“悟”里边出现。在对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的评价中,他用了这样的一种方法。把屏幕定格然后放大到人们看到模糊为止,这时他得出在这个时候还能看出什么内涵吗?进而对这部电影大家诋毁。这样的欣赏方法还是第一次看到。我们可以试着用这种方法去欣赏蒙那里莎。由于电影是视频,而且是有像素限制的。把他放大到模糊相当于把一幅油画定位一个点。这时显而易见所谓的传世经典之作不过是一点染料。这有何美可言。原来蒙那里莎在他的眼里也不过是垃圾呀?见到这种欣赏方法实在另人汗颜。
有没有必要人人都读庄子原著 古人云文以载道,这句话古人是怎么理解我不太清楚,姑且用我的理解吧。既文章是用来纪录传播人的思想的。是这种思想重要还这个文重要呢?用现代人能接受的方式来把这种思想表达出来我觉得是有必要的。庄子确实离我们太远了。没有必要每个人都去读庄子原著。因为现代人对这种思想的表达不一定就一定会比庄子差,其思想吸收了庄子后几千年的思想精华进一步完善甚至会是优于庄子所要表达的思想的。 当然庄子的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学习原著也会使人受益匪浅,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受益的。很多人都不能很好的理解它。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现代版的思想著作要比读原著要好的多。
对待虚名也可以来者不拒 名至实归的名当然要当仁不让了,但对于虚名如何看待呢?是应该视之如粪土,对之不屑一顾吗? 这种做法显然不可取,一个真正看破名利的人,懂得自己的真正需要是什么.如果真的对自己充满信心那么虚名也可以来者不拒.这要看这个虚名是否与自己的真正的需要相符了.如果可以利用来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话,虚名也是十分重要.
通过红楼梦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吗 如周汝昌老先生所说,这本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孔孟老庄离我们太遥远了,要想了解近代的传统文化,最直接、最真实的就是红楼梦。--------------------------------------------------------------------------------真的像周汝昌所说的这样吗?红楼梦里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是玩物丧志还是包含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如何对待虚名 名至实归的名当然要当仁不让了,但对于虚名如何看待呢?是应该视之如粪土,对之不屑一顾吗? 这种做法显然不可取,一个真正看破名利的人,懂得自己的真正需要是什么.如果真的对自己充满信心那么虚名也可以来者不拒.这要看这个虚名是否与自己的真正的需要相符了.如果可以利用来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话,虚名也是十分重要.
<<论语>>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回马千里批于丹 <<论语>>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中获得那些对我们有益的思想.那些对我们现代是有意义的.
爱中国者,还是恨日本者 这里的人对日本的兴趣远远大于对中国的兴趣! 是由于日本曾经伤害过中国而恨日本? 还是由于对暴力,残暴的崇尚而对对日本感兴趣?
孔丘是古代的圣人,于丹是现代的圣人
红楼梦的得与失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把杂七杂八的东西都写进这不小说 在反映一定的时代上这种方法可能是好的 但用现代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则使人感到那些东西太多了而影响了主旨的表达 对红楼梦的欣赏应该用一种读百科全书的方式来读而不是一般的小说那么读 为了适应现代我觉得应该对红楼梦进行改变 可以编一部曹雪芹诗词集,其他的那些生活细节能删掉的就删 在那个玩物丧志的时代 虽然曹雪芹没有丧挚但他仍然也玩物这些对没有太大的价值的 对研究古代的人可能有一定价值 但对大众来说则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更淡化了这部小说所要表达的主旨 http://post.baidu.com/f?kz=176402269
关于港版和央视版 1 关于港版和央视版 央视版是多少工作人员拼了命拍出来的!6年啊!!! 不是港版几天粗糙烂制能比的!明白? 关于日版,我一直不认为日本拍的是西游记 作者: 61.52.100.* 2007-2-25 15:41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关于港版和央视版 港剧凝聚了几代人几十年对电视艺术的探索 是无数艺术家心血的结晶 我曾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画家寥寥数笔就创作出一副作品 他高价把他卖出 人们说他只不过是简单的画了几笔怎么能有这么高的价值呢 这位画家是这样辩解的 虽然这副画他只用了寥寥数笔 但这寥寥数笔却凝聚了他几十年的磨练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这个道理 作者: wjx20061112 2007-2-26 17:48 回复此发言
红楼梦的得与失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把杂七杂八的东西都写进这不小说 在反映一定的时代上这种方法可能是好的 但用现代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则使人感到那些东西太多了而影响了主旨的表达 对红楼梦的欣赏应该用一种读百科全书的方式来读而不是一般的小说那么读 为了适应现代我觉得应该对红楼梦进行改变 可以编一部曹雪芹诗词集,其他的那些生活细节能删掉的就删 在那个玩物丧志的时代 虽然曹雪芹没有丧挚但他仍然也玩物这些对没有太大的价值的 对研究古代的人可能有一定价值 但对大众来说则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更淡化了这部小说所要表达的主旨
而圣人之言是“常道”,永恒不变的道理吗? 简单的论证一下老耽是圣人老耽言:道可道非常道因为老耽是圣人所以老耽的言一定是正确的是常道因此可以说明"道可道非常道"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圣人言因为是能说出来的所以不是常道依据圣人之言是常道可以证明圣人之言非常道
西游记与庄子是否有可比性 虽然两者的体裁不同但是都是说的同样的问题 都是关于人的问题 文学即人学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社会是有人构成的社会 离开对人的关注.离开对社会的关注的文学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现代的文学评论有着严重的脱离社会的倾向 重形式而轻内容,本末倒置 形式是服务于内容的 这种倾向在其他艺术门类中也很严重电视剧演员过于强调演技而忽视了对所表现的人物的精神内涵的深刻认识 观内地的文学创作与其他各种艺术创作都是如此很多所谓的高雅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和精神内涵很肤浅起形式却很具有欺骗性
央视版西游记好在哪里? 很多人说老版本经典的却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他经典在哪里为什么经典 很多人对某些事物做评价之前都没有很好的思考 举一个例子 季羡林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并不是国学 但不知是谁给了他一个国学大师的称号 然后人们以讹传讹就有了一个人们公认的国学大师 我想季羡林先生听到这个称号一定会是感到哭笑不得这些根本不了解他的人给他如此高的评价是该高兴呢还是应该悲哀 最后他还是站出来指正了这个错误 但为什么非得要他自己站出来才能够指正这个错误 如果他自己不站出来是不是这个错误就会一直这么错下去 最终把季先生被成为国学大师成为笑谈 我门是应该怪哪个最先说出他是国学大师的人呢还是应该怪那些以讹传讹的人 我觉得那些以讹传讹的人应该负主要责任 因为各种各样的观点都会出现每个都认识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他们没有考虑提出季先生是国学大师的人是否对他有足够的了解,也没有自己对这个问题进行仔细的研究就传播下去最终出现了这种现象 我想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仔细分辨
【呼吁】解除港剧黄金时间禁播令 【呼吁】解除港剧黄金时间禁播令 对于出台黄金时间禁播令的理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 因为文化不同于一般的商品 但把港台剧包括在内有些不妥 难道港台文化不是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吗 为什么要把香港和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呼吁】解除港剧黄金时间禁播令 【呼吁】解除港剧黄金时间禁播令 对于出台黄金时间禁播令的理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 因为文化不同于一般的商品 但把港台剧包括在内有些不妥 难道港台文化不是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吗 为什么要把香港和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呼吁】解除港剧黄金时间禁播令 对于出台黄金时间禁播令的理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 因为文化不同于一般的商品 但把港台剧包括在内有些不妥 难道港台文化不是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吗 为什么要把香港和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呼吁】解除港剧黄金时间禁播令 对于出台黄金时间禁播令的理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 因为文化不同于一般的商品 但把港台剧包括在内有些不妥 难道港台文化不是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吗 为什么要把香港和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呼吁】解除港剧黄金时间禁播令 对于出台黄金时间禁播令的理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 因为文化不同于一般的商品 但把港台剧包括在内有些不妥 难道港台文化不是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吗 为什么要把香港和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现在像于丹这样的能理解孔子庄子思想的人有多少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