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正心散人
楼主
太极拳不好讲,因为太极拳可以说是传统武术中流传最广、论述最多、练习者最多、研究者也是最多的拳法,甚至没有之一。因而也是各种说辞最多、名词最多、理论最多、流派最多、种类最多的拳种。
所以这就造成了太极拳中有着巨大的信息量。这是好事,有多种资料可以供习者研究学习。但是同时也是坏事,因为这些信息中还包含有大量的重复信息、过时信息、无效信息,乃至错误/误导信息。
要想在短短一两篇文章内把这些一一给大家讲清楚,那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就拣重点的说,且尽量采用直接叙述的方法,就是直接给出结论和答案,规避一些争议性的东西。
好,下面就开始我们的正文的内容。
学习太极拳,对当前的我们(学习者、练习者)来说,首先是要打破一些关于太极拳的神秘论的东西。
对于太极拳充满神秘的想象,其实很不利于对太极拳的学习。
一、什么是太极拳的神秘论?
例如,很多朋友喜欢很简单地、单方面地认为/想像太极拳天然就是一个很厉害的东西。正因为它很厉害,所 以会接受它有很多不明所以、难以理解的东西存在,难以学懂也是可以接受的。
或是喜欢各种各样的无限、无谓地拔高太极拳,颇有太极拳完美无缺,天下第一的架势。或是无意义地拔高太极拳的立意和拳理。类似这样的行为和想法都是无助于学好、掌握好太极拳的。因为,没有根基、不接地气、过于虚幻的东西会使学习者无所适从,抓不住核心。
但凡我们回顾一下太极拳的发展脉络,就不会有类似的想法了。这就好像你如果是看着一个小朋友一点点长大的,那么将来它有何种成就,你也不会对他产生神秘感。一个意思。
所以第一步,就是告诉大家一点:太极拳不是天生就是今天这个样子的,它并不是什么天生的神拳。它也是一步步发展而来的。
最初太极拳就是比较“简单粗暴直接”的拳法。动作硬朗,发力刚健。
我知道可能有不少练杨氏、吴氏拳的朋友——好吧,即便是号称“缠丝劲力特刚强”的陈氏拳,目前风格也越来越接近杨氏了——但,太极拳并不是第一天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这点在陈氏拳、赵堡拳,乃至杨家拳某些支派中还可看到一些这样的东西的。
这些简单粗暴风格的拳路,在太极拳的发展脉络里,都可以看到。最简单直接的例子,就是杨家拳跟陈家二路的区别。甚至在杨家拳本门之内,不同支派之间也有类似的差异。也就是说,杨家也有刚猛的支派。
讲这些是让大家脑子里建立起来一个概念:就是太极拳本身是一种从最初的、最粗糙的拳法形态(有研究说可以上溯至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式),一步步不断沿革发展,不断融合其它的东西——包括各种拳理、功法、技术等等——最后才变成了今天我们见到的这个样子。这是事实,也是史实。
那,对我们来说,了解这些有什么现实的、对于自己练习有帮助的意义呢?
首先,了解这些发展脉络,就可以让我们去关心注意一个重要的问题:到底是哪些关键性的理念、理论和功法技术等出现,让太极拳成为我们通常认知的太极拳。这就好像,当拳中有了“某种东西”,太极拳就突然不一样了。
这也就是说,太极拳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是什么把太极拳与其它拳法区别开来了?套用佛家术语就是:太极拳中哪些是共法,哪些是不共法。太极拳最有特色的东西是什么?
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学习太极拳时,抓住核心,抓住重点。以及正确理解认识太极拳。因为只要掌握了这些“关键、特别的东西”,就等于掌握了太极拳
下面我们要谈的,就是这方面的东西,也就是核心、关键的东西。
太极拳的核心,依然不离 “整” 和“整动”这一内家拳共通的脉络,在整和整动方面起关键作用的东西,必然会成为太极拳的核心。
先谈谈太极拳的整,再来聊一聊太极拳的整动。
2024年11月01日 03点11分
1
所以这就造成了太极拳中有着巨大的信息量。这是好事,有多种资料可以供习者研究学习。但是同时也是坏事,因为这些信息中还包含有大量的重复信息、过时信息、无效信息,乃至错误/误导信息。
要想在短短一两篇文章内把这些一一给大家讲清楚,那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就拣重点的说,且尽量采用直接叙述的方法,就是直接给出结论和答案,规避一些争议性的东西。
好,下面就开始我们的正文的内容。
学习太极拳,对当前的我们(学习者、练习者)来说,首先是要打破一些关于太极拳的神秘论的东西。
对于太极拳充满神秘的想象,其实很不利于对太极拳的学习。
一、什么是太极拳的神秘论?
例如,很多朋友喜欢很简单地、单方面地认为/想像太极拳天然就是一个很厉害的东西。正因为它很厉害,所 以会接受它有很多不明所以、难以理解的东西存在,难以学懂也是可以接受的。
或是喜欢各种各样的无限、无谓地拔高太极拳,颇有太极拳完美无缺,天下第一的架势。或是无意义地拔高太极拳的立意和拳理。类似这样的行为和想法都是无助于学好、掌握好太极拳的。因为,没有根基、不接地气、过于虚幻的东西会使学习者无所适从,抓不住核心。
但凡我们回顾一下太极拳的发展脉络,就不会有类似的想法了。这就好像你如果是看着一个小朋友一点点长大的,那么将来它有何种成就,你也不会对他产生神秘感。一个意思。
所以第一步,就是告诉大家一点:太极拳不是天生就是今天这个样子的,它并不是什么天生的神拳。它也是一步步发展而来的。
最初太极拳就是比较“简单粗暴直接”的拳法。动作硬朗,发力刚健。
我知道可能有不少练杨氏、吴氏拳的朋友——好吧,即便是号称“缠丝劲力特刚强”的陈氏拳,目前风格也越来越接近杨氏了——但,太极拳并不是第一天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这点在陈氏拳、赵堡拳,乃至杨家拳某些支派中还可看到一些这样的东西的。
这些简单粗暴风格的拳路,在太极拳的发展脉络里,都可以看到。最简单直接的例子,就是杨家拳跟陈家二路的区别。甚至在杨家拳本门之内,不同支派之间也有类似的差异。也就是说,杨家也有刚猛的支派。
讲这些是让大家脑子里建立起来一个概念:就是太极拳本身是一种从最初的、最粗糙的拳法形态(有研究说可以上溯至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式),一步步不断沿革发展,不断融合其它的东西——包括各种拳理、功法、技术等等——最后才变成了今天我们见到的这个样子。这是事实,也是史实。
那,对我们来说,了解这些有什么现实的、对于自己练习有帮助的意义呢?
首先,了解这些发展脉络,就可以让我们去关心注意一个重要的问题:到底是哪些关键性的理念、理论和功法技术等出现,让太极拳成为我们通常认知的太极拳。这就好像,当拳中有了“某种东西”,太极拳就突然不一样了。
这也就是说,太极拳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是什么把太极拳与其它拳法区别开来了?套用佛家术语就是:太极拳中哪些是共法,哪些是不共法。太极拳最有特色的东西是什么?
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学习太极拳时,抓住核心,抓住重点。以及正确理解认识太极拳。因为只要掌握了这些“关键、特别的东西”,就等于掌握了太极拳
下面我们要谈的,就是这方面的东西,也就是核心、关键的东西。
太极拳的核心,依然不离 “整” 和“整动”这一内家拳共通的脉络,在整和整动方面起关键作用的东西,必然会成为太极拳的核心。
先谈谈太极拳的整,再来聊一聊太极拳的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