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t◎i℉
qsqqbl
关注数: 23
粉丝数: 157
发帖数: 22,627
关注贴吧数: 26
听说隔壁有另一个版的S5000c 作为7nm凉了的plan B 可能没有80个核了 可能主频也要降低,单核到不了25分了, 可能多核spec06 也不到900分了 (低于4路3C5000L),原PPT是1200+的。 以上内容纯属猜测,如有雷同概不负责。 原先的PPT是这样的
底线思维下,龙芯会不会同时流片28nm版的3A6000? LA664的28nm版 IPC13,2G主频,这样也有26分,性能不输35000
龙芯会不会流片3A4000LA, 像2K1000LA一样? 龙芯目前的收入大部分都来自于工艺不受制裁的工控产品,但3A4000还是MIPS指令集,如果龙芯未雨绸缪抓紧流片3A4000LA,即使哪天14nm工艺突然集体死亡,龙芯受到的影响也能降到最低。
这是完全丧失了立场还是本来就是卧底的? 这已经不像是仅仅的因妒生恨?要说他不会举报我是不信的。
近10年来国产cpu一览图 红色字体表示需要7nm或者更先进工艺,已被禁或者可能被禁
近10年来国产cpu一览图 红色字体表示需要7nm或者更先进工艺,已被🈲或者可能被禁
龙芯补了的课好多啊 龙芯补的课可真多啊, 补核心设计, 补多核互联, 补指令集, 补基础生态, 补二进制翻译, 补桥片, 补显卡, 到3AC6000+7A2000改终于7788补的差不多了。 6000起每一代支持一台。 话说3A6000会不会有LGA?
分享贴子
UVL 像一把达克摩斯之剑 这次声明有个特点就是 实体清单扩大 以前的未核实名单(UVL)是不自动列入实体清单的,但这次UVL60天后未能核实的将自动进入实体清单。 国产cpu仅剩的两家估计进清单也是迟早的事
目前公开宣称基于自主工艺的是不是只有 龙芯一家?
原来尴尬的是自己 龙芯半年报出来的时候,一群人嘲讽龙芯的库存。 到头来发现这库存是多么的英明,而尴尬的恰恰是这群人自己哦。
最新的制裁对国产CPU的影响 主要是两个方面, 1,台积电的7nm工艺肯定用不了了。16/12nm也可能用不了了。 2,Eda软件的使用可能会受到部分限制 如果包括中芯国际的14nm的都受到影响,大家都退回28nm,那就简单了只有龙芯能活下来,毕竟3A4000就有17.5分,改成loongarch重新流片,估计20分以上。其他家基本都嗝屁 如果允许用中芯国际的14/12nm工艺,就有不止一家能活下来了
撇开自主与否不谈,很讨厌CPU厂家发布的主频却不见于市面的 某CPU发布D2000的主频为2.3~2.6GHz,实际量产的最高只有2.3GHz 某CPU发布KX6000的主频为3GHz,实际量产的最高只有2.7GHz 这个是不是忽悠呢?
FF6618承认了兆芯飞腾性能低下 他原来是打死不认的,哪怕G大实测了spec06。 这次怎么G大的一个视频就让他面对现实了? 令人费解
一个大致准确的估计兆芯spec06 GCC分数的经验公式 了GCC base分值 = 兆芯公布的ICC分数 x 量产实际频率折算 x 0.6 比如 kx6000,兆芯公布ICC 分数 29.2@3GHz,折算到量产2.7GHz主频 ,再打6折 29.2 / 3 x 2.7 x 0.6 = 15.8分 G大实测15.6分,很接近 据说兆芯快要发布新品了,可以用上面的公式检验一下新品的实际性能。
某芯16核服务器芯片的研发只需要7亿?
龙芯的二进制翻译是不是应该先做LATA? 众所周知,龙芯的二进制翻译目前在做的是LATX,泄漏出来的效率是整点50%,浮点60%,稳定成熟还要一段时间。 龙芯上半年的信创出货由于生态的原因收到一定的影响,如果先做LATA,即先做二进制翻译arm,是不是能早些成熟稳定且效率高很多(翻译效率>70%,翻译性能超过沸腾)?如果先做LATA,使得沸腾出货的地方龙芯都能替代且性能大大超过,这样是不是能有效减少由于换指令集导致的出货量下滑?
锐龙 7000和酷睿 13代的发布后的思考 先来一张图镇楼
沸腾19年吹的2024年营收百亿的牛皮肯定要见鬼了 沸腾今年营收估计要下滑,而明年会下滑更多。 2023年,首先菊花因为有了自己的桌面CPU,应该会减少甚至停止采用D2000作整机在信创销售,并成为沸腾的竞争对手。沸腾D3000明年都不一定能发布,量产肯定到后年了,所以整个2023年,沸腾桌面要面临生态更加成熟,成本更低的3A5000的冲击,兆芯的新品kx6000G凭生态和出色的集显也会冲击沸腾的桌面份额。 2024年,沸腾的D3000可能要面临生态性能成本都更好的龙芯3A6000,兆芯的kx7000也可能量产,菊花也可能有新品,都对沸腾发起更强的冲击,沸腾会丢掉信创桌面出货第一的位子。 服务器就算是S5000也还不是海光的对手,何况龙芯会推出3D6000,兆芯也有kh40000在抢食。S5000的那个惊人的成本,能盈利么? 2024营收百亿?只能在梦里了。
半年报信创份额下滑一场难得的及时的压力测试, 龙芯的半年报信创份额下滑,买办们欣喜若狂,而自主粉大多痛心疾首,对买办更加憎恶。 其实大可不必,这一次的份额下滑对龙芯是好事,是一场非常难得的及时的压力测试。
英特尔13代CPU 价格曝光
自主信息技术体系的最大风险来自基础生态依赖思维 先给度娘敬个礼
自主信息技术体系的最大风险来自基础生态依赖思维 1楼给度娘
为什么沸腾已经失去了参与构建自主指令生态体系的机会了 有吧友问为什么沸腾已经失去了参与构建自主指令生态体系的机会了 我试图回答一下,从能力不足,非必要性,团队精神和市场牟利等几个方面 1,核心设计能力积累不够 也许在2012年沸腾的选择并没有太多问题,在能不受限制的买到arm架构授权,并切实自研核心的话,也许在当年是一条不错的选项。 然而问题就出现在arm的IP太容易得到了,而且arm当年的性能远高于沸腾当年的水平(单核2~3分),偷懒和捷径加上贪婪,诱使沸腾放弃了自研,表现就是近10年的IPC几乎没有提升。虽然最近这个月沸腾公布了有IPC提升的PPT,但至今还是PPT且与两年前的PPT大同小异,只是发布时间推迟了两年,而且沸腾还有7年前9.6分/G的IPC至今未兑现的黑历史,使得人们对这次沸腾最新的PPT仍心有余悸,不敢当真。(海思架构师夏晶晶的贴子) 沸腾最新的PPT有spec06与spec17 的ppt 分值严重不匹配的问题(25分vs5.x),让人搞不懂。另外即使安照PPT,spec06有25+分@2.8GHz, 也就是IPC 9分/G,尚未达到龙芯3A4000的9.7分/G的水平,也没有达到7年前的9.6分/GHz的PPT。况且这些还是仿真,实测如何还未可知,而沸腾一贯的历史让人不敢有太高的信心。 2,基础软件能力积累严重不足 至今沸腾没有表现出有什么基础软件的能力,而且其招聘广告的岗位也几乎全部是硬件方面,与龙芯的接近90%的软件岗位比列差别特别显目。如果要自定义一套指令集并在短时间内完成全部的基础软件,龙芯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2万多个包的迁移适配并成功合并主线,这样的速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这样的速度来自龙芯近10年来在基础软件上面的丰富积累。而这近10年来舒舒服服的蹭(基础)生态的沸腾绝对没有构建迁移这样一套全新的基础软件的积累能力的机会。 3, 切换指令集对目前的沸腾来说沉没成本太高。 沸腾换过好几个指令集,但在arm之前都没有做到广泛大量部署,以及众多应用软件的迁移适配,当年切换代价很低。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国内下游厂商已经做了大量的适配,如果现在切换指令集,沸腾需要与下游合作重新适配,这种痛苦和代价是沸腾无法面对和承受的,这种决定的难度远超当年沸腾切换至arm的决定。龙芯从MIPS换LA的底气是超过100%的翻译效率,而龙芯这种积累了10几年的翻译技术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沸腾的想象。 4, 控股商的压力 对沸腾的控股商来说,目前沸腾是信创市场的最大受益者,控股商也从中获利多多。资本都是短期效益,不可能忍受沸腾3年甚至5年的亏损。且目前正是信创发展的高台期,除非不可抗拒的因素,沸腾和控股商都不会放弃眼下牟利的机会。 5,团队的精神和理念, 沸腾的员工可不像龙芯的员工,沸腾的员工基本与一般公司无异,基本没有龙芯员工那样的为自主体系奋斗的理念和情怀,像隔壁吧的前吧主这种水军性质的在沸腾应该有不少。这样的不认同自主路线的员工也几乎不可能与公司在困难的时期同舟共济的。 6,初步成型的自主体系的挤压 在LA生态接近初步建成的情况下,沸腾的自建生态的希望和空间就更见渺茫了,而且它前面还有一个申威呢。沸腾以后唯一能参与自主生态体系建设的方法就是加入Loongarch联盟/申威联盟,这样也是对自主体系的贡献,否则就是自主体系的障碍,继续为arm生态添砖加瓦,又或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加入RISC v路线,从当年的老三家之一变成riscv的N家之一 可惜了,老银河人后辈的称号。
兆芯上半年报营收47.8亿?
除了申威,国产cpu各家都过千人了吧 海思不知道,但估计肯定超1000 而目前龙飞兆海的员工数都过千了 兆芯13年成立时就有1000多人,好像是1200 飞腾去年底是1200人 海光去年底是1150人 龙芯去年底是822,但是今年3月好像有950人了,现在也过千了吧 申泰信息员工人数好像200~500人 如果这几家能够形成合力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设计力量,只可惜四分五裂,有坚持自主的,有做买办的,更有帮arm做生态嫁衣的,互相攻讦。。。。。如果买办最后赢了将是华夏IT永远的痛 工信部啊,做点人事吧
拿不到v9授权的某厂有脸大言不惭妄谈自主可控?
龙芯6000系列发布将是国产CPU的分水岭,此后买办将望尘莫及 买办的迭代速度只有龙芯的一半。龙芯明年发布3A6000, 后年发布3A7000。 买办的D3000,KX7000明年能不能整利索?而买办的更下一代都不知在哪里? 随着龙芯7000系列发布,买办开始望尘莫及
感谢买办,龙芯已经提前开拓开放市场了 由于买办身后强大的官商关系,使得原本应该面向自主主创新的信创市场被买办把持,彻底违背了信创的初衷。不过有失必有得,这逼得龙芯提前在开放市场发力。 ==== 董事长、总经理 胡伟武 答09月05日 11:21 ▲ 目前,针对龙芯3A5000/3C5000+7A2000的组合,多数整机企业处于开发完成的测试期,少数今年四季度会有小批量。预计明年才会有大批量。针对龙芯信息化市场过于依赖政策性市场,公司正在采取在开放市场“局部突破”的措施,即在全局不如Wintel和AA体系的情况下通过聚焦特定应用(软件比较固定或单一)取得局部优势,如我在业绩说明中提到的存储服务器领域等。
芯片重新做物理设计换渠道流片并量产需要一年时间猜测新3A5000 已经换了流片工艺 guest_6nwmDuPST 问 董事长、总经理 胡伟武09月05日 11:07 ▲ 公司屯了5个亿的货,同比大大增加,公司销售是不是低于预期的?这方面存在什么困难? 董事长、总经理 胡伟武 答09月05日 11:21 ▲ 一是信息化领域销售低于预期。二是在国际贸易不确定的情况下保证供应链安全,一般来说,一个芯片重新做物理设计换渠道流片并量产需要一年时间,有些芯片要按照这样的估计安排库存。
有人说信床不搞目录了 是否谣言,谁能证实一下?如果是真的话,是不是红蓝厂的也能进了?
联想也做芯片了 花4亿美元做个5nm的arm 平板,真不如联合龙芯花十分之一的钱做个12nm的loongarch平板
CPU设计自主与信息技术体系自主是两回事。 采用别人的体系,哪怕你的CPU是自己设计的也无法实现真正自主,别人有一万种方法卡你脖子让你无法反超,只能跟班,在后面吃点土,喝点汤,顺便还能阻止遏制自主体系的发展。 相反,如果有自己的体系,比如loongarch体系,哪怕红蓝都在做loongarch,这个体系仍然都是自主的,而且不高兴了还可以卡卡他们的脖子。 所以这就是买办和他们身后的人极力挤压阻碍自主体系发展的根本原因。
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就是有人不懂买办对自主体系的伤害这个简单的 道理。 如果不发展自主的(指令)体系,我们就只能用x86/arm体系,根本没有别的选择。但是由于国外的x86、arm的CPU在设计和工艺都大幅领先国内引进技术的x86、arm的CPU,使得国产的x86/arm的CPU注定无法在开放市场立足,只能局限于保护市场。花再多的钱也是枉然,也无法发展起来。 相反,如果没有引进技术的cpu在抢信创资源,自主的龙芯申威体系就能得到更快的发展。当自主的体系基本成熟后,就可以在开放市场形成自主体系的闭环。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有人就是视而不见呢?
隔壁的IP属地会变哎 这些狗子的IP咋到美国啦?
那个坚持自主的孤勇者 20年如一日的奋斗、执着、煎熬、奔走、呼号——哪怕头破血流哪怕青丝成雪——今天你的团队终于成就了自主信息体系的希望之光——龙架构体系,中国自己的架构体系 华夏IT有你幸甚 大将生来骨气豪, 无视诱惑与煎熬。 何惧指令铁壁森, 岂怕专利铜墙高。 自主独立原有种, 买办跟班求乞讨。 三分天下凯旋日, 白发勇士卸征袍。
中兴事件让更多的人擦亮了眼睛 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宣布了赵信上市企图的破产,其买办本质在高晨暴露无遗
龙芯可能还要蛰伏一年多 到2024年初,当龙芯的 3A6000 (4核8线程)+ 7A2000/4k + 自主IP的时钟电源芯片, 2K2000,2K3000, 大量面市, 在开放市场具有性价比的竞争力的时候, 就是龙芯爆发增长的开始 就是买办哭天抢地的开始 龙芯成功上市募来的24亿恰是及时雨。 所以龙芯目前的营收压力并不大,只要能稍有盈利,能继续萎缩发育即可。 走着瞧
第四代通用CPU(3A6000)及其配套芯片开始在开放市场具有 较好性价比。 完善软件生态 工控类芯片:龙芯2号SOC和龙芯1号MCU开始具备开放市场竞争力,将继续强化 通用类芯片:第四代通用CPU(3A6000)及其配套芯片开始在开放市场具有较好性价比 基础软件:Linux平台应用迁移和兼容,X86/Linux及X86/Windows应用兼容
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会议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要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建立权威的决策指挥体系。要构建协同攻关的组织运行机制,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我转发为什么被删除?
龙芯的“一个唯一,三个不同
已经有998的3A5000+7A1000的板U了
今年这个时候为啥不见隔壁的沸腾? 前年和去年这个时候,隔壁的各种沸腾呀,出货超百万,出货超200万,订单400万,菊花包销200万,不一而足。 为啥今年这个时候一点都见不到隔壁的沸腾?甚至连个小水泡都见不到?
换个角度,米帝的芯片法案有可能是其防止被卡脖子的未雨绸缪? 有说米帝的芯片有超过70%来自台岛和韩国,大部分来自台,尤其是高端先进工艺的芯片。 一旦台海开片,米帝的芯片岂不是要被卡? 到时候最坏的情况是一片芯片都无法从台岛和半岛运往米帝。 想想好像这种情况很可能发生。所以换个角度,米帝的芯片法案有可能是其防止被卡脖子的未雨绸缪
什么CPU最无耻? 明知自己的CPU上不会跑哪怕是一款ICC 编译的应用软件,官方却只公布用户无法复现的ICC spec06的分数,拒不公布能让用户复现的GCC spec06. 明知吹的性能户用用不到真的很无耻哦
根据目前的形势推断龙芯6000系列 一定 会有中芯国际14/12nm 或者n+1工艺产品
houge 龙芯系列视频第一部分——欢迎来到新世界 houge 龙芯系列视频第一部分——欢迎来到新世界【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CB4y1k7D6&urlrefer=24351e73e8d2fe7b87a368e02113a610】
龙芯会不会整一个封装3A6000+7A2000的SOC? 反正7A2000里有GPU了
龙芯二进制翻译应用解决方案获得2021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安全优秀解决方案和2021年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技术创新单项)
原来飞腾只是要蹭arm的基础软件生态,应用生态蹭了个寂寞。
盈利预测和估值 预计公司2022/23/24年营收达到15.94/21.84/29.44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3.49/4.75/6.19亿元
电科申泰携手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VthjA8nWtI1-w3KZCuYggQ&urlrefer=430a2f4450b792bc145cffe6f6d725bd 电科申泰携手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6月23日,电科申泰携手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举办以“申威自主安全基座 助力金融数字转型”为主题的申威产金对接研讨会,与34家金融机构,近百名行业资深用户进行深入研讨,共同推进金融信创落地落实。
如果xlx可以干涉2019年之前的MIPS授权隔壁要玩完了 必须指出的是,芯联芯成立于2019年,龙芯与MIPS分别于2011年、2017年签署了MIPS技术许可合同。2019年成立的芯联芯在购买MIPS在中国的独家经营权后,是否能够干涉龙芯和MIPS在2011年、2017年签署的协议这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法律问题。如果答案是能,那么,华为、飞腾、阿里将面临巨大风险,因为只要一家仅有4人缴纳社保的初创公司买下ARM在深圳、天津、杭州的独家经营权,就可以干涉华为、飞腾、阿里与ARM之间签署的协议。这会催生出一批类似于美国以打官司搞讹诈为主业的“专利流氓公司”。 看看隔壁又要如何双标
“自主CPU必须基于自主指令集,才能杜绝卡脖子”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vICgBn2MT8lkJwfewPsOnQ&urlrefer=c910a4939a3d2083c211c923fa950eea 这篇写的不错,水平明显提高许多,如果不是别人捉刀
FF妖言惑众,虽巧舌如簧,却不经一驳 1)“新指令集等于全自主? 其实现代处理器设计中,大部分内部用的'是微操作指令,换指令集需改个译码电路,连10%的核心设计都不到。可以说国内六个CPU厂家都已经掌握核心设计并实现迭代,采用何种指令集主要是生态考虑。” ————众所周知,飞腾菊花采用arm指令集,买来arm IP,名义上是要蹭arm的生态,但是在桌面服务器上,arm生态很差,甚至不及老去的MIPS。那飞腾菊花蹭的是什么呢?只能蹭到arm的基础生态,然后绑架信创创业帮arm构建桌面服务器应用生态。然而代价就是生态的控制器拱手让给arm,arm却不停的汲取飞腾菊花从信创市场的利润,完全违背了信创的初衷: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不仅如此,arm还控制着飞腾菊花的指令集升级。至今没有明确证据飞腾菊花获得了arm V9的授权。即使有,那天价的授权费,也已经足以让飞腾倒闭不止一次。就这个熊样,蹭生态的还奢谈自主? 2)“龙芯宣传的自建生态,其实是开源生态中挖个墙角而已,没有任何新的功能和软件,也没有新的应用模式,好意思和代表生产力的x86,代表移动革命的AA比?” ————龙芯的自建生态,是实实在在的自主生态。如果说x86代表生产力,AA代表移动,那Loongarch就是代表自主,在目前的脱钩和去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在西方主导的x86和arm正日益成为制裁的工具和对抗的武器的时候,龙芯的自主生态尤显珍贵,重要和及时,犹如雪中送碳。 3)“华为鲲鹏的经历告诉我们,自主瓶颈在于流片,龙芯在这个方面恰恰并不怎样。” ————华为鲲鹏的经历恰恰告诉我们,对先进工艺的依赖是多么的脆弱。龙芯即使退回到28nm工艺,桌面性能依旧吊打飞腾兆芯的16nm产品。海思的28nm工艺没有被禁,但海思做不出28nm的鲲鹏,因为28nm的鲲鹏将毫无竞争力。龙芯恰恰是所有国产CPU里对先进工艺依赖度最低的,是同工艺里性能最高的。 FF妖言惑众,虽巧舌如簧,却不经一驳。
买入评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t.10jqka.com.cn%2Fm%2Fpost%2FarticleShare%2Farticleshare.html%3Fpid%3D225772605%26type%3Dcircle%26client_userid%3Dg7ftG%26share_hxapp%3Dgsc%26share_action%3D%26back_source%3Dwxhy&urlrefer=2a93a22097d45267f5a334c2ca37853d
海光上市注册批复了 关于同意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 公告日期:2022年06月21日 关于同意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报送的关于你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意见及你公司注册申请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和《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证监会令第174号)等有关规定,经审阅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意见及你公司注册申请文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你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 二、你公司本次发行股票应严格按照报送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招股说明书和发行承销方案实施。 三、本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四、自同意注册之日起至本次股票发行结束前,你公司如发生重大事项,应及时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中国证监会 2022年5月9日
听说今年上半年dz市场严重萎缩 龙芯有工控保底,飞腾怎么办?
从某芯的疑似“官方”的拍屏跑分应对质疑说起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拍屏”跑分竞相成了性能低的CPU厂家“证明、宣传”自己CPU虚假性能的手段。明明有最简单直接明了的公开测试报告却不用,令人匪夷所思。 speccpu 是大家公认的测试标准,spec。org 明确要求测试者要上传清楚的测试环境和编译选项,才能成为有效测试。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