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姬
量子计算姬
关注数: 32
粉丝数: 306
发帖数: 13,042
关注贴吧数: 22
啃了数十枚蓝靛果(Lonicera caerulea) 应该知道这货不能运输,确实是即采既食。 味鲜,微苦,还算不错。(当然有甜味和酸味。) 有人吃过吗?
红子鸟与北美亲戚黑顶山雀 红子鸟与黑顶山雀同属(生物学来说,同属已经是亲缘很近了),长得也颇像。 黑顶山雀野鸟也爱亲人;红子鸟有时是宠物。 有人觉得两种鸟很像吗?
这算不算懒人樱桃? 长得矮(6尺高),而且是灌木。 基本上不太打理,就是偶然剪枝、埋一埋枯叶(肥料)。 果子不算太小。 超级耐寒(加拿大草原冬天不怕,就是为加拿大草原冬季培育的。)
观赏石斑鱼到底是啥情况? 有人也许会问:石斑鱼,这不是食用鱼吗? 后来在国外的观赏鱼网站看过,才知道好几种石斑鱼是观赏鱼, 特别是Miniatus grouper,体型适中,也是不错的观赏鱼。 最近刷到一些淡水化龙趸(这些是混种的,大概没有传统龙趸这么大。) 没错,褐蓝子鱼的亲戚狐狸鱼,也是常见的观赏鱼(褐蓝子鱼:宝宝心里苦呀。。。。。) 真的有观赏石斑鱼吗?
什么?叫司马懿的西方女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chinanews.com.cn%2Fgn%2F2024%2F01-19%2F10149385.shtml&urlrefer=8155ed36ef15f232d87aaa8e8f8c4423 大家可能有点奇怪。。。。。 发在三国吧不行,一定又被封。 好像,所谓的“司马教授”往往是外国人。
讨论一下史学 因为史学涉及东西太多,敏感度极高。 以前以为学历史就是学各式各样的史实;后来大学副修历史,也理解到历史课很少学史实; 相反,是以史学为基础的。 波音的《无字史记》等等都是通俗史学作品,不见得多专业,但受众广嘛。 李峰那部《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是比较学术性的史学作品。 史学是指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而这不是记忆一些史实就能做到的。 为何史学这样敏感? 大家对中国史学有啥理解?
说说汉末三国史学类书籍 现代历史学家的著作,柏杨这类史学不通的不算。 文学士确实是渣,不过也算比一般没史学学习的多了一点根基。 领悟到史学重要性,还得大学时期;中学教历史,主要教一些事迹,史学很少涉及。 闲来也看看史学作品。 大部分汉末三国作品的注意点都在人物上,反而史学上的发展比较被人忽略。 《三国志》记载的主要还是史料,史学上反而不重要。 大部分三国作品都比较注重个人的成败得失,反而对推动历史的大车辆不注重。 为何史学作品不好写?
为何新中国能工业化成功,之前不能? 要从史学角度看,而不是单单说史实。 清朝也有工厂和若干生产(说洋务运动毫无成果是不尊重历史),然而远远未达到工业化水平。 从纸面来看,民国时期,因为战乱,工业化只有退步,没有进步。 新中国工业化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却差不多走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开端(如果以Jeremy Rifkin要革掉化石燃料的命的看法来说,现在只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这次,还是用约定俗成的说法,第四次工业革命吧! 问题就是:现在美国还保持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思维。
哪些复姓存在感比较高一些? 欧阳非常常见。 找“诸葛教授”,居然找到一批(以一个小众姓氏来说,不错?) 宇文教授、司马教授,难一点。。。。。。 国外说“懂就做;不懂就教书”,当然教职员对这句话很反感的。 中国哪些复姓存在感比较高呢?
可可怎么就这样依靠蠓类授粉? 普通蜜蜂不要想了,无刺蜂小小的还凑合,蚁也行,偏偏就是蠓类才是可可最佳授粉者。 就是这奇葩特性。。。。。。
真鱉蠊为啥这么难寻、珍稀? 真鱉蠊真心的好看(整个属都盛产高颜值物种。) 非常的珍稀;脆皮倒不至于,就是不好繁殖。 很多美丽的蜚蠊都居于深山老林,而且不容易养活和繁殖。
严格来说,《十亿光年》系列算不算三国文或三国有关作品? 没错,借用了各式各样的历史名人,并复制了他们。 然而,要知道,基本上跟三国历史无关,更大程度上是太空歌剧。 当然,《十亿光年》还不算最奇怪的,系统文、玄幻文才更奇怪。 表面上使用了三国人物和一些地名,却转移上了宇宙。
既然北美野牛与家牛没有生殖隔离,为何不是同属呢? 表面看来,北美野牛与家牛不是同属,亲缘颇远。 实际却是:两个物种并无生殖隔离。 还有什么表面上不同属,却不存在生殖隔离的物种?
加拿大基础教育与文科教育: 倒不是听来的,算是经历过: 除了魁北克省外,其余基本上都是英语地区;英文课多是教文学和文学理解(实用性可疑?) 理论上,英语母语者也有一定实用水平;实际上,加拿大成年人半文盲率超过40%。(记住,这个半文盲的指标相当高,包括理解日常遇到的说明书、地图、一定使用讯息科技的能力、基础运算等等。) 其余学科基本上,高中等同国内和香港初中水平。 高中自己缺了化学,所以大学上了文科。 头一个英文课,因为讲师(应该是资优人士,跳过了硕士读博士的,而且懂昂撒语)对文法很严格,仅仅拿得合格分数。 所谓的理科,可以象征地修一些。 文艺科叫必须,不过艺术史也算。 只要不是荣誉学位,文学士不需要毕业论文。 相对低压课业和更容易获得大专文凭和学位,有无可参考?
到底三域论还是双域论更加普遍呢? 就算近期出版的书,也有提三域论的。 (正在刷一部Marilyn Roossinck的一部新书The Lives of Viruses: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Planet's Viruses),也是提到三域论的。) 2023年的书,不算老书。 查到这是一位退休教授。 我完全不用应付学业;学问就是兴趣罢了。
讨论一下司马皇室与慕容皇室 司马皇室,一想到就是两位发展障碍的皇帝(又有一说:极度可能是历史书黑的,缺乏执政能力是真的。) 另外,五胡乱华、以及东晋的不思进取。 司马炎迅速腐化以及实封制度的流弊。 当然,“希望”司马绍过早死亡、司马曜个人自律上的问题。 (严格来说,司马绍应该是司马皇帝比较靠谱的一个。) 关于司马皇室的视频,一般都只留意污点,又指出为啥现代司马成了稀有姓氏。(算吧,司马的普通话谐音比较难听。) 连找司马教授也找不到。(尽管教授这玩意也不太突出,不过一个姓氏连教授都不出几个,也许也比较不行?) (别说,慕容也是稀有姓氏;而且粤语谐音太差(你懂是什么谐音的),最近查到的近代名人就慕容慎行;故意找慕容教授,倒是有几位。) 慕容皇室比司马皇室还靠谱? 晋朝的情况,应该不单是皇室不靠谱的。
北美野牛能否普及化? 尽管看起来有点可爱,北美野牛却是颇危险的动物。 然而,肉质不错,外加胆固醇与脂肪远比普通牛肉低得多,往往被视为理想肉类。 问题是:牛的碳足迹很高;减少吃牛科动物,应该对减低碳排放很有帮助。 皮革?也可以呀。 也有类似羊毛的毛(记住,羊也是牛科动物。)
能否解析:孙权的儿子为何都不长寿? 孙权的寿命嘛,虽不是手下吕岱那级数,也不算太差了。 除去非自然死亡的孙奋、孙霸、孙亮、孙和外,孙虑、孙登、孙休都过早病死。 然而,为啥孙虑、孙登、孙休都过早病死呢? 如果依照曹操卞夫人的逻辑,孙权的夫人们可能也有问题喔。 因为现代人猝死也不少,不要以为他们在现代就不会猝死,就是存活机会高一些而已。 另外,夏侯称也是猝死。 寿命其实是很个体的事,不要老拿人均寿命来说话。
宠物文雀真的比野生的更多? 如果一种物种依靠人类生存,是否一种悲哀呢? 宠物文雀,又叫爪哇文雀,在野外极度濒危,却往往人工培育。 可能世代都没适应野外生活的爪哇文雀真的不少。 希望爪哇文雀不要步Simandoa conserfariam 后尘,仅仅沦为人类玩物吧。。。。。
好奇问问:宠物貂真的是与小熊猫亲缘最近的宠物吗? 算吧,小熊猫长得再可爱,也不是合适的宠物。。。。。 宠物貂虽然是吃肉的,却属于鼬总科(小熊猫也是鼬总科的。) 鼬总科可以驯养的,应该不止宠物貂。。。。。 可能,臭鼬亲缘上更贴近小熊猫?
提提吕岱和类似的汉末三国人物。 人品、能力、寿命都在线,(就算是现代人,健康寿命和整体寿命达到吕岱水平的也很少。) 满宠可能是比较接近的。 诸葛亮有吕岱的健康寿命和整体寿命的话。 古代长寿者往往都是隐士(当然,隐士也不见得什么都不做,张臶和胡昭都是教育工作者。) 这里是指有能力、寿命在线、又留下一定功绩的人士。
关于无刺蜂的经济价值 无刺蜂的特点当然是没有螫针,同时,经济价值也不低。 不论蜂蜡、蜂蜜(这个是酸的,不过价值比普通蜜糖高)、蜂花粉,还是授粉,都是颇有价值的昆虫。 另外,危险性比普通蜜蜂低不少。(当然,往往是蚂蚁一样的大小,也有蚁蜂的称号。) B站也有不少无刺蜂视频。 很多人是看上了无刺蜂蜂蜜的高价钱。 比起普通蜜蜂和熊蜂,无刺蜂有啥明显优势和劣势?
【小说】如果说查良镛的小说只是高端网文。 “高端网文”,大家心目中可能有不同定义。 因为不受纸张限制,不少网文都放飞自我,篇幅比《榴花梦》、《蜀山剑侠传》这些都长。 (《榴花梦》,网络上有,有兴趣可以找找。) “高端网文”,大家心目中可能有不同定义: 《网游之从零开始》是完本中最长的网文,因为能接触的信息远比《西游记》时代多,所以, 游戏世界也比《西游记》更大更广。 尽管已经2000万字,其实还没发挥完全,而且存在不少硬伤。 查良镛的小说,有人也说有文学价值,然而,总是有点类似高端网文,除了文笔比较好外, 情节故事也许还不如《琉璃美人煞》。 大家如何评价查良镛的小说呢?
讨论一下:那个皇族的基因最最悲催? 有人可能会提名哈布斯堡(下半身堡),西班牙那支就这样没了。 宋朝赵家也差,遗传病一大堆。 东汉刘家?怎么寿命比盛世平民还差一大截? 清朝爱新觉罗家?之后三代皇帝都基本不育,载湉的梗往往就是说,跟赵构这种功能性GG差不多。 (有器官但功能不行。) 溥仪差不多。 唐朝李家也有遗传病。 实在说,帝王平均寿命不如盛世平民,是真的。
《红颜旧》粤语版(非塑料),以及其他歌的粤语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Bs411X7tz%2F%3Fspm_id_from%3D333.337.search-card.all.click%26vd_source%3D8cd83f36e579f58a8e8c32ae78de44b2&urlrefer=f219fd7d513edabf36874f79bbf2f178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is411R78G%2F%3Fspm_id_from%3D333.337.search-card.all.click&urlrefer=3465f6980adac79cbf03b25fad9dd1fe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HG4y1n7ar%3Fspm_id_from%3D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3%26vd_source%3D8cd83f36e579f58a8e8c32ae78de44b2&urlrefer=d731405ca636966e529ed8f0228acb36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Pd4y127Y5%2F%3Fspm_id_from%3D333.337.search-card.all.click%26vd_source%3D8cd83f36e579f58a8e8c32ae78de44b2&urlrefer=f9a267bab4f3f1f627a01d5b81049985 (提示一下:师欣是声优。) 如果说自身成就,把少年和青年时代的小肚子减下来,算是有了可见的腹肌(不算完美马甲线。)好像,现在男女都是说马甲线了。
【冰霜】实现龙族的可行性报告。 到差不多结局,最终才会遇上原版龙族。 然而,只有神林的人形魔宠才算得上龙族,那几条龙是真的巨龙。 目前科技,治愈残疾都难上加难,龙族更是非常遥远。 暗物质通讯?
说说亮声Open陈澳平的填词水平,另外,也提提曹日劲: 《笑一笑》(曲词都是她写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tU421d7e1%2F%3Fspm_id_from%3D333.999.0.0%26vd_source%3D8cd83f36e579f58a8e8c32ae78de44b2&urlrefer=8496b14e9df046574703894f463894ff 《笑看风雨》(也是)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yc2jYgEu2%2F%3Fvd_source%3D8cd83f36e579f58a8e8c32ae78de44b2&urlrefer=4219298d22ee1a89757e1406a8596596 《以后的以后》(她的歌词,她却说现在的心境写不出当时的歌词了。跟原版是相反意思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Ht421g7Jk%2F%3Fspm_id_from%3D333.999.0.0%26vd_source%3D8cd83f36e579f58a8e8c32ae78de44b2&urlrefer=ba4819ce811d4f57d70dd8eb38288126 作为语文专业,如何看这些歌词? 曹日劲为Open填词的《我来人间一趟》和《总以为来日方长》是考虑到Open当时的心情的。
有玩蓝子鱼的吗? 褐篮子鱼是著名的食用鱼,然而,很多长得像海水神仙鱼与蝴蝶鱼的蓝子鱼喔。 褐篮子鱼:宝宝心酸呀。。。。。。 狐狸鱼是比较著名的观赏鱼。 也有很多其他好看的蓝子鱼。。。。。。
Maurita大陆没有陆沉的世界? 这不算最夸张的魔改;这里魔改地球地图的多了去。 这里,塞舌尔算一个大岛,也假设它没有沉没。 这样,对气候和世界情况有啥影响?
关于《透过钱眼看中国历史》的三国部分。 三国比喻成斗地主,因为斗地主本来就是三方游戏。 原文: 为什么杨修参透了曹操所说的“鸡肋”的含义,提前收拾铺盖卷准备撤 退,就被曹操杀掉了?因为杨修他姓杨。 为什么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拯救了东吴政权,仅仅因为在立太子的 问题上说了几句闲话,就被孙权逼迫而死?因为陆逊他姓陆。 为什么诸葛亮能够让皇上的叔叔三次登门拜访,自己故意摆谱睡午觉 让刘备候着?因为诸葛亮的老婆姓黄。 一谈到三国,中国人就有了无数的话题,就像西方人说有一千个人,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对三国故事的见 解。“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撇去浮在三国故事上的善恶、忠 奸,谋略、厚黑,从经济的角度揭示三国群雄们的难言之隐。 都怪黄巾军掀牌桌 要真正理解三国时期的天下大势,我们得一直向上追溯到东汉的建 立。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推行了一系列糟糕的改革,一时间 天下大乱(关于王莽的改革,本书第八篇有专门的介绍),汉光武帝刘秀 在南阳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剪灭各路起义军,复兴了汉室,史称东汉。 东汉既然是依靠豪强地主捧上台的,自然要维护这些铁杆后援团的根 本利益,不仅对他们自建坞堡、铸造钱币、组建武装睁一只眼,闭一只 眼,遇到豪强地主兼并小自耕农土地的事情,更是少有过问。 此外,东汉在选用官员的时候,采取了一种叫做“察举”的制度,就是 由地方上推荐才能出众、孝顺廉洁之士,比如每年每二十万人中可以举荐 孝廉一人,不足二十万则两年举一人,不足十万,每三年举一人。这本来 是国家从下层的布衣寒士中选拔人才的方案,但由于察举的权力掌握在各 郡的太守手中,察举又不像现在的高考,有客观的分数可以参考,就很容 易营私舞弊。各郡太守往往与地方上的豪强地主有关联,自然会更多地举 荐圈内的人士,长此以往,一些所谓的名门望族就垄断了东汉时期的仕 途,不仅平民百姓无法参与政治,就是一些中小地主家中的优秀子弟,也 很难谋得一官半职。 这样的政权注定是不稳定的。前面各篇中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社会的 底层是大量的自耕农,国家的税收来自于向这些自耕农直接收税。可是豪 强地主做大后,不断兼并土地,把自耕农变成自己的“农奴”,国家无法从 豪强地主那里获得什么税收时,国家就损失了许多收入。东汉王朝无心也 无力打击那些豪强地主,于是就只能看着自己的税收不断地减少下去。到 了东汉末年,朝廷甚至依靠卖官爵来获得足够的收入。 土地兼并还让许多自耕农破产,而中小地主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东汉 王朝的大厦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只差有人朝柱子上踢上一脚,大厦就 会崩塌了。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公元184年张角率领 他的太平道教众终于发难,几十万头裹黄巾的农民起义军如烽火燎原,让 缺钱的东汉朝廷疲于应付,一时间天下大乱,都城里宦官一派和外戚一派 杀得血流成河,各地豪强地主拥兵自保,或彼此攻伐…… 黄巾军并没有直接推翻东汉王朝,但却掀翻了东汉末年的政治牌桌, 各方力量此消彼长,一些新的政治力量开始崭露头角。一场昔日的名门望 族与新兴力量的对局开始了。
Thyrsocera spectabilis,有人见过这个物种吗? 意外从一个日本网站看到的,当时找的是Sundablatta 的图片。 貌似资料不多,颜值也算不错,应该是颜值被日本人青睐的。 应该是东南亚的物种,好像新加坡那边有分布。
有人试过养土鳖虫吗? Eupolyphaga sinensis,名字说明了中国籍。 这不过是本属中最最著名的。 因为在膏药中不少见,所以也有点名气。 冀地鳖不同属,Polyphaga plancyi。 怀疑冀地鳖也有药用价值呢。。。。。
比脏:以下那些食用鱼更脏? 适应力强、对污水承受力高的食用鱼可不少: 罗非鱼:不限咸水淡水,而且污染承受力极高。 巴沙鱼 褐蓝子鱼(泥鯭):这不脏才怪,有臭肚之名。 泥鳅 继续提名,脏的食用鱼不是例外,而是常规。
一首《粤语歌》,亮声Open原创歌曲。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5VpreREir%2F%3Fspm_id_from%3D333.999.0.0%26vd_source%3D8cd83f36e579f58a8e8c32ae78de44b2&urlrefer=b8a0b8a7e44fe566c45c4780dece2c5e 她还有不少原创《粤语歌》。
解析一下:为何人类对昆虫理解这么少? 尽管75-80%已知物种都是昆虫,而且昆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一,我们对昆虫的理解可以说是冰山一角。 单单是蜚蠊目,未知甚至所知甚少的物种就很多。要不是有些人喜欢宠物蟑螂,我们对蜚蠊目的理解更少。 蜚蠊目明星就是那些害虫物种、土鳖虫(著名中药)、一些宠物物种。 鞘翅目巨大,但已知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人工智能可以解答,不过更想有人思考一下。
【小说】讨论一下古代小说《榴花梦》 这玩意最大特点是长度媲美当代网文;内容不知道如何,没试过。 不过自己耐心尚可,刷完了当代最长完本网文《网游之从零开始》。 有人听过或看过吗?
怎么为人熟悉的蟑螂品种这么少? 4000多种已知物种出几十种害虫,却是蜚蠊目中最著名的。 不得不承认,著名中药土鳖、金边土鳖(东方水蠊)也有些名气。 马岛算是比较“成熟”的宠物。 犀牛?长寿、智力比较高,尽管没有真鱉蠊和Therea属这样漂亮。。。。。 实际上,大部分蜚蠊目昆虫都比较低调,远离人类。 黄缘拟截尾蠊? 好些蜚蠊目,就是看看成虫后的美丽。(养花一样?) 恐蠊?别被名字骗了,全部都珍稀得让人心痛。 Sundablatta 有些品种也颇好看。
想知道:蒙古国真如B站那些视频说得这么差吗? 严重荒漠化、表面上的“人均GDP”并不反映真实发展状况。 过度放牧、牲畜过量。 污染严重、贫穷率极高。 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这是B站的视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KKp4eNE8Y%2F%3Fspm_id_from%3D333.337.search-card.all.click%26vd_source%3D8cd83f36e579f58a8e8c32ae78de44b2&urlrefer=2e2a89eb898b2745288067fae26ac4c2 "歇泽而渔”是哪个视频的说法。
开始啃《三国志》 《三国志》历史意义应该远高于文学意义,包括的文献不少,本身也含有当时不少文献。 加上历史文献流失严重,《三国志》算是有效地保存了不少汉末时代的文献和记录。 《三国演义》有部分文句是直接来自《三国志》的。 如果看起来,《资治通鉴》更好阅读一些,然而,《资治通鉴》的历史性存疑。
【小说】谈谈《网游之从零开始》 这部著名,主要是当时是完本的最长篇网文。 (目前也是完本的最长篇网文。) 以长度来说,不沉闷、紧张、而且剧情重复度不高,已经难得了。 自己的耐心也算可以,居然把这部看完了。 因为现代资讯发达,想象力水平远胜《西游记》的,倪匡科幻小说的想象力,相比也比下去了。 (倪匡、查良镛、黄易、熊耀华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自创作时代。) 现实化游戏角色(不过还是限于与主角魔宠,更不是什么都现实化的。) 外星人、超能力、远超现实的改造科技,严格来说,更类似科学奇幻。 未知有人尝试过这玩意?
讨论一下狗这个物种 尽管狗从灰狼而来,而且跟灰狼和郊狼都没有生殖隔离,有了狗的基因,基本上就不再是灰狼或郊狼了。 野化的狗只会是野狗,不会是狼,澳洲野狗就是好例子。 而且,野狗极难驯养,适应力却高出灰狼和郊狼不是一点点。 狗跟什么动物没有生殖隔离? 犬属之间为何可以互相繁殖?
汉末三国存在什么娱乐呢? 不论那个时代,人类都离不开娱乐。 汉末三国,限于技术条件,玩的花样可能没这么多,不代表没有游戏玩乐。 刘备就是很会“玩”的。。。。。 音乐、樗蒲、围棋、赛马(包括马车)都是当时娱乐方式。 还有什么?
不同属的蟑螂有无生殖隔离? 生物学中,本来同属就算近亲了。 然而,马和驴同属,却依然存在生殖隔离。 据说Therea属的蟑螂之间没有生殖隔离,而且,Therea属在虫宠中地位不低。 我们对蟑螂的认识非常浅薄;除了那些害虫物种外,太多未知物种了。 已知的理解也不深。 除了那些害虫物种和比较热门的宠物蟑螂外,其余的蟑螂我们都不太理解。 当然,Periplaneta americana与Macropanesthia rhinoceros应该是有生殖隔离的,一种是卵生, 一种是卵胎生。 卵胎生的蟑螂不少的。
在国外网站看到的Eustegasta Buprestoides 在All pet roaches看到的。 怎么?又一种高颜值小强?在著名的Invertebrate dude网站也见到一些。 说实在的,这玩意在百科也没啥资料,可能也是新发现的物种。 据说是中非物种。
有试过虫子钻入樱桃吗? 有次大意,吃了一枚穿了的樱桃,吐核居然有一只死蚂蚁(还好,完整的。) 差点变了食蚁兽。 之后,没穿的樱桃才采、才咬。 我们的樱桃不是超市的“车厘子”(这个甜得发腻,不喜欢),而是带有一点酸味的。 (一般叫酸樱桃,记得是Prunus fruticosa 与Prunus cerasus的混合,而且是灌木。 大概鸟儿不介意的。
讨论一下波音的历史书 记住,只讨论书的内容,不讨论作者本人,否则就是人身攻击了。 承认他的书只能是基础知识,而不是严谨的学术作品。 《无字史记》确实挺有趣的,然而很多词都是他创作的。 塔岛技术悲剧? 《草与禾》现在才开始听。(透个底,我是用粤语听的,自己普通话实在比较差。) 他还有不少作品,都比较简短,比起动辄数百万字的网文,当然比不上。 刚刚才用粤语听完两部大爽文:《大明疯皇》、《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大爽文:因为把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得无以复加,尤其是《大明疯皇》,简直断绝了欧洲人崛起的机会。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也很爽。。。。。。 (粤音而已,读出来还是正常白话文。) 历史只是兴趣,尽管当年文学士也是副修历史,也算不上专业。 有人听过这些书吗? 认为解析如何?
某些国家的版图和被想像成的各种事物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4fHKeVEqu%2F%3Fspm_id_from%3D333.999.0.0%26vd_source%3D8cd83f36e579f58a8e8c32ae78de44b2&urlrefer=1dc6e2f7dc1397abf6d86c9db703c0bf 这只是其中一罢了。。。。。。。 阿尔巴尼亚是真尴尬? 斯洛文尼亚版图像鸡,也算公认的。 意大利=靴子。 有些很形象,有些很牵强。。。。。。
查询一下樱桃们的拉丁学名。 自家那灌木樱桃叫Prunus cerasus X Prunus fruticosa (有些樱桃被蚂蚁钻了,有次咬死了一只蚂蚁,之后,都查查有无穿才采。) 理解到为何喜欢画被虫钻了的苹果了。 果肉多汁酸甜鲜美。 欧亚品种杂交。 Prunus avium是著名的甜樱桃。 不介意酸樱桃;甜樱桃甜得有点发腻了。 樱桃家族有柑橘家族这么乱吗? 当然,有类似Brassica三杰一样(Brassica oleracea, Brassica rapa, Brassica junicea)一样,一门出若干栽培品种?
小熊猫的尴尬分类 小熊猫科被划分到鼬总科(Musteloidea)下,熊型下目(arctoidea)。 与大熊猫关系还是比较远: Arctoidea还分Ursidae和Musteloidea. Ursidae之下才到大熊猫,大熊猫也是一种熊。 严格来说,小熊猫算一种鼬吗? 臭鼬、浣熊、鼬科居然也是小熊猫的远亲?
大家如何看稠李? 英文叫chokecherry,好像也能跟樱桃扯关系一样,加上也是Prunus属。 稠李基本上负责“貌美如花”,花形好看。 果子有点甜,核大肉少。某些时候,可以有粉红色果汁。 总之,稠李主要还是观赏植物;果子主要是鸟类食物,不太适合人类食用。
讨论一下熊形下目 熊形下目分为熊总科与鼬总科。 大熊猫却属于熊总科、小熊猫属于鼬总科。 说小熊猫是一种“鼬”却有点太扯。 著名的宠物貂?鼬。 虽说同属熊形下目,大熊猫与小熊猫关系其实很远。 小熊猫与宠物貂,比与大熊猫的关系还近一些。 宠物貂严格来说也是一种小型熊? 鼬总科和熊总科的关系应该比较远?
为何俄罗斯出口粮食,苏联时代要进口粮食? 历史上的苏联,谷物一直短缺。 然而,现在的俄罗斯却是粮食主要出口国,而且耕地少了不少。 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 有些人可能觉得太神奇了。
提提:味道最像榴莲的果实? 如果说榴莲可可,太珍稀了。(不过榴莲与可可有亲戚关系的。) 记得有人提过,不过时间久了,忘了。 乳木果是牛油果的亲戚,不过果肉要在当地才能尝到。 菠萝蜜哪里像榴莲?不过外貌有点像罢了。
唱腔有点类似杨漫的抖音音乐人:寇晴 先看看抖音短视频和直播: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douyin.com%2Fsearch%2F%25E5%25AF%2587%25E6%2599%25B4%3Faid%3D4b445379-afc7-4061-81b9-69acf645caa4%26type%3Dgeneral&urlrefer=750b54a7cc244ed561a7394515037411 寇晴不单是抖音音乐人,粤乐悦越旗下歌手,也有出版实体唱片。 每日早上、中午在抖音直播。 抖音上百万以上粉丝。。。。。 试试看,唱法和嗓音可能类似杨漫喔。
说说鼬总科 这里有几个“大明星”:小熊猫、宠物貂、浣熊、水獭、海獭,鼬总科应该还有点名气。。。。。 因为外形可爱,不少人见到小熊猫会冲口而出:想要一只。 有人可能会说:难怪这样吗像,小熊猫和浣熊都是鼬总科的。 不过,鼬总科中,适合当宠物貌似只有宠物貂喔;别把皮毛兽和宠物貂弄混了。 水獭和海獭都是高智力动物。 有人想到:或许别的星球或以后的地球,在鼬总科中会进化出智能生物喔。 大家对鼬总科有啥认识?
认真点讨论汉末三国的武装情况 汉末三国,当然是铁器时代,不过炼钢技术应该还不太发达。 长柄大刀?配在卢象升身上比配在关羽上更合适得多。 汉末三国真的马镫也没有吗? 强弓劲弩是有的,不过据说受潮就不好用了。 床弩、攻城车、投石车都有一些。 猛火油、燃烧瓶这类玩意? 盔甲强度应该不如中世纪和早期现代的板甲和全身甲。双层甲或三层甲?防护很好,却累死个人。 冷兵器损耗当然不如热兵器大;“修修还能用”的情况很多。
再讨论一下东汉发展史: 把东汉衰败的锅甩向刘宏和刘志有点太片面。 然而,先从皇帝说起还是能有点初步理解。 东汉皇帝短寿,只有刘秀、刘莊、刘协是相对正常寿命(也不算真正高寿,吕岱、来敏、张臶、胡昭等 都超过了现代人均寿命,而且是健康寿命与整体寿命基本一致。) 谁说古人都是短寿的?现代能做到的,只是把长寿相对普及化;现代猝死和慢性病的也很多。 张臶、胡昭都是隐士;吕岱算是懂得养生的。 刘炟和刘肇这两位相对贤能的皇帝早死,对东汉也是一大打击;两位哪怕有50左右的正常寿命,而且不犯糊涂, 也许情况会好一些。 刘祜在位期间,一般被看作东汉由盛转衰的时刻。 刘保也算有点作为,可惜种下外戚祸政的开端。 (刘保有些很前卫的政策;寿命又是硬伤)。 刘炳与刘缵都太早死,说不上什么。 (迷信帝王什么的根本不靠谱;没错,汉末三国那些寿命高于香港现时人均寿命的,遗传和生活条件都是因素。) 哪怕西汉皇帝也不见得特别长寿,起码靠谱一点点。 东汉皇帝短寿,一直是历史谜团,却也是造就汉末三国情况的引由。 刘志、刘宏应该是个人生活问题导致短寿的。如果合理养生和自律的话,刘志和刘宏应该可以相对长寿一些的。 应该回到世家发展、下层上升渠道和土地兼并问题。 另外,边防、民族政策、凉州问题也可以讨论一下。 这个应该是个大帖。。。。。
生物界“三国志”:古菌、细菌、真核生物。 说是“三国志”也勉强可以:因为英文中的Domain也被称为“superkingdom”、"dominion"、“empire”、“realm”。 (全部都可以称为“国”)。 古菌最最古老。 细菌也不差。 真核生物是最新的。 (有人可能问起病毒,偏偏病毒这玩意人类最不理解。) 极有可能,真核生物是古菌和细菌产生的。 真核生物中,无脊椎生物是绝对主流。 感觉就是真核生物其实是最脆弱的。 其中,论物种生存能力,脊椎动物比无脊椎动物更差一点。 为何微生物能占据生物界“三国”中的“两国”? 真核生物中,为何无脊椎动物成了主流? 又不用应付考试,纯属兴趣玩意。
有人知道这些事什么生物吗? 最好提供拉丁学名;生物学这门绕不过拉丁学名,尤其是冷门的生物。 Pacific clam这名字绝对不好用。 貌似都是蛏子,不过不敢确认。
古印度文明覆灭到吠陀文明成立中间发生了啥? 这个空窗期持续了200年左右,就是公元前1700到公元前1500年。 用全新世纪年,就是8301到8501年的事。 因为古印度文明极度神秘,大家都有遐想。 吠陀文明的记载比较明确。 古印度文明为啥覆灭还是迷;吠陀文明的成立反而明确得多。 这里主题还是那段空窗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