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笑笑生水瓶
兰陵笑笑生水瓶
豆瓣id兰陵笑笑生水瓶,私人贴吧长门有希的水瓶。长期更新读书,欢迎关注。
关注数: 24
粉丝数: 16,529
发帖数: 103,191
关注贴吧数: 86
【书讯】《今尘集:秦汉时代的简牍、画像与文化流播》 中西书局 《今尘集:秦汉时代的简牍、画像与文化流播》 (全二册)邢义田 著,中西书局 2019年12月出版 本书汇集了作者研究秦汉简牍、画像的25篇学术论述。 全书分三部分依次考察秦汉时期的文化流播、简牍释读、简牍画像的文献互证。其中,在文化流播方面,作者考察的对象既有平民也有吏员,考察的内容既有对他们书写能力的分析,也有书写内容的解析。在简牍释读方面,既有针对某一组出土文献的纵向深入研究,也有从秦至晋的长时段历史时期下的横向比较分析,还有作者及其领导下的简牍研究小组在历时一年多的居延汉简校读工作中所累积的学术心得。作者在第三部分中着力于简牍画像的释读,通过和文献资料的互证,对史学研究尚存的一些难释之处做出了独到的解读。总之,本书三个部分各有侧重而互有联系,它们虽然都是由单篇论著组合而成,但是各个部分自成体系,全书上下紧紧围绕秦汉时期的出土资料展开考证和论述,书中的许多观点发人深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此外,作为研究简牍、画像的学术专著,合理安排与文字内容相匹配的插图也是图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书配有各种图版,若以单幅图片而言,数量远在千种以上。出版过程中,为帮助读者在认识简牍画像、理解秦汉文化上建立起直接的桥梁,特意从全书插图中遴选出118幅较有代表性的图版,作为28页彩色插页,全彩印刷于正文之前。
【书讯】《<史记>大事年表 》严安政 编著 商务印书馆 司马迁故里渭南师范学院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学者前后20年时间以《史记》十表为主要依据编撰而成《〈史记〉大事年表》。此表对《史记》以十表为主所记较大事件两千余条按年代顺序简明扼要谱列。本表还收录了《〈史记〉十表独有事件释证》,并附《西汉前期皇室刘氏世系表》。《〈史记〉十表独有事件释证》以《史记》十表为本,兼及本纪、世家、列传及八书,重点对见于《史记》十表而不见于《史记》其他部分所载黄帝到成帝鸿嘉元年大约三千年期间三百余条大事进行概括性的释证与简评,既考证《史记》十表对此事件的记载,又通过补充《春秋》、《左传》的相关史料,使历史事件更加充实丰盈;通过画龙点睛式的点评,道出了历史事件的实质、意义,对读者以有益的启迪。《西汉前期皇室刘氏世系表》据《史记》和《汉书》有关材料编写,收录刘邦迄于武帝时所封王侯及其袭封子孙,谱列出刘氏王侯家族成员详细信息及之间的关系,属珍贵的人文资料,是了解刘氏王侯家族世系源流的重要资料,对读者学习了解汉代历史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晒书】元旦的几单都到了
【书讯】《剑桥日本史·第三卷·中世日本》浙江大学出版社 《剑桥日本史·第三卷·中世日本》(精装) [美]山村耕造 主编,严忠志 译,浙江大学出版社 启真馆图书 2020年1月出版 《剑桥日本史·第3卷:中世日本》叙述了从12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从镰仓幕府的建立到内战激烈爆发后室町幕府最终崩溃的日本历史。书中包括了12位特邀知名学者对这一时期日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宗教的研究,并着重阐述了这段重要时期对当代日本的影响。
【书讯】《东京蠹余录》尹敏志 著,辛亨复 译,广西师大出版社 《东京蠹余录》尹敏志 著,辛亨复 译,广西师大出版社 2020年1月出版 日本东京千代田区神保町,是世界最大的古书店街,自明治年间起,这里便书肆林立,文风鼎盛。晚清以来,大量中国人来到神保町淘书,其中有腰缠万贯的清朝公使,也有囊中羞涩的留学生;所购有珍稀古本,也有新学书籍。 本书作者近年亦负笈东渡,求学期间出入于东京的大小书肆,将实地考察与史料积累结合,写就此书。 本书既是访书记,又是书店史,所写的十三家古书店,从江户时代末期的文求堂书店,到平成时代的光和书房,跨越一个半世纪;学者、书商、政客、作家,各色人物粉墨登场。鲁迅、郭沫若、王国维,岩波茂雄、内山完造、吉川幸次郎……他们的故事,就以这些古书店为背景展开。
【书讯】《金宋关系史研究》(增订本) 欧亚备要 商务印书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学习和研究金宋关系史(宋金关系史)的论文选集,定名为《金宋关系史研究》并非是要抬高金朝的历史地位,也非有意标新立异,而是因为,在宋金对峙时期,金人说战就战,说和就和,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要弄清楚宋金关系发展的基本情况,就必须弄清楚金朝对宋政策的发展和变化,否则,对宋金关系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认识就会模糊不清。本书所选论文大部分是从金朝对宋政策的发展变化入手去研究金宋关系,以便更容易认清和理解金朝对宋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也就是说,本书主要是研究金朝对宋关系的著作,而不是研究宋朝对金关系的著作(书中叙述宋朝史事时涉及对金关系使用“宋金”一词,叙述金朝史事时涉及对宋关系使用“金宋”一词),属于金朝对外关系范畴。
吧里喜欢看书的都来晒晒2020年开始读的第一本书
【书讯】《功利主义》约翰.穆勒 汉译名著 《功利主义》汉译名著版首发, 约翰·穆勒 著,徐大建 译。 本书是一本伦理学名著,它不仅对功利主义的基本精神作了一个相当完备而又清楚明白的阐明,而且站在功利主义的立场上探讨了伦理学的一些根本问题。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对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了全面澄清,并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给出了功利主义的经典答案。第三章探讨了功利主义道德标准何以可能或者说在何种程度上能为人们接受的问题。第四章对功利主义道德标准给出了一个哲学上的证明。最后,第五章论述了功利主义的正义理论。
动画编舟记中辞典考证整理 最近把编舟记看了一遍,一部类似于白箱的优质动画,只不过白箱讲的是动画制作业界,编舟记讲的是编辑的日常,因为动画中出现了大量的辞典,于是整理一下。环顾贴吧好像还没人整理,太可惜了!
【AIR吧外交】祝萌战吧水友们双蛋快乐! 图文:小灰 独自走在这暖冬的街头上, 徘徊着寻找未来的方向, 想要出发去寻找新的希望。 身后是一双双真挚的目光, 仿若柔软的手掌, 推着我走出迷惘。 幻想着那遥不可及的诗与远方, 时光留下波纹在心头荡漾; 也许还能有一场命运的邂逅, 还可以等待有一个人来敲打我窗。 愿前行之时你一直在我身旁, 走到何处都像是在茗香坊。 Air吧全体真挚祝愿贵吧圣诞节、元旦双旦快乐(*^▽^*)~ 欢迎来到夏日小镇~
祝大家圣诞快乐! 祝大家圣诞快乐!
【书讯】《西域古佛寺》科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研究新疆地区公元3世纪至13世纪的地面佛教寺院。书中把这些寺院分为巴楚、库车、焉耆、吐鲁番- 哈密和丝路南道五个区。对每个区的佛寺建筑遗址现状、佛堂建筑形制、寺庙布局以及年代分别进行论述,最后对这些佛寺遗址所呈现出的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渊源进行了探讨。
【书讯】《中西文化关系通史》(精装)张国刚 北大 《中西文化关系通史》(精装)张国刚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11月出版 本书清晰界定了不同时期“西”的意涵,并依据各个时期中西关系的特征将自先秦至1800年前后数千年的中西文化关系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上卷主要讲述从远古时代到郑和下西洋这一时期的中西文化关系(1500年以前),下卷则是大航海以后即晚明和盛清时期(1500—1800),全面拓展了近代以前陆海“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意蕴。 本书打破了既往以历代王朝为主线的叙述框架,将中西关系置于世界历史的背景中,在每一阶段内,分别就海陆交通、对外关系、商贸互动、文化交流、异域宗教等进行历时性考察;努力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多个层面展示中国与西方文化关系的复杂历史过程,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揭示不同文明之间的接触与碰撞、理解与误读的文化意蕴与“规律”,完整地呈现出中西方文化交往和对话的历史轨迹和丰富面向。
【书讯】《罗得岛海岸的痕迹》克拉伦斯·格拉肯 商务印书馆 “汉译名著”:《罗得岛海岸的痕迹》(全二册)[美] 克拉伦斯·格拉肯 著,韩华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12月出版 20世纪由地理学家,或者说自然思想史学家写作的、最有学术价值的著作之一。本书是地理学家写就却超出地理学范畴的伟大著作, 对关于自然、文化和人的关系的古老的伟大思想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整合,是地理学思想史上的里程碑。 自然、文化与人的关系是人类世界最重要、最宏大的命题。格拉肯以历史时期对自然与文化两大主题及其关系的人士为主线,通过细致的思想梳理和观点提炼,为我们展现了西方世界思想史中非常重要的几个阶段及其演变轨迹。代表了现代地理学家对整个思想史和哲学的贡献,是地理学、思想史和哲学的完美结合。也为后来的环境保护运动建立了历史和学术基础。 克拉伦斯·格拉肯(1909-1989),美国地理学家,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理系教授,他在地理学研究上的成就,主要是地理学思想史。因写作《罗得岛岸边的痕迹》一书而被称为“伟大的地理学家”。曾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地理学思想史专委会主席的胡森(David Hooson)教授对他的评价是:格拉肯把这门学科即地理学的视野极大地拓展,超越了本世纪绝大多数地理学家。他涉及了一系列思想领域的重大问题,具有罕见的广度与深度。他的学术成就会长久地影响思想界,且跨越众多学科。
【书讯】《华西三年:三入四川、贵州与云南行记》谢立山 中华书局 “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华西三年:三入四川、贵州与云南行记》[英] 谢立山 著,韩华 译,中华书局 2019年12月出版 近代英国著名外交家和探险家谢立山,以自己的视角向读者展现晚清四川、贵州和云南三省的历史场景,留下了西方人对晚清中国西南地区的历史记录。在本书中,谢立山十分详细地描述了考察沿途的所见所闻,包括地形地貌、河流山脉走向、植被、水陆交通、作物种植、主要产业、贸易情况、居民生活、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此书为我们了解晚清西南地区的风土人情、经济状况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首次中译,呈现近代外交官、探险家谢立山对中国西南三省的考察游记。谢立山从一个外交官的角度分析、介绍了当时西南三省的贸易、矿产、经济、航运等情况,为英国商品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销售设计规划,作为考察报告受到了英国商界的重视。 一手资料,亲身见闻悉数在书中展现。本书记录了作者眼中西南城市风貌,中国西南三省特有的物产、物产的分布与生产的过程。皆为作者旅途中所集,具有相当的可信度。 内容丰富,涉及自然环境、风土人文各个方面。本书内容囊括西南三省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主要物产、风土人文、江河湖泊等诸多方面,是研究清末中国西南三省以及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的民族、历史、社会、宗教、地理、语言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书讯】《论占卜》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占卜》是古罗马著名政治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公元前44年,分为两卷,主要采用对话和阐释的形式,对占卜的起源、功能和类别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占卜在古代所处的重要地位,详尽展示了作者对于占卜的看法和洞见。
【书讯】《匈奴发展史研究》闵海霞 著, 齐鲁书社 《匈奴发展史研究》闵海霞 著, 齐鲁书社 2019年3月出版 本书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典籍为基础文献,同时充分利用出土材料,在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总结了匈奴在民族关系、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发展与变迁,既有时间上的纵向比较,又有内容上的横向分析。作者力求理清匈奴发展的脉络,把握匈奴演变的历程,拓展了匈奴研究的领域。这为我们充分了解匈奴的社会状况和发展进程提供了多重视角,也有助于读者认识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复杂性。
700系新干线将要在2020年3月8日退役
【书讯】《科幻中的物理学》李淼 商务印书馆 撷取12个最具科幻色彩的主题,横跨经典与现代物理学主要领域。作者以物理学的视角切入,解构经典科幻作品的科学设置,回应时下热门话题,游刃于科学、幻想、社会之间,引殿堂学问释普罗迷思,回归“格物致知”之学术本义。
【书讯】《中古中国祆教信仰与丧葬》沈睿文 上古 《中古中国祆教信仰与丧葬》 沈睿文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官方 2019年11月出版 本书入选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作者沈睿文为国内考古学领域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博士论文主攻魏晋南北朝墓葬制度,对于汉唐考古,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等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学术成果丰富,研究成果得到业内的广泛赞誉。曾出版《安禄山服散考》,引起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次的新著风格一仍既往,精炼规范,资料翔实可靠,分析细致入微,研究视角新颖独特,论证严谨有力,难能可贵的是,全书配有360余幅图版,以图证史,形象生动,一改过往学术研究刻板生硬之面貌。 关于琐罗亚斯德教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随着研究的深入,琐罗亚斯德教与祆教的不同已经成为一种常识了。中古中国祆教徒的主体主要是粟特胡及其后裔,因此很自然地带来其故土的信仰内容和形式。1999年以来,虞弘、安伽、史君、康业等粟特裔贵族墓葬的相继发掘,以及对以往相关材料的重新辨识,使得我们对中古中国祆教的认识益发丰厚。对中古中国粟特裔石葬具及其图像的研究,首先要回归到这批石葬具的载体,最根本的基点是要回归到墓葬的建制上。作者依凭对中古中国墓葬制度的理解,对中古中国粟特裔的葬制、葬俗和宗教信仰重做考量,并从他们所使用的墓葬形态塑造他们在中古中国生态的诸方面。 全书共分十二章,分别对吉美博物馆所藏石重床、天水石马坪石棺床、天水石马坪石棺床、北周史君石堂、安伽墓、青州傅家画像石、Miho美术馆石棺床石屏、安菩墓、太原金胜村唐墓、唐墓壁画等考古发现的极具代表性的相关墓葬材料进行综合研究,同时对中古中国的粟特胡及其后裔的宗教信仰和丧葬形式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新甄辨出太原金胜村唐墓以及固原南塬墓葬中的粟特、祆教元素,总结出中古中国粟特胡的祆教信仰内容和丧葬形式及其演变,大大加深了相关问题的认识,丰富了我们对中古中国粟特裔祆教徒的理解。
【书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全8册)爱敏 商务印书馆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全8册) [埃及] 艾哈迈德·爱敏 著,商务印书馆 2019年10月出版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被称为”艾哈迈德·爱敏伊斯兰百科全书”。迄今已印行九版。是研究和了解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尤其是文化成就的鸿篇巨制和重要参考书。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根据大量原始史料,叙述了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地区的情况,并详细记载和论述了伊斯兰教产生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学术活动,特别详细论述了伊斯兰教各教派的产生和发展,被阿拉伯学术界誉为“划时代的伊斯兰百科全书”,是研究阿拉伯伊斯兰历史、文化的重要史籍。
比迪丽
【书讯】《辽金史论》刘浦江 中华书局
【凉吧】音乐推荐第二十二期—暗黑系动画音乐特辑
【书讯】《中国地理大发现》(增订本)胡阿祥 彭安玉 主编 《中国地理大发现》(增订本)胡阿祥 彭安玉 主编, 齐鲁书社 2019年10月出版 “中国地理大发现”指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文明对自身与周边地理环境的探索和认知,指以中土为中心的中原文明对自身与域外地理环境的探索和认知,指文明社会对前所未知的地理世界的探索和认知。我们追寻张骞通西域、唐僧取经、郑和下西洋的足迹,探寻长江、黄河、淮河的源头,揭开罗布泊、黄土高原成因之谜,发现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攀登珠穆朗玛峰,深入小寨天坑,回眸地球生命诞生之初,遥想徐福东渡前后……让我们知晓这些大发现的来龙去脉,记住这些发现者,传承他们孜孜不倦、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奉献我们的心智于广袤无垠、气象万千的中华大地,进而续写“中国地理大发现”的华章。
【读后感】《记忆》乔纳森.福斯特 译林出版社
【读后感】《地球》 在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渺小的
三联读书2019年第12期目录
【读后感】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米诺格 译林出版社
【读后感】《大众经济学》达斯古普塔 译林出版社
【读后感】《知识分子的鸦片》雷蒙.阿隆 论法国知识分子
【读后感】《现代性与大屠杀》—如何理解大屠杀兼论社会学 研究的范式转换(题目太长)
【读后感】《自由与传统》埃德蒙.柏克 译林出版社
【读后感】《希腊民主的问题》—论如何运用史料的问题
【读后感】《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起源》—年鉴学派视角下的法革
【书讯】《秘境之国:寻找消失的古格文明》张建林 《秘境之国:寻找消失的古格文明》(精装)张建林 著,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9年7月出版 公元9世纪之后,西藏历史进入了一个长时间各自为政的分裂割据时期。分崩离析的吐蕃王室后裔或割地自守,或流窜荒远,纷纷建立起各自新的小王系,诸系中历史影响较大而又遗留下来丰富遗迹遗物的,无疑要首推古格王国。 古格王国作为10-17世纪占据西藏西部的一个地方性王国,在长达700余年的王朝史中曾兴盛一时,它发展生产、抵御外侵、尊崇佛教,是当时西藏西部最有影响的地方政权,曾在西藏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王国遗留下来的建筑、塑像、壁画、金银器、武器、生产生活用品等文物向我们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 17世纪30年代,由于西方传教士的进入引发宗教之争与僧俗之争,最终引发了王朝的覆灭,古格故城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风沙掩埋,沦为废墟。数百年过去,当人们再一次关注古格故城时,历尽沧桑的城堡废墟依然在默默等待,等待着诉说那段早被人遗忘的历史。考古学的介入给古格王朝史和古格文化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每一次的考古调查都在积累研究的新资料。 本书以作者张建林数十年来专业科学的考古调查为基础,力图向读者呈现出那消失了的秘境之国——古格王朝的本真面貌。 张建林,著名考古学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西北大学特聘教授。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从事西藏考古、隋唐考古30余年。曾多次参加陕西省援藏文物考古工作,曾主持西藏古格故城、托林寺、萨迦寺等考古调查与发掘、陕西唐陵大遗址考古等项目。
【书讯】《胡马度阴山》胡汉中国和外来文明(民族卷) 葛承雍 三联 本书为“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的民族卷,围绕“胡貌汉魂与异域文明”主题,积极探索汉唐时期胡汉之间的冲突与交融,从不同角度进行前沿性研究,依据草原突厥、绿洲西域和中亚粟特的多方互动,结合考古发掘新成果和文物解读新收获,撰写了一系列原创性的论文,考证了唐玄宗的中亚嫔妃曹野那姬,推测了崔莺莺与蒲州粟特人的渊源,区别了胡姬与吴姬的不同,对中古入华黑人、印度人、突厥人、契丹人、奚人等进行了寻踪,引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其对消失种族的思索记忆,对民族嬗变的阐幽发微,具有学术回顾和推进作用,对梳理中华“民族性”多元形成的根源颇有益处。
【书讯】《类编长安志 》[元]骆天骧撰 中华书局 “中国古代都城资料选刊”:《类编长安志 》[元]骆天骧撰,黄永年 点校, 中华书局 1990年8月出版2019年12月重印 《类编长安志》是元代骆天骧在宋《长安志》的基础上分类编写,至元年间修订完毕。全志记载了从周至2400年间长安的地理、人文变迁发展史,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汇编历代记述古长安自然和人文情况的十余部经典文献,以丰富的资料展现了古长安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街市坊里、道路交通、城隍塔寺、井渠池陂、河湖变迁、山川名胜、关塞险要、宫殿园囿、风土名物、人物掌故、逸闻趣事等。既是学术界研究古长安史地的基本资料,也是人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第一手文献。
水瓶双十一晒书帖,战吧吧友们各自都收获什么了,切磋一下 (慢更) 距离双十一过去也十多天了,该到的都到了,于是乎开一个帖子整理一下。同时想看看战吧这边喜欢读书的朋友们都收获什么了,这里只要是书籍类的都可以晒,漫画也可以的。所以欢迎畅所欲言,互相学习。
【书讯】《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圆仁 中华书局 “中外交通史籍丛刊”:《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日) 圆仁 著,白化文 李鼎霞 许德楠 校注,周一良 审阅,中华书局 2019年10月出版 日本佛教天台宗第三代座主慈觉大师圆仁(794~864)于838~847年渡海入唐求法巡游十年,用中文写成日记体著作《入唐求法巡礼行纪》。圆仁东朝五台,西驻长安,游历名山大都,足迹遍及半个中国。书中包含我国中唐时代政治、经籍、社会生活、宗教、地理、风俗制度以及中日关系等各方面极为丰富而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白化文、李鼎霞、许德楠校注该书,1983年基本完成,中华书局编辑部谢方先生曾请周一良先生审订,1987年秋定稿。其后书稿转交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由该社出版,2007年再版。 此次出版,收入中华书局“中外交通史籍丛刊”,订正原书中错讹之处,编排人名索引,以飨学界。
【读后感】评以赛亚.伯林《现实感—观念及其历史研究》译林
【读后感】《中国人的德行》阿瑟.史密斯 译林出版社
【书讯】《圣武亲征录》(新校本)贾敬颜 校注,陈晓伟 整理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圣武亲征录》(新校本)贾敬颜 校注,陈晓伟 整理,中华书局 2019年12月出版 《圣武亲征录》一卷,不著撰人名氏,记述元太祖成吉思汗(谥圣武皇帝)、元太宗窝阔台(谥号英文皇帝)两朝史,成书于元世祖时。元朝太祖、太宗《实录》多取材于此。 本书有些记事可补《元史》、《元朝秘史》之阙,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此书译笔较拙,原不甚为人所重。清修《四库全书》,以其叙述无法,未予收入,仅存其目于史部杂史类中。乾嘉学者钱大昕较早提出此书价值。道光间,张穆、何秋涛获得此书抄本,时书因传抄多误,地名、人名、年月之参错,触处皆是,经何秋涛用《元史》及其他有关资料文集细加参校,方才可读。光绪间,李文田、沈曾植、文廷式等人获得何校稿本,复加校注,光绪二十年(1894)由袁昶刊于芜湖。与此同时,李文田、沈曾植两家校注本《校正元亲征录》还被刊入《知服斋丛书》。另外,丁谦也在何校本基础上对此书作了进一步校勘。民国间,王国维复广集前此诸家研究成果,以明《说郛》本为底本,参校汪鱼亭家抄本等,详加校注,成《圣武亲征录校注》(收入《蒙古史料校注四种》),后来居上。 国外蒙古学界对此书也相当重视。十九世纪,俄国的帕拉基(卡法罗夫)即将其带回国内进行介绍。法国有伯希和的《圣武亲征录译注》(1951年),日本则有那珂通世的注释本。 贾敬颜先生自1956年校勘《圣武亲征录》,共参校十八种校本,1980年整理出《圣武亲征录斠本》(油印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后又在此基础上增补大量内容,但仅在油印本上批校,未经整理出版,未能为学界广泛利用。 此次陈晓伟在贾敬颜先生《圣武亲征录斠本》修订本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增订内容,通校底本(国家图书馆藏郑杰钞本),逐条核查贾氏所引各语种民族语文文献及学术论文,校正引文错讹、书名卷次,最后再校查十八种参校本。将为学界提供一个便于利用的通行《圣武亲征录》新校本。
【书讯】《西域历史与考古研究》侯灿 中西书局 本书是新疆师范大学历史系老教授侯灿先生的论文结集。收录了侯灿先生生前撰写的有关西域历史与考古研究的论文40余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西域历史与丝绸之路研究”;第二部分为“吐鲁番历史与吐鲁番考古研究”;第三部分为“楼兰考古研究”。
【书讯】《差异与重复》德勒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差异与重复》既是德勒兹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当代哲学的一部经典之作。在这部对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进行了彻底批判的奠基之作中,德勒兹创造了大量概念,尝试将自己的观点体系化。他试图提出一种有别于同一性哲学、主体性哲学的自然哲学,其核心是纯粹差异和深邃重复这两个概念。同时,德勒兹在本作中倚重的思想资源也非常庞杂,既对柏拉图、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尼采、柏格森、克尔凯郭尔等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也讨论了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精神分析、语言学、人类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理论上的巨大野心和思想上的驳杂,使得这部作品即使是在本就以晦涩著称的德勒兹著作谱系中也显得尤为困难和特异。
【书讯】《公开的情书》靳凡 东方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作者以自己与朋友间的大量通信为基本素材,经过加工虚构而成。1972年,四个天南地北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半年间的数十封往来书信中,诉说人生的坎坷,探讨爱的权利,憧憬国家的未来。真真、老久、老嘎、老邪门等“思考的一代”青年形象呼之欲出。他们不媚俗、不颓废,坚持独立思考,在动荡的环境中追寻真、善、美,展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青年人历经迷惘、痛苦后的自觉与奋进。 本书是金观涛、刘青峰夫妇最为珍视的一部作品。此次再版,作者特意写作了两万言自序,并精选大量读者来信,生动还原了那个年代的社会生活和年轻人的精神追求。四十年前的一代青年已经老去,但那个年代散发出的青春理想与人性光芒,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有褪色。
水瓶双十一晒书帖(2019年版)
【书讯】《青铜时代的东西文化交流:以新疆东部为中心的考察》 《青铜时代的东西文化交流:以新疆东部为中心的考察》 宋亦箫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年9月出版 本书在梳理和总结现有考古学及相关学科发现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新疆东部青铜时代的文化谱系、新疆东部及相关地区的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现象。 新疆东部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可划分为五种考古学文化。这些青铜文化,虽包含有少量当地石器时代文化因子,但其主体却是外来文化,包括西来的青铜文化和东来的青铜文化。 本书利用多学科材料,分析了甘宁青地区、新疆东部、中国北方三个区域的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现象。本书发现,这种交流现象,时代*早的是甘宁青地区,而不是传统上以为的新疆东部;其次是中国北方;*晚的是新疆东部。这一全新认识将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和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途径和中华文明的起源等问题。 宋亦箫,历史学博士、博士后,湖北蕲春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早期东西文化交流考古、先秦艺术考古,以及神话学、文化遗产研究。出版有专著《楚文化中的域外文化因素研究》,在《西域研究》《吐鲁番学研究》《华夏考古》《民族艺术》《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近期致力于早期东西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中外神话、艺术交流研究,并着手探索早期外来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关系问题。
【书讯】《国学视野下的西域研究》乌云毕力格 主编,中社科 《国学视野下的西域研究》乌云毕力格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年9月出版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人员的论文精选集,内容涉及藏学、汉藏佛学、佛教文献、中亚古代民族与文明、新疆考古、蒙古学、西夏学等内容。全书运用语文学研究方法,解读古代吐火罗语、粟特语、梵文、藏文、西夏文、蒙古文、满文等文献,结合语言学和历史学研究,对西域古代文明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书讯】《笛卡尔哲学原理》斯宾诺莎 商务印书馆 斯宾诺莎《笛卡尔哲学原理》汉译本首发! 黑格尔曾说,要成为一个哲学家,必须首先成为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实际上斯宾诺莎一生中甚至没有建立一个学派,其最艰深的著作《伦理学》也只有二百多页篇幅。但是之后的所有哲学都不同程度地受着他的影响。本书初版是在1663年,是斯宾诺莎生前用自己的名字出版的唯一著作。包括两部分:《笛卡尔哲学原理》和附录《形而上学思想》。前者是采用几何学方式讲述笛卡尔哲学原理,后者是对一些重要的形而上学问题和概念进行分析说明的札记。
【书讯】《叔本华与尼采》格奥尔格·西美尔 商务印书馆 《叔本华与尼采》,〔德〕格奥尔格·西美尔 著,莫光华 译。 本书是围绕叔本华和尼采的一组讲稿。作者西美尔是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他凭借其犀利的文化观察和思辨能力,透彻地分析了叔本华和尼采关于人、意志、悲观主义、艺术的观念与思想,辨析其异同,凸显了两位大哲学家关于人的学说最内在的核心,以帮助我们去认识两位哲人之思想的永恒意义。
【书讯】《伊斯坦布尔三城记》贝塔尼.修斯 上海三联书店 “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伊斯坦布尔必定是它的首都。” 一座拥有三个名字的城市,见证拜占庭、奥斯曼两大帝国的兴衰变幻。 本书从公元前6000年开始讲起,直到20世纪,前后贯穿近八千年,将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布尔的故事融会贯通,写于一书,以平易生动的叙事、翔实严谨的实地考察和优美的笔调,探索这座“世界之都”,如何能在长达近千年的历史光阴中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探究它如何在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的交融影响下,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特质。正如法国将军拿破仑所说,“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的话,伊斯坦布尔必定是它的首都”。经由这一本书,我们将重新理解,什么是“世界性”,以及,作为世界公民的我们自己。
【书讯】《 立心立命: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随笔》王瑞来 中华书局 《 立心立命: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随笔》王瑞来 著, 中华书局 2019年9月出版 本书是著名宋史研究学者王瑞来教授有关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随笔合集。时间上跨越南北两宋,以事件或人物为线索,以小见大,为我们勾勒出两宋时期的士大夫风貌和政治场景。内容鲜活有深度,读后有知其所然之感。作者以深厚的文献功底,稳健的文笔,带领我们一览两宋时人的家国情怀、政治风尚、生存环境。 这是一本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述宋朝历史风貌的书。比如范仲淹是在什么样的境遇下,发出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时代之音?一代才子罗隐,从二十几岁到四十五岁,十考而不中,作为一名文人,除了科考,他还没有其他选择?大词人晏殊打掉了下人的门牙,竟然被罢了官。早期的王安石迟迟不肯赴京做官,竟然是因为京城的房价太贵,养不起家。诸如此类。每一个故事就像一面镜子,随着镜中人物的走动、事件的进展,读者获得对历史的整体认识。
【书讯】《西方科学的起源》(第二版)林德伯格,商务 《西方科学的起源》(第二版),[美]戴维·林德伯格 著,张卜天 译。 本书是论述近代以前西方科学的权威教材,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科学史读物。它结合欧洲科学传统的哲学、宗教和体制背景,用一本书的篇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古希腊到中世纪晚期各个方面的科学成就,竭力避免从今天的科学观点出发来理解古代成就。1992年本书第一版问世后好评如潮。2007年,作者对该书做了重要修订,几乎每一页都有增补和调整,特别是扩充了关于拜占庭科学、美索不达米亚天文学、中世纪的炼金术和占星术等方面的内容,关于伊斯兰科学的一章和讨论中世纪对16、17世纪科学发展贡献的最后一章则完全重写。中译本即根据新版译出,收入“科学史译丛”第二辑。
【读后感】《自由与多元论—以赛亚.伯林思想研究》译林出版社
【读后感】《变化中的中国人》E.A罗斯 译林出版社
【读后感】《天黑前的夏天》 从娜拉到凯特,最后回人性
【读后感】《俄国思想家》论俄国19世纪两代思想家的差异
【书讯】《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 巴托尔德,上海古籍出版社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译丛”:《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 (精装全二册) [俄] 巴托尔德 著, 张锡彤 张广达 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9年9月重印 本书作者巴托尔德(1869-1930)是世所公认的中亚中世纪史权威。他的研究以中亚史为主,旁及伊斯兰史、中近东史地、外高加索史、伊朗社会经济文化史、穆斯林碑铭与钱币等等,而本书则被视为其一生学术的代表作。 著者精通阿拉伯、波斯、突厥语,研读几尽以此三种语言撰写的中亚史抄本,并辅以多次中亚实地考察心得,故本书所述乃蒙古入侵前的突厥史,实际是“一部起于伊斯兰教开始武装进攻,断于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登场的中亚历史“。“把中亚史的研究提高到历史科学水平的,实以巴托尔德为第一人“。 本书由我国著名的中亚史专家张锡彤、张广达父子据最为信实的俄文1963年版译出,又据巴托尔德审定的英译本作增补订正,翻译过程中克服了人名、地名、术语等的重重困难,历经二十余年的艰辛努力,得以问世。
【读后感】评以赛亚.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 译林出版社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