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苍蝇飞💫 0骑着苍蝇飞
✨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关注数: 350 粉丝数: 3,735 发帖数: 84,162 关注贴吧数: 81
【原创整理】盘点中国实施的“四次深空探测”的近况与发展!! 最近十年,中国在航天领域接连取得大捷,探月工程四战四捷,收获满满, 还创造了诸多第一! 2017年1月30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我国未来深空探测工程将实施四次重大任务,中国的深空探测将由月球探索挺进太阳系深处。 这四次任务分别是: 2020年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一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 实施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进行火星表面采样返回,开展火星构造、物质成分、火星环境等科学分析与研究; 进行一次小行星探测; 规划一次木星和行星的探测。 根据《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国将继续实施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已有航天重大专项,同时将启动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其中包括以火星探测为代表的深空探测工程。按计划,我国将用15年时间,建成先进开放的航天工业体系和空间基础设施,到2030年左右跻身航天强国之列。四次任务,聊聊百十字,既给航天迷无尽的遐想,又令人捉摸不透!尤其是「木星探测」区区的十二个字,引起诸多猜测…… “什么时候发射?”“什么时候抵达?”“用什么火箭?”“难道是Flyby?” 2年零8个月过去了,现在本人来盘点下这“四次深空探测”的近况和发展! 首先,按照四次探测的执行顺序,先是2020年火星探测器,然后是2022年小行星探测器,再则是2028年火星采样,最后是2029年木星探测。这里工程难度最高的应该是“火星采样返回”,大概率会拖到“木星探测”之后。
又一颗空间科学卫星,这颗中国星被命名为“太极一号”! 9月20日,经过20天的在轨飞行,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迎来最新进展。 今天,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这颗卫星被正式命名为“太极一号”。8月31日7时41分,“太极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截至目前,“太极一号”状态正常,各项测试结果正常,在轨测试正在按计划有序开展,第一阶段在轨测试任务顺利完成。这也标志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正式迈出第一步,为我国在空间引力波探测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奠定了基础。 引力波是物质和能量的剧烈运动和变化所产生的一种物质波。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双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已在2015年首次在地面被直接观测到。引力波提供了有别于电磁波的一个全新的观测宇宙的重要窗口,成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的新的途径和手段。 据“太极一号”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吴岳良介绍: 不同频率引力波反映了宇宙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天体物理过程。有别于地基探测,在空间能够探测到中低频段的引力波信号,能够发现天体质量更大、距离更遥远的引力波波源,揭示更为丰富的天体物理过程。由于引力波信号极其微弱,实施空间引力波探测挑战巨大,需要突破目前人类精密测量和控制技术的极限。所涉及的核心技术包括高精度超稳激光干涉仪、引力参考传感器、超高精度无拖曳控制、微牛级推进器、超稳超静卫星平台等。 “太极一号”正是瞄准这一重大科技前沿,对这些核心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现途径进行在轨验证。 据吴岳良介绍,“太极一号”第一阶段在轨测试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激光干涉仪位移测量精度达到百皮米量级,引力参考传感器测量精度达到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百亿分之一量级,微推进器推力分辨率达到亚微牛量级。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相里斌当天透露,中科院从2008年开始论证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可行性,经过多年科学前沿研究,提出了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确定了“单星、双星、三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路线图,并于2018年8月在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立项实施 “太极计划”单星工程任务,启动了三步走中的第一步。 如今,“太极一号”科研团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卫星的研制任务。 吴岳良说,“太极一号”实现了我国迄今为止最高精度的空间激光干涉测量,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在轨无拖曳控制技术试验,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微牛级射频离子和双模霍尔电推进技术的在轨验证。(航天爱好者网) “太极一号”卫星实物图,供图:中科院
高度119公里!印度月船二号到达最终轨道!距登月仅一步之遥!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发布的最新消息,印度“月船二号”航天器已经完成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月球轨道机动,距登陆月球仅一步之遥。 格林威治时间9月1日12:51,月船二号启动主发动机,进行了52秒的机动,成功将环月轨道降低至74到79英里(119-127公里)的高度。ISRO在任务更新中表示,目前航天器一切参数正常。 按照预定计划,月船二号的“维克拉姆”(Vikram)着陆器将在印度当地时间9月2日12:45与轨道器分离,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两次轨道机动,为月面软着陆做最后准备。 “维克拉姆”着陆器随后几天将进行如下操作: 9月2日(周一)12:45 – 13:45 :与轨道器分离 9月3日(周二)09:00 – 10:00:轨道机动,目标轨道109 x 120 公里 9月4日(周三)03:00 – 04:00:轨道机动,目标轨道36 x 110 公里 9月6日(周六)01:30 – 02:30:登陆月球南极 如果“维克拉姆”顺利登陆月球,印度将成为全世界第四个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 月船二号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实施的第二次月球探测任务,它由一个轨道飞行器,一个着陆器和一辆小型月球车组成。其中“维克拉姆”着陆器以印度太空计划的奠基人维克拉姆·A·萨拉拜(Vikram A.Sarabhai)的名字命名。代号“Pragyan(梵语中意为“智慧”)”的月球车设计寿命为1个月昼(14个地球日),它肩负着在月球极地的永久阴影区域寻找水冰的重要任务。
盘点韩立“时间法则”的修炼进程! 观其吧内无相关统计,特此统计一番,方便道友查点: 83章 得到太斐独目,内含时间之力 131章 凝炼造化晶粒,磅礴时间之力 202章 首次打通仙窍,时间道纹+真言宝轮初成。 265章 进阶真仙中期,修成第一重《真言宝轮经》,正式有资格参悟时间法则,尝试凝聚法则之丝。 267章 喝稀释绿液,感悟时间法则,失败。 311章 进阶真仙后期,再尝绿液,失败。 370章 真仙巅峰,借助道丹之力,冲击领悟时间法则,成功凝聚法则之丝。 463章 金仙初期,第三条法则之丝。 470章 金仙中期,第六条法则之丝。 471章 习得灵域,第十条法则之丝。 533章 获《水衍四时诀》、《幻辰宝典》两部时间功法。 630章 金仙巅峰,炼化三件时间仙器(+8),由18根增涨至26根法则之丝。 673章 真言门遗迹(+13),39根法则之丝。 688章 真言门遗迹,获最强时间功法《大五行幻世诀》; 1027章 太乙中期,50根法则之丝。 1073章 太乙巅峰,炼化火岁虫巢(+160),由50根暴涨至210根法则之丝。 总结:关于如何提升“时间之力” 其一,需要一部持久的时间功法,可以延展至金仙、太乙,甚至大罗。 其二,需要尽可能的增加法则之丝的数量。 其三,掌握灵域。 其四,修为与境界的提升,会提升时间之力,但不会增加法则之丝的数量。
【外星漫游车】“狂奔模式”的火星漫游车! “机遇号”火星车于2003年7月7日发射,2004年1月25日安全着陆火星表面。 截止到2019年的2月13号,NASA在这天正式宣布结束了“机遇号”使命,机遇号与人类彻底失联。它15年的探索任务在这一天正式的划下了句点。机遇号在火星工作了5700天,对于这个设计寿命只有90天的火星车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属于人类的奇迹。2003年7月7号机遇号成功发射,在勇气号降落三个星期之后,机遇号降落在了火星的另一边,降落地点相对于原计划有所偏差,从原定的亨利撞击坑降落在了偏东25km处的老鹰撞击坑。虽然出现了意外,但总算是安全圆满的成功着陆了。 机遇号在原地附近探测了5年,机遇号终于决定向“诗和远方”前进,它开启了狂奔模式!【狂奔模式】 自从2008年8月开始,机遇号火星车离开“维多利亚撞击坑”开始向“奋斗撞击坑”前进。奋斗(Endeavour,或译为努力)是一个位于火星子午线高原的撞击坑,直径约22公里。 机遇号曾探测过的撞击坑包含直径750米的维多利亚撞击坑、130米的坚忍撞击坑和22米的鹰撞击坑。 机遇号距离奋斗撞击坑的直线距离是12公里,但为了避免危险,其行驶距离将比直线距离长 30%,预计该次旅程时间将达到一个火星年(23个月)。 2009年3月7日,奋斗撞击坑的外环首度进入机遇号的视野。 2010年5月5日,为了规避维多利亚撞击坑和奋斗撞击坑之间对机遇号相当危险的沙丘地形,预计行驶距离达到19公里。 2010年9月8日,机遇号跨过维多利亚撞击坑和奋斗撞击坑路程的中间点。 2011年6月28日,机遇号距离奋斗撞击坑的环不到2公里。 2011年8月4日,机遇号距离奋斗撞击坑环只有120米。 2011年8月9日,经过三年狂奔,机遇号抵达了名叫“精神点”(Spirit Point)的环的西缘,并开始考察。截至2018年5月15日,“机遇”号的里程数达到45.16公里,创下了地球以外的无人探测车的移动记录。此时它仍然位于“奋斗撞击坑”(Endeavour Crater)西部边缘的内坡上。
【外星漫游车】印度月球车真的能跑500米吗? 尽管印度的“月船2号”探测器还在地球附近的大椭圆轨道上飞行,距离抵达月球轨道还有至少2周的时间,但人们好像并未失去对该飞船的兴趣,最近讨论的焦点又聚集到了月船2号携带的“智慧号”月球车上了,网友还给其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咖喱兔”。印度曾宣称他家的月球车目标在一个月昼里行驶500米,这真的可行吗? 500米是多是少?需要有参照物比对。 不比较就很难理解月球上的500米是什么概念。 月船2号团队宣称印度月球车的行驶速度是每秒钟1厘米,也就是说如果满功率运行,一个小时就可以跑36米,半天就能跑完500米的距离!这个数字是否太轻松?显然不是这样的, 中国的玉兔2号月球车,运行速度是每秒钟5.55厘米,印度车的5倍,但登陆月球8个月昼,也仅仅行驶了271米的距离。再比如美国的好奇号火星车,最大速度每秒2.5厘米,着陆火星7年来也只行驶了21公里,平均里程也少得可怜。当然我们比较的都是具备科考任务的外星漫游车,而非美苏冷战时代的数字比拼。 50年前美苏都有过数天内控制(或驾驶)月球车行驶几十公里的创举,但大都为创造记录而行驶,与现在以科考为目的的漫游车不能比较。比如“咖喱兔”就携带了“激光诱导光谱仪”和“X射线光谱仪”,这两台仪器将实时化学分析得到的结果传送给着陆器,再通过着陆器发送回地球,月球车的总功率约50瓦。 印度月球车体型小巧 但有利有弊! 判断印度月球车有没有可能远距离行驶,就需要对其有基本的了解。“咖喱兔”由太阳能供电,长宽高均不足1米,质量只有27公斤,远小于玉兔2号(140kg)和好奇号(900kg)。车身小巧各有利弊,比如“咖喱兔”的6个轮子非常小,一旦月船2号着陆区坑洼不平,只要有些许的凹陷或者斜坡,月球车就有可能掉进去出不来。中国玉兔号由于车轮尺寸够大,有能力越过一些小型的坑洼地,而美国好奇号更有高达20寸的轮毂,普通的山地完全没有障碍。 不过印度月球车携带的载荷比较少,只有两个。这样它的科研使命其实比较弱,宣示存在的意义更大一些。因此在科学任务有限的情况下,让月球车多跑一跑距离,还是非常有可能的。一旦着陆点周围是一片平原的话,也不排除“咖喱兔”会放飞自我,在月球上“飞奔”。不过月球车总归有总公里数限制的,就像玉兔2号的最大行驶距离是10公里一样。我们的结论 500米只是一个理论值! 所以我们猜测印度宣称的14天行驶500米是一个最大值,跟玉兔的最大值是10公里一样。实际从月球车驶上月面的那一刹那起,一切就变得不确定起来。比如在月球恶劣的环境下行驶机构、转向机构会不会有问题?月球车四周会不会坑洼不平?这些都可能成为“咖喱兔”拓展行驶距离的拦路虎。 比如当年的玉兔1号,在行驶了112米后便遇到了机械控制异常,但总结经验并改进后的玉兔2号历经半年却依然健康,并在9月份向着300米的行驶距离前进。印度也一样,第一次发布月球车也可能会遇到问题,但这些也都是进步的必由之路。最后,我们的结论是500米是印度月球车的极限行驶距离,最终可能会远小于这一数值!(完) 下一篇:【外星漫游车】那些月球上面的漫游车!!
“光阴之丝?道友莫非是玩笑之语。那种传说中的九天奇珍,我们怎可能找来给你的。”几人一听灵王之言,同时一惊,黑鳞更是惊怒异常的说道。   光阴之丝顾名思义,是在蕴含时间法则的光阴之河中,才能诞生的奇珍之物。   但光阴之河在灵界这样的下界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只有真仙界中,才可能存在几条这种蕴含无上大道法则之力的长河。   “灵王兄,莫非根本没有诚意做此交易的。”莫简离也脸色难看的说道。   韩立从上古典籍中也闻言知道一些‘光阴之丝’和‘光阴之河’的事情,闻言摸了摸下巴,吃惊之余,各种念头同时飞快转动起来。   光阴之丝即使在那些传闻中诸多宝物中,也属于夺天地造化的奇珍了。而此物的最大效用,是可以延年益寿的!   据说一缕光阴之丝蕴含的时间之力,足以让一名凡人或者中低阶修炼者延寿千载以上的。   但对他们这样的大能存在,这光阴之丝却具有推迟天劫的不可思议效力。一缕光阴之丝,足可以推迟小天劫五百年以上,而大天劫百年以上的。   当然这些只是传说而已,具体效用如何,也从未见谁出面亲自肯定过。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光阴之河的确从未在灵界这等界面过出现过。   现在灵王突然提及此物来,该不会是……   韩立想了一番后,看了白袍老者一眼。面上不由自主的有了一些异样之色。
首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