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t◎i℉
qsqqbl
关注数: 23
粉丝数: 157
发帖数: 22,627
关注贴吧数: 27
严肃讨论一下,真有架构收敛的话 x86、arm、loongarch哪个会先出局? 希望有理有据
这是不是最大的买办
FF造谣FT垄断国内14nm工艺产能是个什么心态? 技术比不上就搞歪门邪道?
FF又造谣了 事实上FT并不是国家队。FT是买办这个事实所有人都清楚,保个头。台积电14nm节点有两种工艺16/12nm。16偏重性能,12偏低功耗。台积电12nm的性能不比16nm高,但功耗要低。FF啥也不懂尽造谣
这个号是不是最近又换人了?
申威开始公开招聘了 芯起点!电科申泰2023社会招聘全面启动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127iG45HFRQKr5CWFaFnog&urlrefer=8d9ffa328734b53497b7a9923f3763f9
建议1级号不能发言 龙芯吧也是2万多吧友关注的吧了,经常有些热点话题被从不关注龙芯吧的一级号搞偏了。
chatgpt关于龙芯、自主CPU
龙芯之火,可以燎原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的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MeQlS5oUXGG59KvSc_3JbA&urlrefer=125ff5f46d06070a5a22fb4231ddb941
【信创硬件之国产CPU:年复合增速超30%,六大厂商群雄逐鹿 【信创硬件之国产CPU:年复合增速超30%,六大厂商群雄逐鹿 - 今日头条】https://m.toutiao.com/is/BFGwnAg/
四季度3~3.4亿 还行
马保国宣布正式复出 图片在2楼
分享贴子
不错,新年开门红
据说半导体万亿投资被按下暂停键 rt,依靠先进工艺的要再等等了。
预见2023|胡伟武:今年是龙芯的关键之年,开放市场要取得局部优 预见2023|胡伟武:今年是龙芯的关键之年,开放市场要取得局部优势 2023-01-04 17:41 编者按:从兵荒马乱的2022年仓惶而来,生活在逐渐恢复,不安却没那么容易消解。 新的一年,一切会变好吗?我们该对2023抱有怎样的期待?失控失速之下,新旧交替之际,如何化钝为利,提韧增肌,为未来的回弹蓄力? 关山难越,君子见机。搜狐科技开年特别策划,邀请到了360董事长周鸿祎、荣耀CEO赵明、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侯阳、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脉脉CEO林凡、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飞猪总裁庄卓然、百度MEG总经理何俊杰、钉钉总裁叶军、紫光展锐CEO任奇伟和交个朋友创始人黄贺,围绕2023年的行业发展、企业目标、战略与规划展开对话。 我们希望能够从这十多位企业家的“预见”中,借一束光,给行业一线透亮、一些信心。
新数据,芯成绩丨龙芯中科在多地市中标,多行业信息化项目取得重要 新数据,芯成绩丨龙芯中科在多地市中标,多行业信息化项目取得重要突破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Qsy1SYSBR64lKWkgifnCJw&urlrefer=bd0a9d2994b462affe799780347ebf6a
新数据,芯成绩丨龙芯中科在多地市中标,多行业信息化项目取得重要 新数据,芯成绩丨龙芯中科在多地市中标,多行业信息化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Qsy1SYSBR64lKWkgifnCJw&urlrefer=bd0a9d2994b462affe799780347ebf6a
FF在元旦也有空诋毁龙芯的chiplet技术 大概是飞腾还没有这类技术,只好继续80核、64核的高成本低成品率,他酸的不行了。
一年9款新品,无出其右
龙芯中科32核服务器芯片3D5000初样验证成功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deIaXlnvhow8xgCwiU3vtQ&urlrefer=177dc43eee3d9616172d8a9f77e3e796 龙芯3D5000采用LGA-4129封装形式,芯片尺寸为75.4mm×58.5mm×6.5mm,频率支持2.0GHz以上,典型功耗小于
[email protected]
或
[email protected]
,TDP功耗不超过
[email protected]
。单路和双路服务器的SPEC CPU2006 Base实测分值分别超过400分和800分,预计四路服务器的SPEC CPU2006 Base分值可以达到1600分。
新的“大信创”要来了,谁又会是赢家呢? 目前这一期的3年信创已经结尾了。两年半前曾做了个预测tieba.baidu.com/p/6782429338与实际结果也基本大差不差。 这一期信创的情况大家也都清楚了,做个事后诸葛亮稍加分析。 目前的这期信创基本上有两个重要招标截止日期分别是2020.8和2021.8。 2020.8之前龙芯的投标产品基本上是3A4000(少量3000),与飞腾的ft2000/4中标数基本一个档次。 但截止2021.8之前的投招标,4000受到了龙芯切换指令集的影响,5000匆匆推出生态不成熟加上发布时间太晚(2021.7发布)基本上没赶上多少招标,4000、5000中标比D2000少很多。直接影响了2021下半年2022全年的信创市占率。这个才是龙芯信创销售下降的根本原因。 桌面上飞腾是最大赢家。但没有预料到龙芯换指令集和菊花采用飞腾的芯片,让飞腾的份额大大超过了预期。 服务器基本是鲲鹏与海光,鲲鹏的销售不清楚,但海光无疑是大赢家。 网传为期5年(2023~2027)的新的“大信创”要来了,且信创目录取消了,可能会有更多的玩家参与。谁又会是赢家呢?
UOS生态大会进行时 大家去看
看来明年在医疗行业可能有个小爆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xNiEu7f2jYwxoERbqDz2fg&urlrefer=54ec8dccdc74041d9d8497662e34583c 这是医疗行业适配的第二则新闻了
如果大多由归化球员组成的国足打进世界杯 有意义吗? 现在的各种马甲CPU充自主,连倪光南都看不下去了。
高度怀疑菊花藤藤只是拿到了核心的硬IP 只能围绕硬IP做设计,不然怎么也无法解释换个工艺像要老命似的难。所以只能是指定代工指定工艺?
狼又来了
怀疑是炒作作为制裁借口 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平安预测龙芯今年11亿 四季度有6.x亿?这是平安12月12日预测的。
信创服务器芯片供应可能要出现新格局 到明年底可能菊和光光的库存都要见底,如果没有代工将无芯可出,此后信创服务器芯片将由另外4家提供,即3CD5000,sw3231,kh40000,S2500。这是一个新情况
面积多少? 成品率?
这回能看的更清楚一点了
大家猜是2k3000先出还是3A6000先出? 我怎么觉着2k3000可能会先发布
听说中科院联合阿里腾讯要搞rv? 不太好的感觉
终于有证券商说龙芯的指令集是loongarch的了 然而还是基于MIPS,唉,要改变人们的印象要多长时间?
本吧只有200会员,热度已经超过会员4000多人的隔壁了 各种话题(除了谣言和骂人)都欢迎
我现在理解了胡老师说只搞服务器CPU都会死了 今天有闲,估算了几家国产CPU的成本。 桌面CPU按200万片备货,服务器CPU20万片备货平摊每片成本(设计+制造, 不包括运营成本,物流,仓储,人员工资等) 粗略估算如下:下图为外包设计的行价如果只做服务器CPU,成本几乎天价。7nm的S5000每片超过14000¥。 龙芯当年迟迟不作多核服务器CPU是由道理的。 我现在反对龙芯做超过单晶片超过16核的CPU。
兆芯的下一代kx7000的原生性能能超过龙芯的LATx的性能吗 做一个简单分析
本吧第一帖时间戳是2015-05-16,不是FF的,贴图保存
投票没有投成功的最后在试投一下 最后15分钟
龙芯为大信创准备的见面礼 一年之内从30%到70%
分享贴子
录屏啊录屏啊
2封1的3D5000L 比原生32核的3D5000具有较大成本优势
投票成功 目前战况: 自主方 5 :1 买办方
3A5000/3C5000 + 7A2000成本估计 根据胡老师在他的2022秋的体系结构课里的讲课内容 14nm工艺的某140mm²芯片的成品率为75%,而同工艺的某400mm²的成品率只有45~50% 14nm的12寸晶圆的价格是~8000美元。 28nm的12寸晶圆的价格是~3000美元。 一块12寸晶圆有504片140mm²的有效die,成品数为378片(成品率75%) 一块12寸晶圆有589片120mm²的有效die,成品数为453片(成品率77%) 一块12寸晶圆有413片170mm²的有效die,成品数为289片(成品率70%) 一块12寸晶圆有172片400mm²的有效die,成品数为77片(成品率45%) 14nm的140mmDIE每片的晶圆成本为21美元 (120mm²的die的晶圆成本为18美元) 14nm的400mmDIE每片的晶圆成本为104美元 28nm的170mm²的Die每片的晶圆成本为10美元 按胡老师说的封装占芯片总价的35%,晶圆占55%,测试占10%, 14nm的140mm²碟的芯片成本为38美元,约270人民币, 14nm的120mm²碟的芯片成本为33美元,约230人民币, 14nm的400mm²碟的芯片成本为189美元,约1350人民币 28nm的170mm²碟的芯片成本为18美元,约125人民币 据此估计 3A5000+7A2000的成本为~400人民币,2x 3C5000 + 2x 7A2000的成本为~3000人民币
“openEuler社区版本正式支持SW-64架构”。 “基于openEuler的统信服务器操作系统(申威版)”重磅首发
我似乎看到了国产CPU技术路线的未来走向 目前传出的CEC与CET的合并的消息不禁让人对未来国产CPU的技术路线的走向充满的想象。 1,完全自主的路线: 龙芯是坚定不移的走自主指令集Loongarch路线了,到目前为止,这条路龙芯走的比人们当初的预料要好得多快得多,似乎是一夜之间中国就有了一个与x86/arm几乎并肩的基础软硬件生态。人们以后只需要在这个平台上继续丰富应用软件生态就行,一个自主的生态体系正在无比坚实的构建成型。龙芯的实践某种程度上坚定了人们的信心。
2023年开始性能成本生态最差的是P pks里的p实在拿不出手,2023年开始pks就要受到各方挑战,服务器除原来的鲲鹏海光,现在又要加上龙芯3C5000兆芯kh4w申威3231,S2500实在是6家里最差的了。桌面上3A5k+7A2k性能成本生态都好过D2000,甚至兆芯的kx6000G都好过了D2000,所以飞腾要走投无路了。这pks背后势力大也架不住性能成本生态最差
投票窗口是几天? 如题
如何查询自己关注了多少天? 有知道的吗?
桌面CPU要求8个核起步到底是谁提出来的? 一楼留空
转:论龙芯5000换自主指令的必要性(2020-12-03) 最近(2020.11)有吧友贴文认为龙芯5000换自主指令集时机不成熟,会导致信创市场份额的下滑。认为龙芯应该推出MIPS版的5000,然后再慢慢的转换指令(tieba.baidu.com/p/7116012171) 我最近有对该贴的话题做了一些思考,结论是龙芯应该早换指令集,原因无他,信创市场宝贵的试错的机会。 大家都知道,这次信创的窗口期到2022年底,实际上大部分竞标在2021年8月底可能就全部完成了。信创结束后,虽然会有行业市场的开始规模参与,但各家都要基本上要开始面临开放市场的竞争,各家都要为此做一些规划。但有些厂家的规划我们不很清楚,比如兆芯,海光,申威,而华为被制裁前景模糊,剩下飞腾龙芯似乎有比较清晰的长远规划。 飞腾的规划可以从其S2500的发布会(2020.7)猜测一番,飞腾似乎要押宝服务器,目标是信创之后的行业一应用服务器市场,不惜重金投入7nm的S5000,还有5nm的S6000在研发中。而桌面似乎就是蹭arm生态,除了不久要发布的D2000和计划在2021年底发布D3000并不见又什么大的动作。而D3000也基本上要错过这次信创窗口。 龙芯好像没有很清晰的roadmap,但龙芯的动作却是惊人,除了早就计划的14nm的5000系列做工艺提升和多核,在今年8月突然宣布5000上就采用全新的自主指令集,着实让人们吃惊不小。龙芯的动作肯定不是一时的拍脑袋的决定,从商业角度,这会让龙芯5000的发布推迟半年甚至更多,导致信创份额可达数亿的损失。有人包括本人都曾认为龙芯可以先发布一款MIPS的5000,争取较多的信创市场份额,再”慢慢“推出loongarch。但我现在经过进一步思考后认为此举不妥,龙芯的实际做法是更符合龙芯的长远的目标:开放市场的自主指令生态建设,原因就信创市场宝贵的试错机会。 试想,如果龙芯现在推出MIPS版的3A5000,龙芯的工作重点不得不在MIPS版5000的发布,产品化市场化,用户的支持,上下游的适配等上面花费巨大的精力,等这一切搞定,2021年可能已经结束,这时龙芯再把重心转移收到新指令生态适配,那larch的系统基本上无缘这次信创。龙芯将失去larch在信创市场的试错机会,将不得不用一个全新的没有经过试错的指令生态去面对信创之后的开放市场,再开放市场去试错,试错的规模将远远小于信创。 而现在龙芯不得不将全部的精力去保障Loongarch的5000在明年年中的量产,由于信创对生态的要求相对较低,龙芯至少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在信创市场对loongarch试错,包括二进制翻译的应用,去发现和解决新指令系统和兼容生态的问题,确保在信创之后龙芯面对开放市场的时候,有一个经过较大规模(数十万)试错的有一定成熟度的自主指令系统和(兼容)生态,无疑会大福增加loongarch的开放市场接收度,能有效地避免信创之后的断崖式下滑。能够保证一定量的信创试错场景是无比宝贵的,错过此村将别无他店。 个人认为龙芯的做法恰恰是深谙市场试错作用的表现,龙芯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一孔之见,手下轻拍
转:国产六大CPU性能提升前景
买办芯是肯定要玩完的,迟早的事 如果买办芯无了,隔壁的跳蚤好会跳吗?
目前只有龙芯宣称基于自主工艺。【图片】
为什么我水了两个贴子经验值没涨 ??
很讨厌CPU厂家发布的主频不量产,纯属忽悠 某CPU发布D2000的主频为2.3~2.6GHz,实际量产的最高只有2.3GHz 某CPU发布KX6000的最高主频为3GHz,实际量产的最高只有2.7GHz 这个是不是忽悠呢?
水一个贴子 ➕8分
为什么会同时有两个FF6618?一个在重庆一个在广东,量子纠缠?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