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gibson
greatgibson
关注数: 0
粉丝数: 98
发帖数: 1,887
关注贴吧数: 1
牡丹江最好的健身房是哪家 有空调,卫生条件好,杠铃片多地板耐砸,器械有人在清洁和维护,最好没有偷偷在更衣室吸烟的缺德会员 我快被某廉价健身房的更衣室熏吐了,冬天疫情期人少看不出来,现在真是脏。真是练到心情崩溃了
求大神吃货们推荐牡丹江美食 大家有啥觉得几天不吃就想念的美食给推荐一下,我去支持餐饮复工
替朋友问问一处房 有个外地朋友搜到咱们这白桦原墅,问我到底是不是价格虚高,还有到底建筑质量和配套设施如何,是否有物业,水平如何。我也不懂啊我又不住那么好的地方,个人觉得可能有点大头但又不是我买,我就帮着问问得了,有明白人给说说不,谢了。
统计一下还有多少小区 不 规定每户两天出门一人次 当然,可能不愿说自己具体小区,可以说大概,比如阳明区某小区,东安区某小区也好。看看到底是全市规定还是社区自作主张
还有在用笔登记的 我的天呐,一边全民检测,一边在超市几百人用一个笔登记。 无话可说。
都老实在家上网课吧 说的不是学生,说的是感到憋屈的年轻人们。抱怨没有用,学点东西出去找工作才是根本办法,再憋屈也不会改变什么。现在网络资源这么发达,无论是做网页,写程序,都可以自学。学不下去了想想自己这几个月,就有动力了。
小区又让两天出去一个 还要各种证,社区自己瞎编的还是官方规定?算不算“层层加码”?
登记填写的那支笔,有点儿让人担心 发现几个地方出入除了扫码还要填写姓名登记。扫码的目的就是记录信息并且 无 接 触。手写登记?那支笔感觉就是最危险传染源,几百上千人都用手摸那支笔,而且病毒在光滑表面存活时间是最长的…大家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口述让工作人员填写吧呵呵
万达的瑞幸开起来了么 又是挂牌子又是广播宣传的,正赶上这一波,开起来岂不是也要黄
牡丹江自来水是全市统一么 还是不同的区水质不一样
随地吐痰的问题也可以趁疫情一起改善一下吧 下过大雨觉得地面应该挺干净了找了公共健身广场想做徒手,结果单杠下两大滩痰…那叫一个新鲜。问题是周围三十米内有四个垃圾桶,四个… 然后经常…看见…口罩一拽…一口痰喷出…赶紧绕着走。问题还都年龄挺大的,怎么也算是长辈,你不好意思说他,说完了十之八九是要瞪眼骂你多管闲事的,而且人家说的也对,除非你是环卫部门的否则谁也管不着谁。现在疫情满大街挂横幅宣传早治疗防聚集,是不是应该把“请勿随地吐痰”也写上去…
夜间零下没暖气 呵呵呵破烂小区没有大网供热,几千号人,冻病几个发发烧就热闹了。
请问大功率LED灯泡哪里买 去大润发看了最亮的灯泡也才9瓦 哪里卖38w及以上的LED灯,开门吗? 谢谢🙏
澡堂再不开,身上快可以种花了 热水+毛巾的作用也是有极限的 两个十四天零新增那也就是要20号了,呵呵呵,呵呵呵,然后还不一定…哪位有相关新消息请在吧里及时发布,我天天刷
盆栽过冬问题 芍药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冬天必须冬眠第二年才能长得好,开花。我在另外一个帖子里说过冬天最好把它留在室外,但这个做法其实也是有地域要求的。中国中南部,冬天只有零度左右的气温,放在外面是没问题的,可如果你住在东北西北这些很冷的地方,放在外面不是个好办法。地栽的能够忍受零下二十度的冬天是因为大地本身就是个热库,气温降低,地下温度却没有很低。东北早年都挖地窖储藏过冬蔬菜,就是地底温度比较高。即便土壤表层冻结,也没有到气温那么低,而且土壤温度相对稳定,白天吸热晚上放热保温,不会像气温一样一天差十几度。芍药根能够忍受冰冻,但最怕反复的冰冻解冻。如果盆栽并且盆子不够大,放在室外的话很容易出现多次冰冻解冻和盆内土壤温度过低这样的问题。一般的解决办法,首先不要放在有太阳的地方,不然白天晒晒,盆子吸热土壤就热起来,第一有可能激发生长,第二夜里又冻上会极大伤害芍药。还有盆子需要够大,土越多内部温度变化越小。如果能做一下保温,比如用纸箱装满泡沫碎屑然后将花盆放进去,效果会更好一些。如果是楼道这样的地方那是过冬首选,不见太阳,气温一直零度附近。你的小区楼道比较暖和那就找北面的阳台。具体解决办法因人而异,看你的条件。总的想法是:尽量保证温度稳定,无论是增大花盆,还是隔热,还是选择合适的地点,或者多种办法结合,目的就是让土壤温度不要过低,不要变化。对于冬天不是特别冷的地方当然会简单不少,直接留在室外即可,但是也请放在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避免日晒导致温度变化太多。
说说为啥第一年要去花蕾 一说把花蕾掐了一个个那可舍不得了,都觉着自己有本事让芍药种下去就开花,长得特别好。于是往死里灌肥料,运气好的,缩蕾,明年再长。运气不好的直接蔫了。 上网搜搜芍药发芽的照片。一旦破土,一天一个样,二十天能窜到一尺多高,然后开始展叶子。那么问题来了,没长叶子之前,不能光合作用,哪来的能量让它发芽那么迅速? 其实都是根在消耗自己。芍药发芽后的前四十五天,肉根内的淀粉含量不断减少,都分解变成热量以及发芽长叶所需要的糖分。从第四十五天开始,地上部分发育完全,光合作用才开始合成足够的淀粉,还给肉根,并且帮助开花。但这是正常芍药,根系完全的,肉根提供能量的同时,须根也在吸收水肥。你买来的,除非是十几斤的大土坨子,包住了原来的根,否则都是被切掉了几乎全部的须根(吸收营养用的)和大部分的肉根(储备用的)。你的芍药,拼了老命把根里的东西全拿出来,也才刚够发芽的,还没有须根快速补充水肥,你说他能长好不?还开花?你称一称买来的肉根才几两重,有一朵花重么?全都变了,他也变不出来一朵花啊,更何况还要长叶子和茎,还要发新须根。等于说,一个人穷得要死,吃饭住房看病各方面都要花钱,然后你还想让他买个iPhone,不太合适吧? 不要以为根大的情况就好。根小的,芍药早早就放弃了,老子开不动,赶快缩蕾。根大的,营养跟得上,拼一拼竟然就开了。可是开花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你找个花骨朵,把它剥开变成花的样子,还得费点力气呢,植物自己打开,还要花瓣长大,需要很多热量。可是须根不够啊,水肥供应不行,叶子也长得不好,没法帮忙,于是肉根的东西消耗干净了,到了秋天没给补上就冬眠了,第二年?没有第二年了。 所以你要是想养芍药,种下去的第一年记得除掉花蕾。如果你想看芍药,建议你买切花而不是块根。都是看完就死,切花要方便得多。如果想显摆,看我种的多好埋下去就开花了,那,那你自己负责后面给芍药收尸吧。。。别让人看见。。。
[讨论]一提药用芍药就皱眉?其实药用的栽培法很好。 有渠道买到大芍药的毕竟是少数,多数新手,还是在网上买个小块根。宿迁苗咱就不说了。即便正规商家的苗,新栽第一年的时候缩蕾,消苞,花后死亡的杯具总是在上演,背后原因就一个:根系太弱。网购来的苗基本都不带毛根,不能吸收养料,全靠肉根内的储备粮发芽开花,结果后劲不足。我觉得对于我们网购小苗的人来说,最该借鉴的是药用芍药的栽培技术。 药用的目的是什么?生根!根越肥大,才效益越高。而且没有药农希望一颗芍药种二十年才收获,都是两三年一收。那么药用的栽培技术侧重点就是:种下去的苗要小,降低成本;两三年内让根尽量发达,提高产量。这完全可以拿来解决我们网购芍药弱苗的初期栽培难题。 药用栽培的两大特点:第一,去芽。只留下最多三个芽眼。因为分株下来的块根内养分有限,要么用来供应两三个芽,长成完全发育,能够光合作用的大苗;要么供应六七个芽,谁也长不好,都变成叶子卷巴巴的弱小植株,光合作用能力低下,一年存不下什么养分。 第二,去蕾。同上,根内养分有限。如果允许花蕾发育甚至开花,根内糖分消耗殆尽,第二年春发芽会很吃力,甚至无法发芽会很,那就是死翘翘了。药用芍药刚一见到花蕾就要去掉。我们自家观赏芍药虽然是为了看花,可是第一年这个难关,还是去蕾最好。如果你能坚持两年去蕾,你的芍药会比其他不去蕾的壮很多
如何迅速有效的杀死一株芍药 都说芍药皮实,生命力强,随随便便就能活几十年。现在我教你简单的一招,包你迅速有效的弄死一株芍药并且还显得很无辜,那就是:多给他浇水。土表面刚刚微干,甚至还没干,就再浇下去,用你的爱心和勤快,一直保持底层的土壤湿到能挤出水来。不出一周他肯定死,大罗金仙也救不回来。
贵的东西可能贵得毫无道理,但是便宜的东西一定有他便宜的道理 如题。 贵的不一定好,便宜的,基本肯定是不好。自己养了才知道,那么好的花,养好了,两三年才能分一次,分出来的三块钱卖给你???是你你愿意卖么。。。。。。。所以嘞,还是别被低价忽悠了。 LZ自己有感,二十多买的苗子,比起一百五的苗子,差距太大,太大。。。。
票友写个读后感吧,网上查阅了好久各种芍药资料,提炼一下精华 主要针对盆栽,地栽都是土豪就不用看了。当然要觉得哪里不对的,请土豪指点。吧里都是晒图的,我等新手继续经验谈之类的,欢迎讨论。 废话不多说,基本常识和进阶常识: 第一,秋天移栽芍药最好。原因:芍药春天长地上部分,秋天长地下部分。所以秋天动根之后,地下可以再发新根,新的毛根第二年能吸水,配合发芽。春天移栽以及分株,受伤根系恢复缓慢,毛根没了,肉根不吸水,而地上部分发芽会迅速消耗肉根内储藏的营养,并且蒸发水分,最后入不敷出,弱小干枯。运气好了缓两年,运气不好直接死给你看。 第二,土要透气,宁干勿涝。这是老生常谈了,积水必烂根。说芍药喜旱是不准确的,它只是耐旱,如果土壤透气好,稍微湿一点长得更好。不过旱了最多长的瘦小点,但是涝了必死,所以两害相权,一般还是干着。当你在犹豫是否该浇水的时候,那就是不要浇,别手贱。至于怎么知道盆里面的情况,用土壤湿度计啊,筷子啊,圆珠笔啊,那就看个人神通了。 第三,芍药喜磷肥。新栽芍药不要肥太大,以高磷肥为主,磷肥促生根。如果实在没把握,宁愿不施肥,等一年。千万别用尿素之类的氮肥,氮肥过高,枝干瘦弱,不开花。至于已经稳定下来的芍药怎么施肥,网上很多。基本就是发芽,花前,初秋,入冬四次。氮磷钾比例 1:2:1,到1:2:2都行。土壤有机底肥这方面都推荐骨粉,也是因为含磷多。鬼火知道吧,尸体埋起来磷自燃了就出来绿火,所以有机肥支持者也认为磷很重要。 第四,光照要够。放在阴处就等着当草养吧,不会给你开花的。开花好要磷肥够阳光够花前水量够三个条件。不过什么都是过犹不及,肥多烧根水多烂根,给它一点它就很高兴,别重复频繁的给。 第五,过冬要够冷。冬眠时间越长,第二年开花所消耗的热量就越小,对植物消耗就越小。冬眠至少四十天才能开出好花。所以盆栽就留在外边最好。尤其秋天买回来了种在盆子里的,实在不行请冰箱底层冷藏。一旦秋发(秋天发芽),要好大力气才能养回来。 第六,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都不太重视的,消毒。排在水肥光线后面是因为这属于进阶内容,绝对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尤其你住的地方如果天气湿润,比如南方梅雨,很容易出灰霉病然后就挂了。刚买回来的块根,请用药物浸泡半小时再种。入冬之前最后一次浇水就可以浇一些杀菌剂,杀真菌。春天新芽子长出来了之后,第一次浇水也可以药物灌根并且同时喷雾灭菌。你以为花农,苗圃,大田地里面的芍药就不打农药么?不打农药一旦病害泛滥就死光光,倾家荡产了。我们自己家养花,由于不涉及到利润,生计,很少考虑病害预防。可是在整个种植产业,病害防治恐怕比施肥管理还重要。肥料不够也就是产量少点,病害传播起来那就是绝产。即便我们自己养花玩的,养一盆死一盆也是很伤感情的。所以别偷懒。 第七,土壤PH值测定。正确的酸碱度能让植物生长旺盛。有时候植物年久变蔫,施肥效果也不是很大,很可能是土壤酸碱度不对。芍药喜欢中性微酸的土,ph6.5到7。可是随便一个精准的土壤ph值测量仪器都几千,便宜的完全给你随机数而已,不靠谱。省钱的办法,如果你不介意土里的粪肥,可以尝尝。。。。甜的土就是碱性,酸的就是酸性。另外一种办法可以避免吃粪肥,用紫甘蓝打成汁加上 蒸 馏 水,烧开晾凉, 然后把土丢进去。变粉就是酸的,变蓝就是碱性的。 好了不写了,反正看了各种指导啊,经验啊,甚至学术论文,上面几个是重复出现的,大概比较有用吧。写下来也是给自己提个醒,做个笔记。欢迎探讨,补充。
偷花的自己脸上不发烧么 常看见有人说从绿化带挖了什么,从小区挖了什么,怎么就不直接说自己偷了什么呢?有脸做没脸说么?走大街上看见花好就挖回家,你跟那环卫工看见狗没主人就打死吃肉,有什么区别呢?跟偷电线的,甚至是在小区“捡破烂”顺手拿人家东西的,一般见不得人吧。天天看大片学外语,不正经的倒是跟老外学了一大堆,社会公德和做人底线这些人家也在表达的东西,怎么就死活学不会呢?
问个农药的问题 休眠期是不是要洒杀真菌药剂?现在春天出苗,都用什么药防烂根?
新手盆栽试种记录贴 贫农无地,只好盆栽。 今天终于大老远从荷兰寄到了,这幅德性,看起来就三个眼。刚找个盆子埋上了,土里掺了半袋子珍珠岩,听说防烂根。最需要防的还是自己,手贱浇水乃家养植物第一杀手。忍着,希望一周内能发芽
MF装备穿pet身上有用么? 打出来个无形的偷取骷髅……nnd,自己带个塔因,防御虽低,好歹加一技能,给pet套上偷取骷髅了。他原来带的是黑角,我觉得杀怪的时候还是黑角好,防自疗,又舍不得扔……我还不用大箱子,可以想象我那多挤了……如果偷取骷髅穿pet身上没有用,我就买了……
破隐指的到底是哪个? 前天看了个帖子,好像说破隐属于爆率低的,哪一根?昨天就刷出一根,叫什么死亡什么的,技能+2,骨毒+2,怪毒抗-45,就是这个么?如果是的话也算欣慰了……这几天净爆兰货了郁闷的是我的sor手里能拿着敢出门的家伙只有三件:死亡支系、巫师之刺小刀,还有这根刚打出来的破隐法杖……全TM死灵的……在地狱古代通道刷了n久,作为一个80级的sor身上没有塔拉夏是很惭愧的,结果死刷不出,正郁闷之极,踹碎了一坛子,调出个塔拉夏腰带,我考,什么都有可能阿……
我好像犯了一个错误…… sor,本来用死亡支系烧焦之杖,挺好的,后来捡了把巫师之刺的骸骨小刀,也是50FCR,而且还加两百多法力,最好的是4r加45。只是敏捷要求75,我原来没加过。一贪图抗性,就把敏捷加到了75。第二天早上睡醒了一想,这是不是错了?应该留着加力量穿衣服?或者加血?因为肯定不能到最后还拿着这把小刀……考虑洗点呢,唉……
一个超弱问题 怎么刷牛关?牛王一死不就再进不去了么?但不杀牛王哪里来好装备呢?所以如何重复杀牛王呢?单机
那个薄暮之魂…… 真TM的讨厌在地狱第四幕,去干衣卒尔,十几只薄暮之魂整齐列队,领头的是三个兰怪,当我发现他们的埋伏时,只见十几道耀眼的闪电穿过,我就躺在地上了……害得我一个sor现在只好系不朽之王的裤腰带……怀念那根抗电加70的螺旋棍子,上一个号打出来过,这次没打出来……
今天见识了比较厉害的怪…… 在ACTII的干燥高地上有一个那种很烦人的跳来跳去的小怪冰SOR,给丫冻住了打,估计是冻住的时候死掉出bug了,结果化了冻之后,再也打不死了,就剩一丝血,我拚了所有的蓝放冰风暴还是打不死而且pet默认这个怪已经零生命值,即便我TP把pet弄到怪面前,pet还是拎着杆子正步走去march了……还好只是小怪,万一是pass到dy Baal再这样,那才想哭呢……
两台笔记本,请帮忙选一下哪台好 Dell, T8100 2GDDR2 PC5300 4G320G SATA正版Vista home 64位DVD刻录Intel X3100集成显卡15.4寸价格5400元IBM T613年保修Intel Core 2 Duo T7300 2.00GHzVista Business 32位 (XP 恢复盘一张)14.1 WXGA TFT widescreenIntel X3100 集成显卡3 GB PC2-5300 DDR2100GB 7200rpm CD-RW/DVD-ROM Combo 24X/24X/24X/8X Max, Ultrabay Slim4 cell Li-Ion Battery6100元觉得IBM是要比dell质量可靠一些,但是性能上却要低一些,成本高。有经验的帮忙选一下,看看哪个比较合适。不玩大游戏,主要是上网、看电影、AutoCAD。
关于女子67kg以上级比赛改判的一些想法 吵得我脑袋疼,说几句:1,我们的运动员被别人黑过,不代表我们希望别国的运动员被黑以保持这种“公平”。真理、公平才是我们追求的标准,不能以违规来报复违规,因为这样也是心存恶念,先犯罪与后犯罪同样是犯罪,后者并不因为前者而可以得到宽恕。2,奥运会本身就是国际盛会。存在着太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就不适合参加这项盛会,更何提主办。我们支持改判,不是因为想让西方高兴。中国的国力现在没人可以小觑,包括美国在内。只有不自信的人,才会过度自大膨胀,进而把一切谦虚联想成卑躬屈膝。真正的自信是不卑不亢。我们支持改判,是因为我们耻于将自己描绘成目光短浅只顾金牌的无知之徒,是因为我们想到了雅典被黑的击剑,当年跳水的熊倪……如果我们任由不公正继续,我们对不起他们,即便黑哨偏向中国,这也是一种对他们的不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祖宗说的话,已经几千年,儿孙不可忘。3,规则问题。规则与法律的存在,是因为大众的愚蠢。最完美的制度应该是就事论事,因地制宜,引人而异的制度。而一旦这样,总有不诚实的小人欺骗,遮掩,或者各种主观客观的误差,无法量化的因素,使得管理不可能准确,所以我们需要“规则”来一刀切。你杀了一个坐在路边的人,无论他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窃贼,你都要偿命。某种程度上讲,规则与法制是最最不合理的方法,用单一的方式管理变化多端的事物。为了防止这种方法造成重大错误,奥运才允许申诉。当然有些时候申诉的人没有得到公正,但是如同我第一点说的,别人的罪过不代表你可以犯罪。这次我们能够更改规则的错误,还给比赛一个公正,我们应该努力这样做。4,撇开黑哨问题,单纯从公正的比赛来谈,也要摆正心态。如果对手水平很低,频频失误,那么这块金牌没有含金量,得到也不值得庆幸。自欺欺人的兴奋,总是缺少些智慧。我们该期盼有强大的对手,以激励我们变得更强。输赢无所谓,精彩最重要。这也是最初举办奥运会的人们的想法与精神境界。不能舍本逐末。就这些。
小吧在么? 该清理了
今天刘啸波要上吧?关注中…… 两米零一的豆芽菜,嘎嘎~~~
我错了……这次才是图片,刚才第一次贴图,不会…… 四分之一决赛
什么破网络…… 看颁奖,俩铜牌和泰国银牌都颁了,快到吴静钰竟然卡住了……唉,比赛就没看见,八点才睡醒,开机、找频道,找到了刚比完……
发个和TKD无关的,不过我看了之后呆住了一分钟,不夸张 http://www.yout*be.com/watch?v=uk2sPl_Z7ZU彻底被打击了……最多用BMP图像画过樱木花道的头,已经快把我累吐血了,看了这大哥我不想活了……把*换成u
该蹬腿了 前几天净纠缠横踢的问题了,最近好像有一点点门道,等再练到瓶颈了再讨论研究吧,反正以我现在这水平以后还有很多个瓶颈呢……关于侧踢有个问题:我看很多练习者、道馆之类的视频,侧踢踢大靶的时候都是一脚把拿靶的出去好远,而我以前的练法是:站好了,侧控腿,脚掌刚刚好贴在靶面上,就这个距离踢。踢上去靶会响,但是人也就动一下。这样目的是为了练打在表面的那一下PIA的力量。到底是应该离得近一点,把蹬的长劲儿练出来,还是离靶远一点,练击打的短劲儿?
又抽疯了 又抽疯了,输入跆拳道看到的是:您好,您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跆拳道吧尚未建立!欢迎您在此留言,发表对跆拳道的看法,并与今后来到这里的朋友们分享交流。
说两句,关于TKD练习以及水平 经常看见有人问多长时间什么什么带,或者说我一个星期就黄带了,我就偷笑,这跆拳道出去能不挨揍么。就说考黄带,就要求掌握前踢,横踢。可是这数不清的黄带大军中,有几个敢说自己“掌握”了这两种腿法?带位从低到高,是你会的东西越来越多,而质量的要求却不应该因为级别低就放低了,那还有什么可学的,一比划能打到靶,就掌握了?当然不能要求一个黄带做得像黑带一样,追击、后撤、各种步法变幻的横踢都会,但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基本横踢,会发力,动作迅速连贯,这没有个半年也出不来,十几天就考黄带,我看着黄带不如取消了。更高的带位也一样,不是说会做了一大堆动作就可以通过考试,问问自己做得到位不,有质量不,别仅仅为了考带,一样还没练好呢就着急去学更难的,最后都学了个架子,怎么用都没时间琢磨。你就学了一如给你个七段,上街照样挨揍。既然跆拳道比较不看重最最便于使用,最最贴近人本能的拳头,而主要练习并不是特别灵活的腿,那就要付出代价。舍易从难,为的是更大的杀伤力,但是也要更大的努力。首先把腿练的像手差不多灵活,就得在压腿、控腿上下功夫。韧带压开了还不够,还要控制力好。这个即便融会在腿法的学习当中,把各种腿法的架势学好了,怎么也得一年。这之后细研动作,学好每种腿法发力方法,这又得一两年。和步法衔接,做到任何位置凭经验判断就能找到最合适的步法配腿法,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大的打击效果,这种对位置和步法腿法配合的经验的积累,没个一两年也不可能熟悉。到这了算是学出个样子,有了点功夫了。之后还要上力量,练素质,更进一步研究发力,把打击力提高,不断地积累经验增长判断力来提高临时应对战况的应变力和战术使用技巧,这就不知道多少年的路了,当真的到了研究战术的阶段也就有点贴近“道”了,往后是无限的自我修炼。就说初期,你没个四五六年的,能做到每种腿法都能发出力来(都不用开砖碎石,能有定点的发力就好),都能在任意位置找到合适的步法过渡出腿?敌人不可能站到你出腿很舒服的位置给你当靶子。这些都会了你系个什么带,别人都不敢小看你。现在一部分发力不纯腿法学了一大堆就想考带,当然这些还都算不错的更有些连发力都不想学就想摆pose的我们就不讨论了。这样根本没发挥出跆拳道的优势来。既然用腿,攻击范围和力量有了,就要好好修练速度灵活和准确,来弥补掉腿部天生的缺点。可能是现在比武少了,不实用的修炼方法也不会被淘汰,很多人就可以放任缺点的存在,偏离格斗方向去应试。这样针对考试来学习你自然升得很快,但是真打起来就挂了。学跆拳道当然不是为了打架,但一个黑带也不可以不能够打架,否则还练什么。跆拳道发展很快就因为它有明确的等级评定体系,而也是这个体系危害了跆拳道。带是为了有功夫的人而准备的,可现在很多人是为了带才学功夫。本末倒置了。
馒头狼几段了? 从小就练的么?那么年轻好像就很厉害了
还一个问题:横踢的力量 看你论双飞一文中讲过不要追求力量,这个可以理解,因为一味的用意念追求力量会使动作变形,很多就变成鞭腿或抡踢了。但是力量肯定是要上去的,不然不光打人不行,得分都得不到。不单单是速度快了才有力量吧?高级选手最后动作到位了应该会有一个发力,也许学的好一些的初学者和高级选手在速度上只有20%的差距,但是力量能差出三四倍去!就是这个发力的爆发力是怎么练出来的?比如你那个前腿横踢超猛的师兄,做不做深蹲,或者杠铃半蹲跳,或者是蛙跳,还是几十万腿干踢沙袋踢出来的?腿上绑沙袋跑步我试了,感觉提腿的速度能上去,但是最后的弹踢好像更多靠股四头肌。做了一两天的深蹲,觉得不是爆发力,还是不做为好,长出来没用的体重就坏了。
新糊涂是不是挂了 怎么总连不上……另外这里太水了,想问个事一会儿帖子就水没了……都和被大没啥关系的水……faint
前腿腿法是不是更好? 最近的体会是:所有腿法都主要练前腿的,效果好象更好。因为后腿腿法有蹬地提膝和低段加速,很容易踢到高处打出力量,实战或许很好但是作为练习就练不到最难的控腿和腰胯能力了,而前腿腿法做起来费力,正好是因为腰胯的弱点,这样有针对的练习会不会效果更好呢?我觉得前腿腿法如果能踢好,那一条腿的后腿腿法必定更刚猛。此外实战的话前腿更快更隐蔽,就是威力不足,以前腿为重点多练习一下的话对功力的增长应该大有好处。立论结束,馒头狼同志及其他高手们点评吧。讨论得多了才越来越理解古人为什么有抛砖引玉的说法:如果没人提出问题,这些懒惰的大脑就都在放假,是绝对不会自动的产出精华的。而往往有了一个立脚点,有了一个需要讨论或者驳斥的说法之后,才会有更多的人琢磨,然后在很多的发言中出现一些闪光的东西,这些东西其实纯粹是被“勾引”出来的,没人勾引他才不说呢,恐怕也想不到……
到底有没有北大的人……给个穿梭 新糊涂貌似连不上了……我用的Cterm还有什么办法穿到校内去
谁穿过泰山大道的道服? 只用过他们的护具,不知道道服怎么样在网上也很少看得到对这个牌子的道服的测评,铺天盖地Mooto Adi Nike但是却在虎队的视频里面看到了请发烧级装备收集者介绍一下……
我这神奇的韧带到底是怎么回事…… 每天压开了的时候弯腰下去能用肘碰到脚趾头第二天睡醒了连用手摸脚都摸不着……好长时间了就是热身、压开之后,能压得还不错可是第二天就又变回去……涨落太大了,怎么回事
考黑带绝食三天? 以前认识一个国技院的黑带,恰巧那时候他马上就要考了,整整饿了三天,考前三天什么都不许吃,只是喝无盐无糖的纯净水。然后考试当天喝两碗粥,击破、踢靶、品势、腿法、实战都有,说实战打得都想吐了,因为体能都没有。击破还是开砖。看了好多人说考黑带的,好像再没见着这么残酷的……到底这样是不是真的是国技院的规定?
怎么又穿梭不上去了…… HUTU也不行
妄揣跆拳道之“道”的本意 现在练跆拳道的总是喜欢说自己不同于别的武术是因为自己讲究的是“道”。我就有些纳闷,虽然我练的是不咋地,但是还算比较认真,有什么东西都会想一下。这个“道”字,我却怎么也没办法把它弄明白。转念一想,不是有空手道、剑道、柔道么?这么多道,到底是什么。后来小小的推测了一下,当时(某一次战争)琉巯岛附近被日本的官军zhen压,所有人不能带刀,才发展出来空手道。意思也就是,空手格斗的办法。唐手道,大概就是从中途大唐传过去手搏的办法。剑道亦然,是用剑的办法、学问和技巧。茶道也是大概吧。由于崔鸿熙在日本得到了空手黑二,估计自创门户的时候也受到了日语的影响,强调用踢法和拳法格斗的技巧,叫做跆拳道。我觉得这个道字应该是这么来的。至于所谓的跆拳道精神,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我觉得任何一个人格健全的人都能做到,任何一个性格足够坚强的有思想的人都会这样,并不能作为跆拳道练习者的万能咒语,人家一问你什么是“道”你就拿出来,太浅薄了。跆拳道的道,在我看来,并不是什么精神、境界。这样自我标榜的人,往往有点孔乙己。但是跆拳道有没有内涵呢?有。但是这不是跆拳道专有的。任何一门武术,其宗室、高手都是很有修为的。一方面练武让人悟,另一方面有学问、悟性的又能把武练得更好,两方面互相促进。没什么深度、没什么思想和人格魅力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高手,即便打架技巧可能不错,但是不会让众人都尊敬佩服从而成为一代宗师。高手不光技术好的。所以每一门武术,要说道,都有它的“道”。大概是中国人的曲解,抑或是韩国zheng府是在他渴望让自己贫瘠的文化历史增添一些资本了,把这个跆拳道的道没完没了地传唱。在中文里面“道”确实是学问,哲学。但是学问和哲学是所有的武术都有的,跆拳道的“道”,我觉得还是用跆拳的道,用跆拳的方法。真的说跆拳道的道原本是之学问的人,那你给我找出引证,不要中国的作品,不要韩国zheng府的吹嘘,最好是崔鸿熙当年自己的说法。不过即便是他说的,因为他是大家,宗师,他悟出来道是很自然的,别人就不一定了。所以咱别整天道来道去的,多练练跆和拳,坚持个十年,道就明白了。
才发现…… 原来道服是前摆包后摆啊……一直后摆包前摆穿了一年……%&*(*&%^#*#
道服和老婆差不多 一旦习惯了就不想换了,即便再好的,也不一定合适你了。以前穿的一直是一件atak(说不定还是仿的假货,只卖120嘛),穿了一年,觉着旧了,又肥,料子又不好……买了个extera,我的天,穿身上好硬啊,忽然对着自己那老道服笑了一笑说,还是咱俩配啊,呵呵估计是穿的、洗得多了,就又薄又软了。exterea都这样了,以厚重坚挺著称的pride得是啥样啊?我琢磨着那不得和牛仔裤差不多……
问道鞋 想问一下什么道鞋好。现在在mooto的spirit和adi的taekwondo 2000之间选择呢。听说adi的SM II和Mooto的wings也不错?大家给个意见,尤其是亲手碰过、用过这些鞋子的人两个月前发过帖子问道服,终于下手买回来了一套extera。想顺便说一句:道郎的adidas fighter还是很厚道的价格,我在国外所以不能在他们那里买。这里fighter都要140~170美元,也就是最便宜1000元,我记得道郎718。但是个人还是觉得adi的品牌效应挺严重,所以还是选了extera,便宜不少,当然在国内就不一样了,道郎extera卖到698,并不比fighter便宜多少。所以我要是在国内就一定买fighter,呵呵~
关于武与文化 一直以来就觉得有必要针对这个问题说两句,不说给别人听,也是把自己脑子里零星的碎片倒出来,凑个整,以后看着方便。我觉得最能体现武术升华为哲学的一部电影就是李连杰所主演的《霍元甲》。一个好勇斗狠的年轻武师,为了津门第一的称号可谓得罪了太多的人,闹了个家破人亡,才悟出了自己的哲学,在最后的决斗中没有伤害任何一个对手。故事本身可能不真(但我觉得不至于因为这个打官司),然而这种曲线的走向却很有代表性。没有哪一个年轻人不好勇斗狠的,谁一开始学武不想成为高手打败其他人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小孩子为什么容易动手打架?那是天性,动物本能,就不可能哪个血气方刚的少年能够宠辱不惊。韩信若不是满腹韬略根本钻不来那裤裆。可哪一个人生下来就是那样的大智大贤?都不成熟,都是没脑的匹夫,所谓匹夫见辱拔剑而起,火气大是自然的。初生牛犊不怕虎么。可是练得多了,打得多了,发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即便目不识丁,对老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也有深刻的体会了,这时候文化便从武术中诞生了:通过对武的不断探索,促使一个人思考,找寻自己的定位,增加对自己的认识,这就形成了最初的武学文化。在这之后,练习者就会踏实许多,浮躁退去,更加精进。少数有天资、下苦功的,真的鹤立鸡群,罕逢敌手之后,却又会空虚:自己这一身武艺,和做糖葫芦的,摊煎饼的手艺,有什么大区别么?除非去做强盗或者生于乱世,否则不过就是一门手艺罢了,人家研究怎么做饭,他研究怎么打人。可是也不能够天天靠打人活着啊。赢了怎么样?也没怎么样。输了呢?也没怎么样。到了这,心态就平了,不再把武术看成是居高临下的资本,没有了沾沾自喜,更踏踏实实的,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技术。而客观、冷静也是智慧发展的最佳环境。没有哪个脑子发热的激进者能够孕育出真正的智慧,因为情绪和好恶自然而然的会带来偏见,令人所见不全。真正客观的看待自己的技术,那就会剖析出本质来:我的技术到底是以什么原则为中心发展的?快?恨?巧?一旦找到了,所有的技击手段都找到了指导原则,就形成了“武学”。武本身成了一门学问,根本不用和什么诗书礼义沾光去。等到练习者年纪大了,从体力上发展技术已经不可能了,就会从技巧上、想法上提炼自己的技术。而且这时候的武者基本已经不再出门打斗,一般是弟子满室,就有更多的时间自省,又由于漫长的一生积攒了太多的经历,胜败无数,对自己的认识和技术也几经发展,这时候正好是思想出成果的时候,悟性高的,就把武学上升到了“武道”:在武术的练习中,面对千万种对手,千万种困难,怎样应对才是最聪明的,这些大原则在生活中也是有启迪意义的。就像太极,不会好勇斗狠,即便我的力气比你大,还是要通过智慧和技巧来打败你,人的肢体是有局限的,再快也没有神经信号快,再壮也没有狮子老虎壮,而真正能把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致的,是智慧,用智慧来指导自己的力量如何最合理最有效使用。在生活中也是一样,要寻找最最指挥的方法分配自己的精力,去冷静面对、解决一切困难,而不是执着的对抗。经过多年的浸淫,对武术的很多想法、见解融汇到一起,才形成了一个高手的哲学。所以没有刻苦的练习,没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不断探索,人是不可能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不可能自省的,都壮志凌云等着成为天下第一呢。而自省是一切哲学发生发展的途径。并不是说仅仅有学问的人才能有思想。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不是木匠就是盖房子的,都是最朴素的劳动者,伟大的思想从何而来?就是自省,不断地审视自身。仅仅通过“捆绑式”的手段,把武术和什么“经”、“论”放在一块,是不管用的。不断地向初学者灌输道、文化,也是不管用的。武学思想是从武当中慢慢生长出来的,而不是贴上去的,如同捏面人儿、做风筝,一开始都是手艺,千万遍的练习,不断的精进,最后就成为“艺术”了,包含着想法、感情、处世哲学艺术。只有这样生长出来的武学文化,才是纯粹的武学文化。
关于武与文化 一直以来就觉得有必要针对这个问题说两句,不说给别人听,也是把自己脑子里零星的碎片倒出来,凑个整,以后看着方便。我觉得最能体现武术升华为哲学的一部电影就是李连杰所主演的《霍元甲》。一个好勇斗狠的年轻武师,为了津门第一的称号可谓得罪了太多的人,闹了个家破人亡,才悟出了自己的哲学,在最后的决斗中没有伤害任何一个对手。故事本身可能不真(但我觉得不至于因为这个打官司),然而这种曲线的走向却很有代表性。没有哪一个年轻人不好勇斗狠的,谁一开始学武不想成为高手打败其他人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小孩子为什么容易动手打架?那是天性,动物本能,就不可能哪个血气方刚的少年能够宠辱不惊。韩信若不是满腹韬略根本钻不来那裤裆。可哪一个人生下来就是那样的大智大贤?都不成熟,都是没脑的匹夫,所谓匹夫见辱拔剑而起,火气大是自然的。初生牛犊不怕虎么。可是练得多了,打得多了,发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即便目不识丁,对老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也有深刻的体会了,这时候文化便从武术中诞生了:通过对武的不断探索,促使一个人思考,找寻自己的定位,增加对自己的认识,这就形成了最初的武学文化。在这之后,练习者就会踏实许多,浮躁退去,更加精进。少数有天资、下苦功的,真的鹤立鸡群,罕逢敌手之后,却又会空虚:自己这一身武艺,和做糖葫芦的,摊煎饼的手艺,有什么大区别么?除非去做强盗或者生于乱世,否则不过就是一门手艺罢了,人家研究怎么做饭,他研究怎么打人。可是也不能够天天靠打人活着啊。赢了怎么样?也没怎么样。输了呢?也没怎么样。到了这,心态就平了,不再把武术看成是居高临下的资本,没有了沾沾自喜,更踏踏实实的,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技术。而客观、冷静也是智慧发展的最佳环境。没有哪个脑子发热的激进者能够孕育出真正的智慧,因为情绪和好恶自然而然的会带来偏见,令人所见不全。真正客观的看待自己的技术,那就会剖析出本质来:我的技术到底是以什么原则为中心发展的?快?恨?巧?一旦找到了,所有的技击手段都找到了指导原则,就形成了“武学”。武本身成了一门学问,根本不用和什么诗书礼义沾光去。等到练习者年纪大了,从体力上发展技术已经不可能了,就会从技巧上、想法上提炼自己的技术。而且这时候的武者基本已经不再出门打斗,一般是弟子满室,就有更多的时间自省,又由于漫长的一生积攒了太多的经历,胜败无数,对自己的认识和技术也几经发展,这时候正好是思想出成果的时候,悟性高的,就把武学上升到了“武道”:在武术的练习中,面对千万种对手,千万种困难,怎样应对才是最聪明的,这些大原则在生活中也是有启迪意义的。就像太极,不会好勇斗狠,即便我的力气比你大,还是要通过智慧和技巧来打败你,人的肢体是有局限的,再快也没有神经信号快,再壮也没有狮子老虎壮,而真正能把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致的,是智慧,用智慧来指导自己的力量如何最合理最有效使用。在生活中也是一样,要寻找最最指挥的方法分配自己的精力,去冷静面对、解决一切困难,而不是执着的对抗。经过多年的浸淫,对武术的很多想法、见解融汇到一起,才形成了一个高手的哲学。所以没有刻苦的练习,没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不断探索,人是不可能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不可能自省的,都壮志凌云等着成为天下第一呢。而自省是一切哲学发生发展的途径。并不是说仅仅有学问的人才能有思想。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不是木匠就是盖房子的,都是最朴素的劳动者,伟大的思想从何而来?就是自省,不断地审视自身。仅仅通过“捆绑式”的手段,把武术和什么“经”、“论”放在一块,是不管用的。不断地向初学者灌输道、文化,也是不管用的。武学思想是从武当中慢慢生长出来的,而不是贴上去的,如同捏面人儿、做风筝,一开始都是手艺,千万遍的练习,不断的精进,最后就成为“艺术”了,包含着想法、感情、处世哲学艺术。只有这样生长出来的武学文化,才是纯粹的武学文化。
唔……还是此处清静 去了其它几个武术相关的吧,可谓乌烟瘴气每页都能找到抬杠的帖子,嘴皮子功夫一个赛一个净吹些没用的,意淫不时地就拿别的流派作例子贬低一通……现代的贬传统,传统的骂现代,就像一群泼皮骂街还是咱们这清静啊好
一个白痴问题:吴式和陈式冲突不? 吴式柔化已经到了极端的地步了,而陈式极是刚猛。能都学么?当然我知道陈式的刚猛也是松沉劲儿并不是拙劲儿,可是内家拳练气的功夫,一派当中的小分支就可能和别支不同,这两派拳可不可能同时练好了?我总想不明白当年的大师们是怎么把拳改编创新的,为什么不守住原来的技艺而另开新枝,其中肯定有我现在还不能领悟的原因,所以一直也不敢贸然乱学。好像没听说谁兼通两家的太极吧?至少我还没见过。好像这个问题太大而无当了。但是有没有两者都练过的前辈评论两句?
关于下面那个吵得最热门的帖子,有点蹊跷 我刚来的,不知道谁对谁错看着看着发现有几个人合起来攻击一个什么玄什么道的网友,口口声声说那个什么女孩打得好我就好奇,看看这几个人的资料发现这几个人都是3月13号当天注册的所以呢,那个什么玄什么道的网友,你上当了,别和这些人吵了谁对谁错我不知道,但是注册这么多马甲上来起哄这种卑劣行径,我这在网上泡久了的人是看不惯的。话说24式太极和48式,据我所知只是架势,根本没有流派、师父、功法,更别说内劲发放等等技巧了。我不多说了,也不好说谁是骗子我自己好好打拳,谁爱干嘛干嘛去。但是缺德干坏事,那我就要指出来。
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北大物理学院的BBS有两个板块,一个板块是物理学院学生专用的,另一个板块叫作百家争鸣,是提供给物理爱好者用的后来发现百家争鸣那里全都是反对相对论的民科,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好像能够把整个物理全部更新一遍。我那时候小,还和他们吵一吵可是发现有一些人他动机不是治学。他所持的理论并不是无懈可击,他自己也知道,但是他就是和你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断地抬杠。后来我明白了,他们不是真的想要证明什么学说,而仅仅是太空虚了,想找个人吵架,证明自己的存在而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我和北大物理系的人辩论来着再后来,北大学生都发现这些人的不可理喻:你驳倒了一个就累死了,后面还有千百个,于是学生再也不去百家争鸣板块,称之为“隔壁”。可是“隔壁”的人并不满足于互相攻击,他们还是想要和北大学生辩论,总是跑到这边来发表各种荒唐的论调。无奈之中BBS采取了限IP政策,北大以外的人只能登陆隔壁发言。这样终于算清静了。我们给他们一个发言的地方,人家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不禁止。可是我们也懒得和他们争辩:道不同,况且和他们也说不清楚,说那些废话干什么?不如省些时间看看书睡睡觉,回头一看才知道和这些人争论有多傻。我觉得TKD这版现在有点这个趋势。技术讨论,训练心得没多少,自吹自擂的理论,互相攻击的谩骂倒是铺天盖地。何必呢?有用么?清心自在,悟道练拳;狂犬吠烈日,你理他做甚?他一句话能把李小龙的价值改变了?他说一句话太阳就变成方的了?还是那句话,人没大脑,没得救,也别麻烦了。
一些狭隘的人 你们光看见了跆拳道起源于朝鲜,于是你们的“爱国心”是你们仇视反感一切学习跆拳道的人那么你们可否注意到奥运会起源于希腊?为何奥运临近你们又敲锣打鼓了?为何跆拳道选手夺得奥运金牌了你们又弹冠相庆了?人没有大脑,谁也不能挽救你说话之前想想自己可笑不可笑,再张嘴
控腿 我注意到很多道友学了一段时间之后,韧带打开了,就急于学习各种复杂腿法。我觉得最好同时练习一下控腿,尤其是高段控腿。韧带开了之后你能踢得高,那大部分是靠惯性悠出去的。不信你从和身体九十度的角度静止开始踢,保准踢不起来。这样几大弊端就是起腿动作不隐蔽,高段发力不足,不能中途变招。尤以起腿不隐蔽为最不利。类似前腿横踢,前腿跳劈这样起腿没有太多加速距离而隐蔽快捷的腿法,更要求控腿好。最近正在加强高段控腿,才知道为什么电影里中国古时候练功夫的要单脚朝天劈叉站着上面还发放一碗水……不能光看形式,看本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