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137 乘风137
关注数: 227 粉丝数: 2,348 发帖数: 27,404 关注贴吧数: 43
Enduro的世外桃源!Santa Cruz(三条裤子)在泰国 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ixsixone.com%2Fblog%2Fblog%2F2016%2F02%2F15%2Fmia-santa-cruz-thailand%2F&urlrefer=7ef3310adc69c39c5b984cb936d0e6c8 百度 速降吧 乘风137 翻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3OTk2NjgyOA%3D%3D.html%3Ffrom%3Dy1.7-1.2&urlrefer=dbc2427b2bd8189a64e7c41162409f34 Maxime 和 Maurin是头一次来泰国在中国的深圳待了几天,我们出发到了泰国首都曼谷稍事休息后就开始了800公里的长途跋涉,坐了10几个小时的车到达泰国北部的清迈休息了几个小时,我们一边等待其他队友一边把自行车装好,摄影和后期处理师从法国直接赶来。Thiromana Yin是旅行探险的向导同时也是Sixmotion的创造者也是一名山地车手。几个月前我们一起策划了这次旅行,而事实上他已经在亚洲的很多国家探险过(菲律宾,泰国,印尼,柬埔寨等)而Damian Mulligan,这名在清迈地区待了15年的澳大利亚人提供山地车导游服务,和Thiromana Yin一起开辟了泰国北部最美丽的山地车林道。Thiromana和我们的朋友Damian已经带我们到了Doi Intanon,超过2279米的高山(中南半岛的地形都很低,所以这也算是为数不多的高山,是泰国第二高峰),这里和闷热的曼谷相比就是两个世界。我们很艰难的走了四个多小时才把自行车和视频设备搬上了海拔800米的地方。但所有努力是值得的,宛如仙境的充满蕨类植物的绿色林道足足有5公里长!——这是Damian几个月前发现的。(全文完,更多内容请看视频) 如果对现在最流行的山地车玩法——Enduro感兴趣,但对Enduro的概念还不了解的车友们可以看这里: http://tieba.baidu.com/p/3257591000 http://tieba.baidu.com/p/3260003447 如果喜欢越野,喜欢山地车视频。可以关注关联的优酷频道,能找到更多。
Enduro的世外桃源!Santa Cruz(三条裤子)在泰国 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ixsixone.com%2Fblog%2Fblog%2F2016%2F02%2F15%2Fmia-santa-cruz-thailand%2F&urlrefer=7ef3310adc69c39c5b984cb936d0e6c8 百度 山地车吧 乘风137 翻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3OTk2NjgyOA%3D%3D.html%3Ffrom%3Dy1.7-1.2&urlrefer=dbc2427b2bd8189a64e7c41162409f34 Maxime 和 Maurin是头一次来泰国在中国的深圳待了几天,我们出发到了泰国首都曼谷稍事休息后就开始了800公里的长途跋涉,坐了10几个小时的车到达泰国北部的清迈休息了几个小时,我们一边等待其他队友一边把自行车装好,摄影和后期处理师从法国直接赶来。Thiromana Yin是旅行探险的向导同时也是Sixmotion的创造者也是一名山地车手。几个月前我们一起策划了这次旅行,而事实上他已经在亚洲的很多国家探险过(菲律宾,泰国,印尼,柬埔寨等)而Damian Mulligan,这名在清迈地区待了15年的澳大利亚人提供山地车导游服务,和Thiromana Yin一起开辟了泰国北部最美丽的山地车林道。Thiromana和我们的朋友Damian已经带我们到了Doi Intanon,超过2279米的高山(中南半岛的地形都很低,所以这也算是为数不多的高山,是泰国第二高峰),这里和闷热的曼谷相比就是两个世界。我们很艰难的走了四个多小时才把自行车和视频设备搬上了海拔800米的地方。但所有努力是值得的,宛如仙境的充满蕨类植物的绿色林道足足有5公里长!——这是Damian几个月前发现的。(全文完,更多内容请看视频) 如果对现在最流行的山地车玩法——Enduro感兴趣,但对Enduro的概念还不了解的车友们可以看这里: http://tieba.baidu.com/p/3257591000 http://tieba.baidu.com/p/3260003447 如果喜欢越野,喜欢山地车视频。可以关注关联的优酷频道,能找到更多。
Enduro的世外桃源!Santa Cruz(三条裤子)在泰国 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ixsixone.com%2Fblog%2Fblog%2F2016%2F02%2F15%2Fmia-santa-cruz-thailand%2F&urlrefer=7ef3310adc69c39c5b984cb936d0e6c8 百度 山地车Enduro吧 乘风137 翻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3OTk2NjgyOA%3D%3D.html%3Ffrom%3Dy1.7-1.2&urlrefer=dbc2427b2bd8189a64e7c41162409f34 Maxime 和 Maurin是头一次来泰国在中国的深圳待了几天,我们出发到了泰国首都曼谷稍事休息后就开始了800公里的长途跋涉,坐了10几个小时的车到达泰国北部的清迈休息了几个小时,我们一边等待其他队友一边把自行车装好,摄影和后期处理师从法国直接赶来。Thiromana Yin是旅行探险的向导同时也是Sixmotion的创造者也是一名山地车手。几个月前我们一起策划了这次旅行,而事实上他已经在亚洲的很多国家探险过(菲律宾,泰国,印尼,柬埔寨等)而Damian Mulligan,这名在清迈地区待了15年的澳大利亚人提供山地车导游服务,和Thiromana Yin一起开辟了泰国北部最美丽的山地车林道。Thiromana和我们的朋友Damian已经带我们到了Doi Intanon,超过2279米的高山(中南半岛的地形都很低,所以这也算是为数不多的高山,是泰国第二高峰),这里和闷热的曼谷相比就是两个世界。我们很艰难的走了四个多小时才把自行车和视频设备搬上了海拔800米的地方。但所有努力是值得的,宛如仙境的充满蕨类植物的绿色林道足足有5公里长!——这是Damian几个月前发现的。(全文完,更多内容请看视频) 如果对现在最流行的山地车玩法——Enduro感兴趣,但对Enduro的概念还不了解的车友们可以看这里: http://tieba.baidu.com/p/3257591000 http://tieba.baidu.com/p/3260003447 如果喜欢越野,喜欢山地车视频。可以关注关联的优酷频道,能找到更多,山地车enduro吧 也欢迎你的关注 如果有喜欢软尾山地车的朋友请大家呼朋引伴一起来繁荣 山地车Enduro吧 吧。本吧不吝精品,只要你是原创或是第一手翻译,帖子质量合格能帮助到别人都会获得精华。
Enduro的世外桃源!Santa Cruz(三条裤子)在泰国 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ixsixone.com%2Fblog%2Fblog%2F2016%2F02%2F15%2Fmia-santa-cruz-thailand%2F&urlrefer=7ef3310adc69c39c5b984cb936d0e6c8 百度 山地车Enduro吧 乘风137 翻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3OTk2NjgyOA%3D%3D.html%3Ffrom%3Dy1.7-1.2&urlrefer=dbc2427b2bd8189a64e7c41162409f34 Maxime 和 Maurin是头一次来泰国在中国的深圳待了几天,我们出发到了泰国首都曼谷稍事休息后就开始了800公里的长途跋涉,坐了10几个小时的车到达泰国北部的清迈休息了几个小时,我们一边等待其他队友一边把自行车装好,摄影和后期处理师从法国直接赶来。Thiromana Yin是旅行探险的向导同时也是Sixmotion的创造者也是一名山地车手。几个月前我们一起策划了这次旅行,而事实上他已经在亚洲的很多国家探险过(菲律宾,泰国,印尼,柬埔寨等)而Damian Mulligan,这名在清迈地区待了15年的澳大利亚人提供山地车导游服务,和Thiromana Yin一起开辟了泰国北部最美丽的山地车林道。Thiromana和我们的朋友Damian已经带我们到了Doi Intanon,超过2279米的高山(中南半岛的地形都很低,所以这也算是为数不多的高山,是泰国第二高峰),这里和闷热的曼谷相比就是两个世界。我们很艰难的走了四个多小时才把自行车和视频设备搬上了海拔800米的地方。但所有努力是值得的,宛如仙境的充满蕨类植物的绿色林道足足有5公里长!——这是Damian几个月前发现的。(全文完,更多内容请看视频) 如果对现在最流行的山地车玩法——Enduro感兴趣,但对Enduro的概念还不了解的车友们可以看这里: http://tieba.baidu.com/p/3257591000 http://tieba.baidu.com/p/3260003447 如果喜欢越野,喜欢山地车视频。可以关注关联的优酷频道,能找到更多,山地车enduro吧 也欢迎你的关注 如果有喜欢软尾山地车的朋友请大家呼朋引伴一起来繁荣 山地车Enduro吧 吧。本吧不吝精品,只要你是原创或是第一手翻译,帖子质量合格能帮助到别人都会获得精华。
话题 Enduro和Trail车型的蜜月已经过去了 部分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inkbike.com%2Fnews%2Fopinion-enduro-vs-trailbike-marriage-and-divorce.html&urlrefer=8ef5d589e8d2e6ccc56f4a1e426bdf8e 百度 山地车吧 乘风137 编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林道车(Trail)和Enduro车型的蜜月期似乎已经过去了,尽管很多人的意识里这两种车依然是可以混用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推出面对更激进下坡的设计,而传统的林道车也被设计成长行程、长轴距而越来越利于下坡。29er获得销售上的成功也让这个问题充满了不可调和的因素。 在山地车行程越来越长的时代,我(Richard Cunningham)也开始想念那种较短行程,几何较紧凑能在小道上轻快骑行的车,而不是上坡时被累的昏昏欲睡只为了短暂的下坡一时爽。 最近我的朋友就希望能获得一辆这样的自行车——他开始卖掉自己的Santa curz nomad和Yeti SB6c,而用更轻快的自行车取而代之。通用性是现代林道车的代名词,一辆中等行程,能上能下的并且装备有升降坐管的轻快碳纤维林道车是你周末去林道探险的绝佳伙伴。intense的tracer 275c是林道车最终演化成Enduro用车的典型之一,类似的还有捷安特trance 27.5 最早的时候,林道车是职业Enduro赛事的完美基础,Enduro车和林道车是可以互换的。但是当越来越多的速降车手转职到Enduro赛事(Dan Atherton、Fabien Barel),当越来越多的厂家不在生产DH车型(Yeti)。Enduro这种没有UCI规则严格规范的竞速赛事越来越利于下坡骑乘了,一辆Enduro赛车的使命就是夺冠。Richie凭借下坡时的速度赢得了西班牙的EWS分站 Yeti车队的的Richie在西班牙EWS的两天时间内七个阶段的累计下坡时间只有30分钟,这其中最长的约有7分半而最短的只有32秒。在只有下坡段计算成绩的Enduro赛制下,设计师们正在把Enduro车型的设计推到DH的边界。 当你的Enduro自行车几何越来越像DH,那你也需要用DH的技术来驾驭它。这种自行车和原来的林道车相比越来越像个怪物——DH的头管角度为了应付下坡操控,而陡峭的坐管角度又是用来增加上坡踩踏效率的。骑着这种又重又长的自行车去林间小道玩耍,那不一定会让你感到愉快。说到底这是为了好玩的自行车和专门为比赛而设计的自行车间的矛盾。Nicolai的GeoMetron 超长轴距,类似DH车的头管角度。 仅在一年前,我一定会坚持,一个29磅重,160毫米行程的Enduro车是“一辆玩和比赛通吃的自行车”,但今天,我把两辆自行车都准备好了:一个是160mm行程的标准Enduro车和一辆130mm行程的林道车。我不能说我更喜欢哪一个,他们之间不能互相替代,Fox36前叉、长轴距和65度头管角度带来的信心和130行程轻快紧凑的林道车都是我的最爱。 编者按:在某些厂家和车手眼里,林道车和Enduro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分明了,而林道车也越来越进化的更加激进了,大陆车友们最熟悉的捷安特Trance就是最好的例子,其行程从最初的4.1英寸变成5英寸,进入27.5时代后又变成了5.5英寸,而Trance SX的前叉行程甚至能达到6.3英寸,而现在捷安特对Trance的定位依然是Trail-Enduro,其厂队车手还是会使用Trance和专门的Reign车款一起在Enduro赛场上同场竞技。 很多厂家的林道车最初是作为“休息XC”来设计的,而很多厂家现在生产的Enduro用车越来越接近DH,像Cube的180行程和Intense的190行程UZZI(所谓超级enduro)都和从林道车和AM车(AM车款和Enduro车款在大部分的语境下仍然是可以指代同一种车种,但越来越多的厂家也在设计上进行了区分)演变来的Enduro越来越远了。 也许将来单纯为了上山越野探险和应付Enduro比赛,你也会准备两辆车呢。 其实关于林道车和Enduro、AllMountain车款,厂家也是颇费思量——有些人用130mm行程的车跑比赛也能比那些160mm行程的车更快,这里面不仅仅是车手间技术的差异——也许,行程长短的差异只是车款间不同的因素之一,其他还有几何角度、避震设计、重量等等因素共同决定了一款山地车应对各种环境的表现。 下面来看看GT官方对于典型的林道车 Sensor 和典型的AM车 Force 的对比测试视频吧: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DA4MjcyMjcy.html%3Ffrom%3Dy1.7-2&urlrefer=f534eaa1a1a20465d59fc5d94c4af13b 如果对现在最流行的山地车玩法——Enduro感兴趣,但对Enduro的概念还不了解的车友们可以看这里: http://tieba.baidu.com/p/3257591000 http://tieba.baidu.com/p/3260003447 如果喜欢越野,喜欢山地车视频。可以关注关联的优酷频道,能找到更多(一千部以上)。 (全文完)
话题 Enduro和Trail车型的蜜月已经过去了 部分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inkbike.com%2Fnews%2Fopinion-enduro-vs-trailbike-marriage-and-divorce.html&urlrefer=8ef5d589e8d2e6ccc56f4a1e426bdf8e 百度 山地车enduro吧 乘风137 编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林道车(Trail)和Enduro车型的蜜月期似乎已经过去了,尽管很多人的意识里这两种车依然是可以混用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推出面对更激进下坡的设计,而传统的林道车也被设计成长行程、长轴距而越来越利于下坡。29er获得销售上的成功也让这个问题充满了不可调和的因素。 在山地车行程越来越长的时代,我(Richard Cunningham)也开始想念那种较短行程,几何较紧凑能在小道上轻快骑行的车,而不是上坡时被累的昏昏欲睡只为了短暂的下坡一时爽。 最近我的朋友就希望能获得一辆这样的自行车——他开始卖掉自己的Santa curz nomad和Yeti SB6c,而用更轻快的自行车取而代之。通用性是现代林道车的代名词,一辆中等行程,能上能下的并且装备有升降坐管的轻快碳纤维林道车是你周末去林道探险的绝佳伙伴。intense的tracer 275c是林道车最终演化成Enduro用车的典型之一,类似的还有捷安特trance 27.5 最早的时候,林道车是职业Enduro赛事的完美基础,Enduro车和林道车是可以互换的。但是当越来越多的速降车手转职到Enduro赛事(Dan Atherton、Fabien Barel),当越来越多的厂家不在生产DH车型(Yeti)。Enduro这种没有UCI规则严格规范的竞速赛事越来越利于下坡骑乘了,一辆Enduro赛车的使命就是夺冠。Richie凭借下坡时的速度赢得了西班牙的EWS分站 Yeti车队的的Richie在西班牙EWS的两天时间内七个阶段的累计下坡时间只有30分钟,这其中最长的约有7分半而最短的只有32秒。在只有下坡段计算成绩的Enduro赛制下,设计师们正在把Enduro车型的设计推到DH的边界。 当你的Enduro自行车几何越来越像DH,那你也需要用DH的技术来驾驭它。这种自行车和原来的林道车相比越来越像个怪物——DH的头管角度为了应付下坡操控,而陡峭的坐管角度又是用来增加上坡踩踏效率的。骑着这种又重又长的自行车去林间小道玩耍,那不一定会让你感到愉快。说到底这是为了好玩的自行车和专门为比赛而设计的自行车间的矛盾。Nicolai的GeoMetron 超长轴距,类似DH车的头管角度。 仅在一年前,我一定会坚持,一个29磅重,160毫米行程的Enduro车是“一辆玩和比赛通吃的自行车”,但今天,我把两辆自行车都准备好了:一个是160mm行程的标准Enduro车和一辆130mm行程的林道车。我不能说我更喜欢哪一个,他们之间不能互相替代,Fox36前叉、长轴距和65度头管角度带来的信心和130行程轻快紧凑的林道车都是我的最爱。 编者按:在某些厂家和车手眼里,林道车和Enduro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分明了,而林道车也越来越进化的更加激进了,大陆车友们最熟悉的捷安特Trance就是最好的例子,其行程从最初的4.1英寸变成5英寸,进入27.5时代后又变成了5.5英寸,而Trance SX的前叉行程甚至能达到6.3英寸,而现在捷安特对Trance的定位依然是Trail-Enduro,其厂队车手还是会使用Trance和专门的Reign车款一起在Enduro赛场上同场竞技。 很多厂家的林道车最初是作为“休息XC”来设计的,而很多厂家现在生产的Enduro用车越来越接近DH,像Cube的180行程和Intense的190行程UZZI(所谓超级enduro)都和从林道车和AM车(AM车款和Enduro车款在大部分的语境下仍然是可以指代同一种车种,但越来越多的厂家也在设计上进行了区分)演变来的Enduro越来越远了。 也许将来单纯为了上山越野探险和应付Enduro比赛,你也会准备两辆车呢。 其实关于林道车和Enduro、AllMountain车款,厂家也是颇费思量——有些人用130mm行程的车跑比赛也能比那些160mm行程的车更快,这里面不仅仅是车手间技术的差异——也许,行程长短的差异只是车款间不同的因素之一,其他还有几何角度、避震设计、重量等等因素共同决定了一款山地车应对各种环境的表现。 下面来看看GT官方对于典型的林道车 Sensor 和典型的AM车 Force 的对比测试视频吧: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DA4MjcyMjcy.html%3Ffrom%3Dy1.7-2&urlrefer=f534eaa1a1a20465d59fc5d94c4af13b 如果对现在最流行的山地车玩法——Enduro感兴趣,但对Enduro的概念还不了解的车友们可以看这里: http://tieba.baidu.com/p/3257591000 http://tieba.baidu.com/p/3260003447 如果喜欢越野,喜欢山地车视频。可以关注关联的优酷频道,能找到更多,山地车enduro吧 也欢迎你的关注 如果有喜欢软尾山地车的朋友请大家呼朋引伴一起来繁荣 山地车Enduro吧 吧。本吧不吝精品,只要你是原创或是第一手翻译,帖子质量合格能帮助到别人都会获得精华。
话题 Enduro和Trail车型的蜜月已经过去了 部分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inkbike.com%2Fnews%2Fopinion-enduro-vs-trailbike-marriage-and-divorce.html&urlrefer=8ef5d589e8d2e6ccc56f4a1e426bdf8e 百度 速降吧 乘风137 编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林道车(Trail)和Enduro车型的蜜月期似乎已经过去了,尽管很多人的意识里这两种车依然是可以混用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推出面对更激进下坡的设计,而传统的林道车也被设计成长行程、长轴距而越来越利于下坡。29er获得销售上的成功也让这个问题充满了不可调和的因素。 在山地车行程越来越长的时代,我(Richard Cunningham)也开始想念那种较短行程,几何较紧凑能在小道上轻快骑行的车,而不是上坡时被累的昏昏欲睡只为了短暂的下坡一时爽。 最近我的朋友就希望能获得一辆这样的自行车——他开始卖掉自己的Santa curz nomad和Yeti SB6c,而用更轻快的自行车取而代之。通用性是现代林道车的代名词,一辆中等行程,能上能下的并且装备有升降坐管的轻快碳纤维林道车是你周末去林道探险的绝佳伙伴。intense的tracer 275c是林道车最终演化成Enduro用车的典型之一,类似的还有捷安特trance 27.5 最早的时候,林道车是职业Enduro赛事的完美基础,Enduro车和林道车是可以互换的。但是当越来越多的速降车手转职到Enduro赛事(Dan Atherton、Fabien Barel),当越来越多的厂家不在生产DH车型(Yeti)。Enduro这种没有UCI规则严格规范的竞速赛事越来越利于下坡骑乘了,一辆Enduro赛车的使命就是夺冠。Richie凭借下坡时的速度赢得了西班牙的EWS分站 Yeti车队的的Richie在西班牙EWS的两天时间内七个阶段的累计下坡时间只有30分钟,这其中最长的约有7分半而最短的只有32秒。在只有下坡段计算成绩的Enduro赛制下,设计师们正在把Enduro车型的设计推到DH的边界。 当你的Enduro自行车几何越来越像DH,那你也需要用DH的技术来驾驭它。这种自行车和原来的林道车相比越来越像个怪物——DH的头管角度为了应付下坡操控,而陡峭的坐管角度又是用来增加上坡踩踏效率的。骑着这种又重又长的自行车去林间小道玩耍,那不一定会让你感到愉快。说到底这是为了好玩的自行车和专门为比赛而设计的自行车间的矛盾。Nicolai的GeoMetron 超长轴距,类似DH车的头管角度。 仅在一年前,我一定会坚持,一个29磅重,160毫米行程的Enduro车是“一辆玩和比赛通吃的自行车”,但今天,我把两辆自行车都准备好了:一个是160mm行程的标准Enduro车和一辆130mm行程的林道车。我不能说我更喜欢哪一个,他们之间不能互相替代,Fox36前叉、长轴距和65度头管角度带来的信心和130行程轻快紧凑的林道车都是我的最爱。 编者按:在某些厂家和车手眼里,林道车和Enduro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分明了,而林道车也越来越进化的更加激进了,大陆车友们最熟悉的捷安特Trance就是最好的例子,其行程从最初的4.1英寸变成5英寸,进入27.5时代后又变成了5.5英寸,而Trance SX的前叉行程甚至能达到6.3英寸,而现在捷安特对Trance的定位依然是Trail-Enduro,其厂队车手还是会使用Trance和专门的Reign车款一起在Enduro赛场上同场竞技。 很多厂家的林道车最初是作为“休息XC”来设计的,而很多厂家现在生产的Enduro用车越来越接近DH,像Cube的180行程和Intense的190行程UZZI(所谓超级enduro)都和从林道车和AM车(AM车款和Enduro车款在大部分的语境下仍然是可以指代同一种车种,但越来越多的厂家也在设计上进行了区分)演变来的Enduro越来越远了。 也许将来单纯为了上山越野探险和应付Enduro比赛,你也会准备两辆车呢。 其实关于林道车和Enduro、AllMountain车款,厂家也是颇费思量——有些人用130mm行程的车跑比赛也能比那些160mm行程的车更快,这里面不仅仅是车手间技术的差异——也许,行程长短的差异只是车款间不同的因素之一,其他还有几何角度、避震设计、重量等等因素共同决定了一款山地车应对各种环境的表现。 下面来看看GT官方对于典型的林道车 Sensor 和典型的AM车 Force 的对比测试视频吧: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DA4MjcyMjcy.html%3Ffrom%3Dy1.7-2&urlrefer=f534eaa1a1a20465d59fc5d94c4af13b (全文完)
话题 Enduro和Trail车型的蜜月已经过去了 部分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inkbike.com%2Fnews%2Fopinion-enduro-vs-trailbike-marriage-and-divorce.html&urlrefer=8ef5d589e8d2e6ccc56f4a1e426bdf8e 百度 山地车Enduro吧 乘风137 编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林道车(Trail)和Enduro车型的蜜月期似乎已经过去了,尽管很多人的意识里这两种车依然是可以混用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推出面对更激进下坡的设计,而传统的林道车也被设计成长行程、长轴距而越来越利于下坡。29er获得销售上的成功也让这个问题充满了不可调和的因素。 在山地车行程越来越长的时代,我(Richard Cunningham)也开始想念那种较短行程,几何较紧凑能在小道上轻快骑行的车,而不是上坡时被累的昏昏欲睡只为了短暂的下坡一时爽。 最近我的朋友就希望能获得一辆这样的自行车——他开始卖掉自己的Santa curz nomad和Yeti SB6c,而用更轻快的自行车取而代之。通用性是现代林道车的代名词,一辆中等行程,能上能下的并且装备有升降坐管的轻快碳纤维林道车是你周末去林道探险的绝佳伙伴。intense的tracer 275c是林道车最终演化成Enduro用车的典型之一,类似的还有捷安特 trance 27.5 最早的时候,林道车是职业Enduro赛事的完美基础,Enduro车和林道车是可以互换的。但是当越来越多的速降车手转职到Enduro赛事(Dan Atherton、Fabien Barel),当越来越多的厂家不在生产DH车型(Yeti)。Enduro这种没有UCI规则严格规范的竞速赛事越来越利于下坡骑乘了,一辆Enduro赛车的使命就是夺冠。Richie凭借下坡时的速度赢得了西班牙的EWS分站 Yeti车队的的Richie在西班牙EWS的两天时间内七个阶段的累计下坡时间只有30分钟,这其中最长的约有7分半而最短的只有32秒。在只有下坡段计算成绩的Enduro赛制下,设计师们正在把Enduro车型的设计推到DH的边界。 当你的Enduro自行车几何越来越像DH,那你也需要用DH的技术来驾驭它。这种自行车和原来的林道车相比越来越像个怪物——DH的头管角度为了应付下坡操控,而陡峭的坐管角度又是用来增加上坡踩踏效率的。骑着这种又重又长的自行车去林间小道玩耍,那不一定会让你感到愉快。说到底这是为了好玩的自行车和专门为比赛而设计的自行车间的矛盾。Nicolai的GeoMetron 超长轴距,类似DH车的头管角度。 仅在一年前,我一定会坚持,一个29磅重,160毫米行程的Enduro车是“一辆玩和比赛通吃的自行车”,但今天,我把两辆自行车都准备好了:一个是160mm行程的标准Enduro车和一辆130mm行程的林道车。我不能说我更喜欢哪一个,他们之间不能互相替代,Fox36前叉、长轴距和65度头管角度带来的信心和130行程轻快紧凑的林道车都是我的最爱。 编者按:在某些厂家和车手眼里,林道车和Enduro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分明了,而林道车也越来越进化的更加激进了,大陆车友们最熟悉的捷安特Trance就是最好的例子,其行程从最初的4.1英寸变成5英寸,进入27.5时代后又变成了5.5英寸,而Trance SX的前叉行程甚至能达到6.3英寸,而现在捷安特对Trance的定位依然是Trail-Enduro,其厂队车手还是会使用Trance和专门的Reign车款一起在Enduro赛场上同场竞技。 很多厂家的林道车最初是作为“休息XC”来设计的,而很多厂家现在生产的Enduro用车越来越接近DH,像Cube的180行程和Intense的190行程UZZI(所谓超级enduro)都和从林道车和AM车(AM车款和Enduro车款在大部分的语境下仍然是可以指代同一种车种,但越来越多的厂家也在设计上进行了区分)演变来的Enduro越来越远了。 也许将来单纯为了上山越野探险和应付Enduro比赛,你也会准备两辆车呢。 其实关于林道车和Enduro、AllMountain车款,厂家也是颇费思量——有些人用130mm行程的车跑比赛也能比那些160mm行程的车更快,这里面不仅仅是车手间技术的差异——也许,行程长短的差异只是车款间不同的因素之一,其他还有几何角度、避震设计、重量等等因素共同决定了一款山地车应对各种环境的表现。 下面来看看GT官方对于典型的林道车 Sensor 和典型的AM车 Force 的对比测试视频吧: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DA4MjcyMjcy.html%3Ffrom%3Dy1.7-2&urlrefer=f534eaa1a1a20465d59fc5d94c4af13b 如果对现在最流行的山地车玩法——Enduro感兴趣,但对Enduro的概念还不了解的车友们可以看这里: http://tieba.baidu.com/p/3257591000 http://tieba.baidu.com/p/3260003447 如果喜欢越野,喜欢山地车视频。可以关注关联的优酷频道,能找到更多,山地车enduro吧 也欢迎你的关注 如果有喜欢软尾山地车的朋友请大家呼朋引伴一起来繁荣 山地车Enduro吧 吧。本吧不吝精品,只要你是原创或是第一手翻译,帖子质量合格能帮助到别人都会获得精华。
形变软尾的比试,BMC和Trek。我更看好BMC 山地车enduro吧 乘风137编辑 之前在大陆语境下,软尾==全避震,但是越来越多厂家推出形变式的山地车后,这个词可能以后会有人注意区分了。这里是权威自行车社区“BikeRadar”对 BMC Teamelite 和 Trek Procaliber 做的一个比较测试。可以看出来两个车款都是靠形变来实现后轮避震能力的BMC是全新开发的设计,后上叉拥有类似“后胆”的结构,而Trek的设计沿袭之前古典公路车的转点设计实际骑乘测试中,能明显看出BMC的设计能有效动作,非常类似于小行程的全避震车,而Trek的设计则并不十分明显。 而在测试视频中,好几个镜头都有BMC测试车手主动压缩避震的动作,骑过全避震山地车的朋友都知道,在一些将要进入崎岖地形的时机,主动往后坐一下压缩后避震然后借助回弹的力道顺势通过充满小突起的地形是很有效的。崔克的设计我个人认为其作用更接近避震坐管其“形变”量显著小于BMC设计,更多的作用是通过后叉直接把震动传递到上管而绕过坐管,减轻坐管的震动。(BMC避震靠后上叉缩短实现,Trek后三角仍然是一个稳定的整体) 大家自己选择喜欢的设计吧,视频在这里: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2MzMwMjA4OA%3D%3D.html&urlrefer=7af918c35e332770b5a56e34973f9927 (因为贴吧发不了GIF,所以想看完整的内容建议移步到 BikeOrz 观看,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ikeorz.com%2Fthread-1896-1-1.html&urlrefer=f595f950ca0c6cfabb2a4dfa0f0a8549) 更多精彩内容在 山地车enduro吧 等着你们
形变软尾的比试,BMC和Trek。我更看好BMC 之前在大陆语境下,软尾==全避震,但是越来越多厂家推出形变式的山地车后,这个词可能以后会有人注意区分了。这里是权威自行车社区“BikeRadar”对 BMC Teamelite 和 Trek Procaliber 做的一个比较测试。可以看出来两个车款都是靠形变来实现后轮避震能力的BMC是全新开发的设计,后上叉拥有类似“后胆”的结构,而Trek的设计沿袭之前古典公路车的转点设计实际骑乘测试中,能明显看出BMC的设计能有效动作,非常类似于小行程的全避震车,而Trek的设计则并不十分明显。 而在测试视频中,好几个镜头都有BMC测试车手主动压缩避震的动作,骑过全避震山地车的朋友都知道,在一些将要进入崎岖地形的时机,主动往后坐一下压缩后避震然后借助回弹的力道顺势通过充满小突起的地形是很有效的。崔克的设计我个人认为其作用更接近避震坐管其“形变”量显著小于BMC设计,更多的作用是通过后叉直接把震动传递到上管而绕过坐管,减轻坐管的震动。(BMC避震靠后上叉缩短实现,Trek后三角仍然是一个稳定的整体) 大家自己选择喜欢的设计吧,视频在这里: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2MzMwMjA4OA%3D%3D.html&urlrefer=7af918c35e332770b5a56e34973f9927 (因为贴吧发不了GIF,所以想看完整的内容建议移步到 BikeOrz 观看,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ikeorz.com%2Fthread-1896-1-1.html&urlrefer=f595f950ca0c6cfabb2a4dfa0f0a8549)
[器材讨论] 形变软尾的比试,BMC和Trek。我更看好BMC 之前在大陆语境下,软尾==全避震,但是越来越多厂家推出形变式的山地车后,这个词可能以后会有人注意区分了。这里是权威自行车社区“BikeRadar”对 BMC Teamelite 和 Trek Procaliber 做的一个比较测试。可以看出来两个车款都是靠形变来实现后轮避震能力的BMC是全新开发的设计,后上叉拥有类似“后胆”的结构,而Trek的设计沿袭之前古典公路车的转点设计实际骑乘测试中,能明显看出BMC的设计能有效动作,非常类似于小行程的全避震车,而Trek的设计则并不十分明显。 而在测试视频中,好几个镜头都有BMC测试车手主动压缩避震的动作,骑过全避震山地车的朋友都知道,在一些将要进入崎岖地形的时机,主动往后坐一下压缩后避震然后借助回弹的力道顺势通过充满小突起的地形是很有效的。崔克的设计我个人认为其作用更接近避震坐管其“形变”量显著小于BMC设计,更多的作用是通过后叉直接把震动传递到上管而绕过坐管,减轻坐管的震动。(BMC避震靠后上叉缩短实现,Trek后三角仍然是一个稳定的整体) 大家自己选择喜欢的设计吧,视频在这里: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2MzMwMjA4OA%3D%3D.html&urlrefer=7af918c35e332770b5a56e34973f9927 (因为贴吧发不了GIF,所以想看完整的内容建议移步到 BikeOrz 观看,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ikeorz.com%2Fthread-1896-1-1.html&urlrefer=f595f950ca0c6cfabb2a4dfa0f0a8549) 再次鄙视贴吧,天天发臭脚的机器人防不住,正常吧友的帖子删的到欢,还tm有王法吗?
享受危险的浪漫!RockShox 法国Enduro车手群像 原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sram.com%2Fstories%2Ffrench-lessons&urlrefer=4a1fd3b6637a5f29def4e6f66198f169 视频版权:SRAM MTB 乘风137翻译,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0MzY4MTA1Ng%3D%3D.html&urlrefer=82a57e2ea30d9003c419f48a7fc87316 山地车的秘密语言 是什么让法国Enduro车手们如此之快?法国的空气?山吗?法国菜?还是大约1000种法国乳酪?是什么样的国度能诞生出这些Enduro冠军?我们去往意大利和法国边境的La Thuile,寻找法国车手们热烈奔放的风格和难以置信速度背后的秘密,这里的山最早是以煤矿著称,现在它的地形则是测试世界上最快的Enduro车手和他们装备的理想试验场。职业山地车手的生活总是伴随着不确定性,疲惫,疾病和损伤,不是发自真心的热爱这项运动是不可能坚持的。长期训练出得心应手的技术和良好的单车设备总是让他们乐在其中。这也是为什么Fabien Barel在退役后仍然会拥有像他20年职业生涯开始时那样的激情,这也是Yoann Barelli喜欢边骑车边开怀大笑的原因。真的很快,法国车手们不但善于比赛也懂得如何品味生活。Bryan Regnier拥有一只品鉴美酒的鼻子,Pauline Dieffenthaler骑车的时候很腼腆但速度就是比很多男孩子更快。那么法国车手们的秘密是什么呢? 问Walker Shaw。 Shaw是美国和比利时的混血儿,一半用来微笑一半像野兽一样快速下山。 所以你说你想骑得更快是吗? 也许你该去学点法语。译者注:法兰西民族以其性格奔放,浪漫著称,在Enduro比赛中法国车手是很强的存在。我(乘风137)将在未来不定期的介绍一些法国明星车手(从Fabien Barel开始)。更多 “健康运动、品质生活” 的内容敬请期待。
享受危险的浪漫!RockShox 法国Enduro车手群像 原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sram.com%2Fstories%2Ffrench-lessons&urlrefer=4a1fd3b6637a5f29def4e6f66198f169 视频版权:SRAM MTB 乘风137翻译,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0MzY4MTA1Ng%3D%3D.html&urlrefer=82a57e2ea30d9003c419f48a7fc87316 山地车的秘密语言 是什么让法国Enduro车手们如此之快?法国的空气?山吗?法国菜?还是大约1000种法国乳酪?是什么样的国度能诞生出这些Enduro冠军?我们去往意大利和法国边境的La Thuile,寻找法国车手们热烈奔放的风格和难以置信速度背后的秘密,这里的山最早是以煤矿著称,现在它的地形则是测试世界上最快的Enduro车手和他们装备的理想试验场。职业山地车手的生活总是伴随着不确定性,疲惫,疾病和损伤,不是发自真心的热爱这项运动是不可能坚持的。长期训练出得心应手的技术和良好的单车设备总是让他们乐在其中。这也是为什么Fabien Barel在退役后仍然会拥有像他20年职业生涯开始时那样的激情,这也是Yoann Barelli喜欢边骑车边开怀大笑的原因。真的很快,法国车手们不但善于比赛也懂得如何品味生活。Bryan Regnier拥有一只品鉴美酒的鼻子,Pauline Dieffenthaler骑车的时候很腼腆但速度就是比很多男孩子更快。那么法国车手们的秘密是什么呢? 问Walker Shaw。 Shaw是美国和比利时的混血儿,一半用来微笑一半像野兽一样快速下山。 所以你说你想骑得更快是吗? 也许你该去学点法语。译者注:法兰西民族以其性格奔放,浪漫著称,在Enduro比赛中法国车手是很强的存在。我(乘风137)将在未来不定期的介绍一些法国明星车手(从Fabien Barel开始)。更多 “健康运动、品质生活” 的内容敬请期待。
享受危险的浪漫!RockShox 法国Enduro车手群像 原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sram.com%2Fstories%2Ffrench-lessons&urlrefer=4a1fd3b6637a5f29def4e6f66198f169 视频版权:SRAM MTB 乘风137翻译,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0MzY4MTA1Ng%3D%3D.html&urlrefer=82a57e2ea30d9003c419f48a7fc87316 山地车的秘密语言 是什么让法国Enduro车手们如此之快?法国的空气?山吗?法国菜?还是大约1000种法国乳酪?是什么样的国度能诞生出这些Enduro冠军?我们去往意大利和法国边境的La Thuile,寻找法国车手们热烈奔放的风格和难以置信速度背后的秘密,这里的山最早是以煤矿著称,现在它的地形则是测试世界上最快的Enduro车手和他们装备的理想试验场。职业山地车手的生活总是伴随着不确定性,疲惫,疾病和损伤,不是发自真心的热爱这项运动是不可能坚持的。长期训练出得心应手的技术和良好的单车设备总是让他们乐在其中。这也是为什么Fabien Barel在退役后仍然会拥有像他20年职业生涯开始时那样的激情,这也是Yoann Barelli喜欢边骑车边开怀大笑的原因。真的很快,法国车手们不但善于比赛也懂得如何品味生活。Bryan Regnier拥有一只品鉴美酒的鼻子,Pauline Dieffenthaler骑车的时候很腼腆但速度就是比很多男孩子更快。那么法国车手们的秘密是什么呢? 问Walker Shaw。 Shaw是美国和比利时的混血儿,一半用来微笑一半像野兽一样快速下山。 所以你说你想骑得更快是吗? 也许你该去学点法语。译者注:法兰西民族以其性格奔放,浪漫著称,在Enduro比赛中法国车手是很强的存在。我(乘风137)将在未来不定期的介绍一些法国明星车手(从Fabien Barel开始)。更多 “健康运动、品质生活” 的内容敬请期待。
首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