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纳阿助 阿纳阿助
关注数: 51 粉丝数: 128 发帖数: 6,391 关注贴吧数: 41
土司制度下的水西社会 一、问题与学术史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中央王朝对部分边远地区实施的羁縻政策,体现着两者之间的某种互动关系。本文拟考察土司制度下的水西社会变迁,以加深我们对“蛮夷”地区“向化”进程的理解。 对土司问题的学术探讨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①,其背景是民族学在中国的逐步兴起。或许同当时面临着的各种内忧外患有关,如何开发边疆、确立适当的边疆民族政策是民国时期研究土司制度的学者们共同关心的问题②。他们大都认为,土司世代相传,世享其土,世有其民,是一种封建制度,③应废除和削弱土司的势力,健全政府在边疆的组织并加强职能④,使边疆趋向“内域化”⑤。凌纯声指出:“土司制度之在今日,论者难免有封建残余之讥,然中国对于国内各宗族,向以‘齐其政,不易其宜;修其教,不易其俗。’为我国传统之边政政策,且我中华民族之成长,先以汉族为大宗,其它宗支逐渐加入,多由部落而羁縻,羁縻而土司,土司而内附,内附而完全涵化。……但近数十年来,中国内政日有进步,对于边政亦当秉‘不教弃之’之古训,不能听其长期停滞于封建部落之阶段而故步自封。亟应予以提携,促边政之改进,使能与内政并驾齐驱,完成中国政治的整个现代化。”⑥ 抱着这种致用的目的,研究土司问题的学者大都能够结合历史与现实,综合利用文献材料与调查材料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改革建议。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则基本上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偏重于制度的探讨,或着眼于全国,或着眼于一个省一个地区乃至一两个土司,对从明代乃至更早以前一直到民国时期的土司政策进行历时性的梳理。这个方面的代表当推佘贻泽,1936年,佘氏在《禹贡》杂志上发表了《明代之土司制度》、《清代之土司制度》⑦等论文,以后又写成〈中国土司制度〉一书,这是关于土司制度的第一部专著。⑧该书考察了土司制度的起源、明清两代土司的世系、辖地、属民、朝贡、改土归流、现存土司的状况、各 ① 二十世纪初,《东方杂志》、《地学杂志》等刊物发表了一些关于土司的论述和调查。如《贵州土司现状》(《地学杂志》二年(1911)第十八期)、《四川宁员土司调查记》(《东方杂志》9卷4号。)、《土司献地外人之密议》(《中亚教会报》1911年9月)、《云南土司一览》(《东方杂志》9卷9号。)、《土司维新》(《东方杂志》4卷10号)、《改土归流之计划》(《地学杂志》5卷11期)等,作者们大都没有受过学术训练,文章一般都是泛泛而谈,比较粗糙,甚至有不少错讹之处。算不上严格的学术论著。 ② 参见朱祖明《中国西南土司问题》(《光华大学半月刊》第二卷第五期,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童振藻《云南土司考略》(《新亚细亚》第十一卷第六期 民国二十五年六月)、佘贻泽《清代之土司制度》(《禹贡半月刊》五卷五期,民国二十五年五月)等文。 ③ 参见佘贻泽〈中国土司制度〉,正中书局1947年版。 ④ 参见参见江应梁《云南土司制度之利弊与存废》,《边政公论》第六卷第一期,民国三十六年三月。 ⑤ ⑥ 凌纯声《中国边政之土司制度》,《边政公论》第二卷第十一、二期合刊, 第三卷第一期、第二期。 ⑦《禹贡半月刊》1卷1期,5卷5期。 ⑧ 参见佘贻泽《中国土司制度》,正中书局1947年版。
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盘县"妥乐"银杏村将建设成为风景名胜区 8月3日上午,“壮美大乌蒙,喜迎十八大”中央重点网站聚焦中国凉都六盘水采访团来到了贵州省盘县石桥镇妥乐银杏村。据了解,盘县县委、县政府将把银杏村建设成风景区,各项筹备工作正紧张有序地开展,建成后的“妥乐风景区”将成为2013年旅发大会重要的参观点。  据介绍,该村被评为全省最具魅力民族村寨,盘县县委、县政府将把银杏村建设成风景区,并制定了2012年盘县妥乐古银杏风景区建设目标计划,2013年贵州旅发大会闭幕式定在盘县召开,“妥乐风景区”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观点之一。据介绍,盘县县委、县政府把妥乐银杏列为盘县今年两个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之一,制定了2012年盘县妥乐古银杏风景区建设目标计划,全年完成景区基础设施及民房改造共20000平方米。其中:一季度完成搬迁点土地征收,平场工程;二季度完成搬迁点平场,服务区平场,划分宅基地,庙宇改造设计,核心景区景点及房屋改造户型设计;三季度启动搬迁房屋建设工作,主景区道路系统盘县石桥镇古银杏村将打造成为风景名胜区 。  目前,盘县妥乐古银杏景区开发建设前期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已投入1000万元,用于景区建设征地。350亩景区建设用地和160亩妥乐搬迁点土地征用结束,完成了妥乐搬迁点平场工程竞争性洽谈。同时,还启动了旅游环线工程和妥乐村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基础性工作,为景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贵州威宁:天上草海百鸟栖 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城西南侧的草海,是贵州高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是长江支流横江的发源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青海湖、滇池同为中国三大高原湖泊。草海像一面巨大的镜子,银光闪闪、波光粼粼,镶嵌在群山起伏的贵州高原之巅。草海的水,平均水深2米,水面海拔高度2170米,比泰山主峰还高600米,草海是名副其实的水比天高、水在天上的避暑天堂、人间圣地。 草海原本是一个星罗棋布、人烟稠密的山间盆地,但在清朝咸丰年间,山洪突然暴发,木石泥沙俱下将落水洞堵死,最终使得南北两海合二为一,成为今天的草海。此后湿地曾被排干成为农田;之后又重新恢复湿地生态,以至于形成今天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渔舟点点、飞鸟成群,草海观鸟是游客的一大趣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鸟类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栖息环境,草海成了鸟类繁衍生息的王国、鸟的天堂。到目前为止,草海已存在鸟类221种,10万余只。 黑颈鹤是最为珍稀的一种,全世界仅有7000多只,而在草海越冬的黑颈鹤就达1000只以上。就数量和种群集中程度来说,草海是迄今所知黑颈鹤自然种群密度最大的栖息地。每年的10月中下旬黑颈鹤就从遥远的青藏高原飞来,直到次年的3月才离开,年复一年。成为全球十大最佳湖泊观鸟区和中国八大鸟类越冬地之一,这也是草海成为弥足珍贵的自然保护区的最重要的原因。 草海的冬天,是拍摄中国特有的高原候鸟黑颈鹤的最好季节,早晨6点左右它们就会外出觅食,起飞和划过天空的镜头很美,除了黑颈鹤,冬季的草海还能见到灰鹤、黄斑苇雉、黑翅长脚鹬和草鹭等70余种少见的珍禽候鸟满湖纷飞的壮观景象。 转播到腾讯微博晨昏草海百鸟归 黑颈鹤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 2005年,在一次近千只黑颈鹤集体告别草海的迁徙时,一只成年的雌鹤因病不能起飞,雄鹤随大部队起飞后便在空中反复盘旋哀鸣,不停呼唤地上的妻子,但雌鹤却再也飞不起来了。一个小时后,雄鹤终于俯冲下来,两鹤紧紧挨在一起相伴相随,几天后相拥而亡。摄影人一定很想用镜头记录下有关这种有灵性的珍禽的种种故事吧,让传说化为永久留存的影像! 草海海拔较高,日照充足,远离工业化城市,空气未受污染,因此草海的天空也很美,蓝天白云时现,配合碧蓝的湖水,美不胜收。对于这样的景色,采用了超广角来表现,可以使片子具备很强的冲击力。 胡叶林片区,是拍摄候鸟的好地方,要拍摄好鸟的神态必须用300mm至400mm焦段的长焦镜头、三脚架和伪装服。其他可拍的地方还有“阳关山”、“刘家巷”、“望海楼”、“锁黄仓”等。威宁地处贵州最西部,海拔较高,早晚温差大,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天气寒冷,需带足衣服,注意保暖;在拍摄中需要足够的耐心,使用连拍和自动对焦等技术,时刻做好拍摄准备,以便抓拍精彩瞬间。 转播到腾讯微博黑颈鹤之舞 贴士:威宁自治县西北部毗邻滇东北云南昭通市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部有贵州省六盘水市野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东部有贵州省毕节地区百里杜鹃、织金洞、九洞天等风景名胜区,西部有云南多个通道进入威宁,326国道和102省道纵横交错于威宁自治县城,内昆铁路每天有10余次列车停靠草海站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