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语界
密语界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关注数: 75
粉丝数: 2,561
发帖数: 23,871
关注贴吧数: 10
大学演讲录 南京大学——大安法师 1
佛言:解脱于解脱无有差别。道于道无有差别。乘于乘而有差别。 《出生菩提心经》摘录 尔时迦叶婆罗门白佛言。世尊。解脱解脱有差别不。佛言。婆罗门。解脱于解脱无有差别。道于道无有差别。乘于乘而有差别。譬如王路有象舆者。有马舆者。有驴舆者。彼等次第行于彼路同至一城。婆罗门。于汝意云何。如是等乘有差别不。婆罗门言。大德世尊。然彼诸乘实有差别。佛言。如是如是。婆罗门。声闻乘。辟支佛乘。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乘有差别。道与解脱无有差别。婆罗门。譬如恒河有三种人。有从此岸至于彼岸。其初人者。以草为筏倚之而度。第二人者若以皮囊若以皮船倚之而度。第三人者。造作大船乘之入河。于此船中载百千人。其第三人。复敕长子安置守护如此船舫。所有众生来者。汝从此岸度至彼岸。为多人等作利益故。婆罗门。于意云何。夫彼岸者有差别不。婆罗门言。不也世尊。佛复问言。婆罗门。于汝意云何。彼乘之乘有差别不。婆罗门言。所乘之乘实有差别。佛言。如是如是。婆罗门。然声闻乘辟支佛乘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乘实有差别。婆罗门。如第一人。依倚草筏从于此岸至于彼岸。独一无二。声闻菩提应如是知。第二人者。若倚皮囊及以皮船。从于此岸度至彼岸。辟支佛菩提应如是知。婆罗门。如第三人。成就大船共多人众。从于此岸至于彼岸。如来菩提应如是知。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说法常住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只树给孤独之园。佛告诸比丘。法者常在。有佛无佛法住如故。如来至真出现世间。因为宣解分别深义敷演至慧。志在小乘。为说四谛苦习尽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举要言之有阴身苦。设无有身当有何患。是曰苦谛。目贪于色。耳鼻身口意亦复如是。由此因缘成其六衰。从来劫数甚大久矣。既谛见斯已。知为恶习悉无益身。因守身行。护其心口十恶。以拔十二因缘根本则灭。灭除三毒。空无相愿由成罗汉。缘十二因知其牵连断其根源辄成缘觉。解身本空。奉六度无极四等四恩。道品之法三十有七。空无相愿无此三事。不为取证。六通善权常济危厄。等心一切无所适莫。故曰菩萨。逮不退转。当成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度脱十方。故号为佛道法。常存行者。与合无彼无此。犹如众流未到海时各有本名。以合于海无有异号。道德若兹。去来今佛合一法身行与道合。因为众生分别演说。阴衰诸入十二牵连皆为病疾。诸度无极四等四恩为大法药。疗众生病。净如虚空。明逾日光。德超须弥。神圣巍巍莫能讥谤。众罪消灭无复诸苦。以大慈悲度脱十方。佛说是时。诸比丘众漏尽意解。无数菩萨寻时逮得无所从生法忍。佛说如是。诸比丘及诸菩萨诸天龙神。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长寿王经》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skk.net%2F0451.htm&urlrefer=6a10c7289a0973c7c60acc18839ecf5e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老子》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解读: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我不以进攻为主,而只坚持防守的战略为客。参考第三十一章‘不得已而用之’ ‘不敢进寸,而退尺’不进攻一寸,而要退后一尺。 ‘行无行’不主动发起战争,是为迫不得已的防守之战。 ‘攘无臂’排除敌对方战场上有利地形的帮助。(经过上面的不进只退战术,一者争取有利地形,二者增长对方娇兵之气。) ‘执无兵’执取无兵取胜的原则,减少伤亡。 ‘扔无敌’扔:本义:牵引,拉。能够取得战场上的控制权者无敌。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带兵打仗最大的祸患就是轻敌,轻敌者长骁勇之心,若主动进攻则处于被动局面,失三宝之一‘不敢为天下先’。 ‘故抗兵相若’所以说两军对峙, ‘则哀者胜矣。’因国家、民族横遭侵凌、残害而奋起反击的军队方。指两军对垒,防守方,必然能打胜仗。也形容为正义而战的一方必然胜利。
暗夜慧灯 人在暗夜中前进时,智慧的光明,是唯一指引走出黑暗的路标 而障碍却是无穷无尽的 你是希望奔向光明,还是希望被障碍所掩埋? 不良的信息,传播的越广,而引起的反应则相应的越是居大 而受伤害最深的,则首先是当事人自己。 业障的频起,即是恶因缘缠绕的密集显现,知道了业因果报丝毫不爽的自然规律,当下的每一处不顺都欢喜接受,这就是人生酬业。
仁炟法师法语 修习禅定,须发广大誓愿,愿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佛道。发心坚固,犹如金刚;精进修行,不惜身命;若不成就,终不退转。 ---仁炟法师
其实穿衣吃饭都是道了 其实穿衣吃饭都是道了 儒释道也是道了 行住坐卧,无一不是道了 这就是为人之道 人做的好了,就超凡入圣了 圣人做的好就溶入虚空了 虚空若不住,就无住无所不住了
菩提心摄受鬼魂 (摘自《你可以更慈悲》,转自云中凤博客) 菩提心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在它生起的那一刻,你便成为菩萨的一分子。如果你具有菩提心,就能免于负面力量的伤害。负面力量显现时,无法引起伤害或制造障碍。 这一点可以由巴楚仁波切的根本上师,吉美.嘉瓦.玉谷的一个生平事迹来说明。又一次,一个怀恨在心的鬼魂决定要取吉美.嘉瓦.玉谷的性命。这个鬼魂充满了害人的念头,抵达嘉瓦.玉谷的洞穴入口。它看见一个平静的老人双眼紧闭的坐着,全然的宁静平和,充满了慈悲,白发围覆他的头部。这个景象足以让那个鬼魂的恶念在刹那间消失。它凝视老人时,心中充满敬畏。菩提心在他的心中生起,它承诺绝不再取任何人的性命。在此之后,每当出现一个伤害他人的机会,宁静白发老人的影像立即在他的心中显现,那个鬼魂失去了所有伤害他人的力量! ......如果菩提心尚未在你的心中生起,祈愿它在你的心中生起,如果菩提心已经在你的心中生起,祈愿它增长。如果生起菩提心的功德时具体的,那么连整个虚空都不够广大到足以容纳它。 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来自:多智钦传承弟子爱他胜自
青山无语叹人亡,草露风灯闪电光,人归何处青山在总是南柯梦一场 青山无语叹人亡 草露风灯闪电光 人归何处青山在 总是南柯梦一场 体会原汁原味的佛教唱诵
108棵念珠,免费结缘 是免费的哦
洒净仪规 准备一个没用过的小杯子,装上没煮的干净水;杨柳枝或石榴枝一小根,没有就用供佛的花或叶子。 先点三支香,念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顶礼三拜后接下面,) 净水赞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寿广增延,灭罪除愆,火焰化红莲,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 称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持水说文 菩萨柳头甘露水,能令一滴遍十方,腥膻垢秽尽蠲除,令此坛场悉 (把干净杯子拿在左手里,拿水杯的左手手势:用大拇指、食指、小拇指拿,中指、无名指弯曲,水杯底部就放在中指、无名指弯曲的指背上。右手拿叶子,洒一下,观想,然后把水放在桌子上就可以了) 清静。教有真言谨当持诵。 大悲咒(7遍)大悲咒 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Na Mo, He Le Da Na, Duo La Ye Ye). 南无、阿唎耶(Na Mo, Ou Li Ye). 婆卢羯帝、烁钵罗耶(Po Luo Jie Di, Shuo Bo La Ye). 菩提萨埵婆耶(Pu Ti Sa Duo Po Ye), 摩诃萨埵婆耶(Mo He Sa Duo Po Ye). 摩诃、迦卢尼迦耶(Mo He, Jia Lu Ni Jia Ye). 唵,萨皤罗罚曳(An,Sa Bo La Fa Yi), 数怛那怛写(Su Da Na Da Xia). 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Na Mo, Xi Ji LieDuo, Yi Mong Ou Li Ye). 婆卢吉帝、室佛罗愣驮婆(Po Lu Jie Di, Shi Fu La Leng Tuo Po). 南无、那罗谨墀(Na Mo, No La Jin Chi). 醯利摩诃、皤哆沙咩(Shi Li Mo He, Ba Duo Suo Mi). 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Sa Po Ou Ta, Dou Shu Peng, Ou Shi Yun).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Sa Po Sa Duo, Na Mo Po Sa Duo), 那摩婆伽,摩罚特豆(Na Mo Po Qie, Mo Fa Te Dou). 怛侄他(Da Zhi Ta), 唵,阿婆卢醯.卢迦帝(An, Ou Po Lu Xi, Lu Jia Di), 迦罗帝.夷醯唎(Jia Lu Di, Yi Xi Li). 摩诃菩提萨埵(Mo He Pu Ti Sa Duo). 萨婆萨婆(Sa Po Sa Po), 摩罗摩罗(Mo La Mo La), 摩醯摩醯、唎驮孕(Mo Xi Mo Xi, Lie Tuo Yun). 俱卢俱卢、羯蒙(Ju Lu Ju Lu, Jie Mong). 度卢度卢、罚阇耶帝(Du Lu Du Lu, Fa She Ye Di). 摩诃、罚阇耶帝(Mo He, Fa She Ye Di). 陀罗陀罗(Tuo La Tuo La), 地唎尼(Di Li Ni), 室佛罗耶(Shi Fu La Ye). 遮罗遮罗(Zhe La Zhe La),
百度网盘有想开通的没?送邀请链接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netdisk%2Fbeinvited%3Finvite_code%3Dfdc0fc1039eb941c426f1f9bc9973647&urlrefer=94587f7c39b44778f7886db08c0e30cd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netdisk%2Fbeinvited%3Finvite_code%3D1df30df8bdc90fa511db5a2a6c356d94&urlrefer=d600dd1c6abcfd100106f089022093b7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netdisk%2Fbeinvited%3Finvite_code%3Df8fcf9d390f04a371d93ab2cfec066bd&urlrefer=9534243eb7a4f9a2797fa55c78db549b
【拜吧】佛门吧祝传统文化吧发扬光大,如日中天,普熏有情,承前继后 南无阿弥陀佛
【佛门吧】——高考祈福专贴
《佛说不自守意经》 佛说不自守意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应唯然。佛言。听说自守亦不自守。比丘便叉手从佛听。佛告比丘。几因缘不自守。若眼根不闭守。若眼堕色识意便泆。已意泆便更苦。已更苦便不得定意。已不得定意便不知至诚。如有已不知便不见如有。已不知已不见如有。便不舍结亦不度疑。已不舍结不度疑。便属他因缘。异知已异知。便苦不安隐。如是说。耳亦尔鼻亦尔口亦尔身亦尔意亦尔。如是行名为不自守. 佛复告比丘。几因缘自守。若眼根自守。止眼识不堕色意便不泆。已意不泆便更乐。已更乐便得定意。已得定意便谛如有知谛如有见。已谛如知谛如见。便舍结亦度疑。便不信不至诚。便慧智。便意乐安隐。六根亦如是说。如是名为自守。所说自守不自守如是。佛说如是。皆欢喜受 佛说不自守意经
佛说——忏悔 摘于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03 册 No. 0159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佛言:“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以是因缘诸有情 若能修证大菩提 于诸众生起大悲 应受如来三聚戒 若欲如法受戒者 应当忏罪令消灭 起罪之因有十缘 身三口四及意三 生死无始罪无穷 烦恼大海深无底 业障峻极如须弥 造业由因二种起 所谓现行及种子 藏识持缘一切种 如影随形不离身 一切时中障圣道 近障人天妙乐果 远障无上菩提果 在家能招烦恼因 出家亦破清净戒 若能如法忏悔者 所有烦恼悉皆除
关于被烧伤孩子与灵魂吧友之间的一些公开说明 如果有吧友对这件事情的真伪存疑 请自行以实际行动去调查事件的真象 不要只是用键盘说话 请勿在贴吧内发生任何不愉快的发贴与回贴,严重影响吧内的秩序 如果律劝不止,将会禁言
【敬告众吧友书】 本吧是百度开放型,公共贴吧, 至力于佛法的探讨与学习, 接收各类有缘到此的善男信女, 请各位吧友放下俗世的一切纷争与杂乱 净心感受佛陀的教悔 让心灵沐浴在佛光的普照之下 近来会员的不断增加 让贴吧的发言质量也不断下降 各色人等,参差不齐 请大家相互监督 如果发现不如法的贴子,而管理组又没有及时发现的 请发站内信息给管理组人员 或发贴并附上相关链接 随喜大家的护法功德 管理组人员名单, 见贴吧右上角
出家预备营(专贴) 有意发心出家的佛友,可以在这里交流 有发心的师兄也可以组建一个佛门贴吧,出家预备营QQ群,方便交流 有谁愿意来发心的吗? 注意一定是要发心出家的。 因缘不成熟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有没有想出家的发心!
佛说——念珠相关的经典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出天息灾新译文珠根本仪轨经中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以大悲心告诸大众言:“汝等善听!我今演说受持数珠校量功德获益差别。若有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速求诸法得成验者,其数珠法应有如是须当受持。 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五倍。 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十倍。 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倍。 若用木槵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倍。 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 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倍。 若用因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万倍。 若用乌嚧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万倍。 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万倍。 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数难可校量。 “诸善男子,其菩提子者,若复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语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为五十四、或二十七、或十四亦皆得用,此即数珠法相差别。 “诸善男子,以何因缘我今独赞用菩提子获益最胜?诸人善听!我为汝等重说昔因。过去有佛出现于世,在此树下成等正觉。时一外道信邪倒见毁谤三宝,彼有一男忽被非人打杀。外道念言:‘我今邪盛,未审诸佛有何神力?如来既是在此树下成等正觉,若佛是圣,树应有感。’即将亡子卧着菩提树下,作如是言:‘佛树若圣,我子必苏。’以经七日诵念佛名,其子乃得重苏。外道赞言:‘诸佛神力我未曾见,佛成道树现此希奇,甚大威德难可思议!’诸外道等悉舍邪,归正发菩提心,信知佛力不可思议。诸人咸号为延命树,以此因缘有其二名。应当知之,我为汝等视其所要。” 说此语已,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法王子,如汝所说一无有异。” 一切大众闻此持珠校量功德,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世界的生灭 过极久远。此界坏时。当界有情。还复往生光音天中。过极久远。此界成时。别界有情。光音天殁。而来生此。是诸有情。各有身光。清净皎洁腾空而行。随欲能往。适悦快乐。如意自在。以彼有情身有光故。世界尔时。日月光明悉不出现。以其日月光不现故。星亦不现。星不现故。宿亦不现。宿不现故。亦不分别昼夜殊异。以其不分昼夜异故。年月日时。亦无差别。亦复不分男女形相。尔时有情。法尔自然。身光互照。 复次白衣。彼时大地大水涌现。色如酥乳。味如甘蔗。又或如蜜。香美细妙。为人所食。资益诸根。其名地味。时一有情。于是地味。极生爱乐。举以指端。用尝其味。余诸有情。见已亦然。起希欲想。亦以指端。举尝其味。随生爱乐。尔时有情。既于地味。极生爱乐。而为所食。资养支体。由多食已。诸有情身。渐觉坚实。旋复粗重。以粗重故。不能腾空。随欲而往。身光隐没。身光没故。尔时大地。皆悉冥暗。世间乃有日月出现。日月现故。星宿亦现。始分昼夜。既分昼夜。即有年月日时差别。
关于佛友达摩的号,希望大家对他网开一面。 佛氏门中,不舍一人 我佛慈悲!
佛门早课,晚课(寺院版) 早课
【流动——吧务组——招募人员若干!!!】 为应对暑假的上网高峰,所以本吧决定成立流动吧务组 现招组长一名, 组员若干 有意回贴 说明来意 为了佛门吧能更好的为佛友们服务,简单点说说有什么想法,大家讨论一下。
浴佛归来,法喜充满 浴佛偈颂 我今灌沐诸如来, 净智庄严功德众。 五浊众生令离垢, 同证如来净法身。 偈出《浴像功德经》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诞日,( 浴佛节的意义) 浴佛节的意义 一、释迦牟尼佛简史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农历四月初八,佛陀诞生在印度迦毘罗国(尼泊尔境内) 为净饭王太子,俗名悉达多。据说释迦牟尼诞生时,天乐鸣扬,香风四散,花雨缤纷,宇宙光明,悉达多太子(佛陀出家前的身分)落地后,不扶而行,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此处「我」指人人纯真的本性,亦即佛性。见《长阿含经》)此时大地圌震动,天女散花,四天王以十二种香汤、名花灌沐太子金身,九龙亦从上而下吐水,一温一凉为佛沐浴,人天无不欢欣鼓舞,因为世尊的到来,为三界热恼的众生,带来无比清凉的佛法,更为迷失的众生找到一条解脱之道。 佛陀从幼聪智非凡,文武双全,样样精通。十九岁弃王位及一切荣华富贵,於二月初八出家,参学五年,在雪山苦行六年,三十岁十二月初八成道,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七十九岁二月十五日在希连河畔,娑罗双树下入灭。
佛言——不以此言坏乱于彼。不以彼言坏乱于此。有诤讼者能令和合 舍灭两舌。 不以此言坏乱于彼。不以彼言坏乱于此。 有诤讼者能令和合。已和合者增其欢喜。 有所言说不离和合。 诚实入心。所言知时。 舍灭恶口。 若有粗言伤损于人。增彼结恨长怨憎者。如此麤言尽皆不为。常以善言悦可人心。 众所爱乐。听无厌足。但说此言。 舍灭绮语。 知时之语.实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但说是言 摘录于《长阿含经》《梵动经》部份
佛言——《长阿含经》摘选 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方便毁谤如来及法.众僧者。汝等不得怀忿结心。害意于彼。所以者何。若诽谤我.法及比丘僧。汝等怀忿结心。起害意者。则自陷溺。是故汝等不得怀忿结心。害意于彼。比丘若称誉佛及法.众僧者。汝等于中亦不足以为欢喜庆幸。所以者何。若汝等生欢喜心。即为陷溺。是故汝等不应生喜。所以者何。此是小缘威仪戒行。凡夫寡闻。不达深义。直以所见如实赞叹 节选自《长阿含经》 《梵动经》部份
以后上班要把工作服整齐整了 说的是你 爱新觉罗
绥化有没有佛友在这里的呢 绥化是不是有一位师父叫释玄祥法师,他是怎么一个情况,有人了解吗? 有知道的介绍一下,功德无量!
注意 只要不是修身养性的内容 所有一切的感观上所能接受的信息,都会对清净自性产生严重的伤害。
有个悲伤美丽的女人 有个悲伤美丽的女人欲投河自尽,被船工救起,船工问她为什么要寻短见。 女人说:“结婚一年就被丈夫抛弃,我的世界从此一片黑暗,所以不想活了。” 船工问:“那一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女人听到后脸上闪烁出快乐的光茫, 她回忆道:“那时候的我天真烂漫,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船工又问:“那时候你有丈夫么?” “当然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了一年前的时光之河,你现在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岁月不过是淘汰掉了一个不属于你的男人,你何必还寻死觅活的呢?” 女人想了想,确实如此,于是破涕转笑,谢过船工转身回到来时候的路。
【贴吧共修】诸善男子!如来灭后,谁能荷负世尊如是之大重担 《胜天王般若波罗密经》 节尾章句 部份节录 尔时,大众一时咸同观如来面,异口共音俱发声言:“诸善男子!如来灭后,谁能荷负世尊如是之大重担,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所可修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众中有一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为护持法故,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说偈赞云: “我等舍身命, 不求未来报, 护持甚深法, 世尊之所说。” 尔时,众中五百天子,贤王为上首,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说偈赞云: “为度诸众生, 成就大悲愿, 护持甚深法, 世尊之所说。” 尔时,释提桓因、尸弃大梵、毗沙门天王,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说偈赞云: “般若微妙药, 能治一切病, 我等顶戴持, 世尊之所说。” 尔时,执金刚神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说偈赞云: “法本无名字, 佛以名字说, 世尊大悲教, 我等顶戴持。” 尔时,世尊告尸弃梵天言:“梵天!佛有三事最为无上。何等为三?一者、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二者、护持正法,三者、如闻修行。梵天!如此三法最为无上。若复有人能修行者,此人名为供养如来。佛若在世一劫、若减一劫,说彼功德不能究尽。梵天!若护持如来一四句偈,是人功德尚不可量;况复般若波罗蜜,三世佛母。何以故?梵天!诸佛如来皆从般若波罗蜜生。以法供养,即是供养诸佛如来,不以赀财而为供养;法供养者,诸供养中最为第一。梵天!有人护持如来正法,当知此人二世安乐。是故,梵天!应须护持甚深修多罗。梵天!梵天以拥护法故,得见贤劫千佛,悉为请主。梵天!于此秽土护持正法须臾之间,胜在净土过一劫、若一劫,是故宜应勤加精进拥护正法。”
【贴吧共修】诸善男子!如来灭后,谁能荷负世尊如是之大重担 《胜天王般若波罗密经》 节尾章句 部份节录 尔时,大众一时咸同观如来面,异口共音俱发声言:“诸善男子!如来灭后,谁能荷负世尊如是之大重担,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所可修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众中有一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为护持法故,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说偈赞云: “我等舍身命, 不求未来报, 护持甚深法, 世尊之所说。” 尔时,众中五百天子,贤王为上首,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说偈赞云: “为度诸众生, 成就大悲愿, 护持甚深法, 世尊之所说。” 尔时,释提桓因、尸弃大梵、毗沙门天王,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说偈赞云: “般若微妙药, 能治一切病, 我等顶戴持, 世尊之所说。” 尔时,执金刚神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说偈赞云: “法本无名字, 佛以名字说, 世尊大悲教, 我等顶戴持。” 尔时,世尊告尸弃梵天言:“梵天!佛有三事最为无上。何等为三?一者、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二者、护持正法,三者、如闻修行。梵天!如此三法最为无上。若复有人能修行者,此人名为供养如来。佛若在世一劫、若减一劫,说彼功德不能究尽。梵天!若护持如来一四句偈,是人功德尚不可量;况复般若波罗蜜,三世佛母。何以故?梵天!诸佛如来皆从般若波罗蜜生。以法供养,即是供养诸佛如来,不以赀财而为供养;法供养者,诸供养中最为第一。梵天!有人护持如来正法,当知此人二世安乐。是故,梵天!应须护持甚深修多罗。梵天!梵天以拥护法故,得见贤劫千佛,悉为请主。梵天!于此秽土护持正法须臾之间,胜在净土过一劫、若一劫,是故宜应勤加精进拥护正法。”
不错啊,很好 随喜功德
海涛法师于温州妙果寺最新开示2012.03.08
慧律法师 法语 每一个人都是神经病,只是轻跟重而已。 出自《安祥之道》
遇到不如法的僧人应该如何做? 第一,报告给该不如法僧人的师父知道; 第二,报告给当地佛教协会; 第三,报告给有能力制止该不如法行为的大善知识; 千万不要四处张扬, 如果到处张扬该不如法僧人的过失,及不当行为,令无量大众对僧宝失去信心,果报要自付。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即隐恶扬善,恶的信息消失了,善的竟界自然现前。 所以无数圣贤,游化十方,无不是教人向善止恶, 自以为打击邪恶,到处张扬,其实是在宣扬恶的力量。 谨慎!!
贴点两年前写的东西《西游记》中的修炼心法 西游记中的修炼心法 2010-06-07 8:20 西游记诗曰: 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 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又诗: 一点灵光彻太虚,那条拄杖亦如之。或长或短随人用,横竖横排任卷舒。 又诗: 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是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这是修炼佛仙的口决 混元体正合先天,指的是上乘大利根器之人。 炉中久炼非铅汞 指的人身即炼炉,人身这个炼炉中炼的并不是铅汞。是自己不良的行为,和念头。 变化无穷还变化,指的是七十二种类型的无穷数。 三皈五戒即一般初入佛教的一种仪规。 一点灵光彻太虚,指的是修炼有成,超凡入圣 那条拄杖亦如之,指的是人的念头,已经可以随意控制,随心所欲。前念不生,后念不灭 猿猴道体配人心,指的是每个人都心猿意马,很难真正的平息下来达到真正的清净状态。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是指往自己的内心处扫除诸恶。 如来同契住双林,指每一个人都是如来。万相归真从一
碎言同学,请记住,谁也代表不了佛门贴吧 你有意见,有想法,请在一个贴子里集中反映,请勿灌水
佛的弟子就要学佛的教法 诸位,仔细想想,我们今天看到的经书是怎么来的? 是释加牟尼佛金口亲说 然后有无数的先贤,抛头颅,撒热血,万死万生,历进艰辛,风里雨里,刀山剑林,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我们不好好学习佛的教法,真是太愧对先贤,愧对诸佛如来的教导了。 放下是非,放下人我,放下执著,拿起佛法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有关打坐的投票调查
大年初三火葬厂见闻(原创) 年初一的时候,大嫂的亲娘去世了, 可怜这位有儿有女的王老太太,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后,大年初一死在了医院, 然后直接被拉往火葬厂,火葬厂初一,初二放假,所以遗体被停放在了火葬厂的冰棺里,其实今年春节停冷的,不管停哪里都和在冰箱里差不多。 大嫂家有白公事,我做为大嫂的婆家人,很自然的被做为家族代表派去公事上,我们这里的土话叫做‘架孝客’发音为‘jia xiao kei’。同行的还有我孩子她二姑。 白公事安排在火葬厂的宾仪馆,所以我们一行人年初三都往处在郊外,半山坡上的火葬厂里赶,效外的半山坡比城里的气温还要低,而且火葬厂也没有义务给这些忙公事的人按排休息室,所以大队人马都站在院子里。 去的时候九点多,赶到后,看到已经是站了满满一院子的人了,原来还有好几家都赶在这天,王老太太排在了第四,这是节后火葬厂第一天上班。(后来听说这一天,一共火化了八个) 这也是我第一次进入火葬厂这样的圣地。 哭爹叫娘的人,一拨拨的,感觉生命非常的让人无奈,生死做不了主,黄泉路上无老少。
【调查】请大家进来投票
【调查】如果本吧拟选择一法门,做为一门深入的法门,哪个法门适合 【调查】如果本吧拟选择一法门,做为一门深入的法门, 哪个法门适合当前贴吧的环境, 针对吧友人员的流动性, 贴吧发言的随意性, 时间的不确定性, 贴吧的开放性
奇怪的一天 因缘所至, 我有一套传法的碟子,是上下两集的,可惜的是,上集不能复制,也看不到信息,只能看到下集。我就拿到邻居大爷那里去复制,在他家,他能复制上集,不能复制下集。 然后 我和孩子他爸同时没拿钥匙,一家人进不来家门,打电话给开锁公司,要80元钱,姑娘说太贵,再找一家,结果打来打去都再也没有接电话的。然后东家,西家的借工具,想要破门而入,门虽然不是防盗门,只能遮当君子,结果却怎么也破不开,又想上楼上家里,从楼上溜下到阳台上,结果楼上邻居不在家,后来又用驾驶证划拉,划来划去没有作用。又想到砸窗而入,又想到一地玻璃茬子,也不敢把孩子从这里放进去。 折腾半天,总算是进家来了,阳台上漏了一地水,原来是楼上没人,水门没关就走了,我家的阳台成了水帘洞了。一直漏到二楼家去了。 不过,还是感觉法喜很充满,传法终于成功了,邻居大爷那执著的劲,真是世所罕有。
祝心禅师兄生日快乐
扫尘除垢 佛陀在四十九年弘化生涯中,始终本者契理契机的精神。”契“是符合的意思,契理是佛陀所说的一切法符合真理;契机是符合众生的根机。佛陀说法很讲究契机,众生的根机不同,就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施设无量法门,对什么类型的众生就给予他们什么样的法门。佛陀度众生就象医生看病一样,众生有什么样的病,佛陀就给他们开什么样的药方。 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当时佛陀有一个叫周利般特的弟子,他愚笨过人,记忆力又是非常差,他有个哥哥也在佛陀的僧团里出家,对这个愚笨的弟弟非常嫌弃,因此总想把他赶出僧团外,周利般特为此觉得很苦恼。这天他正伤心地在哭着,恰巧遇上慈悲的佛陀,佛陀问他哭什么,他说因为自己的愚笨,被哥哥所嫌弃。佛陀安慰了他一番,然后就让他在僧团中帮忙扫地,并教他念“扫尘除垢”四个字,他确实非常笨,佛陀教他念“扫尘”时,他就忘记了“除垢”;教他念“除垢”时,他又忘记了“扫尘”,教了很长时间才把四个字念下来。从那以后,周利磐特每天都在寺院扫地,边扫边念“扫尘除垢、扫尘除垢……”,由于心念的专注,一段时间后,妄想渐渐减少,无明渐渐减少,无漏的智慧光明也显现出来。后来,周利盘特因为天天念这四个字的关系,证得了阿罗汉果。佛陀就是这样,根据不同根机的众生,施设不同的法门。在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里,就象周利般特这样的众生都可以得度,还有什么样的众生不可以度化呢?
真道 时间与空间只是一个抽象存在的参照物 他可以帮助你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但同时也是找寻真理最大的障碍 你没有办法摆脱 却又不得不依附
一春幽人——善友请进 你那个贴子,过多的强调了受想行识,与佛法的清净,无染,背道而弛, 如果一意孤行,必将距离中正之道越来越远, 我佛慈悲 以种种善巧方便开示着后世的弟子, 禅定方面的功行,应该有更善巧的方式, 而不是这种不断强化受,触,等不正的念想, 对于尽是初学的佛门贴吧来说,对新近入门的净土行人,会产生极大的反作用力。 所以 今对你的主贴 ‘ 修禅定的感觉’的做出删除的决定 请善友及时做好备份
观世音菩萨——相关的经文 佛告: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脱。 时除盖障菩萨白世尊言:世尊,诸有情中,有能知是六字大明陀罗尼者否? 佛言:无有知者。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无量相应,如来而尚难知,菩萨云何而得知此观自在菩萨微妙本心处耶?我往他方国土,无有知是六字大明陀罗尼处者。若有人能而常受持此六字大明陀罗尼者,于是持诵之时,有九十九殑伽河沙数如来集会;复有如微尘数菩萨集会;复有三十二天天子众,亦皆集会;复有四大天王,而于四方为其卫护;复有娑誐啰龙王、无热恼龙王、得叉迦龙王、嚩苏枳龙王,如是无数百千万俱胝那庾多龙王,而来卫护是人;复有地中药叉、虚空神等,而亦卫护是人。善男子,观自在菩萨身毛孔中,俱胝数如来止息已,赞叹是人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得是如意摩尼之宝,汝七代种族皆当得其解脱。善男子,彼持明人,于其腹中所有诸虫,当得不退转菩萨之位。 若复有人,以此六字大明陀罗尼,身中、项上戴持者。善男子,若有得见是戴持之人,则同见于金刚之身,又如见于舍利窣堵波,又如见于如来,又如见于具一俱胝智慧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而能依法念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人而得无尽辩才,得清净智聚,得大慈悲。如是之人,日日得具六波罗蜜多圆满功德。是人得天转轮灌顶。是人于其口中所出之气,触他人身。所触之人,发起慈心,离诸瞋毒,当得不退转菩萨,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此戴持之人,以手触于余人之身。蒙所触者,是人速得菩萨之位。若是戴持之人,见其男子、女人、童男、童女,乃至异类诸有情身。如是得所见者,悉皆速得菩萨之位。如是之人,而永不受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而得不可思议相应念诵。今此六字大明陀罗尼,作如是说。 节选自 《大乘庄严宝王经》
【四书五经】·大学·佛门吧刊 一楼感恩百度
这吧好, 安静好修行 清静好入定
密语界吧,审请友情链接
我晕 这吧有大吧了, 我也要审请
【吧刊】【四书五经·大学】佛门吧刊·第十期 本期吧刊简介: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在此之前,还有一本《乐经》,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 本期吧刊目录: 1. 论语·学而 2. 四书·大学 3. 花中四君子 4. 竹林精舍 5. 追寻佛陀的足迹 6. 佛典故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2Fbakan%2Fview%3Fkw%3D%25B7%25F0%25C3%25C5%26kid%3D34206&urlrefer=13299dcbce3a8a7d7a34653b347c537f
【吧刊推荐】佛门吧【道德经】申请上首页 贴吧名:佛门 吧刊名:道德经 贴吧分类:时尚运势 推荐理由:道德经,大智慧 封面图片:
佛典故事——九色鹿 从前,有一只珍奇罕见的九色鹿,常在恒河边饮水吃草。一天,有人失足掉进了河里,惊恐地大声呼喊,九色鹿听见了,不顾自身的安危,赶忙跳下河里,将落水人救起。落水人为报答它的救命之恩,愿意当它的仆人,每天取水草来供养并供其使唤。但九色鹿婉拒了,只要求他保守秘密,不要泄露见过九色鹿的秘密:「否则人们会为了贪求我身上的皮、角,而来杀害我!」九色鹿告诫完随即离去。 此时,国王的夫人在夜里梦见一只身长九色彩毛的鹿,皮薄坚韧,鹿角亮白胜雪,异常珍贵。王后一觉醒来念念不忘梦里的鹿,朝思暮想著要用九色鹿的皮作坐褥,用九色鹿的角作拂柄,最后就称病以死威胁国王,央求国王派人去捕捉。国王为讨王后的欢喜,於是四处张贴布告,若有人能知九色鹿所在,不但能得重金奖赏,更愿分与大半江山。那位落水人听闻这个消息,贪心起、恶念生,想著鹿不过是头畜生,死活有何关系,蒙昧良知的落水人於是向国王密报九色鹿的行踪,由於他违背诺言,恩将仇报,脸上立刻生满癞疮,痛苦难当,但利欲薰心的落水人并没有觉悟,仍然带著国王的大军来到了九色鹿栖息的河边。 河旁大树上的乌鸦平素与鹿为好友,交谊深厚,远远发现了国王的军队,赶紧飞告九色鹿,但国王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重重包围河的两岸,令鹿无处逃脱。这时,九色鹿一眼就认出了落水人的长相,知道是这个人出卖了他,於是上前把当初如何不惜生命救人免难,今日却遭背叛的情况告知国王。国王听了,非常惊讶,畜牲竟然怀有如此深厚的慈悲心,勇於牺牲自己,拯救他人,反而是人忘恩背义;於是便颁布命令,从今以后不许任何人伤害九色鹿,若有违犯者,绝不饶恕。 典故摘自:《佛说九色鹿经》 省思 一切事情皆藉由众缘和合,往往须要大众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所以,知因识果的明理人,就会懂得「知恩」、「感恩」、「报恩」,不仅能知,更真实去实践!相反地,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知感恩的人,必然无以成事,亦为人所远离。
我晕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