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笑笑生水瓶 兰陵笑笑生水瓶
豆瓣id兰陵笑笑生水瓶,私人贴吧长门有希的水瓶。长期更新读书,欢迎关注。
关注数: 24 粉丝数: 16,529 发帖数: 103,191 关注贴吧数: 86
【书讯】《春蚕吐丝:殷海光最后的话语》陈鼓应,编著 中华书局 “陈鼓应著作集”(24):《春蚕吐丝:殷海光最后的话语》(精装)陈鼓应 编 著,中华书局 本书为陈鼓应编集的体现殷海光晚年生命境遇和学术思想转变的一本重要著作。汇辑的内容包括殷海光晚年思想记录(《病中沉思》、《病中语录》),殷海光遗嘱,遗稿(《我对中国哲学的看法》),生平记录(陈平景《殷海光先生传记》、陈鼓应《殷海光先生晚年纪事年表(1966—1969)》),聂华苓、徐复观、王晓波等友人学生的纪念文章,以及殷海光晚年与陈鼓应的若干封通信(影印件)等。这些篇章不仅让人对殷海光的人格有了深切的感受,而且反映了他文化观的转变。 殷海光是台湾自由主义的开山人物,出生于1919年的他自称是“‘五四’后期人物”,始终保持着那一代的锐气和批判精神,同时又秉持中国传统士阶层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对“故土古人,大地河山,七亿同胞”的关切未尝一日去怀。到了病困交织的晚年,一方面,威权政治高压,自身又罹患癌症,他的处境愈加艰难;另一方面,他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剖析,深入人的切身的问题,透入生命的层域,了解到古典中国文化对人的生活和心灵都有妥当的安排,这种“既不进又不退”的“淑世主义”方能彰显人生的价值。 本书最早于1978年在台湾出版。这次作为“陈鼓应著作集”的一种再次出版,是陈鼓应先生在原版的基础上全面调整、增补、修订而成一部同名新作,清晰展示了殷海光晚年人生的两大主题,是全面研究其人其思想的必备参考。
【书讯】《契丹学研究》(第一辑) 商务印书馆 《契丹学研究》(第一辑) 任爱君 主编,商务印书馆 2019年6月出版 首部契丹学研究辑刊——展现契丹学前沿成果,彰显绝学无穷魅力 契丹是中古时代生活于北方的古代少数民族。907年建立辽朝,1125年被金朝灭亡后,又越过戈壁,在西域建立西辽政权,一直到1218年被蒙古灭亡为止。契丹积极吸取中原和其他地区的文化,形成丰富多彩的契丹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献、文物、遗址,对中华民族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围绕对契丹历史文化的研究,形成一门学问,即契丹学。 《契丹学研究》是坐落在契丹故地上的赤峰学院主办的,旨在为契丹学研究开辟学术交流渠道的学术辑刊。本辑即为第一辑。本辑分为“历史与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献资料研究”、“语言文字”、“学术动态”等栏目,收录的论文涵盖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地理学等多学科领域。这些论文从多种专题或视角,运用丰富的史料,探讨契丹学领域中的多种问题,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展示了契丹学不断向纵深拓展的学术前景。 任爱君,赤峰学院历史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专门史及契丹辽文化。代表性论文有《契丹四楼源流说》(《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契丹“盐池宴”、“诸弟之乱”与夷离堇任期问题》(《史学集刊》2007年第4期)、《辽上京皇城西山坡建筑群落的属性及其功能》(《北方文物》2010年第4期)等论文百余篇;代表著作有《辽朝史稿》、《什么是契丹辽文化》等20余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契丹及契丹人》等各级各类项目30余项。
【书讯】《西域考古图记》斯坦因,广西师大新版 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20年后重新校译修订出版 发掘丝绸之路历史遗存,再现中西文明深度交融,中国新疆甘肃地区考古大发现基础史料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翻译,1998年初版,20年后重新校译修订。 《西域考古图记》是斯坦因1906—1908年在我国新疆和甘肃西部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全部成果的详细报告,也是斯坦因1900―1901年第yi次新疆考古调查和发掘后所出《古代和田》报告的续编。全书五卷,涉及的地域十分广阔,调查和发掘的重要遗址有阿克铁热克、喀达里克、麻扎塔格、尼雅、安迪尔、米兰佛寺、吐蕃城堡、楼兰古城、敦煌千佛洞和藏经洞等,所发现的遗物主要有雕塑、绘画、简牍文书、织物、钱币、碑刻、佛经残卷以及大量生活用品、生产工具、装饰品、兵器等。全书以考古学为核心,涵盖了历史学、人类学、艺术史、地理学等诸多学术领域,并配有大量遗迹插图,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资料性强,可利用率高,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书中所刊布的资料至今仍是各有关领域的基础资料,有的甚至是唯yi的资料。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根据克拉伦敦出版社1921年版进行翻译的五卷本《西域考古图记》,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时隔20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组织原班译者对该书重新校译修订,进一步提升了译著质量。同时,此次修订版开本由初版的8开变成16开,使读者查阅更方便。
首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