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zwqstt xzwqstt
关注数: 350 粉丝数: 320 发帖数: 43,545 关注贴吧数: 96
【请教】欣赏akjihfdkog怎么不懂装懂之二 对akjihfdkog先生以前不同不懂装懂的还没说完,这个akjihfdkog先生又弄出新的不懂装懂,真是无可奈何! 那就又来欣赏他的新不懂装懂吧! 在akjihfdkog先生不懂装懂之一帖子中,1楼说的是相对论前提对钟与时间膨胀为什么自相矛盾。这个akjihfdkog对自相矛盾不懂装懂也仅此而已,没什么了不得。 可是akjihfdkog先生却来说:《你这种假设【时钟准确】因此所有参考系的时钟转速一样来推翻相对论是不是循环论证?谁告诉你时钟准确因此所有参考系的时钟转速》? 大家欣赏这个akjihfdkog先生是如何不懂装懂地反爱因斯坦大师的? 这种假设【时钟准确】是爱因斯坦使用的理想假设对钟!而且我还强调了是非相对论物理学涉及时间推理时也必须有的理想假设! 这个akjihfdkog先生却说【所有参考系的时钟转速一样(即对钟都绝对准确)】来推翻相对论,爱因斯坦用理想对钟绝对准确推翻相对论?这不就是这个akjihfdkog先生说爱因斯坦反相吗?和我们目标一致了。 即爱因斯坦对钟和时间膨胀矛盾,等于爱因斯坦用对钟准确推翻相对论时间膨胀,就是这样啊! 可惜这个akjihfdkog先生说爱因斯坦是在用循环论证反相对论。 大家欣赏这个akjihfdkog先生对什么叫循环论证是不是不懂装懂? 上一个不懂装懂之一明明白白说了,爱因斯坦大师是用理想对钟绝对准确,而钟却显示时间膨胀等于自己打自己嘴巴——自相矛盾。 他akjihfdkog先生偏偏要说这是【循环论证】。 不懂什么叫循环论证时,如果没有有关逻辑学可查,去查查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就很明白了! 祝愿这个akjihfdkog先生继续表演不懂装懂!
转发【原创】--画光信号图既反光速不变又反否定光媒质理 转发帖子:我曾经在《【原创】评洛伦兹坐标变换推导过程基本要使用二公式的》帖子中说过的画图:维护相对论光速不变者,否定光媒质的反相者,看好了!记住了: 在t=t’=0时刻,O点O’点重合,此时刻重合点无论发射出光信号还是无数光子都同时向四面八方传播或运动。同时,O点O‘点相对(速度多大用不着说)运动而持续分开,其X轴和X’轴始终重合,经过时间t、t‘后二坐标系成为上图。 在此平面图中只要画出平面上的Y轴、Y‘轴、X轴、X’轴各自四方的光信号图或光子图既可。 如果你们不能画出向四面八方传播或运动的光信号(或光子)P相对分开后的O点O‘点始终都是相等的ct或ct’数值,你就承认自己坚持的此观点错误! ================================== 一个光子能不能被二惯性系各自观测速度都为c?二坐标系在t=t'=0时刻,从重合的O点、O'点发出一个光子,光子P向图片右侧飞行,K系向左侧运动,K'系向图片上方运动,但是,仅从O点看O'点运动,或从O'点看O点运动,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是匀速。 经过时间t或t'后成为图片结果。 如果O点观测光子P相对自己的速度为c,那么,O'点自己观测光子P相对自己的速度能为c吗? ==================================上图实际上就是说观察者以O点为坐标原点的系统为静系的观察结果。 再看下图实际上此图是O点相对O'点向左运动,注意坐标轴箭头方向!就是说观察者以坐标原点O'为球心,即观察者相对O'点静止,仍然是以观察者所在系统为静系观察出的结果。 再强调:O点与O'点的相对运动是唯一实验表现!观察者站在不同系统坐标原点观察而已。可见,相对论和否定光媒质者只能用此二图表达唯一相对运动的光信号图片。 维护相对论者和否定光媒质者能画出观察者站在O点或O'点观察其出的他样子的图片吗? 试试看?
【原创】‘’以太‘’观非常重要! ‘’以太‘’观非常重要! 为什么?主要从三方面说: 首先说明,为什么我对以太二字要打引号? 因为,不一定非要使用以太这个名称不可,以太就是场物质,当然中国人也可以叫它‘’元气‘’等等。 1.真空的磁导率和介电常数说明必须有以太之类物质。 只有物质才能具有磁导率和介电常数,那么是什么物质呢?是什么样子(状态)的物质呢?当然就像上面声明的,你自己想给它一个什么名称都行!因为现代物理学没有定论。 为什么说只有物质才能具有磁导率和介电常数?你们去查一下磁导率或介电常数的量纲,看看有没有质量量纲,有的话,请问有质量量纲说明什么?说明必须是物质才具有。那么是什么物质呢?是什么名称都行!这就是回答了这个问题。 2.关于定义的矛盾性说明所谓真空必和物质直接相关才不会有矛盾。 真空是什么?无法说它是容器!因为没有容器必须有的边界-壁! 说它是无?那成了自我否定:无即不存在。 3.更重要的是,如果说真空是无,则物理理论上必矛盾重重。 尤其是这里常常纠结的光速问题作为这个问题的讨论点。如果说真空是无,即使说光不需要传播媒质观点同样如此!光速c的数值产生必有各种不可调和矛盾。 第3个问题我有过专门帖子讨论过有什么一些矛盾,不知道为什么那么重要的问题就没有几个反相同道好好思考一下呢?至今仍然在否定以太之类概念? 声明:第1.2.两个问题没必要讨论,那没有可怀疑的理由! 要讨论就仍然是第3个问题,只不过重拾旧提,我仍然愿意陪着讨论。 要讨论者对对方提出的和主题相关问题必须给予回答,否则视为转移话题的废话。 或者有人要涉及和主题无关问题,那要声明,不过别人会不会想在这里讨论无关主题问题,是另一回事了。 再次声明:排斥谩骂者;不欢迎干喊叫。
【原创】一切事实皆证明相对论荒唐! 我在这个论坛说过很多次了:一切事实都反相对论。 意思相当于不用设计什么复杂实验去证明。 当然不是说复杂实验不反相对论,一切事实都反,当然复杂实验照样反相对论! 我在这个论坛也并不是没有举简单事例之事实怎么证明相对论错误。 例如有:相对论大师与文盲对话;走路者与路二系统只有相同快慢、节奏时空;双生子悖论证明相对论错误;等等!(不一定是原有标题)。 说明什么?宇宙一切物质皆相对运动,都反相对论! 这里再举例任何事实说明怎么证明相对论错误,非常简单,根本不需要什么高深数学就非常清楚! 本来不想说那么多,最近有人问我的双生子悖论证明相对论错误的二双生子是惯性系还是非惯性系? 不想专门对这种人讲的理由就是被相对论迷糊者永远也不懂道理!不过很多一般普通人都会懂! 首先声明:物理学假设理想状态进行推理出物理学规律是合理的!不可能证明反逻辑规律的理论合理! 从总体观分析,宇宙中一切物质体系都在相对运动。 所有物质体系相对运动都有隔空相互影响,不用说直接接触性影响,隔空相互作用主要通过电磁场、引力场影响。 因此,实际上、理论上绝对的惯性系根本不可能存在! 这说明什么? 看清楚!那不反牛顿物理,只反相对论! 如果双生子飞机都不是严格绝对惯性系,有人以此说因为要惯性系之间相对运动才有时间膨胀。 既然如此,该自以为是聪明观点自己就在反相对论成立!宇宙中既然根本没有严格绝对惯性系,相对论时间膨胀之说纯粹是废话,相对论时间膨胀根本在宇宙中无法存在。这么简单的废话纯粹是玷污所有相对论物理学大学水平! 还有历史上还有不少人想对双生子悖论进行修补以证明双生子仅一方年轻! 这纯粹是没有仔细严密思维的表现!不外乎仍然是破坏所谓惯性系而造成没双方都年轻结果。这种人不进一步思考,假设他们之间有过惯性系关系,那就是存在了年轻变化,既然已经年轻了!怎么被破坏惯性系的状态又使其变衰老了?那变衰老公式又从哪里来? 就这么简单道理都想不到? 一句话:有没有绝对惯性系的一切事实都证明相对论错误! 欢迎讲道理者辩论,反对仅仅干喊叫、反复使用干喊叫。
【不可思议】看唯一一个时钟读数被弄出不同快慢! 请同仁们看清楚进行清楚判断! 前提1. 假设我们使用的观测时钟非常标准准确(按爱因斯坦语言叫都是经过校正准确的时钟)! 前提2. 即使根据扯淡相对论的时钟标准,观测相对自己静止的时钟结果永远是准确不改变快慢的!(在这一点上和伽利略变换时间没什么两样)。 历史上就有这批相对论蠢材教授!准确客观地说是:在涉及相对论时就有一批蠢材相对论教授(被其愚弄了尚未觉醒的物理学爱好者就更不用说了),即使是按上面两条前提看问题,都自己打自己嘴巴地偏偏要违反上述二前提! 请看: 记住了:那蠢材【始终】用相对自己静止的时钟观测!那么根据前提2那时钟读数(观测结果)永远都是标准准确快慢不变! 再提醒:观测自己时钟者同时还在观测外界一切,外界一切无论如何变化、相对观察者自己运动还是静止,根据前提2观测时钟结果都是快慢不变! 可是那相对论蠢材就是要打自己嘴巴,明明同意(不同意当然也是蠢材)使用了上述两个前提,他却说【在他看相对自己静止物体时那时钟显示非常准确快慢不变】,他立即又说【在他看相对自己运动物体时那时钟显示不再准确快慢变了】。 他在反复变换着看那相对自己静止物体和相对自己运动物体,我们假设他在每一秒钟内都要反复各看一眼相对自己静止物体和相对自己运动物体一次,于是他自我不停掌嘴地否定两个前提:这一秒钟内的0.5秒(看静止物体)时钟快慢不变,这一秒钟内0.5秒(看运动物体)时钟快慢变了! 那蠢材就这样以7200次/时的频率打自己嘴巴说这时钟在以7200次/时的频率改变快慢!
【原创】请表态:π介子寿命延长是不是相对论时间延缓效应造成? 最近看到别吧主还在鼓吹π介子寿命符合相对论、支持了相对论,感到别吧主不讲道理地鼓吹符合。 符合鬼神理论的现象多得很,鬼神为真吗?当然否定鬼神的现象也无处不在! 相对论这个理论同样如此! 关于否定相对论的事实(实验当然是人为事实而已)无处不在!我已经专门发过一个帖子可参考。不少相对论教授把实验结果硬要往相对论这个理论上粘贴也叫支持? 首先声明:不是针对人!是针对观点。 下面请看关于π介子寿命问题别吧主怎么说: 别问是劫是缘: 回复 xzwqstt :面对事实不敢承认,就是很多吧友的习惯,相对论的解释是不是有问题,我不清楚,公式摆在那里,人家的公式可以算出来,而且和实验数据吻合,你到底在反对什么呢?2016-5-15 14:23回复别问是劫是缘: 回复 xzwqstt :相对论的公式能够计算π介子寿命延长的数值, 这个你承认不承认呢? -------------------------------------------------------------------------------------------------------- 这里再请问大家一次:观看者可仅表态既可。 当然要详细分析也无不可。 【请记住】:【这里用不着管相对论时间延缓效应是不是有】! 不过如果既不表态还不讲理分析,或仅针对人的言论可被删除。 谩骂言论绝对删除。 1.所谓相对论时间延缓效应是不是这个惯性系的观察者观察另一相对运动惯性系的时钟的结果? 回答【是】则清楚相对论时间延缓是怎么观察出来的。 表态【不是】或【否】的人,则不懂相对论时间效应怎么得来,还自吹自己最懂相对论。 为什么如此决断?因为根据相对论,都是假设相对自己静止的标准时钟显示时间非常标准,自己(相对观察惯性系静止)看自己惯性系任何地点的时钟永远是标准时间! (何况没有那个相对论时,自己观察自己标准时钟的时间也照样永远标准)。 因此,根据相对论,观察时间如果不是标准时间,就只能是观察相对运动对方惯性系时钟的结果。 2.观测π介子寿命的时钟都是与观察者相对静止的时钟! 于是,根据1.,观察者观察π介子寿命实验中这些时钟观测出的时间永远是标准时!不管外界任何地点任何惯性系如何运动,不管哪个生物还是星体等等寿命如何,观测自己的标准时钟的时间永远是标准时间! 既然观察出的时间永远是标准时间,观察出π介子寿命有短有长,请表态【是】还是【不是】标准时间显示的寿命有短有长?请表态! 表态【是】,则是根据物理学一贯前提假设,清晰知道标准时钟时间显示永远标准! 表态【不是】,则和既往那些相对论学者一样把标准时间死硬往延缓效应的不标准时钟上粘贴!
【原创】脱离事实的理论包括数学必错 有一些人,可能是自以为是?还是听他们在某方面认识荒唐的老师的说教得出荒唐观点为:用数学表达的物理有错,而数学本身却没错! 这个观点纯粹是把物理等科学和数学分离,二者分离则怎么会是这个对那个的正确表达? 有不少人认为什么黎曼几何、相对论在各自领域的理论与传统欧氏几何和牛顿力学都完善,这就是荒唐的自以为是观点。 判断理论正误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1。事实,包括实验本身不能被否定!但是事实可能被人误读!广义讲即错误表达或错误描述。 2.必须不反逻辑规律。反逻辑规律之一切理论都错误。例如,某瞬间事实唯一为真,不可能有二!有不同表达是表面,实质只能相同,二者之间有反逻辑规律就必然实质不同,或有一错,或都错。 3.不能把真实与数学表达分离,分离必错。 这里着重说明为什么把【不能把真实与数学表达分离,分离必错】? 其实道理非常简单。 人们为了把思维进行表达和记录下来,创造了语言或所有符号,符号当然包括数学。符号可以说就是书面言语。现在最好的书面言语就是各种计算机语言。 人们创造这些语言不是无目的创造,是为了对一切真实存在的期望真实表达。没有错误的语言必然不反逻辑规律-例如不可能允许有矛盾。逻辑规律只可能还有无关大局错误认识,但是某种逻辑规律只有唯一,没有你的逻辑或他的逻辑之分! 因为一切符号表达的目的必须是为了符合真实存在,某真实存在是唯一!不允许有相互否定等反逻辑不同表达,物理学的表达同样如此,都是符号表达而已,当然包括数学。 因此,表达是否错误或正确,不可能有所谓物理学错误而同一表达对象的数学却正确之说。 凡是有反逻辑规律的一切符号表达必错。 包括两种不同表达而反逻辑规律则必有一错!或可能都有错。 举例,两种不同几何的角度判断大小根本无一致判断标准,其角度定义必不相同,把不同角度定义进行比较大小就纯粹是胡说八道! 再举例,相对论和牛顿力学的时空判断标准完全相反,因此无法得出都正确!只能得出相对论和牛顿力学【必有一错!或可能都有错。】,究竟相对论和牛顿力学什么错误就需要分别分析,主要就是凡是反逻辑规律者必错! 没有仔细检查,语法词汇错误不说,可能有其他思维表达错误。
【原创】置疑有运动就有动能阶段总结 简单总结,没有仔细思考,可能存在错误。 由于这个【有运动就有动能】前提,推理出现不可调和矛盾,所以有运动就有动能前提不成立! 只有个别人知道我说的什么意思。 有两人提出非惯性系(包括惯性力)下牛顿理论不成立问题,我仅简单说明,无论非惯性系(包括惯性力)下牛顿定律不成立这个观点是否恰当,【有运动就有动能】都不成立! 这里不讨论非惯性系(包括惯性力)下牛顿定律不成立这个观点的是非!仅说明为什么无论【非惯性系(包括惯性力)下牛顿定律不成立】是否有问题,都不能证明【有运动就有动能】正确! 一.提示已知物理学问题 1.物理学运动的观察和表达具有相对性,即必须有参考系。 2.运动学的参考系是任意的。 3.动力学的参考系不是任意的。 4.动能是一种能量,应该属于动力学范畴问题。 二.根据上述一分析。 1.牛顿力学是目前最可靠的物理学。 2.牛顿力学不是没有问题,只不过问题不严重,可纠正。 3.后人,尤其是有相对论的严重干扰后的牛顿力学的分析、认识出现了更多的毛病。 4.由于运动学具有运动和速度,因此,有运动就有动能无须理睬是不是惯性系,所以出现能量生灭就证明了有运动就有动能的观点不成立。即运动学就必有运动,而且此运动和是否惯性系无关! 5.上面第一的3.实际上就是在非惯性系牛顿定律不成立问题,这个问题同样有矛盾,这里不做分析,只简单说明。 假设动力学的参考系不是任意的,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本身就否定【有运动就有动能】,因为你必须首先说明必须是惯性系的运动才有动能,或者说,必须有另一前提:【不是任意参考系观察】有运动就有动能! 或者说你在非惯性系看到的运动,则牛顿定律不成立,因此非惯性系运动这种运动有动能的判断不成立,照样否定有运动就有动能的成立。 6.从一的第4点看,既然动能是动力学问题,那么不能证明运动学的运动有动能!所以有运动就有动能并不能在任何参考系成立。有些人还说动能因为参考系的不同而不同纯粹是胡编乱造! 三.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有动能观点不成立。 我曾经说有运动就有动能观点不成立和是不是非惯性系无关,我这个说法可能并不恰当,意思是,不管所谓非惯性系牛顿定律不成立的既往物理学认识有没有毛病,有运动就有动能的观点都不能成立。 这里简单举例匀速直线运动说明,观察者相对石头静止,毫无疑问符合牛顿第一定律。如果观察者又相对石头匀速直线运动,那么从运动学的相对性角度看石头在匀速直线运动,这并没有不符合惯性定义,可是石头要被判断成了非惯性系才行,否则怎么说石头有动能?也成了石头动能生灭。 反过来以石头为参考系,那相对石头匀速直线运动者符合不符合惯性系结果?石头肯定不是非惯性系吧?那匀速直线运动者的动能产生和石头哪有什么关系? 总之一句话,如果要说有动能必须是惯性系观察结果(暂时不管这个判断是否有问题),所以不能简单说有运动就有动能! 四.简单补充说明自我观点,不打算和谁进行讨论。 动力学问题上实际上不应该叫参考系,而是相互作用体系(非一系),没有相互作用根本谈不上力或能量。 没有相互作用,牛顿第二、第三定律不可能成立!牛二定律没有表达出相互作用。但是已有牛二定律表达仍然是一个现实的表达。 因此,可以说:不是什么参考系下的动能,而是【有物质相互作用的运动才有动能】!
【笑话】这么多人认为使用牛二定律推理证明了牛顿第一定律有动能 有个人叫mymy217 有时候还算得上有水平,知道要怎么推理才能证明什么。 因此,他知道要想证明牛顿第一定律之一的匀速直线运动有动能不能光靠说话,要用公式推理。 于是,mymy217 先生使用了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推理,实际上也就是使用了动能定理的推出过程。 为了使牛二定律与牛一定律联系上,mymy217先生 首先假设F=0,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力不存在,在这种不存在基础上使用F=0进行数学推理,结果是v2=v1,我们非常简单地清楚,可以设v2和v1是任何实数,那么结果是既可以是v2=v1=0,也可以是v2=v1≠0,。 于是,mymy217 先生只取自己需要的v2=v1≠0代入数学公式之中,由此证明牛顿第一定律之一有速度v就有动能。 我多次告诉,不能用其普遍意义的v2和v1是任何实数去推出两种相反的相互否定式结果。他就是要仅用v2=v1≠0。 他说因为用v2=v1=0使公式成了:他问积分公式能这样吗?我请问是谁在使用F=0推理而把v2=v1塞进积分公式之中?既然把v2=v1塞进公式中,当然就是如此结果! 请mymy217 先生看清楚,你同样把v2=v1≠0塞进公式中,无论v2=v1是否等于0,,设v2=v1=v,那么公式完全可以变成:请问这个积分公式是不是mymy217 先生的杰作?他却对别人说是我的创新! 由于v的取值范围在数学上是所有实数,假设实际上速度有限最大为光速c,那么v的实际取值范围是-c~0~c。 因此,以mymy217 先生推理,因为v1=v2=v,上述公式可以也表达为很多种:这是不是都是mymy217 先生的创造? 有哪位先生比mymy217 先生有更好的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之一有动能?推理有理的话谁都会承认,没必要反对。 再次强调,Ek=mvv/2是动能定理推理得出,不是爱好想象的直接设置。 《用个不那么形象的比喻说明不能用F=0有两种状态仅取其中一种去推理证明F=0有动能!比如【他吃饭可能胃穿孔,他吃饭一般不会胃穿孔】,你不能用吃饭作为前提推理出就是:吃饭要胃穿孔!》,请不必讨论这比喻。
【原创】质速关系反逻辑规律 这些天和几个人争论焦点就是质速关系成立不成立! 前面我举例牛顿第一定律的匀速直线运动虽然有动量,但是没有力,也就谈不上能量。于是也相应谈不上质速关系! 还是不少人对匀速直线运动无作用力心存怀疑。 有少数几个还动不动说我强调逻辑规律没他们懂逻辑学。 我承认我逻辑学知识仍然浅薄,不过我非常注意使用逻辑规律去分析问题。 今天我一如既往使用逻辑分析来分析质速关系能不能成立!即现在不谈匀速直线运动有没有力来看质速关系是什么东西! 相对论最根本性错误就是反逻辑规律。来源就是洛伦兹坐标变换错误,以洛伦兹变换推导出的一切数学物理关系必反逻辑规律!质速关系就是同样荒唐! 当然以其他所谓推导方式“推导”出的质速关系同样如此! 有一个榔头,质速关系大师和学生一起用天平和砝码测量榔头质量为M0千克。 接着下面几种状态: 前提是学生手里始终拿一个榔头,该榔头总是相对学生静止。 1. 质速关系大师与学生和榔头相对静止。质速关系大师和学生都说该榔头M0千克不变。 2. 质速关系大师相对学生开始从静止到加速运动,质速关系大师相对学生已经加速并且维持一个确定数值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1不变。 3.质速关系大师相对学生开始在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1基础上开始加速到另一数值速度v2便维持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2不变。 显然,v2>v1。 4. 质速关系大师相对学生从v2速度开始减速直到相对静止。 5.质速关系大师与学生反复重复上述过程。 请大家看看那榔头质量怎么样? 质速关系大师告诉学生: v1速度时榔头质量M0变成了 M1=M_0/√(1-v1v1/cc); v2速度时榔头质量M1变成了 M2=M0/√(1-v2v2/cc); 因为减速到再相对静止,于是榔头质量回复成了M0不变。 反复上述过程的质量变化。 质速关系大师反复告诉学生,你那榔头质量变化是M0-M1-M2-M0---。 学生说我的榔头我没动过,质量在天平上从来没有变化,老师你骗人!你反质量守恒定律!也等于反能量守恒定律!你自己反复说那质量变大又变小,再变大再变小,---,是你在耍心理魔术?【那质量变大又变小,不断变大变小,】能叫守恒吗? 那些蔑视别人强调逻辑规律的人连质速关系的这种简单矛盾都看不出?
【请教】最爱crazywest这个骂人狂说费曼反对说牛顿理论不足 请大家评论或指出证据,看费曼究竟怎么、为什么反对说牛顿理论不足? 除了骂人狂最爱crazywest,只要不骂人,都可以来评论,但是如果只是指责、判断、骂人,那就删除。 请大家不要像【最爱crazywest】那样从来讲不出一句为什么错误的道理。 我引用了《费曼物理学讲义》第一卷第7章 万有引力理论 §7-8 引力与相对论 74页 大家看清楚了,费曼说牛顿引力定律---但仍然是不正确的! 请问这是费曼反对说牛顿引力定律不正确吗? 费曼明明白白说【---移动一个物体---按照这种说法,我们可以以无穷大的速度发送信号】。这是费曼在反对这种说法吗? 以牛顿引力定律根本无必然性地推出无穷大速度发送信号,最爱crazywest说我断章取义,他说费曼说的意思是反对那么说牛顿引力定律。 还在那个【回复:请教一个问题 双子悖论怎么解】帖子中62楼的warelephan说: 【是第一册的第十六章,拜托。后面那句的意思是,按照经典力学的观点,如果一个天体移动了一个位置,那么任意远的地方引力场也会瞬时地发生改变。而根据相对论的观点,引力的传播需要时间,天体的位置移动后,远处的某个位置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感受到引力的变化。】 我说按照牛顿理论不能推出那种结果,而是两种结果: 1.【【请注意】】!按照牛顿理论理解是说:一个星体与另一个星体的距离改变(仅说位置改变不恰当!),必然同时造成改变位置的星体感受到对方的引力作用改变。 2.【【请注意】】!按照牛顿理论理解当然也是说:一个星体与另一个星体的距离改变(仅说位置改变不恰当!),那么改变位置这个星体的万有引力作用大小确实不可能立即传播到对方空间,这从牛顿理论推不出此作用被瞬间传播到对方位置。 那个最爱crazywest说62楼【至于62楼这位,明显是:反对瞬间无限远(牛顿时代),认同引力波是光速的(爱因斯坦时代)】,请问62楼引用的费曼书籍,是费曼反对说牛顿物理瞬间无限远吗?请大家指出上面括弧中的62楼引用费曼物理学内容中,哪里有反对瞬间无限远(牛顿时代)?
【原创】请leap_X先生看历史上实验从来没证实光信号速度都为c! leap_X先生 你说【指示灯相对观测者精致(静止-这个错误算不上什么),其发出的光线速度为C.】,请问你有什么道理判断发出的光线速度一定为c? 上面那么问你你也回答不出道理,大概只能说实验“证实”、或相对论说! 真实验证实得了吗?或者实验在哪里证实了【指示灯相对观测者精致,其发出的光线速度为C.】? leap_X先生大概不会明白我上面说的问题?这样,下面用实验事实来分析!二光源始终相对各自观察者静止,其符号各自为O点和O'点。 在t=t'=0时刻,O点和O'点在地面标示点上方重合,此时刻各自发出一个光信号P和P'。 接下来O'点始终相对地面标示点静止,而O点相对O'点(地面)以速度-v运动。光信号P和P'必然始终重合以速度c向右侧传播。 在T时刻,始终重合的光信号P和P'到达上图位置为重合的P点和P'点。 请问leap_X先生 ,各自发出的光信号速度是不是为c?光信号相对谁的速度为c?光信号P和P'相对O点还是相对O'点的速度为c? 估计leap_X先生都不明白这问题怎么回答!因为相对论者连说光信号的速度也要看相对什么的速度这种基础物理知识在光速上被否定! 最后请问leap_X先生 历史上在哪里有上面实验证实了始终重合的光信号P和P'相对O点和O'点的速度都为c?
【转载】总结牛皮高人时刻直接相减的荒唐思想 欣赏牛皮高人观点多么有智商 牛皮高人在那里开始不动声色观察,后来以为抓住了把柄就开始进攻 他大概看出我的意思是,把两个时刻转换成时间,再相减,这种方法怎么都有毛病。 于是他发明了绝妙稀奇方法:时刻直接相减。 我几次举例同样两个时刻如下: 【第一个时刻是2015年7月1日22时50分20秒,第二个时刻是2015年7月5日22时50分20秒】。 我现在更严密一点表达为:【第一个时刻是2015年7月1日22时50分20秒---,第二个时刻是2015年7月5日22时50分20秒---】,不过要说明:最小以秒作为判断精确性也可以了,所以不用后面的省略号也可以。 高度强调:这上面两个时刻的表达才是目前最严密的确定表达。一切不严密不确定表达都能换算成上面这种类同表达,而且毫无错误可言。 1.我们来看先把这两个时刻转换成时间,然后再相减。这是别吧主方法。起码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不像牛皮高人那救命稻草时刻直接相减糟糕。不过要注意不能直接把时刻数字用于转换! 从上面两个时刻例子我们计算一下就可看出为什么。 要把2015年7月1日22时50分20秒---转换成时间,就要重新设一个计时的起始时刻,只要不大于2015年7月1日22时50分20秒---更好。我们设公元元年1月1日0时为起始时刻。 那么,从这个公元元年1月1日0时起到2015年1月1日0时是多少时间?实际上这个2015年1月1日0时时刻就是2014年12月31日24时整。 非常简单!设t0=0,t1=2014(年)=63513504000(秒),两个时间相减得出 Δt=t1-t0=2014(年)=63513504000(秒),肯定是整整2014年时间。 两个时刻的年份都相同,于是计算为时间都是2014年。 于是剩下除了1日和5日相差4日,其它单位时刻都相同。时刻转换为时间的方法同上面年的转换方法一样。 把计算后的两个时间段相减得出4日之差的时间间隔。 所以我一直没有赞同别吧主的计算就是这个原因。不是说不同意转换为时间再相减!!! 后面的7月1日22时50分20秒---就不用说了。 2.看牛皮高人计算方法有没有可取之处? 如何把两个时刻直接相减? 因为要把两个时刻转换为时间再相减时,就不再是原来的时刻数值(例如2015年变成2014年)!这就等于否定了时刻直接相减! 不转换为时间相减就很难!要想把两个时刻变成单纯数值是不可能的!因为有几个名称不同的单位,单位就无法同一,要同一就涉及时间换算,那就不再是时刻了。 于是,牛皮高人就提出,把一个时刻的不同单位分开,然后各自相同单位相减。这就和把时刻转换为时间取了"同样方法"。 这里就出现了毛病!一个时刻是不可分割为一个以上时刻的!分割了就不是一个时刻!分割为年的年单位,其数值非常大,和时刻定义是无法相容的!唯有最后一个秒和时刻基本说得上相容。 所以根本无法以计算方式进行相减! 所以,牛皮高人的时刻分割相减是痴人说梦! 简单道理就是:时间可以分割!时刻无大小根本无法分割!分割则不再是一个时刻! 我现在也耍耍魔术-俗称把戏:建议牛皮高人这么计算:为了避免不把一个完整时刻分割,把相同单位上下对齐,然后以草稿方式进行相减,这可就避免了分割时刻和得到预想结果! 请看方法实施如下: 2015年 7月 5日 22时 50分 20秒 --- - 2015年 7月 1日 22时 50分 20秒 --- ———————————————————— 0年 0月 4日 0时 0分 0秒 0--- 结果为4日。这个4日叫做时间,否则还叫时刻就不是预想结果了是不? 一句话:时刻相减得出结果不能再叫时刻!!! 不是牛皮高人把时刻分割后的2015年还叫做时刻!他不叫时刻叫时间岂不打自己嘴巴! 也许上面对齐了的单位在发表时在帖子中不再对齐了。 再耍一下把戏:把结果叙述为:4日结果叫做两个时刻之差为4日之差。这就避免了时刻相减怎么就不能是时刻结果(这个疑问)呢?
【原创】总结牛皮高人时刻直接相减的荒唐思想 欣赏牛皮高人观点多么有智商 牛皮高人在那里开始不动声色观察,后来以为抓住了把柄就开始进攻 他大概看出我的意思是,把两个时刻转换成时间,再相减,这种方法怎么都有毛病。 于是他发明了绝妙稀奇方法:时刻直接相减。 我几次举例同样两个时刻如下: 【第一个时刻是2015年7月1日22时50分20秒,第二个时刻是2015年7月5日22时50分20秒】。 我现在更严密一点表达为:【第一个时刻是2015年7月1日22时50分20秒---,第二个时刻是2015年7月5日22时50分20秒---】,不过要说明:最小以秒作为判断精确性也可以了,所以不用后面的省略号也可以。 高度强调:这上面两个时刻的表达才是目前最严密的确定表达。一切不严密不确定表达都能换算成上面这种类同表达,而且毫无错误可言。 1.我们来看先把这两个时刻转换成时间,然后再相减。这是别吧主方法。起码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不像牛皮高人那救命稻草时刻直接相减糟糕。不过要注意不能直接把时刻数字用于转换! 从上面两个时刻例子我们计算一下就可看出为什么。 要把2015年7月1日22时50分20秒---转换成时间,就要重新设一个计时的起始时刻,只要不大于2015年7月1日22时50分20秒---更好。我们设公元元年1月1日0时为起始时刻。 那么,从这个公元元年1月1日0时起到2015年1月1日0时是多少时间?实际上这个2015年1月1日0时时刻就是2014年12月31日24时整。 非常简单!设t0=0,t1=2014(年)=63513504000(秒),两个时间相减得出 Δt=t1-t0=2014(年)=63513504000(秒),肯定是整整2014年时间。 两个时刻的年份都相同,于是计算为时间都是2014年。 于是剩下除了1日和5日相差4日,其它单位时刻都相同。时刻转换为时间的方法同上面年的转换方法一样。 把计算后的两个时间段相减得出4日之差的时间间隔。 所以我一直没有赞同别吧主的计算就是这个原因。不是说不同意转换为时间再相减!!! 后面的7月1日22时50分20秒---就不用说了。 2.看牛皮高人计算方法有没有可取之处? 如何把两个时刻直接相减? 因为要把两个时刻转换为时间再相减时,就不再是原来的时刻数值(例如2015年变成2014年)!这就等于否定了时刻直接相减! 不转换为时间相减就很难!要想把两个时刻变成单纯数值是不可能的!因为有几个名称不同的单位,单位就无法同一,要同一就涉及时间换算,那就不再是时刻了。 于是,牛皮高人就提出,把一个时刻的不同单位分开,然后各自相同单位相减。这就和把时刻转换为时间取了"同样方法"。 这里就出现了毛病!一个时刻是不可分割为一个以上时刻的!分割了就不是一个时刻!分割为年的年单位,其数值非常大,和时刻定义是无法相容的!唯有最后一个秒和时刻基本说得上相容。 所以根本无法以计算方式进行相减! 所以,牛皮高人的时刻分割相减是痴人说梦! 简单道理就是:时间可以分割!时刻无大小根本无法分割!分割则不再是一个时刻! 我现在也耍耍魔术-俗称把戏:建议牛皮高人这么计算:为了避免不把一个完整时刻分割,把相同单位上下对齐,然后以草稿方式进行相减,这可就避免了分割时刻和得到预想结果! 请看方法实施如下: 2015年 7月 5日 22时 50分 20秒 --- - 2015年 7月 1日 22时 50分 20秒 --- ———————————————————— 0年 0月 4日 0时 0分 0秒 0--- 结果为4日。这个4日叫做时间,否则还叫时刻就不是预想结果了是不? 一句话:时刻相减得出结果不能再叫时刻!!! 不是牛皮高人把时刻分割后的2015年还叫做时刻!他不叫时刻叫时间岂不打自己嘴巴!
【原创】光传播必有光媒质 最近在理论物理吧看到原来叫刘淊云名字的人的一个帖子叫【事实上光的粒子说还有一大笑话而无人问津】,我称赞了他的帖子,告诉他把帖子放到这里来会被加精,他没有做。 对这个人,我原来很不看好他,说他好像有精神病,没想到他还是有好的思想。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我在论坛说过几次。 光必然是媒质传播场能量的电磁波表现,这里有一个重要前提-光传播媒质,没有传播媒质就必然矛盾重重!在传播媒质传播时完全可以出现粒子特性! 其实刘的这个观点是我的同样观点之一。我早就在好几年前,在和网友张崇安先生讨论时就说过了,张也是一个思维僵化者,不会改变自己有问题的思维。 有个讨论前提:光粒子必然具有微小空间范围,即体积(至少有不完全确定性极小体积),无体积就不可能存在!这在不注重逻辑学的物理学界是非常荒唐的观点! 一.否定光传播媒质的理论不成立。 1.光如果不需要传播媒质,仅是纯粹粒子,那么在空间任何一点必须都有光粒子,否则我们看到的图像不会清晰。 在光源处光子密集,那么离开后必以球面分散,越远越稀疏,那么即使放大镜也不可能看到完整图像! 2.光如果不需要传播媒质,仅是纯粹粒子,那么任何方向都有光粒子,不可能没有相互碰撞!不可能畅通无阻!于是不可能观察到完整和清晰图像。 在光源处光粒子 3.光如果不需要传播媒质,仅是纯粹粒子,那么,光线在不同质量透光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出现无法解释的矛盾。那就是光线在光疏媒质和光密媒质中的反复进出的速度变化不可能解释。 二.光的粒子性与光媒质没有矛盾。 光在量子理论中,是粒子性和波特性相互不同时在同一环境出现。光在媒质中传播,理想光媒质“几无”阻力,无伸缩性(所谓比钢还硬),只有以孤子态传播。 孤子波具有粒子特性,因此,电磁波的波粒二象性根本没有任何矛盾。 三.电磁波的粒子性与纯粹粒子有一不同的实验观察着重点:相反方向传播的电磁波粒子在空间一点处相遇,相互完全可以都同时通过该点而保持原来状态!这就是物理学今后观察可以作为判别是不是纯粹粒子的重要区别点! 网上讨论只能如此简单说明,可供思维不僵化的研究者参考。
【原创】Δt‘=t’_2-t'_1是t’_2、t'_1两个时刻相减结果吗? 公式Δt‘=t’_2-t'_1的Δt‘意思是表示时间间隔。 现在开始把t’_2、t'_1以t’2、t'1表达。 有些相对论者认为公式中t’2、t'1是两个时刻,我们讨论看看时刻相减能不能得出时间间隔? ========================================= 下面我举个例子看看两个时刻相减能不能变成时间间隔? ========================================= 假设以中国阳历计有两个时刻:第二个时刻是2015年7月5日22时50分20秒,第一个时刻是2015年7月1日22时50分20秒。 【假设如果简化表达为:2015.7.5.22.50.20;2015.7.1.22.50.20。这么简化表达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是多少时间,所以这两个时刻连简化都不可能】。 我必须强调!例如不可把2015年7月5日22时50分20秒作如下处理当作还是时刻: 2015年“换算”为多少秒,7月“换算”为多少秒,5日“换算”为多少秒,22时“换算”为多少秒,50分“换算”为多少秒,然后把所有“换算”为秒的结果相加得出多少秒。 或者把7月“换算”为等于多少年,5日“换算”为等于多少年,---,然后把所有“换算”为年的数值相加结果为2015.---年。 或者“换算”为---。 可以吗? 不可以! 为什么不可以? 因为那两个时刻没有长短数值,根本不是分别指各自用了(多少年、多少个月、多少天、多少小时、多少分、多少秒)的时间! 所以说这种计算不是换算!就是说时刻不可能换算为时间。 既然时刻根本不是时间,就不可以把时刻换算成时间。 既然不能那么把两个时刻换算成多少时间,那么就不可能使用的两个时刻相减得出时间间隔那个有大小、多少的数值!即用2015.7.5.22.50.20-2015.7.1.22.50.20的减式不能成立! 也就是说公式中的t2、t1根本不是时刻。 能不能推理表达成两段时间然后相减成为时间间隔Δt‘,?我说也是时间增量Δt‘。 可以。 怎么推理表达? 首先,要有计时前提的起始时,然后才能开始计时。 上面所讲的所谓换算,实际上是使用了一隐性开始计时时刻的前提:例如上面所谓换算为年,就是使用了一个没说明的前提为:从公元元年第一天早上0时开始计时!然后计算出两个时间段都是带小数的多少年,也就是说使用新前提和原有时刻推出时间,然后用两个时间相减得出时间间隔Δt‘。 这应该非常清楚,不是直接使用两个时刻相减,两个时刻根本就无数值,怎么相减得出时间间隔? 假设我们从公元元年开始计时(当然也可以设从其它时刻开始计时,例如设某时刻开始计时为0,可设t1=0),那么这两个时刻就界定了两个时间,这时候,用这两个时刻就可以得到两个时间(有一个时间为0),然后用两个时间相减就成为时间间隔-时间增量Δt‘。 如果一个时刻是2015年7月1日22时50分20秒,那么从公元元年开始计时到2015年7月1日22时50分20秒时刻或2015年7月5日22时50分20秒时刻,得出两个时间都是2015.---多年。 设两千多年少些的那个时间为t’1,两千多年多些的那个时间为t’2,显然Δt‘=t‘2-t’1=96(小时)。 看清楚!是使用两个两千多年相减结果,不是使用两个时刻相减结果! 当然如果以第一个时刻2015年7月1日22时50分20秒起开始计时,那么相当于设t‘1=0,t’2=96(小时)。结果没区别。 当然也可以设2015年7月1日早上0时开始计时,结果也一样。 说明:从什么时候开始计时,得看具体问题是什么才能完全确定。例如,问题仅给出了两个时刻,讨论的是后一个时刻止的时间间隔,那么就要设第一个时刻起的时间为t‘1=0,第一个时刻起到第二个时刻的时间为t’2。 可以说Δt‘=t‘2-t’1中的Δt‘这个时间间隔就是一个时间增量。 我说的时间增量是不是恰当可以商讨。 但是Δt‘=t’2-t'1公式中的t’2、t'1不可能指两个时刻相减等于多少时间间隔! 而且我还反复强调了数理逻辑不允许,即使小学数学也知道相同单位加减得不出其它单位结果! =============================================== 其他进一步简单说明: 强调一下,确实在一些学校教学者中也有这么认为: 时间=末时刻-初时刻! 虽然没有表达成:时间间隔=末时刻-初时刻!但是意思基本一样。 为了不出现矛盾,有人认为时刻和时间的单位完全相同。于是就可以两个时刻相减等于时间。 当然我不赞同这种表达! 两个时刻之间确实是时间(间隔),但是时间意义不是时刻相减结果。仅使用两个时刻之间这段时间,完全可以把初时刻表达成计时钟为0,也就是初时间t1=0!t2为从0开始的计时结果。 再说明为什么时刻不能相加减? 例如,1时1分1秒这个时刻的说法是模糊说法,因为并没有明确是什么时候(不知道猴年马月)的时刻;2时2分2秒同样如此!请问如何知道这两个时刻相减的结果是多少? 仅仅例如像1时1分1秒和2时2分2秒这两个时刻,就完全可以是各种不同的两个时刻!即完全可以分别是:当天、相隔一天、两天、三天等等的1时1分1秒和2时2分2秒,所以无法以之相减得出唯一数值时间!!! 你如果都说成完全具体表达为猴年马月的两个时刻虽然不模糊了,就像我上面举例,上面我说过了,那可不是指两个多少猴年马月的时间!无法把那两个时刻换算成可以相加减的数值! 以两个时刻推出两个时间相减不再是原两个时刻相减! 再次强调: 两个时刻都没有数值多少,相减得不出多少数值的时间间隔!两个时间数值相减有时间间隔,不是两个时刻相减结果! 一句话总结:Δt‘=t’2-t'1公式中t‘2、t’1是时间不是时刻。 不要完全人云亦云!要自己有些思考。 如果哪位先生女士认为我说的不对,可以用道理反驳,不希望嗤之以鼻。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