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音宝宝
复音宝宝
关注数: 58
粉丝数: 203
发帖数: 3,842
关注贴吧数: 8
落寞的华克猛犬 十多年前买的,后来给孩子玩,在外面经常吸引其它孩子过来,你摸摸他碰碰,小零件损坏丢失。开始还有点心疼。既然给孩子当玩具就随他吧,开心就行。恒龙遥控,钢波箱,金属履带。如今孩子大了,早已失宠,只能静静地停在冰箱上面,落满了灰尘,因为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也是所有武器的宿命!无论当年如何闪耀总有失去光芒的一天。
水一帖!!! 爱知九九舰爆,合金摆件。
第一次带望远镜爬山 难得秋高气爽的天气,带了一瓶水背着战神2就出发了。400多米高,一会就到山顶,中间没有休息。几公里内非常清楚,十几公里也还行,几十公里外就灰茫茫的了,毕竟太远了。用望远镜看确实很爽。期间一个中年人和两个年轻人看了望远镜。他们的第一句话都是,哎呀,真清楚。赞不绝口。只是让他们调整了瞳距,其它不用动,确实方便。800克内的镜子,出去玩基本没问题。袖珍镜确实更便携,能有战神的光学和傻瓜的镜子不多。普通人拿起来就看,什么视力补偿,调焦都搞不清楚,战神2是个老少皆宜的好镜子。小插曲,那瓶水完整带回家。
大家没有有过这种感受 今天爬山,400多米高,带了一瓶农夫山泉。过程中出了一些汗,到山顶嘴里一点不干,反而有很多甜甜的口水,下山时嘴唇有点干,但嘴里很湿润。到家水也没打开。在过去肯定口干舌燥,一瓶水都不够。
德国二战三号战车 这款有人玩过吗?随便说说。准备拿这个练练手。
这款可以改推推乐吗? FineMolds MR01 1/35 塑料拼装模型
日本95轻战车,1:35的,炮管履带轮子能活动的,细节好一点。哪里能买到?预算小几百。
新8倍望远镜 出来有一段时间了,小黄鱼出的都是全新的价格,是不是因为好才没人卖呢。看评测还可以,外形比战神好点,关键轻不少,价格合适真想搞个玩玩。新战神小黄鱼一千左右,新8到这个价格就好了。
这个95轻战可以改装吗? 喜欢1:35的,大小合适,这款炮塔可以转动,炮管俯仰,轮子履带可动,就是细节有点敷衍,改造一下行不行?
保罗比屋脊的保值吗? 小黄鱼上同品牌同规格的,保罗比屋脊价格明显高,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流行屋脊啊。
门市部的几个镜子 看了几个,其中7x50两个,7x40,12x42,6x30,还有几个杂牌的镜子。综合来看,包括光学,体积,重量,6x30的最好。
这个镜子了解吗? 偶尔看见的,拼多多和淘宝都没看见有卖,造型着实可爱,外观别致,不知道性能怎么样?
普通玩家对战神2感受 战神3价格高,目前战神2价格还可以,到手用了两天,光学效果挺好,没分划看起来更清爽,瞳距调好后上眼非常舒服,焦距调到适当位置,基本就不用调了,这点非常方便,拿起来就看,看完就收。重量连两个镜罩加颈带760克,体积也不大。牛角有点碍事,受它影响目镜罩有点不好罩,适合有点军镜情节的,对耐用性有点要求,旅游看比赛看表演都可以。操作光学携带达到了比较好的平衡,综合性能不错。我国目前现役军镜还是保罗。生命力还是有很强的。
刚淘的西光战神2 一直想搞个小保罗玩,战神2口碑不错,找了几天,终于实现。简单看了一下效果确实可以。
这款镜子的调焦方式奇怪,知道的说说。
西光战神2代 二手品相好的多少钱能收到?
大景深望远镜 喜欢大景深不用频繁调焦的,买这种定焦的不就可以了吗?对光学要求不苛刻就行了。
多年前的一场经历 大概十几年前,那时听说西光战神出来了,赞扬一片。正好南京大行宫有个望远镜实体店,决定去体验一下。在一栋高层写字楼里。在十几楼。先看了西光战神,带分划的。在窗口看了一会,感觉一般。然后又看了一个大的,后来知道是云光T98。上眼相当舒服,拉近感强。总体感觉比战神好。确实口径和倍数对新手吸引力挺大的。
选镜经验总结 适合大多数人。选新镜不选老镜,收藏除外。中小口径选屋脊,中大口径选保罗。1000元以上选屋脊,以下选保罗。中低倍选屋脊,中高倍选保罗。上眼舒服最重要,参数只是做参考。32口径以下使用频率高。
马长勋先生太极拳精华 马长勋前辈传习精华之一:站桩要松得只剩下俩脚掌基本功要练,无极桩就是培养松,培养静,不是练肌肉。现在一练站桩就练得人胳膊疼腿疼,不是那样。你练得腿直哆嗦,好像有功夫了,可是这和太极拳没有关系。 太极拳不是“苦练”就能练出来的。“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这和你站大马步桩有什么关系?你那样练,长的是腿上的肌肉和力量,这个力量推手的时候可不好使,它不“灵”。因此,方法错了,弄一辈子也弄不出来。所以,你看人家王家(按:王家,指王茂斋、王子英)教拳,有个三五年就出来了,就是不走弯路。 先站桩,目的是把自己身上协调一致,然后再说劲就好办了。懂了这个,才知道盘拳怎么盘。否则盘拳找不到这个“核心”,没有用。 无极桩,你就怎么舒服怎么站。一个是舒服,一个是要把自己身上的气调顺了。呼吸不用管他,把身上调舒服了,周身协调一致了就好了。慢慢地松来松去,脚底下就有东西了,然后和“接触点”一合,推手就是这个东西。 站来站去,周身的劲都松到脚上去了,身上越站越空,越站越轻。松来松去,人就剩俩脚掌在这儿了,这个东西你就得着了。 但是你脚底下这个东西,要能到你手上去。你一碰,你脚掌上这个东西就像通电似的接上了,都是脚底下的东西,不是局部在瞎撞。很简单,不复杂。难就难在改变我们的习惯,改变我们的常规练法。 关键就是“松”,什么丹田气啊,都不用管他,你真松开了,气也就下去了。筋内皮肉、五脏六腑、大脑皮层都让他放松。 松可不容易,这里学问大了。你躺在床上就是松吗?你松得下来吗?你感觉离开床了,才是松了。练法既不复杂也不神,就是吃功夫。 “其根在脚”,你脚底下必须有东西,你脚底下没根,你要“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你“形”不了,完全就是胳膊劲。脚底下有根了,把脚底下的劲运到手指上,就是太极拳了。所谓太极不用手,用手就不是太极拳。表现在手上,是一个点,必须把脚底下反应到这里来。 如果是你坐在这里,脚上不合适了,没法用劲了,这个东西就到臀部上了,换个发力点。搭手的时候,手就是个支撑,不丢不顶。手上再变化,力点就手变万化了。 这套程序是这样,你要练上身也确实不容易。但你要按规矩,有好伴练,也不是那么难。你撕拉扯拽,练了20年没练出来,实际上你这20年就没练太极,南辕北辙了。你什么时候都“空”了,你功夫就“满”了。 所谓整劲,是个虚整劲,他不是一个死桩子。他用的时候,是我的力加上你的力,俩打一个。所以,这个力道比我自己的体重大吧。你来他就等你,你不来,你松我也松。加上点小玩意小技巧,就“活”了。杨禹廷先生、王子英先生这些小劲实在妙极了,和他们推手,比你吃涮羊肉什么的都过瘾。 无极桩站多长时间?以舒适为准。你站10分钟,站通了,站舒服了,10分钟就合适,越站技巧越高,感觉越深。一般要站好的话,要40分钟到一个钟头。你要真得着这个东西了,就无所谓站不站了。你身上都形成这个习惯了。 所以我们练太极拳,练站桩,要用到我们生活当中,包括太极拳对我们修养情操的要求、乐观的精神,这些都是从放松中获得的。要把他们融汇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行动坐卧走、吃喝拉撒睡都是这个东西。 真到了这个境界,你连拳都无所谓盘不盘。你上了身,一动就是“这个”。练上身了,你走着路也就练了。走路也是练。推手等于盘拳,等于站桩,反过来也一样,盘架子也等于推手等于站桩,站桩也等于盘架子也等于推手。 坐飞机上能打拳吗?你就坐在座位上,你“默拳”就行了。你默拳,身上就能出盘拳的感觉。 当年,杨禹廷先生就每天默拳。我上他家去,师奶说了,你坐在那儿别说话,等你师爷默完拳再说。杨先生躺着默拳,老太太要不说,我还以为老先生在那儿睡觉呢。师爷盖着毛巾被,侧着身睡觉,挺安稳。实际上他在练拳呢!这个时候,你要按他一下,你保证就飞出动了。当然,来个愣头青的大小伙子死摁也未必灵。这是合手劲,合了才有这种感知。它是一种劲路,不练是不会明白的。
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章 品相不错,无磕碰无变形无腐蚀,包老包真,直款走鱼任选,2050元包邮。
玩十级车可以只打银币弹吗? 怕坑队友,没多少时间打钱,玩的比较随意,当休闲游戏玩的。轻坦玩不好,水平要求太高。
太极拳大繁至简。 练习太极拳实际上是全身关节松开的过程,包括外部关节和部分内部关节。目的明确就是时间和方法。太极拳没有多高深的理论,一切都是为松服务。
狮虎一年 43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