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llhd wwllhd
关注数: 107 粉丝数: 212 发帖数: 15,659 关注贴吧数: 5
对健身操比赛的一些想法 我做操这3年来参加过两次大型比赛,2011年的和去年的。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从选曲上说,建议选择一个完整的曲子,不要好几个曲子接在一起,几个曲子接在一起一是不好衔接,二是里面的节奏不一样显得不和谐。曲子里面也不必带口令,总共比赛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十来个动作。对于熟悉的曲子队伍里的队员都应该知道在音乐的哪个点上去换动作,这样的队伍才是一支高水平的队伍,才有团队精神。去年佳木斯预赛时铁路1队就做到了这一点,真是精彩! 动作的选择,要选择平常做操时最熟悉的动作,不要临时现编动作,根据自己队伍的实际情况去选动作,量力而为。别选了太高难的动作又做不下来。这样还不如选简单的动作做齐了好。做动作不出错误只是比赛的最基本要求。 快乐舞步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比赛也是比的一个整体而非某个人做的怎么样。所以做齐了才是王道,如果连做齐都做不到还谈何各人的素质怎么样。所谓的做齐是指整个队伍都用一样的速度,一样的节奏,一样的幅度,一样的步法去做操,整个队伍的感觉象是一个人在做操一样。有人会觉得我们做得很齐,其实你可以将做操的视频放的过程中暂停一下,看看一个动作的瞬间大家的胳膊都在什么角度上,想找出两个一样的都难。 如何能做齐呢?考验大家的时候到了。我建议比赛的时候要用领操员,往一个方向走就用一名,往两个方向走就用两名。领操员的乐感要好,说白了就是要有点音乐细胞,能听的出曲子里的节奏,节奏感要好,步法要好。这样才能让头排跟住自己的节奏和步伐,后面的人跟住头排而走齐。两名领操员领操时要把节奏调成一致。就是一个人要跟住另一个人去走。如果两名领操员的做操速度差太多,后面队伍想做齐也很难。 临场发挥,要放松,不要把它当成是比赛,而当成是展示和交流。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否则容易造成紧张,容易出错,一但出错了也不要紧,想着把下面的动作做好就行了。建议平常做操的时候可分成两个队,两个队之间常进行一些比赛,这样比赛的经验多了就能消除紧张的心理。 要面带微笑,这一点一定一定,就靠这个得分呢。当一个人眉毛向上挑的时候,就可以使自己兴奋起来,嘴角上扬,脸上就流露出自然的微笑了。比赛时,如果两个队伍其他方面都差不多,而一个队伍的队员各个微笑的话,那绝对是给人感觉比另一个队强出一个档次。 还有许多细节以后有时间我会在此贴中一一道来,谢谢大家观看,请大家也谈谈比赛时的经验。 比赛的着装要统一,最起码衣服和裤子要一样的,鞋要一个颜色的,这样才象个正规军,给人一种观赏性,要是统一买新鞋最好先买一个样品试穿一下,看一下鞋号大小,然后再批量购买,鞋买回来后不可在比赛那天才穿,要先穿上几天,让鞋子与脚相配,穿新鞋就不会走道了就是这个道理。衣服裤子也要先穿上几天做下操感觉一下,让衣服与身体相适应。必要时女士的衣服紧一下腰,体现出形体美来。 上场之前的彩排就是象真正的比赛一样先预演一遍,所以要把全套的行头全部穿上,正式的来一遍,这样万一缺了点什么也能提前有个准备。女士建议着淡妆,还是露出一点本色的好,统一发式。男士也要面部清洁,胡子清理了。要事先看好场地,研究好评委台在哪里,入场口在哪里,怎么个入场法,走到那个点上停下来,以什么为参照物。最好比赛之前就拿到这些相关的资料,平时练习的时候就这样练,也可多备几套入场方案以防万一。 从入场开始比赛就算是正式开始了,要是走直线入场就简单了,要是需要转弯的话可把队伍分成两个部分,从两面入场走到中间合到一起,也可从一面入场拐个直角弯,就象平时做操时那样,前面的人拐过弯以后走到与自己平行的位置时自己再拐弯。领操员和头排要记主自己在那个点上拐弯。领操员要记住把队伍带到哪个点上停下来,头排也要记住自己停下来的位置,然后面对着评委做操,记住评委很在乎这一点。 入场之前队伍先在指定的位置站好,这时候就不能再东张西望,交头接耳了,平时做操时就要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只要音乐一响就站好,否则临上场时想改都改不过来。队伍里要有一名声音洪亮,会喊口令的口令员。领操员要是能喊口令是最好的,口令员要是在队伍里要在外侧靠前方,这样能看到队伍走到的位置。 口令员开板一个“立正”一定要喊出来,不要先喊“稍息”,因为不齐而且多余。听到“立正”后队伍里的所有队员精神头就该来拉,做“立正”姿势,头正,颈直,挺胸,收腹。两腿挺直,两脚后跟并拢靠齐。两手五指并拢自然下垂,中指贴于裤缝。 然后喊“齐步走”。齐步走迈左脚,可用整理运动的最后一个动作,直臂前摆向前齐步走,这样动作好统一,也少练了一个动作。听到“一,二,一”时“一”落在左脚上,“二”落到右脚上。队伍行进时要以一路纵队为基准,其他纵队向这一路纵队看齐,横排与横排之间保持固定的距离,横看一条线,竖看一条线,斜看一条线,这时可以喊一些口号,口号的第一个字一定要喊出来,考验男生的时候到了,这时就不是喊了,是吼。把胸膛里的这口气全都爆发出来。领操员及头排走到位后口令员喊“踏步”,这时队伍原地踏步,前后找齐。然后口令员喊“立 定”,立和定都落在右脚上,听到“定”后左脚再往前迈一步,然后右脚跟靠拢左脚跟。这时领操员右臂直臂上扬,略停顿后下落。给音响师手势开始放音乐做操。 开板的第一个动作是重中之重,这个动作一定要拿下来。一定要做齐和做出气势来。给评委以第一印象分。这时友情队伍的鲜花和掌声就不要再等了,掌声和喝彩声不怕多,从头鼓到尾都没关系。这次比赛就是友情队伍的掌声使我放松了下来,脸上也现出了笑容。 剩下的动作就是平常训练时的再现,基本上平常训练水平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有的比赛型的队伍越是比赛时越兴奋,会超水平发挥。可在上场之前队长给大家鼓鼓劲,如问“我们有没有信心得第一啊”大家齐声喊“有!”这样气势一下子就上来了。在比赛的过程中如果自己或其他队员出错也不要在意,因为比赛时大家都精神紧张,出错会难免的,要知道你出错别人也会出错,只要你比别人出的错少就行,万不可说谁谁做错了,这样会影响大家的情绪,造成连续出错。 比赛之后的停顿位置如果是侧对评委就向左,向右转立正站好,这是口令员喊“敬礼”,大家45度鞠躬,略停顿后喊“礼毕”。大家起身接受评委点评,这时不管给多少分大家都要接受事实,输分可能有多种原因,不能输了分又输人。评委点评后大家要鼓掌,然后向左,向右转跑步把队伍带出场地。
对快乐舞步健身操比赛的一些想法 我做操这3年来参加过两次大型比赛,2011年的和去年的。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从选曲上说,建议选择一个完整的曲子,不要好几个曲子接在一起,几个曲子接在一起一是不好衔接,二是里面的节奏不一样显得不和谐。曲子里面也不必带口令,总共比赛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十来个动作。对于熟悉的曲子队伍里的队员都应该知道在音乐的哪个点上去换动作,这样的队伍才是一支高水平的队伍,才有团队精神。去年佳木斯预赛时铁路1队就做到了这一点,真是精彩! 动作的选择,要选择平常做操时最熟悉的动作,不要临时现编动作,根据自己队伍的实际情况去选动作,量力而为。别选了太高难的动作又做不下来。这样还不如选简单的动作做齐了好。做动作不出错误只是比赛的最基本要求。 快乐舞步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比赛也是比的一个整体而非某个人做的怎么样。所以做齐了才是王道,如果连做齐都做不到还谈何各人的素质怎么样。所谓的做齐是指整个队伍都用一样的速度,一样的节奏,一样的幅度,一样的步法去做操,整个队伍的感觉象是一个人在做操一样。有人会觉得我们做得很齐,其实你可以将做操的视频放的过程中暂停一下,看看一个动作的瞬间大家的胳膊都在什么角度上,想找出两个一样的都难。 如何能做齐呢?考验大家的时候到了。我建议比赛的时候要用领操员,往一个方向走就用一名,往两个方向走就用两名。领操员的乐感要好,说白了就是要有点音乐细胞,能听的出曲子里的节奏,节奏感要好,步法要好。这样才能让头排跟住自己的节奏和步伐,后面的人跟住头排而走齐。两名领操员领操时要把节奏调成一致。就是一个人要跟住另一个人去走。如果两名领操员的做操速度差太多,后面队伍想做齐也很难。 临场发挥,要放松,不要把它当成是比赛,而当成是展示和交流。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否则容易造成紧张,容易出错,一但出错了也不要紧,想着把下面的动作做好就行了。建议平常做操的时候可分成两个队,两个队之间常进行一些比赛,这样比赛的经验多了就能消除紧张的心理。 要面带微笑,这一点一定一定,就靠这个得分呢。当一个人眉毛向上挑的时候,就可以使自己兴奋起来,嘴角上扬,脸上就流露出自然的微笑了。比赛时,如果两个队伍其他方面都差不多,而一个队伍的队员各个微笑的话,那绝对是给人感觉比另一个队强出一个档次。<?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还有许多细节以后有时间我会在此贴中一一道来,谢谢大家观看,请大家也谈谈比赛时的经验。
创编五年 粉丝千万 快乐舞步健身操大事记 2008年,曾经是体操运动员出身退休后常参加锻炼的佳木斯市市民于继承等创编了一套健身操(快乐舞步健身操雏形),参与人数达数十人,因其新颖,动作机械,被老百姓起名为“僵尸舞”,观看者众多。   2009年,佳木斯市体育局成立专项小组,组织专家对其进行论证,根据锻炼的身体部位改进并规范动作,配以百姓耳熟能详的通俗音乐,形成全套的行进间有氧健身操。同时,设立了快乐舞步健身操体育辅导站,出台了辅导站管理办法。该套动作迅速普及,该市参与者由最初每天数十人扩大到数万人,规模最大的辅导站达上千人;规范站点也由原来的一个发展到百余个。市领导提出将这套健身操正式命名为“快乐舞步”。   2010年,快乐舞步在该市承办的省运会倒计时100天庆典活动中展演,而一炮打响;在同年举行的省运会开幕式上,由该市3000人组成的快乐舞步表演方队,获得满堂彩。   2010年10月,黑龙江省体育局把快乐舞步定为全省重点推广的群众体育项目。   2011年,黑龙江省体育局3次开办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快乐舞步专题培训班,共培训了2000余名骨干力量,集中在13个地市进行推广。   2012年,邀请北京体育大学专家对健身操进行了整体的论证和改进,使健身操动作更为科学合理。并通过国民体质测试站点,对20个固定习练站点的2000余名习练者进行跟踪测试,运用测试结果对动作进行改进,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腿部动作、热身动作和结束整理动作,有效避免了老年人习练时的不适感和受伤等情况。   2012年5月,黑龙江组织代表队代表参加在河南省安阳市举办的首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项目创新交流大会,并获得大会优胜奖第一名、最佳创编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2012年夏天,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晓敏率队专程到佳木斯市调研快乐舞步开展情况,对该项目给予充分肯定。   2012年12月,黑龙江省组织推广培训团为中国老年体协在北京举办快乐舞步健身操学员进行专项培训,“快乐舞步”行进间有氧健身操正式在全国进行推广。   2012年,佳木斯市政府对“快乐舞步”行进间有氧健身操在国家工商总局进行了专利注册,这将更有利于对它的保护与发展。   2012年,黑龙江省体育局授予佳木斯市为“黑龙江省全民健身示范城”荣誉称号。   2013年4月-9月,黑龙江省体育局与黑龙江电视台联合举办黑龙江省首届快乐舞步争霸赛。比赛至县区级,历时半年,全省有600多支队伍参赛,直接参与人数超过5万多人,影响力覆盖近百万群众。   2013年6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华医药栏目”特派记者到佳木斯专访,并播出快乐舞步专题节目。另外,几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体育报等中央媒体和黑龙江省电视台、黑龙江日报、生活报等省级新闻媒体多次进行报道,为其进一步推广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基础。   2013年11月,黑龙江派队参加国家体育总局在广东肇庆举办的全国广场健身操(舞)展示交流活动,获得特等奖和两个优秀组织奖之一,并受到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的高度赞誉。   2013年12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领导及专家专程赴黑龙江对快乐舞步健身操进行专题调研,为下一步在全国进行全面推广奠定基础。(中国体育报 蔡秀丽 梁学增)
【说三道四】健身舞、藏獒以及响亮的鞭子……【精辟】【顶置】 有一种运动,无数人爱它,奉之为健身时尚,乐此不疲;也有人恨它,一提起就头疼,斥为“社会公害”。它,就是广场健身舞。从佳木斯舞到哈尔滨快乐舞步,露天健身舞以燎原之势风靡大江南北。夜幕下的广场上、小区里、马路边,成百上千的中老年人在音乐节拍中翩翩起舞,如醉如痴。但近期,由户外健身引发的一系列冲突也引人关注。   在北京,由于邻居在小区跳舞放音响过大影响自己休息,56岁的施某朝天鸣枪,还放出3只藏獒冲散跳舞人群;   在汉口,小区广场上一群人正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却突然被从天而降的粪便泼了个满身;   在哈尔滨,一些人甩如雷炸响的鞭子健身,引来附近居民投诉……原本是群众的自娱自乐,怎会惹出这么多的是非来,甚至被人称为一种“公害”?矛盾,真的不可调和吗?   从根源上来讲,问题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目前我们的公共健身活动场所太少,空间供给严重不足。许多老旧的小区场地空间逼仄,而新建的小区也是摩肩接踵,人们别无选择,只能是见缝插针,因陋就简,而无暇顾及他人感受了。既然这种城市规划建设上的“先天不足”短时期内难以改变,而群众又有强烈的健身娱乐需求,那么,后天的管理与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应负起责任来,扮演好“调解人”的角色。对由健身活动引发纷争,一旦发现苗头就要主动介入,积极进行调解,而非袖手旁观,放任对立双方“单挑”,那样很容易发生前面提到的种种以暴制暴非理性之举。比如,可以召集双方代表对健身活动开展的场地、音响的音量以及进行的时间进行协调,力争达成共识。如果确实扰民严重无法和解,那么也可以考虑在其他方面寻找出路。比如,某社区就与附近一小学校形成共建,每晚操场开放两小时供附近居民跳健身操。办法总会有,关键是否尽心尽力。   再就是不同诉求的个体之间也要相互体谅,彼此尊重。有人喜欢动,有人喜欢静,生活在同一个大院里,矛盾在所难免,若彼此让一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在这里必须要澄清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许多人头脑中都曾有“少数服从多数”的想法:我们大家都健身,你一两个人再反感也得忍;但于法理上来说,这个社会中的成员无论贵贱和多寡,每一个人的意愿都应被充分尊重,就如西谚中所说“你的权利止于我的鼻尖”。构建和谐社会,即追求“最大公约数”,在平衡各方利益、尊重不同诉求的基础上实现妥协达成共识。既要保障绝大多数人的需求,也不能漠视少数人的利益,哪怕对方只是一个人。这样,才能互惠共存。   第三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执行力。华人大妈组织在纽约公园跳广场舞遭周边居民投诉,被警方上了手铐并开出传票。有人称歧视,但实实在在地讲这却是依法办事,因为当地对保护居民的安静权有着近乎严苛的法规。目前我国的《环境噪声防治法》、《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等法规,对居民区内所能允许的最大噪音等级也都做了详尽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有具体罚则。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执法者的重视程度不够,总觉得属于民间纠纷,而采取劝解和说服的方式去处理,对屡教不改的也很少采取强制措施,削弱了威慑力。今后在这方面应有所强化,实现法律法规的刚性执行。   全民健身如火如荼,如何破解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也必将成为一个长久的民生话题,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只有多方合力,合理规范,积极引导,使其趋利避害,才能让舞曲声更加优美,城市的夜色更加动人。
【说三道四】健身舞、藏獒以及响亮的鞭子……(转) 有一种运动,无数人爱它,奉之为健身时尚,乐此不疲;也有人恨它,一提起就头疼,斥为“社会公害”。它,就是广场健身舞。从佳木斯舞到哈尔滨快乐舞步,露天健身舞以燎原之势风靡大江南北。夜幕下的广场上、小区里、马路边,成百上千的中老年人在音乐节拍中翩翩起舞,如醉如痴。但近期,由户外健身引发的一系列冲突也引人关注。   在北京,由于邻居在小区跳舞放音响过大影响自己休息,56岁的施某朝天鸣枪,还放出3只藏獒冲散跳舞人群;   在汉口,小区广场上一群人正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却突然被从天而降的粪便泼了个满身;   在哈尔滨,一些人甩如雷炸响的鞭子健身,引来附近居民投诉……原本是群众的自娱自乐,怎会惹出这么多的是非来,甚至被人称为一种“公害”?矛盾,真的不可调和吗?   从根源上来讲,问题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目前我们的公共健身活动场所太少,空间供给严重不足。许多老旧的小区场地空间逼仄,而新建的小区也是摩肩接踵,人们别无选择,只能是见缝插针,因陋就简,而无暇顾及他人感受了。既然这种城市规划建设上的“先天不足”短时期内难以改变,而群众又有强烈的健身娱乐需求,那么,后天的管理与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应负起责任来,扮演好“调解人”的角色。对由健身活动引发纷争,一旦发现苗头就要主动介入,积极进行调解,而非袖手旁观,放任对立双方“单挑”,那样很容易发生前面提到的种种以暴制暴非理性之举。比如,可以召集双方代表对健身活动开展的场地、音响的音量以及进行的时间进行协调,力争达成共识。如果确实扰民严重无法和解,那么也可以考虑在其他方面寻找出路。比如,某社区就与附近一小学校形成共建,每晚操场开放两小时供附近居民跳健身操。办法总会有,关键是否尽心尽力。   再就是不同诉求的个体之间也要相互体谅,彼此尊重。有人喜欢动,有人喜欢静,生活在同一个大院里,矛盾在所难免,若彼此让一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在这里必须要澄清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许多人头脑中都曾有“少数服从多数”的想法:我们大家都健身,你一两个人再反感也得忍;但于法理上来说,这个社会中的成员无论贵贱和多寡,每一个人的意愿都应被充分尊重,就如西谚中所说“你的权利止于我的鼻尖”。构建和谐社会,即追求“最大公约数”,在平衡各方利益、尊重不同诉求的基础上实现妥协达成共识。既要保障绝大多数人的需求,也不能漠视少数人的利益,哪怕对方只是一个人。这样,才能互惠共存。   第三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执行力。华人大妈组织在纽约公园跳广场舞遭周边居民投诉,被警方上了手铐并开出传票。有人称歧视,但实实在在地讲这却是依法办事,因为当地对保护居民的安静权有着近乎严苛的法规。目前我国的《环境噪声防治法》、《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等法规,对居民区内所能允许的最大噪音等级也都做了详尽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有具体罚则。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执法者的重视程度不够,总觉得属于民间纠纷,而采取劝解和说服的方式去处理,对屡教不改的也很少采取强制措施,削弱了威慑力。今后在这方面应有所强化,实现法律法规的刚性执行。   全民健身如火如荼,如何破解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也必将成为一个长久的民生话题,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只有多方合力,合理规范,积极引导,使其趋利避害,才能让舞曲声更加优美,城市的夜色更加动人。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