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leixue7118 fengleixue7118
关注数: 59 粉丝数: 185 发帖数: 3,204 关注贴吧数: 83
赖茅珍藏,1988,永福老酱赖茅珍藏,入手大约295一瓶,1 赖茅珍藏,1988,永福老酱 赖茅珍藏,入手大约295一瓶,1988,大约360,永福老酱,大约361. 插个题外话,年前,酒商1700的猪王和京东2000的金樽,都没上,回想有点可惜。今年有机会还是要解惑下。 这次主要是为解惑赖茅珍藏。水平有限也就不多说。赖茅珍藏,之前一直没喝过赖茅,这是第一次。听闻赖茅传承的焦香很重,而珍藏,很有意思的是入口和中段就有一种清甜的口感,适口度不错,尤其饮了几杯后口腔适应了,会觉得非常顺滑,酱味略淡但不会联想到浓香,回味比较绵软,谈不上长,感觉是绵柔风格的酱香,没什么苦尾。之前有吧友说赖茅珍藏,珍品这等定制货,和传承是一个档次东西,姑且不论档次,珍藏这口感,和焦香,苦尾,确实没有多大关系。优点:口感舒适绵甜,顺滑,绵软,适合畅饮;缺点:回味不长,层次感不强,酱味较模糊。 1988感觉还是很正宗的酱酒口感,冲击力,酱漆味,回味,层次感都不错。如果说缺点,可能就是酱漆味浓郁了一点,但这酱漆味也使整个酒体保持了酱酒的风格,给人感觉就是比较正宗。 喝完这两款再喝永福老酱,确实感觉就是浓香型酱酒,酥麻的焦香打底,带着一点甜香,带着一点窖香,比起茅系参照物,总觉得不伦不类,然而适口度很好,味觉鲜明,醇厚,鲜,香,润滑,不辣口,酒质是相当可以的。我最喜欢的就是把它与不同酱酒兑着喝,非常有趣。 今年比较特殊,抛开疫情不论,也感觉是白酒周期比较高的一年,价格没法预测,性价比也无从可谈。按以往经验,永福,1988应该都对得起价格,赖茅珍藏应该讲300以内也还不错,起码它的风格也还适合宴请。但是这个酒质,和1988还是有点差距。
天之蓝,文君复刻,M6,珍剑 一番乱战确切的讲应该是天之蓝与 天之蓝,文君复刻,M6,珍剑 一番乱战 确切的讲应该是天之蓝与文君同场竞技,M6与珍剑打打擂台。天之蓝42度是前两天的车,算下来大约195一斤。听说天之蓝42度的比52度的好喝,但习惯性的还是42度52度各买了几瓶,52度这次就没开了。 42度果然还是挺柔和的,但不觉得很水,老酒鬼可能会觉得这个不过瘾。从入口到下咽,柔,顺,不刺激,香气淡雅,窖香不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天之蓝的香气很有代表性,窖香轻,生粮香淡,没有刺鼻酒精味,不辣口不烧心,没有明显的苦尾和杂味,确实是拼酒利器,自饮也不错。我想起了去年撸过的高之蓝42度,那个窖香更明显些,也有点烧,感觉还是不如天之蓝。 复刻文君,52度,感觉香气更饱满更足一些,酒体丰盈,舌头像裹了棉花,但唇齿间会觉得香气稍杂,是窖香更足一点,回味也比天之蓝要长,但没有天之蓝给人感觉那种纯净利索。 m6则明显感觉香气更足,干净,绵甜,有层次感,回味有一种清爽感,甚至带点花果香,我觉得很好的代表了洋河系的优点,怪不得说洋河系要从M6起步,真的是很有特点,不失为一款好酒。 珍剑是剑粉们的宠儿,也喝过几次了,今天与M6同场竞技,说实话我没有体会到明显的优势,珍剑毫无疑问是一款好酒,从入口到回味一气呵成,纯净,协调,舒适,但没有舞娘压倒性的爆香,也没有国窖丝丝缕缕的幽香,我与M6反复对比喝,总是觉得各有优缺点,应该讲,到了这个层次,风格偏好很大程度决定了酒友的看法,喜欢的会觉得珍剑和舞娘不相上下,中立的则如我,觉得它会和M6.典藏大师是一个档次的酒。 今天这番品酒给我的感觉,天之蓝42度还是不错的自己小酌或上桌都可以喝,不中规中矩,只要不上高端局,不会令人失望。不知52度如何,留点念想吧。 回翻天之蓝的帖子,原来真的以前的好价就是现在的漏价了
快过年了,做个白酒市价小结说的是2019年全年情况,说的大致 快过年了,做个白酒市价小结 说的是2019年全年情况,说的大致情形,不一定都很准,但自觉比某些倾向明显的言论还是客观些。 茅台: 飞茅:黄牛收购价,全年涨幅约5%,18年全年抢茅还没今年艰难,年初普茅不是太高,2000出头,年中涨到2400左右,前段时间2200左右,这两天有回落一点大约在2100出头.零售价格比回收价高10%,涨跌幅度基本相等。 赖茅:传承跌幅10%.记得去年进吧240都是好价,之后最低200左右,后来又炒作一波老传承,现在新传承210左右。 珍王,酱香经典,贵州大曲,1999.跌幅10%。200好价变成了180好价。 生肖王子,跌幅约20%.猪王约跌30%。 赖茅金樽跌30%,珍藏跌20%。 汉酱涨幅约10%.200好价变成了220好价。 习酒整体涨幅约10%。 普王10%。 五粮液: 年初新青年的750随便开开了很久,之后飙涨,双十一前后先是招行899又是融易购799.应该说899时候吧友兴趣不大,799又很抢手,取一个折中的就是15%涨幅吧。其实虽然舞娘去年的车很多,但大都是非普五包装的,普五也一直很硬,也在750-800左右。并不能说我去年660漏价买到交杯了,今年899的价都没有,就说涨了40%,那不符合实际。 有意思的是高调推出的八代普五,号称出厂价就涨了100多的,最后卖成了和七代,1618一个价,而且八代都快一年了,七代还在卖。 剑南春: 普剑基本持平。 非正装的水晶剑,各种大车小车不断,现在斤价不在280以下都很难称为好价了。跌幅约10%. 珍剑从年头硬到年尾,但现在一般采用送小珍剑的方式去促销,算下来约涨10%。 洋河: 梦六的的车比去年少了太多太多,去年经常有400左右的,今年很少。 梦六梦三涨幅约12%。 天之蓝海之蓝约涨5%。 泸州老窖: 国窖整体涨幅约10%,630好价涨到了约700.普遍感觉就是车少了,姿势不好凑等等。 许燎原,金榜题名等基本持平,双十一的车还真是不错,可惜没提前研究。 618时期泸州狂做了一波促销,窖龄60,特曲纪念等算下来120.130左右一斤。可能库存压力小了,泸特,窖龄,晶彩等,在下半年涨幅10-20不等,有点甚至更高。 古井贡酒: 古5.古8.古16.古26的活动次数都远少于去年,整体涨幅约15%。当然,涨价不一定意味着要买单。 汾酒: 玻汾基本持平。 老白汾越涨5%。活动价有时还能低于去年,但次数不多。 青花汾越涨20%。 郎酒: 从三年前就开始谋划涨价,屡次涨屡次被打脸,只有官方指导价格涨了,市场价到现在基本持平,只有红15涨了10%。青花郎礼盒,618时活动价在单瓶650左右很抢手,低的能凑到600左右。年底这波在750左右单瓶价格,一直在,一直也没兴趣下手。 酒鬼:整体价格持平,平台上的好价漏价,在酒商处和湖南当地,只是平常价而已。 水井坊:整体涨幅10%。正装车少,价格硬挺。但在酒商处,各种小酒,光瓶品鉴层出不穷,价格持平甚至更低。 舍得情况与水井坊类似。 还有很多品牌就不一一列举了。个人感觉今年酒水价格整体还是涨了。对比这几年整体物价上涨,尤其白酒资本市场狂飙突进.白酒股动辄十倍八倍涨幅,白酒价格的上涨可以说是太理所当然,未来是白酒进一步上涨去匹配股价,还是股价回落去匹配酒水实际价格,我没有那个能力去判断,只能提醒自己的是,尽量按需撸酒。囤酒,一定要保证价格优势,否则,一定会进退两难。
38度飞毛,珍王,酱香 最近破了无茅尴尬局面,先是弄了三瓶43茅,53茅也好不容易抢到一瓶,19年新酒舍不得开。另弄了瓶12年38茅,今日打开解惑,又找了珍王,酱香作陪。 迫不及待的先解惑飞茅。闻香果然是酱香舒适,酥麻舒缓,没有酒精感。入口饮之,醇和协调,微苦微甘,回味中酱味隐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可38度就是38度,这一切犹如隔靴搔痒,模模糊糊,实在没法过瘾。 于是又喝了些珍王,这珍王开了好几个月了,初喝时虽有茅香但有点暴烈,尤其是那苦感略强,越喝越苦,没法多喝,就扔在一边,偶尔拿出来喝,大概喝了二两左右。此次品尝,出人意料的是,暴烈感不见了,入口爽净,中段是相当的甘美净爽,微苦中泛甘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像是变了个酒。比之飞茅,除了闻香和回味差些,其实还挺像的,且由于度数优势,喝出了比38茅更强烈的愉悦感。怪不得有人说一般人分不出珍王和飞天,我就是那个一般人。 酱香经典也是如此,买来解惑喝了一两多放在那。这次再喝,口感有了大幅提升,入口不刺激了,原来 越喝越苦不堪忍受的苦感,变成了苦中泛甘,很是勾人。对我来说,喝酒纯苦,让我觉得是种负担,纯甜则容易让人腻歪,甜中泛苦让人没法愉快,而苦中泛甜则是一种非常勾引人的体验。前中段都不逊珍王,只是酱香经典的酱香及回味,与珍王稍有区别,偏咖啡感一点,有一点点发涩,珍王偏巧克力甜感。 今天最大的感受,不是"38茅果然不过如此"。38茅肯定也是不错的有茅台风骨,只是很淡。53茅真的那么神奇吗,喝了能飞天?人的口腔能感受多少?见仁见智吧。 而是:系列酒其实真的很不错。我又想起了之前的一瓶汉酱,初喝也是平平无奇,消耗二两放了两个月, 香气回甜出来了,巧克力味还要比珍王大一些,也是很好的体验。但越喝越浅到后来就不行了,应该在最好的时候喝掉。 不用纠结是不是本地高粱,不用追求飞迎,08特制,一代工酱,解惑这个解惑那个,瓶陈十年二十年,踏破铁鞋无觅处。赖茅传承,汉酱,珍王,酱香经典,倒出二两,剩下的上盖放三个月再喝,会有惊喜。
528撸了一大一小珍剑。小的喝掉了,说下感受。 入口,粮香饱满,与舞娘有点接近的跑窖浓香风格。什么是跑窖浓香,为什么这种工艺酿出来的就会有这种风味?说实在的我也不清楚。。。 中段,我的喝法也就是让酒液散布口腔,感受其味,因其凛冽,又赶紧落喉,呼气抿舌,感受其香。虽没有普剑辣,但其辣度要大过舞娘,香盖不住辣,爆香远不及舞娘,但舌侧有比较适中的甘甜意,比较讨喜,口腔中又略有种清新之意,保证了其独树一帜的风格。 回味则有丝丝甘甜与丝丝粮香,算不上回味悠长,比较适中吧。 总的来说,从头到尾,感觉纯净,甘爽,谐调,纯正,这种谐调感,纯正感,使其超出了普剑,井台这样档次的酒,甚至在这方面也可以压过典藏大师这档次,然而在各个环节,并没有绝杀招数,使其脱颖而出去碾压对手,比如没有舞娘的爆香,没有典藏大师的陈香,没有国窖的幽香,那隐隐约约的清新甘甜,如同隔靴搔痒,无法让人拍案叫绝。 这次解惑,让一年多来珍剑的涨价与坚挺,对我来来说,不是很信服了。感觉它还是回归四百以下的价位,比较靠谱。目前这个价位,有太多替代品了,五百左右,酱香浓香都能抓出一大把来打。最近狗东销售这批珍剑其实也是奔着四百出头的价位的,而且基本无限撸,只是我们一般消费者没法把捆绑销售的东西变现。 预感今年双十一会很热闹。
关于飞天价格 飞天的价格向来是敏感话题。盼涨的极端盼涨,无非手里囤货众多或是持股不少,很正常也应该被理解,谁投资不是为了升值,都是自己的血汗钱。盼跌的,可能是为了消费居多,囤茅起初是为了自饮也可是视为消费,但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人的心理容易变得复杂,升值幅度超过了消费需求,就会倒戈向盼涨阵营,反之亦然。 对于消费者来讲,只买自己喝的起的酒,来了酱吧,要学会用好姿势买酒,少花冤枉钱。非好价不撸,非刚需不撸,对于刚需送礼办事,多花点就多花点,肉个几十几百的对于正事来说都不叫事。就我个人而言,只能消费百十块一瓶的酒,那么没有特殊需求或者收入增长超过酒价增长,那我可能一辈子不去买茅台五粮液,也无所谓。飞天是涨是跌也好,只要没进我的能力圈,我就不碰。酒价和消费理念关系远大于和成本的关系,身边不少身家几千万的,牛二喝的美滋滋,三牛都嫌贵的,多的是。 对于投资者来讲,短期自然是越涨越好,但什么投资品都是有周期的,只有做到高抛低吸,及时落袋为安,再瞅准时机做好下一轮,才是王道,就我进吧这一年,猴毛鸡毛狗王贵大猪王,加上现在的系列酒,历历在目,资本进入退出的时机不同,可能就冰火两重天。什么投资机会,只有最早低位进入,才有笑看风云的资格,其他的,还是要自求多福。 这世界变化太快了,随便站队容易招骂,还是要擦亮眼睛多看一看,不着急下结论。站茅涨的和站茅跌的,大多也是上有老下有小,有血有肉的。过中秋了,祝各位和气生财,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发布个不好的消息,井台降质了,很有可能 先上个前两天拍的图,18年7月的井台,瓶盖下半截印黑字,二维码露一半,刮开扫了直接积分。18年8月的,瓶盖上下间印骑缝米色字,二维码是露出来的,刮出来的是验证码,扫码输入验证码后积分。 这两瓶都是上的京东第三方破盒车。 然后618苏宁撸到的井台今天也到货了,都是18年8月的。有一瓶酒线稍低就打开了,和18年7月的对比着喝。 本意是不确定第三方稳不稳,虽然之前喝着很好。 结果却大出意料,18年7月的,入口霸道醒目,窖香深邃有穿透力,甜香深刻,回甘优雅又幽长。 18年8月的,入口是柔了些,然而那种有穿透力的香气也模糊了,要说没吧又有那么一点,如同隔靴搔痒,而本应弥漫口腔的香感减弱之余,还感觉香味比较杂,总是不够正,回甘也远不及前者。 两者不对比着喝,可能感受不那么明显。 之前有吧友说井台不如普剑,要是这种去年8月后版本的,那确实不如。 苏宁自营的渠道按说不该有问题,扫码了也能积上分。 不过这批货的瓶子确实要轻一点。同样酒线酒瓶的重量,苏宁的轻了20克。难道提供给苏宁的是单独版本?瓶子差了可以,酒不能差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发现。欢迎讨论。 费劲吧啦而觉得运气好才上了车,结果发现这情况,心情不怎么好。
发个井台,普剑,普五的酒评。 应该说,这几款都是“辣”酒。 辣是相对的,真正的柔,像江淮低度浓香,比方40.8度梦六,确实做到了如水般柔和不刺激,但也有淡淡的芳香回味,还是挺有意思的,只是喝起来太费酒了。。。而有幸品尝过多年老茅台,确实也做到了人口醇和不刺激,下肚温热。 52度浓香,总是有点“辣”的,早就听说普剑凛冽,今日一品,果然是这种标志性的辣,但是很好接受,对口腔的刺激,并不比三四百档的酱香来的多,所以同样是普剑,有人说辣有人说柔。辣完是香,饱满标准的粮香,窖泥味不突出,有甜感,总的感觉就是“正”。回甘不是很明显,但是前段已经给了你足够的感觉了。想要那种感觉不用细品,续杯就可。 井台也辣,但是是那种清新风格的辣,一下就铺遍和渗透口腔舌面,似乎在给人提神醒脑,然后马上就感觉到那种突出的窖香甜香,回味则是满满的粮香,清幽雅致又不乏秀丽大气,感觉就像集中了泸系和五粮系的优点,不说超越但也能自成一派,给人惊喜。自从品了小井台就念念不忘,这次终于搞到了正装。 猴五应是普五酒质。标杆就是标杆,辣度稍轻一些,入口的爆香,中段分散至口腔舌面的饱满粮香无人能及,有意思的尾段喝到了很轻很轻的酱味,回味也是大气饱满的粮香,给人感觉就是正宗,地道,敞亮。 总体品鉴顺序肯定是舞娘>井台>普剑。 然而,这个差距没有价格来的大。 只从喝的角度,如果普剑值280.井台值320,舞娘值450. 多说一句:所以从我这样的角度去看青花郎,茅台的价格就只能呵呵了,我也会去抢1499,只是为了捣手挣零花钱,当然从来没抢到过,因为这么想的人太多了。青花郎连这点空间也没有。
酒企为什么要涨价? 最近这段时间,涨价风声不断,漏价车确实很难等了。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从各厂家的行为来看,茅台控货源,五粮液发文要升级,郎酒想提价,剑和水井坊好车越来越少,确实是铁了心要涨价的。 我从来也没有高估过酒厂的节操,从节操来讲,镇酒与大厂,区别还在于监管程度不同而已,从良心来讲,很难说有什么区别。不然,也不会有1800的国五液卖到180还在卖,1288的永福老酱卖到过199,899的永福十年卖到过99,2980的舍得600年卖到过400,也没听说谁倒闭了。 这些酒厂利润这么高,为什么还要涨价呢?从14年白酒价格谷底到现在,其实已经涨了不少了,这些股份公司的利润每年都高达百分之三四十的增长,远远高于我们消费者工资的涨幅,股价酒价也早就超过八项规定前的高峰了,为什么还要贪心不足,一个个想提价呢? 今天看到吧友发的酒价贴,我也有点感触,于是去翻了下各上市酒企的股价涨幅。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 茅台:65-990 五粮液:10.03-110 洋河:17.85-147 泸州老窖:10.65-79.98 山西汾酒:11.03-67.4 古井贡酒:14.91-120 水井坊:5.29-59.55 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价,低点在13年底到14年中,高价就在年后这段时间。 算上除权,茅台涨幅约15倍,五粮液约11倍,其他大多七八倍。 酒价涨了多少?大都应该没有翻倍吧,茅台也就刚翻倍。这市值,得卖多少年酒才能卖出来?为保市值,套现也好,抵押融资做别的事也好,大股东的趋向是很明显的。 二线酒企中,酒鬼,舍得,伊力特,涨幅不到三倍,酒价也很平稳。 有意思的是,水井坊股价涨了11倍,今年好价也特别少,提价势头明显。 涨价,在不影响销售的情形下,确实是能提高利润,维持股价的办法。 不过愿望是美好的,最终结果如何还是市场说了算。 酒,总要拿来喝的,1000多的茅五喝不起,我可以去喝30块的汾酒。十几块的白牛二,我身边那些身家几千万的老板也照喝。 酒,毕竟是生活的点缀,生活水平再高,喝酒占收入的比例,高不到哪去,只是绝对值有所增加而已。 动不动就拿十几万买成套酒瓶子的老板,毕竟是少数。这套路,酒企们还真能用一辈子?请看看我们的邮票市场吧,量产的东西搞收藏? 今年618,我倒不看好有多少好车,酒企的愿景在这,提酒价的占多数。这要是车多了,除非是贸易谈判结果不妙,大家都不看好经济了,酒便宜了工作没了,也不是啥好事。 但是长远来看,这高涨的股价,和铁了心涨价的酒企,到底结局如何,可能会很有趣。 垮是垮不了的,因为酒企的利润真的是太可观了,我觉得,茅台卖到100块,也倒闭不了,信么?当然茅台永远也不会回到100块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