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时玩霸图
无聊时玩霸图
关注数: 75
粉丝数: 860
发帖数: 33,048
关注贴吧数: 60
到目前为止没发现比伪娘更当得起“哲学”之名的人 到目前为止没发现比伪娘更当得起“哲学”之名的人,如果选吧主觉得还是偷伪娘好一点。 至于别的考虑云云,别的都是神马瞎想?
说说体制学的优点 体制学是有优点的。 体制学的优点,是划出一个“规则”(潜规则也算),然后对符合这个规则的人进行特别嘉奖。 这样得到嘉奖的人会拥护这个规则,也就附带拥护制订规则的人。 依托这些人的拥护,才可以确保制订规则人的个人利益。 问题只在两点。 一曰:规则应该如何制订? 二曰:规则应该如何展示? 三曰:规则应该如何执行? 答:公正、公平、公开。
实用主义的集大成——杜威价值论,及教育对改变社会的意义 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当然是杜威。 杜威这个人物,我个人认为儒家爱好者应该重视。 第一、他的理论有一部分和儒家思想很像,可以说美式哲学能接受中国的部分文化,和这个关系很大,是美国人与中国人可以最终实现彻底沟通的基础。 第二、杜威是冯友兰的老师,基本上说,新儒家的那一套,有很深的参考杜威理论的因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并不是: 实证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老王请注意。 你批判的是实证主义观点,但这个话是实用主义观点,一字之差,差别很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哪个哲学 显然,这是标准的詹姆斯真理观,实用主义哲学,而并非马哲。
实用主义真理观——詹姆斯谈“理论的价值” 美国人是最喜欢钱的啦,一个理论是不是值钱,这是关键。 开个玩笑,说说实用主义三大家的第二位,詹姆斯的真理论。
实用主义的启蒙——皮尔士论科学的信念建立 西哲进入20世纪了,最先要说的,当然是大美国的哲学啦,毕竟人家大美国是世界霸主嘛。 先说说实用主义三大家(都是美国人),为吧里伟大的装同学补课。
酒神与日神的和谐——尼采反理性宣言 亲们,我继续发西哲贴。 昨天在老子吧看了龙龙和S同学两个同志的哲学考研试题,去扯了一通,来感觉了,今天继续发未完的西哲贴。 近现代西哲我已经发过三大阶段了,分别是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休谟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康德为代表的古典哲学。 历史即将进入19世纪,又一个巨人的出现,引发西哲的第四次转型,这就是尼采。
父亲偷羊儿子隐瞒,确实是一个功利计算问题 孟子式的本心论,我并不支持,我并不认为那是孔子的本意。 孔子的本意是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是仅仅个人清高,从社会学的角度说,康德式的善良意志+边沁式的功利计算,才是合理的解释。
现象真的等于存在么 恐怕不是。 比如,请问既然现象就等于存在,那为什么必须依据新不符合公式的现象修改过去总结出来的公式?
用西哲解老子的十二字归纳 鉴于我写西哲贴很多,不妨写一点自己的思想。 我以为,其实完全可以用西哲解老子,可以简单用12个字的西哲词语,表达老子的社会学观点。 至于老子的玄学,那不是西哲可以比的。 这12个字叫: 一大众百个性,上理性下信仰 这肯定比普世的原则要强悍,有兴趣的可以来讨论。
扯一下克劳备忘录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飞机晚点无聊,在机场的书店蹭书读,读了本基辛格写中国的书,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觉得很值得扯淡一下。 基辛格认为,一战以前的德国丧失了外交空间,并非简单的俾斯麦下课导致的强势外交所致,而是德国国力持续增长必然丧失的。 这牵扯到当年(20世纪初)英国的一个重要战略文献——克劳备忘录。克劳备忘录是一战前几年,英国专门研究欧洲战略的重要文献,里面提出一个观点,最终被英国政府接受了。 这个观点就是,不管德国崛起的目的是什么,是否显示足够的友好态度。其实德国崛起本身,就必然损害英国的利益。所以只要德国还在崛起中,对德国的外交围堵就必须加紧进行,这是零和博弈。 换句话说,德国在一战前失去外交的灵活性,是德国国力不断增强必然导致英国的反制,与德国是否足够友好无关。
好几天没来,原来我的帖子还顶在前面啊 不过,那个是不系统的扯淡贴吧,看来确实扯淡比深入思考要有人气啊。
说说什么才是公平社会 去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旅游的人,对当地人的灿烂笑容一定影响深刻,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欢愉。因为有良好的福利政策作为保证,北欧的公民才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1、瑞典堪称是平均主义的社会 瑞典堪称是平均主义的社会。瑞典之所以平均,得益于高税收高福利:1995年,该国蓝领工人平均月收入15100瑞典克郎、白领20200克郎,其中要交所得税31%,大公司的经理则要交60~70%的个人所得税。瑞典的福利可谓五花八门,有病人津贴,父母津贴,寡妇抚恤金,妻子生活补助,医疗补助,住房补助,未成年人补贴,从小学到大学全部免交学费,中小学生免费午餐等”;“瑞典首相的年薪与一般工人相比,纳税后为2:1;首相住在居民区,没有保镖,出入不带随从;家中无公务员和厨师,上下班乘公共汽车或开私家车;瑞典前首相费尔丁出身农民,任职时还抽时间回家务农”。 2、丹麦的高福利 公立学校是不用交学费的,而且对丹麦学生来说,政府每月都有补助,补助足以支付每月的开支。学生的成绩是13分制,6分就及格,11分以上就很不错了。而且电脑上网是免费的,这是北欧的福利制度,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享受得到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一个免费上网帐号,而且还能免费打印500张纸(每学期)。AOF是免费学习丹麦语的地方,不光是免学费,而且提供书本、铅笔,甚至免费的饮料,不可想像吧!这都是高税收、高福利的好处。在丹麦你绝对可以自由地学习,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一切都是自己做主…… ”
我觉得吧里书读的还不错的几个人 第一个要说老克勒了,对论语研究确实很不错,孔子吧要有懂孔子的嘛。 第二个是 yakoles,儒学认识比较深入。 第三个是白日星,佛学思辨还可以。 第四个是萃痕,熟悉西哲主流思想。
因为人知道自己的不足 因为人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想寄托理性获得的“普遍真理”来指导实践。 因为人发现,理性获得的普遍真理依然不足,所以只有寄托宗教。
你足够理性,你就可以上去,但是 你足够理性,你就可以上去,但是你已经被理性所异化,你已经不是你。 你不够理性,你就上不去,但是你还是你自己。 除非
另一种对理性的批判——克尔凯廓尔的存在哲学 我的西哲史,已经进入第四次大变革前夜。 在前面提到了叔本华意志高于理性的说法,说到叔本华认识到,人的理性其实从来都是一个“仆人”而已,真正主要控制人的是意志,是盲目的生存冲动。叔本华对此很悲观,他无法想象非理性的世界是多么的可怕,而这却是事实。 叔本华的意志论,是基于康德“物自体不可知”而推导来的。 其实当时德国还有一类反对理性的观点,那就是克尔凯廓尔的存在哲学。
谈谈马克思哲学 说西哲该说马克思了,犹豫中。 说起来,自小学开始,我们不都是接受这一套教育出来的啊,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大家都知道嘛。 不过,想来想去,可以换个比较新鲜的说法,说说马克思哲学哪些是原创的,哪些是沿用谁的思路的,这可能未必大家知道。 毕竟,我们的政治课本,都是把马克思捧上天的了,这些东西是不明说的,可以尝试一下让马克思回到地面上来。
关于一贴友同学的知识错误问题 一贴友同学提出,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启发式教育的先河,导致现代西方如何如何懂得教育。而东方的孔子对教育过于强调服从师长,导致东方人如何如何死板。 孔子我不是太懂啊,可是我知道,启发式教育不是苏格拉底学派的思想,而是苏格拉底所反对的智者派代表人物高尔吉亚的思想。 高尔吉亚虽然被苏格拉底压制数千年,但是自休谟怀疑论抬头以后,就变成英美哲学的主流思想了。在这个基础上,才有美国学者杜威提出的启发式教育法。 我在一贴友同学的那个帖子里一直在讲这个脉络,但是他就是不正面回答,老是进行人身攻击,顾左右而言它,不知道他是真的不愿意好好讨论呢?还是书读到用时方恨少,不得不装傻啊?
“社会科学”概念的提出——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及人性教 其实边沁-密尔这一套英国人的法制原则,已经是资本主义的基石了。不过哲学对社会学的研究,还远远没有停止。 孔德实证主义的提出,标志社会学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当然,也许是某些人不喜欢的阶段)
以房养老 据说社保亏空越来越大,除非物价大幅攀升,否则20年以后,不可能有钱发养老金的。 据说现在有些人在研究以房养老,想学习西方的经验。 以房养老是西方的经验,说白了就是你快退休以前,买个房子,然后把这个作为资产,抵押给公司或者个人。 然后公司或者个人就可以按月给你生活费用,等你老死了,房子就归公司或者赡养你的个人。
功利主义的改良——密尔的自由原则防止多数人暴政 前面说到,边沁提出国家立法的功利主义原则,并由此原则得出民主制度最理想。 回顾一下这个原则:获得增进全社会幸福的结果,是法律的基本目标。而不是为了正义或者善良这样的虚构动机。
想起来谁发过的一个故事 说古时候日本全力学习中国,尊孔孟为至圣先师。 有一天,某老师问学生:孔孟要我们去做的,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听? 学生曰:应该。 某老师再曰:那孔孟带中国军队打过来了,我们要抵抗么? 学生曰:不知道,也许应该不抵抗吧? 老师曰:放屁,必须抵抗。 我刚答复某民主爱好者,就想起这个故事了。
关于找情人 大家觉得,是应该找那种没什么经济基础的小萝莉,因为比较嫩而且好骗?但是后遗症大。 还是找那种有自己事业的御姐,就是纯的感觉来了就上,没有什么牵扯。
德国的衰败 我觉得吧,应该再找个写德国衰败的书,那样更好玩一点。 德国崛起是怎么来的?又怎么衰败的,值得一探。
法国的衰败 其实我没读过那本推荐书啊,不过我可以猜想一下那个书写的什么。 我猜,写的是法国如何折腾几十年乱成一团,从世界两强之一,变成被德国打得满地找牙的欧洲二流的故事。
道德的外在原则 道德是内在的,这一点应该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打算基于道德来构建法律体系,那必须首先把道德外在化。 我这个帖子仅仅讨论原则,而不涉及具体的做法,也不认为道德外在化本身就是最好的立法原则。
边沁功利主义推导出的西方立法原则 其实嘛,哲学是四类学问的基础。除了自然科学以外,法律问题也是哲学家最早去思辨的。 德国古典哲学崛起的时候,英法有一些哲学家,把思辨的方向转向了主抓道德领域,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
领导的做法不对,因为不讲良心。 甲:领导的做法不对,因为不讲良心。 乙:为什么这个做法不讲良心? 甲:因为领导没有良心。 乙:为什么领导没有良心? 甲:因为领导的这个做法不讲良心。 乙:为什么这个做法不讲良心? 甲:因为领导没有良心。 乙:为什么领导没有良心? 甲:因为领导的这个做法不讲良心。你烦不烦啊,给你解释过两遍了。 乙:问题是,我不明白你这个良心的客观标准是什么啊?你这仅仅是循环论证而已。 甲:滚一边去,人人都有良心,问问自己的良心就可以。 乙:好高深啊!佩服啊佩服。可是,我还是没明白到底这样做为什么不对。 甲:再说一遍,问你自己的良心。
第三类悲观主义——叔本华的生存意志 前面说的西哲,存在两类悲观主义。 第一类是芝诺的 斯多葛学派,机械世界观,认为一切都是注定的,人的思维行为也都是物理化学作用的必然结果,人根本没有一点自由。导致悲观主义。 第二类是莱布尼茨式的个体自由整体不自由观点。认为个体的自由无法改变整体的注定性(历史唯物主义),事实上是没有自由。导致悲观主义。 而叔本华发明了第三类悲观主义。
乡愿颂 一楼百度
拿着西货喊西货是贼不可以么 当年文艺复兴,西方人拿着阿拉伯传入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还要把阿拉伯人赶出去,这在你看来算什么? 我只知道西方人最终崛起了,而阿拉伯人衰弱了。 现在全世界都人西方人那套科学文艺是祖传的,没几个人强调其实是阿拉伯那里吸收来的。 你想怎样?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的辩证统一 前面说到,费希特提出,“物自体”不可认识,不如把这个概念舍弃,让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割裂得以统一。 换言之,只能是唯物主义或者唯心主义二选一,不能康德那样的二元割裂。 费希特从自由意志必须存在这样的“情感”要求出发,认为只能选择唯心主义。否则客观第一的唯物主义,必然导致机械世界观宿命论,完全否定人存在自由意志。 其后谢林等人对这个观点进行了发展。 但是,黑格尔的出现,也只能是黑格尔这样的人物,真正把二元割裂统一了,西哲第一次出现了主观客观二元归一的哲学。
一个算不上忠告的忠告,不要为了反佛而引狼入室 昨天想写一个关于佛教对国学的压力大,还是西教对国学的压力大的帖子,鉴于要陪老婆看肥皂剧,所以没写具体内容。 根据我的了解,西学对国学的压力远远超过佛教,希望吧里某主管能看清形势。 虽然反佛我是支持的,但是为了反佛而给“西哲最高论”者授精,变相鼓励,会更严重的打击国学爱好者的自信心。 完。
关于宣扬西学强于国学派的软肋问题 一楼百度
天地无情与基督教的自然神派变化 一楼百度
天地无情与基督教的自然神派变化 先写个标题,内容明天补上。
一个泰坦尼克的道德问题,问庄同学 假设现在遇到泰坦尼克式的难题了。 船要沉了,有一半乘客无法分到救生设备,你是船长你能做主,有以下四条选择,你选哪个? 1、让上等舱的人先上救生艇。 理由:他们出的船票高,本着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为优质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2、让妇孺先上救生艇。 理由:妇孺是需要被保护的,壮年男人应该发扬风格。 3、按先来后到排队,排到谁是谁上。 理由:人人平等嘛。 4、不管,你们怎么争夺或者礼让都不管。 理由:危急时刻可以行使人天赋的紧急处置权力,他人无权干涉。
主观唯心主义的回归,费希特理性核心对贝克莱经验核心的置换 康德以后不久,德国出现了下一个大师——费希特,第一个发现了康德体系的问题。 自此开创了德国唯心主义的热潮,直到集大成者黑格尔的最终完成。 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表面上又回到了贝克莱的经验主义初期阶段。但其核心已经置换,是通过对休谟-康德体系的再怀疑,而用理性核心,置换掉了贝克莱的经验主义核心。 这个问题的开始,要从康德体系的一个固有矛盾说起。
理性无法证明上帝存在,因为上帝是不理性的 我不是教徒,不知道新教徒们是不是需要学奥康。 要是知道奥康,想必知道天主教的基本错误所在。 天主教想理性证明上帝存在,那是不可能的,奥康已经解释得很清楚。 传统的基督教(天主教)说,上帝是理性的,因此人的理性来源于上帝的分享(即使是不完美的分享),因此人可以部分的理解上帝。 但是奥康反问,请问为什么上帝必须是理性的?上帝不是最大么?上帝如果是理性的,那岂不是在暗示上帝之上还有一个叫“理性”的东西在制约他(它)?这是自相矛盾的。 于是,只能说,上帝是非理性的,上帝不需要臣服于理性。
历代神学家证明上帝存在的思路——献给某信徒 基于某信徒很希望证明上帝存在,不妨你先参考一下历代神学家们的成果。 1、奥古斯丁的种质论。 证明如下:生命的设计如此精巧,各个物种的后代,可以保持祖先的特点而不改变。这说明上帝创世说法的可靠性。
网速好慢,难道说 难道说,不是日本侦破动漫最喜欢用的词语么?
康德三大批判之二三,道德的实践理性与美学 前面在说康德的世界观认识论的时候,说到康德建立的两个基本原则。 1、支持经验主义,同意人的所有知识来源于经验。 2、支持理性主义,同意人的理性架构早于经验,是先天的。 当把这个原则运用到道德领域,就有了康德对道德(也就是实践理性)的观点。
康德三大批判之一:纯粹理性批判 我所接触的几种西哲史类书籍,都对康德这个人物有超于寻常的重点说明。记得前段时间看到的2012年新出炉世界哲学伟人榜,康德也是高居第三(前两位是西哲两大流派的创始人,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甚至高过了近现代西哲的奠基人笛卡尔。 为此,我打算把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分成两个帖子来发,效仿一下各种编哲学史专家们的做法,把这个人的思想写稍微细一点。
我对女人的要求 1,年轻,没年轻其他免谈,我可没耐心慢慢要我适应一个条件好的老女人,因为我已经老了 2,家庭感,没家庭感的人不适合结婚,我要找的女人是结婚对象,等你有了家庭感再来吧 3,体贴,一天到晚只考虑自己的女人没人喜欢跟她相处 4,一定的爱美感,即使你不怎么漂亮,但至少要面对的我的时候好好打扮一下,跟不爱美的女人我无法长久的相处下去,这是我的问题 5,脑子不能太聪明,至少别自以为聪明。如果你总觉得自己无比正确无比高明,那就算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不喜欢太自负的人 6,有女人味但不至于什么都依赖男人,也就是说我不喜欢什么都要我做主的也不喜欢什么都让听她话的女人,两个人在一起就应该互相尊重,而不是谁服从谁 7,有爱心,没爱心的人对子女长辈不堪设想 8,一定要没我有钱,20岁的人就有自己名下房产的就算了,经济上都压着老公怎么能受得了 9,长得让我觉得顺眼,以前我完全不在乎外表,可后来发现外表不符合我审美的我只能喜欢不能爱。虽然爱也许不能维持一辈子,但跟一个完全没爱过的人过一辈子我也是不行的 10,要有点跟我不一样的兴趣爱好,我的爱好很广,跳舞,音乐,电影,动漫,跆拳道,心理学,哲学,玄学。。。一定要有跟我不一样就行了。不然做什么老婆都跟着可麻烦得很
刚看到一个挺不错的证明0.9999......=1的方法 很简单,小学数学就可以懂。
瑞德和他的直接实在论 休谟否定一切的怀疑主义,让很多人很不爽,包括前面说的卢梭,也包括瑞德。 休谟的怀疑主义导致彻底否定了人类一切知识一切思想的可靠性。 卢梭式的反驳,是歇斯底里的呐喊,对怀疑导致信仰丢失的情绪化抵触。 而瑞德,秉承英国人习惯的理性,从另一个角度对休谟提出了反驳。
对传统科学和哲学的另一种精神病式的否定——卢梭及其社会契约论 休谟是那个时代的关键人物,这个人物同时与另两个那个时代的伟人联系紧密。 一个是伟大的精神病人——卢梭,另一个是资本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亚当斯密。 不过嘛,亚当斯密其实应该算经济学家,而不是哲学家。在说哲学的贴子里说他不是很适合,还是说说那个精神病人,法国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吧。
因果只是假象,休谟对传统哲学的彻底否定 要介绍近现代西哲的第二阶段大师,显然只能是休谟。 休谟结束了一个时代,休谟的经验主义,形成了对古代一切哲学的怀疑,彻底的打破了传统哲学的立场,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而后,在18世纪晚期,以康德为代表的第三阶段,在休谟的废墟上蓬勃发展起来,成为的西哲一个划时代的革和谐命的开始,当然,那是后话。
为什么伪娘这样的人吧里这么少呢 恩,这是一个问题。
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对洛克的反动 正式说近现代西哲的第二阶段——经验主义,那早期的两大名人的哲学思想碰撞不得不提。 昨天说了洛克的民主雏形,其实嘛,那只是洛克哲学观的一种社会学表达而已,洛克本质上的研究对象是哲学。
男女的社会分工是不同的,这只是一个事实而已 男人爱的是美女,女人爱的是才子。 美女都是年轻的,至少不是色衰以后的,她们不可能多么的有社会经验和理性积累。 而才子都需要一定的社会经验才可以被社会承认,不可能是很年轻的(极少数除外)。 不可能在婚姻中对男女提出一样的要求,有这样想法的人是不切实际的。
讨论个时事问题,关于开放北京异地高考的PK 最近有关于北京籍家长和非北京籍家长,对孩子在北京异地高考的PK,争论很激烈。大家怎么看的?
吧内某狼的可笑逻辑 吧内某狼曰,要物质基础的女人都不值得娶。 那你是打算永远不娶么? 如果你一直找不到不要物质基础就肯嫁的女人,你是打算改变自己还是改变社会呢? 假设确实社会有问题,那请问是改变社会简单还是改变自己简单啊?
帕斯卡的赌徒式信上帝选择 活跃一下气氛,发个搞笑点的西哲帖。
西方近代的第一种民主哲学——洛克的国民法则 打算讲经验主义了。 经验主义我们知道是英国特色的东西,从英国的哪个人说起呢?不妨还是从洛克对霍布斯君主独裁的哲学质疑开始吧。 (备注,霍布斯的利维坦公民社会,记得在前面某贴说过,霍布斯也是英国人)
庄同学,我们来讨论一下人的前信仰时期 假设吧,信仰的确实是正确的。信仰本身就是错误的就不说了。 这如同标准答案,知道了标准答案就可以做对试题。 生活中的选择(每天都很多嘛)就是不断的在做试题。
莱布尼茨的“单子” 介绍西方近代哲学第一阶段(理性主义)的最后一个人物——莱布尼茨,这代表了西哲近代理性主义的最高水平。 明天开始,说第二阶段(经验主义)了。
斯宾诺莎如何解决笛卡尔身心二元的自相矛盾 讨论时事容易犯错误,讨论孔子容易引发口角,还是继续发西哲大水吧。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