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拦索+回收火箭这个思路真的棒
航天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DV💧 楼主
用着陆架+回收火箭必须要用节流能力强的发动机,不然没法准确控制接地速度,可能减速不足或者减速过多反倒爬升导致重着陆,不要讲什么电脑控制精度很高,燃烧并不是一种稳定的东西,不然空叉也不会费力搞扩大节流范围了。而且接地后翻倒风险还不低
用阻拦索回收,相比于起落架扩大了接地减速行程,可以允许更大的速度范围内接地,就对火箭节流能力要求更低,而且只要挂上了就不存在翻倒的问题。还把起落架的死重分了一部分在地面上,减少了火箭死重。
实在是妙啊
2022年11月28日 14点11分 1
level 8
对场地要求高了不少
2022年11月28日 15点11分 2
美国人放个屁都是香的。
2022年11月29日 00点11分
场地建好又不是只用一次,也不是多复杂的东西
2022年11月29日 03点11分
@贴吧用户_58eNNGW 这个方案不就是美国人提出来的吗?
2023年02月10日 03点02分
@贴吧用户_58eNNGW 绳索也是空X先弄的PPT
2023年03月09日 07点03分
level 8
月球火星谁给你拉绳子
2022年11月28日 20点11分 3
有没有可能月球都已经着陆返回过了
2022年11月29日 02点11分
你家一级进月轨
2022年11月29日 05点11分
@贴吧用户_58eNNGW 对。所以反推着陆,美俄中都有这个技术。至于用反推还是阻拦索,是工程和成本上的考虑。
2022年11月29日 01点11分
我们没有月球软着陆技术吗?
2022年11月29日 02点11分
level 1
DV💧 楼主
补充一下说的可回收运载火箭
2022年11月29日 01点11分 4
level 7
落地翻到问题主要在海上,问题在于海上用阻拦锁,你得整个超大的回收船,这不是拉高了成本了[疑问]
2022年11月29日 03点11分 5
但是视频上的平台也不是很大呀,而且现在造船不比改火箭便宜多了
2022年11月29日 03点11分
@火箭兵2028 液发可泡不得海水,你以为都是固体火箭那种硬汉呢
2022年11月29日 10点11分
YF100N用的是离心式喷注器!节流能力不行,最低只能到60%,空叉梅林发动机可以做到40%采用的是针栓式喷注器!
2022年11月29日 03点11分
可以用支架,而不是非得把船造那么大。
2022年11月29日 04点11分
level 7
为什么不给火箭装个折叠机翼+起落架?机翼打开后跑道降落
2022年11月29日 03点11分 6
重量大大增加,而且很难控制
2022年11月29日 04点11分
死重大,能源有108t的LEO,后续滑翔全回收型的能源二就掉到50t~60t了,运力损失近半
2022年11月29日 04点11分
航天飞机点了个赞
2022年11月29日 10点11分
@缪勒索 不载人的航天飞机,炸二下也不碍事
2022年11月30日 02点11分
level 8
感觉箭体结构强度是个问题,小白
2022年11月29日 06点11分 7
不是战斗机那种Duang一下,只是替代起落架进行最终捕获,理论上过载应该更低
2022年11月29日 07点11分
论文中钩子放在火箭箱间段,这样结构强度就有保证了,毕竟箱间段是能够接助推器的。
2022年11月30日 10点11分
当然,视频里是级间段,其实级间段也一样,都能加固
2022年11月30日 10点11分
level 12
马药停还是水平太差,设计僵化。就像肥电那个臃肿不堪的弹仓一样,被j20薄纱[笑眼]
2022年11月29日 08点11分 8
level 9
略low
2022年11月29日 08点11分 9
level 8
你要判断你的想法是否客观挺简单啊,把其他条件换一下看看是否观点发生变化。 比如在中国研发出猎鹰九降落回收之后的7年内,已经用这种回收方式降落了150次的火箭。此时美国终于想到了用一个搭架子的绳降方案进行火箭回收,此时你是否觉得美国的方案比中国更巧妙。
2023年01月07日 02点01分 10

2023年02月03日 13点02分
@DV💧 但到时的想法是,现在的火箭又不是不能用,多大点事。等换代了再说。
2023年02月03日 13点02分
level 13
直接飞回发射台最科学,节省了运输成本,转运效率最高,看好星舰回收模式
2023年01月07日 04点01分 11
个人认为不见得猎九的方案是最优解,真是最优解直接抄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小乖]就好像球电35垂直降落在两栖舰上和天朝的在076上布置电弹,带来的机体箭体的改变是一目了然的[呵呵]
2023年02月27日 15点02分
level 9
水平滑翔回收的死重不一定比垂直回收的大,实际上猎鹰火箭一级分离时要带着几十吨推进剂,说滑翔回收死重大的人,大概是没把猎鹰火箭这几十吨推进剂当死重的。
·
还有说水平回收控制困难的,你想想控制一个助推器滑翔,跟控制一个大型无人机能有多大区别?
·
spx当年研究垂直回收,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场地,垂直回收不需要机场,更节省场地投入。
·
一些人吹SPX吹得太无脑,已经容不下SPX以外的技术路线了。
2023年02月28日 10点02分 12
你说的很对,文昌打火箭上哪里找机场。要是腾云工程好了肯定是机场回收好。
2023年02月28日 11点02分
死重只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因素是系统复杂度。如果要靠滑翔返回,那么一级只能靠气动减速,而猎鹰9一级分离后的最高速度约7-8马赫,意味着这架“滑翔机”的气动布局需要满足从高超音速到0范围内的要求,相关子系统要复杂太多了。当年能源2用的是变后掠翼方案,而且代价是几乎让火箭运载系数减半。
2023年02月28日 12点02分
@大杂拉希 我个人感觉,折叠机翼,从折叠到打开的过程,本身就是变后掠的,变后掠是基础技术,而不是额外的设备。或者像星舰那样靠气动减速,然后再打开机翼也是一种思路。
2023年02月28日 15点02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