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137
乘风137
关注数: 227
粉丝数: 2,348
发帖数: 27,404
关注贴吧数: 43
大新闻!喜玛诺出新技术和新产品了。3月1日更新 我又是国内最早的新闻源 上一次发现了喜玛诺偷偷的申请能变速的正负齿的专利,(帖子在这:http://tieba.baidu.com/p/4325222481(Shimano新一代正负齿设计图曝光?!)) 我就对正负齿变速技术有所怀疑——因为很难保证变速后链条还能正好和正负齿吻合。 那个技术现在看起来更像是某种技术专利的“占位符”,当然shimano对技术的改进是不会停止的,这次他们带来了新的专利技术并且已经准备发售了。如下图这是最新的11速的动态咬合技术,齿形进化了,和之前的单盘齿型有明显区别。新技术将运用到发售产品中另外还公布了比ACERA还要低端的M365和M315碟刹,上图就是给这些产品用的SM-RT10碟片抛砖引玉吧,更高级的产品应该会在最近陆续公布的,想了解最新的情况的话你该知道怎么做吧
对捷安特Reign和Trance的选择
一个26er强行改装27.5的脑洞方案 那些后勾爪分离式的老26er有福了,什么Giant faith,还有一大堆淫天使、mongoose什么的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改27.5,硬尾的话我觉得也是可以的,之前还有人出过硬尾改软尾的改装件。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不断和奸商们斗智吧。
【求助】势必得、瞬盘、三星,哪种ssd比较好? 势必得、瞬盘、三星,哪种ssd比较好?要稳定耐用性价比高的
大新闻!SRAM又出新刹车了!简单介绍一下(有图有视频) SRAM刚刚在这个帖子发表的几个小时之前发布了全新的基于Guide的全新双活塞刹车。这次的产品主要是针对XC的,因为XC用四活塞有点性能过剩,双活塞已经非常可靠了而且还能减轻重量。(多图带视频,各位非wifi环境请酌量观看。 楼层较多请点击:只看楼主)
大新闻!SRAM又出新刹车了!简单介绍一下(有图有视频) 山地车enduro吧 乘风137 大陆首发 请勿转载,更多更新内容请关注 “山地车enduro”吧(注意不是“enduro”吧) SRAM刚刚在这个帖子发表的几个小时之前发布了全新的基于Guide的全新双活塞刹车。这次的产品主要是针对XC的,因为XC用四活塞有点性能过剩,双活塞已经非常可靠了而且还能减轻重量。(多图带视频,各位非wifi环境请酌量观看。 楼层较多请点击:只看楼主)
大新闻!SRAM又出新刹车了!简单介绍一下(有图有视频) SRAM刚刚在这个帖子发表的几个小时之前发布了全新的基于Guide的全新双活塞刹车。这次的产品主要是针对XC的,因为XC用四活塞有点性能过剩,双活塞已经非常可靠了而且还能减轻重量。(多图带视频,各位非wifi环境请酌量观看。 楼层较多请点击:只看楼主)
Enduro的世外桃源!Santa Cruz(三条裤子)在泰国 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ixsixone.com%2Fblog%2Fblog%2F2016%2F02%2F15%2Fmia-santa-cruz-thailand%2F&urlrefer=7ef3310adc69c39c5b984cb936d0e6c8 百度 速降吧 乘风137 翻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3OTk2NjgyOA%3D%3D.html%3Ffrom%3Dy1.7-1.2&urlrefer=dbc2427b2bd8189a64e7c41162409f34 Maxime 和 Maurin是头一次来泰国在中国的深圳待了几天,我们出发到了泰国首都曼谷稍事休息后就开始了800公里的长途跋涉,坐了10几个小时的车到达泰国北部的清迈休息了几个小时,我们一边等待其他队友一边把自行车装好,摄影和后期处理师从法国直接赶来。Thiromana Yin是旅行探险的向导同时也是Sixmotion的创造者也是一名山地车手。几个月前我们一起策划了这次旅行,而事实上他已经在亚洲的很多国家探险过(菲律宾,泰国,印尼,柬埔寨等)而Damian Mulligan,这名在清迈地区待了15年的澳大利亚人提供山地车导游服务,和Thiromana Yin一起开辟了泰国北部最美丽的山地车林道。Thiromana和我们的朋友Damian已经带我们到了Doi Intanon,超过2279米的高山(中南半岛的地形都很低,所以这也算是为数不多的高山,是泰国第二高峰),这里和闷热的曼谷相比就是两个世界。我们很艰难的走了四个多小时才把自行车和视频设备搬上了海拔800米的地方。但所有努力是值得的,宛如仙境的充满蕨类植物的绿色林道足足有5公里长!——这是Damian几个月前发现的。(全文完,更多内容请看视频) 如果对现在最流行的山地车玩法——Enduro感兴趣,但对Enduro的概念还不了解的车友们可以看这里: http://tieba.baidu.com/p/3257591000 http://tieba.baidu.com/p/3260003447 如果喜欢越野,喜欢山地车视频。可以关注关联的优酷频道,能找到更多。
Enduro的世外桃源!Santa Cruz(三条裤子)在泰国 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ixsixone.com%2Fblog%2Fblog%2F2016%2F02%2F15%2Fmia-santa-cruz-thailand%2F&urlrefer=7ef3310adc69c39c5b984cb936d0e6c8 百度 山地车吧 乘风137 翻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3OTk2NjgyOA%3D%3D.html%3Ffrom%3Dy1.7-1.2&urlrefer=dbc2427b2bd8189a64e7c41162409f34 Maxime 和 Maurin是头一次来泰国在中国的深圳待了几天,我们出发到了泰国首都曼谷稍事休息后就开始了800公里的长途跋涉,坐了10几个小时的车到达泰国北部的清迈休息了几个小时,我们一边等待其他队友一边把自行车装好,摄影和后期处理师从法国直接赶来。Thiromana Yin是旅行探险的向导同时也是Sixmotion的创造者也是一名山地车手。几个月前我们一起策划了这次旅行,而事实上他已经在亚洲的很多国家探险过(菲律宾,泰国,印尼,柬埔寨等)而Damian Mulligan,这名在清迈地区待了15年的澳大利亚人提供山地车导游服务,和Thiromana Yin一起开辟了泰国北部最美丽的山地车林道。Thiromana和我们的朋友Damian已经带我们到了Doi Intanon,超过2279米的高山(中南半岛的地形都很低,所以这也算是为数不多的高山,是泰国第二高峰),这里和闷热的曼谷相比就是两个世界。我们很艰难的走了四个多小时才把自行车和视频设备搬上了海拔800米的地方。但所有努力是值得的,宛如仙境的充满蕨类植物的绿色林道足足有5公里长!——这是Damian几个月前发现的。(全文完,更多内容请看视频) 如果对现在最流行的山地车玩法——Enduro感兴趣,但对Enduro的概念还不了解的车友们可以看这里: http://tieba.baidu.com/p/3257591000 http://tieba.baidu.com/p/3260003447 如果喜欢越野,喜欢山地车视频。可以关注关联的优酷频道,能找到更多。
Enduro的世外桃源!Santa Cruz(三条裤子)在泰国 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ixsixone.com%2Fblog%2Fblog%2F2016%2F02%2F15%2Fmia-santa-cruz-thailand%2F&urlrefer=7ef3310adc69c39c5b984cb936d0e6c8 百度 山地车Enduro吧 乘风137 翻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3OTk2NjgyOA%3D%3D.html%3Ffrom%3Dy1.7-1.2&urlrefer=dbc2427b2bd8189a64e7c41162409f34 Maxime 和 Maurin是头一次来泰国在中国的深圳待了几天,我们出发到了泰国首都曼谷稍事休息后就开始了800公里的长途跋涉,坐了10几个小时的车到达泰国北部的清迈休息了几个小时,我们一边等待其他队友一边把自行车装好,摄影和后期处理师从法国直接赶来。Thiromana Yin是旅行探险的向导同时也是Sixmotion的创造者也是一名山地车手。几个月前我们一起策划了这次旅行,而事实上他已经在亚洲的很多国家探险过(菲律宾,泰国,印尼,柬埔寨等)而Damian Mulligan,这名在清迈地区待了15年的澳大利亚人提供山地车导游服务,和Thiromana Yin一起开辟了泰国北部最美丽的山地车林道。Thiromana和我们的朋友Damian已经带我们到了Doi Intanon,超过2279米的高山(中南半岛的地形都很低,所以这也算是为数不多的高山,是泰国第二高峰),这里和闷热的曼谷相比就是两个世界。我们很艰难的走了四个多小时才把自行车和视频设备搬上了海拔800米的地方。但所有努力是值得的,宛如仙境的充满蕨类植物的绿色林道足足有5公里长!——这是Damian几个月前发现的。(全文完,更多内容请看视频) 如果对现在最流行的山地车玩法——Enduro感兴趣,但对Enduro的概念还不了解的车友们可以看这里: http://tieba.baidu.com/p/3257591000 http://tieba.baidu.com/p/3260003447 如果喜欢越野,喜欢山地车视频。可以关注关联的优酷频道,能找到更多,山地车enduro吧 也欢迎你的关注 如果有喜欢软尾山地车的朋友请大家呼朋引伴一起来繁荣 山地车Enduro吧 吧。本吧不吝精品,只要你是原创或是第一手翻译,帖子质量合格能帮助到别人都会获得精华。
Enduro的世外桃源!Santa Cruz(三条裤子)在泰国 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ixsixone.com%2Fblog%2Fblog%2F2016%2F02%2F15%2Fmia-santa-cruz-thailand%2F&urlrefer=7ef3310adc69c39c5b984cb936d0e6c8 百度 山地车Enduro吧 乘风137 翻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3OTk2NjgyOA%3D%3D.html%3Ffrom%3Dy1.7-1.2&urlrefer=dbc2427b2bd8189a64e7c41162409f34 Maxime 和 Maurin是头一次来泰国在中国的深圳待了几天,我们出发到了泰国首都曼谷稍事休息后就开始了800公里的长途跋涉,坐了10几个小时的车到达泰国北部的清迈休息了几个小时,我们一边等待其他队友一边把自行车装好,摄影和后期处理师从法国直接赶来。Thiromana Yin是旅行探险的向导同时也是Sixmotion的创造者也是一名山地车手。几个月前我们一起策划了这次旅行,而事实上他已经在亚洲的很多国家探险过(菲律宾,泰国,印尼,柬埔寨等)而Damian Mulligan,这名在清迈地区待了15年的澳大利亚人提供山地车导游服务,和Thiromana Yin一起开辟了泰国北部最美丽的山地车林道。Thiromana和我们的朋友Damian已经带我们到了Doi Intanon,超过2279米的高山(中南半岛的地形都很低,所以这也算是为数不多的高山,是泰国第二高峰),这里和闷热的曼谷相比就是两个世界。我们很艰难的走了四个多小时才把自行车和视频设备搬上了海拔800米的地方。但所有努力是值得的,宛如仙境的充满蕨类植物的绿色林道足足有5公里长!——这是Damian几个月前发现的。(全文完,更多内容请看视频) 如果对现在最流行的山地车玩法——Enduro感兴趣,但对Enduro的概念还不了解的车友们可以看这里: http://tieba.baidu.com/p/3257591000 http://tieba.baidu.com/p/3260003447 如果喜欢越野,喜欢山地车视频。可以关注关联的优酷频道,能找到更多,山地车enduro吧 也欢迎你的关注 如果有喜欢软尾山地车的朋友请大家呼朋引伴一起来繁荣 山地车Enduro吧 吧。本吧不吝精品,只要你是原创或是第一手翻译,帖子质量合格能帮助到别人都会获得精华。
这简直是对禧玛诺赤裸裸的嘲讽!论顶级压马路SLX.......呃,锁鞋 @李思龙M 既然禧玛诺都说SLX是压马路用的,那么。。。 ,没错,这货就叫SLX,不过不是套件而是公路车锁鞋,我觉得这玩意完全就是来打脸Shimano的
日语 唐音 难道也有多音字? 菩萨这两个字在 般若心经 里面就有好几个发音
话题 Enduro和Trail车型的蜜月已经过去了 部分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inkbike.com%2Fnews%2Fopinion-enduro-vs-trailbike-marriage-and-divorce.html&urlrefer=8ef5d589e8d2e6ccc56f4a1e426bdf8e 百度 山地车吧 乘风137 编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林道车(Trail)和Enduro车型的蜜月期似乎已经过去了,尽管很多人的意识里这两种车依然是可以混用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推出面对更激进下坡的设计,而传统的林道车也被设计成长行程、长轴距而越来越利于下坡。29er获得销售上的成功也让这个问题充满了不可调和的因素。 在山地车行程越来越长的时代,我(Richard Cunningham)也开始想念那种较短行程,几何较紧凑能在小道上轻快骑行的车,而不是上坡时被累的昏昏欲睡只为了短暂的下坡一时爽。 最近我的朋友就希望能获得一辆这样的自行车——他开始卖掉自己的Santa curz nomad和Yeti SB6c,而用更轻快的自行车取而代之。通用性是现代林道车的代名词,一辆中等行程,能上能下的并且装备有升降坐管的轻快碳纤维林道车是你周末去林道探险的绝佳伙伴。intense的tracer 275c是林道车最终演化成Enduro用车的典型之一,类似的还有捷安特trance 27.5 最早的时候,林道车是职业Enduro赛事的完美基础,Enduro车和林道车是可以互换的。但是当越来越多的速降车手转职到Enduro赛事(Dan Atherton、Fabien Barel),当越来越多的厂家不在生产DH车型(Yeti)。Enduro这种没有UCI规则严格规范的竞速赛事越来越利于下坡骑乘了,一辆Enduro赛车的使命就是夺冠。Richie凭借下坡时的速度赢得了西班牙的EWS分站 Yeti车队的的Richie在西班牙EWS的两天时间内七个阶段的累计下坡时间只有30分钟,这其中最长的约有7分半而最短的只有32秒。在只有下坡段计算成绩的Enduro赛制下,设计师们正在把Enduro车型的设计推到DH的边界。 当你的Enduro自行车几何越来越像DH,那你也需要用DH的技术来驾驭它。这种自行车和原来的林道车相比越来越像个怪物——DH的头管角度为了应付下坡操控,而陡峭的坐管角度又是用来增加上坡踩踏效率的。骑着这种又重又长的自行车去林间小道玩耍,那不一定会让你感到愉快。说到底这是为了好玩的自行车和专门为比赛而设计的自行车间的矛盾。Nicolai的GeoMetron 超长轴距,类似DH车的头管角度。 仅在一年前,我一定会坚持,一个29磅重,160毫米行程的Enduro车是“一辆玩和比赛通吃的自行车”,但今天,我把两辆自行车都准备好了:一个是160mm行程的标准Enduro车和一辆130mm行程的林道车。我不能说我更喜欢哪一个,他们之间不能互相替代,Fox36前叉、长轴距和65度头管角度带来的信心和130行程轻快紧凑的林道车都是我的最爱。 编者按:在某些厂家和车手眼里,林道车和Enduro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分明了,而林道车也越来越进化的更加激进了,大陆车友们最熟悉的捷安特Trance就是最好的例子,其行程从最初的4.1英寸变成5英寸,进入27.5时代后又变成了5.5英寸,而Trance SX的前叉行程甚至能达到6.3英寸,而现在捷安特对Trance的定位依然是Trail-Enduro,其厂队车手还是会使用Trance和专门的Reign车款一起在Enduro赛场上同场竞技。 很多厂家的林道车最初是作为“休息XC”来设计的,而很多厂家现在生产的Enduro用车越来越接近DH,像Cube的180行程和Intense的190行程UZZI(所谓超级enduro)都和从林道车和AM车(AM车款和Enduro车款在大部分的语境下仍然是可以指代同一种车种,但越来越多的厂家也在设计上进行了区分)演变来的Enduro越来越远了。 也许将来单纯为了上山越野探险和应付Enduro比赛,你也会准备两辆车呢。 其实关于林道车和Enduro、AllMountain车款,厂家也是颇费思量——有些人用130mm行程的车跑比赛也能比那些160mm行程的车更快,这里面不仅仅是车手间技术的差异——也许,行程长短的差异只是车款间不同的因素之一,其他还有几何角度、避震设计、重量等等因素共同决定了一款山地车应对各种环境的表现。 下面来看看GT官方对于典型的林道车 Sensor 和典型的AM车 Force 的对比测试视频吧: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DA4MjcyMjcy.html%3Ffrom%3Dy1.7-2&urlrefer=f534eaa1a1a20465d59fc5d94c4af13b 如果对现在最流行的山地车玩法——Enduro感兴趣,但对Enduro的概念还不了解的车友们可以看这里: http://tieba.baidu.com/p/3257591000 http://tieba.baidu.com/p/3260003447 如果喜欢越野,喜欢山地车视频。可以关注关联的优酷频道,能找到更多(一千部以上)。 (全文完)
话题 Enduro和Trail车型的蜜月已经过去了 部分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inkbike.com%2Fnews%2Fopinion-enduro-vs-trailbike-marriage-and-divorce.html&urlrefer=8ef5d589e8d2e6ccc56f4a1e426bdf8e 百度 山地车enduro吧 乘风137 编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林道车(Trail)和Enduro车型的蜜月期似乎已经过去了,尽管很多人的意识里这两种车依然是可以混用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推出面对更激进下坡的设计,而传统的林道车也被设计成长行程、长轴距而越来越利于下坡。29er获得销售上的成功也让这个问题充满了不可调和的因素。 在山地车行程越来越长的时代,我(Richard Cunningham)也开始想念那种较短行程,几何较紧凑能在小道上轻快骑行的车,而不是上坡时被累的昏昏欲睡只为了短暂的下坡一时爽。 最近我的朋友就希望能获得一辆这样的自行车——他开始卖掉自己的Santa curz nomad和Yeti SB6c,而用更轻快的自行车取而代之。通用性是现代林道车的代名词,一辆中等行程,能上能下的并且装备有升降坐管的轻快碳纤维林道车是你周末去林道探险的绝佳伙伴。intense的tracer 275c是林道车最终演化成Enduro用车的典型之一,类似的还有捷安特trance 27.5 最早的时候,林道车是职业Enduro赛事的完美基础,Enduro车和林道车是可以互换的。但是当越来越多的速降车手转职到Enduro赛事(Dan Atherton、Fabien Barel),当越来越多的厂家不在生产DH车型(Yeti)。Enduro这种没有UCI规则严格规范的竞速赛事越来越利于下坡骑乘了,一辆Enduro赛车的使命就是夺冠。Richie凭借下坡时的速度赢得了西班牙的EWS分站 Yeti车队的的Richie在西班牙EWS的两天时间内七个阶段的累计下坡时间只有30分钟,这其中最长的约有7分半而最短的只有32秒。在只有下坡段计算成绩的Enduro赛制下,设计师们正在把Enduro车型的设计推到DH的边界。 当你的Enduro自行车几何越来越像DH,那你也需要用DH的技术来驾驭它。这种自行车和原来的林道车相比越来越像个怪物——DH的头管角度为了应付下坡操控,而陡峭的坐管角度又是用来增加上坡踩踏效率的。骑着这种又重又长的自行车去林间小道玩耍,那不一定会让你感到愉快。说到底这是为了好玩的自行车和专门为比赛而设计的自行车间的矛盾。Nicolai的GeoMetron 超长轴距,类似DH车的头管角度。 仅在一年前,我一定会坚持,一个29磅重,160毫米行程的Enduro车是“一辆玩和比赛通吃的自行车”,但今天,我把两辆自行车都准备好了:一个是160mm行程的标准Enduro车和一辆130mm行程的林道车。我不能说我更喜欢哪一个,他们之间不能互相替代,Fox36前叉、长轴距和65度头管角度带来的信心和130行程轻快紧凑的林道车都是我的最爱。 编者按:在某些厂家和车手眼里,林道车和Enduro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分明了,而林道车也越来越进化的更加激进了,大陆车友们最熟悉的捷安特Trance就是最好的例子,其行程从最初的4.1英寸变成5英寸,进入27.5时代后又变成了5.5英寸,而Trance SX的前叉行程甚至能达到6.3英寸,而现在捷安特对Trance的定位依然是Trail-Enduro,其厂队车手还是会使用Trance和专门的Reign车款一起在Enduro赛场上同场竞技。 很多厂家的林道车最初是作为“休息XC”来设计的,而很多厂家现在生产的Enduro用车越来越接近DH,像Cube的180行程和Intense的190行程UZZI(所谓超级enduro)都和从林道车和AM车(AM车款和Enduro车款在大部分的语境下仍然是可以指代同一种车种,但越来越多的厂家也在设计上进行了区分)演变来的Enduro越来越远了。 也许将来单纯为了上山越野探险和应付Enduro比赛,你也会准备两辆车呢。 其实关于林道车和Enduro、AllMountain车款,厂家也是颇费思量——有些人用130mm行程的车跑比赛也能比那些160mm行程的车更快,这里面不仅仅是车手间技术的差异——也许,行程长短的差异只是车款间不同的因素之一,其他还有几何角度、避震设计、重量等等因素共同决定了一款山地车应对各种环境的表现。 下面来看看GT官方对于典型的林道车 Sensor 和典型的AM车 Force 的对比测试视频吧: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DA4MjcyMjcy.html%3Ffrom%3Dy1.7-2&urlrefer=f534eaa1a1a20465d59fc5d94c4af13b 如果对现在最流行的山地车玩法——Enduro感兴趣,但对Enduro的概念还不了解的车友们可以看这里: http://tieba.baidu.com/p/3257591000 http://tieba.baidu.com/p/3260003447 如果喜欢越野,喜欢山地车视频。可以关注关联的优酷频道,能找到更多,山地车enduro吧 也欢迎你的关注 如果有喜欢软尾山地车的朋友请大家呼朋引伴一起来繁荣 山地车Enduro吧 吧。本吧不吝精品,只要你是原创或是第一手翻译,帖子质量合格能帮助到别人都会获得精华。
话题 Enduro和Trail车型的蜜月已经过去了 部分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inkbike.com%2Fnews%2Fopinion-enduro-vs-trailbike-marriage-and-divorce.html&urlrefer=8ef5d589e8d2e6ccc56f4a1e426bdf8e 百度 速降吧 乘风137 编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林道车(Trail)和Enduro车型的蜜月期似乎已经过去了,尽管很多人的意识里这两种车依然是可以混用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推出面对更激进下坡的设计,而传统的林道车也被设计成长行程、长轴距而越来越利于下坡。29er获得销售上的成功也让这个问题充满了不可调和的因素。 在山地车行程越来越长的时代,我(Richard Cunningham)也开始想念那种较短行程,几何较紧凑能在小道上轻快骑行的车,而不是上坡时被累的昏昏欲睡只为了短暂的下坡一时爽。 最近我的朋友就希望能获得一辆这样的自行车——他开始卖掉自己的Santa curz nomad和Yeti SB6c,而用更轻快的自行车取而代之。通用性是现代林道车的代名词,一辆中等行程,能上能下的并且装备有升降坐管的轻快碳纤维林道车是你周末去林道探险的绝佳伙伴。intense的tracer 275c是林道车最终演化成Enduro用车的典型之一,类似的还有捷安特trance 27.5 最早的时候,林道车是职业Enduro赛事的完美基础,Enduro车和林道车是可以互换的。但是当越来越多的速降车手转职到Enduro赛事(Dan Atherton、Fabien Barel),当越来越多的厂家不在生产DH车型(Yeti)。Enduro这种没有UCI规则严格规范的竞速赛事越来越利于下坡骑乘了,一辆Enduro赛车的使命就是夺冠。Richie凭借下坡时的速度赢得了西班牙的EWS分站 Yeti车队的的Richie在西班牙EWS的两天时间内七个阶段的累计下坡时间只有30分钟,这其中最长的约有7分半而最短的只有32秒。在只有下坡段计算成绩的Enduro赛制下,设计师们正在把Enduro车型的设计推到DH的边界。 当你的Enduro自行车几何越来越像DH,那你也需要用DH的技术来驾驭它。这种自行车和原来的林道车相比越来越像个怪物——DH的头管角度为了应付下坡操控,而陡峭的坐管角度又是用来增加上坡踩踏效率的。骑着这种又重又长的自行车去林间小道玩耍,那不一定会让你感到愉快。说到底这是为了好玩的自行车和专门为比赛而设计的自行车间的矛盾。Nicolai的GeoMetron 超长轴距,类似DH车的头管角度。 仅在一年前,我一定会坚持,一个29磅重,160毫米行程的Enduro车是“一辆玩和比赛通吃的自行车”,但今天,我把两辆自行车都准备好了:一个是160mm行程的标准Enduro车和一辆130mm行程的林道车。我不能说我更喜欢哪一个,他们之间不能互相替代,Fox36前叉、长轴距和65度头管角度带来的信心和130行程轻快紧凑的林道车都是我的最爱。 编者按:在某些厂家和车手眼里,林道车和Enduro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分明了,而林道车也越来越进化的更加激进了,大陆车友们最熟悉的捷安特Trance就是最好的例子,其行程从最初的4.1英寸变成5英寸,进入27.5时代后又变成了5.5英寸,而Trance SX的前叉行程甚至能达到6.3英寸,而现在捷安特对Trance的定位依然是Trail-Enduro,其厂队车手还是会使用Trance和专门的Reign车款一起在Enduro赛场上同场竞技。 很多厂家的林道车最初是作为“休息XC”来设计的,而很多厂家现在生产的Enduro用车越来越接近DH,像Cube的180行程和Intense的190行程UZZI(所谓超级enduro)都和从林道车和AM车(AM车款和Enduro车款在大部分的语境下仍然是可以指代同一种车种,但越来越多的厂家也在设计上进行了区分)演变来的Enduro越来越远了。 也许将来单纯为了上山越野探险和应付Enduro比赛,你也会准备两辆车呢。 其实关于林道车和Enduro、AllMountain车款,厂家也是颇费思量——有些人用130mm行程的车跑比赛也能比那些160mm行程的车更快,这里面不仅仅是车手间技术的差异——也许,行程长短的差异只是车款间不同的因素之一,其他还有几何角度、避震设计、重量等等因素共同决定了一款山地车应对各种环境的表现。 下面来看看GT官方对于典型的林道车 Sensor 和典型的AM车 Force 的对比测试视频吧: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DA4MjcyMjcy.html%3Ffrom%3Dy1.7-2&urlrefer=f534eaa1a1a20465d59fc5d94c4af13b (全文完)
话题 Enduro和Trail车型的蜜月已经过去了 部分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inkbike.com%2Fnews%2Fopinion-enduro-vs-trailbike-marriage-and-divorce.html&urlrefer=8ef5d589e8d2e6ccc56f4a1e426bdf8e 百度 山地车Enduro吧 乘风137 编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林道车(Trail)和Enduro车型的蜜月期似乎已经过去了,尽管很多人的意识里这两种车依然是可以混用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推出面对更激进下坡的设计,而传统的林道车也被设计成长行程、长轴距而越来越利于下坡。29er获得销售上的成功也让这个问题充满了不可调和的因素。 在山地车行程越来越长的时代,我(Richard Cunningham)也开始想念那种较短行程,几何较紧凑能在小道上轻快骑行的车,而不是上坡时被累的昏昏欲睡只为了短暂的下坡一时爽。 最近我的朋友就希望能获得一辆这样的自行车——他开始卖掉自己的Santa curz nomad和Yeti SB6c,而用更轻快的自行车取而代之。通用性是现代林道车的代名词,一辆中等行程,能上能下的并且装备有升降坐管的轻快碳纤维林道车是你周末去林道探险的绝佳伙伴。intense的tracer 275c是林道车最终演化成Enduro用车的典型之一,类似的还有捷安特 trance 27.5 最早的时候,林道车是职业Enduro赛事的完美基础,Enduro车和林道车是可以互换的。但是当越来越多的速降车手转职到Enduro赛事(Dan Atherton、Fabien Barel),当越来越多的厂家不在生产DH车型(Yeti)。Enduro这种没有UCI规则严格规范的竞速赛事越来越利于下坡骑乘了,一辆Enduro赛车的使命就是夺冠。Richie凭借下坡时的速度赢得了西班牙的EWS分站 Yeti车队的的Richie在西班牙EWS的两天时间内七个阶段的累计下坡时间只有30分钟,这其中最长的约有7分半而最短的只有32秒。在只有下坡段计算成绩的Enduro赛制下,设计师们正在把Enduro车型的设计推到DH的边界。 当你的Enduro自行车几何越来越像DH,那你也需要用DH的技术来驾驭它。这种自行车和原来的林道车相比越来越像个怪物——DH的头管角度为了应付下坡操控,而陡峭的坐管角度又是用来增加上坡踩踏效率的。骑着这种又重又长的自行车去林间小道玩耍,那不一定会让你感到愉快。说到底这是为了好玩的自行车和专门为比赛而设计的自行车间的矛盾。Nicolai的GeoMetron 超长轴距,类似DH车的头管角度。 仅在一年前,我一定会坚持,一个29磅重,160毫米行程的Enduro车是“一辆玩和比赛通吃的自行车”,但今天,我把两辆自行车都准备好了:一个是160mm行程的标准Enduro车和一辆130mm行程的林道车。我不能说我更喜欢哪一个,他们之间不能互相替代,Fox36前叉、长轴距和65度头管角度带来的信心和130行程轻快紧凑的林道车都是我的最爱。 编者按:在某些厂家和车手眼里,林道车和Enduro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分明了,而林道车也越来越进化的更加激进了,大陆车友们最熟悉的捷安特Trance就是最好的例子,其行程从最初的4.1英寸变成5英寸,进入27.5时代后又变成了5.5英寸,而Trance SX的前叉行程甚至能达到6.3英寸,而现在捷安特对Trance的定位依然是Trail-Enduro,其厂队车手还是会使用Trance和专门的Reign车款一起在Enduro赛场上同场竞技。 很多厂家的林道车最初是作为“休息XC”来设计的,而很多厂家现在生产的Enduro用车越来越接近DH,像Cube的180行程和Intense的190行程UZZI(所谓超级enduro)都和从林道车和AM车(AM车款和Enduro车款在大部分的语境下仍然是可以指代同一种车种,但越来越多的厂家也在设计上进行了区分)演变来的Enduro越来越远了。 也许将来单纯为了上山越野探险和应付Enduro比赛,你也会准备两辆车呢。 其实关于林道车和Enduro、AllMountain车款,厂家也是颇费思量——有些人用130mm行程的车跑比赛也能比那些160mm行程的车更快,这里面不仅仅是车手间技术的差异——也许,行程长短的差异只是车款间不同的因素之一,其他还有几何角度、避震设计、重量等等因素共同决定了一款山地车应对各种环境的表现。 下面来看看GT官方对于典型的林道车 Sensor 和典型的AM车 Force 的对比测试视频吧: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DA4MjcyMjcy.html%3Ffrom%3Dy1.7-2&urlrefer=f534eaa1a1a20465d59fc5d94c4af13b 如果对现在最流行的山地车玩法——Enduro感兴趣,但对Enduro的概念还不了解的车友们可以看这里: http://tieba.baidu.com/p/3257591000 http://tieba.baidu.com/p/3260003447 如果喜欢越野,喜欢山地车视频。可以关注关联的优酷频道,能找到更多,山地车enduro吧 也欢迎你的关注 如果有喜欢软尾山地车的朋友请大家呼朋引伴一起来繁荣 山地车Enduro吧 吧。本吧不吝精品,只要你是原创或是第一手翻译,帖子质量合格能帮助到别人都会获得精华。
南非海岬赛马上要开始了,快报名啊。业余车手也能参加 大家好,我是 乘风137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一年一度的南非海岬赛又要开始了,从2016年3月13日持续到20日。 此次比赛将有史上最常的“小道”(singotrack)110公里,这主要是考验车手技术的路线。15天的山地车冒险,每年都会有全新的路线加入。 超过1200名车手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比赛,充满挑战性和观赏性,其中会经过Meerendal葡萄酒庄园、Saronsberg的舞台和开普半岛大学等当地著名地标。
ION 参观记 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inkbike.com%2Fnews%2Finside-ion-2016.html&urlrefer=71a1a7522f2fa01f510b4ce0aad77e0e 百度 贴吧 乘风137 翻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ION的座右铭是“狂野冲浪”。由风筝冲浪业务发展而来的公司的这句独特的格言听起来和山地车并没有明显的联系,然而他们确实创造出了适合山地车的理想玩具。 对极限运动的执着给了ION不同于其他服装制造商的全新视角。为何他们的产品能在琳琅满目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我们前往其位于慕尼黑郊外的总部来看看为何德国品牌总是如此不同? (译者按:在慕尼黑,还有另一家卓越的山地车包制造商——Evoc,感兴趣的朋友请看这里:Evoc 参观记 http://tieba.baidu.com/p/3829287867) 因为图片较多,请非wifi用户酌情浏览,多层楼可以点击“只看楼主”
德国小厂 ION 参观记 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inkbike.com%2Fnews%2Finside-ion-2016.html&urlrefer=71a1a7522f2fa01f510b4ce0aad77e0e 百度 山地车吧 乘风137 翻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ION的座右铭是“狂野冲浪”。由风筝冲浪业务发展而来的公司的这句独特的格言听起来和山地车并没有明显的联系,然而他们确实创造出了适合山地车的理想玩具。 对极限运动的执着给了ION不同于其他服装制造商的全新视角。为何他们的产品能在琳琅满目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我们前往其位于慕尼黑郊外的总部来看看为何德国品牌总是如此不同? (译者按:在慕尼黑,还有另一家卓越的山地车包制造商——Evoc,感兴趣的朋友请看这里:Evoc 参观记 http://tieba.baidu.com/p/3829287867) 因为图片较多,请非wifi用户酌情浏览,多层楼可以点击“只看楼主”
世文轮胎的故事 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inkbike.com%2Fnews%2Fschwalbe-tires-home-story-2016.html&urlrefer=a4978845d98374134835f036d60e51c7 百度 山地车enduro吧 乘风137 翻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金黄的落叶层盖满山丘,空气充满了草的鲜嫩味道和鸟的欢快叫声,这里是德国西部城市科隆附近的Wiehl村,距离研发高级自行车轮胎,年产量1700万的世文轮胎总部一箭之遥。这是一个研发轮胎的好地方——一群真正玩车的朋友和一个真实的骑车测试环境。我们的两位车手忘情的在这秋风摇曳的美景中越野,画面太美旁观的我们都渐渐的迷醉其中。 (乘风137 推荐,如此美景、美人、美文是难得一见的。这篇文章能让你想起第一次看《Life Cycle》的感动) (因为图片较多,请非wifi用户酌情浏览,多层楼可以点击“只看楼主”)
ION 参观记 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inkbike.com%2Fnews%2Finside-ion-2016.html&urlrefer=71a1a7522f2fa01f510b4ce0aad77e0e 百度 山地车enduro吧 乘风137 翻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ION的座右铭是“狂野冲浪”。由风筝冲浪业务发展而来的公司的这句独特的格言听起来和山地车并没有明显的联系,然而他们确实创造出了适合山地车的理想玩具。 对极限运动的执着给了ION不同于其他服装制造商的全新视角。为何他们的产品能在琳琅满目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我们前往其位于慕尼黑郊外的总部来看看为何德国品牌总是如此不同? (译者按:在慕尼黑,还有另一家卓越的山地车包制造商——Evoc,感兴趣的朋友请看这里:Evoc 参观记 http://tieba.baidu.com/p/3829287867) 因为图片较多,请非wifi用户酌情浏览,多层楼可以点击“只看楼主”
ION 参观记 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inkbike.com%2Fnews%2Finside-ion-2016.html&urlrefer=71a1a7522f2fa01f510b4ce0aad77e0e 百度 山地车enduro吧 乘风137 翻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ION的座右铭是“狂野冲浪”。由风筝冲浪业务发展而来的公司的这句独特的格言听起来和山地车并没有明显的联系,然而他们确实创造出了适合山地车的理想玩具。 对极限运动的执着给了ION不同于其他服装制造商的全新视角。为何他们的产品能在琳琅满目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我们前往其位于慕尼黑郊外的总部来看看为何德国品牌总是如此不同? (译者按:在慕尼黑,还有另一家卓越的山地车包制造商——Evoc,感兴趣的朋友请看这里:Evoc 参观记 http://tieba.baidu.com/p/3829287867) 因为图片较多,请非wifi用户酌情浏览,多层楼可以点击“只看楼主”
看到美利达又被黑,我好心痛 老有人拿红牛坠山说事,美利达也是参加过的哦,这个车手是红牛赞助的,不过他很快就去了Canyon为数不多绝无仅有的几个欧洲人骑欧版车的照片和视频,其他都是北美地区,美利达你的协议呢?说实话,我被大陆美利达官方背景的人给盯上了,而且其还组织了一批人来和我撕逼,很多人觉得我就是专门给美利达找茬的,但是很多美利达高端车型的图文介绍和视频都是我翻译转载的,大陆美利达官方都不曾做过。所以美利达车友看见我总会带着矛盾的心情吧。 (多层楼,建议点击“只看楼主”)
成都的老司机为什么这么多? 就是火三轮,一到晚上,看见比如我这样的独行帅哥,就要开车送我去“找耍”会不会拉到偏僻的地方图财害命啊?
伪直播,少年车手被电瓶车大妈碰瓷,现场报道 楼主一出门就看见一群人,有警察有车手有路人。于是我知道,出大事辣
伪直播,少年车手被电瓶车大妈碰瓷,现场报道 楼主一出门就看见一群人,有警察有车手有路人。于是我知道,出大事辣
事实证明,链条根本没有卵用 自宇宙大爆炸开始,所有事情都是有联系的。今天我将给大家带来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山地车上的链条其实根本没有卵用。多层楼,可以点击“只看楼主”
理性讨论,一键必杀的优缺点 玩过很多格斗游戏,2D的3D的。从侍魂、流星蝴蝶剑、刀魂到拳皇,几乎所有的格斗游戏发必杀都需要各种方向键的配合才能发,刚入门的人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发必杀。
痛哉!Dave Mirra大神离我们而去 41岁,警方证实死于举枪自杀,又一个单车界的损失 没听说过Dave Mirra的看这里: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3Mjc2MDc1Mg%3D%3D.html%3Ffrom%3Dy1.7-1.2&urlrefer=0506aa9ecc0f3edef9efe9955240b590
痛哉!Dave Mirra大神离我们而去 41岁,警方证实死于举枪自杀 没听说过Dave Mirra的看这里: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3Mjc2MDc1Mg%3D%3D.html%3Ffrom%3Dy1.7-1.2&urlrefer=0506aa9ecc0f3edef9efe9955240b590
Kelly终焉之地 风景秀美的山地车公园皇后镇(Queentown) 传奇车手Kelly就在Queentown陨落,一定有很多人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吧。我(乘风137)特整理了Queentown山地车公园的美景。也许你会感兴趣。 一层楼放一个视频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2NTY3Njk0OA%3D%3D.html%3Ffrom%3Dy1.7-2&urlrefer=d38485ef3b486f45dbee542eda7799a6
胜水哥赢的漂亮 山地车的空气动力学测试 胜水哥说永久山地车具备空气动力学的帖子好像已经找不见了,当时还很多人笑话他。这下大家都被打脸了。哈哈。胜水赢的漂亮 (多层楼,可以点击“只看楼主”)
形变软尾的比试,BMC和Trek。我更看好BMC 山地车enduro吧 乘风137编辑 之前在大陆语境下,软尾==全避震,但是越来越多厂家推出形变式的山地车后,这个词可能以后会有人注意区分了。这里是权威自行车社区“BikeRadar”对 BMC Teamelite 和 Trek Procaliber 做的一个比较测试。可以看出来两个车款都是靠形变来实现后轮避震能力的BMC是全新开发的设计,后上叉拥有类似“后胆”的结构,而Trek的设计沿袭之前古典公路车的转点设计实际骑乘测试中,能明显看出BMC的设计能有效动作,非常类似于小行程的全避震车,而Trek的设计则并不十分明显。 而在测试视频中,好几个镜头都有BMC测试车手主动压缩避震的动作,骑过全避震山地车的朋友都知道,在一些将要进入崎岖地形的时机,主动往后坐一下压缩后避震然后借助回弹的力道顺势通过充满小突起的地形是很有效的。崔克的设计我个人认为其作用更接近避震坐管其“形变”量显著小于BMC设计,更多的作用是通过后叉直接把震动传递到上管而绕过坐管,减轻坐管的震动。(BMC避震靠后上叉缩短实现,Trek后三角仍然是一个稳定的整体) 大家自己选择喜欢的设计吧,视频在这里: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2MzMwMjA4OA%3D%3D.html&urlrefer=7af918c35e332770b5a56e34973f9927 (因为贴吧发不了GIF,所以想看完整的内容建议移步到 BikeOrz 观看,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ikeorz.com%2Fthread-1896-1-1.html&urlrefer=f595f950ca0c6cfabb2a4dfa0f0a8549) 更多精彩内容在 山地车enduro吧 等着你们
形变软尾的比试,BMC和Trek。我更看好BMC 之前在大陆语境下,软尾==全避震,但是越来越多厂家推出形变式的山地车后,这个词可能以后会有人注意区分了。这里是权威自行车社区“BikeRadar”对 BMC Teamelite 和 Trek Procaliber 做的一个比较测试。可以看出来两个车款都是靠形变来实现后轮避震能力的BMC是全新开发的设计,后上叉拥有类似“后胆”的结构,而Trek的设计沿袭之前古典公路车的转点设计实际骑乘测试中,能明显看出BMC的设计能有效动作,非常类似于小行程的全避震车,而Trek的设计则并不十分明显。 而在测试视频中,好几个镜头都有BMC测试车手主动压缩避震的动作,骑过全避震山地车的朋友都知道,在一些将要进入崎岖地形的时机,主动往后坐一下压缩后避震然后借助回弹的力道顺势通过充满小突起的地形是很有效的。崔克的设计我个人认为其作用更接近避震坐管其“形变”量显著小于BMC设计,更多的作用是通过后叉直接把震动传递到上管而绕过坐管,减轻坐管的震动。(BMC避震靠后上叉缩短实现,Trek后三角仍然是一个稳定的整体) 大家自己选择喜欢的设计吧,视频在这里: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2MzMwMjA4OA%3D%3D.html&urlrefer=7af918c35e332770b5a56e34973f9927 (因为贴吧发不了GIF,所以想看完整的内容建议移步到 BikeOrz 观看,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ikeorz.com%2Fthread-1896-1-1.html&urlrefer=f595f950ca0c6cfabb2a4dfa0f0a8549)
[器材讨论] 形变软尾的比试,BMC和Trek。我更看好BMC 之前在大陆语境下,软尾==全避震,但是越来越多厂家推出形变式的山地车后,这个词可能以后会有人注意区分了。这里是权威自行车社区“BikeRadar”对 BMC Teamelite 和 Trek Procaliber 做的一个比较测试。可以看出来两个车款都是靠形变来实现后轮避震能力的BMC是全新开发的设计,后上叉拥有类似“后胆”的结构,而Trek的设计沿袭之前古典公路车的转点设计实际骑乘测试中,能明显看出BMC的设计能有效动作,非常类似于小行程的全避震车,而Trek的设计则并不十分明显。 而在测试视频中,好几个镜头都有BMC测试车手主动压缩避震的动作,骑过全避震山地车的朋友都知道,在一些将要进入崎岖地形的时机,主动往后坐一下压缩后避震然后借助回弹的力道顺势通过充满小突起的地形是很有效的。崔克的设计我个人认为其作用更接近避震坐管其“形变”量显著小于BMC设计,更多的作用是通过后叉直接把震动传递到上管而绕过坐管,减轻坐管的震动。(BMC避震靠后上叉缩短实现,Trek后三角仍然是一个稳定的整体) 大家自己选择喜欢的设计吧,视频在这里: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2MzMwMjA4OA%3D%3D.html&urlrefer=7af918c35e332770b5a56e34973f9927 (因为贴吧发不了GIF,所以想看完整的内容建议移步到 BikeOrz 观看,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ikeorz.com%2Fthread-1896-1-1.html&urlrefer=f595f950ca0c6cfabb2a4dfa0f0a8549) 再次鄙视贴吧,天天发臭脚的机器人防不住,正常吧友的帖子删的到欢,还tm有王法吗?
狗也学人玩速降,却被摔个狗吃屎。胖车逆天的通过能力 狗也会飞包? 哪又为何会狗吃屎?胖车通过能力强?面对河水它真的可以通过吗? 请看bikeorz内容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ikeorz.com%2Fthread-1895-1-1.html&urlrefer=cb4c717a72b7fe22667cb269de6006b2因为百度贴吧发gif秒删,只能到功能完备的orz去看了,orz 再次谴责贴吧,天天发臭脚的机器人防不住,正常吧友的帖子删的到欢,还tm有王法吗?
好消息!已經可以確認《靚影特務2》將會有全局光照晝夜系統,并且游戲至少是小沙盒類型EA官媒發佈的截圖。光潔明亮的城市到了夜晚也會在陰暗角落里滋生出無數罪惡。
如果零战也能称为“杀人魔机”的话,那么B29笑了,B17也笑了 这下小破飞机才杀过几个人就敢称为“杀人魔”? 一个战斗机(二战叫驱逐机),最多也就是带着鱼雷击沉个军舰杀几百人顶天了,而且这样的战果也是屈指可数。这种空中打火机最近却成了杀人魔?真是不懂军事的SB
忍无可忍!关于全避震(软尾)单车的误解与偏见 忍无可忍了,国内很多人对软尾都抱有一种偏见甚至是刻意误导贬损。有必要说明一下。 也许和大多数人的印象不同,全避震自行车的历史可是比可充气轮胎(J. b. Dunlop,1888年)、变速装置(Paul de Vivie,1905年)出现的时间还要早(1885年)(1885年最早的全避震自行车(那时候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山地车))1885年最早的设计直到现在依然有其精神继承者
忍无可忍!关于全避震(软尾)单车的误解与偏见 忍无可忍了,国内很多人对软尾都抱有一种偏见甚至是刻意误导贬损。有必要说明一下。 也许和大多数人的印象不同,全避震自行车的历史可是比可充气轮胎(J. b. Dunlop,1888年)、变速装置(Paul de Vivie,1905年)出现的时间还要早(1885年)(1885年最早的全避震自行车(那时候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山地车))1885年最早的设计直到现在依然有其精神继承者
西班牙的事故还真是惨,都脸刹了 脸刹!
好了,我也来吐槽一下某些品牌的奇怪名称 http://tieba.baidu.com/p/4326303620 好了,咱们来吐槽一下车架的品牌或者型号吧。 本帖的灵感来自于上面这个贴。 既然大波妹已经水过了,那我继续。。。 首先放毒 邪恶亡灵 Evil Undead邪恶背叛 Evil InsurgentEvil 这个牌子是毒品小厂,产品和他的名字一样充满邪典趣味,预告一下,我(乘风137)即将翻译一篇关于这个背叛的评测文章,我还精心的收集了与之相关的视频。这个车我也是非常喜欢,而且更重要的是国内几乎没人骑它(我所知的好像就一个人在骑过),骑这个车绝对会非常吸引别人的羡慕目光。
冬季山地车的新玩法?雪板车也许是你想要的 雪板车——很荣幸我(乘风137)率先在华语语境下命名了他,国外的对这种运动和器材的称呼很多:SNOWSCOOT、Snowbmx、SMX之类,对这种山地车和滑雪板/雪橇结合的运动还没有一个权威、公认的规范,也没有正式的赛事。由于只能在特定的季节在部分地区才能玩,所以这项运动的发展前景还不明朗。今天我试着给大家做个简短的第一印象介绍,另外附上几个视频来说明,干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视频在下面的楼层。
享受危险的浪漫!RockShox 法国Enduro车手群像 原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sram.com%2Fstories%2Ffrench-lessons&urlrefer=4a1fd3b6637a5f29def4e6f66198f169 视频版权:SRAM MTB 乘风137翻译,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0MzY4MTA1Ng%3D%3D.html&urlrefer=82a57e2ea30d9003c419f48a7fc87316 山地车的秘密语言 是什么让法国Enduro车手们如此之快?法国的空气?山吗?法国菜?还是大约1000种法国乳酪?是什么样的国度能诞生出这些Enduro冠军?我们去往意大利和法国边境的La Thuile,寻找法国车手们热烈奔放的风格和难以置信速度背后的秘密,这里的山最早是以煤矿著称,现在它的地形则是测试世界上最快的Enduro车手和他们装备的理想试验场。职业山地车手的生活总是伴随着不确定性,疲惫,疾病和损伤,不是发自真心的热爱这项运动是不可能坚持的。长期训练出得心应手的技术和良好的单车设备总是让他们乐在其中。这也是为什么Fabien Barel在退役后仍然会拥有像他20年职业生涯开始时那样的激情,这也是Yoann Barelli喜欢边骑车边开怀大笑的原因。真的很快,法国车手们不但善于比赛也懂得如何品味生活。Bryan Regnier拥有一只品鉴美酒的鼻子,Pauline Dieffenthaler骑车的时候很腼腆但速度就是比很多男孩子更快。那么法国车手们的秘密是什么呢? 问Walker Shaw。 Shaw是美国和比利时的混血儿,一半用来微笑一半像野兽一样快速下山。 所以你说你想骑得更快是吗? 也许你该去学点法语。译者注:法兰西民族以其性格奔放,浪漫著称,在Enduro比赛中法国车手是很强的存在。我(乘风137)将在未来不定期的介绍一些法国明星车手(从Fabien Barel开始)。更多 “健康运动、品质生活” 的内容敬请期待。
走了一个瑞秋又来了一个新瑞秋,本来我还以为GT完蛋了呢 阿什顿三兄妹集体转会到了崔克,我一度悲观的认为GT赞助职业车手的时代过去了,因为之前和GT的代理聊过,好像GT的日子过得并不很好。不但GT,集团内的Cannondale、Mongoose都是因为过的不好才被收购到一家集团的。 不过好消息是,吧里不少人的速降女神瑞秋走了后,GT工厂队又来了个瑞秋,至少GT还会继续参加世界杯和锦标赛吧三兄妹都是红牛赞助车上,转会的时候还带走了另一个同门小帅哥瑞秋在GT车队的时候也是职业生涯的高峰,不知道在trek车队是否会更上一层楼三兄妹都非常厉害,Gee是红牛坠山车手也是速降车手,Dan现在主要玩Enduro。新来的瑞秋
新鲜出炉,Chris Akrigg大神最新影片《冬天玩硬尾》 Chris Akrigg最新(2015 12 30)电影,乘风137 在此预言 27.5+以后会成为新的流行。 视频在这里: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zMDUxNjgzMg%3D%3D.html&urlrefer=90b09b2e648157fa67656eb825fd5d94
Shimano新一代正负齿设计图曝光?! 出处:乘风137 作者:还是 乘风137 *以下消息在目前均未得到Shimano官方证实。 大家可以先看看 说明一下:这只是专利申请资料,而且是2015年申请的。至于禧玛诺会不会在以后的产品线中使用此专利这并不是我等所能猜测的。 资料由合法手段获得。
日语真奇葩
关于美利达软尾,放图不说话 (尼美歪嘴)(尼美歪嘴)
【一位名副其实的霸主】一组漫画 骑山地车就是需要竞技精神,对手的其他车手或是自己的另一个人格
用平假名来练习草书 平假名本来就是草书来的,除几个是草书进一步简化外基本都是“今草”字体,正合适用来练习草书(我认识的草书字太少) 算是学习日语的另类用途吧
吴竹万年毛笔开箱 之前用过很多笔,买的时候觉得很好用几天就不行了。可能和我使用习惯有关吧,都泡坏了,而且我买的是那些八九块的“狼毫”。 了解了一下以后发现真正的狼毫至少都要在两百以上,而且国产笔良莠不齐初学者难辨真假,我便尝试一下口碑不错的日本笔,这个吴竹万年毛笔既简便又闻名,所以我买了一只试试看。 下面是几个“草书”,用这只吴竹万年毛笔些乱写的。
ゑ为什么被删除了?有什么典故吗? 好像删除了“为”和“惠”两个平假名,那岂不是读音又少了两个?
很多年前看过一本论著书法的精美书籍,名字已忘,书里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精美的插图和其中对羊毫的批判,认为羊毫害人。 最近我又看了些人的观点,也同样说羊毫害人。我自己也觉得说的对,不知道诸位都此有什么看法? 我自己结合他们的观点总结羊毫害人的论据: 满清中期才兴起羊毫,所成书家、作品远不及前人; 羊毫质软,点画都是靠“拖”出来的,绵软无力,更像是描字; 弹性太弱,一字之内都需要调峰,意断气绝; 《兰亭序》是鼠须笔写成,有据可查的名篇都非羊毫。更坚持传统的日本也主要使用狼毫、马毫。至于有人说“好书家不择笔”,纯属胡扯。最为末流,持此论者请勿跟帖
享受危险的浪漫!RockShox 法国Enduro车手群像 原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sram.com%2Fstories%2Ffrench-lessons&urlrefer=4a1fd3b6637a5f29def4e6f66198f169 视频版权:SRAM MTB 乘风137翻译,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0MzY4MTA1Ng%3D%3D.html&urlrefer=82a57e2ea30d9003c419f48a7fc87316 山地车的秘密语言 是什么让法国Enduro车手们如此之快?法国的空气?山吗?法国菜?还是大约1000种法国乳酪?是什么样的国度能诞生出这些Enduro冠军?我们去往意大利和法国边境的La Thuile,寻找法国车手们热烈奔放的风格和难以置信速度背后的秘密,这里的山最早是以煤矿著称,现在它的地形则是测试世界上最快的Enduro车手和他们装备的理想试验场。职业山地车手的生活总是伴随着不确定性,疲惫,疾病和损伤,不是发自真心的热爱这项运动是不可能坚持的。长期训练出得心应手的技术和良好的单车设备总是让他们乐在其中。这也是为什么Fabien Barel在退役后仍然会拥有像他20年职业生涯开始时那样的激情,这也是Yoann Barelli喜欢边骑车边开怀大笑的原因。真的很快,法国车手们不但善于比赛也懂得如何品味生活。Bryan Regnier拥有一只品鉴美酒的鼻子,Pauline Dieffenthaler骑车的时候很腼腆但速度就是比很多男孩子更快。那么法国车手们的秘密是什么呢? 问Walker Shaw。 Shaw是美国和比利时的混血儿,一半用来微笑一半像野兽一样快速下山。 所以你说你想骑得更快是吗? 也许你该去学点法语。译者注:法兰西民族以其性格奔放,浪漫著称,在Enduro比赛中法国车手是很强的存在。我(乘风137)将在未来不定期的介绍一些法国明星车手(从Fabien Barel开始)。更多 “健康运动、品质生活” 的内容敬请期待。
享受危险的浪漫!RockShox 法国Enduro车手群像 原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sram.com%2Fstories%2Ffrench-lessons&urlrefer=4a1fd3b6637a5f29def4e6f66198f169 视频版权:SRAM MTB 乘风137翻译,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0MzY4MTA1Ng%3D%3D.html&urlrefer=82a57e2ea30d9003c419f48a7fc87316 山地车的秘密语言 是什么让法国Enduro车手们如此之快?法国的空气?山吗?法国菜?还是大约1000种法国乳酪?是什么样的国度能诞生出这些Enduro冠军?我们去往意大利和法国边境的La Thuile,寻找法国车手们热烈奔放的风格和难以置信速度背后的秘密,这里的山最早是以煤矿著称,现在它的地形则是测试世界上最快的Enduro车手和他们装备的理想试验场。职业山地车手的生活总是伴随着不确定性,疲惫,疾病和损伤,不是发自真心的热爱这项运动是不可能坚持的。长期训练出得心应手的技术和良好的单车设备总是让他们乐在其中。这也是为什么Fabien Barel在退役后仍然会拥有像他20年职业生涯开始时那样的激情,这也是Yoann Barelli喜欢边骑车边开怀大笑的原因。真的很快,法国车手们不但善于比赛也懂得如何品味生活。Bryan Regnier拥有一只品鉴美酒的鼻子,Pauline Dieffenthaler骑车的时候很腼腆但速度就是比很多男孩子更快。那么法国车手们的秘密是什么呢? 问Walker Shaw。 Shaw是美国和比利时的混血儿,一半用来微笑一半像野兽一样快速下山。 所以你说你想骑得更快是吗? 也许你该去学点法语。译者注:法兰西民族以其性格奔放,浪漫著称,在Enduro比赛中法国车手是很强的存在。我(乘风137)将在未来不定期的介绍一些法国明星车手(从Fabien Barel开始)。更多 “健康运动、品质生活” 的内容敬请期待。
能不能伸个手,《超级工厂》系列已经没有资源了,谁还有? 挂了十几天,一点都下不到,应该是网路上已经没有资源了。全集谁有?作为回报我也可以分享《飞翔的艺术》《车轮不息》给大家
谁说的?老外都很屌?视频 老外不戴头盔,摔车了照样也得哭!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zOTc0MTE3Ng%3D%3D.html&urlrefer=04fb2e6b63dcd23646b89a596e2dee29 看完不许笑
冬季山地车的新玩法?雪板车也许是你想要的 雪板车——很荣幸我(乘风137)率先在华语语境下命名了他,国外的对这种运动和器材的称呼很多:SNOWSCOOT、Snowbmx、SMX之类,对这种山地车和滑雪板/雪橇结合的运动还没有一个权威、公认的规范,也没有正式的赛事。由于只能在特定的季节在部分地区才能玩,所以这项运动的发展前景还不明朗。今天我试着给大家做个简短的第一印象介绍,另外附上几个视频来说明,干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视频在下面的楼层。
首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