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苍蝇飞💫
0骑着苍蝇飞
✨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关注数: 350
粉丝数: 3,735
发帖数: 84,162
关注贴吧数: 81
这就是我的全部了……ID:1721720 欢迎欣赏。 🐱🐱🐱 今天的三波猫口令都过期了,想要还得盯紧一点! 其实也不一定需要猫口令,你的组队群里就有链接。
木卫二可能在黑暗中发光!木卫二是木星的四个主要卫星之一。它被 木卫二可能在黑暗中发光! 木卫二是木星的四个主要卫星之一。它被厚厚的冰壳覆盖,有可能有热液活动的深水海洋,这意味着它被认为是地球以外生命存在的可能地点。现在,一项实验室实验表明,它有一种奇怪的新特性:它可能在黑暗中发出绿色光。 由于磁场加速带电粒子,木卫二不断受到高能电子的轰击。这些物质会与构成月球表面的化学物质相互作用,使其发光。 实验室实验表明,覆盖着盐的辐照冰可以发光。非常有趣的是,发射是在可见光下进行的。研究小组发现,最强的发射波长是525纳米,也就是绿光的波长。
50个引力波事件的影响与质量分布图: 目前天文学家们已探测到超过50个引力波事件。每次事件都标志着两个黑洞(或者是一个黑洞和一个中子星,两个中子星有过剧烈碰撞,统称一次撞击为事件)。 这50个事件中的大部分是在2019年被美国的LIGO引力波探测器和欧洲的VIRGO探测器探测到。天文学家们最近总结了前50个事件所涉及的黑洞或者中子星的质量,制作了这张图片。蓝点表示质量较高的黑洞,而橙色点表示质量较低的中子星。不过,天体物理学家目前还不确定用白色标记的事件的质量,这些事件的质量似乎介于两到五个太阳质量之间。 引力波已经改变了人类对宇宙中恒星诞生和死亡的认识,引力波是宇宙中两个最奇怪天体的产物,研究宇宙中的引力波对暗物质还有帮助。
一箭十星!印度宇航局在雷雨天气中完成2020年首次火箭发射! 印度宇航局在雷雨天气成功发射了一批军事卫星,根据卫星轨道和角度判断,这颗卫星可以很完美的观察巴基斯坦的军事基地,但是它却不是全球侦测卫星,这些卫星还可以监视海上活动。 ISRO印度宇航局主席K. Sivan说:“今天,我非常高兴地宣布PSLV-C49成功地将EOS-01和9颗客户卫星精确地放置在575公里的轨道上。”Sivan说,EOS-01卫星将立即展开其太阳能电池板,开始供电。航天器随后将打开直径为3.6米的碟形雷达天线,天线被折叠起来以便发射,以适应PSLV的有效载荷整流罩。 其他小型卫星包括卢森堡的四个公文包大小的小卫星,Kleos Space卫星计划组成一个小卫星群,以监视世界各地的无线电传输情况。
阿联酋宇航局希望号火星探测器,今天(10日)成功完成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轨道修正,这是火星之旅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次演习修正任务是为了确保探测器直接瞄准火星的捕获轨道。 三国火星探测器将会在明年二月到达火星,明年火星就很热闹了!……
印度空间站 India Space Station,简称ISS,预计2028年建成!
俄罗斯月球-25号探测器着陆月球CG;
【图说航天史上的今天: “胖五”首飞成功!】 2016年11月3日,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升空,使我国运载火箭的规模实现从中型到大型的跨越,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 长征五号是我国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与欧洲的阿丽亚娜-5运载火箭基本同级。经过多年的研制,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体技术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还突破了大直径箭体结构、大型低温捆绑火箭耦合振动抑制等12大类247项新技术,开展了火箭动力系统试车、模态试验、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发射场合练等多项大型地面试验,创下了我国液体运载火箭研制规模之最。 作为我国研制高度最高、体积最大、起飞规模最大、运载能力最大的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高度达到了57米,有20层楼高,箭体直径达5米,打破了我国40余年来3.35米箭体直径结构的限制;而且起飞质量达870吨,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4吨,比现役长征三号乙火箭运载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 同时,科研人员在四个助推器上安装了8台全新研制的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在一级和二级火箭上也各装配了两台全新研制的氢氧发动机,极大地提高了火箭的推力,使得长征五号起飞时总推力达到了1060吨。 除了大推力之外,与原有火箭相比,新一代大型火箭还有许多其他的优势。一是采用液氧煤油或者液氢液氧发动机,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研制理念;二是模块化的设计,能够满足不同重量有效载荷的发射需要,增加了选择性和发射的灵活性;三是提高了可靠性,能够大幅度提高火箭发射成功率。 此次长征五号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跨入世界大吨位火箭发射行列,将显著提升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推动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是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基石。
淘宝家园首个“超全景图”,以及家园未开化面积的深入研究! 家园的可开发面积有多大? 答:62×38 方格,也就是2356格。 家园的总开发面积有多大? 答:120×120 方格,也就是14400格。 是目前可开发面积的6.11倍!
11月1日,周日锦鲤ID:10204064;妥妥的千万位级。
『发射预报』2020年11月—12月发射预报与数据统计! 2020年世界航天发射实时统计数据表(截止2020.10.24):(发射信息转自航天爱好者网)
月球车和火星车,哪个工作时间长? 这里没有比较寿命的意思。其实实际指的是工作效率。 先看月球车,每月28天,14天月昼,14天月夜。月昼工作,月夜休息,那就是每个月工作14天。 再看火星车,虽然没有月夜,但是也有夜晚呀。夜晚无法工作,哪怕你是核同位素发电机。没有照明灯,你照样无法行驶。 所以,姑且认为同等条件下,月球车和火星车工作时长是一样的。
在航天城2020半程马拉松的赛事中,航天员王亚平获5公里组季军👏👏👏,你能跑得了5公里吗
中国航天50年最重要的航天发射是哪次? 本人觉得最重要的航天发射,还当属1970年「东方红一号」,开创先河。奠定“两弹一星”中重要一星。 然后,排名第二,应当是2003年「神舟五号」,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以上两项,应该没有争议。 接下来,排名第三的,就有争议了: 「神舟七号」太空行走; 「北斗一号」抢占频率;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嫦娥四号」首次月背; 「嫦娥五号」月球绕落回; 「天问一号」火星绕落巡; 「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 以上选项,究竟哪个算是仅次于东方红和神五之后的最重大飞行任务!
阿联酋宣布正式启动“探月计划” 阿联酋探月计划披露更多细节,将在月球正面“落月”: 近日阿联酋月球探索计划项目经理哈马德·阿尔·马尔佐奇(Hamad Al Marzooqi)在一次研讨会上介绍了阿联酋探月计划的细节,2024年,正式命名为“拉希德”的月球车将在月球近地一侧着陆,目前已经初步选定了5个可能的着陆点。 “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我们有五个着陆点的候选清单。我们计划最终在其中选择一个地点,以及一个紧急情况下的备用地点。我们将在未来几个月或明年披露这些讨论的结论。”马尔佐奇说。 此前,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穆罕默德宣布正式启动阿联酋的探月计划,在2024年之前将名为“拉希德”的月球车送上月球,执行探索任务。阿联酋月球探索计划项目经理马尔佐奇表示,四轮的“拉希德”月球车重10公斤,最大速度为10厘米/秒,可在20度的坡度上行驶。有两个通信系统,以及包括热成像仪和显微成像仪在内的探测仪器。“我们将进行岩石学研究,了解月球的地质情况,了解月球表面的等离子状况。”
安加拉-A5火箭第2次发射推迟到11月24日,和长征五号遥5火箭(嫦娥五号)同一天发射。 话说,安加拉-A5首飞是在2014年,比长五还早两年。
据印度媒体(IANS)10月7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可能会在2020年11月或2020年某个时候测试其可重复使用的飞行器(RLV)着陆。ISRO的目标是建造类似于美国航天飞机的RLV,将卫星送入轨道并返回降落执行下一次任务,以降低发射成本。 维克拉姆·萨拉巴伊航天中心主管S Somanath表示,希望在今年的11月/ 12月进行测试。按照计划,将用直升机将RLV抬起,并从4公里的高度将其释放。在直升机释放后,RLV将在奇特拉杜尔加区的机场内自行降落。
【免费为吧友家园拼图】 把你的家园最别致的一处景观,分享给大家看看。现在免费帮大家拼图。 首先,本人精力和能力有限,不做全局拼图,只做四格拼图(如图),也就是四张截图拼在一起。这样效率最高! 要求:本吧吧友头衔等级在五级以上,吧主优先。 (本帖前十楼,可以不要求头衔等级。)
据新华社,10月6日22时18分,火星将运行至最接近地球的地点。天文专家表示,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我国公众可以欣赏到超级明亮的火星,其亮度甚至超过了当晚的木星,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光彩夺目。据了解,观赏明亮的火星不限于6日当晚,整个10月都是观测的好时机。直到10月14日火星冲日,火星将迎来全年最接近地球的时刻,火星将持续变亮,超过天狼星亮度的三倍。 Ps. 此时的“天问一号”,也将越过地球与火星的中间点。
意大利计划2024年实现载人登月,两名宇航员人选曝光。 据欧联网援引欧联通讯社报道,意大利航空航天局局长里卡多·弗拉卡罗日前表示,根据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达成的一项协议,意大利计划2024年与美国一起将宇航员送上太空,届时意大利将有望实现首次登月。 报道称,NASA计划在2024年让宇航员重新登陆月球,其中还包括将一名女性航天员送上月球。意大利则计划实现该国宇航员成功登月的零的突破。 根据意大利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披露的信息,2024年的登月宇航员人选中,欧洲航天局宇航员、意大利空军飞行员卢卡·帕尔米塔诺和欧洲航天局宇航员、意大利空军飞行员萨曼塔·克里斯托福雷蒂是目前最有希望登月的人选。 据报道,意大利作为航空航天技术领域较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在房屋模块建造领域有一定影响力,国际空间站的列奥那多模块技术就由意大利列奥那多公司提供。该国的宇航员帕尔米塔诺和克里斯托福雷蒂,分别已有166天和199天的国际空间站经历。(林朱庆) http://tieba.baidu.com/p/6983741097?share=9105&fr=shar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1.9.8.0&st=1601360357&unique=02F0F05DD6A95700850280D5CCCB6B33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宣布进入战备状态,牵动着几个欧美大国! 阿塞拜疆国防部9月28日宣布,亚美尼亚军队近550人、22辆装车车辆、15套火炮-导弹发射系统和18架无人机被损毁;亚美尼亚军方也表示,己方军事行动造成阿军200人、30辆战车和20架无人机的损失。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原是苏联的两个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两国因为领土争议一直处在冲突状态。这次爆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表面上看也是领土争端问题。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恩怨已逾千年,究其原因还是宗教信仰的差异。 阿塞拜疆背后是土耳其,亚美尼亚背后是俄罗斯,双方几乎是以宗教和文化站队。 俄罗斯率先呼吁冲突各方立即停火、展开谈判,外长拉夫罗夫分别与两国外长通电话进行调停,普京总统也在和帕希尼扬进行电话交谈时,对纳卡再次爆发大规模冲突表示“严重关切”。 与此同时,美国也“密切关注”纳卡地区的局势发展。“我们在该地区与多方保持良好关系,我们将尝试是否可能阻止这场冲突。”美国总统特朗普说。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也对纳卡冲突扩大化表示担忧。“我对纳卡地区爆发冲突深表忧虑,并呼吁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立即消除紧张局势、实施停火、恢复谈判。”这位前副总统说。 联合国秘书长古铁雷斯也发出了类似呼吁,并准备与阿亚两国领导人通电话,就纳卡局势进行紧急磋商。此外,安理会可能于近期召开会议。
火箭顶上长得像“避雷针”一样的东西那是什么?那个叫“逃逸塔” 火箭顶上长得像“避雷针”一样的东西那是什么? 那个叫“逃逸塔”! 火箭四周长的像“铁塔”一样的东西又是什么? 那才叫“避雷针”!
NASA公布了阿耳忒弥斯(Artemis)计划的最新进展,包括最新的第一阶段(Phase 1)计划:于2024年将首位女性宇航员和下一位男性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 阿耳忒弥斯2号任务和阿耳忒弥斯3号任务,也签署了一系列的重要合同并取得硬件制造组装的里程碑。
印度做的载人火箭模型大全,我看见了长征2F。印度的载人火箭是 印度做的载人火箭模型大全,我看见了长征2F。 印度的载人火箭是GSLV-3。
「房子装修」功能上线,而且不花银币,只花纽扣。感觉我的40万 「房子装修」功能上线,而且不花银币,只花纽扣。 感觉我的40万纽扣,蠢蠢欲动!
【家园小知识30条】 玩家园有一段时间了,本人觉得有必要总结一下小知识,方便大家。 之前发布的童话主题全新物品: http://tieba.baidu.com/p/6956221017?share=9105&fr=shar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1.9.8.0&st=1600842278&unique=B2D830D2C0F0A28099F949230A741F56 家园小知识30条重装发布,下面开始:
提问:下列老长征火箭首飞时发射成功的是哪一个? 这个问题不那么简单,需要通晓航天史。
中国天问一号火星车配置公开:六轮独立驱动 太阳翼呈蝴蝶翼形 中新网福州9月18日电 在18日召开的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上,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对外公布了天问一号火星车的更多配置细节:火星车质量约240公斤,为6轮独立驱动,携带6台载荷,其太阳翼呈蝴蝶翼形。 2020年是火星探测“大集之年”。今年7月,阿联酋希望号、中国天问一号、美国毅力号3个火星探测器先后踏上“奔火”征途,掀开人类火星探测新的篇章。 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在7月27日传回一张清晰的地月合影。 张荣桥表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首战告捷,任重道远,但成功发射距离任务成功还非常遥远。人类历史上曾实施44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或部分成功的仅22次;而火星着陆任务共20次,仅成功8次,均由美国实施。 中国天问一号任务将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这在国际上还是首次。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张荣桥称,天问一号任务将飞行约7个月,行程约4.747亿公里。天问一号任务迈出了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未来中国还将实施小行星取样返回、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环绕探测等任务。 小行星探测任务取样返回任务,将对近地小行星2016HO3开展绕飞探测,随后择机附着小行星表面并采集小行星样品,之后返回地球附近释放返回舱,将小行星样品送回地球,这一过程大约在3年内完成。 上述过程完成后,探测器经地球、火星借力,经历约7年到达小行星带,对主带彗星133P开展绕飞探测。探测器配置相关科学载荷,以飞越、伴飞、附着、采样返回等方式,对目标小行星进行遥感探测、就位探测和采样返回。(完)
一览图:54种童话主题物品+56种家园装饰 54种童话主题物品+56种家园装饰,总计110种新增物品全图,以及价目表! (图在二楼)
火星先驱片段:人类首次载人火星!
这张FH,是CG还是现场?
演讲:Hi,火星! “探测器好!” 随着一声响亮的口令 “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喊出准备口令的“90后”青年高芫赫 就是本次探火任务的测试指挥 新青年·演讲 《火星你好,中国来了》 “天问一号”探测器是在2020年7月23日,中午12点41分于海南文昌发射基地,通过我们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你好,我叫高芫赫,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测试指挥。 在整个探测器的任务过程中,我承担的是测试工作,就是把卫星通过一个一个单机设备拼接在一块,像积木一样拼成一个完整体之后,对它进行精准的测试、测量,保证它正常运行。 我们整个火星探测任务最难的就是进入火星并且着陆在火星的过程,可以叫做“黑暗10分钟”或者说“生死10分钟”,这在我们国家航天过程中也是首次的。 因为火星距离地球非常遥远。我们以月球为例,如果我们想要知道到达月球的卫星的状态,只需要两秒钟的时间,而对于火星来说,知道这个状态需要22分钟的时间,而我们真正进入火星、着陆火星其实只有10分钟的时间,也就是说整个这10分钟的过程,对于我们地面上的人来说是完全未知的。 作为探测器测试指挥,我需要不断地向指挥员报告火星探测器的工作状况,其中“探测器好”是我报告的最后一句。当时喊完“探测器好”报告给基地指挥员之后,当时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内心都是非常紧张的。直到最后,基地指挥员报出“发射”的时候,我们看到火箭升空。火箭发射之后,对于我们卫星来说,其实发射任务还没有结束。直到最后在2167秒时,我们接收到太阳翼展开的信号后,所有人才真正松下了一口气。 把火箭从发射场的垂直总装区运送到发射区,大概有三公里的路程。对我们来说,这就像是把自己的女儿送出去一样,有一种娘家人的心理。送完之后,有很多人在我们的卫星前合影留念,因为这是我们所有人能够看到卫星的最后一眼。
航天科工计划未来10天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3枚“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接连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2系列三颗卫星。 第1枚发射时间9月12日(13时02左右); 第2枚发射时间9月17日(14时20左右); 第3枚发射时间9月22日(14时20分左右)。 【“吉林一号”高分02C卫星发射成功】 2020年9月12日13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C卫星(又称“内蒙古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吉林一号”高分02C卫星是一颗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负责研制,主要用于获取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彩色静态图像,其全色分辨率优于0.76米、幅宽大于40千米,将为我国国土资源监测、矿产资源开发、林业资源普查、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商业遥感服务。
美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NASA放弃购买“联盟”船票!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9月8日电 据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2019年年度报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放弃购买定于2021年春季前往国际空间站的俄“联盟”飞船舱位。 俄航天领域消息人士8月对卫星通讯社表示,国际空间站将迎来史上首艘仅载有俄宇航员的载人飞船”联盟MS-18“号。但这一消息一直没有得到官方证实。 之前,美国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今年5月表示,正在考虑购买定于2021年4月升空的”联盟MS-18“载人飞船舱位问题。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总裁罗戈津2019年12月表示,俄方决定为NASA提供2020年10月发射的“联盟MS-17”号飞船和2021年4月发射的“联盟MS-18”号飞船上各一个舱位。谈判正在进行! 如果美国新型载人飞船发射延迟,这将使NASA在2021年10月前至少能够保证1名美国宇航员留在国际空间站。 2006年至今,美国已耗资40多亿美元向俄方采购了72个“联盟”飞船舱位,用于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日本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在此期间,一次往返费用也从2000万美元增加到9000万。
【诺格宣布砍掉“欧米伽 (OmegA) ”火箭项目】 号称“四大帅箭”之一的OmegA,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已宣布将不再继续推进“欧米伽”火箭研制工作。该型固体运载火箭纯粹是为了争取美国天军“国安航天发射”(NSSL)计划合同而设计的,但最终未能中标。 诺格发言人鲍曼在一项声明中说,“我们已决定现时不再继续开展‘欧米伽’运载系统研制工作”;“我们期待着继续在‘国安航天发射’任务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并在我们的其它业务活动中充分利用我们为‘欧米伽’项目所做的投资”。他说,诺格不会就天军决定把NSSL合同交给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和太空探索公司提出抗议。
★ 为纪念此次发射,中国航天集邮协会特印制纪念封一枚! 以长征二号F/T3运载火箭为本封的核心主体设计元素 多层次的航天蓝和星轨勾勒出背景 辅以我国未来空间站线稿元素为点缀本人觉得,还是老图。整流罩上依然采用的是天宫标志,与之前的T型号外观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采用的是火箭发射状态的照片,那就很直观了。大家怎么看?
第一个载人航天,杨利伟说的是: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第一 第一个载人航天,杨利伟说的是: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 第一个太空行走,翟志刚说的是: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第一个载人登月,会说什么呢
新西兰火箭实验室公司近日宣布,将在电子号火箭的第17次发射任务时开展火箭回收(前几天刚完成第14次发射),如果成功将是全球第三家实现火箭回收的公司。 PS. 听说是开直升机回收,具体操作不太清楚。 莫名想起了“起源号”,有人想听故事吗 2004年,负责收集太阳粒子的“起源号”回归地球。由于样本珍贵,NASA事先准备了直升机拦截,计划是用钩子勾住降落伞完成捕获。当天,起源号切入地球,直升机起飞。然而,起源号在降落伞故障无法打开的情况下一头撞向地面!直升机傻了。
【中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中国航天,加油!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轨飞行2天后,于9月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以上是新华社通稿。 找到一张更高清的长征2F图片:可以看出整流罩有变化,但不是加宽了,而是拉长了。 中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和长二F火箭第二级的轨道数据: 46389/2020-063A: 332 x 348 km x 50.20 deg. 46390/2020-063B: 328 x 348 km x 50.20 deg.
中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的消息。 北京时间昨晚21时45分, 中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中东地区附近上空进行了一次小轨道机动(约1m/s )。 蓝色:试验航天器。 红色:火箭末级。
唯一现场图,长征2F/T3火箭的高清靓照来了! 敬请享用。 唯一现场图,长征2F/T3火箭的高清靓照来了! 敬请享用。 大家顺便帮看看,整流罩是4m级还是5m级。
果然是新华社通稿!连张图片都没有。 新华社酒泉9月4日电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国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 试验航天器将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后,返回国内预定着陆场,期间,将按计划开展可重复使用技术验证,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术支撑。 这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14次执行发射任务。(完) 自己脑补吧。
【发射预报】长征二号F • 某重大科研实验任务 【长征二号F • 某重大科研实验任务】 . 发射时间:2020年9月4日 13:30 地点(Location):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JSLC LC603 火箭(Vehicle):长征二号F(CZ-2F/T3)运载火箭 载荷(Payload):"50万”任务 客户(Customer): 轨道(Orbit): 简介: 本次长二F任务是继“神舟11号”之后,时隔3年首次执行载人航天之外的重大科研实验任务,是保证后续载人航天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对未来空天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保成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深入优化试验流程、合并型号试验岗位,试验队员身兼数职,严格遵守发射场疫情防控条例,做到疫情防控和型号任务两不误。出发,确保试验、发射型号任务后墙不倒!”冯耀辉对完成任务信心满满。 动态更新: 【2020年09月03日】航天爱好者网根据通告,此任务暂定为北京时间2020年09月04日13时30分左右发射。 【2020年05月23日】仍没有相关消息,推迟待定。 【2020年03月01日】2020年03月01日根据上文添加此次任务。 转自航天爱好者网。
BFR又双叒叕改设计啦 2020版BFR,你值得拥有! 星舰的“Super Heavy”又将简化设计:6腿变4腿,31台发动机减为28台。 其中,内环可摆动的发动机数量 由 7台 增至8台。 Super Heavy Booster的猛禽发动机数量也因此一降再降——41台到37台,再到31台,如今“只有”28台发动机。 此时开源设计再显神威:达人一口气连续贡献3个方案:
看来中国空间站的问天舱和梦天舱已经完成初样。汤婆进行了参观, 看来中国空间站的问天舱和梦天舱已经完成初样。 汤婆进行了参观,但不能上图,不然你懂的!
北京时间今天11时05分,“火箭实验室” Rocketlab 公司在新西兰玛希亚航天发射场的 LC-1 发射台使用 Electron (电子) 火箭成功发射 Sequoia 卫星,这是该火箭自今年7月发射失败以来首次复飞,也是该公司系列火箭的第14次发射。
欢迎搭乘苏联火箭! 这是一张挺珍贵的手绘航天主题海报,它制作于苏联末期的1989年。海报的制作者是美国太空商业公司(Space Commerce Corporation/SCC),它是苏联Glavkosmos公司的美国代理公司。
『发射预报』2020年9月—10月发射预报与数据统计! 截至8月23日10时,全球入轨发射统计:
火星舰队:三枚探测器与三枚上面级! 七夕:天问一号距离地球超1000万公里,嫦娥四号工作满600天。 在茫茫宇宙中,正在奔火途中的天问一号,于今天(25日)22时45分,距离地球突破1000万公里,飞行里程约9300万公里,探测器飞行正常。在月球背面,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面工作时长在今天突破600天,月球车累积行驶里程突破500米,达到519.29米,再次刷新“自己的纪录”。两器分别于20时35分和10时46分完成第21月昼工作,进入月夜休眠。“鹊桥”中继星工作正常。(中国探月工程) 天体物理学家Jonathan McDowell,最近发布了他计算的三个国家发射火星探测器的位置。 图一上的“火星舰队”,三个小点分别是:希望号、天问一号和毅力号。可见三个探测器目前正在努力由地球轨道飞往火星轨道路途中。 图二显示了三个探测器目前位置。六个小点分别是:希望号、旁边的是日本H2A火箭的上面级,天问一号、旁边的是长征五号第二级,毅力号、旁边的是半人马上面级。基本上还是按照发射时间的顺序在前进。 上面级把火星探测器推入地火转移轨道后就会与探测器分离,但是两者之间目前的位置差距还很小。随着时间推进,开始的速度和方向差异被时间累积起来,会造成越来越大的距离。正所谓失之毫厘 差以千里,而上面级的具体位置也将越来越无法推测。
关于新格伦火箭的运力。 低调的蓝色起源只公布了两项运力数据: LEO45吨; GTO13吨; 这到底是回收运力还是不回收运力? 似乎还没完。 新格伦火箭有两型火箭:二级构型和三级构型。芯一级都是7台BE-4引擎,每台249吨推力,7台就是1743吨推力。 以长征五号为例,起飞推力1060吨。也有两个构型:一级半LEO是25吨,二级半GTO是14吨。 按理说,新格伦1743吨的推力比1060吨还要高的多,GTO运力却只有13吨。所以这是回收运力?但如果是回收运力,LEO45吨怎么解释?那理论上不回收运力就超过70吨了。 要知道,理论LEO63.8吨的重型猎鹰,起飞推力都达到了2280吨。新格伦也才1743吨。这又怎么解释? 所以,更合理的解释:LEO45吨是二级构型运力,GTO13吨是三级构型运力,都属于不回收运力。 感觉这个甲烷箭的运力属实有点拉跨,要知道它比长九还要高2米,达到95米。
破事水:以为是科普,让我猝不及防。
破事水:如果长征是Long March,那么远征呢
【天问一号】 1个月前的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截至今日12时(23日),天问一号飞行里程8650万公里,距离地球927万公里。目前探测器飞行正常。
2000年8月23日,美国首次成功发射德尔塔3型运载火箭。这是该型火箭的首次成功,也是它的最后一次发射。 德尔塔3型运载火箭,又称三角洲三号运载火箭,为波音公司所研制的不可重复使用火箭。它首飞于1998年8月26日,失败,之后的第二次飞行又失败。虽然第三次发射成功,但多数客户已失去信心,且德尔塔4型运载火箭定型并发射成功,这也让此次发射成为德尔塔3型运载火箭的最后一次发射。
JAXA小行星探测器隼鸟二号的拓展任务: JAXA的小行星探测器隼鸟二号 (Hayabusa 2) ,在带有样品的太空舱于2020年12月返回地球后,隼鸟二号将再次返回深空,此时预计将剩下约一半的离子发动机燃料 (氙),并且可以执行新任务。 经过筛选和审查结果,最终将范围缩小到两个对象: 2001 AV43 和 1998 KY26; 这两个天体的轨道不同。它计划通过金星借力于2029年11月到达 2001 AV43 。(地球->金星->地球->地球->小行星) 另一个飞行计划:2031年7月到达 1998KY26 (地球->小行星->地球->地球->小行星) 。 无论哪种都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将需要10年来完成,将在今年秋季做出最终决定。
JAXA火星卫星探测(MMX)项目的资料: JAXA火星卫星探测(MMX)项目将于2024年发射,计划探测火星的两颗卫星。 MMX计划配备了11种仪器的轨道飞行器,在3年时间里研究火星卫星火卫一(Phobos)和火卫二(Deimos)。随后,MMX将登陆火卫一(27公里),降落于其表面并停留几小时,随同其降落的可能还有一辆漫游车,其上配备有一个钻探,可深入2cm采集10克样本,送入容器并起飞,于2029年返回地球。 MMX的预计成本为4.17亿美元, 2024年9月发射火箭; 2025年8月抵达火星; 2028年8月离开火星; 2029年9月返回地球。 MMX应该是JAXA投资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深空探测任务,堪比NASA旗舰级。之前,苏俄的曾三次火卫采样任务规模也很大,尤其福布斯-土壤号的质量达到6吨级,之前有说过。 它甚至还有一辆小巡视器,由欧洲研制。参数不明,但看得出规模很小。牛逼的来了,看释放流程,居然是先砸上去。 再伸展开,完成采样,最后着陆器才登陆。 神操作!
在8月16日,这颗小行星最初被标记为ZTF0DxQ,现在被天文学家正式称为2020 QG,它距离地球只有2950公里。这使2020 QG成为有史以来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更危险的是,实际上天文学家们在六个小时之后才发现这颗小行星,因为这颗小行星是从太阳的方向来的,帕洛玛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们在事后6小时才发现。
每日宇航员分享了一张重型猎鹰、土星5号、太空发射系统(SLS)、星舰的性能参数表,其中每个图上用不同颜色代表的5个参数,从左到右依次是: 1、红色:助推器(百万牛顿) 2、黄色:LEO近地轨道能力(吨) 3、蓝色:TLI地月轨道能力(吨) 4、绿色:价格(美元) 5、暗蓝色:价格/kg
俄航新计划:重起航天飞机、登陆月球以及金星采样返回! 根据《今日俄罗斯》报道,俄航集团总裁 德米特里•罗戈津 近期发言总结: 1. 俄航正打算研发新的载人航天飞行选项,想要用类似基于上世纪80年代暴风雪号的一种有翼航天飞机来接替现役联盟MS飞船。 罗戈津解释说:“我们需要一种构型完全不同的可重复使用飞船,类似于暴风雪号,具备跑道着陆能力。”不过他承认,发展一种现代化、有翼、可重复使用的飞船以接替现役联盟号飞船将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指出,无休止的现代化改进“对于航天技术发展来说是有害的”。 2. 俄航正打算建造将超越马斯克的火箭的可重复使用火箭。 罗戈津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说:“我们正在研制一种甲烷火箭,用以接替联盟2。”他称那将是一款可重复使用的综合航天系统,并称其第一级有望能够使用至少100次。罗戈津说,“当然,我们正在关注我们的美国同行在做什么”;“但我们的工程师正在尝试走一条捷径——不是去重复我们的太空探索公司同行正在做的事情,而是要超越他们”。罗戈津说他并不觉得“载人龙”飞船有多了不起,称其着陆“相当粗暴”。他说:“它不是按地面着陆来设计的,而那正是美国同行选择像45年前那样在水上着陆的原因。” 3. 俄罗斯航天计划框架下,2021年计划向月球发送俄历史上首个星际登陆器“月球-25”。之后,计划于2024年发射“月球-26”轨道飞行器,其应对月球表面进行测绘。俄国家航天集团此前表示,在双边协议框架下,俄“月球-26”号轨道飞行器将选择未来中国登陆器在月球表面的着陆地点。 与此同时,在已达成协议的框架内,俄罗斯与中国将研究在彼此月球器即“月球-26”和嫦娥7号上安装科学设备的可能,以及进行联合空间实验的可能性。 罗戈津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该集团与中国国家航天局将于今年秋季开始就确定联合月球科学基地的范围和任务展开谈判。 此外,罗戈津还指出,俄国家航天集团计划从自己的储备中拨出资金,用于研制“联盟-6”火箭,该火箭将成为用于登月的超重型火箭的核心部分。 4. 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 (俄航) 总经理罗戈津8月7日对俄新社表示:俄航希望重返金星并取回其土壤样品。
图片:星舰将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发射,目前正在建设中…… 没记错的话,发射平台同时也是回收平台,所以比较重要。 去年老马说“六个月完成入轨”,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个月。你们觉得何时能真正入轨!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