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zhige
yingzhige
关注数: 0
粉丝数: 10
发帖数: 2,875
关注贴吧数: 13
我曾在这里消失,我将重新出现在这里... 相见欢——献给飘姐姐骤雨落定初晴,小园中,绿树红花春意浓。空寂寞、楼台月、为谁明?却是愁上心头恨无声。
黑格尔 逻辑学笔记 关于存在论:哲学的开端不能是任何未经证明的间接的东西,而应该是直接的确定性,这种直接的无规定的东西就是纯存在(或纯有)。 关于存在的论述最先见于爱利亚派的巴门尼得,他最先把存在当作世界的本原,证明“唯‘有’有而‘无’则全没有”,这里的存在是一种极端抽象,而又本身自命的范畴。 既然存在毫无规定性,那么他也就是无;因为它和无一样都没有任何规定性。黑格尔模仿赫拉克利特说“有,这个无规定性的直接的东西,也就是无。”并因而引发了有与无的同一。就是变。
对诗: 大漠飞雁过,咸阳秋水深;叶落起涟漪,兰舟何相催。对下几句啊!我写不出来了
笑一下...
山鬼 屈原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 Caesar
巴门尼得论证: 甲:如果存在是一,那么它就不会是多吗?乙:那怎么会! 如果这样,它就没有部分了. 怎么? 因为部分就是多. 是这样. 那它也不是整个的. 为什么? 什么是整个?不缺任何部分的不 就是整个吗? 是这样. 如果他这样,你说它还会运动吗? 为什么不能? 运动就是要么旋转,要么移动地点,要么变化吗? 是这样的.
考古工作者请进:
最初的思想 狂想曲 一个新预言 若干年以后,宇宙将消亡,人类将不复存在;漫长的黑暗过后,一个新的宇宙将会诞生,我许会重来这世上...... 然而宇宙消亡之后,那占据空间的将为何物?因这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所以决不会无物......无边的黑暗,没有光、没有温度,漫长的黑暗...... 光的因子隐藏于黑暗之中,在一定的时机之下,与那未知的物体相遇,继而爆裂......光明、温度,以及一个新的宇宙诞生...... 或许(黑暗之中无物,肉体将不复存在,而灵魂相互交流;一切都是虚幻,而一切都自以为是存在?)......
在阁楼上 我在君以走,君在我亦休.
临江赋(我的最爱) 临江赋 大哉!长江。浩浩兮,腾沙千里而东上。潜龙居底兮,以待风云降。 登西山以远眺兮,感江海之浩荡。日出东海之岸兮,映碧波以灵光。 鬼神其隐山之幽兮,居冥晦以为王。邀骖螭以同游兮,携美人而心飞扬。 心神宁而忘归兮,游仙境且何以怅?感吴王之贤明兮,任周郎以为将。 赤火熊熊连千里兮,旌旗倒竖而曹公伤。周公之世不复还兮,吾将何以不为忘? 兴甚至而意尽兮,乘龙凤以归故乡。
江城子 近日完成(不过有点牵强...) 常记日暮踏青时,风细细,雨微寒,愁云惨淡,杏林笼青烟. 回首去年春日暮,残酒冷,轻衣寒. 微雨久立湿轻裳,此时愁,谁与共?雨浓风细,无泪也消狂. 自古好梦终将醒,花落去,风仍香.
我来过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Caesar
我怎么一进哲吧就挨骂啊? 我没有惹过他们啊?
给我的反对者们: 如果是因为我有毕达哥拉斯的智慧阿喀琉斯的勇敢还有那耳喀索斯的美貌那么你就尽管因为恨我而憔悴成一片声音.
历史吧主请进来一下!
论恐惧(草稿) 恐惧起源于主体对于危险的预期,因为那些对我们没有任何威胁之物决不会引发恐惧.曾经有过心理学家把可以引发恐惧的事物做过简单的列举:"血 尸体 黑夜 刀剑和蛇等等..."然而不管这些事物表面上如何不同,我们通过简单的考察就可以看出:这些事物都对我们构成潜在的威胁.血和尸体可以引发我们对于死亡的想象,而黑夜则具有一种未知的隐秘,凶杀犯罪无不是在这种隐秘下进行的.刀剑带来的伤害则更不必说了.蛇好象自上帝把人类赶出伊甸之后就一直和人类过不去 " 你 的 后 裔 和 女 人 的 后 裔 也 彼 此 为 仇 。 女 人 的 后 裔 要 伤 你 的 头 , 你 要 伤 他 的 脚 跟 。 "依次类推,其他可怕的事物之所以可怕,也只是因为他们对我们构成威胁. 还有一种观点这样认为:恐惧起源于未知的神秘.这样的看法自然不无道理,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却不尽其然;法厄同向往着驾太阳车遨游太空,虽然无垠的太空之于他也是未知的神秘(我们且不管他后来"发愁的法厄同向下张望,看见陆地在他很远很远的地方,他脸色发白,心中害怕,两膝发软.");另外,堂吉诃德对于神秘的曼帖斯地洞似乎也不无兴致.这说明一些美好的神秘人们不仅不会恐惧,反而会很向往.还有一个更另人信服的证据:青年男子对与青年女性的神秘部分也是充满向往的,而且他会对此充满诗人般美好的想象(这当然不是说一些市侩型的男子,他们的变态的心理有一种极强的占有欲 这不仅不是爱,而且当他们的占有欲得不到满足后(或者轻易得到满足),他们反而会有一种恶毒的坏想法).可是在什么情况下神秘才变的可怕呢?我们把它们简单的列举出来,就像上面作出的那样."黑夜 死亡 深水等等..."这些都足以引发人们极大的恐惧.我们可以看出,死亡所带来的伤害是无法避免的;黑夜好象确实隐藏着某种可怕之物,我们童年所接受的关于鬼怪的传说,更让我们对它有一种恐惧心理;深水处不仅对于我们陌生,而且我们好象知道其中生活着一些怪物,它们可以对我们构成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想象力确实是构成恐惧的一部分原因. 还有一个不得不解释的现象:我们对于神秘的事物似乎恐惧的更深一些.这是因为,那些神秘的东西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而他们好象确实存在,以至于我们对他们没有任何抵御能力(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卡夫卡在地洞里对此有过描述:"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甚至当你知道的时候,你就已经死去了...此时与其说你在自己家中,毋宁说你是在它的家中."这就是对神秘事物无法抵御的最好的说明.这种恐惧多少是带有某重绝望的. 恐惧可以说对我们毫无益处,因为紧张能够使我们谨慎的面对危险,而恐惧因为搀杂着绝望的成分,它所做的反抗也只能是无意义的反抗.因为毫无希望了.可是恐惧是否有绝望的成分,我想可以有明确的证明:在我们发生恐惧的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所要承受的伤害是无法避免的.法厄同如果得知自己可以轻易避开那场灾难,他就会镇定起来了.甚至兵士如果确认自己可以在战争中毫发无伤,那么他就会毫无畏惧了.以上足以说明,只有我们毫无希望避免的伤害,才会引发恐惧(如果有一种我们可以完全避免的伤害,那么它就对我们构不成任何危险或威胁). 因为人们的意志以及目的有所不同,人们的恐惧也会有所不同.一般说来,恐惧主要和以下的心理因素相关:意志 目的以及使命感.普罗米修斯并不因为自己将要遭受永久的苦难而恐惧,因为他的意志是坚定的;一个自杀的人也并不因为死亡而产生太大的恐惧,因为死亡就是他的目的,他还会把死亡幻想的美好;光荣的使命感也可以减轻或者消除恐惧,阿喀琉斯因为他自己的光荣的使命而蔑视死亡,苏格拉底也因为人类最光荣 最伟大的事业而对死亡毫不在意(苏格拉底还有这样一种精神自慰:一个人对必然要来临的苦难而恐惧,岂不是可笑吗?).如此种种可以说明,我们必须战胜自己的恐惧,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有所作为.在战争中没有见过怕的要死的将领,悲剧中也没有英雄因为要经受死亡而两脚发颤. 一个在充满暴力的环境中长大的人,会比别人更容易感到恐惧.因为他的环境使他明白:这伤害是随时会有的.因此他不得不时时警惕(趋乐避痛是人之本性),他的脑海不会忘记以往的伤害,这些伤害经过他的想象力加工,会时常的折磨他的心灵.
找到了一个蛇精
·论理念 理念论最先是由柏拉图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理念是具体事物的原型,而具体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这种理论曾经让多数人误解过,对于理念的看法一般是这样:其中有些人单纯的认为,理念是存在的,只不过存在于另一个地方,具体事物只不过偶然的分沾了理念.并因此认为柏拉图是一个有神论者.其实这样的看法纯属荒诞,柏拉图所谓的理念只不过是共相,普遍的本质,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柏拉图也不是有神论者,这在他的对话<欧梯弗戎>里是很明显的.而他之所以用神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哲学,只是因为那时还没有更科学的手段.
柏拉图 哲学起源于古希腊,而在希腊众多的哲人当中,柏拉图无疑是优秀的一位,哲学史上的导师人物.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而且是苏最得意的门生;他几乎把握了苏的哲学中全部的真理.柏拉图的父亲是阿里斯同,母亲是伯里克条尼,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的后裔.柏拉图出生于这样的高贵世家,自然会受到最先进的教育.据说柏拉图原来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其中最著名的是下面几首:” 我的阿斯特尔仰望繁星, 我岂不是那诸天, 以千万只眼睛凝视着你?” 还有:” 我是苹果,爱你的人把它抛给你 ...如果你也爱我,那么就把它接了 让我享受你的童贞... 如果你不爱我, 那么你就捧着它,看它如何急速的枯萎吧!” 还有就是:”阿里斯同照耀众生有如繁星, 如今故去,有如昏星烛照亡灵.” 他还为自己写过墓志铭,见传记作家为他立的传里. 柏拉图的一生都是高贵的,这在他的那位伟大的学生亚里士多德那里可以得到证明.因为亚里士多德在称赞柏拉图的高贵时说:”柏拉图无疑是最高贵的,平庸的人对他连称赞的资格都没有,” 另外柏拉图有着很深的奴隶主思想,而且他根本看不起出身低贱的人.可以通过下面这件事看出: 有一个很穷的奴隶出身的学生拜访苏格拉底时说:”我很穷,什么都没有,我只能把我自己送给你.”苏格拉底回答说:”你难道不知道,你送我的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吗?”还有几次,他的另一些学生告诉苏格拉底,这位穷学生的双亲不是雅典人.苏格拉底当时反问道:”怎么?难道这位最高贵的人的双亲必须是雅典人吗?”可见苏格拉底高尚的胸怀使他不会鄙夷任何一个高贵的人.可是这样的胸怀却不见柏拉图具有,因为柏拉图曾经因为看不起这个穷学生,而和他发生过矛盾. 柏拉图因为受苏的影响,完全抛弃了对诗歌的研究,而且不仅如此,他还不遗余力的攻击过荷马的史诗.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一样,都非常热中于自己的公民义务,据说他参加过三次战争.而且还不顾性命的保护过他的一位朋友,一个将军. 在苏格拉底被处死以后,柏拉图也如 许多别的哲学家一样,从雅典逃出,投奔到麦加拉的欧几里 德那里。
论恐惧(草稿,修改后此帖可删...) 恐惧起源于主体对于危险的预期,因为那些对我们没有任何威胁之物决不会引发恐惧.曾经有过心理学家把可以引发恐惧的事物做过简单的列举:"血 尸体 黑夜 刀剑和蛇等等..."然而不管这些事物表面上如何不同,我们通过简单的考察就可以看出:这些事物都对我们构成潜在的威胁.血和尸体可以引发我们对于死亡的想象,而黑夜则具有一种未知的隐秘,凶杀犯罪无不是在这种隐秘下进行的.刀剑带来的伤害则更不必说了.蛇好象自上帝把人类赶出伊甸之后就一直和人类过不去 " 你 的 后 裔 和 女 人 的 后 裔 也 彼 此 为 仇 。 女 人 的 后 裔 要 伤 你 的 头 , 你 要 伤 他 的 脚 跟 。 "依次类推,其他可怕的事物之所以可怕,也只是因为他们对我们构成威胁. 还有一种观点这样认为:恐惧起源于未知的神秘.这样的看法自然不无道理,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却不尽其然;法厄同向往着驾太阳车遨游太空,虽然无垠的太空之于他也是未知的神秘(我们且不管他后来"发愁的法厄同向下张望,看见陆地在他很远很远的地方,他脸色发白,心中害怕,两膝发软.");另外,堂吉诃德对于神秘的曼帖斯地洞似乎也不无兴致.这说明一些美好的神秘人们不仅不会恐惧,反而会很向往.还有一个更另人信服的证据:青年男子对与青年女性的神秘部分也是充满向往的,而且他会对此充满诗人般美好的想象(这当然不是说一些市侩型的男子,他们的变态的心理有一种极强的占有欲 这不仅不是爱,而且当他们的占有欲得不到满足后(或者轻易得到满足),他们反而会有一种恶毒的坏想法).可是在什么情况下神秘才变的可怕呢?我们把它们简单的列举出来,就像上面作出的那样."黑夜 死亡 深水等等..."这些都足以引发人们极大的恐惧.我们可以看出,死亡所带来的伤害是无法避免的;黑夜好象确实隐藏着某种可怕之物,我们童年所接受的关于鬼怪的传说,更让我们对它有一种恐惧心理;深水处不仅对于我们陌生,而且我们好象知道其中生活着一些怪物,它们可以对我们构成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想象力确实是构成恐惧的一部分原因. 还有一个不得不解释的现象:我们对于神秘的事物似乎恐惧的更深一些.这是因为,那些神秘的东西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而他们好象确实存在,以至于我们对他们没有任何抵御能力(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卡夫卡在地洞里对此有过描述:"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甚至当你知道的时候,你就已经死去了...此时与其说你在自己家中,毋宁说你是在它的家中."这就是对神秘事物无法抵御的最好的说明.这种恐惧多少是带有某重绝望的. 恐惧可以说对我们毫无益处,因为紧张能够使我们谨慎的面对危险,而恐惧因为搀杂着绝望的成分,它所做的反抗也只能是无意义的反抗.因为毫无希望了.可是恐惧是否有绝望的成分,我想可以有明确的证明:在我们发生恐惧的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所要承受的伤害是无法避免的.法厄同如果得知自己可以轻易避开那场灾难,他就会镇定起来了.甚至兵士如果确认自己可以在战争中毫发无伤,那么他就会毫无畏惧了.以上足以说明,只有我们毫无希望避免的伤害,才会引发恐惧(如果有一种我们可以完全避免的伤害,那么它就对我们构不成任何危险或威胁). 因为人们的意志以及目的有所不同,人们的恐惧也会有所不同.一般说来,恐惧主要和以下的心理因素相关:意志 目的以及使命感.普罗米修斯并不因为自己将要遭受永久的苦难而恐惧,因为他的意志是坚定的;一个自杀的人也并不因为死亡而产生太大的恐惧,因为死亡就是他的目的,他还会把死亡幻想的美好;光荣的使命感也可以减轻或者消除恐惧,阿喀琉斯因为他自己的光荣的使命而蔑视死亡,苏格拉底也因为人类最光荣 最伟大的事业而对死亡毫不在意(苏格拉底还有这样一种精神自慰:一个人对必然要来临的苦难而恐惧,岂不是可笑吗?).如此种种可以说明,我们必须战胜自己的恐惧,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有所作为.在战争中没有见过怕的要死的将领,悲剧中也没有英雄因为要经受死亡而两脚发颤. 一个在充满暴力的环境中长大的人,会比别人更容易感到恐惧.因为他的环境使他明白:这伤害是随时会有的.因此他不得不时时警惕(趋乐避痛是人之本性),他的脑海不会忘记以往的伤害,这些伤害经过他的想象力加工,会时常的折磨他的心灵.
葫芦娃中的人物谁最高尚? 我记得一个小刺猬,还有一个穿山甲...
大家觉得哪位葫芦娃最厉害?
你们都请继续侮辱哲学吧!我走了...
我在哲学吧挨骂了!!! 我又没有惹他们...
对于松风阁“圆之锐角是否存在”以及诸多无聊问题的答辩: 存在者存在,这一命题是自明的、极端抽象的命题,它可以说除了“我即是我”之外,全然没有别的意思。这里的存在是毫无规定的存在(毫无区别),因而用“圆之锐角..”来反对此命题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圆本身是一个有区别的、有限的事物,而存在本身却是无区别的;其实并非“圆之锐角”与问题无关,甚至圆是否存在也与命题无关。有限事物是否存在要到“现实性”与“概念论”的范畴才会出现。
论怀疑主义
人类理解论 http://www.easysea.com/zongjiao/luoke-rlljl/index.htm
历史上的一次鼠疫 耶酥基督1348年,差不多整个地球发生了极其罕见的大量死亡,实际上,活下来的人几乎还不够埋葬死者的,或者恐惧的避开埋葬死者.所有的人都被极大的恐惧攫住,只要某个人身上一出现溃疡或是肿块,这个遭难的人就失去一切,他的亲人 朋友都要抛弃他...就这样很多人因为疏忽漠视而死去....还有许多人...因为人们认为他注定....要病死...就运到...墓坑去埋掉了,因此许多人是活埋了的...这次鼠疫延续了...延续了两年....
鼠疫 耶酥基督1348年,差不多整个地球发生了极其罕见的大量死亡,实际上,活下来的人几乎还不够埋葬死者的,或者恐惧的避开埋葬死者.所有的人都被极大的恐惧攫住,只要某个人身上一出现溃疡或是肿块,这个遭难的人就失去一切,他的亲人 朋友都要抛弃他...就这样很多人因为疏忽漠视而死去....还有许多人...因为人们认为他注定....要病死...就运到...墓坑去埋掉了,因此许多人是活埋了的...这次鼠疫延续了...延续了两年....
我的哲学(断章) 论哲学的任务 我们的时代对于哲学的态度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这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哲学长久以来的漠不关心。我们总是以为,我们已经掌握了哲学,无须再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的工夫。以至于现在的科学因为脱离了哲学的指导,变的高傲自大起来。现在自称为科学的那种东西不断的向哲学发出责难,就像我们寓言里的那个故事所说的那样,“由根所生出的叶子,却反过来嘲笑它的根”。科学家们比以前更关心一些空洞的理论。知道一个珀尔斯曼,这位“伟大”的理论家一直致力于研究时间是否有箭头,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了”。还有一个霍金,研究宇宙“黑洞”的问题,但是且不谈此人影响如何之大,其研究结果却总不能让人有半点恭维。这些科学家像斯威夫特或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他们从事一些根本的研究,研究将大便还原为食物,从黄瓜里面提取阳光...”、“既然每一学问家都希望他们的学问能学有所用,这些科学家是否也希望,当他们研究出时间是否有向、或者黑洞问题以及将大便还原为食物之后,是否也想自己可以利用那些理论呼风唤雨呢?”——这却是我不能明白的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是关于对唯心主义的责难。一些自以为高明的唯物论者(我们姑且先这样称呼他们,因为他们自命为唯物论者;如果我们实际的称他们为“肤浅的腐儒”难免有用语粗诳之嫌,并且也会引起同类的学者的温和的攻击)这些唯物论者用的大多是形而上学——这种高贵的方法——它专门将整体的部分加以分割,然后再根据那片面的部分思考问题,就好像我们古代“盲人摸象”的成语所赞扬的那样,摸着尾巴的说大象是鞭子,摸到耳朵的则说大象是蒲扇。这种方法更多的出现在哲学上,我们对于唯心主义的态度就是例证。自从马克思向我们证明了唯物主义的伟大之后,那么我们对于唯心主义几乎是说尽了一切可能的坏话。甚至列宁在研究黑格尔这位伟大的辩证法大师时,也说过这样的话“...这一段说的极其晦涩难懂,但是,看来也有些活的东西...”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但是它却反映了我们对待黑格尔的态度,即把他看成一个死的东西了。我们近代的学者们在对待哲学的态度上也企图和形而上学者串通一气,一旦有人向我们指出唯心主义的正确面之后,那我们便会大法其怒。这一心理源自我们对于马克思哲学的盲目信任,因为一切都已经在马克思那里证明完了,不仅是唯心主义,甚至哲学也不必向前发展了,我们只需要在马克思那里取现成的就可以了。这种教条主义的作风必须彻底给予清除。上面这段话虽然超出了论述的界限(对形而上学方法的批判)但却是必要的,因为我们的时代对于哲学始终持莫然的态度。 另一方面我则有些不明白(相信大家也不会明白),我们的时代何以竟形成了这样一种风气——假哲学占据了市场,并且博得了一些人的欢心,来攻击真正的哲学。更有一些人搬出一些科学上未经证明的空洞的理论,来反对真正的思辨哲学(吧里也有这种情况,譬如以“不守恒”对于“能量守恒”的非难——在此我不加以指明,以免落个众矢之的下场)。他们无比骄傲的宣布说:“哲学的思考毫无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科学!”我想这话说的真是无理之极,他们对于哲学的观点还有许多没有理清,但对于哲学却自以为得出了许多新的东西。就好象一个人对于自己所不认识的东西大发议论一样,这种做法多少是带有些讽刺意味的。哲学在他们眼中好象只是些腐儒们用来排遣寂寞的一种无聊的形式。其实持这种看法的人才是最无聊的,他们自以为认清了哲学,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以不知为知。这不仅是个人修养上的问题,更是无知所造成的结果。对于这种人我们先不必理睬——他们还不值得理睬——我们只消指出哲学所创造的价值,那么这些人的说法(还说不上是什么见解)就不值一提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知识,归根结底莫不是建立在哲学之上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哲学才是唯一真的知识,是整个人类文化的基础。我不想对此多说什么,除非我们想回到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否则我们是不会抛弃哲学的。
我希望第14只眼来做吧主!!!
一个测试题: 你认为哪五样东西是人生最重要的?大家先回答,我的观点最后再说...
旋律 http://www.hongen.com/art/gdyy/amqbl/ga42317.htm
无题 让云雾遮掩他所爱的天空就像与久别的爱人重逢然后再让因热爱而流下的眼泪化为晶莹的寒冰让大地因为他们的相遇而披上银白的服装就像父亲失去他所深爱的儿子让西风奏起歌声...
我喜欢赫拉克利特 高贵的爱菲索王族哲学家
我是奥西曼陀斯,众王之王... 宙斯!把你的天空燃烧起来吧.还有白云 还有你的宫殿只是别动我的地,还有我的茅屋,它们不是你所创造!....
阁楼上的老兄怎么没有找我啊 ?
赫拉克利特残篇 1、一个人怎能躲的过那永远不灭的东西呢? 2、一切在地上爬的东西,都是被神的鞭子赶到牧场上去的。 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它散而又聚,合而又分。 4、踏进同一条河的人,不断遇到新的水流。灵魂也是从湿气里蒸发出来的。 5、我们踏进又踏不进同一条河,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 6、我们称之为人的那种东西,他们在污泥中取乐,在灰土中洗澡。 7、应该把荷马从赛会中赶出去,并且抽他一顿鞭子,阿尔其罗科也是一样。 8、一个人如果最优秀,我看他抵的上一万人。 9如果幸福在于使肉体快乐,那么就应该说,牛找到草吃时是最快乐的了。
马可.波罗游记 是不是值得买啊?
临江赋 临江赋 大哉!长江。浩浩兮,腾沙千里而东上。潜龙居底兮,以待风云降。 登西山以远眺兮,感江海之浩荡。日出东海之岸兮,映碧波以灵光。 鬼神其隐山之幽兮,居冥晦以为王。邀骖螭以同游兮,携美人而心飞扬。 心神宁而忘归兮,游仙境且何以怅?感吴王之贤明兮,任周郎以为将。 赤火熊熊连千里兮,旌旗倒竖而曹公伤。周公之世不复还兮,吾将何以不为忘? 兴甚至而意尽兮,乘龙凤以归故乡。
临江赋 临江赋 大哉!长江。浩浩兮,腾沙千里而东上。潜龙居底兮,以待风云降。 登西山以远眺兮,感江海之浩荡。日出东海之岸兮,映碧波以灵光。 鬼神其隐山之幽兮,居冥晦以为王。邀骖螭以同游兮,携美人而心飞扬。 心神宁而忘归兮,游仙境且何以怅?感吴王之贤明兮,任周郎以为将。 赤火熊熊连千里兮,旌旗倒竖而曹公伤。周公之世不复还兮,吾将何以不为忘? 兴甚至而意尽兮,乘龙凤以归故乡。
没有标题 “无知并不是充足的理由”斯宾诺沙请大家不要因为无知的缘故,提一些荒唐的问题!
主神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嘎...”
致她 我曾经看见她在林中幽暗的小路赤裸着娇嫩的双足行走比云还要轻柔她的秀发足以让海伦嫉妒甚至纯洁的狄安娜看见她也要停留下脚步她的眼睛胜过夜空最亮的明星和西印度最美丽的珍珠当我看见她的背影消失在阴沉的夜幕我就会想:她会向谁神圣的吻轻启她的朱唇会向谁的宽广的怀抱,靠拢她处子纯洁的身躯?.......
我觉得步社行悟人很好!大家怎样以为呢?
难道大家都以为柏拉图是爱情专家吗?
宋玉 悲秋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寥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穴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柏拉图的逻辑 柏拉图并不是有神论者,而是一个客观唯心论者;尤西弗罗逻辑意义仅在于:让直接的知识通过辨证的手段,使它土崩瓦解.这和他其他的对话很相仿.参照柏拉图其他对话也莫不如是. 这是一种和智者们的诡辩相仿的逻辑(智者派也是通过这种手段否定真理),不过和智者派不同的是,苏格拉底承认真理的存在,而智着们则否认真理. 其逻辑方式如下: 甲:品德就是能够帮助别人 乙:那么,帮助犯人逃跑 帮助坏人行凶,却是一位品德卓越之士了? .......... 对方的命题并没有达到绝对的高度,因此苏格拉底很轻易的就能找出矛盾的另一面.使对方的命题不能够成立.
柏拉图 柏拉图(∏λάτων,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原名叫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因强壮的身躯和宽广的前额,改名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家中排行老四。柏拉图是其体育老师给他起的绰号。 他出生于雅典,父母为名门望族之后,从小受到了完备的教育。他早年喜爱文学,写过诗歌和悲剧,并且对政治感兴趣,20岁左右同苏格拉底交往后,醉心于哲学研究。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使他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离开雅典到埃及、西西里等地游历,时间长达十多年。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在城外西北角一座为纪念希腊英雄阿卡德穆而设的花园和运动场附近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学园(或称“阿卡得米”,Academy)。学园的名字与学园的地址有关,学园的校址所在地与希腊的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有关,因而以此命名。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也因此而得名,它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园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学园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 公元前367年,柏拉图再度出游,此时学园已经创立二十多年了。他两次赴西西里岛企图实现政治抱负,并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施,但是却遭到强行放逐,于公元前360年回到雅典,继续在学园讲学、写作。直到公元前347年,柏拉图以80高龄去世。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三人对古希腊以及后来的西方思想和文明有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论柏拉图 选自<哲学史讲演录>第一期第三阶段: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这一段讲的是哲学之发展成为科学,确切点说,是从苏格拉底的观点进展到科学的观点。哲学之作为科学是从柏拉图开始〔而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他们比起所有别的哲学家来,应该可以叫做人类的导师〕。 甲、柏拉图 柏拉图也属于苏格拉底学派。他是苏格拉底最著名的朋友和门徒。他把握了苏格拉底的基本原则的全部真理,这原则认本质是在意识里,认本质为意识的本质。这就是说,绝对是在思想里面,并且一切实在都是思想——并不是片面的思想,或者是坏的唯心论所了解的思想,依照坏的唯心论的说法,思想又重新站到一边,被认为是意识着的思想,而与实在相对立——,而乃是指这个意义的思想:在一个统一里,思想既是思维,也是实在,它就是概念同它的实在性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换言之,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整体的理念。苏格拉底把自觉的思想的权利提高为原则,而柏拉图则把思想这种仅仅抽象的权利扩张到科学的领域里。他放弃了苏格拉底认独立自在的思想为自觉的意志之本质和目的的狭隘观点,而进一步认这种思想为宇宙的本质。他曾经扩大了苏格拉底的原则,并且发展了解释和推演这原则的方式,虽说他的发挥未必完全是科学的。 柏拉图的著作,无疑地是命运从古代给我们保存下来的最美的礼物之一。但是,他的哲学,在他的著作里,并没有特别用系统的形式发表出来,因此,要阐述他的哲学,困难主要不在他的哲学本身,而在于在不同的时代,他的哲学曾被加以不同的解释,特别是在近代,经过许多笨拙的人,从多方面去摸索过,他们或者是把他们自己的粗糙的观念带进他的著作里面,不能够对于精神的事物给予精神的解释;或者是把事实上不属于哲学本身、而只是属于想像方式的材料,当作柏拉图哲学中最重要最值得重视的东西。但是真正讲来,只有对于哲学的无知,才加重了理解柏拉图哲学的困难。
论理念 理念论最先是由柏拉图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理念是具体事物的原型,而具体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这种理论曾经让多数人误解过,对于理念的看法一般是这样:其中有些人单纯的认为,理念是存在的,只不过存在于另一个地方,具体事物只不过偶然的分沾了理念.并因此认为柏拉图是一个有神论者.其实这样的看法纯属荒诞,柏拉图所谓的理念只不过是共相,普遍的本质,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柏拉图也不是有神论者,这在他的对话<欧梯弗戎>里是很明显的.而他之所以用神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哲学,只是因为那时还没有更科学的手段.
论柏拉图 哲学起源于古希腊,而在希腊众多的哲人当中,柏拉图无疑是优秀的一位,哲学史上的导师人物.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而且是苏最得意的门生;他几乎把握了苏的哲学中全部的真理.柏拉图的父亲是阿里斯同,母亲是伯里克条尼,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的后裔.柏拉图出生于这样的高贵世家,自然会受到最先进的教育.据说柏拉图原来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其中最著名的是下面几首:” 我的阿斯特尔仰望繁星, 我岂不是那诸天, 以千万只眼睛凝视着你?”还有:” 我是苹果,爱你的人把它抛给你 ...如果你也爱我,那么就把它接了 让我享受你的童贞... 如果你不爱我, 那么你就捧着它,看它如何急速的枯萎吧!”还有就是:”阿里斯同照耀众生有如繁星, 如今故去,有如昏星烛照亡灵.”他还为自己写过墓志铭,见传记作家为他立的传里. 柏拉图的一生都是高贵的,这在他的那位伟大的学生亚里士多德那里可以得到证明.因为亚里士多德在称赞柏拉图的高贵时说:”柏拉图无疑是最高贵的,平庸的人对他连称赞的资格都没有,” 另外柏拉图有着很深的奴隶主思想,而且他根本看不起出身低贱的人.可以通过下面这件事看出: 有一个很穷的奴隶出身的学生拜访苏格拉底时说:”我很穷,什么都没有,我只能把我自己送给你.”苏格拉底回答说:”你难道不知道,你送我的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吗?”还有几次,他的另一些学生告诉苏格拉底,这位穷学生的双亲不是雅典人.苏格拉底当时反问道:”怎么?难道这位最高贵的人的双亲必须是雅典人吗?”可见苏格拉底高尚的胸怀使他不会鄙夷任何一个高贵的人.可是这样的胸怀却不见柏拉图具有,因为柏拉图曾经因为看不起这个穷学生,而和他发生过矛盾. 柏拉图因为受苏的影响,完全抛弃了对诗歌的研究,而且不仅如此,他还不遗余力的攻击过荷马的史诗.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一样,都非常热中于自己的公民义务,据说他参加过三次战争.而且还不顾性命的保护过他的一位朋友,一个将军. 在苏格拉底被处死以后,柏拉图也如许多别的哲学家一样,从雅典逃出,投奔到麦加拉的欧几里德那里。
哲吧人物评估: 没什么好说的,愚昧之徒无数;都一样的蠢!可乐随风飘等等除外!
有一个问题问大家: 愿在衣而为袜,裹素足以周旋....谁有原诗啊?
yingzhige吧广收天下音乐 必须是古典的,否则立即删帖!呵呵
随风飘进来一下: 飘啊!飘啊!飘到yingzhige吧去呀!
飘姐姐请进来一下! 我有自己的吧了,请去捧一下场好吗?
屈原 1 屈原 “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无论在怎样一个庸俗肮脏、而又黑白不分的世界,也是可以存活下来的。举屈原为例: 如果他能够识相些不做违背潮流的议论,如果他能够放弃自己的操守,而去阿谀逢迎,强做笑颜;如果他终于能够迎合潮流而去和野鸭争食。那么,以他的才能,左徒的官职是可以做的稳当的。 可是他没有那样做,而是纵身投入长流的汨罗江。这也是屈原之所以为屈原的缘故。
卡夫卡 这是谁?谁在码头的树下走着?是谁完全失败了?谁再也不能得救了?谁的墓上滋长着青草?梦来了,它们顺流飘了过来,沿着码头堤墙间的梯子爬了上来.人们止了步,和他它们谈论着,它们知道一些事情,只是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这个秋日黄昏的气候很温和,它们转过身去,向着河流伸出了手臂.为什么它们要伸出手臂,而不是把我们紧拥在怀中呢? 你不必走出这房子,只是远远的倾听罢;甚至倾听也不必,只是默默的等待好了;甚至等待也不必,这世界将会自愿在你身边现出原形.它在你面前缓缓的移动着,如醉如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