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陈成他爹♬
楼主
跑步的人这么多,总有善于思考的跑者,他们用简短的语言把跑步的精华提炼出来了,如果你悟性很高,或许这25个法则让你跑步上个新台阶,无师自通,否则跑等于白跑,出力不讨好。

1、特异性法则
这个法则简单的说,就是用实际行动模拟理想状态。比如你想用4分的配速跑五公里,那么你就需要以这个配速进行训练,所有参与比赛的人都会如此的模拟。好比吉尼斯记录,如果你在台上想破记录,那你在台下一定是成功了的。
例外:完全达到比赛不太现实,会有很多因素产生,特别是短期内实现更困难,它会延长身体的恢复期。
2、10%法则
跑步就是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跑量,而比较合理且身体易接受的增量是每周增加现在跑量的10%。
例外:如果你现在的日/周跑量不足10公里,那么你可以以每日/周+1公里的量来逐步增加。
3、2小时法则
饭后不宜立马运动,一般应在饭后2小时再去跑步,这时候胃里的食物消耗的差不多了,跑起来就会舒服很多。
例外:如果吃的是高碳水化合物的简餐,那在饭后90分钟就可以跑步了,如果是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那就要3小时之后了。简单的说是要看食物的易消化程度来判断跑步时间。

4、10分钟法则
足够时间进行跑前动态热身,和足够时间跑后静态拉伸至关重要,这样能让身体在跑步前后更舒服,同时避免身体受伤,而这个足够的时间为10分钟。
例外:跑前热身,如果天气比较热的话,可以适当缩短时间。
5、2天法则
这是在跑步发生疼痛时,如果只有一天疼痛,可能没啥大碍,但是要是第二天依旧疼痛的时候,那就需要休息两天了,一般情况下都能缓解。
例外:如果疼痛持续那就得考虑就医了。
6、熟悉食物法则
赛前吃什么很重要,一般要吃经常吃的食物,而不经常吃的或者从未吃过的最好放弃,这很容易让你肠胃无法适应而拉肚子。
例外:如果你真的不在乎成绩或者处在撞墙期,不妨尝鲜一下试试自己的肠胃。

7、赛后恢复法则
每跑五公里的比赛,你应该休息3天,跑十公里得休息6天,跑完马拉松要休息26天,这是充足的休息方式。
例外:但是如果在比赛中你并没有全力以赴,那就别提这种休息方式了。
2017年12月07日 07点12分
1


这个法则简单的说,就是用实际行动模拟理想状态。比如你想用4分的配速跑五公里,那么你就需要以这个配速进行训练,所有参与比赛的人都会如此的模拟。好比吉尼斯记录,如果你在台上想破记录,那你在台下一定是成功了的。
例外:完全达到比赛不太现实,会有很多因素产生,特别是短期内实现更困难,它会延长身体的恢复期。
2、10%法则
跑步就是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跑量,而比较合理且身体易接受的增量是每周增加现在跑量的10%。
例外:如果你现在的日/周跑量不足10公里,那么你可以以每日/周+1公里的量来逐步增加。
3、2小时法则
饭后不宜立马运动,一般应在饭后2小时再去跑步,这时候胃里的食物消耗的差不多了,跑起来就会舒服很多。
例外:如果吃的是高碳水化合物的简餐,那在饭后90分钟就可以跑步了,如果是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那就要3小时之后了。简单的说是要看食物的易消化程度来判断跑步时间。


足够时间进行跑前动态热身,和足够时间跑后静态拉伸至关重要,这样能让身体在跑步前后更舒服,同时避免身体受伤,而这个足够的时间为10分钟。
例外:跑前热身,如果天气比较热的话,可以适当缩短时间。
5、2天法则
这是在跑步发生疼痛时,如果只有一天疼痛,可能没啥大碍,但是要是第二天依旧疼痛的时候,那就需要休息两天了,一般情况下都能缓解。
例外:如果疼痛持续那就得考虑就医了。
6、熟悉食物法则
赛前吃什么很重要,一般要吃经常吃的食物,而不经常吃的或者从未吃过的最好放弃,这很容易让你肠胃无法适应而拉肚子。
例外:如果你真的不在乎成绩或者处在撞墙期,不妨尝鲜一下试试自己的肠胃。


每跑五公里的比赛,你应该休息3天,跑十公里得休息6天,跑完马拉松要休息26天,这是充足的休息方式。
例外:但是如果在比赛中你并没有全力以赴,那就别提这种休息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