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笑笑生水瓶
兰陵笑笑生水瓶
豆瓣id兰陵笑笑生水瓶,私人贴吧长门有希的水瓶。长期更新读书,欢迎关注。
关注数: 24
粉丝数: 16,478
发帖数: 102,115
关注贴吧数: 86
晒一下最近入的一批有希百本和日版直观
三联《读书》2021年4月目录
【书讯】《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荣新江 等 三联
【书讯】《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增订本) 渡辺信一郎 上海人民出版社
【书讯】《潘光旦社会学文集》周飞舟 编 商务印书馆
【书讯】《风格的特征》罗伯特·布歇 三联
【书讯】《元诗选》顾嗣立编 席世臣补编 钱熙彦补遗 中华书局 《元诗选》,元代诗歌总集,包括清代顾嗣立所编《元诗选》三大集,以及席世臣补辑的《元诗选癸集》和钱熙彦编次的《元诗选补遗》。收录元好问以下元代诗人两千余家,凡其时存世专集、散见选本、山经地志、稗官野史,以及方外、闺秀诗集,均所采录。有元一代之诗,以本书为巨观。由于采录丰富,留存了大量现已散佚的文献,以及许多不为人注意的诗人的生平事迹,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编集体例上,每家各有小传,记载作者生平,评论其诗的得失高下,其中有许多关于元诗艺术源流的真知灼见。本书后附作者索引。
【书讯】《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开端:先秦秦汉时期》阎静 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第一卷”。
【书讯】《西汉侯国地理》马孟龙 上海古籍出版社 西汉时期,先后封置八百余个侯国。数量如此众多的侯国在地域分布上是否存在特征,一直不甚明了。本书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对西汉近八百个侯国的地理方位进行考证。同时采用“水平横剖面”方法,复原七个具有明确年代断限的西汉侯国地理分布剖面,并对每一个剖面所呈现出的侯国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西汉侯国地域分布特征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最后,本书还对有关西汉侯国地理分布、侯国迁徙等一系列专题进行了研究,揭示出一些以往未被注意的西汉政治制度、政治政策的变革。本书是第一部以西汉侯国地理分布为研究方向的专著,可为日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书讯】《藏传佛教寺院考古》宿白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国的古建筑遗迹,主要分为汉式建筑、藏式建筑、伊斯兰建筑和基督教建筑四大系列,其中以汉式和藏式古建筑更加重要。宿白1959年、1988年两度入藏考察,在继承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前辈开创的营造学社调查研究汉式古建筑方式的基础上,观察西藏不同时期佛寺建筑形态和发展进程,在藏式古建筑研究领域具有开创之功,建立了逻辑明晰、立论坚实、独辟蹊径的科学系统。 书后所附近七十幅图版是记录西藏寺院历史面貌的珍贵资料,已成为重建和修复这些古建筑的重要依据。除藏地佛寺建筑,书中也涉及甘肃、青海、内蒙古明末以前的藏传佛教遗迹,也有专章讨论元大都(今北京)、杭州两地的藏传佛教寺院。全书以巨量的建筑实物证据,展现出西藏历史文化与祖国内地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发展轨迹。
【书讯】《宿白讲稿》(上下)宿白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宿白讲稿(上)收录:《汉文佛籍目录》、《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均为80年代前期,宿白先生为北大考古系本科、研究生开课授业而编撰,晚年整理成书刊行。《汉文佛籍目录》介绍历史上重要的汉文佛籍目录、编排方式和发展脉络,不啻为打开佛学宝库的一把钥匙。《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和参与人群都有高度概括,并深入探讨了中外文明的交互影响。《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以研究简史、遗迹分布以及云冈、敦煌、克孜尔等重点石窟为题,扼要介绍了中古时期中国佛教考古学的系统知识。 宿白讲稿(下)收录:《中国古建筑考古》、《汉唐宋元考古:中国考古学(下)》、《张彦远和〈历代名画记〉》,上述讲稿三种系80年代后期及21世纪初,宿白先生为北大考古系本科、研究生开课授业而编撰,晚年整理成书刊行。《中国古建筑考古》指出木结构在我国古建筑中的核心地位并对其重大演化阶段加以梳理,引领了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新方向。《汉唐宋元考古》围绕城址、墓葬、农业、手工业、宗教、少数民族、海外交通等遗址遗迹,勾勒并打通从秦汉到宋元中国考古学的历史脉络。掌握并学会使用重要的古代文献,是从事考古艺术史研究的必由之路,在《张彦远和〈历代名画记〉》中,宿白先生示以轨则。
【书讯】史念海两种未刊著作将要出版
【书讯】《魏晋政治社会史研究》福原启郎 江苏人民出版社
【分析】奇蛋物语中梦境与现实之时间整理
三联《读书》2021年3月目录
【晒书】河北教育出版社 “东瀛美文之旅” ,一版一印
【书讯】《大唐帝国— 中国的中世》宫崎市定 浙江大学出版社 宫崎市定用生动、通俗的笔法再现了中国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到隋唐帝国的历史进程,还原了残酷动荡、悲怆凄凉的中世。但中世的混沌也孕育着 新秩序的萌芽,尤其是逐渐培养出走向宋代繁荣的条件。在本书中,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活动,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本书是宫崎市定“景气变动史观”的代表之作,书中反复论述了景气史观的本质和世界史的体系。
【书讯】《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爱德华·格兰特 商务印书馆 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著作。它考察了中世纪科学的成就,并从哲学、宗教、体制等方面令人信服地表明,与流行的看法相反,近代科学并非源于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而是植根于古代和中世纪。有四种关键因素使中世纪欧洲为新科学做了准备:(1)希腊-阿拉伯的自然哲学著作于12、13世纪被译成拉丁文;(2)中世纪大学的发展;(3)基督教面对世俗学问所作出的调整;(4)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转变。本书语言流畅,内容平易,适合对科学史和西方文化史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书讯】《色诺芬笔下的哲人与君王》 刘小枫 主编 华东师范 《古典学研究:色诺芬笔下的君王与哲人》收录专题文章4篇: 潘戈文章(曾俣璇译)分析了色诺芬《会饮》中折射出的苏格拉底对公民特别是年轻人爱欲的引导与争夺; 伯恩斯文章(曹彧译)通过居鲁士与其父冈比瑟斯的正义探讨,揭示了居鲁士所受教育之得失; 彭磊分析了《回忆苏格拉底》中苏格拉底如何以智慧使朋友受益; 高挪英揭示了色诺芬《斯巴达政制》中隐含的对斯巴达生育法的批评。 论文部分, 陈湛以叙利亚文别西大版本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文字的细读和译本的比较,来取得文学史和宗教社会史的结论; 时霄分析了18世纪“古今之争”中蒲柏的立场和信仰; 邹蕴围绕嵇康《声无哀乐论》,探讨了音乐的教化功能; 董成龙发掘了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多重古今之变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观察。 书评部分, 杨志城认为塔图姆《色诺芬的帝国虚构》受限于“虚构”叙事,忽视了虚构人物本身以及色诺芬写作意图的复杂性; 谢乃和介绍了潘斌《宋代“三礼”诠释研究》对于推动宋代经学史和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意义 。
【书讯】《古典与中世纪研究》(第二辑)彭小瑜 商务印书馆 《古典与中世纪研究》第二辑延续第一辑思路,包括学术论文与学术书评。一部分论文讨论了古希腊罗马历史上的政治tongzhi和思想文化,另一部分论文是根据手稿文献档案对中世纪历史和社会的研究。此外有3篇研究综述,分别介绍西方古典学铭刻研究现状、“叙任权之争”研究新动态和克里斯.威克姆对中世纪欧洲演进的新解读。本辑另有特别栏目“拉丁语教学历史和方法”,由亲历拉丁语教学的学者介绍国内外拉丁语教育的历史与方法。
祝大家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第一期】水瓶的书店游记—大连永东书店 作为一个无可救药的书痴,逛书店,尤其是那些拥有个性的书店,已经是生活中的必须。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家专门经营日文版与台版书籍的书店—大连永东书店。想必不少二次元应该听说过这家店,那么今天就跟着水瓶去近距离感受一下店内的气氛。
【书讯】《金帐汗国兴衰史》汉译名著 商务
【书讯】《阅读过去:考古学阐释的当代取向》伊恩·霍德等 北大 《阅读过去:考古学阐释的当代取向》是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经典入门书,旨在回应考古学中不断涌现的理论讨论。伊恩·霍德和斯科特·赫特森提出,考古学家必须重建过去的意义,而为了完成这一复杂而不确定的任务,必须接纳多种理论立场。虽然仍立足于诠释学、能动性和历史,作者们讨论了后结构主义、新进化理论,以及如现象学这样全新分支的前沿进展。书中还加入了女权主义考古学、历史学方法、话语和符号理论的新材料,使本书成为任何对过去感兴趣的学生或学者的优秀读物。
【书讯】《发明个体》拉里.西登托普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人在古典时代与中世纪的地位
三联《读书》2021年二月目录
【书讯】《剑桥早期内亚史》丹尼斯·塞诺 商务印书馆 《剑桥早期内亚史》是剑桥历史系列中的一部,由国际著名的内亚史研究专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丹尼斯西诺尔主编。该书介绍了内亚地区的地理背景,追溯了从旧石器时代到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之前的内亚地区史。该书认为从最早时期起,内亚就与欧亚大陆各定居文明发生了联系。在前近代时期,内亚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文化而非地理实体定义的,它的边界随力量平衡的变化而改变。在杀伤*强大的枪炮出现之前,正是草原游牧民中那些几乎不可阻挡的轻骑兵通过武力使草原游牧民获得了自身既不能生产也不能通过贸易得到的一切。他们的定居邻邦不断尝试着报复,致使这些游牧对手丧失了人性,并创造了摧毁文明世界的“蛮族”概念。因此,内亚的早期史是蛮族的历史。该书由国际著名的内亚史学者们集体撰写,他们率先对历史记录极少的内亚进行了探索,并按时间顺序追溯了不同人群在内亚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其中,包括了斯基泰人和萨尔马特人、匈奴、匈人和阿瓦尔人,俄罗斯草原民族、突厥帝国、回鹘人和吐蕃帝国。编者希望通过此书将内亚更加密切地融入世界历史的结构之中。
【书讯】《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修订本)三联 当代学术 一部影响深远的鲁迅思想传记,代表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知识界努力冲破启蒙话语,力图回到“鲁迅本身”,从个体生存的心理结构和思想困境的角度去重新解读鲁迅的重要尝试。 作者以鲁迅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为经纬,以其三次努力抵抗自己的“鬼气”和“绝望”为主轴,把鲁迅思想气质中的怀疑、矛盾、阴郁乃至黑暗刻画得深入骨髓,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会在情感和心理的共鸣中,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鲁迅那巨大的精神痛苦和思想悲剧。 作者曾解释如此理解鲁迅的原因,是“想要打破那一味将鲁迅往云端里抬的风气,想要表达对鲁迅的多样的情感,不仅仅是敬仰,是热爱,还有理解,有共鸣,甚至有同情,有悲哀;我更想要向读者显示生活的复杂和艰难,不仅仅是鲁迅,也是我们自己,不仅仅是过去,也是现在和将来”。
【书讯】《在中国大地上》保罗·索鲁 九州出版社 1986年,保罗·索鲁在时隔六年后,再一次来到中国。 他既到了北京、上海等繁华都市,也抵达了黑龙江朗乡、新疆吐鲁番等疆界边陲。他走到中国大地上,与各种各样的人聊天,在上海人民公园英语角里练习口语的年轻人、想去做进出口生意的学生、刚刚经历过。。的知识分子……他用 犀利幽默的口吻,一路吐槽不断,但也用冷静、理智的眼光,剖析中国人的性格,发现时代变迁下中国人的生活日常与思想变化。 从80年代走来,一路沧桑巨变,但我们当下的摇摆与困境也都似曾相识。
(话题)2021年一月新番各位看了什么 我的 (1)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二期 后半 (2)悠哉日常大王第三季 (3)五等分的花嫁第二季 (4)约定的梦幻岛第二季 (5)暗芝居第八季 (6)七大罪愤怒的审判 (8)进击的巨人最终季 (9)摇曳露营△第二季 纯新的一部没有,老年人看番结构
【书讯】《八家后汉书辑注》周天游 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八家后汉书》,是指《东观汉记》、范晔《后汉书》以外,记载东汉历史的八部纪传体及编年体史书。《八家后汉书辑注》弥补了汪文台辑《七家后汉书》的不足,是目前较好的辑本,史料价值甚大。整理者周天游先生为秦汉史专家,从事汉代史料整理多年,有成果多种。全稿井然有序,标点、校勘规范可靠。此次修订,除改正讹误外,还增入了孙峻《谢氏后汉书补佚补订》。全书从《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初学记》乃至范晔《后汉书》注等处辑出谢承、薛莹、司马彪等人的后汉书著作,按卷次,分纪传,加以条目数字,且有索引,非常便利学者使用。
【书讯】《无限与视角》卡斯滕·哈里斯 商务印书馆 “科学史译丛”:《无限与视角》,〔美〕卡斯滕·哈里斯 著,张卜天 译 现代世界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自我演进的产物,其先决条件是人的自我理解的转变,这种转变与对上帝、上帝与人、上帝与自然的关系的不断变化的理解密切相关。文艺复兴时期对透视法的兴趣是理解这种发展的一把钥匙,但与此兴趣密切相关的是关于上帝无限性的神学思辨。现代的自我肯定必然笼罩着虚无主义的阴影,后现代思想已经对现代世界的发展提出了质疑。然而,只有理解了现代世界的正当性,我们才能开始理解和面对其非正当性。
【晒书】《葛剑雄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
【书讯】《金铭与石刻》辛德勇 三联 《辛德勇读书随笔集:金铭与石刻》(精装)辛德勇 著,三联书店 2021年1月出版 金铭石刻作为史料的价值日益凸显,成为学术界研治相关问题所必须参考之资料。对于金铭与石刻之记载,我们不能听之信之,而是要慎之辨之,去伪存真。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金铭石刻的价值在于对传世文献的补充与深入,并不能存以金铭石刻记载颠覆现有历史记载之认知。本书所收有关《燕然山铭》《雒阳武库钟铭文》《李训墓志》的相关论述,体现了作者认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广博贯通的学术素养。 本册内容主要围绕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针对新近发现的重要石刻史料《燕然山铭》,从刊刻的历史背景、文本内容的辨析以及文本文字的校订等方面进行总体论述与具体考辨,是对作者此前出版《发现燕然山铭》的重要订正与补充;第二,针对作者所见的一些金铭与石刻,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进行辨伪,尤其是去年年底新见的所谓“李训墓志”以及前一段曾引起较多关注的“雒阳武库钟铭文”,作者均依事理、据史实进行了认真考证,最终得出这些铭文均为赝造的结论。 本册的多篇文章由于其所关涉的内容收到广大社会公众关注,作者的论述也较为精彩,使得本册书的亮点较多,可读性亦较强。
【书讯】《历史与记忆》杰弗里.丘比特 译林出版社
【书讯】《古孤竹国文化探源》秦学武 人民出版社 孤竹国是商周时期的北方重要侯国,地处燕山南北的冀东、辽西地区,从属于中华文明的重要来源“西辽河流域文明”。本书稿以地域文化的视角,从部族源流、侯国沿革、地望疆域、精神内涵、文化传承、当代价值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孤竹国的历史文化谱系,从而丰富了商周时期西辽河文明的侯国文化景观;打开了地域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三联《读书》2021年一月目录
【吧传统】说一说(晒一晒)自己新年看的第一本书 吧里书友很多,新年第一本书总是有纪念意义,对于我来说今年研究方向在西域边疆史基础上增加中古史的研究,其他门类作为研究辅助。今年开的第一本书是王明珂的《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上海人民出版社王明珂著作集系列。
【书讯】《批判的文学史—现代性与形式自觉》张旭东 上海人民 本集收录张旭东新世纪以来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和文化思想论述的文章。通过对鲁迅、周作人、老舍、王安忆、莫言、金宇澄等现当代经典作家作品的阐释,探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象征”与“寓言”,新文学文学形式内部的价值革命和伦理革命,当代中国的史诗性“动作”在叙事和表象领域的“摹仿”,审美自律性、游戏性同历史叙事和道德批判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展现出在语言、形象、形式和结构空间里,以批评实践所进行的一场思想的挑战。
【图楼】搬运一些神尾观铃的图 主要是把群里的观铃图转移到吧里,方便吧友收藏,其实也是水点经验。如果你有观铃的好图(最好是近期的),也可以放在这个帖子里。
【书讯】《异域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化与翻译》三联 [法]安托万纳·贝尔曼 著 章文 译 I本书是一次对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文化领袖歌德、施莱格尔、荷尔德林等七人翻译活动的“考古式”梳理: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式建立在录得翻译拉丁文及希腊文《圣经》的基础上,经由浪漫派作家及其共同时代的赫尔德、洪堡等人对拉丁文、法文经典的译介而逐渐成型。德意志文学中最委大的作家们是这场翻译运动的主将,他们最优秀的作品也伴随着这场运动诞生。 作者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翻译别国作品对于一个民族的自身文化建构何其重要。外文典籍的译介非但没有成为压制现代德语原创作品的绊脚石,相反,恰恰是翻译过程本身极大丰富了现代德语的表达法和民族气质。歌德在此时提出著名的“世界文学”概念,正是看中了作为译入语的“他者”对母语创造力的“构建”和“重塑”。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复杂化的今天,重现这个人类文化交流史中的重要现象或许有着特别的意义。
【书讯】《行疆探微:边疆考古与美术考古文集》冯恩学 上海古籍
踩葡萄的少女
【书讯】《知识与想象之起源》 雅各布.布鲁诺夫斯基 上海文化出版社 在西方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的过程中,康德扮演了关键角色。正是康德将本体论与认识论彻底割裂开来,使西方哲学走向了另一个阶段。康德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思想遗产,雅各布.布鲁诺夫斯基便是继承人之一。在《知识与想象之起源》中,布鲁诺夫斯基尝试用现代科学的知识接续康德的认识论工作。他从生物学、语言学、数学、逻辑学、艺术等诸多角度再一次追问人的认知问题,探求“人之为人”的奥秘。
【整理】此楼专门整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最新出版进度
【书讯】《胡适考论》席云舒 商务印书馆 《胡适考论》先后从世界各地搜集到二百余篇胡适英文佚文和两万余种海外英文报刊对胡适的报道,其中包括大量胡适英文演讲,这些资料绝大部分均为学界首次发现,堪称集胡适英文文献之大成。本书收录的论文大多建立在这些新发现的材料之上,无论是史料的考订,还是对胡适思想与学术问题的论述,均常有新见,是近年来胡适研究领域的重要收获之一。
【书讯】《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十讲》陈子善 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书从作者不同程度涉猎的作品版本、集外文、手稿、笔名、书信、日记、文学刊物和文学广告、文学社团、作家文学活动、现代文学文献中的音乐和美术十个角度,每个角度选取三至五篇长短不一的论文,试图以个案研究的心得,具体地展示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研究的基本面向,进而探讨这些发现和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所可能起到的作用。也试图用一系列例证来说明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研究的魅力。
【书讯】《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五辑)》
【书讯】《最早的农人:农业社会的起源》彼得.贝尔伍德 上古
【晒书】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卷一到卷八)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讯】《夏鼐传稿》王世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是著名考古学家夏鼐的第一部传记。作者根据翔实可靠的资料,运用朴实的文字,告诉读者:夏鼐怎样奋发勤恳,博览群书,知难而进,敢为人先,成为荣膺中外七个院士称号的一代学术大师。夏鼐作为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怎样为新中国考古学健康全面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怎样引航掌舵,为培育考古人才、端正学术方向、缔造严谨学风,不懈地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说实话这种内容简介过于空疏,我不太喜欢。不过这本书是第一本夏鼐传记,算是填补一处空白,所以值得仔细阅读。
【书讯】《蒙古部落的历史变迁》薄音湖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蒙古部落的历史变迁(元明时期)/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文库》吸收以往成果,对蒙元时期到明时期四百年间的蒙古部落变迁做作综合性的论述。 蒙元时期的蒙古部落,主要是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之后,通过分封方式形成的,有成吉思汗诸弟在蒙古高原东部的诸兀鲁思,有重新组编千户形成的诸部落,千户部落中重要的是黄金家族的功臣姻戚部落,此外还有东来的域外诸族逐渐蒙古化而形成的部落。本文尽量对此作出全面的勾画。 明时期的蒙古回归草原,游牧状态下的蒙古族依然分属于不同的部落,但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初开始的近一个半世纪中,这些部落分分合合,不断改组,在16世纪初期达延汗统一东蒙古又开始新的分封之后,才呈现出较为稳定的状态。本文即以达延汗时期形成的六万户为坐标,或向前追溯,或向后延伸,力求全面揭示明代蒙古部落的发展演变情况;同时努力勾画成吉思汗诸弟后裔部落的发展轨迹,以及西蒙古瓦刺独特的发展历程。
【书讯】《论柏拉图高尔吉亚的统一性 : 修辞、正义与哲学生活》 这本书展现了柏拉图对话作品《高尔吉亚》复杂的内在统一性。作者细致分析了对话的三个主要部分,包括苏格拉底与主要对手卡利克勒斯之见的著名争论,表明修辞、正义和哲学生活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主题如何被编织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这部《高尔吉亚》解读还澄清了柏拉图关于修辞术的思想,表明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对修辞术的态度比人们一般所认为的更为正面。
三联《读书》2020年12月目录
【书讯】《绘画中的世界观》迈耶·夏皮罗 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与哲学,这两项人类重要的精神事业,如何才能获得有效的沟通?本书收录了著名艺术史家迈耶•夏皮罗的21篇文章,其中大部分在作者生前从未发表过。在这本文集的第一部分,夏皮罗用具体的艺术作品阐述了艺术家、艺术运动与哲学体系之间的各种关系。他用高度清晰的论点、优美的行文,以及非凡的博学,扩展并丰富了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在文集的第二部分,夏皮罗探讨了我们对艺术的各种日常经验:现代艺术的价值,社会写实主义,革命艺术,引起骚乱的艺术,艺术市场,艺术家的公共赞助,公共艺术委托,教会艺术,等等。
【书讯】《陶渊明接受史》李剑锋 齐鲁书社 《陶渊明接受通史》(上下册)李剑锋 著 齐鲁书社 作者在广泛搜集各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总结了历代读者对陶渊明#的接受情况及原因等。作者在书中将陶渊明接受史分为奠基期、发展期、高潮期、衍展期、复变期、收获期六个发展阶段。 该书是一部开拓性的著作,框架明晰,行文优美流畅,旁征博引,全面再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至清代时期人们对陶渊明的理解与接受,对全面了解陶渊明接受史具有重要意义。
商务印书馆将要复刻“万有文库” 《万有文库》是王云五主编的综合性图书。1721种、4000册。1929年至1937年商务印书馆排印、影印本。总共两集。 1928年,为了推动国内图书馆事业发展,商务印书馆计划以各种小丛书为基础编一部“千种丛刊”,并拟出了目录,后改为《万有文库》。总编纂人是王云五,分编纂人有何炳松、刘秉麟、段育华、程瀛章、顾寿白、李泽彰、姚名达、庄适、冯雄、高卓、黄绍绪、华超。
【庆祝】《凉宫春日的直观》晒书楼 新书已经下厂,于是开一个楼,用于吧友晒这本书,不用我说吧里和几个隔壁当然有不少人会买,有的还跟我说要藏看传三套。
【书讯】《来古记—冰川脚下的藏地生活纪事》陈莉莉 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讲述在高速发展的现代中国大背景下,一个海拔4300米之上、有500多个村民的藏族小村庄—— 来古村的故事。书中没有神秘,没有离奇,作者以日常而理性的视角,用近似白描的朴实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与当地孩子、村民、驻村干部相处、交往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们如何从起初的相互戒备隔膜,到完全的融入而达到真情的关爱、心灵的沟通的过程。一个僻远的康巴村庄的风景之美、人性之美、风土人情、世道人心等等,在本书中都得以生动呈现。
【书讯】《关于电视》皮埃尔·布尔迪厄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布尔迪厄在法兰西公学院讲授的两堂电视公开教学课的内容。 本书持批判的态度,应用社会学结构主义的方法,以“场域”的概念为线索,揭示了电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基本功能。 第一讲“台前幕后”剖析了影响电视的运作的内部机制,揭露了电视形象与电视话语背后的运作秘密;第二讲“无形的结构及其影响”揭示了电视如何通过引入收视率逻辑深刻地改变了不同场域的运作。 附录部分是三篇整理后的论文,目的是启发读者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本书中提出的媒介场域理论对于我国的新闻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