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t◎i℉
qsqqbl
关注数: 23
粉丝数: 157
发帖数: 22,627
关注贴吧数: 26
3A8000可能是龙芯真正走向开放市场的一代产品 原来以为3A7000会是第一个大量推向开放市场的,现在大信创使得国产CPU走向开放市场的时间点又向后推迟了几年,同时IA的新品性能这两年有较多的提升,这些都使得3A8000之前的都将是小规模专门针对特定客户的,目标不是走进普通家庭电脑。性能补完后就是软件,特别是龙芯的自主编程框架的完善和大规模应用,而3a8000是第一代性能完全体。很可能之后的软件都是以3a8000cpu作为优化开发创造。
转:龙芯处理器应用于服务器的性能初探 不想在贴吧再编辑,贴一下结论 性能比想像的要好,SPECJVM 单核心打平了同频的三代酷睿,这个性能已经可以用了,3A5000对龙芯确实是重要的产品,跨过了“性能可用”的门槛。nginx性能亮眼,需要进一步分析。mariaDB超过了i3十代,这也令人惊讶。 具体见zhuanlan.zhihu.com/p/585350070
飞腾申威要合并了? 【关于中国电子与中国电科合并相关上市企业】 中国电子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中国长城、中国软件、中国电科旗下上市公司包括:四创电子、海康威视、既然是做大做强,优先关注龙头。 中国电子、中国电科、华为均打造了自己的全栈系统,从底层芯片到上层基础软件实现了整 体打通。在国产化政策不断加持的大背景下,各类国产软件也纷纷开始适配三大巨头的体系,共同打造更为强大的生态。在软件国产化预期强烈,政策不断加持的大背景下,国产软件开发商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纷纷组成联盟,共同打造生态。 中国电子和中国电科,都是网信国家队,旗下分别拥有飞腾与申威两家国内自主cpu设计企业,如果飞腾与申威展开某种程度的合作,甚至合并,对国产cpu解决卡脖子问题将是重大利好
根据G大实测kx-u6780A的结果和总管的性能图预测“永丰”的IPC 众所周知,G大实测了kx-u6780A的GCC base为15.6分at2.7GHz。 IPC为5.75 兆芯公布的没有量产的kx6000的最高主频3GHz的kx-u6880A的ICC peak为29.2分@3GHz。折算到2.7GHz就是26.28分at2.7GHz。 所以这个ICC peak 到GCC base的对比关系为15.6 / 26.28 = 59.4%
CPU设计自主与信息技术体系自主是两回事。 采用别人的体系,哪怕你的CPU是自己设计的也无法实现真正自主,别人有一万种方法卡你脖子让你无法反超,只能跟班,在后面吃点土,喝点汤,顺便还能阻止遏制自主体系的发展。 相反,如果有自己的体系,比如loongarch或者sw64体系,哪怕红蓝都在做loongarch或者sw64,这个体系仍然都是自主的,而且不高兴了还可以卡卡他们的脖子。 所以这就是买办和他们身后的人极力诋毁阻碍矮化自主体系发展的根本原因。
从这次峰会龙芯桌面服务器整机大量发布可以看出 龙芯认真借鉴了菊花的销售推广经验。 除了几个传统整机大厂(706,同方,浪潮等)似乎是一夜之间一大票遍布各地的名不见经传的整机厂纷纷推出了龙芯的桌面服务器整机。希望这些个厂个个都在各地呼风唤雨神通广大
希望这两家真正自主创新的以后成为中国的红蓝厂 在市场上打的热火朝天,其他的合资授权的伪自主都见鬼去吧
申威近况产品路线图全景 一楼依旧赠度娘
这次68款龙架构新品只是个开始 目标还是即将到来的“大XC”。 要等到龙芯真正搞掂Linux桌面操作系统和生态、自主编程框架、LATx/LATa都顺溜了, LA1xx、LA2xx、LA3xx、LA4xx、LA6xx的1核、2核、4核、8核、16核、32核、64核的全谱系产品都大量出来, 各种IP对外授权若干家,龙架构联盟风风风火火, 几百所主要重点高校的计算机学生毕业前都学过练习过Loongarch芯片的开发流程, 那才是龙芯真正的爆发。这个需要几年? 我倒是很希望看到一两家基于Loongarch架构做CPU的成为龙芯的竞争对手的出现。 顺便提一个有趣的话题,如果国内哪一家拿到IA的基于Loongarch的IP授权,做了基于龙架构的CPU,犹如阿-里的arm架构的倚天710,能不能进入大XC?
一下子发布了几十款双路四路3C5000的服务器整机 龙芯行业XC没有大问题了。明年年中再发布3D5000服务器,奥利给
sw参加航展
分享贴子
隔壁总管不小心暴露了kh40000的真实性能 如果总管贴的这图是真的,kh40000的ICC 40分@2.7GHz的成绩换算到2.2G就是32.6分,按G大实测的kx6000的GCC 15.6分@2.7GHz对应的官宣ICC 成绩为29.2 /3 x 2.7= 26.3分@2.7GHz,那kh40000的GCC分数为 32.6 / 26.3 x 15.6 = 19.3 分@2.2GHz。 结论:kh40000量产版单核性能为19.3 分@2.2GHz
3C5000可能是唯一有自主工艺的国产服务器CPU哦 3C5000开始发威, 龙芯2022年在行业市场的份额比2021年有较大提高。
当一回课代表,综合龙芯最新几个消息 1,3A6000已经交付流片,明年上半年有样片。 2,3C5000已经量产。 3,3C5000已经开始产生(开放)市场效果,部分结果在今年四季度会有所体现。 4,两片3C5000硅片封装在一起的32核3D5000也已研制成功。 5,龙芯已经安排8核2K3000单片SOC的研发,2K3000明年上半年交付流片。 6,龙芯2022年在行业市场的份额比2021年有较大提高。【敲黑板,主要是服务器】 7,目前主要花精力在LATX,实现在龙芯linux平台上运行X86/Windows应用的目标,目前已经可以运行大量X86/Windows应用,预计还需要一年时间完善。
3D5000已经研发成功,最强国产2U服务器呼之欲出 业绩说明会透露3D5000成功
龙芯中科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1楼还是给度娘
自主芯驱动,共启新征程
申威桌面831服务器3231 主频不错,核数也多。感觉龙芯桌面4核服务器32核都只有一半
大家看到了么有没有?
2025年出的kh5w的性能也不如海光2号 很残酷
自主与买办CPU的股价一个涨另一个就跌 挺有意思的
退工艺制程应该不必提升工艺制程更难吧? 尤其是在旧工艺上做过产品的,对吧?
个人估计量产的KH40000的单核性能不到3C5000的84% 之前有人贴了KH40000的GCC spec06的截屏跑分
[email protected]
(为什么不敢提供环境参数呢?毕竟截屏跑分太容易造假了) 这里做个简单的性能分析,前替是假设截屏跑分是真的,个人认为他们用了smartHeap的库,兆芯买了这个库的授权(5000美元/年),挺贵的,不用白不用,跑分的时候更要用。 这个库大约能提升10%以上的性能, 按保守的10%算,那不用smartHeap库的的正常成绩约为25分@2.7GHz (27.7 / 1.1 ≈ 25.18),IPC为 25.18 / 2.7 = 9.33分/GHz G大实测 kx-u6780A (不用smartheap,用GCC自己的内存分配器)的IPC 为 15.6 / 2.7 ≈ 5.78 分/GHz 那么kh40000的IPC提升为9.33 / 5.78 = 1.61, 符合兆芯官方宣称的60%的IPC提升。 按照kh40000的发布文稿,其在量产2.0/2.2GHz主频的情况下的用GCC自带内存分配器的话单核性能大约不高于18.7~20.5分,低于3C5000 (主频2.1/2.3GHz)的 22.3~24.6 之间。据此得出量产kh40000 (主频2.0/2.2GHz)的单核性能大约是3C5000(主频2.1/2.3GHz)的~83.5%,不到84% 以上分析都是基于图里的跑分是真实的。如果是假的,则一切都是空谈 有人要举报的话请提供兆芯的截屏跑分没有用smartheap库的证据。
看来卖的不错 龙芯2号产品荣获“2022年度‘工控中国’卓越影响力产品”奖。
隔壁应该感谢龙芯申威才对 如果没有龙芯申威, IAA凭什么让国产x86、arm的CPU活着? 任你什么XC都要买IAA的。 这么浅显的道理隔壁的很难懂吗?
九联科技发布首款国产化微型计算机 TPM101搭载 PANGU 九联科技发布首款国产化微型计算机 TPM101:搭载 PANGU M900 芯片 九联 TPM101 采用 PANGU M900 处理器,主频 2.0G,搭配 12G DDR4 和 M.2 SSD 256G,具有超高清硬件编解码能力,可以解决高分辨率视频无法播放的问题,而且不增加 CPU 负载;内置 4TOPS 硬件推理算力,可支持信创行业未来的 AI 应用创新。
如果自主CPU能成为蛊王, 必然是赢在生态、赢在性能和性价比上
究竟有没有核心设计能力? 大家跟我辩一辩?
我比较孤陋寡闻,龙芯最近有官宣3A4000只有14.9分?
隔壁说兆芯的分数超过了龙芯,啥,拍屏的分数? 那不就是造假吗?
本来以为2022年底各家就从信创毕业了 要走向开放市场去搏杀了。结果又来了个5年的“大信创”,这是明摆着给某些CPU续命呢。 2021年龙芯非信创销售5.4亿,今年非信创估计7亿。
台积电的7nm工艺还有一年的豁免期,3A7000是不是 应该现在就流片,明年和6000一起发布?
怎么觉得很搞笑呢?
2K2000快要出了吧? 这个LA364是不是LA664的一半发射?估计IPC 也有7~9分吧,主频1.6G 单核性能也有12+分了。 做个轻薄笔记本性能可能与kx6000G的低频版差不多,且功耗更低、(28nm)成本更低。 12nm工艺再做个4~8核(大小核),性能就超过了。感觉龙芯没有出来的好东西蛮多的。
最高工作频率 是什么意思? 发布3年半了,各位有见过3G主频的kx6880A么? 所以,最高频率 == 跑分专用频率?
相信会有8核的3A5000H、6000H 据说转换代工后虽然主频提升,但良率下降,那么就会有更多的3C5000、3C6000有坏核。屏蔽坏核就可以有8核的3A5000H、3A6000H了
会有32核的3D5000
隔壁黑自主CPU已经黑出花来了 1,嘲笑龙芯翻译跑GB5的分数没有隔壁高 2,嘲笑龙芯PPT上的分数没有隔壁PPT上的分数高 3,嘲笑龙芯没有去海龙市场卖跑Windows的笔记本 4,嘲笑龙芯以前没有用中芯代工;现在又谴责龙芯没有受到制裁,没资格去中芯流片 5,嘲笑龙芯的3A4000电脑还在参与招标 6,谴责龙芯(公告了)政府补贴 7,谴责龙粉不认隔壁的拍屏跑分,ICC跑分 8,愤慨、不能接受龙芯去中芯流片的主频更高 9,谴责G大对比国产CPU性能体验的视频做了手脚,尽管没有证据 。。。。 大家补充
下一个5年XC各家的CPU,应该不会再有指令集切换了
FF还在念叨南京?不是已经去上海生产了嘛,主频还提高了 FF都快成了祥林嫂了,可怜
隔壁在传这个 似乎是个5年计划
隔壁在传这个 怎么龙芯吧一定不知情?
据说3A5000有主频2.7GHz的版本 2.7G的spec06有28.7分了
8月前后推出,是后3个月,还是后6个月?今年有戏么 ?
引进技术CPU都不约而同的推迟了 为什么呢?
兆芯官网上的所有CPU的spec06的分数至今没有一个能公开复现 希望有人能贴出spec06的report,公开测试环境参数t打我的脸。 千万别再拍屏了,那就是心虚、有鬼、作弊!
3D5000会不会是下个新闻点? 7A2000量产了,下一个是3D5000?
G大已经有两个up播放量过3万了 还有一个2万9,也快了
条件不存,结论安在?
最近比较开心 真正自主的CPU都相继传出好消息
隔壁总管的语文是弯弯体育老师教的 他看不懂“万一党政办公试点暂时没有我们的机会”这个前提条件(蓝圈),就攻击抹黑龙芯没有“去海龙市场卖能运行Windows的龙芯笔记本” 显然事实上龙芯得到了第一批党政办公试点的机会。前提条件都不存在了,就去攻击,这不是普通的黑子,而是智~商欠费的黑子
飞腾历年产品和PPT的IPC
FF的意思是没有7nm沸腾就要被挤出XC了? 问题是龙芯也没有用台积电的7nm呀,是沸腾要用的呀。沸腾用不了7nm担心被挤出XC就抹黑龙芯,这叫啥事?
ftc8xx 是不是n1、n2 改造而来? 就是沸腾买了n1/n2的IP,然后砍了sve2等v9的东东,加上国密指令兼容v8来交差? 因为没有v9架构授权,不能基于v9加国密指令,所以沸腾要加国密指令的话必须基于v8指令集. 个人猜测。
明白了为什么海光股票要大跌 各家最新的(PPT)IPC排名 1,飞腾 ftc870 17分 (隔壁总管根据spec17 换算) 2,鲲鹏 930 15+分 (据隔壁总管) 3,兆芯 基于永丰/CNS 15分 (据隔壁总管) 4,香山 昆明湖 15分 5,申威 core5 ~15分 6,龙芯 LA664 14+分 7,海光 zen1 ~10分💊 如此猛烈,红蓝arm会不会尿裤子?可是可是上面的也只有海光有实际产品呀
单核base40分是不是达到了红蓝厂14nm工艺最后一代水平?
最新的IPC14+的消息让等等党又坚定了继续等的念头 本来¥1500的5000+2000已经动摇了。现在坚决等6000+2000/4k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胆颤心惊了
明知道7nm有危险,为什么还心存侥幸?去年年初就传要🈲14nm rt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