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gerMM_sgs TigerMM_sgs
关注数: 41 粉丝数: 179 发帖数: 4,301 关注贴吧数: 83
【情况申明】请留意围棋吧近期集中出现的吧主投诉现象 尊敬的百度贴吧管理团队:   您们好!   我向贵团队致信,意在反映近期围棋吧大吧主 @晓寒岳麓 遭受有组织的攻击这一事件。我谨请求贵团队认真查明事实真相,还当事人以清白。   以下信件是我于3月17日通过贴吧投诉系统向贵团队发送的。从我收到的反馈来看,可能由于该系统的格式限制,此信件被误认为是针对该吧主的投诉,因而未得到妥善处理。为此我在“贴吧意见反馈吧”再次以发帖的形式将此信件抄送,希望引起贵团队的重视。   谢谢! TigerMM_sgs 2013.3.18 尊敬的百度贴吧管理团队:   您们好!   请不要听信围棋吧近期出现的大量针对 @晓寒岳麓 的投诉帖的一面之词。   本人是围棋吧的普通吧友,长期在该吧潜水。就本人所见所闻,晓寒岳麓吧主在围棋吧管理方面不仅进行了大量的常规管理工作,而且长期针对此贴吧内部大量出现的具有反动倾向的言论进行高压管制。可以说正是由于她的独当一面,围棋吧才没有沦落成类似“李毅”、“日本之家”这样的不良舆论汇集场所。   然而近期吧内在短时间内集中出现了一边倒的反对她的舆论倾向,并且可以从很多方面发现,这一事件其实是某些既往具有明显反动倾向的发言者,联手通过所谓的“民主选举”进行的舆论操纵过程。其用心极其险恶。   个人认为,贵贴吧管理团队作为拥有大量受众的贴吧系统的管理者,理应肩负维护社会正义,制止不良言论的责任。就此万望贵团队能明辨是非,对近期大量出现的针对围棋吧 @晓寒岳麓 吧主的所谓投诉进行仔细的审阅核实,切实摸清来龙去脉,还贴吧以宁静,功臣以清白。   本人为此不胜感谢! TigerMM_sgs 2013.3.17
【牌张信号的抛砖引玉】帮助黄盖榨干华佗   似乎自从我来到这个贴吧到现在,就一直在呐喊着“支持手牌信号,反对盘外招通牌”的口号,但一直都没什么具体行动。仅看到2莲的文章后实在是受到了感染,于是感觉当真应该给崇尚技术和道德的杀友们做点事情了。   要抛出的这个“砖”是一个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帮助黄盖榨干华佗所有红牌的牌张信号。以下介绍它的各个方面。 [方法描述]   一种牌张信号,帮助黄盖榨干华佗所有的红牌。 [适用范围]   华佗手中有至少2张明红的场合。比如,刘备分牌之后,郭嘉分牌2张之后,华佗黄盖双边冷4连华佗无损 黄盖第二次行动的时候,等等场合。 [操作方法]   如果华佗急救使用的红牌点数小于华佗在此前连续的几次急救中最先(注意,是最先!)使用的一张红牌的点数,则说明华佗在此次急救后仍有红牌;如果华佗急救使用的红牌点数大于等于华佗在此前连续的几次急救中最先使用的一张红牌的点数,则说明华佗在此次急救后已无红牌。 [方法举例]   华佗连续的几次急救先后使用红色的J, 10, 7, 4, 由于后几次每次牌张点数(10, 7, 4)都小于第一次的牌张点数J, 每次急救均表示华佗在此次急救后仍有红牌。   华佗再次急救,使用红色的Q(或J),由于此牌张点数已经大于(或等于)第一次急救的牌张点数,因此表示华佗在此次急救后已无红牌。 [可能的副作用]   在华佗恰好持有3张(或以上)点数相等的红牌,且这些红牌共同的点数大于他持有的其他所有红牌,则使用此方法将遗漏1张(或以上)的红牌。(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其实是很小的。)   嗯,这个“砖”就是这样的。希望它能够引出贴吧中更多有关牌张信号的讨论和建议,后者也就是值得期待的“玉”啦~
有关诸葛甄姬的回复,发个新帖吧~   有甄姬在的场合诸葛可以在同一盘游戏里边同时拥有正观反观和控底的自由(或者说可能性),这是对诸葛效用的极大的优化。   有一个观点很有必要提出,就是“技能使用的灵活程度”这个东西,和技能本身一样,都是提高武将效用的方面。郭嘉主刘备孙权边这个阵为什么强,不仅仅在于表面的技能配合很强,更在于它可一波可4连可中期慢慢耗,普适性,或者说技能使用的灵活程度强,碰见对方不同相性的对阵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破解。与之相对的就是各种灵活程度比较弱的阵,比如黄盖主貂蝉周瑜边,不可否认这当真也是一等一的强阵,但只针对手牌或者血量打击型阵,预见乐比较多的阵就没办法应对了,这就是普适性不强的问题。   诸葛甄姬的情况和郭嘉主刘备孙权边比较类似的一点是诸葛技能的发动方式非常非常的灵活,“灵活”这件事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诸葛的效用——需要打击对方血量了,诸葛正观;需要控对方手牌了,诸葛反观;诸葛看见黑连弩了,或者对方一个4血华佗不要脸地蹲在那里软硬不吃,诸葛完全可以转为控底,反正碰见很多情况都可以应对,这个配合的效用就更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另外提一句诸葛甄姬并不尽然要当双边,这俩人分列边主其实是非常好的做法,不仅丝毫不妨碍上述诸葛效用的充分发挥,而且使阵型变得更加灵活,也更能抵抗各种不利的情况。   最后提一句所谓诸葛甄姬双边“相当于戴着镣铐跳舞”的说法,这是在说“在诸葛每轮都给甄姬正观洛神黑牌,甚至不惜自己来抓牌堆顶的一些意义很小的红牌”的这种方式。如果当真这么死板地使用诸葛甄姬的话,那诸葛还真就是在自损效用来成全甄姬了,往往真的是得不偿失。问题是,把这么灵活的组合按这么死板的方式运作,这也太南辕北辙了吧?
【解说补遗】我对昨晚解说的一些补充   首先,说最后一盘的时候我体力精力确实有点透支,没看清冷色的过牌,对冷色牌序作出了不正确的质疑,我为此再次向冷色方选手和各位听众道歉。   其次,有几个当时没反应过来,事后感觉有必要点一下的地方。一是诸葛马超双边,诸葛正观马超时候的铁骑问题。我的建议是,战队内部可以作以下约定“在不考虑牌堆剩余牌浓度和牌堆流速的前提下,如果诸葛不是5上,马超可以铁骑;如果诸葛5上,马超不要铁骑,第5张牌作为对对方的反观”。理由是诸葛马超构成集火,对方如果有闪,马超铁骑强命后对方可以留着以后闪诸葛,马超铁骑效果实在不大;而诸葛第5张上放的牌如果作为反观,则可以起到限制对方手牌的作用,作用还算有点大,二者权衡后我认为应该约定如果诸葛观星5上马超不发动铁骑。   二是针对标洛冷甄姬主,暖刘甘边孙权主冷不让先的情况,暖第一次行动应该让孙权动,然后暖4连的每一个2连都在冷4连的每一个2连之后,可以有效过拆冷的手牌补充,从而限制甄姬随后洛神的威力。   三是最后一盘的选将,个人认为暖2抓甘宁孙权有点贪了,2抓孙权甄姬可能效果更好。甄姬是洛神系武将群的核心,拿了甄姬相当于直接作废了冷1抓的司马,而暖却在高位抢到了刘备孙权两个高效武将,选将过程将更为有利。   再次,我对解说工作的一个感受,就是这件事情实在太考验人的快速反应能力了。其实很多话题是需要一定程度的思考才好说出来的,而场上形势瞬息万变,思路真是很难连贯。至少我个人感觉需要提升的空间还是听广阔的——说实在的,解说这件事情真是太锻炼人了。   最后,呼吁一下各界有识之士早日想办法搭建出一个可以容纳充分多的观众同时在线的直播平台。这是3v3 这个活动扩大影响走向专业和正规的必要硬件保证,这个需求现在已经越来越迫切了。   以上。
【严重事件】我的周瑜啊! @YOKA_韩旭   先上链接。 http://tieba.baidu.com/p/1218004921?pn=1   周瑜的技能描述变成了“先获得反间牌,后结算反间伤害”。   我作为一个还算有点资历的3v3 玩家,对此想说的是,3v3 不同于身份局,由于模式长期相对固定,高端玩家对其进行的研究已经相当透彻了,任何的微小改变都将造成牵一发动全身的结果。因此对其的改动一定要慎之又慎,不是非改不可的就不要改。否则轻则使若干既往的研究成果付之东流,重则影响这个竞技体系的传播推广和建设!   YOKA 制作的新版卡牌技能表述方面更加严谨,平衡性更强,这都是值得肯定的。个人认为,由于身份局武将持续新增、变化,使其处于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当中,不停地“尝鲜”甚至成为了游戏的魅力之一,因此这种debug 性质的改进在身份局武将范围内是无可非议并且比较必要的;但3v3 是个相对固定,并且经过长期透彻研究的体系,由基本规则已经引生出无数上层的研究成果,而后者恰恰成为了3v3 的主要魅力,在此环境下,贸然进行非必要的小规模的基本规则改进,利益不明,损害却非常显著,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我并不反对3v3 规则的发展,相反,我本人还曾经为3v3规则改进提过很多积极的建议,相信这也是很多3v3 玩家共同的态度。但个人认为,无论如何发展,都要遵循一个“利益大于损害”的原则,亦即,尽量改进比如“随机性太强、少量经验难以验证正确理论”这类缺陷;尽量保留“完备的理论体系、激昂的竞技精神”等等3v3 原有的优秀之处。   从这个角度讲,周瑜的这个改动,实在有值得商榷之处。   一个可行的补救措施是,赶快宣布,3v3 中的周瑜继续沿用先前的规则。   望韩旭大神转YOKA 官方明鉴。附图说明:   左侧为改动后的周瑜,右侧为原版周瑜。
谈一下对大卫概率总结帖的看法   首先先说,谢了 @大卫六芒星 !总结得非常好,非常认真,值得学习。   下面谈一下我的看法啊。我认为您讲的主要问题是连续摸牌和每摸一张牌就洗一次牌地摸牌之间的机会差异。这种差异确实存在,但我个人认为,也如您所说,影响相对来讲比较小。   拿您设计的那个从10个球中摸2个的模型来说吧。连续摸2个,中奖的概率是2/10=0.20; 摸1个,放回去,混匀,再摸一个,中奖的概率是1-(1-1/10)^2=0.19. 确实有差异,差了0.01. 其实是什么呢?您把第一种和第二种摸法中奖0, 1, 2 次的概率分布列出来您就清楚了,其实这0.01 是第二种方法中奖2次地概率。也就是说,第二种摸法“中奖次数”的期望和第一种完全一致,但是由于存在多次中奖的可能,使得中奖次数的变异性增加了,所以“至少中奖1次”这件事的期望降低了。   但问题是,定性完了还得定量。确实降低了,能有多低呢?按您这个模型就是降低了0.01, 或者严谨点说是降低了     ∑i=2,3...重复试验次数,重复中奖i次的概率*(i-1) 您看看清楚,这是个高阶小量是值得忽略的啊。何况实际情况中您还不是摸一次就洗一次牌的,就算洗牌系再能洗牌,绝情在一个牌堆中还是能摸几次的不是吗?   据此我认为,您说的这件事虽然确实存在,但影响当真是不大的。   相对而言,我个人认为 @小广阁个 在您帖子里回复说的那件事,也就是牌堆重洗的时候留在场上的牌所造成的影响——那当真是直接往分子分母上放的一次项,对洗牌后摸key 牌的概率期望才是更加立竿见影的。以及我在您提到的那个帖子末尾所说的,在牌堆所剩不多的时候,剩余key 牌浓度高于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孙权快洗牌抢底;剩余key 牌浓度低于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孙权慢洗牌拖底,也是可以比较严重地影响这种情况下对方摸key 牌几率的。   我说这些不是说您讲的这件事不重要,而是说小广和我说的这两件事可能更重要。   请您参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