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t◎i℉
qsqqbl
关注数: 23
粉丝数: 158
发帖数: 22,627
关注贴吧数: 26
美梦成真了,下半年可能有盈利。 FF预言龙芯二季度止跌回升是做梦。不过这个梦倒确实是成真了,二季度同比环比都止跌回升了。下半年可能更好
绑架信创,吃相难看,*** 没有信创,它的鹏腾生态死路一条。基本可以认为,菊花搞鹏腾生态目的就要绑架信创给它错误的arm路线买单。跳不出arm的坑,即使有信创延寿,也还是继续给arm生态添砖加瓦,也还是前景不明。把实际属于arm生态的所谓鹏腾生态,起个中文名就成了自主生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而已
只要信创(2+8)执行禁止使用Windows, 花阿豹有性能+能量,龙宝有性能+性价比,阿叉们生态优势微弱,加上性能劣势是注定迟早要被收敛的。 执行的越坚决收敛的越早。 阿叉们要早做打算。
来自引进技术派大佬的肯定?
如果区分GB5的桌面端和移动端,3A6000的latx1.4的桌面端的分数 是kx-u6780A的~1.3倍。就是说在桌面端,在3A6000上用latx v1.4的翻译性能基本上比kx-u6780A的原生性能高30%左右。桌面翻译性能超过引进技术原生性能,这是一个里程碑。
龙芯真正的开放市场三剑客 胡老师说的“三剑客” 3A6000,3E6000,2K3000. 个人觉得服务器3E6000 (性能高接近3000分,性价比高),终端2K3000(性价比高)可以打开放市场。但是3A6000应该还不行,当然做为高端工控是有开放市场性能和性价比优势的,但还不在桌面上。 如果3B6000出来,单核50+分,多核300+分应该可以在桌面上形成性价比优势了。 所以真正的开放市场三剑客是3B6000,3E6000和2k3000. 上市时间: 2K3000,2025Q1 3E6000,2025Q1 3B6000,2025Q3 当然7nm的升级版三剑客 3B7000,3E7000和2K4000就更有竞争力了。那个上市时间要到2026~2027了
在买办还是自主指令生态发展的严重障碍时 龙芯不宜开源loongarch指令集
永丰不用跑分库的GCC的IPC只有7.74分/GHz? 同样都是2.7GHz,KX-u6780A的gcc+跑分库的spec06的分数是20.5,KH-40000是27.7 可见同样条件下,永丰比陆家嘴的IPC提升 27.7 / 20.5 - 1= 35% Guee实测kx-u6780A(主频2.7GHz)不用跑分库的spec06的GCC分数是15.5分,那么同样不用跑分库的kh40000的spec06的GCC分数为15.5 x 27.7 ➗ 20.5 = 20.94。(主频2.7GHz) kh-40000 (主频2.7GHz)的单核spec06 不用跑分库的GCC分数是21分左右! 永丰不用跑分库的GCC的IPC是20.94 / 2.7 = 7.76/GHz 永丰比陆家嘴的IPC 提升是 7.76 / 5.74 - 1= 35% 据说kx7000的IPC比kh40000提升10%,7.76 x 1.1 = 8.54分/GHz 据说6nm的kx7000的主频3.3~3.7GHz,那么其单核spec06 GCC的成绩月为 28.1~31.6之间。 永丰不用跑分库的GCC的IPC只有7.74分/GHz,兆芯在微结构的设计能力上还是任重道远。
我得到了KH-40000不用smartheap的gcc 分数 同样都是2.7GHz,KX-u6780A的gcc+smartheap的分数是20.5,KH-40000是27.7 kx-u6780A不用smartheap的GCC分数是15.5分,kh40000的单核为15.5 x 27.7 ➗ 20.5 = 20.94。 kh-40000 的单核spec06 不用跑分库的GCC分数是21分左右! kh-40000不用跑分库的GCC的IPC是20.94 / 2.7 = 7.76/GHz 永丰比陆家嘴的IPC 提升是 7.76 / 5.74 - 1= 35% 据说kx7000的IPC比kh40000提升10%,7.76 x 1.1 = 8.54分/GHz,接近LA364的9分/GHz 据说6nm的kx7000的主频3.3~3.7GHz,那么其单核spec06 GCC的成绩月为 28~31.6之间
都是64核,7nm 的 kp930 vs 12nm 的 3E6000 会怎样? 有意思,它们会同时出来吗?3E6000估计最早明年这个时候出来
对比Geekbench5 的分数如果区分移动端和桌面端会怎样? 根据知乎【正确看待geekBench5的跑分】作者:军民团结如一人 做了一个区分偏移动端和偏桌面端的分数对比。 可见,3A5000翻译移动端的分数只是kx-u6780A的三分之一;而3A5000翻译桌面端的分数几乎已经达到kx-u6780A的90%了。目前的LATx的版本是1.4,下一个版本3A5000翻译桌面端的性能估计能超过kx-u6780A的原生性能了。
对比Geekbench5 的分数如果区分移动端和桌面端会怎样? 根据知乎【正确看待geekBench5的跑分】作者:军民团结如一人 做了一个区分偏移动端和偏桌面端的分数对比。 可见,3A5000翻译移动端的分数只是kx-u6780A的三分之一;而3A5000翻译桌面端的分数已经达到kx-u6780A的90%了
这个PPT里的飞腾跑分是不是也用的phygcc+jemalloc? 这里面的飞腾是跑分是不是也用的phygcc+jemalloc? 3GHz的ftc860 4.92分,按照1:8.5换算到spec06就是42分,再换算到主频2.1GHz就是 42 * 2.1 / 3 = 29. 据说S5000C的核是ftc862,性能提升了一点,算10%提升,29 * 1.1 = 31.9分
试探龙芯各代产品的性价比 胡老师在业绩会上强调龙芯要努力提升性价比,甚至用到了“极致性价比”的说法,想要要用性价比打开非信创市场。性价比的性应该就是性能,性价比的价应该就是价格。由于不好估算单个芯片的价格,本人试图做一个性能成本比,应该在某种成都上大致能反映性价比。 做了一个表,大概估算了一些国产cpu+桥片的成本和性能成本比,以及以3A5000为基数的对比。 可以看出,3A6000的性能成本比确实对3A5000翻倍了,而2K3000竟然是3A5000的2.6倍,大概就是胡老师说的极致性价比的意思吧。 另外3A4000的性价比确实比kx6000和D2000低只有3A5000的一半不到,而3A5000的性价比超过了kx6000和D2000. 期待3A6000和2K3000的非信创市场的表现
试探龙芯各代产品的性价比 胡老师在业绩会上强调龙芯要努力提升性价比,甚至用到了“极致性价比”的说法,想要要用性价比打开非信创市场。性价比的性应该就是性能,性价比的价应该就是价格。由于不好估算单个芯片的价格,本人试图做一个性能成本比,应该在某种成都上大致能反映性价比。 做了一个表,大概估算了一些国产cpu+桥片的成本和性能成本比,以及以3A5000为基数的对比。 可以看出,3A6000的性能成本比确实对3A5000翻倍了,而2K3000竟然是3A5000的2.6倍,大概就是胡老师说的极致性价比的意思吧。 另外3A4000的性价比确实比kx6000和D2000低只有3A5000的一半不到,而3A5000的性价比超过了kx6000和D2000.
arm严格授权模式是丧失自主的糖衣毒药,是手段高明的高科技遏制 写在平头哥的倚天128核arm v9处理器发布之际 一、什么是软件生态? 所谓生态就是基础软件生态+基于其上的应用软件生态。所谓自主生态就是基础软件生态是自主的,就是主导基础版操作系统,包括内核,编译器工具链,虚拟机,浏览器,图形等等的发展演化。 根据这个标准,macos,Windows,arm的iOS,安卓,包括sw64和loongarch的生态,都是各自自主的基础软件生态 所以自主生态的建立就是要做上述这些,理论上是不必基于自主指令集的,但前提是你的自主生态所基于的硬件包括指令集和cpu是不被制裁的。现实是我们的x86 芯片曾经被制裁,菊花飞腾用的arm架构正在被制裁。 即使是基于弱势的MIPS,在现实中龙芯成了MIPS唯一的大核,做了MIPS的大部分基础软件,MIPS仅仅维系了内核编译器等,但是当龙芯的基础软件部分开始与MIPS有了冲突、两家开始争夺基础软件生态的主导权而两家又不能合作的时候(比如支持龙芯扩展指令的编译器无法合并到MIPS主线),基于不自主的指令集构建自主生态的限制就出现了。这是龙芯基于国外MIPS构建自主生态所面临的深层次的问题,也是龙芯转向自主指令集的最主要原因。 基于弱势的MIPS架构尚且不能建立自主生态,基于强势的x86、arm架构就更不容易构建自主基础生态了(事实是中国在x86,arm架构的基础软件方面的发言权几乎为零)。 RISC v也是一样,只要中国拿不到RISC v架构的基础软件生态的主导权,RISC v的生态就不是中国的自主生态。 所以现实就是我们不可能基于别人的指令系统构建出自主生态体系 二、自主指令集的出现将改变上述现象。 龙芯基于loongarch指令集,目前正在努力将loongarch的内核编译器等基础软件合并到主线,虽然被审核,甚至被刁难,但龙芯主导loongarch 的Linux基础软件生态终将是肯定的,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与x86/arm 并列的开源社区的架构,同时有开源的loongnixOS,情况将大大不一样。 申威的生态是自主的,申威一直在独立构建sw64 的
人品实在是太差了
LA664E的20分的IPC的目标把握较大,感觉 现在的一把流片就成功的LA664的IPC是17.24,应该还有很多做平衡优化的空间。用DDR5可以贡献5%的IPC提升,编译器再有个2%的贡献,微结构只需要提升个8%就轻松20分/GHz了。 龙芯现在提升20%的IPC上简直是闲庭信步了,而这个20分的IPC却是隔壁可想不可及的遥远。
感觉隔壁已经焦头烂额了,上phyGCC+jemalloc也是走投无路了 ,本来以为上了arm的船用arm的ip堆堆核就能轻松百亿了,于是微结构能力废了;用了多少年世芯,物理设计也没有练出来。前后端都差,所以“工艺受限,功耗难压,核间延迟大”,所以第一个被收敛了,下面这个据说是兆芯的计划。不要说龙芯了,蛋蛋这个兆芯就能让飞腾喘不过气了,唉,可怜的老三家之一,落到这般田地。老银河人的脸啦,一声叹息
什么叫做紧张? 当你非常依赖信创市场,但这个市场又竞争激励又忽升忽降,你很紧张。 当你铁了心下决心不要后方,不依赖信创市场,要杀开一条血路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时候,你反而不紧张了,这叫向死而生。
无能狂怒 的有点可爱哦
拿到510的IP就等于拿到了v9的指令集授权了 吗? 倚天710也是v9的,阿里拿到了v9的指令集授权了吗? 某些人不要带节奏了
明年这个时候能看到64核的3E6000么? 计划年底前流片
2023~2024国产信创服务器产品列表 随着新一代的S5000C和kh40000的疑似官方跑分图的流出,2023~2024年国产服务器的版图基本齐全,可能还缺一个kp930。不过目前可能还是在发力kp920复产吧。由于有些厂家没有公布实际商用GCC的分数,个人综合各种对比信息作了折算,供参考,另外龙芯公布了64核3E6000的计划,个人也对其性能做了估算。欢迎心平气和的评论
此话要是出自别人的口,S5000C就真的厉害了 可惜的是出自拍屏专家,可信度就呵呵了。 从2020年起,他在巴里的所有关于飞腾CPU性能,发布时间等等的预言竟然没有一条成真,拍屏专家也算是创了一个记录了
100亿梦碎,出个院士弥补
飞腾CPU的真实实际性能 = 拍屏专家的分数 ➗ 1.38 编译器:phy GCC G大实测D2000的spec 2017的rate-1成绩1.93分,换算到2.6GHz的ft2000/4的rate 1就是2.18分。隔壁的拍屏专家用phy-GCC+jemalloc把分数提到3分,比2.18足足提升了38%,可喜可贺。 至此,我得到了这样一个经验公式: 飞腾CPU的真实实际性能 = 拍屏专家的分数 ➗ 1.38 大家记住这个比例数:1.38 至此引进技术的四家国产CPU都有了跑分专用编译器! 海光:AOCC 兆芯:ICC+smartheap 飞腾:phy-GCC+jemalloc 菊花:毕升编译器
恭喜飞腾有了可以提升跑分38%的比肩ICC,AOCC的跑分 编译器:phy GCC G大实测D2000的spec 2017的rate-1成绩1.93分,换算到2.6GHz的ft2000/4的rate 1就是2.18分。隔壁的拍屏专家用phy-GCC+jemalloc把分数提到3分,比2.18足足提升了38%,可喜可贺。 引进技术的四家国产CPU都有了跑分专用编译器! 海光:AOCC 兆芯:ICC 飞腾:phy-GCC 菊花:毕升编译器 yeah,引进技术终将战胜自主!
发现一个双标表
其实我觉得如果菊花果真满血回来了,受伤最多的只能是同一个鹏腾生态的飞腾,飞腾可以倒计时考虑后事了。
四家引进技术的8核cpu性能对比 这次不比龙芯,也不对比申威。就比较四家引进技术的性能
发现3A6000的性能实锤10代i3后,大家讨论最多的是价格 看来大伙儿已经对性能基本满意,就等一个满意的价格了
隔壁目前有两恨两怕 1 怕3A6000的性能。G大实锤3A6000的性能与酷睿10代i3相当,IPC超过酷睿13代,隔壁就拼命诋毁,一副要给ICC跑分专用编译器正名的架势。 2 怕海光拿到了zen2的ip,一旦海光有了zen2,隔壁又将面临继续在海光面前抬不起头的窘境。 1 恨龙芯的迭代太快,这才发布了3A6000,3CD6000就跟上了,要命的还插队加了个3E6000,堆核专家傻了眼,光堆核也就算了,IPC还要再提升到20分/G以上 2 恨AMD不遵守约定,背信弃义的将zen2授权给海光。
如果量足够大,3A5000和3A6000笔记本的成本 最低究竟能压到多少?
龙芯的当务之急不是适配open harmony 龙芯要做的是像苹果iOS/macOS那样的但是开放的自主生态,目前就是Linux桌面服务器的loongarch生态+LAT。适配其他的生态眼下不是必须,只是nice to have。 龙芯的当务之急还是提升性能,包括单核和多核,PPT上的3BCDE6000早点出来比什么都重要。这些都出来了,龙芯cpu的性能基本比肩IAA,就该是其他生态包括openharmony要去主动适配龙芯的事了。 再说个极端情况,即使OH不适配龙芯,龙芯的二进制翻译跑oh的生态也不是多大的事,latx/lata都行,80~90%的效率基本与原生性能一样。 实在不理解楼主在着急什么
3A6000还没量产就成了牛夫人了 龙芯3B6000,12nm工艺,采用LA664E新架构,8核16线程,每GHz大于20分,DDR5内存,集成GPU、PCIE,预计2025年推出。 龙芯3D7000/3E7000,LA664E架构,使用新工艺,32/64核,64/128线程,预计2026年推出。 龙芯3B7000,在3B6000基础上升级工艺,单核大于60分,预计2026年推出。 3A6000好像已经不香了。龙芯应该学隔壁,一个微架构最少用5年,让等等党断了念想。
融资24亿竟要搞这么多东东 龙芯3CD5000,龙芯的第一代服务器芯片 龙芯3A6000,LA664的IPC比肩英特尔13代酷睿 龙芯3C6000/3D6000,16/32核心,大幅改进IO和互联,128核SPEC2006大于3000分,预计2024年推出。 有64核128线程的3E6000,将是首个14nm制程单芯片128线程国产服务器CPU,成为国产堆核之王。 龙芯3B6000,12nm工艺,采用LA664E新架构,8核16线程,每GHz大于20分,DDR5内存,集成GPU、PCIE,预计2025年推出。 龙芯3D7000/3E7000,LA664E架构,使用新工艺,32/64核,预计2026年推出。 龙芯3B7000,在3B6000基础上升级工艺,预计2026年推出。 以上消息不保熟
据说有64C128t的3E6000 我猜可能是7nm不能确定能按时量产,所以提前布局12nm的64核128线程的3E6000。反正到时候单芯片128线程性能最高集成度最高,国产服务器CPU无出其右。隔壁专注堆核的应该没想到最后输在了堆核上
3E6000单芯片128线程将是国产CPU的堆核天花板 也是性能天花板。不是5nm,要不是7nm,是基于12nm!
海光半年报
飞兆的估值,原来某芯曾估值2000亿
大家都给财政部那个采购标准提意见吧 大家都给财政部那个采购标准提意见吧,多发点邮件。 新闻目录页面: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gks.mof.gov.cn%2Fgongzuodongtai%2F&urlrefer=21d0da2e23db46f716247ee810b3417e 邮箱地址:
[email protected]
采购标准关于CPU性能的描述实在是乱来,说什么“核心越多性能越高,主频越高性能越好”,3A6000的4个核心的性能都有KX-U6780A和D2000这两款8核CPU的两倍了,单核性能快三倍了,怎么能吃这种亏?
大家都给财政部那个采购标准提意见吧,多发点邮件。面 大家都给财政部那个采购标准提意见吧,多发点邮件。 新闻目录页面: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gks.mof.gov.cn%2Fgongzuodongtai%2F&urlrefer=21d0da2e23db46f716247ee810b3417e 邮箱地址:mofgpmo@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163.com&urlrefer=8dbc6738cd628ac61bebbbbb4f26816f 采购标准关于CPU性能的描述实在是乱来,说什么“核心越多性能越高,主频越高性能越好”,3A6000的4个核心的性能都有KX-U6780A和D2000这两款8核CPU的两倍了,单核性能快三倍了,怎么能吃这种亏?
看了半年报里列的在售产品,目前这几个可能有部分开放市场竞争力 2k0500, 2k1000, 2k1500, 2k2000, 3C5000、3D5000
chipo造谣生事专贴 大家可以把他造谣的贴子截屏贴在这里
那个chipo现在成了隔壁的黑龙主力 与1450沆瀣一气真的是数典忘祖利令智昏人所不齿
开放市场开拓里程碑:半年报信创销售 0.38亿,非信创2.6983亿,非信创销售占总营收3.0788亿的87.6%。 可以说龙芯已经基本在开放市场立足了。 以后不管信创上如何群魔乱舞风雨飘摇,信创对龙芯而言只是nice to have。 那些信创占比80%,90%的买办,一路走好
生态建设的里程碑:操作系统社区和企业 已经可以基于上游社区的版本直接研发LA架构的操作系统发行版! 一个字,🐮逼
隔壁性能比不过了就要耍无赖了吗? 3A4000的spec06的分数,很多吧友都测过了,龙芯也官宣过塞西的报告,然而某人就是耍无赖,只要有人测出一个低分,就只认那个低分,什么环境参数什么的都不管,就低不就高。某腾的这种逻辑混乱的员工能设计出好cpu吗?难怪某腾的2015年的PPT上的9.6分的IPC至今没有实现,就可以解释了。 贴几张图,注意编译参数 可以看到两个测试的参数最大的不一样就是 论文 14.9分:-march=loongson3a -mtune=loongson3a -mloongson-sx -mloongson-asx G大 17.5分:-march=gs464v -mtune=gs464v -funroll-all-loops G大的详细报告都公开了,吧友人人可以复现。 然而就是有人只认14.9分的低分,不认17.5分的高分。不会是因为28nm的17.5分超过某腾16nm的17.2分,14nm的15.2分而无能狂怒以至于逻辑混乱,神志不清了吧?
期待G大这次测试的三部曲 1,spec2006,复现官方成绩 (完美完成,用没有优化过的8.3版老旧GCC编译器也超过40分,IPC超过13代i3) 2,spec2017, 3,如有可能,跑一下新世界(spec2006 or 2017)
高IPC的6000系列与龙芯在信创的机会 Loongarch的生态基本满足信创的要求了(持续努力中) 那么6000系列的高IPC能给龙芯带来什么机会? 1,笔记本电脑。与飞腾兆芯的单核10+分的信创笔记本相比,单核性能35+分的3A6000笔记本有机会 2,服务器,与单核13分的S2500,单核20~22分的kh40000,单核25分的kp920,海光7200相比,单核性能35+分的3CD6000有机会
胡老师对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成了自主信息技术的 信心底座。 1,自主IP的性能满足要求(达到或超过IA的水平) 2,基于自主指令的生态能满足要求 3,基于可控自主工艺能满足要求 其实还有第四个回答,自主EDA软件跑在龙芯服务器上。 国有疑难可问谁?领,导们要的是能实现的承诺。龙芯的PPT都在一个一个变现。 相比之下,重金投入的某腾某兆的PPT 上202x的产品至今一个都没有实现,上面一定窝火极了。
胡老师对3个问题的回答 能提升信心。 1,自主IP的性能满足要求(达到或超过IA的水平) 2,基于自主指令的生态能满足要求 3,基于可控自主工艺能满足要求 其实还有第四个回答,自主EDA软件跑在龙芯服务器上。 领-导要的是能实现的承诺。龙芯的PPT都在一个一个变现。 相比之下,重金投入的某腾某兆的PPT 至今一个都没有实现,领|导一定窝火极了。
我很好奇,满频35瓦的CPU做笔记本 为什么要降频呢?没必要啊
如果一切正常 哈哈,个人估计 2021 3A5000, 2022 3C5000, 2023 3D5000,3A6000 (微架构改进) 2024 3C6000, 2025 3B6000(微架构改进),3D6000 (32核) 2026 3B7000 (7nm)3D7000 (32核) 2027 3E7000(64核),3B8000 (微架构改进). 2028 买办开始嗝屁 买办们,颤抖吧
热度1万2了
用户不能复现的分数叫买办分数 买办cpu的吹B的分数,用户无法复现,买办就来个奇葩的解释。可是不管怎么解释,说一千道一万,买办分数就是复现不了呀,不管是ICC还是GCC。 当初zxd吹B GCC 15.4分的时候,ICC吹的19.9分,比例是ICC比GCC高29.2%,怎么现在又自己打脸说是70%了? 买办的嘴,哈哈,不仅能颠倒黑白,还经常自己咬自己哦。 无论如何狡辩,买办分数用户就是无法复现! 无论如何狡辩,买办分数用户就是无法复现! 无论如何狡辩,买办分数用户就是无法复现!
听说隔壁喜欢比较7z,我也贴一个龙飞兆的桌面对比 懒得自己做表了,直接用隔壁那个谣棍的表,抹掉PPT CPU和其他不相干。4核碾压8核
3A 6000的兼容性不错 肉刺 把他的3A5000的硬盘插到3A6000的主板上就直接跑起来了。 赞一个
即使上头最后定RV,龙芯也会是 那个最强的国产RV,没有之一。隔壁的都洗洗睡吧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