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男士0
文明男士0
現住广州天河区。財经类大学本科毕业。。愛好:文字写作,历史,佛教哲学,交誼舞,象棋。常上之网吧:凤凰网,人民网,交誼舞吧。中國历史吧,天涯社区。
关注数: 4
粉丝数: 122
发帖数: 11,947
关注贴吧数: 8
对章碣'焚书坑'诗新解。 [转自唐朝吧]竹帛烟销帝业虚一一应把文化知识和知识分子看作有利于维护政权建立强国的正能量,把知识界毁了,你的江山也就不稳了;关河空锁祖龙居一一没有了文化知识,失去人心,光靠武力和防御工事不能有效保住政权;坑灰未冷山东乱一一搞了焚书坑儒,有识之士噤若寒蝉,错误的决策谁也不敢说,一误再误,天下随即大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一一真正推翻秦王朝的却是不喜读书文化素质不高的人。总之,秦始皇把打击对象搞错了,树敌过多,促成秦王朝的灭亡。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一唐太宗亲征高丽未获胂利之原因。 太宗征高丽,久攻安市不下。江夏王道宗建议:高丽倾国兵力皆在此,可发五千骑绕道直捣平壤,敌军必溃。太宗未答应,后来被迫退兵。太宗问李靖出师未捷原因,李靖说:李道宗知之。即未采用李道宗越寨进攻之策,遂致师老无功。
唐代君臣都喜服丹药 唐代推崇道教,君臣都喜服丹药。包括五石散、琉磺及人工烧制长生药,多以燥热动火助阳之药物为之。英主如唐太宗,贤臣如韩愈,都服药中毒而死。还有多名皇帝、大臣亦步其后尘。白居易诗云:'莫学长生去,仙方误杀君......砭砭皆烧药,累累尽作坟。'即记其事。为何唐君臣如此执迷不悟耶?
对章碣'焚书坑'诗新解。 竹帛烟销帝业虚一一应把文化知识和知识分子当作有利于维护政权的正能量,把知识界毁了,你的江山也就不稳了;关河空锁祖龙居一一没有文化知识,光靠武力和防御工事保卫不了政权;坑灰未冷山东乱一一毁灭了文化,天下立即大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一一真正推翻王朝的却是不喜读书,文化素质不高的人。总之,秦始皇把打击对象搞错了。
儒家学说不合时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并不局限于儒家。汉朝人早就指出,儒者只能守成,难于进取。当代中国以复兴中华为目标,须要人们勇于开拓进取。重新拾起迂腐孔孟学说,提倡尊孔读经,实是无谓之举。儒家束缚人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培育安于现状,汲汲于个人名利的庸才。明清官员都是硕学鸿儒,治国效果如何?落后、愚昧、昏庸、挨打,这教训还不深刻吗?
王羲之短札内容感伤为多之原因推测 笔者推测:右军书法早就出名,南朝各代皇帝都很喜爱,多次下令收集。隹作都聚于皇家书苑,数代相传,毁于梁元帝之火。这些使人感到不快的哀伤作品,是宫廷挑选帖子时摈弃落选的,可能是认为不吉利之故。落选帖子得逃过梁火保存下来,流行于世。
怀仁集王书圣教序是用王羲之的字拼集起来的吗? 另一种看法为:此碑是怀仁摹仿王羲之字体写成的。从全碑运笔流畅,好像一气呵成,虽酷似王书,但仍有自已风貌的情况看,笔者认为此说有道理。
为什麽王羲之行书短札内容以感伤为多? 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传世墨迹都是些行书短札。字诚美矣,内容却尽是些悲伤哀悼之辞,没有舒畅快乐的气氛,这是为什麽?
换个标准选几个古代'才女' [1]纺织专家:黄道婆[2]名医:淳于衍、鲍姑、张小娘子、谈庄贤等[3]岭南政治家:冼夫人[4]气功养生专家:魏华存,传黄庭功;孙不二,传女丹功。[5]书法家:卫夫人。[6]长篇小说作家:陈端生:作'再生缘'。其余请吧友补充。
阎立本[步辇图]史料价值很高 它生动地录下了古代汉藏友好交往的历史性场面。阎立本是唐太宗时的在职官员,他画技又高,如实地描绘了唐君藏臣的容貌、服饰、待从、宫女、乘辇等,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元代戏曲盛行是原于蒙古人喜欢看戏 元代蒙古人及色目人移居内地者当不下百数十万人,他们居于社会上层。以汉字作载体的诗歌、散文,外族人阅读起来肯定困难,看戏就成为他们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元钟嗣成'录鬼簿'所载曲目有四百多种,是中华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
艺苑秘宝一一文心雕龙 这是一部古今中外罕有其匹的探讨写作技巧的书,可惜知道的人不多,能读懂的就更少。
基督教在唐代传入中国,为什麽不像佛教这麽盛行? 基督教的一支聂斯脱里派,起源于今日叙利亚,唐代传入中国,却不能像佛教这样大规模流行,是不是不合中国人的胃口?
讨论前代历史引来杀身祸一一[南山集]案。 戴名世,安徽人,是康熙时榜眼(科举殿试第三名),文章写得很好。因在所著[南山集]中有一篇'与余生书',谈及收集南明史料问题,使用了'弘光'、'永历'年号,被清廷当作大逆不道处死。还株连不少人,包括桐城派古文家方苞在内。杀的杀,关的关,是清朝文字狱一个较典型的案子。但[南山集]仍旧保存下来了,从书中看其人不过是个书痴,信笔写来,竟遭大祸。
徒劳无益的铁索拦江 铁索拦江的战术,从三国吴主孙皓起,直用到太平天国,一千五百多年从未见效。根本抵当不了顺流而下的舟师。由此可见战争的胂败有赖于军工技术的提高。
象棋是从印度传来的吗? 有何根据?
曹橾为什么能不杀弥衡而要杀杨修? 如题。
巨贪石崇之死与美妾绿珠无关 西晋官员石崇,有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终于被杀。史书上说他的冤家孙秀想要他的美妾绿珠,崇不给,故被陷害而死。笔者可不这样看。美人一经攀折,容颜就不那麽靓了,况天下纯洁妙龄美女多矣,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何必去强索他人之妇哉?主要还是赵王伦和孙秀看上石崇如此巨大的不义之财。鸟为食死,人为财亡。石崇临死才知财富误了生命,何不早散之于百姓恤贫解困乎?
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一段话求解读 原文:'孔子圣人,作[春秋],辱于鲁、卫、陈、宋、齐、楚,卒不遇而死。齐太史氏兄弟几尽,左丘明纪[春秋]时事以失明,司马迁作[史记]刑诛,班固庾死,陈寿起又废,卒亦无所至。王隐谤退死家,习凿齿无一足,崔浩、范晔赤诛,魏收夭绝,宋孝王诛死。......夫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岂可不畏惧而轻为之哉?'这段话引用典故很多,寓意深刻。特发帖求能作详注并译成白话文者。
唐朝名画家晚年贫困潦倒 曹霸是唐代名画家,喜画瘦劲的骏马。他的入室弟子韩干则喜画肥硕的骏马。唐玄宗开元年间,曹霸奉命给凌烟阁功臣像翻新,并给唐玄宗的名马写生,获皇帝重赏。晚年逢安史之乱,生活贫困不堪,达到'世上未有如公贫'的地步。杜甫曾写诗感叹他的身世。曹霸作品未见存世,如有,肯定价值连城。
汉代有二个伏波将军 一个是汉武帝时的路博德,领兵平定南粤,一直打到海南岛;另一个是东汉光武帝时的马援,领海陆军平定交趾,作战地区就在北部湾一带。现在外国鲸吞我神圣领土,妄图争夺东海、南海资源,有待第三个伏波将军。
难道鳄鱼也通人性,能被韩愈祭文驱走? 韩愈一道祭鳄鱼文,就能把韩江中的鳄鱼驱走,这说法靠不靠谱?难道鳄鱼有这智力,能理解祭文的含意耶?其实是暴风雨引起山洪暴发,冲下砂石,把鳄鱼藏身之深潭填平之故。
关羽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作者编造的虚假故事 其实,斩华雄的是孙坚,不是关羽[见三国志卷四十六孙破虏讨逆传]。读书时切记不能把小说当成历史。
唐朝官员蓄养歌姬成风 唐代还是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官员们的生活却很奢华。唐代政府养有官妓,歌舞演员都入乐籍,着红骑马,供达官贵人宴饮游乐时助兴欣赏。贵官家中还蓄有歌妓。有贤名的白居易,老年犹蓄樊素、小蛮二姬。'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罗绮驱论队,金银用断车'就是唐诗中对达官贵人生活的描写。现代流行的'情妇''夜总会''高级会所'与古代可谓'各有千秋'
不要迷信考试成绩,状元郎干了些啥? 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有一千多年历史,未听说历代状元在治国济世安民上有大的成就。明朝状元杨慎,善写诗词,三国演义卷首词就是他写的。做官不识时务,被贬戍云南终身;晚清状元张謇,当了陶朱公,成为纱厂老板,一度任工商总长,算是小有成就。一个满族状元崇绮,靠女儿当了同治皇后,得封承恩公,俸禄优厚,清闲享福一生。
唐代官员不服从调动要杀头 唐太宗时,交州(今越南北部)都督出缺。朝议卢祖尚才兼文武,宜充此职。即宣入朝,面谕此重任。不料卢祖尚当面同意,散朝后以旧疾为由,推辞不肯去。太宗派杜如晦到其家做工作,他还是不答应,次日在朝中再次推辞。太宗怒道:我使人不从,何以为天下命[意译:我的政令不能推行,何以治天下耶?]即命推出斩之。
朝代灭亡,有无必要殉国? 笔者曾游览昆明黑龙潭,面积不算大,水量颇充沛。据说明末清初之际,有一志士(名记不清,好像叫薛大观)痛明之亡,效法夷齐,投此潭而死。中华大国人口众多,等于死个蚂蚁。这样做是否明智,值不值得称颂?我感到疑惑。
谈历史上开国功臣集团与王朝兴亡的关系 某王朝开国时,从龙之士多为帝王同乡,这是很普遍很自然的事。如西汉之沛,东汉之宛,明之濠是也。他们开国时是中坚骨干力量,久之就不是那回事了。西汉开国功臣封侯百有余人,到武帝时只剩五家,其余大都触法网被革除,汉朝反而走向全盛;东汉光武帝得天下后却不用功臣执政掌权;明太祖晚年,故意罗织几个大案,把濠[淮西]功臣集团杀光,仅剩郭英、耿炳文二个二等功臣,并未影响到明朝的兴亡。功臣贵族对王朝兴衰的作用不能过分夸大。朝代兴亡往往是社会、政治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亡于外戚、宦官、土地兼并过度引发农民起义、军阀割据叛乱、外族入侵、内忧外患夹击等。从朝庭到地方官僚政治腐败则是根本原因。决不是某个龙兴地区士族集团衰落带来的后果。[仅以此短文就教于史学博洽之士]
朝鲜战争的最大受益者是日本 由于朝鲜战争,美军大量军需品定单投向日本,带来日本经济的起飞(据说第一笔订单就有十多亿美元,当时美元的购买力比现在大得多)三年朝鲜战争,打出一个经济复兴的日本。此后日本经济即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成了世界第二。
道光皇帝遗诏说了什麽? 清末外交家、诗人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自注中提到:宣庙遗诏,以割让香港为耻。有吧友知道这遗诏的全文吗?
首楞严经之疑 谈中国文化史,离不了谈佛教史,免不了谈佛经,就要提到首楞严经。此经系统严密,段落有序,说理透彻,词句工整华丽,确如前人所说不像印度和尚作品。其割肌藏经的传经过程,从医学角度看是不可能的,常人肯定会并发感染而死。此经与圆觉经可能是唐代高僧大德编的佛学讲义,其中还夹杂了很多中国僧人发挥的见解,发挥得比印僧还好。然而,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佛教人士坚持此经是贝叶真经,就好像国产的服装喜用外国品牌一样。
'丧纪宜用汉制'这句话是什麽意思? 旧唐书[太宗本纪]中有'遗诏皇太子即位于柩前,丧纪宜用汉制。'这句话。如果这'汉'是指汉代,中间还隔魏、晋、南北朝、隋等多个朝代,为何要直宗汉代?如果这'汉'是指汉族,那麽以往是不是习惯用'胡'制,因为自西晋末期到隋,少数民族已统治北方几百年。求正解。
唐太宗昭陵为什麽带少数民族建筑风格?昭陵六骏为何用突厥名? 如题。
文言旧体诗和白话自由体诗哪种好? 为什麽旧体诗老少都能背诵几句,新体自由诗却随读随忘?
麻醉人民的东西是什麽? 在外国影片'尼罗河上的惨案'中有一句台词:马克思说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而麻醉女人的却是'性'。这是老外的看法。中国历代用的是孔夫子、如来佛、茅台、李师师、麻将。
胡旋舞是怎样的舞蹈? 唐代从西域引进的胡旋舞是怎样的舞蹈?是否与现代的芭蕾舞或性感拉丁舞相近?请能人解答。
买官、卖官、跑官的歪风在康熙年间就很盛行。 这从[聊斋志异]中'公孙夏'这篇鬼神故事中可以看出来。蒲翁肯定是有感而作、不会无痛呻吟。
李陵答苏武书是真是假? 从用的词藻、典故来看,不像古代武将写的。苏东坡说是南朝齐、梁文人作伪写的,有道理。不知吧友看法如何?
诸葛亮后出师表是不是真的? 后出师表选入[古文观止]。疑点:一陈寿三国志未载。二当时赵云未去世,而表中却说他已丧。所以有人说是伪作。笔者认为如此恳切感人适时应世之作,别的人断然写不出来。对在工作中、事业中碰到困难和挫折的人,仍有极大鼓舞作用。笔者认为是真的,不知网友看法如何?
'三纲'中能否淘取部分有用成份? '三纲'作为封建伦理,早为国人抛弃。这里说几句笑话,不是为它平反。[君为臣纲]下级服从上级,文员服从经理,工人服从老板。[父为子纲]为父者对子女负抚养成长、家庭教育、供钱上学、待业'啃老'、结婚赞助、买房贴钱的义务。[夫为妇纲]已婚女性要有节操,不可红杏出墙。丈夫不能搞'小三',以利婚姻巩固、家庭幸福。
这副皇帝写的对联是什麽含意? 康熙写一联:'本为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包含哪些意思?
为什麽石达开学不成刘备? 石的军事才能胂刘备,却做不到入川割据,兵败身亡,是何原因?
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太佛是不是武则天摹拟像? 笔者去参观过,雍容华贵、园脸秀媚,一点也不像印度人,像个唐代贵妇,工匠按女皇脸容雕刻的说法可信。
史记伯夷列传不是一篇历史传记 [转发]它是一篇讨论道德仁义标准与现实生话出现明显反差的文章。伯夷、叔齐是虚拟人物,行为不合情理,不识时务,只是个寓言。脸皮厚黑、狡滑奸诈、善弄权术、工於心计的人会占上风,能沾便宜,才能富贵荣华。老实人必然吃亏,人不为己就会被社会竞争所淘汰,客观事实就是如此。
近亲结婚可能是八旗兵日渐痿靡不能战的部分原因 贾宝玉二个婚姻候选人[林妹、宝姐]都是其表姊妹。晚清皇室也流行近亲结婚,带来生理学上的退化。
朝代更替后为什么不少人会怀旧? 这种人以明末清初最多,见之於文人笔端。宋有[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清有[陶庵梦忆]等。其实,历史车轮是不断向前的,新政权如能不断改善民生,使百姓感到生活比旧政权时好,旧王朝绝无复僻可能。
刘邦、项羽见到秦始皇后说的话含义有何不同? 刘邦见到秦始皇出行,很体面很威风,感叹说: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见到秦始皇出巡,很盛大很壮观,则说:彼可取而代之也。这二人说的话含义有什麽差别?求高明能人解读。
历史车轮是向前的,遗老遗少不必唏嘘。 清王朝建立后,明遗老遗少颇多怀旧者。据说上演'桃花扇'(名为爱情戏实则是政治历史剧)时,座中遗老遗少怅然若失,唏嘘不已。历史车轮是向前的,清朝统治者明智地采取重农桑、修水利、减赋税等措施,使农民感到比明崇祯时期生活得好;照样搞科举,还特开博学鸿词科,广泛吸收文人做官;还有一个高招是提倡敬老,皇帝多次举行'千叟宴'。这些做法对收服人心起了很大作用。所以,揭竿起事者虽常有,普遍响应的情况罕见。
隋王朝统一中国的真相 客观事实是:北方的武力占领了南方,南方的文化、制度感染、熏陶、同化了北方。古往今来,类似者多矣!
曾国藩一生维护清王朝,清朝庭为什麽还要把他搞臭? 天津教案交曾国藩处理后,清朝庭纵容一些官僚仕绅发表很多讥刺他为'卖国贼'的'清议',让人把他写的湖南会馆匾额也取下来了。还借批转的奏折指斥曾家为'曾剃头',扫了这位'三不朽一完人'的面子,从精神上打击曾国藩,这是为什麽?
汉文帝的节俭值得称颂 史书记载,文帝即位23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原想筑个露台,听说要花百金(相当于人民币几十万元),他都为节省而停建。当代,七品芝麻官都大建豪华办公楼,坐进口豪华车,有的还佣有很多房产,对之能不自愧乎!
今人文章诗词皆不如古 这里谈的限于中国范围:没有一部长篇小说能胂过'红楼梦';没有一部短篇小说集能胂过'聊斋志异';没有一部诗歌选集能胂过'唐诗三百首';没有一部散文选集能胂过'古文观止';没有一部讽世小说能比肩'儒林外史'。推而广之:没有一幅水墨画能胂过'富春山居图';没有一幅行书作品能胂过'兰亭序';没有任何一本探讨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哲学著作能比肩'易经'。
会搞经济建设的大臣不一定就是贤良 宋朝丁谓善搞京城城市建设,明朝徐有贞善治河通漕运。然而他们排挤陷害忠良,勾结奸佞,营私舞弊;不能御外侮,倡出逃,热衷搞政治投机。最终历史定论仍是奸臣。
中国历代统治者对文人的两种态度 文人指有文化知识的人,有统治者对其憎恶,压制之,贬拙之;有的却喜欢文人,亲近之,抬高利用之。这是什麽原因?
皇帝也感叹读书无用 南朝有个皇帝[忘其名]勤奋好学,手不释卷,藏书无数。由于不善治国,加上种种客观原因,结果败亡。临难之际叹道:读书万卷,仍有今日。急命将皇家收藏之图书万余卷投火烧之,使中国文化古籍又遭一次大劫。连皇帝都体会到读书无用,别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是哪位皇帝待精通南北朝历史者补充)
选注古代史书不能随意删除史实 近读几本史书选注,在后汉书光武本纪中,发现马援征交趾之事被删除了。交趾[在越南北部]在秦始皇时与两广同时并入中国版图,到东汉己二百多年,比加利福尼亚并入美国的时间还要长。按当时政治地理,马援征交趾是属于正义的平叛行动。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还借薛宝琴之口,在交趾怀古诗中赞扬:'马援自是功劳大'。不能按现在的政治地理,有所忌讳,特意把这史实删掉。
胡适的一句话 胡适在上世纪说了一句:少谈些主义,多解决实际问题。遭到很多左翼人士批判。不知道现在大家对这句话的看法如何?
宋朝对'官'优待宽松,对'吏'却制约很严。 宋朝当官待遇优厚,犯了错误[如贪奢、失职或政见不合]最多是贬职,如'元佑奸党'列名诸人。不像前苏联斯大林要将其处决,也不像'四人帮'抓人批斗下放劳动。而对'吏'[小职员]则处分颇严,犯罪要受刑坐牢、刺配流放。'水浒传'中郓城小吏宋江,家中予先挖好地窖,出了事则躲进去逃避追捕,就是真实写照。
从斯诺登事件看,原来美国人也很多不爱美国。 以往有核科学家某某堡,把美国原子情报泄露给苏联,被美当局用电椅处死。新近又有斯诺登泄露美国网络战国家机密,看来,不爱美国的美国人也大有人在啊!中国大穷,所以很多人不爱中国羡美国。美国这麽富,还是有美国人不爱它,真是怪事!
中国历代女性执政者哪个本事大? 吕后、武则天、慈禧之外还有哪些女性掌过大权?这些执政女人中哪个本事最大?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