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137 乘风137
关注数: 227 粉丝数: 2,348 发帖数: 27,404 关注贴吧数: 43
Trek 2017新款Fuel EX 29和Remedy 27.5 测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inkbike.com%2Fnews%2Ftrek-fuel-ex-29-and-remedy-275-first-ride-2016.html&urlrefer=fb4ac1911a021d5c13917a856593d051 乘风137 翻译 转载请注明以上 昨日介绍捷安特2017款的Trance、安神、XTC,感兴趣可以点我的头像查看。今天介绍另一著名影响力品牌Trek,最近各大厂商陆续发布新产品,乘风137也将和大家一起跟进带来更多翻译介绍和视频。加拿大西岸卑诗省斯阔米甚(Squamish译者之前有介绍文)地区有全世界最棒的山地车小径,陡峭的花岗岩山峰和充满绿色绿色树木的天然森林,任何去惠斯勒玩的人都应该留出一两天去领略下斯阔米甚的美丽(以温哥华为中心,周围两小时车程可以玩的地区非常多,惠斯勒,斯阔米甚都很近,而温哥华市区往南穿过美国边境的数个小镇有着世界上知名的Transition、Kona等品牌的总部,这里是全世界生产、玩山地车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山地车发祥地之一——译者注)。Trek的新款Fuel EX29和Remedy 27.5林道车就是在这里最好的林道中我们(PinkBike)美美的玩了两天。Fuel EX 29 9.9是产品线顶级款,全碳车架、DT Swiss碳圈、SRAM 鹰套件。这也是产品线中最轻的,只有11.57千克。全碳的Remedy 9.9 竞赛限量版拥有160mm行程的RockShox Lyrik前叉和SRAM鹰套件,重12.7公斤。 Fuel EX 29 •29“轮径 •130mm车架行程 •67°头管角度(低设置,可调) •433毫米下叉 •碳和铝产品皆有 •210x52.5mm后避震器 •ISCG 05规格导链 Remedy 27.5 •27.5“轮径 •150mm车架行程 •66°头管角度(低设置/150mm前叉行程,可调) •435毫米下叉 •碳和铝产品皆有 •230x57.5mm后避震器 •ISCG 05规格导链 Trek2017年缩减了产品线以降低车型间的重合度。之前的Fuel EX和Remedy系列都同时提供27.5"和29"轮径的选择,但是现在的Fuel EX将只提供27.5+或29"配置,而Remedy只提供27.5"轮径版本。从历史长远来看,新的自行车可能在外形上和他们的前辈很像,但其实在几何角度和车架设计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虽然Fuel EX和Remedy是不同的车款,但他们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想要深入了解他们需要花些时间来检查两辆车的共同设计元素。 车架:在被加高了的上管上使用限位碗组,阻止前叉旋转到特定区间(碗组皆为定制,细节下文有介绍——译者注)下管有防止前叉磕碰的保护垫(之前的车款都没有这些设计,因为前叉和把横根本不可能会碰触到车架,但新的设计因为大幅度的改变了车架所以有这中情况需要考虑,如果想简单直观的了解这些变化,可以看看文章末尾译者加的视频——译者注) Straight Shot Downtube / Knock Block系统 Trek在为了增加Fuel EX和Remedy的刚性,所有使用平直的下管,但这样会令前叉旋转到一定角度时碰触到车架,为此Trek设计了Straight Shot Downtube / Knock Block系统,从碗组和车架两部分来限定前叉的旋转范围。碗组由Trek的子品牌Bontrager特制提供,不能和其他碗组兼容。关于这一点可以看附带的介绍视频。(如果想做出转把等特技动作就不可能了)Fuel EX和Remedy的前后花鼓皆为Boost规格。 Trek的RE:aktiv技术后胆,之前只有和Fox Shox合作推出定制版,但现在也和RockShox合作推出了另一个定制版可供选择。 Boost 148 / 110 Trek首次提出了增加后叉开档距离的概念以提高29er车轮的强度,从2015年以来越来越得到认同,并且现在27.5"也开始采用。Boost增加了间距可以更容易的使用更大的外胎和更短的后下叉,同样的原理也能应用于27.5"。为什么要增加不同的规格尺寸?(这纯粹是从机械力学分析的角度得来的结论——译者注)期待越来越多的厂商能跟进这种规格(题外话,另一个大厂 捷安特 已经跟进了,并且SRAM也推出了Boost规格花鼓,越来越多厂商选择了跟进——译者注) (更多详细内容可以看文章末尾译者的资料说明) RE:aktiv Shock 技术 Trek与Penske合作研发的避震技术,最初由Fox Shox定制生产,现在RockShox也带着他们的Deluxe shock参与进来。对于不了解这个技术的人来说只需要知道它能提高自行车的踩踏性能而不削弱对震动的过滤能力。避震器内部的弹簧加压阀门可以在平顺地形中低速压缩增加踩踏效率,但遇到颠簸地形时阀门会自动打开吸收震动。(高速/低速 回弹由阀门自动切换——译者注)Fuel EX 29细节 上个月当Trek宣布他们新的Fuel EX 27.5+ 自行车的时候很多人想他们是否就不会再推出29"版本?现在答案出来了——不。现在29er版本有碳和铝可以选择。 新的Fuel EX后悬挂行程130mm,比之前的版本要多10mm,而且头部角度在低设置时达到了67度,链距缩短而轴距加长了5mm。 还有一款女性专用版的Fuel EX,29er版本有17.5”和18.5“车型供选择,而27.5”轮径有14“和15.5“尺寸供选择以对应女性较小的体型。几何形状和规格与男性款相同,但把套和坐垫是女性专用。 上述所有变化都让Fuel EX更具侵略性,可以应付从比XC更长程艰苦的比赛,事实上,Fuel EX比去年的Remedy 29 的头管角度更小。也曾赢得了PinkBike 2015年度自行车。现在它配置了2.4"轮胎,750mm把横和60mm的把立。我(PinkBike)希望Trek可以在Fuel EX上实现Remedy那样的780mm把横,这样车手可以自助修改其长度,除此之外Fuel EX 9.9真的没什么毛病。 几何Fuel EX骑乘感受 和去年的灵活的Fuel EX相比,我(PinkBike)很好奇今年增加的一点行程和减少的一点头管角度会有什么变化。我不希望它演变成一部专为Enduro而设计的比赛机器,但我没料到这些小的调整却让其下坡性能接近一辆全地形车。Trek的设计师也有同样的看法,所以事实上新款和之前的相比爬坡还是一样的轻快,但下坡性能却好了很多。 在斯阔米甚的一些经典地形,包括花岗岩壁,树根和弯墙等以前总是那些160mm行程的车子横冲直撞的地方,也非常适合这部Fuel EX,尤其是考虑到它只有130mm行程这的确很可贵。顺滑的避震设计让这辆车快如闪电乐趣十足。
细思恐极!平行空间与克隆人战争 吧务缓删啊,这真不是破事水。今天我的遭遇也许也会落在其他人头上,胆小者勿进。下面开始讲深夜恐怖故事。 物理学家经过缜密的数学运算和对量子力学的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平行宇宙存在于理论中,有多少种可能性就有多少个宇宙,此时此刻正在某个平行宇宙中还有至少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看贴吧的你!平行宇宙理论是正儿八经能在大学物理专业课堂学到的东西克隆人你怕不怕,有一天你发现了另一个一模一样的你自己。那种来自心底的寒意。 之前你问我信不信平行宇宙?我说信,但信也要按照基本法则,理解上有偏差是要负责任的。但我实际上不觉得这事和我有什么关系,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世界上真的有平行宇宙,那里面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我自己。不信看下面另一个宇宙中的我都已经四级了连“未经允许禁止转载”这句话都被转载了,Are you fucking kidding me? 有天我百度找自己的帖子(发帖太多,我自己都找不到需要用百度搜),突然发现这个网站,我不记得注册过这个地方啊,输入密码试了试也进不去,后来又搜了几个和其他几个山吧比较知名的人聊了一下,发现这还真是个克隆人基地,而且里面的好多眼熟的帖子都是集中时间发的,应该是网站管理从山吧克隆过去的,连文章带ID统统拿走?或者这真的是平行宇宙间可以看见彼此的入口?也许他们早就准备了一支克隆人军团来替换你我 细思恐极!
灵活敏捷的林道小车 Kona Process(进程) 134 - 测评 Kona 在 2013 首次推出 Process 车系,从那时起,这系列逐渐进步的设计与好玩的特质就广受欢迎。之前我们曾对 167、153 与 29 大轮的 111 进行过报导,都获得正面评价。那功能居中,Kona 所述是 Process 系列「根基」的 134 呢?后避震行程 134mm,前叉 140mm,Kona 说「134 还不是太 XC 取向,所以它能应付更大的障碍,它也不是太下坡取向,所以还能对付需要体力的踩踏。正是一台给那些什么路况都想骑的人的车。」 Process 134 DL 细节 • 设计用途:林道 / 全山地 • 后避震行程:134mm • 轮径:27.5" • 头管角度:68° • Kona 6061 铝合金抽管 • 尺寸:XS、S、M、L、XL - (Supreme 型号不提供 XS) • 车架颜色:黑色 • 重量:(本篇测试 M 尺寸不含踏板):13.2 公斤 •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konaworld.com&urlrefer=e847fc72afa74257e2bd034430da21b8 去年底发表 134 SE 时,Process 134 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这台车锁定「较娇小,较轻」的骑乘者使用,不过当时并没有机会试到它,直到今年才有机会。如果你到 Kona 官网看,你将会很高兴地发现,在「女性成车」的选项下,会出现 Process 134。这是因为 134 与 134 DL 都提供 XS 尺寸车架。这对身材较小人(不只是女性)并且寻找中行程车的人是一大福音。 134 总共有三个版本,从高到低分别为 134 Supreme、134 DL 与 134。过去几个月我们测试了中阶 Process 134 DL,它配备 Rockshox Pike RC Solo Air 140mm 前叉、Rockshox Monarch RL 后避震、Shimano XT 煞车与传动,还有 KS Lev Integra 伸缩座管。 配备规格 发表时间 2016 后避震RockShox Monarch RL 前叉RockShox Pike RC Solo Air 140mm QR15 Tapered 头碗FSA Orbit 1.5 ZS SC 曲柄RaceFace Aeffect SL 后变速器Shimano XT 链条KMC X11 变速拉杆Shimano XT 车把Kona XC/BC 35 Riser 龙头Kona XC/BC 35 握把ODI Ruffian MX 煞车Shimano Deore 花鼓Novatech 155mm 前 / Novatech 142x12mm 后 钢丝黑色 Stainless 14 克 轮框WTB STs i29 TCS 27.5" 外胎前轮:Maxxis DHF EXO DUAL TR 27.5x2.3" / 后轮:Maxxis Tomahawk EXO DUAL TR 27.5x2.3" 座垫WTB Volt Team / Volt Team 250 座管KS Lev Integra车架与设计更新 就像车系中其他兄弟一样,134 拥有一样的基本元素 - 更长上管、更短后下叉、坚不可摧的车架、坚硬的后三角,还有更短的 40mm 龙头,以对应比平均值还要长的上管。从推出到现在,Process 134 的几何就没变过,跨高还是保持很低,这很适合身高较矮的人。 更低的跨高与低重心设计正是 Process 的精髓之处,这样的设计赋予它在林道上好玩的个性。立管高度很低,几乎只跟伸缩座管没入的长度相同。后三角设计刻意增加硬度,是由 U 型连杆转点、特殊造型后上叉与超宽主转点三者共同达成。请注意,只有 Process 134 与 134 DL 提供 XS 车架。 车架由 6061 铝合金抽管製成,后上叉藉由一小支碳纤摇臂连接到前三角。Process 设计有内走线开口,提供前后变速器缆线使用。后煞车油管与伸缩座管控制线分别沿著上管与下管向后舖设。在下管下方还有水壶架锁孔,这虽然不是最理想的位置,但是有总比没有好。 与过去比起来,今年的 Process 设计更为强壮。立管与上管接合处补强更浮贴,外观更精简。后下叉与后上叉摇臂也进行设计更新,以便容纳更宽的后胎。这些改变都让新车架看起来更俐落,并且重量也比以前轻。后煞车油管与伸缩座管缆线沿著下管向后延伸。强壮的碳纤与铝合金连杆。 避震系统 Process 採用连杆驱动、单转点避震系统 - Kona 总是在全避震车系上採用这样的设计,但是在 Process 亮相之初,就已经出现对应低上管几何的设计改变。连接立管的碳纤与铝合金摇臂构成了「摇臂独立避震」系统,它与一个 U 型连杆连接。这个连杆直接锁在后避震器下端,不需任何衬套或其他多馀零件。 134mm 行程看起来有点令人困惑,不过就像这个车系中其他款式一样,最终目标就是达到最佳几何结构,而非预设的避震行程长度。在短后下叉、长上管与所需的外胎宽度相容度之间调整,134mm 就成了神奇的数字。 Kona 很努力想达成在所有 Process 车系车上都保持一致的槓杆比曲线,这样所有车款都会具有类似的避震回馈。今年所有的 Process 车款都有新的立管/上管补强片设计。134 DL 配有 Rockshox Monarch RL 后避震器。... 还有令人信赖的 Rockshox Pike Solo Air RC 140mm 前叉。 问问 Ian Schmitt - Kona 产品经理 Rachelle:为何 2015 推出适合「更小、更轻骑乘者」的角度设定不见了?这是因为行销结果并没有反应在销售上吗? Ian: 推出 134 SE 是因为当初在 1x 传动系统还很难打入 4000 美金以下价格区间时,用来满足高价位、轻量车型的需求。那年的 134 DL 是 2x 传动系统配上 Revelation 前叉。SE 是 1x 系统配 Pike,SE 的售价反映出这些升级。 Rachelle:Kona 现在用什麽取代那些适合「更小、更轻骑乘者」的产品? Ian: 2016 年我们能用 1x 的 XT 系统将 134 DL 售价压低。所以成本上允许我们配上 Pike,因此造就出低成本还能取得理想重量的产品。Kona 是间小公司,产品线数量与重叠性是我们必须非常注意的一件事。134 DL 非常接近 SE,所以不得不重新检视产品线,并且避免发生自己打自家产品。我们在 DL 上增加 XS 尺寸,基本款 134 持续可为身材最娇小、体重最轻的人服务。 Rachelle:为何最高阶的 Supreme 没有 XS 尺寸? Ian: Supreme 没有 XS 尺寸是因为 MY14 产品交期推迟了。那时我们没有 XS 的车架,只能推出手边有的东西。对产品线来说是一项损失,不过有时候产品交过来也不见得是我们想像的那样。 Rachelle: 我们何时会看到Process 的碳纤版本呢? Ian: Process 碳纤版本是我们规划的下一步,但是我不能告诉你任何细节,这件事只有三个人知道,一个是我,一个是谁我不能说,还有一个是...喂喂喂你听的到吗? 我正在过隧道,讯号很不好。 Rachelle:Kona 与 Process 车系将来也会採用公制系统后避震器吗? Ian: 这样说吧,公制系统是新的规格,是在 Process 问世后才推出的,所以现行的 Process 并不适用于公制系统规格,Boost 也是一样。但是接下来新一代的车款,将会能够跟公制系统还有 Boost 相容。
对商业化的一些看法 前段时间的大新闻,我看到后也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当时参与方都比较激动,我有些看法也不便火上浇油。现在看来都冷静下来了,我就谈谈我的看法吧。 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在贴吧包括我自己建立的“山地车enduro”吧,还是我的优酷频道,我玩车以来就从来没赚过一分钱,没赚过一分钱,包括出二手。你经常看到我翻译转载各种文章视频,还有制作很多gif,我完全是出于对山地车运动的热爱,没收过一分钱的回报,一个赞一个回复我便心满意足。 至于道德,我不认识他,他应该也不认识我。而山吧吧务这边,我不是吧务没有任何权限,之前大家也都看见了,我和一些吧务的关系并不好,之前和Aniol杨因为骓驰的事情撕的昏天黑地,最后删帖道歉和解。后来因为传闻山吧要被收购,我才进山吧后花园bikeorz发帖。 所以,我和任何人都没有利益关系,我的看法是独立的。而且又因为我和他们都不熟,事情的真实情况我也不清楚,我就是对所谓吧务收钱这个劲爆新闻发表一下个人看法。以问答的方式。 商业化就意味着肮脏的交易? 不一定,特别是知名度较大较正规的论坛。比如PinkBike红圈标出的都是广告,大面积的广告并没有降低PinkBike的权威,反而让他运行的更好。另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自行车媒体BikeRadar,红圈标出的是广告内容。这是在欧洲很有影响力的媒体,商业化并没有损坏他的会员的利益。也丝毫不影响其产品评测的权威性。需要多说一句的是,bikeradar对非常多的自行车产品做过评测,而且他们有专门的评测车手,山地车方面,那些能飞会跳的高手们对产品进行评测并给出意见,这是非常值得参考的。 商业化广告有没有负面的情况? 有的,但并不严重。国内知名的美骑biketo曾经也给一些口碑不佳的品牌做过首页广告,甚至他们有专门的美骑易购平台,但就影响来看,美骑对各种展会的报道还是很有营养的,广告总体来说也中规中矩。并没有明显的虚假宣传和坑人陷阱。红框里面都是广告内容,商业化并没有给这家自行车媒体的读者带来麻烦,哪怕曾经一些口碑不佳的品牌在其首页投放广告。 所以,一些商业化行为(我并不确定吧务们到底有没有)并不是会带来绝对的肮脏交易,而从疑似有交易的那些活动来看,其内容也是有利无害。如果哪天你看见置顶和精华帖里开始宣传所罗门、雷克斯了,我就收回上面的话。没赚过一分钱,但是我觉得既然已经达到了可以广告分成的5级,有钱不赚不少脑子有病吗?但是赚钱前还是给大家说明一下,以免以后有人来撕逼,然后拿这个说事。我即使参与了优酷的广告分成,也是光明正大合情合理的,并没有什么不能放在台前的内幕。 总结 所以,我觉得商业化不是什么丢脸的东西,我甚至觉得山吧吧务们在这方面太保守了。当然也有百度官方的因素,官方不准用贴吧赚钱,但官方自己又是卖吧又是卖假药害死人。而且就我个人的看法,商业化、职业化才能保证内容的质量和进度,我和大多数人有个不一样的地方:我一听到什么东西是免费的、便宜的、性价比高的,我的警惕性就提高了,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即使真正免费的东西背后也一定有商家想从你身上拿到更多的东西。所以如果能真的实现完全的商业化职业化,也许会更符合我的口味。 另外,我觉得道德对吧务收钱这种事是原本没有意见的,当然到底有没有收钱我也不知道,但即使收了,那道德怎么不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口诛笔伐?
又一个巨星陨落—世界杯知名车手Steve Smith史蒂夫史密斯不幸离 转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rmbike.com%2Fhtml%2F2016%2Fqx_0511%2F103.html&urlrefer=88ac0be211d9f591981a471239c80cfb 一个车手的动力,决心与对生活的热爱会被和他生命交汇的人们所永远铭记世界杯知名车手Steve Smith今天下午在家乡British Columbia,Nanaimo的一场enduro摩托赛事故中遭受头部严重受伤,不幸去世。去世时只有26岁。 “今天我们失去了一个伟大的人,他不仅教导了我还影响了很多人,” Devinci 速降车队经理Gabe Fox说,“Stevie 曾是一位凶狠的选手,一个忠实的朋友和和一个让我在很多时候自豪的车手。我很荣幸能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和他成为朋友。史密斯生活在加拿大温哥华岛,是那里的雨林步道磨炼出了他的山地自行车技巧。通过在加拿大速降圈子多年的打拼,加上2013年一举夺得UCI世界杯冠军,使这个一直默默无闻的速降车手变得家喻户晓。 由于伤病史密斯在过去两年并不顺利,但经过2015赛季的磨炼、调整,终于在2016年的山地车速降世界杯又重登领奖台,再一次巩固了他传奇车手的地位。在他的家乡温哥华小岛,史密斯堪称户外运动达人并为人们所熟知。他常常会花大量时间钓鱼、野营或是泡在高尔夫球场。史密斯是谦逊非常接地气的人。他的精神也感染和鼓舞了无数热爱极限运动的年轻人。 据悉,史密斯的追悼仪式将于当地时间5月21日下午1点在纳奈莫的温哥华岛会议中心举行。
山吧撕大逼我也来爆点料,“如果我们中出了叛徒” 邪恶的叛徒,我却非常的喜欢!就如同万蝇逐臭一样,这个邪恶的叛徒居然吸引了山吧不少人的追捧。我觉得很欣慰。 全碳,27.5轮径,151后悬挂行程,150-160前叉行程都可以选择。骑上它可以探索林道小径也可以公园飞包。 Slimeball明亮的油漆技术是其特色,而且车架自带上稳链器。曲线诡谲邪魅却又灵动简洁的构型设计,后叉间距也足以容纳2.5的宽胎——如果你非要这样装的话后悬挂被称为DELTA,出自山地车悬挂设计撕逼大师Dave Weagle之手(DW link),以前他和其他厂家撕大逼我已经介绍过一个了,以后还会陆续介绍。 8个密封轴承也无法掩盖其单转点的事实,但因为极优化的避震线性其表现还是很值的称道的(Mike Kazimer语)。踩踏效率比典型的单转点车要好很多,并且摇臂和短连杆有可以翻转的垫片可以调节在十分钟内改变12mm的中轴高度和0.8度的头管角度。 DELTA悬挂设计的一个特点是车架几何形状的变化不会显著影响自行车的杠杆率,这意味着当调节了车架连杆的可翻转垫片后不用改变避震器的设置。一些几何细节骑乘感受来说,即使后避震全开踩踏依然非常好,高的转点也减轻了踩踏回击,继承自单转点的贴地性不错但却没有单转点车架那种恼人的落差反弹感。另外五通调的比较低时建议用170mm长度的曲柄。上坡很爽,下坡更爽,灵活敏捷,柔软的悬挂让人很容易忘记自己是在颠簸起伏的林道中而能集中精神做各种动作。长轴距带来稳定短把立能维持操控性。至于其零部件可以参考这些零部件的评测,这里不详述。 山吧撕大逼的链接在楼下 多层楼,可以“只看楼主”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