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的“单子”
孔子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4
介绍西方近代哲学第一阶段(理性主义)的最后一个人物——莱布尼茨,这代表了西哲近代理性主义的最高水平。
明天开始,说第二阶段(经验主义)了。
2012年12月03日 00点12分 1
吧务
level 14
话说,我第一次知道莱布尼茨,是因为大学上高等数学课,老师说,微积分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的。
其实嘛,莱布尼茨比牛顿早3年发明微积分,可惜,他的对手是一个天才。牛顿是公认人类历史上的三大天才之一,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牛的人(所以叫牛顿嘛)。他的才华远远盖过了莱布尼茨,导致在微积分发明者的争论中,莱布尼茨处于弱势,并最终黯然辞世。
不过,单就哲学水平来说,这可能是莱布尼茨唯一强于牛顿的地方。
2012年12月03日 00点12分 2
吧务
level 14
不妨用牛顿的物质世界观来开始吧。
牛顿基本上秉承了古希腊“原子论”学派的观点(代表人物就是德谟克利特),牛顿认为,物质的基本属性是有质量和体积。任何一个物体,其实都是由很多微小的原子构成。这些原子的基本属性是惰性的(也就是不动的刚体,不懂什么叫刚体的回家翻中学物理书)。
另一些概念,只是人定义的,并没有对应的真实物体。
比如能量,能量其实只是物质运动的快慢而已。
比如力,力只是对物质运动的一种影响。
这一切,构成牛顿经典物理学的框架。
其实,在牛顿的时代,这样的框架已经很牛。可是莱布尼茨说,从哲学上讲,牛顿的构造是错误的。
2012年12月03日 00点12分 3
吧务
level 14
莱布尼茨也认为存在基本结构,他叫做“单子”。
但是,莱布尼茨说,质量和体积,都是非基本的属性,不能作为衡量物质基本构成元素的属性。换言之,基本构成——单子,不受需要有质量有体积的限制。
单子唯一的可以确认的属性,只能是“活力”。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单子本身就具有活力,会做不规则的运动。
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由做不规则运动的单子构成的。不止牛顿认为的有质量有体积的东西是由单子构成,即使牛顿认为的力,能量这些东西,也统统是由单子构成的。
2012年12月03日 00点12分 4
有点爱因斯坦式质能方程,质量可以等于能量的意思咯。不过嘛,人家爱因斯坦是科学,有公式可以计算验证。莱布尼茨这个早300年的,只是假象。
2012年12月03日 02点12分
吧务
level 14
这种没有质量没有体积,唯一的属性是活力的单子,构成的各种存在物,整体表现出什么样的形式,只不过是大量单子更趋向一个方向运动导致的。这叫做“和谐”。
(备注,这个和谐可不是我们天天喊的和谐啊。)
因为和谐的存在,因此大量单子的相互不干扰自由运动,最终形成的整体不是没有章法的胡乱行为,而成为了有特定目的的世界。
2012年12月03日 00点12分 5
吧务
level 14
如果牛顿说,原子自身本来是惰性的,不会主动运动的。那牛顿就必须解释,是什么推动了世界上的所有原子运动。这是矛盾的。
我不知道牛顿有没有解释过,又或者确实牛顿说过第一推动者是上帝这样的话。反正,莱布尼茨认为,这样的原子论,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2012年12月03日 00点12分 6
吧务
level 14
其实呢,牛顿固然是信基督教的,莱布尼茨同样信上帝,甚至莱布尼茨用他的理性主义,把上帝存在的证明,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
2012年12月03日 00点12分 7
吧务
level 14
记得在说中世纪宗教哲学的时候,我提到过阿奎那上帝存在的五大证明。前三大都是在说一个道理,那就是原因的原因必有其原因,推导到第一个原因,就是上帝。
当时有人说,这是因为用无限战胜了有限,忽悠了我们而已。
牛顿-莱布尼茨微积分体系,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对无限可以进行精密计算的数学方法。因此,莱布尼茨很清楚的知道,阿奎那的前三大证明是错误的。(牛顿肯定也知道哦,请注意,所以牛顿真的会说上帝是第一推动者这么白痴的话么?)
2012年12月03日 00点12分 8
吧务
level 14
阿奎那错在哪里啊?错在他首先就定义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模型是有限的链式结构。只有在有限的链式结构模型中,才可以明确的找出第一个链条。
可是,凭什么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必然是有限的链式模型?
微积分已经证明,“无限”是可以精确计算的,“无限”并不是全都一样。可以是无限循环,可以是无限不循环,可以是无限收敛于某位置,等等。
2012年12月03日 00点12分 9
吧务
level 14
不管是哪一种无限模型。都无法明确的找到“第一个”点。否则怎么是“无限”呢?
也就是说,我们这个世界也许根本就不存在第一个原因。或者说,这个第一原因存在,但是根本就找不到。因为无限收敛于第一原因,也是一种无限,你永远都不知道这个位置在哪里。
比如y=1/x,这个曲线无限收敛于坐标轴,但是你要问,这个最后一个点在什么具体位置?只能说,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是不相交,你找不到的嘛。
2012年12月03日 01点12分 10
吧务
level 14
可是,请注意。莱布尼茨说,也许真的不可能找到第一因,但是恰恰证明了上帝存在。
2012年12月03日 01点12分 11
吧务
level 14
因为啊,这个找不到第一因的无限世界存在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在这个无限世界之上,有一个“构造者”。这就是上帝。
又由于,单子自身自由的乱动,但是世界的整体却呈现有序,恰恰说明,前面说的“和谐”,其实是一种“前定和谐”。所谓的前定和谐,就是有一个造物主在安排这一切。导致自发的无序,在整体上却有序。
(我怎么联想起了布朗运动了)
2012年12月03日 01点12分 12
布朗,水凝结雪花。
2012年12月03日 01点12分
吧务
level 14
因此呢,其实莱布尼茨也是宿命论,而且是比前两天说的斯宾诺莎更极端的宿命论。
斯宾诺莎说,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我们没有自由。
而莱布尼茨说得更奇怪,莱布尼茨说,其实我们是有自由的,我们的活动真的是我们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单子的唯一属性是活力嘛)。可是,整体如何走向,是上帝早安排好的。上帝不过是有效的利用了我们个体的自由而已。整体上,我们其实从来没有自由。
我们个体的自由,恰恰就是我们整体不自由的原因。
2012年12月03日 01点12分 13
最后一句好。“整体不自由”表达的,是人对存在的描述,而这存在包含了自身,我思索到我思索了吗。
2012年12月03日 02点12分
如果后我是比前者更大的场景,只因为我在这场景中,而将之拟人化。那么前者的我在目前方法手段条件等等都不能知全,需要和后者无限概念必须比吗。存在概念的有,和必须比的必自错乱。已经发生的惯性已知定义去定义未发生的所有。
2012年12月03日 02点12分
静态和动态的关系?
2012年12月03日 02点12分
德和道的和同?
2012年12月03日 02点12分
吧务
level 14
所以嘛,无为而无不为,想做好的统治者就要知道如何不动声色的利用民众个人的“活力”。
老子吧的龙龙也是很推崇莱布尼茨哲学观的。
2012年12月03日 01点12分 14
要备注一下,这个并非我理解的老子。老子和西哲理性主义差不多,这是龙龙的观点。我的观点是和实用主义接近,S同学还是比较明白我的。在说到西哲第四阶段的时候会重点提一下。
2012年12月03日 01点12分
吧务
level 14
最后说一下莱布尼茨对西哲发展的另一个主要贡献——分析和经验二分,也算为我后面继续说经验主义打一个基础。
2012年12月03日 01点12分 15
吧务
level 14
莱布尼茨认为,人有两种知识。一种是分析型知识,一种是经验型知识。
分析型知识,是不断逻辑推导出来的知识(比如数学公式),它的基本验证方法叫“矛盾律”。
所谓矛盾律,就是一个基本规则,这个规则叫:一个命题不能同时既是真又是假。
一个分析型知识,只要不被证伪,就必然是
正确的
。比如2+2=4,就是分析型知识。
2012年12月03日 01点12分 17
吧务
level 14
经验型知识,则不同。
经验型知识,只是我们认识到的一些最终事实。这些事实的原因,我们并不是很清楚。我们只不过“经验上”总结了一些不一定为真的规律。
2012年12月03日 01点12分 18
吧务
level 14
比如“明天太阳会升起来”,这是经验型知识。只是我们的经验总结,并不是必然为真的。
2012年12月03日 01点12分 19
吧务
level 14
莱布尼茨说,上帝是构造者,在上帝的角度看,所有知识都是分析型的真的知识。
而人是被构造者,人无法清楚所有的原因(即使知识无限丰富,因为世界的原因是无限的,参考我用y=1/x曲线表达的意思)。因此人总是会有很多经验型知识。
2012年12月03日 02点12分 20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